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阳一中实验学校高中化学3.1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导学案1(无答案)鲁科版选修5
- 格式:doc
- 大小:328.04 KB
- 文档页数:3
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自主学习1.以乙烯为起始物合成某医用胶单体的过程中,碳骨架是如何构建的?官能团是如何转化的?(见书102页)2.设计有机合成的路线,还可以从目标化合物分子开始采用的方法来完成。
所谓逆推法就是。
3.以逆推法设计苯甲酸苯甲酯的合成路线:(见书103页):(1)了解合成路线:(2)了解如何评价合成路线的优缺点:合作探究合成设计思路(逆推法):1.以(草酸二乙酯)为例,说明逆推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分析思路:书写上述6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1)(2)(3)(4)(5)(6)。
2.乙酸苯甲酯可用作茉莉、白兰、月下香等香精的调合香料,它可以用甲苯和乙醇为原料进行人工合成,合成路线如下:(1)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③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苯的一氯代物有种。
(4)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5)为了提高乙酸苯甲酯的产率应采取的措施是(写一项)。
3.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出发,有机合成的设计有哪些注意事项?课堂练习1、能在有机物的分子中引入羟基官能团的反应类型有:(a)酯化反应,(b)取代反应,(c)消去反应,(d)加成反应,(e)水解反应。
其中正确的组合有A、(a)(b)(c)B、(d)(e)C、(b)(d)(e)D、(b) (c)(d)(e)2.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常用来制备抗凝血药,可通过下列路线合成:(1)A 与银氨溶液反应有银镜生成,则A的结构简式是(2)B→C的反应类型是(3)E的结构简式是(4)写出F和过量NaOH溶液共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下列关于G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于溴单质反应 B.能与金属钠反应C.1mol G最多能和3mol 氢气反应 D.分子式是C9H6O3课后训练5.以苯为主要原料可以通过下列途径制取冬青油和阿斯匹林:请按要求回答:(1)填出流程中方框内物质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变化中①和⑥的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3)变化过程中的②属于_______反应,⑦属于_________反应;(4)物质的量相等的冬青油和阿斯匹林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量,冬青油比阿斯匹林_____________,其中冬青油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样制得的冬青油层中往往含有原料B,致使产品不纯。
课题:卤族元素【学习目标】1.熟记卤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2.记住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特性【重点难点】重点难点:卤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完成预习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学会从结构分析性质预习案知识梳理2.卤素元素的有关特性:(1) F2遇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F并放出O2,方程式:(2) HF是酸、剧毒,但能腐蚀玻璃,方程式;HF由于形成分子间氢键.....相互缔合,沸点反常的(填“高”或“低”)。
比较HF、HCl、HBr、HI的沸点高低:(3) 溴是唯一的液态..。
..非金属单质,易挥发...,少量的液溴保存要用水封(4) 碘易升华,遇淀粉;碘的氧化性,它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低价..化合物。
写出铁与碘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 Br2溶于苯或CCl4中呈色,I2溶于苯或CCl4中呈色。
探究案探究1.相似性(1) Cl2、Br2、I2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试写出Br2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都能与金属反应生成卤化物,试写出Na、Fe分别与Br2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与一些还原性离子的反应,试写出Br2分别与Fe2+、SO2-3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一中实验学校高一生物DNA的分子结构和复制导学案无答案探究案合作探究:1.(1)A与T之间形成几个氢键?C和G之间呢?DNA在结构上有哪些特点?(2)参照右图,请描述:①A+G、A+C、T+G、T+C的数量关系。
②(A1+T1)/(G1+C1)与(A2+T2)/(G2+C2)及(A+T)/(G+C)的数量关系。
③(A1+G1)/(T1+C1)与(A2+G2)/(T2+C2)的数量关系。
2.(1)DNA分子的复制方式叫什么?有什么特点?DNA复制的模板是什么?原料是什么?遵循什么原则?(2)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子代DNA分子数为?含亲代DNA链的子代DNA分子数为?不含亲代DNA链的子代DNA分子数为?(3)一个含15N的亲代DNA分子在不含15N的培养基中经过n次复制后,含15N的DNA分子有多少?只含15N的DNA分子有多少?不含15N 的DNA分子有多少?3.将大肠杆菌置于含15N的培养基上培养。
这样,后代大肠杆菌细胞中的DNA均被15N标记。
