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支架图纸
- 格式:pdf
- 大小:237.84 KB
- 文档页数:1
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装备设计(doc 17页)题目: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Φ25mmΦ22mm阶梯孔和8XΦ8mm孔钻孔及相关工艺)一、设计题目(学生空出,由指导教师填写)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Φ25mmΦ22mm 阶梯孔和8XΦ8mm孔钻孔及相关工艺)此套设计有全套CAD图和卡片,有意者请联系我索取522192623@二、原始资料(1)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1张(2) 生产类型:中批或大批大量生产三、上交材料(1)被加工工件的零件图1张(2)毛坯图1张(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参附表1) 1张(4) 与所设计夹具对应那道工序的工序卡片1张(4)夹具装配图1张(5)夹具体零件图1张(6)课程设计说明书(5000~8000字) 1份四、四、进度安排(参考)(1)熟悉零件,画零件图2天(2) 选择工艺方案,确定工艺路线,填写工艺过程综合卡片5天(3) 工艺装备设计(画夹具装配图及夹具体图) 9天(4)编写说明书3天(5)准备及答辩2天五、指导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日期摘要笔者对机械图学书166页的支架三视图进行工艺分析,确定下端面为工序基准。
在确定铸造材料的同时,查阅相关资料,主要是课程设计指导书和机械设计手册等。
在用CAXA画出零件图的基础上,完成对毛坯图的绘制,相关形位公差和粗糙度加以补充。
在李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加工工序卡片。
并由指导书上钩形压板的启发设计了一套支架的专用夹具。
在笔者设计的专用夹具上可以进行钻两种孔的工艺加工。
AbstractThe author analysis the book that call on “mechanical graphics”. In 166 page author find the three view analysis. Facing on the next benchmark for the process. In determining the casting material at the same time, access to relevant information, mainly to guide curriculum design books and manuals, such as mechanical design. Painted parts with CAXA electronic chart on the basis of the rough to complete the mapping, the relevant geometric tolerance and roughness to be added . Under the guidance of Ms.Li, author completed the process of card processing and card processing. Guide books by the inspired hook plate has designed a special fixture stent. Author design in a special fixture which can drill two kinds of holes for processing.1.零件的工艺分析1.1设计对象该设计对象是笔者自己找《机械图学》书166页的一个支架零件。
常见脚手架分类及区分1.0 碗扣式脚手架碗扣式脚手架是一种新型承插式钢管脚手架。
脚手架独创了带齿碗扣接头,具有拼拆迅速、省力,结构稳定可靠,配备完善,通用性强,承载力大,安全可靠,易于加工,不易丢失,便于管理,易于运输,应用广泛等特点,大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曾数次获国际及国内的各种嘉奖,是建设部2000年以前十项重点推广新技术之一。
碗扣式脚手架优点:①多功能:能根据具体施工要求,组成不同组架尺寸、形状和承载能力的单、双排脚手架,支撑架,支撑柱,物料提升架,爬升脚手架,悬挑架等多种功能的施工装备。
也可用于搭设施工棚、料棚、灯塔等构筑物。
特别适合于搭设曲面脚手架和重载支撑架。
②功效:常用杆件中最长为3130MM,重17.07KG。
整架拼拆速度比常规快3~5倍,拼拆快速省力,工人用一把铁锤即可完成全部作业,避免了螺栓操作带来的诸多不便;③通用性强:主构件均采用普通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之钢管,可用扣件同普通钢管连接,通用性强。
④承载力大:立杆连接是同轴心承插,横杆同立杆靠碗扣接头连接,接头具有可靠的抗弯、抗剪、抗扭力学性能。
而且各杆件轴心线交于一点,节点在框架平面内,因此,结构稳固可靠,承载力大。
