泌尿系尿石症-项明峰
- 格式:ppt
- 大小:11.85 MB
- 文档页数:66
2022版泌尿系结石诊断治疗指南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提高诊断和治疗的水平,国内外专家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了一系列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下面将对2022年最新的泌尿系结石诊断治疗指南进行详细介绍。
一、患病原因
泌尿系结石是由于尿中溶质超过饱和度而析出结晶,在肾脏、输尿管、膀胱等部位沉积形成结石。
其主要原因包括遗传因素、饮食习惯、代谢异常、尿液生理化学异常等。
二、诊断标准
1.症状表现: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腰痛、血尿、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2.影像学检查:经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发现泌尿系结石。
3.实验室检查:尿常规、24小时尿钙、尿酸、尿钠、尿钾等检查结果异常。
三、治疗方案
1.非手术治疗:对于直径小于5mm的肾结石,可以采取饮水、利尿剂、体位调整等非手术治疗方法,促进结石排出。
2.冲击波碎石术:对于直径大于5mm的结石,尤其是在输尿管内的结石,可以采用非创伤性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
3.内镜取石术:对于输尿管内结石无法通过药物或冲击波碎石术排出的患者,可以采用内镜取石术进行治疗。
四、预防措施
1.饮食调整:限制高盐、高蛋白饮食,减少食用含草酸盐食物。
2.多饮水:每天饮水量不少于2000ml,促进尿液稀释。
3.药物治疗:如尿酸结石可口服碱化尿液的药物,钙结石可口服降钙药物。
以上就是2022版泌尿系结石诊断治疗指南的详细介绍,希望可以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提高泌尿系结石的治疗水平。
尿石症的X线诊断
谷现恩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生》
【年(卷),期】2002(030)005
【摘要】@@ 尿石症是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的总称,也可称为泌尿系统结石、尿石病和尿路结石.中医称之为"石淋"、"砂淋"等.按结石化学成分,尿结石可分为含钙结石、感染性结石、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结石4类.
【总页数】2页(P48-49)
【作者】谷现恩
【作者单位】100022,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泌尿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1.4
【相关文献】
1.不可小窥"尿石症"-从尿石症谈到新药尿石通丸 [J], 黄每裕
2.常见先心病的X线诊断技术和要点及小儿室间隔缺损的X线诊断 [J], 吴计华;贺建锋
3.海金排石汤治疗尿石症的体会——学习崔金海主任医师治疗急性尿石症经验 [J], 朱永利;梁海英;崔金海
4.不可小窥“尿石症”——从尿石症谈到新药尿石通丸 [J], 黄每裕
5.尿石症X线诊断误诊临床分析 [J], 贾永罗;赵景丈;高晓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泌尿系统结石泌尿系统结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和膀胱结石,属于中医“砂淋”、“石淋”、“血淋”、“腰痛”等范畴。
多因湿热蕴结下焦,肾和膀胱气化不利,尿液受其煎熬,而致结成砂石。
病久可以导致肾虚。
【诊断】1.结石固定在肾内不移动又无感染时,可无明显症状,或仅轻度腰部酸胀不适感。
2.结石移动而嵌顿于输尿管时,可突然发生肾绞痛,并沿该侧输尿管向膀胱、会阴及大腿内侧放射,常伴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冷汗等症状,绞痛后可出现血尿。
3.肾区或肋脊角区有叩击痛者,提示肾孟及输尿管结石;见排尿突然中断,改变体位后又可继续排尿,或伴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者,提示为膀胱结石。
4.尿中可能排出结石。
5.尿常规检查常有大量红细胞、脓细胞。
6.可作X射线腹部平片检查,以显示结石;对结石不显影者,可作静脉尿路造影或逆行肾盂造影以协助诊断,并明确结石的大小、数目及其部位。
7.注意有无梗阻并发肾盂积水、尿闭和尿毒症。
可定期作放射性核素肾图及X线摄片,或B超探查肾脏以观察其动态变化。
【治疗】一、辨证论治腰部一侧疼痛或有阵发性绞痛,并向小腹、大腿内侧放射,小便不爽,或频急涩痛难下、尿色黄浑,或见血尿,口苦而黏,苔黄腻,脉弦滑,此为湿热蕴结下焦的实证,治以清利湿热,化石通淋为主。
如久延而致肾的气阴受伤,实中有虚者,应配合养阴或补气药。
治法:清利湿热,化石通淋。
方药举例:泌尿排石汤金钱草30g,海金沙(包煎)24g,滑石24g,甘草梢10g,川木通10g,车前子(包煎)12g,篇蓄、炮山甲、牛膝、川楝子各10g,煎服。
粉剂:鱼脑石15g,元明粉12g,延胡索、木香各IOg,共研细末和匀,每次3g,1日3次。
煎药与粉剂同用。
加减:小便短赤、不利或尿痛者,加黄柏、瞿麦各10g。
尿血,酌加大小蓟各15g,血余炭10g,生地黄12g,牡丹皮10g。
腰胁少腹痛较甚者,加续断、台乌药各10g。
剧烈肾绞痛,加乳香3g,没药3g;另用参三七粉L5g,沉香粉1g,和匀分2次吞服;必要时可服苏合香丸1粒以止痛。
尿石症名词解释
尿石症是由尿路结石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尿路是指肾脏到膀胱的通路,其中有肾盂、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等组成,而尿路结石就是在尿路中形成
的结晶体,有时也可以将其称为“结石”。
尿石症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泌尿
系统疾病,是指因在尿路中沉积的尿盐、尿酸钙或尿酸磷等,构成的结晶
体造成的某种尿路疾患。
经常的症状有:尿痛、尿频、尿急、血尿、排尿困难等。
该病可以根
据经常的症状和医院的检查来进行诊断,包括超声波频检查、尿液检查和
直肠检查,还可以进行结石成分的分析,以及结石的位置、形态、大小的
判断,方可确定患有尿石症。
此外,尿石症常见的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射频碎石等。
药物治疗主要是用药物就地分解尿路结石,手术治疗是指采用胃肠镜或尿
道体内直视镜外科手术来摘除尿路结石,而射频碎石是一种使用高频电磁
波破碎尿路结石的技术,不需要切开皮肤,切开尿道即可实施碎石手术,
称之为“无创碎石”。
尿石症是泌尿系统疾病中十分常见的一种,一旦有此病症出现,应及