然后将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作为亲代转到普通培养基(不含15N)中,繁殖两代。
亲代、第一代、第二代大肠杆菌DNA的状况如图所示。
(1)第一代大肠杆菌DNA贮存的遗传信息与亲代大肠杆菌DNA贮存的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原因是。
(2)如果将第二代大肠杆菌的DNA分子总量作为整体1,其中带有15N的第二代大肠杆菌DNA分子约占总量的%。
(3)如果将第二代大肠杆菌的脱氧核苷酸单链总量作为整体1,其中含15N标记的第二代大肠杆菌的脱氧核苷酸单链约占总量的%。
课堂小结:训练案一、课堂检测:《金版学案》P44-45“课堂演练”二、课后巩固促提升:《金版学案》P45-46“课后作业”。
课题: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第1课时)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学习目标】1、会通过设计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的活动知道正合成及逆合成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在对比分析同一目标的不同合成路线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优选合成路线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3、使学生体验有机合成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和重要价值。
【学习重点与难点】正合成及逆合成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101—105页内容,阅读XXX资料XXX页内容,对概念、关键词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
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3、熟记知识梳理中的重点知识。
预习案一、问题导学你知道如何用乙烯来制取医用胶的原料吗?二、知识梳理1、有机合成路线可以采用和两种方法来设计合成路线。
正合成路线:从确定的某种原料分子开始,比较和在结构上的,包括两方面异同;逐步经过碳链的来完成 2、逆合成路线:由逆向寻找能顺利合成目标化合物的,直至选出合适的。
逆推的每步需3、当得到几条不同的合成路线时,需要在优选合成路线时,必须考虑:绿色合成的主要出发点:4、逆推法一般程序:三、预习自测以甲苯为原料合成苯甲酸苯甲酯,写出最合理的合成路线,及每步的方程式。
探究案一、合作探究探究1:请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写出A、C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不考虑⑥、⑦反应,对于反应⑤得到D的可能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3)写出反应②、⑦的化学方程式思路小结:探究2:乙酸苯甲酯对花香和果香的香味具有提升作用,故常用于化妆品工业和食品工业。
乙酸苯甲酯可以用下面的设计方案合成。
(1)写出A、C的结构简式:A ,C:(2)①、③发生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②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小结:二、总结整理1、核心知识:2、典型方法:3、重点问题解决:训练案一、课中检测与训练有机物A、B、C、D、E、F、G、H的相互关系如右图:写出A的结构简式。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限度(第1课时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学习目标】1、能说出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能书写给定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2、会运用化学平衡常数对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判断;3、会运用化学平衡常数“列三段式”进行计算,转化率的计算;【学习重点与难点】会运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转化率的计算【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41-46页内容,阅读XXX资料XXX页内容,对概念、关键词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
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3、熟记基础知识梳理中的重点知识。
预习案一、问题导学1、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一定大么?反应进行的程主受哪些因素影响?二、知识梳理(一)、化学平衡常数1、定义:。
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2、表达式: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g)+ nB(g)pC(g)+ qD(g)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K==3、平衡常数的意义:(1)平衡常数的大小反映了化学反应进行的(也叫)。
K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得,反应物转化率;K值越小,表示反应进行得,反应物转化率。
(2)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是否平衡及反应向何方向进行:对于可逆反应:mA(g)+ nB(g)pC(g)+ qD(g),在一定的温度下的任意时刻,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有如下关系:Q c=C p(C)·C q(D)/C m(A)·C n(B),叫该反应的浓度商。