(整架承载力提高,约比同等情况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提高15%以上,)⑤安全可靠:接头设计时,考虑到上碗扣螺旋摩擦力和自重力作用,使接头具有可靠的自锁能力。
作用于横杆上的荷载通过下碗扣传递给立杆,下碗扣具有很强的抗剪能力(最大为199KN)。
上碗扣即使没被压紧,横杆接头也不致脱出而造成事故。
同时配备有安全网支架,间横杆,脚手板,挡脚板,架梯。
挑粱.连墙撑等杆配件,使用安全可靠。
缺点:①横杆为几种尺寸的定型杆,立杆上碗扣节点按0.6M间距设置,使构架尺寸受限制②U形连接销易丢③价格较贵2.0 轮扣式脚手架轮扣(直插)式脚手架是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直插式新型钢管脚手架,参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标准生产,主要构件为立杆和横杆,盘扣节点结构合理,立杆轴向传力,使脚手架整体在三维空间结构强度高、整体稳定性好,并具有可靠的自锁功能,能有效提高脚手架的整体稳定强度和安全度,能更好的满足施工安全的需要。
©I心得共享支架式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创意应用◎刘成黎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的产物,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关于学习最佳期限;第二是教学需要走在发展前面;第三是“最近发展区”思想。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支架式操作模式,主要是围绕“最近发展区”展开的,教师根据学生学力基础,帮助学生一起进行学习规划,为学生设置一些任务,促使学生顺利进入数学思维场域之中,通过自主探索发掘,形成系统性学习认知。
一、搭建支架,规划学生学习路线搭建背景支架、直观认知支架、情感认知支架等都属于支架设计形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通过支架搭建为学生规划明晰的学习路线,形成丰富的学习主动力。
支架是一种直观性、外化性设计与规划,带有学习目标属性,教师不妨通过数学案例、数学任务、数学实验等形式展开布设,给学生规划清晰的操作路线。
数学支架形式众多,教师需要针对学科特征进行相关设计。
如多媒体课件的科学投放,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直观的感知契机,媒体能够清晰地分解操作步骤,给学生提供学习样式,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在创设情感支架时,教师要在与学生互动时运用多种灵动学习形式进行调度,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激情。
如学习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教师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从大小不同图形中归结全等形的概念,进而得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为让学生明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教师给学生布设了训练任务:在纸上画出大小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用剪刀剪切下来,并进行拼接操作,看可以获得哪些图形,能够获得哪些启示。
学生按照教师布设进行操作,最终形成了共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二、启动支架,激活学生数学思维支架设计需要有充分的调査信息做基础,在支架启动时,教师还要注意运用多种激发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成功启动学生数学思维顺利进场。
媒体展示、实物投放、实地测量、生活案例列举、悬疑问题设置.都可以成功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特别是阶梯性问题投放,可以引导学生自愿展开问题分析、问题解答,形成数学认知基础。
桥梁支架施工方案(一)支架设计及布置本支架设计包括沪崇苏立交立柱脚手架、盖梁和箱梁的承重支架。
立柱截面有矩形和圆形两种,矩形四角设置R=15㎝圆弧倒角,圆形立柱的直径有3500㎜和900㎜两种,立柱形式有单柱和双柱两种。
盖梁为预应力砼结构,截面有五种形式。
箱梁为大跨径现浇连续预应力结构。
所有脚手架均采用满堂钢管支架形式,立杆、纵、横向水平杆全部采用Φ48×35㎜扣件式钢管,立柱采用搭接接长,承重支架采用WDJ碗扣式钢管支架。
布置原则:盖梁视为等载结构,支架均匀分布;箱梁在腹板上和横膈板位置加密,其余部位均匀布置。
所有立柱施工脚手架的立杆纵距 2.0m,横距 1.2m,横杆步距1.8m。
附:《盖梁统计及支架布置一览表》(二)地基加固处理1)立柱、盖梁①现场位于农田地带,需对承重支架范围内的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具体的加固方法首先对场地进行平整,用压路机压实后铺设20cm道渣,再浇筑10cmC20混凝土面层,立柱,盖梁以及Π型梁的加固面积均为支架投影面积四周加宽1m。