早治疗,以防治疗不当,造成尿路堵塞,从而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尿石成分与血尿理化性质的关系屠民琦;施国伟;何家扬;马凤宁【期刊名称】《现代泌尿外科杂志》【年(卷),期】2011(16)4【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urinary stones in the local area and physico-chemical composition of urine and blood. Methods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645 cases of urinary stones were analyzed. The 24 h urine and blood electrolytes of 284 cases were tested. The data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urinary stones was mixed stones which were mainly composed of calcium oxalate. 24 h urine volume in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volume of the control group (F < 0.01). The pH value in the group of uric acid ston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groups and the control group (P < 0.01). Urinary calcium excretion and the cases of hypercalciuria in the group of calcium oxalate stone were more than those of the other groups and the control group significantly (P < 0.01).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lood electrolyte test, including potassium, sodium, calcium, phosphorus, magnesium and chlorine were observed among the groups. Conclusions The types of urinary stones we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physico-chemical composition of urine. 24 h urine volume. pH value and hypercalciuria affect not only the components of stones, but also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all typesof urinary stones.%目的探讨本地区不同成分的结石与血尿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45例泌尿系结石成分进行分析,其中284例获取完整的24 h尿液分析及血电解质的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645例结石中以混合性结石占多数,其中以草酸钙为主.4种结石类型结石患者的24 h尿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尿酸为主结石组尿pH值明显低于其他类型结石组及对照组(P<0.01);草酸盐为主结石组的尿钙排泄及高尿钙病例数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结石组及对照组(P<0.01).各组间及对照组之间血钾、钠、钙、磷、镁及氯无差异.结论结石成分与尿液理化性质之间有着密切关系.24 h尿量、尿pH及高尿钙会对相应成分的结石产生影响,对于各种成分结石治疗与预防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总页数】3页(P306-308)【作者】屠民琦;施国伟;何家扬;马凤宁【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上海,200240;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上海,200240;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上海,200240;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上海,2002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1.4【相关文献】1.驻东南某地区部队尿石症尿石成分分析 [J], 林雨冬;吴德柱;王剑平;杜京丽;高远;支波波2.北海域区尿石症与血尿酸的关系及现状调查 [J], 黄海波;刘仁滨;陈俊明;卢堃;高丽娜3.基于结石成分分析和尿液理化性质检测的护理措施对尿石症患者的效果比较 [J], 刘英;徐辉;王志勇;刘晓伟;杨德慧4.遵义地区犬尿石症的调查及其尿石成分分析 [J], 代军;马晓春;徐磊;樊明川;王小兵;张仕斌;任志华5.基于结石成分分析和尿液理化性质检测的护理措施对尿石症患者的效果比较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尿石症诊断治疗指南〔一〕2007一、背景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之一,在泌尿外科住院病人中占居首位。
欧美国家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5%~10%的人在其一生中至少发生1次泌尿系结石,欧洲泌尿系结石年新发病率约为100~400/10万人。
我国泌尿系结石发病率为1%~5%,南方高达5%~10%;年新发病率约为150~200/10万人,此中25%的患者需住院治疗。
近年来,我国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是世界上3大结石高发区之一。
近年来,随着泌尿系结石病因研究的深入,结石的代谢危险因素越来越为泌尿外科工作者所重视。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v,ESWL)、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PNL)、输尿管肾镜取石术(ureterorenoscope lithotripsy,URL)、腹腔镜取石术(1aparoscope lithotomy)的陆续呈现,使泌尿系结石的治疗逐渐向微创标的目的开展。
此外,结石复发的预防工作已经成为了泌尿外科工作者存眷的重点。
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对于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和预防并无统一的尺度,各地不同病院之间对于结石治疗方案和预防办法的选择仍然存在着必然的差距。