Q c<K ,反应向进行,Q c=K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Q c>K ,反应向进行(3)利用K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二)、使用平衡常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第1课时)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学习目标】1、弄清楚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成键方式多样性,能以此认识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现象的本质。
2、弄清楚单键、双键、叁键的特点,体会碳原子的饱和程度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有重要影响。
3、通过学习,体会“客观事物本来是相互联系和具有内部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学习重点】1、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成键方式的多样性2、单键、双键、叁键的结构特点。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16-20页内容,阅读XXX资料XXX页内容,对概念、关键词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
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3、熟记知识梳理中的重点知识。
预习案一、问题导学1、甲烷、乙烯和苯各有哪些重要化学性质?它们性质上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2、怎样分析有机化合物的重要化学性质?它们的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有何关联?二、知识梳理1、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是什么?2、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有哪几种?3、单键的特征:双键的特征:叁键的特征:4、甲烷、乙烯、乙炔、苯这四种分子,每个分子中任意两个共价键的键角是多少?分别是什么空间构型?5、称为饱和碳原子。
称为不饱和碳原子。
6、什么叫极性键?什么叫非极性键?极性键中两原子的电性如何确定?三、预习自测教材25页,练习:第1题,第2题,第4题我的疑惑:我的收获:探究案一、合作探究探究1:上面是一些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或结构简式,请探讨上述各分子中:(1) 与碳原子成键的是何种元素的原子? (2) 每个碳原子周围都有什么类型的共价键?(3) 与每个碳原子成键的原子数分别是多少?思路小结:探究2:请你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从键能和键长的角度结合乙烷、乙烯和乙炔的性质考虑下列问题,并与同组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一中实验学校第一学期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三节硫的转化导学案(无答案)第 2 页第 3 页第 4 页(D)SO2,(E)NaHSO3(F)H2SO4(浓)等几种物质中,只有氧化性.....的是,只有还原性.....的是,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巩固练习:1.既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又能使品红试液变为无色,还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A.Cl2 B.H2S C.SO2D.CO22.盛有氯化钡稀溶液甲乙两试管分别通入SO2至饱和,若向甲试管中加入足量氯水,乙试管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乙两试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B 甲、乙两管都没有白色沉淀生成C 甲管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有D 甲管有白色沉淀而乙试管没有3.H2S是一种有毒的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将硫化氢在装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发现瓶第 5 页第 6 页壁上有淡黄色的物质析出,若在空气中燃烧则不会有黄色的固体析出,对这个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 .H 2S 稳定性差,在集气瓶中分解生成SB .H 2S 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生成S ,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生成SO 2C .集气瓶内的温度更高,促进了H 2S 的分解D .在集气瓶内一开始可能生成了SO 2,后来氧气被耗尽,硫化氢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了S4.X 盐和Y 酸反应,可放出有气味的气体Z ;Z 跟NaOH 溶液反应又得到X ;Z 氧化的最终产物为W ,W 溶于水又得到Y ,则X 和Y 是( )A.Na 2S 和H 2SO 4B.Na 2SO 3和盐酸C.Na 2S和盐酸 D.Na 2SO 3和H 2SO 45.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 I SO H O H SO HIFeCl Cl FeCl FeCl HI FeCl HCl I 2222422332222222222++=++=+=++判断有关物质的还原性顺序正确的是( )A.I Fe Cl SO -+->>>22B. Cl Fe SO I -+->>>22C. Fe I Cl SO 22+-->>>D. SO I Fe Cl 22>>>-+-6.下列物质均具有漂白作用,其中一种与另外三种的漂白原理不同的是()A.HClO B.H2O2C.SO2D.O3 7.