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井之前要做好的准备事项必读
- 格式:pdf
- 大小:171.79 KB
- 文档页数:2
入井前安全培训大纲一.下井前准备工作1.下井人员必须保证良好的精神状态,严禁酒后下井,下井前,一定要睡好、吃饱,使精神饱满,精力充沛。
2. 必须穿戴齐全完好的劳动保护用品、用具和可靠的照明用具。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在入井前检查所用劳保用品用具是否齐全完好,携带锋利工具要用防护套套好或装入工具袋内)。
3.入井前要熟练掌握并遵守井下的各项规章制度。
4.要熟悉并能辨识井下各种安全标志、警示牌及安全警戒线。
5.准时参加班前会,了解领导安排入井后工作事项和安全注意事项。
6. 服从井下管理人员命令及指挥,必要时排队下井和接受检身。
7.入井人员必须按照要求走员工出入行人通道。
8.等候人车时在警戒线外等候不准跨越铁门或横跨钢丝绳。
二.井下行走注意事项1.入井后非特殊情况下,严禁单人行走。
2.初次下井人员要跟随负责人员,听从指挥,并在行走过程中,要掌握行走路线,周围环境。
3.巷道内行走,要始终将照明处于开启状态,并边走边照前方顶板,观察确认顶板及周围情况。
4.多人行走时,前后保持一定距离,防止突发情况发生。
5.行走时注意警示牌、标志牌、安全警戒线,遇危险或不安全地带要绕行或快速通过,不得逗留。
6.在横穿大巷,通过弯道、交叉路口时,要做到“一停、二看、三确认、四通过”严禁奔跑抢行。
7.非特殊情况严禁从竖井、斜井的井底横穿跨越。
8.严禁擅自进入或强行通过挂有危险警告牌、防护栅栏及爆破警戒区等危险地带。
9.行走时严禁拆卸和乱动井下各种警示牌、标示牌及电器设施设备。
10.严禁钻、跳、扒运输车辆,更不得抢行。
在兼作行人的斜巷道行走时,要遵守“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的规定,不要与车辆同行。
三.乘坐人车、井下车辆时注意事项1.乘坐人车时要听从指挥,不能嬉戏打闹,抢上抢下。
2.在乘坐人车时要遵守乘坐的各项相关规定,不得吸烟、大声喧哗等。
3.要按照定员乘人车,挂好防护链。
4.在人车没有发出停或开的信号、没有停稳及未确认清楚时,严禁上下。
入井须知及安全注意事项模版一、入井前的准备1. 在进入井下之前,务必了解井下工作环境和相关安全规定。
2. 确保个人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不患有严重疾病或其他身体不适症状。
3. 确保佩戴适合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鞋、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二、入井安全须知1. 在进入井下之前,需向相关负责人报备并取得许可。
2. 严禁单独进入井下工作场所,应始终与其他工作人员保持联系。
3. 遵守现场指挥人员的指示,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区域,确保工作的协调有序进行。
4. 在井下工作时,必须保持警觉性,时刻注意周围环境变化,及时发现和预防潜在危险。
5. 严禁私自携带易燃、易爆、有毒或其他危险物品进入井下。
三、井下作业安全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相关作业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进行作业,不得盲目冒进,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2. 注意维护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定期检查和保养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
3. 严禁在井下使用未经检验并获得许可的设备和工具,确保使用的工具设备符合安全标准。
4. 在井下作业期间,积极参与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5. 对于发现的井下安全隐患,及时向负责人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四、井下紧急情况的处理1. 在发生井下事故、火灾、瓦斯超限等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向负责人报告,并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紧急避险措施。
2. 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遵循逃生路线,迅速撤离现场,确保自身安全。
3. 在井下进行工作时,必须熟悉逃生出口的位置和使用方法,并随时保持畅通。
五、井下通风及瓦斯防治1. 井下工作时需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如有需要,应随时检查通风设备和通风效果。
2. 在井下工作过程中,如发现瓦斯超限,应立即停止作业,报告负责人,并采取相应的瓦斯防治措施。
六、井下交通安全1. 在井下移动时,要特别注意行车安全,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与其他车辆或物体碰撞。
2. 行车前应检查并确保车辆的行车状况良好,如操纵系统、制动系统、照明系统等正常运行。