基于这些原因,我们复习了近年来国表里的文献,依据循证医学的原那么编纂了这本指南,但愿以此对于尺度国内关于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和预防、减少结石的复发等方面起到必然的指导作用。
按照循证医学的原那么,我们将指南引用的文献资料按其科学可信性分为不同等级的证据和不同级此外“保举〞。
证据级别(LE)和“保举〞等级(GR)的尺度见表Ⅶ-1、表Ⅶ-2。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经济和技术程度的差别,不同地域在治疗方法和诊断技术上差别较大,我们强调要选择对患者来说最适宜、损伤最小、并发症风险最小的诊疗方法,但并不是说其他的方法是不克不及用的,如果某一治疗方法不保举使用,我们将会出格说明。
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泌尿系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新进展进行探讨。
一、诊断新进展1. 影像学诊断的进步近年来,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为泌尿系结石的诊断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尿路超声成像(US)、腹部X线平片(KUB)和腹部CT扫描是常用的影像学方法。
然而,由于结石的组织特性和位置的限制,传统的影像学方法在识别结石种类和定位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新进展: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是一种无创、快速、可重复的检测方法,在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中显示出潜力。
NIRS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可以通过光的吸收量和散射性质识别结石类型和定位,为泌尿系结石的治疗提供准确的信息。
2. 生物标记物的应用生物标记物在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中具有潜力。
尿液中的成分可以反映结石的形成和类型。
例如,钙和尿酸结石出现不同的尿液成分,尿液中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也可以用作判断结石形成风险的指标。
新进展:近年来,代谢组学技术的发展为泌尿系结石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可能。
代谢组学可以通过检测患者尿液中的代谢物水平变化,辅助结石的早期诊断和预测结石复发的风险,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二、治疗新进展1. 微创治疗技术的突破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和腹腔镜手术等。
然而,这些方法在结石治疗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创伤大、复发率高、治疗时间长等。
新进展:内窥镜技术的发展为泌尿系结石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尿路内镜手术可以通过尿道或皮肤小切口将内窥镜引入尿路,对结石进行碎石或激光石化。
这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风险低等优点,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治疗体验。
2. 药物治疗的创新传统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碱化尿液、去除结石形成原因等,但疗效有限且效果缓慢。
新进展:溶石剂的研究为泌尿系结石的药物治疗提供了希望。
溶石剂可以直接作用于结石,使其溶解或变得更容易碎裂,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也被认为是未来泌尿系结石治疗的方向,这些新兴治疗方法可以修复尿路组织和预防结石再生。
《沧州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单中心研究》篇一一、引言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常见疾病,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病。
沧州地区由于地理、气候及饮食习惯等因素,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较高。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地泌尿系结石的成分特点,我们进行了一项单中心研究,旨在分析沧州地区泌尿系结石的成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纳入沧州地区医院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共收集了XX例患者的结石样本。
2. 实验方法采用先进的结石成分分析仪,对收集到的结石样本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同时,结合患者的病史、生活习惯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3.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等。
三、研究结果1. 结石成分分布本研究发现,沧州地区泌尿系结石的主要成分为钙盐、草酸盐、磷酸盐等。
其中,钙盐成分占比最高,达到了XX%。
草酸盐和磷酸盐成分也有一定的比例,分别达到了XX%和XX%。
此外,还发现了一些其他成分,如尿酸盐、胱氨酸盐等。
2. 结石成分与地域、饮食习惯的关系研究发现,沧州地区泌尿系结石的成分与地域、饮食习惯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例如,该地区水质中钙离子含量较高,可能导致结石中钙盐成分较高。
此外,当地人喜食豆制品、动物内脏等高草酸食物,也可能导致草酸盐成分较高的结石。
3. 结石成分与患者年龄、性别的关系研究发现,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其结石成分也有所不同。
例如,年轻患者草酸盐成分较高,而年长患者磷酸盐成分较高。
男性患者钙盐成分较高,而女性患者则草酸盐成分较高。
四、讨论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沧州地区泌尿系结石的主要成分为钙盐、草酸盐和磷酸盐,其中钙盐成分占比最高。
2. 结石成分与地域、饮食习惯等因素有一定关系,提示我们在预防和治疗泌尿系结石时,应考虑地域和饮食习惯等因素。