两份质量各为W g的硫粉,分别跟足量的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再将得到的生成物和O2混合,则析出硫的质量为(提示:S和H2在加热时可以化合)A. 0.5 W gB. 1 W gC. 1.5 W gD.2 W g8.下列情况可引起大气污染的是()(1)煤的燃烧(2)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3)燃放鞭炮(4)飞机、汽车尾气排放A. 只有(1)(2) B. 只有(2)(4) C. 只有(1)(2)(3) D. 全部9.一种用Na2SO3吸收法作为治理SO2污染的新方法,第1步是用Na2SO3水溶液吸收SO2;第2步是加热吸收液,使之重新生成Na2SO3,同时得到含高浓度SO2的水蒸汽副产品,写出上述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第 7 页(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别用一种化学试剂,把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去掉,写出所选用的试剂及可能发生的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⑴、⑶、⑷只写离子方程式)⑴盐酸中混有少量硫酸:试剂______________ 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硫:试剂____________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⑶氧气中混有少量氯气:试剂___________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⑷硫酸钠溶液中混有少量亚硫酸钠:试剂________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11.在硫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第 8 页在亚硫酸钠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硫化钠和亚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硫酸,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意要考虑过量的问题)某无色溶液可能会有下列钠盐中的几种:(A)氯化钠,(B)硫化钠,(C)亚硫酸钠,(D)硫酸钠,(E)碳酸钠。
广东省惠阳市第一中学高三化学一轮温习铝的化合物导学案【学习目标】一、记住氧化铝、氢氧化铝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备、用途。
二、明白得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
3、熟记铝三角的转化【重点难点】重点: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
难点:铝三角的转化【利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完成预习案,形成铝三角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重点明白得铝三角转化中对物质的要求和有关量的计算预习案知识梳理化学式Al2O3Al(OH)3属类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颜色状态白色固体,天然产称为刚玉(红宝石、白色胶状沉淀蓝宝石)溶解性难溶难溶热稳定性稳定加热分解为氧化物化和水与酸反应Al2O3 + 6H+ == 2Al3+ + 3H2O Al(OH)3+ 3H+ == Al3+ + 3H2O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与强碱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H2O制备方法2Al(OH)3 Al2O3 + 3H2O Al3+ + 3NH3·H2O == Al(OH)3 ↓+3NH4+2AlO2 —+ CO2 +3H2O == 2Al(OH)3↓+ HCO32—氧化铝、氢氧化铝的用途: 二、总结整理及自测铝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在箭头上填写转化所需的试剂和反映条件)实验设计2:铝镁合金 5.8g(1)写出实验方案2中反映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方案1中镁的质量分数为 (3)请你设计第三种测定镁的质量分数的实验方案(表示方式同上)二、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一中实验学校高中化学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烃检测题(无答案)鲁科版选修5一、单项选择题1、北京奥运会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S诱抗素制剂,以保持鲜花盛开。
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分子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B.含有苯环、羟基、羰基、羧基C.含有羟基、羰基、羧基、酯基D.含有碳碳双键、苯环、羟基、羰基2、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A.3,3-二甲基丁烷 B. 2,2-二甲基丁烷 C. 2-乙基丁烷 D.2,3,3-三甲基丁烷3、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CH3CHCH2CH2CH3CH3和CH32CH2CH2CH3CH3B.H2N-CH2-COOH 和 H3C-CH2-NO2C.CH3-CH2-CH2-COOH 和 H3C-CH2-CH2-CH2-COOHD.H3C-CH2-O-CH2-CH3 和CH3CH3CHCH34、下列物质中属于同系物的是( )①CH3CH2Cl ②CH2===CHCl ③CH3CH2CH2Cl④CH2ClCH2Cl ⑤CH3CH2CH2CH3⑥CH3CH(CH3)2A.①② B.①④ C.①③D.⑤⑥5、有8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聚异戊二烯;⑤2-丁炔;⑥环己烷;⑦邻二甲苯;⑧环己烯。