入井须知及安全注意事项一、入井须知1.了解井内情况:在进入井下之前,必须详细了解井内的情况,包括井的深度、井壁的材质、井底的地质情况等,以便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
2.检查井口设备:在进入井下之前,必须检查井口的安全设备,包括井口护栏、井口围板等,确保其牢固可靠,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佩戴防护装备:进入井下前必须佩戴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滑鞋等,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4.通风防毒:进入井下之前,必须确保井内有良好的通风设备,以保证空气的流通,防止井下产生有害气体,同时也要随时保持警惕,防止中毒事故的发生。
5.检测仪器使用:进入井下之前,必须配备好相应的检测仪器,对井下的氧气含量、有害气体含量等进行检测,确保井内的空气质量符合安全标准。
二、安全注意事项1.穿防护服:进入井下时,应穿戴合适的防护服,以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还有保护皮肤免受化学物质的侵蚀。
2.注意身体卫生:在井下工作时,应注意保持身体的卫生,避免因卫生状况引发疾病,如井下发现被污染的水源,应避免饮用。
3.严禁吸烟:井下严禁吸烟,避免火源引发事故,同时还应注意防止火源进入井下。
4.遵循操作规程:在井下工作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行动,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5.注意井口安全:在井下工作期间,应随时注意井口的安全情况,以防止井口设备松动、坠落等情况发生,同时还要注意防止他人误闯井内。
6.遵守通讯规定:在井下工作时,应遵守通讯规定,保持与地面的联系畅通,以便及时报告井下的情况,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7.注意井内照明:在井下工作时,要注意保持井内的照明情况,确保工作区域光线充足,以保证操作的安全性。
8.注意井内温度:在井下工作时,要注意井内的温度情况,避免高温或低温导致身体不适。
9.遵循安全退出程序:在井下工作结束后,要按照安全退出程序进行退出,严禁擅自离开井下,以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10.注意心理健康:在井下工作期间,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因长时间的压力造成精神上的不适,如有需要可随时与地面进行沟通,并及时寻求心理辅导。
入井须知及安全注意事项模版第一部分:入井前须知1. 了解井下环境:在进入井下作业前,务必了解井下环境。
了解井道尺寸、气候条件、存在的危险物品等因素,以便能更好地做好安全准备。
2. 获取相关许可:在进行任何井下作业之前,必须获得相关许可。
这可能涉及与监管机构、井主或工地负责人协商并填写相应的申请表格。
3. 完善个人装备:在进入井下之前,必须正确佩戴并使用个人保护装备。
这可能包括钢盔、防护靴、防护眼镜、呼吸器等等。
确保这些装备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经过适当的维护和检查。
4. 接受培训和证书:在进入井下之前,必须接受相关的培训,并获得相关的证书。
这些培训将包括井下安全知识、应急预案和操作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5. 遵循作业程序:在进入井下进行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的作业程序。
这包括按照规定路径进入井道、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遵守通讯流程等等。
第二部分:井下安全注意事项1. 气体监测:在进入井下之前,必须进行气体监测。
使用合适的气体检测仪器检测井下的氧气含量,以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安全标准。
如果发现有毒气体或缺氧情况,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通风、使用呼吸器等。
2. 排除机械和电气风险: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必须注意机械和电气风险。
确保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避免靠近可能存在危险的机械和电气设备,如高压电线、旋转装置等。
3. 礼貌和合作: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必须与其他工人保持良好的合作和沟通。
尊重其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并且愿意提供帮助和支持。
在井下作业中,团队合作是确保安全的重要因素。
4. 警戒标志和障碍物:井下作业过程中,必须注意警戒标志和障碍物的存在。
保持警觉,避免碰撞或被困在障碍物中。
如果发现有警戒标志被撤除或障碍物存在风险,应及时向相关负责人报告。
5. 紧急情况应对: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必须了解紧急情况的应对方法。
