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第1单元总结复习
- 格式:pdf
- 大小:287.07 KB
- 文档页数:1
4 近似数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对万以内的数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虽然是第一次接触“近似数”的概念,但是学生生活中有用近似数值描述事物的经验,基于此,我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1. 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并最终服务于生活。
这堂课通过提供生活中的一些数据,例如:班级人数、学校总学生数等一些数据,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些信息,引入准确数,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在此基础上引入“近似数”和“≈”,顺理成章,学生非常容易接受。
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来判断近似数的。
从学生找出“大约、达、近”等一些词可以看出:学生不仅体验到了这些数的近似数,而且明白了为什么。
2、让学生在比较中体验。
本课一开始在讲解“准确数”和“近似数”时,通过让学生比较一些数据,提出“把这两个数交换位置行不行?”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近似数和准确数的区别,从而让学生明白这些数据意义的不同,进而感受到什么是“准确数”,什么是“近似数”,加深了学生的认识。
第1页共1页。
小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上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一、内容综述在数与代数方面,学生将复习并学习基础的整数知识,包括数的认识、数的比较大小、数的加减法运算等。
还将接触乘法口诀表,开始学习乘法与除法,并理解基本的代数概念,如用字母表示数等。
这些知识点对学生建立坚实的数学基础至关重要。
在空间与几何方面,学生将学习图形的认识,包括平面图形的特征和三维物体的认识。
他们将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等活动,学习图形的性质,如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等。
这些知识将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学生将通过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过程,学习简单的统计知识。
他们将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并学习使用概率来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知识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现象。
书中还包含一些重要的数学方法和技能的学习,如观察与推理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这些能力的学习将贯穿整本书的所有章节,通过具体的数学问题和实际应用情境进行培养和提高。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数学学习框架,帮助他们建立坚实的数学基础,并为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第一单元:数的认识与计算数的认识:学生需要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理解正数与负数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并读出不同形式的数字。
特别重要的是,要理解数字之间的等量关系,为后续的数学运算打下基础。
数的比较:学生应能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理解大小等于、大于、小于等概念,并能准确应用。
四则运算:掌握加、减、乘、除四种基本运算,包括其运算规则和运算顺序。
学习并理解混合运算,掌握括号的运算优先级。
进行口头与书面的计算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数的估算:估算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
学生需要学会估算结果的大小,并能进行合理的判断。
这将有助于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数字的性质:学习奇偶数、质数、合数等数字性质,初步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数字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小学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掌握算术口诀和数轴的使用。
3.学会用珠算加减法进行计算。
4.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算术口诀和数轴的使用。
教学难点:
用珠算加减法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录音机、图片、板书、数轴、珠算板等教学工具。
教学方法:
听、说、看、做,互动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热身
1.教师出题:5+5= 6+4= 7+3= 8+2= 9+1= 10+0=
2.学生回答,大声报出答案。
二、引入
教师拿出一个珠算板,展示给学生看。
问学生们知道珠算是什么吗?
三、展示
1.从珠算板的数字1开始,教师出示数字,并要求学生跟着读出来。
2.教师出示任意两个数字,让学生用珠算板算一下。
3.出示多达10个数字,要求学生们按珠算板上的数字进行加减计算。
四、巩固
1.教师出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么,5+5=多少?”学生回答:“是10。
”
2.教师出示数轴,让学生们用圆圈标记出各个数字,并在数轴上找到相邻的数字,例如2和3之间还有谁?