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的是()A.③④⑤⑧ B.④⑤⑦⑧ C.④⑤⑧ D.③④⑤⑦⑧6、分别完全燃烧1molC2H6、C2H4、C2H2、C6H6,需要氧气最多的是()A.C2H6 B.C2H4 C.C2H2 D.C6H6二、双项选择题7、某烃经催化加氢后得到2-甲基丁烷,该烃不可能是()A.3-甲基-1-丁炔 B.3-甲基-1-丁烯C.2-甲基-1-丁炔 D.2-甲基-1-丁烯8、常温常压下,10mL某气态烃与50mL O2混合点燃并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来状况,剩余气体为35mL,则此烃的化学式为()A.C3H6 B.C2H6 C.C2H4 D.C6H6三、填空题9、(1)按系统命名法给下列有机物命名: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_ (2)根据下列有机物的系统命名写出相应的结构简式。
课题: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一、学习目标:1、能说出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理解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2、学习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二、学习重点、难点: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2、学习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
三.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学法指导:认真阅读课文,根据预习案问题从教材中找出相对应的答案,将相关概念和关键内容做上记号第1课时预习案:一问题导学1、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主要指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和。
2、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___________________中都能够找到,但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又____________________ 。
3、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多少种,从含量多少可分几大类,各包括哪些元素?4、细胞中主要元素是什么?为什么?最基本元素什么?5、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什么形式存在?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哪几类?它们各包括哪些物质?6、还原糖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2、实验材料:3、试剂:4、方法步聚:①制备组织样液(去皮、切块、研磨、过滤)②③④⑤5实验结果:颜色变化:→→7、脂肪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2、实验材料:3、试剂:4、方法步聚:(1)方法一:向待测组织液中滴加3滴苏丹Ⅲ染液,观察样液被染色的情况;(2)方法二:用花生做实验材料①→②→③→④5实验结果二预习自测:1.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A.O B.N C.C D.H2.在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有()主要元素包括()A.C、H、O、N B.H、O、K、P、MgC.C、P、O、S、H、N D.N、Ca、P、K、S、Zn3.在构成玉米的下列元素中,属于微量元素的一组是()A.C、H、N、P、Mn B.Cl、Fe、S、N、MgC.B、Cu、Zn、Mn、Mo D.N、P、K、Cu、Fe、I探究案一合作探究1、细胞中最多的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各是什么?从课本哪里可得出你的结论?2、细胞中鲜重和干重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化合物各是什么?你的依据是什么?3.做可溶性还原性糖鉴定实验应选择什么样的实验材料?为什么?4.在脂肪检测和观察的操作方法中几个问题(1).为什么切片要尽可能薄些?(2).制片过程中为什么要洗去浮色?用什么洗去浮色?(3).制片过程中为什么要用吸水纸吸去花生子叶周围的酒精?(4).制片过程中为什么在盖上盖玻片前要滴加蒸馏水?二、总结整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统一性是从化学元素的种类来分析的: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没有一种是生物体所特有的。
第三章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第一课时【学习任务单】1知道寻找原料与合成目标分子之间的关系与差异。
2掌握构建目标分子骨架,官能团引入、转化或消除的方法。
3体会有机合成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
【自主学习】1.写出下列转化关系中涉及的有标号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用乙醇合成乙二醇的过程,并说明反应类型一碳骨架的构建1.对照下列有机合成的原料分子和目标分子,仿照示例给出下列有机合成的主要任务原料分子目标分子主要任务示例CH2===CH2CH3COOH 改变官能团种类①CH3CH2OH②CH≡CH 苯③CH3CH2CH2Br④CH3CH===CH2CH3CH2CH2COOH2任何有机化合物的分子都是由特定碳骨架构成的,构建碳骨架是合成有机化合物的一项重要任务。
1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CH2===CH2+HCN―→③CH3CH2Br+NaCN―→______________+NaBr;④CH3CH2Br+NaC≡CH―→______________+NaBr。