熟悉紧急出口的位置,并了解如何使用应急设备,如安全绳索、逃生滑车等。
下井须知制度
引言
深入地下进行矿山生产是一种特殊的工作环境,工作者需要遵守相应的规定,遵从下井须知制度,才能确保人身安全和生产效率。
本文档旨在介绍下井须知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下井须知制度
下井须知制度是指为了保证矿山生产安全和工作效率而制定的规定和制度。
引导和管理员工进行矿山生产作业的须知细则。
下井前的准备工作
1.下井前,员工必须了解所有安全规定和下井程序,
并通过相关考试合格。
2.戴好安全帽并系好帽带,穿上适当的防护服、鞋,
检查防护装备是否到位。
3.检查井口和井下的氧气含量是否达到安全要求。
4.检查安全绳索、电缆和通风设备是否完好。
5.下井前必须向矿山管理人员报告工作和需要的材料
和设备。
下井后的操作要求
1.下井后,员工必须严格按照工序、作业技术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2.操作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冷静、专业,并随
时注意安全。
3.发现不安全情况或紧急情况时,应立即报告矿山管
理人员,并遵守相关应急程序。
4.操作完毕后,应认真清点工具和设备,并向矿山管
理人员报告工作完成情况。
总结
下井须知制度是矿山生产的基本保障制度。
对于员工来说,员工需要认真遵守相关规定和要求,严格要求自己的安全管理和工作流程,确保人身安全和生产效率。
矿山管理人员也应该认真贯彻执行,加强员工培训和操作指导,促进矿山生产安全、高效的发展。
井下作业安全常识非煤矿山有两种主要开采方式,一种是地下开采,一种是露天开采。
对于埋藏较深的矿床,一般采用地下开采的方法。
地下开采有其特殊的作业特点,主要是:作业环境差,空间较小;地质条件多变,经常受到顶板、矿尘、水、火等灾害的威胁;生产工艺复杂,劳动强度大等。
因此,井下作业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井下作业安全常识才能保证安全。
一、下井前的准备1.人井人员在人井前,一定要吃饱睡足休息好,并且人井前严禁喝酒。
2.人井前要穿戴好安全帽、工作服和胶鞋,做到整齐利索;脖子上最好戴一条毛巾,既可擦汗,又可防矿渣掉落到衣服里去,在自救互救中也可能用上。
3.人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矿灯等照明灯具。
4.随身携带的锋利工具,如瓦刀、斧子、锯等必须套上护套或装人工具袋,以防伤人。
5.必须遵守入井挂牌登记制度,登记后方可人井。
6.每个人井人员都必须自觉参加班前会,明确当班生产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防止发生事故。
7.接受岗前培训,取得安全资格证书方可人井。
每个在井下工作的人员都必须熟悉自己工作地点的各种灾害情况的避灾路线。
8.了解本次下井所经过路线的安全条件和工作环境的安全条件及紧急情况下的安全逃生路线和方法。
二、乘坐罐笼和人车罐笼是运送人员上下井和提升矿石、材料、设备的专用设备,是保证矿井正常生产和人员安全出入井的关键设备。
井下人员必须遵守以下规定:1.上下井人员乘坐罐笼,都要遵守有关规定或把罐工的指挥,按顺序上下,不得拥挤和打闹。
无论任何时候,没有得到井口管理人员或把罐工的许可,不准进出罐笼,尤其是发出了升降信号以后,或者罐笼没有停稳之前,千万不要争抢上下。
每罐不得超员运行。
2.进入罐笼后,必须关好罐门或罐帘,人要站立稳当,两腿稍弯曲,手要握住扶手。
不要把头和手脚或携带的工具伸到罐笼外面去,不要在罐笼内互相打闹,更不准向井筒内抛扔任何东西,否则容易造成事故。
3.严禁人和物料或矿车同乘一层罐笼。
在装有爆破材料的罐笼内,除爆破工或护送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同行。
入井前应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1、注意休息好
下井前一定要注意吃饱、睡足、休息好,不赌博、不打架,做到心情愉快,保持精力旺盛。
2、入井前严禁喝酒
喝了酒的人,往往神志昏沉、精神不集中、反应迟钝,生产中极易出现差错,甚至酿成事故。
3、严禁携带烟、火入井
在井下吸烟和点火会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或火灾,严重时还会造成矿毁人亡的恶果。
所以,入井人员应主动接受检身,以免把香烟、火柴、打火机误带到井下。
4、包好锋利工具人井前要把锋利工具套上防护套,如钢锯、斧子、手镐等,以免在途中碰伤他人或自身。
扩展资料:
自救设施:
1、当井下发生火灾、瓦斯和煤尘爆炸、煤与瓦斯或二氧化碳突出等灾害时,井下人员应立即佩戴自救器脱险,免于中毒或窒息而死亡。
2、自救器有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种。
过滤式自救器实际是一种小型的防毒面具,它能吸收空气中的一氧化碳;隔离式自救器则是一种小型的氧气呼吸器,它能利用自救器内部配备的化学药品,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氧气,供佩戴人呼吸。
3、佩戴过滤式自救器时,左手握住外壳下底,右手掀起红色开启搬手,扯开封口带,去掉外壳上盖,将药缸从外壳中取出。
然后从口具上拉开鼻夹,把口具片塞进嘴内,咬住牙垫,但嘴唇必须紧贴口具,用鼻夹夹住鼻子。
取下矿帽,把头带套在头顶上,再戴上矿帽用嘴呼吸。
入井须知及安全注意事项井下是一个复杂的环境,具有许多潜在的风险和危险。
在进入井下之前,必须确保已经采取了所有必要的措施来保护个人安全。