②做好地基处理后的场地排水,在加固地基的四周设置临时边沟,纵坡不宜小于3‰。
③在浇筑砼地坪时,应确保地面的平整度,以保证钢管支架搭设的平整稳固。
2)箱梁现浇箱梁支架体系关键部位是桥下地基处理,桥梁施工范围内地基承载力应满足所承受的全部荷载,地基不发生沉陷现象。
桥宽范围内先清除表面杂草和废弃垃圾等,基底碾压合格后(密实度90%),做1层20cm厚 5%石灰土(密实度压至93%以上)(重型)和一层道渣垫层(厚15cm),个别软弱地段进行换填加固处理后填筑石灰土;最后浇注15cm厚C20素混凝土作为面层,在桥墩两侧各5米范围内灰土厚度为40cm、道渣厚度为15cm、混凝土厚度为20cm,顶面做好排水处理。
(具体的地基处理根据现场试验和实际情况最后确定,地基处理见下图。
)(三)立柱脚手架内力验算立柱脚手架立杆纵向距离(柱距)L=2m,立杆横向距离(排距)L=1.2m,横杆距离(步距)为1.8m,脚手架搭设最大高度H取18m,采用Φ48×3.5mm钢管,工作平台采用脚手板铺在纵向水平杆(工作平台的纵向水平杆间距0.4m,横向4根)上。
摘要:支架式教学是以学生“现有发展区”为基础构建问题支架,引导学生在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中,自主构建“最近发展区”和“潜在发展区”的能力与知识,该策略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工科课程教学设计理论知识过于抽象的问题。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建构主义中图分类号:G 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1-0045-02一、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重新分析人类发展、不断学习、知识传授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应该通过分析,掌握和预测学生的两个层面的发展水平,在掌握学生目前所具备的发展水平的同时,要对学生在学习之后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有一定的预判,可以用“最近发展区”这一描述空间来确定学生的发展水平。
在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启发下,教学活动中涌现出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教学模式,比如支架式教学、交互式教学、认知学徒教学、情境式教学等等[1]。
从教学策略的角度,“支架式教学”是根据建构主义基本思想开发出来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这种策略的设计关键在于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建立问题支架,并要求这种支架要按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把学习者的认知内容和水平逐步引向深入,从而不断地把学生从一个认知水平提上另一个更高的认知水平[2]。
从教学理念的角度,支架式教学是对教学过程、师生角色关系的一种定义和设计,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与地位随着学生能力的成长而不断变化。
二、对应用型课程教学设计的反思维果茨基认为,教学活动与学生能力发展是相互依赖的,但绝不是同一过程,在教学活动与学生发展间存在着多元复杂的关系。
只有当教学活动走在学生发展前面时,这种教学活动才会行之有效[3],教学活动要依赖学生成熟的发展程度,学生能否发展取决于教学能否激发、启动那些正待成熟的心理机能———“最近发展区”。
我们用这一理论来反思一下当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困惑和困难。
传统教学中,一方面在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设计上往往注重理论讲解,知识原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耦合度不高,实验项目一般是对相应技术单元的验证性实验,知识考核主要是对抽象原理知识的考核;教学设计中知识原理与现实问题的引导性关联设计较少,多数学生无法独立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Ⅴ.教学支架设计(二):不同类型的教学支架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设计教学支架之前的准备工作以及设计的基本原则,下面我们来进一步了解一下教学支架都有哪些类型,为后续我们在自己的课程中设计支架提供参考。
一、不同类型的教学支架目前,国际上对于教学支架的分类尚无统一观点,有人依据教学活动,将教学支架分为情境支架、问题支架、导学支架等;有人依据支架表现形式,将支架分为交互支架、工具支架、动作支架等;有人依据支架作用,将教学支架分为知识支架、能力支架和情感支架;有人依据支架来源,将教学支架分为教师支架、同伴支架和基于计算机的支架等。
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四类常见教学支架:情景支架、导学支架、同伴支架和工具支架。