2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CH3CH===CH2错误!C ol A与2 mol H2反3应生成1 mol E,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B在酸性条件下与Br2反应得到D,D的碳链不含支链,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由E→F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是一种香料,可用下图的设计方案合成。
已知:①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物有下列转化关系:②烃A和等物质的量的HCl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既可以生成只含有一个甲基的B,也可以生成含有两个甲基的F。
1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一中实验学校高三第一轮课题:第一单元第4讲核酸、糖类和脂质导学案无答案和糖原的结构是相同的9.如图所示,关于动植物糖类、脂质的分类与比较正确的是()10.(2019·全国名校重点中学高考冲刺卷)如图是鉴定生物组织中某种成分的操作流程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的甲试剂也可以用于鉴定蛋白质 B.可用菠菜叶片替代苹果C.石英砂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充分D.甲试剂由甲、乙两种液体组成,使用时先加甲液再加乙液【答题区】1 2 3 4 5 6 7 8 9 1011.(2019·东北师大附中二模,41)如图是人体细胞中三种重要有机物A、C、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X所指的元素为________。
(2)A的中文名称为________,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是________。
(3)E具有多样性,其原因由b分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程②叫做________,若b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r,通过②反应过程形成m条肽链,经盘曲折叠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e的E,则E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________。
(4)细胞结构Ⅱ的名称为________,在细胞中分布场所为________。
探究案一、完成“优化探究”的对应“考点研析”二、合作探究下列探究点及完成“优化探究”对应“题组演练”题目探究点一核酸的种类、结构及蛋白质的比较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组成A、B、C三种生物大分子的单体,这三种单体的结构可用d或e表示,请分析:(1)A、B、C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a、b、c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细胞中的n共有______种,d共有__________种。
(3)d、e都能水解吗?(4)C具有多样性,从c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1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有机物的性质。
2、弄清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3、弄明白甲烷的重要性质,掌握取代反应的概念、规律与特点。
【学习重点】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2、甲烷的性质,取代反应的概念、规律和特点。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通读教材58-62页,《金版学案》57-58页内容,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
2、整理知识梳理中的重要知识点并熟记。
预习案一、问题导学1、你所知道的有机化合物有哪些?它们组成有什么共同点?2、有机反应的分类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有关系吗?二、知识梳理1、有机化合物的定义:2、有机化合物有哪些共同性质?3、有机化合物分为烃和烃的衍生物。
烃的定义:烃燃烧的方程式:4、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成键特点:56、哪些气体中含有甲烷?甲烷的用途:78、甲烷的化学性质:通常情况下,甲烷的化学性质:,通常不与、、反应。
(1)燃烧反应:化学方程式:现象:(2)取代反应:定义:甲烷与氯气反应方程式(标明产物的状态):小结:有机化合物参加的反应往往经较复杂,常有副反应发生。
因此,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常不用而用表示。
甲烷与氯气反应的产物有种,有机产物有种,液态产物有种,气态产物有种。
规律:取代反应中每取代1个H,需消耗Cl2,同时生成HCl。
三、预习自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B、C可形成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C、有机物都是易燃物D、有机物都是非电解质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A、甲烷点燃前应验纯B、甲烷性质稳定,与所有的氧化剂都不反应C、甲烷能与溴水反应D、甲烷与氯气反应五种产物中氯化氢最多探究案一、合作探究1. 将1体积甲烷和4体积氯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充入大试管中,将此试管倒立在水槽中,置于光亮处,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什么现象?若向水槽中滴几滴石蕊溶液,又会观察到什么现象?2. 1 mol CH4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待反应完全后,测得四种有机取代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消耗Cl2为多少mol?二、总结整理1.重点知识归纳:2.典型方法小结:训练案一、课中检测与训练《金版学案》第57页自学检测T1~4二、课后巩固促提升1.反思提升:熟记重点知识,反思学习思路和方法,整理典型题本;2.温故知新:(1)完成《金版学案》第59~60页课时训练;(2)完成新发的导学案。