以下是入井前须知及安全注意事项。
1. 熟悉井内情况:在进入井下之前,必须先熟悉井内情况,包括井筒的深度、直径、倾斜和状况等。
2. 检查井筒:检查井筒的状况,例如是否有裂缝、松动的岩石、危险的气体等等。
确保井筒内没有任何存在的危险。
3. 熟悉井下环境:在进入井下之前,应该了解井下的环境和特殊要求,包括井下的照明设备、通风设备、油水车、救援设备等等。
4. 佩戴个人保护装备:进入井下时必须佩戴个人保护装备,如头盔、矿工帽、防护服、安全鞋等。
5. 严格执行安全规定:入井前必须遵守井下的所有安全规定,如携带通讯设备、在合适的地点停留和等待等。
如果有任何紧急情况发生,必须随时准备采取适当措施。
6. 携带必要设备:入井前必须携带必要的设备,如救援工具、井下卫生设备等,以备不时之需。
7. 注意气体浓度:在井下的工作中,气体浓度要时刻注意。
一旦检测到有危险的气体浓度,必须立即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8. 确认逃离路线:在进入井下之前,必须明确逃离路线。
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必须迅速转移到逃离路线上。
9. 防止交叉感染:在井下的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卫生规定。
防止交叉感染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尽可能营造干净、卫生的工作环境。
10. 保持沟通:在井下的工作中,保持良好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
确保与工作伙伴、领导和相关人员之间保持畅通的通讯。
进入井下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
在入井前必须熟悉井下环境,遵守所有安全规定,并佩戴必要的个人保护装备。
同时要时刻保持警惕,做好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以确保自己的安全。
下井须知制度下井须知制度,是指在煤矿等煤气易爆的地下矿井进行作业前,对下井人员所需遵守的各种规定和安全措施的制度。
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下井人员的安全,避免和预防矿井事故的发生。
下面本文将详细介绍下井须知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下井前的准备1.穿着下井时,应穿上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服装、鞋带、安全帽和手套等配饰,防止灰尘、煤粉等对身体造成损害。
2.检查安全设备是否完好下井前应检查安全设备是否齐全完好,如安全带、矿灯、通讯设备等是否有损坏或缺失。
3.安全教育下井前必须接受矿山或工作单位的安全教育培训,包括矿井地质情况、规范操作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二、下井中的安全措施1.进出井口要有人员负责监督安全在进入或离开矿井时,必须有专人负责监督安全,确保相关规定的遵守。
2.注意矿井气体浓度下井时,必须注意检测矿井内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和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并根据相关规定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善用通讯设备下井前,需要着重介绍通讯设备的使用方法,如对讲机、手机等的正确使用。
必须始终保持良好的通讯畅通状态,及时与地面保持联系。
三、矿井内的安全信号1.矿井内的常见安全信号下井前必须了解和掌握矿井内的常见安全信号的含义,如井筒警报、非常信号、迎风口信号、召测信号等等。
2.安全信号的正确执行在遇到矿井内突发事件或其他安全问题的时候,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迅速做出正确反应,做好相应的安全准备,损失最小。
四、事故预警和应急措施1.事故预警机制对于事故预警机制,必须有完善的矿井检测设施和第一时间发现和报告应急机制,并配备相应的救援设备和人员,防止矿震、煤层冒顶等事故的发生。
2.应急处置预案对于矿井内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必须要制定完善的应急处置预案,确保突发事件的情况下能够随时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降低事故的影响和损失。
总之,下井须知制度是煤矿等煤气易爆的地下矿井进行作业前,对下井人员所需遵守的各种规定和安全措施的制度,通过科学系统的制度,规范化的操作,有序的安全措施,再加上每个矿工的高度自觉和自我约束精神,才能够保障安全隐患的克服和事故的预防,让每一位工作者都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履行自己的职责。
入井须知及安全注意事项井下作业是一项危险且需要高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作。
在进入井下之前,必须了解入井须知及遵守安全注意事项,以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以下是入井须知及安全注意事项的详细内容:1. 接受专业培训:在进行井下作业之前,必须接受专业的培训,并获得相关证书和资格。