1、情境支架:创设情境,预设问题情境支架是指创设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和符合学生认知的“阶梯式”或“分层式”的情境,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进行深入思考,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
它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真实或仿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和情境的交互中获得知识、增长技能。
这里的真实,并不代表学习情境一定要是逼真的、校园以外的,而是指可以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和认知体验的。
情境支架的搭建一般以故事为主,角色扮演就是一种经典的情境支架。
学生们在进行角色扮演时,能更深入地理解角色的思维和内涵,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
更重要的是,他们往往认为自己在进行游戏,投入度大大提高。
情境支架的另一个经典体现是预设情境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或自主探索问题的答案。
学生在探索并尝试解决真实情境的问题时,会对抽象的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体会,并从发现和创造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例如在美国华盛顿的两河公立学校中,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蜘蛛的相关知识时,精心设计了一组问题,引导他们饲养并观察蜘蛛,自主查阅资料,最终为蜘蛛画像并描述其特性。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和问题解决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并且产生了学习兴趣,获得了快乐。
2、导学支架:提示引导,观察模仿导学支架模仿专家解决问题的过程——向学生展示一位或多位专家是如何解决类似问题的真实过程。
管道支架受力分析——曹伟选取购物中心地下室某段压力排水管道进行受力分析:系统:压力排水材质:镀锌钢管管径:DN100管道数量:两根相邻两支架间距:6米一、管道重量由三部分组成:按设计管架间距内的管道自重、满管水重及以上两项之合10%的附加重量计算(管架间距管重均未计入阀门重量,当管架中有阀门时,在阀门段应采取加强措施)。
1、管道自重:由管道重量表可查得,镀锌钢管DN100:21.64Kg/m ,支架间距按6米/个考虑,计算所得管重为:f1=21.64*6kg=129.84kg*10=1298.4N2.管道中水重f2=πr2ρ介质l=3.14*0.1062*1000*6kg=211.688kg=2116.88N3、管道重量f=f1+f2+(f1+f2)*10%=3756.81N4、受力分析根据支架详图,考虑制造、安装等因素,系数按1.35考虑,每个支架受力为:F=3756.81*1.35/2=2535.85N假设选取50*5等边角钢(材质为Q235)做受力分析试验1)应力应变关系如下:绘制成应力应变曲线图如下:从图中可以看出,应力/应变曲率变化平缓,处于弹性应力应变行为阶段,各部位均没有发生屈服现象。
由相关资料可查的50*5等边角钢的抗拉强度σb=423MPa,抗剪强度σr=σb*0.8=338.4MPa,型钢吊杆拉伸强度小于它的抗拉强度,型钢横担小于它的抗剪强度,所以50*5等边角钢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2)危险部位应力分析图中的蓝色区域为支架应变最大的地方,也即该处最容易发生变形与开裂,在设计中应对有较大变形的地方,解决办法有两个:1、加固:可以通过增加肋板来加固,在型钢焊接的地方更应该满焊以此增大接触面,从而减小开裂的可能;2、通过选择更大规格的型钢来试验,直到满足设计要求为止。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选择40*4的等边角钢来试验,通过计算和分析校核,发现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从而更加节省了型钢的用量。
以上分析只考虑了垂直方向的载荷,实际上对于有压管道,同时存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所以我们分开单独分析一下二、支架水平方向受力1)补偿器的弹性反力P k当管道膨胀时,补偿器被压缩变形,由于补偿器的刚度(对于套筒式补偿器,则由于填料的摩擦力作用),将产生一个抵抗压缩的力量,这个力是通过管道反作用于固定支架,这就是补偿器的弹性反力,轴向型波纹补偿器的弹性反力P k:P k=ΔX·Kx·10-1(kg)式中ΔX—管道压缩变形量(即管道的热伸长量)(mm)Kx—补偿器轴向整体刚度)(N/mm)其他各类补偿器可通过不同公式计算得出。