【学习目标】1.学会从目标化合物分子逆推来设计合成路线。
2. 熟记引入官能团的基本方法。
3.记住一些碳链增长和减短的方法。
4.了解一点官能团被保护的知识及苯环上基团定位效应的知识。
【重点难点】学会从目标化合物分子逆推来设计合成路线。
【学法指导】⒈独立通读有机化学基础(选修)P96-107,对关键词、图表、化学实验、化学方程式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笔记。
⒉自主完成基础知识,对其中不能解决的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
⒊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归纳出合成有机物的基本方法。
预习案一、问题导学:1.有机合成时增长碳链的方法有哪些?2.有机合成时减短碳链的方法有哪些?3.你学过的引入卤原子的方法有哪些?4. 你学过的引入羟基的方法有哪些?5.你学过的引入醛基(或酮羰基)的方法有哪些?6.你学过的引羧基的方法有哪些?7.在教材中有一个引入-CH2-基团的反应是哪个?引入-CH2-的原物质是。
二、知识梳理以为例分析合成路线的设计:1. 观察目标分子的,来确定原料的。
归纳为:。
2. 观察目标分子的,来确定反应的步骤的。
归纳为:。
3.优化方案看三、合成中常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1.基团的保护: 例: 要使醛基被氧化而双键不被氧化如何操作?要是让双键氧化而醛基不被氧化又该如何操作?(由老师讲解)2.苯环上的定位效应:例: 以苯为原料制 和制 的反应顺序有何不同?探究案广东省近6年高考有机试题2007年27(9分)克矽平是一种治疗矽肺病的药物,其合成路线如下(反应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1)化合物Ⅰ的某些性质类似苯。
例如,化合物Ⅰ可以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右图所示结构,其反应方程式为(不要求标出反应条件)(2)化合物I 生成化合物Ⅱ是原子利用率100%的反应,所需另一种反应物的分子式为 (3)下列关于化合物和化合物Ⅲ的化学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化合物Ⅱ可以与CH 3COOH 发生酯化反应 B 化合物Ⅱ不可以与金属钠生成氢气 C 化合物Ⅲ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 化合物Ⅲ不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4)化合物Ⅲ生成化合物Ⅳ的反应方程式为 (不要求标出反应条件) (5)用氧化剂氧化化合物Ⅳ生成克矽平和水,则该氧化剂为 。
课题: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第1课时)
有机合成的关键——碳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引入
【学习目标】
1、知道构建碳骨架、能通过各种反应引入与转化官能团
2、通过碳链的增长和引入碳碳双键、碳碳叁键、卤素原子等官能团的化学反应,对有机化合物官能
团之间的转化形成较全面的认识。
3、体会卤代烃的应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以及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利与弊。
【学习重点与难点】
构建碳骨架的途径、引入官能团的途径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97—101页内容,阅读XXX资料XXX
页内容,对概念、关键词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
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
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3、熟记知识梳理中的重点知识。
预习案
一、问题导学
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质是自然界不能产生的,需人工合成?它们又是如何合成的呢?
二、知识梳理
1、碳骨架的构建
构建碳骨架,包括在及的碳骨架上、
增长碳链可通过等途烃减短碳链可通过等途径碳链的成环与开环可通过等途径 2、官能团的引入
碳碳双键通过反应类型引入。
卤素原子通过反应类型引入。
羟基通过反应类型引入。
羧基通过反应类型引入。
3、官能团的转化
官能团的转化在有机合成中极为常见,可以通过取代、消去、加成、氧化、还原等反应来实现。
在官能团的转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卤代烃的水解:(溴乙烷)
卤代烃的消去:(溴乙烷)
三、预习自测
1、试写出下列反应:
①溴乙烷与氰化钠反应:
②溴乙烷与丙炔钠反应:
③乙醛与氢氰酸反应:
④溴乙烷与苯反应:
⑤乙醛与乙醛反应:
2、2-甲基-2-
一、合作探究
探究1: 哪些物质能直接转化为乙醇?试写出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
(一类官能团用一个方程式表示)
思路小结:
探究2:已知溴乙烷跟氰化钠反应后再水解可以得到丙酸
CH 3CH 2Br NaCN CH 3CH 2CN H 2O CH 3CH 2COOH
F 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组成的环状结构。
(1)试写出A 、B 、C 、D 、E 、F 的结构简式
(2)B →D 的方程式:
D+E →F 的方程式: 思路小结:
二、总结整理
1、核心知识:
2、典型方法:
3、重点问题解决:
训练案
一、课中检测与训练
,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CH 2==CH 2 CH 3CH 2OH CH 3COOH
CH 3CH 2X CH 3CHO
二、课后巩固促提升
1、反思提升:熟记重点知识,反思学习思路和方法,整理典型题本
2、完成作业:教材107页:2题、3题 ② ⑾
⑨ ⑩ ⑧ ⑦ ⑤⑥ ④ ① ③
3、温故知新:阅读课本P101-105页,并完成新发的预习案;探讨《随堂优化训练》Px-x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