只有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才能安全地进行井下工作。
2. 熟悉井下环境:在进入井下之前,必须熟悉井下的环境和设备。
了解井的结构、通风情况、照明设施等,以及各种井下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
3. 穿戴适当的装备:在进入井下之前,要穿戴适合的工作服和安全装备。
包括防护帽、安全带、防护眼镜、防滑鞋等。
确保装备符合标准并能提供足够的保护。
4. 检查工具和设备:在进入井下之前,要检查工具和设备的状态。
确保工具和设备完好无损,并使用正确的工具进行工作。
避免使用磨损或不合适的工具,以免引发事故。
5. 遵守安全规程:在井下作业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程。
这包括遵守工作许可制度、严禁吸烟、禁止携带易燃物品等。
遵守安全规程是确保井下作业安全的关键。
6. 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井下设备和设施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在进入井下之前,必须确保井下设备和设施处于良好状态。
如发现任何异常或故障,应及时报告并修理。
7. 确保通风畅通:在进行井下作业时,要保持通风畅通。
定期检查通风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避免在缺氧或有毒气体存在的环境中工作。
8. 防止滑倒和摔落:在井下作业中,要特别注意防止滑倒和摔落的危险。
保持地面干燥、清洁,并使用防滑鞋或脚踏垫来增加摩擦力。
同时,要注意台阶、梯子、钢丝绳等设施的安全使用。
9. 避免过度劳累:井下作业是一项体力和精神上的巨大负担。
要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如果感到疲劳或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工作并休息。
10. 准备应急措施:在井下作业中,应准备好应急措施。
了解逃生通道和设备的位置,熟悉应急报警装置的使用方法,并与工作伙伴共享联系方式。
煤矿下井需知的知识一、入井须知1、煤矿是高危行业,入井前要吃好、睡好、休息好,千万不能喝酒,以保持充沛精力。
2、明火和静电可导致瓦斯爆炸及火灾,不能穿化纤衣服和携带香烟及点火物品下井。
3.入井前要随身佩带矿灯、佩戴安全帽、携带自救器,配备不齐或设备不完好不能入井工作。
4.携带锋利工具时,要套好护套,防止伤人。
5.通过班前会可了解工作地点的安全生产情况、明确安全注意事项、掌握防范措施,保证作业安全,因此要按时参加班前会。
6、自觉遵守《入井检身制度》,听从指挥,排队入井,接受检身。
二、安全乘车与行走7、上下井乘罐、乘车、乘皮带要听从指挥,不能嬉戏打闹、抢上抢下。
8、要按照定员乘罐、乘车,并关好罐笼门、车门,挂好防护链。
不能在机车上或两车厢之间搭乘。
9.人货混装十分危险,不要乘坐已装物料的罐笼、矿车和皮带。
10.开车信号已发出和罐笼、人车没有停稳时,严禁上下。
11.运送火工品时,要听从管理人员安排,千万不能与上、下班人员同时乘罐、乘车。
12.乘罐、乘车、乘皮带行驶途中,不能在罐内、车内躺卧和打瞌睡,不能将头、手脚和携带的工具伸到罐笼和车辆外面;不能在皮带上仰卧、打瞌睡和站立、行走,不能用手扶皮带侧帮。
13.乘坐'猴车'(无级绳绞车)时,不触摸绳轮,做到稳上、稳下。
14.在巷道中行走时,要走人行道,不在轨道中间行走,不随意横穿电机车轨道、绞车道,携带长件工具时,要注意避免碰伤他人和触及架空线,当车辆接近时要立即进入躲避硐室暂避。
15、在横穿大巷,通过弯道、交叉口时,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任何人都不能从立井和斜井的井底穿过;在兼作行人的斜巷内行走时,按照'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的规定,不要与车辆同行。
16.钉有栅栏和挂有危险警告牌的地点十分危险,不能擅自进入;爆破作业经常伤人,不可强行通过爆破警戒线、进入爆破警戒区。
下井安全注意事项下井作业是指进入井下进行工作的一种作业方式。
下井作业需要注意一系列的安全事项,以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下面是下井作业的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
一、了解井下环境在进入井下工作前,必须了解井下的工作环境和地质情况。
要了解井下的温度、湿度、气体浓度和风速等基本信息。
必要时,进行空气检测,确保没有有毒有害气体和缺氧现象。
对于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较高的井下,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设施和措施。
二、检查安全设施和装备在进入井下工作前,要仔细检查使用的安全设施和装备。
安全设施包括通风设备、救援设备、监测设备等。
通风设备应保证正常运转,能够及时有效地排除有毒有害气体和保证井下的气体新鲜。
救援设备包括救生绳索、呼吸器等,以备不时之需。
监测设备要能够准确测量井下的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
三、佩戴个人防护装备进入井下作业时,必须佩戴适合的个人防护装备。