多元统整支架搭建——以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为例发布时间:2022-05-21T13:23:21.591Z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2年6月作者:蔡钦玲[导读] 习作单元是统编版教材编排体例上的一大创新。
统编教材中“习作单元”的编排体现着鲜明的“读写结合”特征,它将阅读介入写作,以读促写,在单元阶梯型的实践训练中,提升学生的言语素养。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围绕“把事情写清楚”这一语文要素,进行了习作单元的编排。
它的编排结构与其他习作单元有共性,但也呈现出“语文要素有层次”“表述顺序有选择”“内容主次有指向”的个性。
根据这样的个性,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循序渐进式解读”“不拘一格式表达”“详略得当式布局”进行习作指导,以引导学生提高习作质量,提升习作能力。
蔡钦玲广东省东莞市塘厦第一小学 523716摘要:习作单元是统编版教材编排体例上的一大创新。
统编教材中“习作单元”的编排体现着鲜明的“读写结合”特征,它将阅读介入写作,以读促写,在单元阶梯型的实践训练中,提升学生的言语素养。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围绕“把事情写清楚”这一语文要素,进行了习作单元的编排。
它的编排结构与其他习作单元有共性,但也呈现出“语文要素有层次”“表述顺序有选择”“内容主次有指向”的个性。
根据这样的个性,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循序渐进式解读”“不拘一格式表达”“详略得当式布局”进行习作指导,以引导学生提高习作质量,提升习作能力。
关键词:习作单元;编写“个性”;方法渗透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2)06-293-02统编版教科书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学期都安排了习作单元,针对习作的一种能力,一项内容,或一个方法进行专项训练与提升。
统编版四上教科书第五单元就通过导语、两篇精读课文、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和习作六个部分引导学生“把事情写清楚”。
其在单元的组织和编排上和每一册的习作单元有共性,但为了能让学生对这种写作方法有更深的理解,更好地把握,其编排也有自己的个性。
“学习支架”在课堂教学中的构建和运用一、什么是“学习支架”它是基于目标和学情,为达成学习目标而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赋予学生学习梯度和辅助的一种课堂学习活动载体。
它的目的是指向目标,为学生指引探究的路径,教给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经历实践的过程,充分显示教学目标的第二个维度――方法与过程,改变将课后练习“复制”给学生问答的处理方式,将练习题经过精心设计,转化成学生可操作的学习步骤,是为学生达成学习目标而设计的“技术指导”。
二、“学习支架”的模式1.范例式支架即以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的一个过程为范例,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运用。
这种支架最明显的特征是体现了由“扶”到“放”的学习过程。
2.填空式支架即以填空的形式将文本内容简约化,以达到理解句子、感悟情感的作用。
3.表格式支架它是以表格的形式将文本中的人物、事情、状态等多种形象通过圈划关键字词、短语加以归纳、对比、梳理,以便给学生一个简约清晰的印象。
4.任务单式支架它是指为了有效落实教学目标,通过完成逐个任务的形式将教学目标一一分解。
三、如何搭建和运用“学习支架”1.构建“学习支架”的原则(1)“扶手”的特征性。
力求知识和能力同步发展是学习支架最显著的特征。
学习支架是在学习过程中,为了利于目标达成,为了让学生富有兴趣的去自主学习的“扶手”,不是原来课堂教学中随意设计的某种任务、某个训练。
(2)可操作性和层次性。
根据学情、目标,引导学生学会体验,注意前后学点衔接,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和可操作的具体要求,依据目标,层层递进。
简洁、明确、富有梯度是学习支架可操作性的宗旨。
(3)趣味性。
“学习支架”要依据目标,挖掘文本的趣味点,让学生的有充分的时间和兴趣广泛参与,促进全体学生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
2.要有足够的驱动力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习支架”的立足点是把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真正转移到“为学生的学”上,并把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作为检验教师的设计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因此任务单的设计要难易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