3.教师和学生一起写出算术口诀。
五、作业
在家里用珠算板和数轴练习加减法。
六、小结
本课主要介绍了珠算板的使用和计算方法,同时还学习了数轴和算术口诀。
大家觉得今天的珠算计算好玩吗?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努力,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谢谢大家!。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精选3篇)在我们无暇顾及时间时,时间早已匆匆流逝,经过这段时间努力,我们也有了一定的收获,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教学总结了。
但是教学总结要写什么内容才能让人眼前一亮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1三年级数学教学,重在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潜力,分析、综合潜力,决定、推理潜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着眼于发展学生数学潜力。
透过让学生多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和用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本学期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全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取得的成绩(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
1、备课。
学期初,认真阅读了《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资料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了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
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
在备课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
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
2、上课。
(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
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取学生的探究结果,让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潜力;让学生练习在同层次的习题,巩固知识,构成潜力,发展思维;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
(2)及时复习。
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识基本上是当天或第二天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
该方法十分适合低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习的缺点。
(3)努力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构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构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
学生经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构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带给了可能。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章生活中的大数、第2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单元测试卷一、我是聪明的一休,我能填得快又准!(20分)1. 如果把一个图形________,两侧的图形________,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2. 619−(185+41)先算________法,再算________法,结果是________.3. 根据每组第一个算式的得数,写出第二个算式的结果:(1)276+100=376276+98=________;(2)538−200=338538−198=________.4. 正方形、长方形、都是________图形,其中正方形有________条对称轴,长方形有________条对称轴。
5. 估算298+403,把298看成________,403看成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6. 根据294+132=426写出两个减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7. 198+200○189+200中,○里应填________.8. 这个图形有________条对称轴。
9. 把239+105=344和577−344=233写成一个算式是________.10. 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要按照________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小括号,要________.二、我是公正的小法官.(每小题2分,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是轴对称图形。
________.(判断对错)470+310<800.________.根据一个减法算式只可以写出一个加法算式。
________.(判断对错)圆只有一条对称轴。
________.(判断对错)398+263≈661.________.(判断对错)三、快乐A、B、C.只填序号,太简单!(共5分)车上原有125人,到某一站后,下车28人,上车17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下面哪个算式是错误的。
()A.125−28+17B.125+28−17C.125−28=97人97+17=114人下面哪个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A. B. C.下面计算正确的是()A. B. C.●+125=■+120()A.●<■B.●>■C.●=■下面哪个算式先计算加法()A.156+(598−258)B.625−(153+265)C.658−245+325四、我是小小神算手,我要把题算准确.(共34分)口算下列各题。
第七课时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4~15页,整理与复习。
教学提示本课时围绕万以内数的相关知识,设计了3道复习题,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尝试着独立完成练习题,然后组织学生展开交流,还可以根据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适当的增加一些练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本单元的所学知识,形成相关技能。
过程与方法:经历系统复习整理单元知识,巩固教育的全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回顾总结的习惯,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系统复习整理本单元所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 复习热身。
师:同学们,这个单元的知识我们已经学完了,兔博士要考考大家了哦,你能说说这个单元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吗?生1:我们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生2:我们认识了一万,知道一万有多少。
生3:我们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生4:我们会用近似数进行加减法的估算。
生5:我们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记录)2. 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将通过一些练习,来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自然过渡到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上来,而且整个复习的过程完全由学生主导,教师只在一旁引导,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练习巩固,指导复习。
1. 呈现整理与复习第1题。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的数位表,和同桌说一说数位表中反映的数学信息。
师:谁来说一说,你从表中读出了什么数学信息?生1:10000读作:一万,是一个五位数,最高位是万位……生2:1084读作:一千零八十四,千位上是1,表示1个一千……生3:3207由3个千,2个百,7个一组成的,读作:三千二百零七。
师:读数时,应该注意什么?生:读四位数时,要注意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和计数单位,每一级的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或三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
哪一位上乘得的数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4、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5、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
6、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不少于几个0。
7、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1、只要是求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注意应用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3005 = 60)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不一定就有0。
(如:1055 = 21)4、笔算除法:(1)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除法验算:用乘法①没余数:商除数=被除数;②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验算时别忘了加余数,横式上结果要写准。
(3)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0不能做除数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大、中、小括号的计算顺序为小→中→大。
括号里面的计算顺序遵循以上1、2、3条的计算顺序。