包括安全帽、防护服、防护眼镜、耳塞、手套和防滑鞋等。
安全帽要能够有效抵御坠落物和碰撞。
防护服要能够隔绝有毒有害物质和抵御火焰。
防护眼镜要能够防护眼睛受到井下灰尘和化学物质的伤害。
耳塞要能有效隔绝噪音。
手套要能够阻挡井下的化学物质和保持手部的灵活性。
四、遵守操作规程在井下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和考试合格的人员才能进入井下工作。
需要根据作业情况做好安全技术措施。
如需使用各种工具和设备,必须进行正确的操作和维护,以确保工具和设备的正常和安全运行。
五、防止坠落事故井下作业时,要严格遵守坠落防护措施。
工作人员应佩戴合适的安全帽,确保头部受到保护。
井口周围要设置安全防护栏杆。
下井位置要确保有可靠的固定装置,以防止意外坠落。
需要搬运工具或设备时,要使用安全带、吊索等防坠具进行固定。
六、防止中毒事故井下作业时,要严格遵守防毒防中毒的措施。
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较高时,必须佩戴适当的呼吸器。
每次下井前都要做空气检测,确保井下的气体浓度处于安全范围。
如果发现井下有有毒有害气体泄漏,要立即撤离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第1条下井前的准备(在井口候罐、候车大厅)
安全确认:矿灯、自救器、安全帽、毛巾是否齐全,是否穿化纤衣服等。
手指口述:
区队全体人员列队:矿灯、自救器、安全帽、毛巾已全部戴好,确认完毕。
跟班区队长带领全班人员:“今天确保安全无事故!”全体人员回答:“好!”
第2条井下行走
1、架空线下行走
安全确认:携带物料(工具)有无触及架空线危险。
手指口述:
无触电危险。
确认完毕。
二、采煤专业
第11条支柱挂梁工
1、交接班安全确认:支柱性能、支柱型号、支柱状态、支柱数量、顶底板状况、煤帮状况、特殊支护、防护设施、相关支护用品等是否符合要求。
手指口述:
支护用品良好,工具合格,支护可靠,防护完好。
确认完毕。
2、操作中安全确认:支架结构、支护质量是否符合要求,顶底板状况、煤帮状况是否良好,防范措施是否可靠,人员站位是否安全,有无人员监护。
手指口述:
支护可靠,防护可靠,站位安全,监护到位。
确认完毕。
液压支架工
1、操作液压支架前安全确认:有无冒顶片帮危险、支架状况、各立柱、千斤顶状况、液压管路、各阀组、各操作手把及闭锁装置、各U形销子、推移连接装置、邻架情况、有无障碍物、架间管线无刮卡现象。
手指口述:
顶帮完整,站位安全,供液正常,支架合格。
确认完毕。
2、移架后安全确认:接顶情况、前插板、护帮板、侧护板到位情况,能否通过采煤机,各操作手把、初撑力、后尾梁、步距是否正常。
手指口述:
接顶良好,护帮板到位,侧护板到位,支架合格,闭锁到位。
确认完毕。
下井须知制度下井须知制度是指在矿井工作时,必须遵循的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以确保工人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安全生产。
下面将从下井前的准备工作、下井时的注意事项和下井后的处理工作三个方面来说明下井须知制度。
一、下井前的准备工作下井前的准备工作对于下井后的安全至关重要。
首先,必须按时参加矿井安全教育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其次,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肺功能检查和心理健康检查,以确保身体健康。
此外,必须穿着符合矿井安全规定的防护服和安全鞋,佩戴安全帽,确保人身安全。
二、下井时的注意事项下井时的注意事项非常重要,一不小心就会带来生命安全的危险。
首先,必须遵循矿井的通风系统,伸手试风,确认矿井氧气充足,并进行及时通风。
其次,进入井下前必须对装备进行检查,如照明设备、防爆设备、安全绳等,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在井下时,必须注意地面情况,注意脚下,防止摔倒和滑倒。
同时,必须按照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作业,不得随意操作。
三、下井后的处理工作下井后的处理工作同样重要,以确保下次下井的安全。
首先,必须对防护装备进行清洗和消毒,并妥善保管,以备下次使用。
其次,必须向相关部门如安全管理部门汇报矿井运行情况,并提交必要的报告。
最后,必须参加矿井的安全会议,听取矿井安全管理部门的指导,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总结:下井须知制度意在加强对矿井工人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在井下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每个矿井工人在下井前必须认真准备,下井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下井后也要认真处理防护装备和提交报告,以确保井下的安全生产。
只有这样,矿井工人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安全生产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下井须知制度在煤矿、金属矿、非金属矿等行业,下井作业是常见的工作形式。
为保证员工的安全和健康,企业应制定下井须知制度。