3. 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其结石成分也有所不同,这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五、结论本研究对沧州地区泌尿系结石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该地区泌尿系结石的主要成分为钙盐、草酸盐和磷酸盐等。
尿石症性肾衰患者的肾移植2例报告
任吉忠;闵志廉;何长民;朱有华;齐隽;孟钢;王卓伟;王立明;郑军华;徐丹枫;王亚伟;周梅生
【期刊名称】《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年(卷),期】1996(11)3
【摘要】报告2例尿石症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接受肾移植的临床情况,结果2例肾移植均获成功;术后随访:1例2年7个月死于肝硬化、腹水及消化道大出血,1例术后5个月失去随访。
认为此类患者肾移植成功的关键有3点:①认真做好术前检查,寻找病因;②术中注意手术方法与技巧的运用;③术后加强移植肾B超及X线的随访复查。
【总页数】2页(P150-151)
【关键词】尿石症;肾功能衰竭;肾移植
【作者】任吉忠;闵志廉;何长民;朱有华;齐隽;孟钢;王卓伟;王立明;郑军华;徐丹枫;王亚伟;周梅生
【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肾脏移植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1.405
【相关文献】
1.肾综合征出血热致终末期肾衰竭肾移植1例报告 [J], 李龙海
2.肾移植治疗终末期肾衰竭伴纯红再障临床研究--附2例远期疗效随访报告及文献复习 [J], 梁萌;许树根;陈世伟;黄海望;赵俊华;刘晓平
3.肾移植治疗ITP合并慢性肾衰竭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张更;秦军;袁建林;王禾;邵晨;于磊;秦荣良;秦卫军;武国军;张运涛;王福利
4.饮食干预与衡阳地区尿石症患者24h尿成石危险因素及复发率的相关性研究:附692例尿结石成分分析报告 [J], 李志刚;邹岳萍;万贤明;徐伍军;张世国;谢军;郝建明
5.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衰的救治——附9例报告 [J], 晏强;田连保;眭维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泌尿系统结石的新诊断方法泌尿系统结石的新诊断方法摘要:泌尿系统结石是指在泌尿系统中形成的结晶物质,常常引起尿路梗阻和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目前,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与体格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
然而,传统的诊断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无法准确判断结石的组成和大小等。
因此,本课题旨在寻找一种新的诊断方法,以提高泌尿系统结石的准确诊断率和治疗效果。
通过回顾已有的研究成果,本课题拟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模型,实现对泌尿系统结石的快速、精确诊断。
关键词:泌尿系统结石;新诊断方法;X射线荧光光谱;机器学习一、研究背景与意义泌尿系统结石是一种常见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目前,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与体格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
然而,传统的诊断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无法准确判断结石的组成和大小等。
这导致了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治疗费用。
因此,寻找一种新的诊断方法对于提高泌尿系统结石的准确诊断率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以其非破坏性、快速、准确和无辐射等特点,在材料分析、环境监测和生物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目前该技术在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上尚未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
二、研究方法与步骤1. 数据采集与样本制备通过医院临床科室的合作,收集一定数量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尿样,同时建立对应的结石数据库。
将患者的尿样送至实验室进行预处理和样本制备,以便后续的研究分析。
2.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的建立与优化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对样本进行快速分析,获取泌尿系统结石的元素组成信息。
同时,优化分析条件、建立分析模型,并通过对标准样品的研究评估其准确度和可重复性。
3. 建立结石元素组成与诊断模型依据前期实验结果,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结石元素组成与诊断模型。
该模型将结石的元素组成作为输入,以人工智能算法进行训练,并通过验证数据集对模型进行评价。
双侧上尿路结石致肾功能不全一次性手术治疗体会
杨毅;王培乐
【期刊名称】《中原医刊》
【年(卷),期】1998(025)002
【摘要】双侧上尿路结石致肾功能不全一次性手术治疗体会杨毅王培乐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311800)我院自1990~1997年共收治双侧上尿路结石致肾功能不全15例,均经短期准备后行一次性取石,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
【总页数】2页(P25-26)
【作者】杨毅;王培乐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1.405
【相关文献】
1.双侧上尿路结石致肾功能不全的诊治(附97例报告) [J], 周乙正;何涛;胡雪巍
2.双侧上尿路结石致肾功能不全的治疗 [J], 闵志军;徐华;黄崇明;肖运政;郭德迎;陈巧莲
3.开放性手术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致肾功能不全的分析 [J], 傅荣升
4.双侧上尿路结石致肾功能不全一次性手术护理体会 [J], 杨夏玲
5.开放性手术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致急慢性梗阻肾功能不全99例报告 [J], 关吉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