知识点一:0的运算(背诵)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无,a÷0是错误的表达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4、一个数减去它本身,差是0;字母表示:a-a=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0(a≠0)知识点二:运算定律(背诵并灵活运用)1、加法交换律:在两个数的加法运算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章生活中的大数》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1. 从个位起,千位是第________位,第五位是________位。
2. 10个一百是________,10个一千是________.3. 一个数由3个千、4个百组成,这个数是________,读作________.4. 与9999相邻的两个数是________和________.5. 按规律填数。
(1)1020,1030,________,1050,________.(2)7800,________,________,8100,8200.6. 一台电脑的价钱是7865元,可以说大约是________元。
7. 在四位数9705中,“9”在________位上,表示________;“7”在________位上,表示________“5”在________位上,表示________.8. 4325是由________个千、________个百、________个十和________个一组成的。
9. 有一个四位数,千位和个位上都是5,其余各位是0,这个数是________.10. 用8、6、2、5这四个数写出的最大四位数是________,最小的四位数是________.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22中3个2表示的大小()A.一样B.不一样C.无法确定从8900起一百一百地数,下一个数是()A.8910B.9100C.9000下面三组数中,()组两个数的关系与其余两组不同。
A.5300与5200B.9540与9440C.8400与7400下列各组数的排列中,()是正确的。
A.6120>6100>614B.4050<4005<4500C.3480<2999<4380A.900B.990C.1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若一个数的最高位是百位,则这个数是四位数。
《生活中的大数》单元分析(一)单元教育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能说出万以内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数字表示的意义,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能用符号或语言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2.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理解近似数的意义,能选择合适的单位用近似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会进行简单的加减法估算。
3.在用大数、近似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用自己的方法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以及用估算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感。
4.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促销现象,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获得运用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现实问题的活动经验。
5.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中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
(二)单元教材说明认识万以内的数,是《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整数认识的最终目标。
本套教材第一学段关于“数的认识”分五次安排,本单元是最后一次。
在内容设计上,一方面既要完成第一学段关于“整数的认识”的课程目标,另一方面还要完成加减法计算的所有要求。
认识万以内的数,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是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更大的数必须具备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建立初步数感的重要材料。
本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紧紧围绕生活中用的大数和计算设计教材内容:一是通过现实生活中真实数据和典型事例,让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感受大数(一万)的意义;二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情境,认识近似数,学会用近似数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安排了五个知识块:认识万以内的数、近似数、估算、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
结合本单元内容,设计了“学会购物”综合与实践活动。
本单元共安排8课时,内容编排如下:第1课时(教科书1~3页),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本课安排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认、读万以内的数。
例1选择了大多数学生家中常用的几种家用电器,每种电器的价钱都在1000元以上。
总复习 1数与代数(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一填(26分)1.在四位数6093中,“6”在( )位上,表示( );“9”在( )位上,表示( ),“3”在( )位上,表示( )。
2.一个数,千位上是8,百位上是5,十位上是0,个位上是4,这个数是( )。
3.由3,5,7这三个数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两位数。
4.(石家庄·期末)一车煤有6995千克,可以说大约有( )千克,还可以说大约有( )吨。
5.9吨=( )千克6500千克=( )吨( )千克二、火眼金睛辨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0分)1.五千零四写作5040。
( )2.一堆石头有5918千克,可以说大约有500吨。
( )3.对于94÷2+65×3,可同时算乘法和除法。
( )4.5600×5的积的末尾有两个0。
( )5.(石家庄·期末)要使□15÷7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8。
( )三、选一选(10分)1.6050读作( )。
A.六千五十B.六千零五零C.六千零五十2.113+0○999×0,○里填( )。
A.>B.<C.=3.一个养殖场里大约有900头牛,那么这个养殖场里可能有( )头牛。
A.920B.809C.989A.7 500B.70 5C.7 505.读数和写数都从( )位起。
A.个B.高C.千四、我是小小数学家(23分)1.口算。
(3分)90×7=62×2=90÷3= 200×5=84÷4=360÷6= 2.用竖式计算,除法要验算。
(12分)507×8=434×6=340×7=54÷8=473÷3=806÷7=3.脱式计算。
(8分)136-(36+27) 13×(92-88)72÷(99-90) 163-81÷9五、解决问题(31分)1.盒子里有40块糖。
第一单元总结智慧小锦囊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读数和写数时都要从高位开始。
写数时,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读数时,中间不管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末尾的0都不读认识一万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一万记作:10000“万”也是计数单位,在数位顺序表中,万位在右起第五位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把8611、7435和4373从大到小排列。
8611>7435>4373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开始比起,一位一位地比较续表近似数的认识(1)丫丫家到学校的距离是630米,约是(600)米。
(2)每台洗衣机的售价是1280元,约是(1000)元。
求近似数的方法:看这个数接近哪个整十、整百、整千、几千几百……的数,这个整十、整百、整千、几千几百……的数就是近似数加减法的估算估算637+107≈482-317≈637+107≈640+110=750482-317≈480-320=160把题中的数分别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再口算出结果2.笔算除法第1课时一位数除两位数【教学内容】一位数除两位数(教材第15~16页例1、2及“做一做”,第19页练习四第1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书写格式,理解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2.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重点难点】1.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
2.理解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的算理。
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教学准备】挂图【情景导入】1.口算。
120÷4 280÷7 300÷5 540÷924÷2 84÷4 93÷3 69÷3提问:口算24÷2时你是怎样想的?2.计算:【新课讲授】1.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了用竖式计算比较简单的表内除法,现在我们学习稍复杂一点的笔算除法,即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冀教版小学数学
3年级上册复习第一单元总结智慧小锦囊
认、读、写
万以内的数
读数和写数时都要从高位开始。
写数时,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读数时,中间不管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末尾的0都不读
认识一万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一万记作:10000
“万”也是计数单位,
在数位顺序表中,万位
在右起第五位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把8611、7435和4373从大到小排
列。
8611>7435>4373
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
数就大;位数相同时,从
最高位开始比起,一位
一位地比较
续表
近似数的认识(1)丫丫家到学校的距离是630米,约
是(600)米。
(2)每台洗衣机的售价是1280元,约
是(1000)元。
求近似数的方法:看这
个数接近哪个整十、
整百、整千、几千几
百……的数,这个整
十、整百、整千、几
千几百……的数就是近
似数
加减法的估算估算637+107≈ 482-317≈
637+107≈640+110=750
482-317≈480-320=160
把题中的数分别看作
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
几百几十数,再口算出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