下井须知旨在规范员工下井前必须遵守的工作和安全要求,具体内容如下:一、下井前的准备1.安全培训所有参与下井作业的员工必须参加安全培训并通过考试,确保理解和掌握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下井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等方面的知识。
2.安全检查在下井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包括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防护手套)、下井工具(如瓶式氧气呼吸器、灭火器、自救器、矿灯)的检测和确认。
确认为规范的安全带必须检查并穿上。
3.身体状况在下井前应进行身体检查,要求身体健康者方可下井。
苛刻的身体要求不仅是为了防范事故发生,更是为了员工自己的安全和健康。
二、下井作业中的注意事项1.按照下井作业计划的安排进行作业规定的安排不得随意更改,以确保下井作业有序进行。
2.管控现场安全深入矿井后,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
在作业现场,必须严格控制火源和静电的产生,严禁进行吸烟和点火等活动。
如有可燃气体泄漏情况,必须立刻停止作业,迅速撤出作业现场,并报告领导。
3.通风系统的关注通风系统是保证员工安全的重要手段,员工必须根据规定的流向和速度进出作业区,禁止在非工作地点逗留或擅自移动出风口。
同时员工必须关注瓦斯含量,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报告。
4.警报、紧急疏散和自救在下井作业中,紧急疏散和自救是必不可少的。
矿业公司应制定相应的预案,提前准备好必要的设备,培训员工并进行适当演练。
同时,救援队伍应当多次实况演练预案,便于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反应。
三、下井作业后的注意事项1.清洗器材下井作业结束后,员工必须进行必要的清洁工作,包括设备、防护用品和衣物,保证器材的完好性和卫生。
2.查看健康状况下井作业结束后,员工还必须进行健康状况检查,尤其是对于合规流程和操作规则不正确的情况下,立刻就进行健康状况检查。
科室管理人员带班下井规定范文科室管理人员带班下井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维护生产秩序、保障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下井工作的规定和要求,既包括考虑到人员的安全和工作秩序,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下面将就科室管理人员带班下井的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1. 下井前的准备工作1.1 安全检查在带班下井之前,科室管理人员应对相关设备和场所进行安全检查。
这包括检查井口、井筒、井架等设施的完好性,确保没有存在安全隐患。
同时还要检查矿井通风情况,确保氧气供应充足,并排除有害气体的存在。
此外,还要检查个人防护装备的完好性和正确性,确保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安全。
1.2 人员安排科室管理人员下井工作需提前做好相关人员的安排。
首先,要了解下井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将经验丰富的人员安排到关键位置,确保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同时,要确保下井人员数量合理,不过多也不过少,以保障工作效率和安全。
1.3 任务分配在下井前,科室管理人员需要对下井的任务进行合理分配。
首先,要确定下井工作的重点和目标,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然后,根据人员的专业特长和工作能力,合理分配任务,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 下井期间的管理2.1 安全教育科室管理人员要加强下井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这包括告知人员下井工作的风险和注意事项,以及应急处理的方法和措施。
同时,还要教育人员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保障自己的安全。
2.2 工作监督科室管理人员要对下井工作进行全程监督。
这包括监督人员的工作态度、作业方法、工作效率等方面。
同时,也要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工作按照规定和要求进行。
2.3 安全检查科室管理人员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以确保下井工作的安全性。
这包括检查井口、井筒、工作面等设施的完好性,排查有害气体的存在,检查设备的正常运行情况等。
同时,还要检查下井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是否正确使用,并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下矿井注意什么安全下矿井是一项危险的工作,因此对于矿工而言,安全意识和安全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下矿井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1. 熟悉井下环境:在下井前,矿工应该了解矿井的结构和通风系统,熟悉井下的道路和出口位置,这样可以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迅速找到安全出口并及时逃生。
2.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下井时矿工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例如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防尘口罩和防护手套等。
这些装备可以保护矿工免受头部、眼睛、手部和脚部的伤害。
3. 检查设备和工具:在下井前,矿工应仔细检查所使用的设备和工具,确保它们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并且能够正常操作。
损坏的设备和工具可能会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4. 遵守操作规程:矿工应严格遵守矿井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
这些规程包括工作时间、工作强度、危险情况报告程序等。
遵守规程可以减少事故风险并确保个人和团队的安全。
5. 注意通风和氧气供应:矿井内部往往缺乏氧气,并且有可能积累有害气体。
因此,矿工需要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行,以保证矿井内有足够的氧气供应,并排除有害气体。
6. 防止火灾和爆炸:矿井是易燃易爆的环境,所以矿工需要采取措施预防火灾和爆炸的发生。
确保电缆及电器设备完好无损,禁止在易燃气体环境下使用明火和电弧。
7. 注意交通安全:矿井内的运输设备如小车等往往会增加事故的发生几率。
矿工应当时留意来车,保持安全距离,并且在需要时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8. 紧急情况的应对:在矿井工作中,紧急情况时常会发生,如火灾、坍塌等。
矿工需要接受适当的紧急逃生演练,熟悉逃生途径,了解使用应急装备和应对紧急情况的方法。
9. 心理健康支持:矿工在井下工作时,可能会面临孤独、孤立和高压力等问题,这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安全。
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对于矿工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这包括提供培训、辅导和健康检查等服务。
10. 必要的进修和培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矿山管理的要求变化,矿工需要定期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进修,掌握新的安全知识和应对技能,以确保工作时能够应对新的安全挑战。
下井之前要做好的准备事项必读
每个人在入井前,一定要吃饱睡好,这样可以体力充沛,精神集中。
人井之前,绝对不能喝酒。
喝了酒以后,人往往会神志昏沉,精神不集中,工作中就会出现差错。
所以,入井前喝了酒的人是不准下井的。
口袋里装的香烟、火柴或者其他引火物品,下井前都要取出来,不能带到井下。
因为在井下吸烟能引起火灾和瓦斯、煤尘爆炸。
有的矿井就发生过类似的事故,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所以在井下是绝对禁止吸烟的。
工作服和鞋袜穿着要整齐利索,不可袒胸露背,也不要把衣服披在肩上,这样容易被转动的机器咬着而发生意外。
下井严禁穿化纤衣服,以免摩擦产生静电。
如果在工作地点有淋水还要穿上雨衣。
脖子上最好围条毛巾,既可擦汗,又能避免煤渣掉进衣服里面去。
入井一定要戴好安全帽和携带自救器,不戴安全帽和没带自救器的人,是不准入井的。
入井的人要了解和熟悉发生事故时的自救措施。
工作中要用的小工具,入井前都要检查一遍,是否带全,不要忘在井上,以免影响工作。
锋利的工具,要套上防护套,防备伤人。
矿灯是煤矿工人的眼睛,每个下井的人都要佩带一盏矿灯。
不戴矿灯的人是不准下井的。
矿灯由灯头、灯线和电池盒子三部分组成。
领到矿灯以后,一定要检查一下所领的矿灯是否完好。
检查的内容是:
一、灯头有没有破伤,灯圈是不是松动,灯头玻璃有没有破裂;
二、电池盒子有没有破裂或漏液的现象;
三、灯线外皮有没有破损的地方,灯线同灯头和电池的接线牢不牢,接触好不好;
四、灯锁锁好没有,是不是松动;
五、灯头上的开关是不是完好可靠,灯光亮不亮。
如果检查后,发现有上面所说的任何一种毛病,都要交回灯房换一盏完好明亮的。
不完好的矿灯在井下不但起不到照明作用,影响走路和生产,甚至还可能由此引起重大事故。
领到了矿灯,经过检查,确定没有问题,就要佩带好,不要提在手里。
在井下绝对禁止任何人打开电池盒子盖或拧开灯头。
因为矿灯的电池盒子和灯头是锁死的,只有用专用工具才能打开。
如果自己强行打开,势必损坏矿灯,而且会产生电火花引起重大事故。
如果矿灯在井下熄灭或损坏了,绝对不准在井下打开电池盒或拧开灯头进行修理,也不要敲打灯头和电池盒子,可以等到有人升井时,跟他一起生井去灯房调换,或者打电话给矿井调度室请求派人送一盏好灯下去。
下班以后,一定要马上把灯交回灯房,以便及时检修和充电,第二天再用。
切不可把灯带回家或锁在自己的更衣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