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下第一章第三节青春期 (3)
- 格式:pptx
- 大小:3.04 MB
- 文档页数:37
人教版七下生物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观察与思考1. 现在的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赤道地区一带;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森林中;长臂猿生活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
它们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
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不能进行人类那样的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2. 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科学技术的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促使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
相反,现代类人猿不具备这些能力;加之人类不断开发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以及人类对现代类人猿的乱捕滥杀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等,这些都使得现代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
3.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1) 运动方式不同。
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
(2) 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3) 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没有语言文字能力;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
资料分析1. 就“露西”的骨骼化石看,她的上肢比较细短,下肢比较粗长。
“露西” 的下肢骨具有较为粗壮的股骨,骨盆的髋骨前后扁、左右阔,这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2. 图中的石块明显经过加工,分别呈斧状和凿状,可以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
由此可以推测“东非人”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手的解放使他们已经初步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练习;1. 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体形、使用工具和是否着衣这三个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从半直立行走到直立行走;从不会使用工具,到使用天然工具,再到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直到制造和使用包括电脑在内的各种复杂的现代工具;从赤身裸体到懂得御寒、遮羞。
2.1 000万〜2 000万年前的地质变化,导致了地球上自然环境的改变,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以适应变化了的生活环境,从而使人类起源成为可能。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每课知识点总结126、胚胎的发育和营养发育:受精卵 胚胎 胎儿 婴儿〔1〕青春期发育:形态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长大脑功能特点 心脏 结构、功能完善化肺功能性器官的发育: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性发育 男性受雄性激素的调节,女性受雌性激素的调节 第二性征的发育: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2〕男孩第二性征:长喉结、变声、出胡须、出现腋毛阴毛、阴茎睾丸发育等。
女孩第二性征:乳房发育、臀部变圆、出现腋毛阴毛等。
3、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遗精是指男子进入青春期后,有时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
月经是指女子进去青春期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
4、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
第二章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营养物质。
〔膳食纤维为第七营养〕〔1〕三大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a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需要点滴葡萄糖液,这是因为葡萄糖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b病人几天吃不下东西,身体明显消瘦,这是因为储存在体内的脂肪等营养物质消耗多而补充少。
3、小肠的结构特点: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1〕最长,一般5----6米长;〔2〕内外表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3〕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4〕有各种消化液,含消化液的种类最多,含量也最多。
课题《第三节青春期》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及其卫生;2.进一步提高识图能力、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和交流、识图、分析资料等活动完成教学目标,学习主动的学习方法;2.通过实话实说、自主学习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自己和同学的身心变化,正确对待人生。
教学重点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及其卫生。
教学难点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及其卫生。
教学方法讲解、分组讨论、交流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景,引入新课青春期的身体变化1.提问:请告诉老师全班同学的平均年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是多少?2.讲述:你们从母亲体内生下来后已经有11——13年了,你和你的同龄人正步入一个重要的发育时期——青春期。
(板书:青春期)1.刚才是对一个班的统计结果、对于更多的人统计又是怎样呢?(展示某地男女身高变化曲线图)2.讨论:(1)男孩和女孩开始身高突增的年龄有没有差别?(2)你和本组同学的身高变化于图中数据完全一致吗?如果有出入,请分析原因。
(3)男孩和女孩体形的变化与睾丸和卵巢的发育有汇报学生观察学生讨论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巩固与提高关吗?你是怎样得到结论的?(4)男孩和女孩在青春期的身体变化还有哪些?3.讲述:青春期是人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要抓紧时间努力学习。
4.提问: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女孩还会有什么生理现象吗?这些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吗?5.解释男孩遗精、女孩月经来潮的原因。
6.月经期间应当注意些什么呢?7.提问:若遇上其他什么问题,怎么办呢?1.青春期内,在身体上有许多变化,在心理也有变化吗?2.实话实说:(1)3—5名学生自由发言;(2)阅读教材图14讨论:3.阅读:P17第一自然段,教育了我们什么?1.出示练习题:2.探究课题:P18练习题第2题。
询问家长、网上查询、咨询医生等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内心世界讲卫生、爱学习、尊敬师长设计理念本节课把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与统计资料结合,更贴近学生。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纲要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纲要(人教版)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发源和发展1、 19 世纪有名的进化论的成立者达尔文,提出了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先人是丛林古猿。
2、在距今 1200 多万年前,丛林古猿宽泛散布于非、亚、欧地域,特别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3、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移过来的属于看法。
4、人类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化石是露西少女。
5、促进丛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的环境变化是丛林大批消逝。
6、促进丛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后,因为环境的改变和身体形态构造的变化,一代一代的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则解放出来,臂和手渐渐变得灵便,能够使用和制造工具。
7、进过若干万年,先人类制造的工具愈来愈复杂,而且能够用火,大脑也愈来愈发达,在集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
用火烧烤食品,改良了身体的营养,有益于脑的发育,进而提高了制造工具的能力;复杂而精良的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有促进了脑的发达,使他们能够想出各样方法来解决困难。
8、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根本差别是:运动方式不一样;制造工具的能力不一样;脑发育的程度不一样。
第二节人的生殖1、男性生殖系统由精囊腺、前列腺、输精管、尿道、阴茎、附睾、阴囊、睾丸等构成。
2、男性的主要性器官是睾丸,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3、女性生殖系统由输卵管、卵巢、子宫、阴道等构成。
4、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卵巢,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5、精子和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
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迟缓的经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
精子和卵细胞联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6、受精卵不停进行细胞分裂,渐渐发育成胚泡。
胚泡迟缓挪动到子宫中,最后植入子宫内膜。
这就是怀胎。
7、胚泡中的细胞连续分裂和分化,渐渐发育成胚胎,并与怀胎后 8 周左右发育成胎儿,开始体现人的形态。
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经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时时刻刻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经过胎盘经母体排出的。
第三节青春期【教材分析】本节的“想一想,议一议〞提供了一张女孩照镜子检查自己脸上青春痘的照片。
这一情境再现了青春期学生特别关注的青春痘问题,同时该栏目中的问题也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体上还发生什么变化,目的是告诉学生;出现青春痘就和身体长高一样,是青春期正常的生理现象,希望学生能够正确对待青春期身体及心理上发生的变化,安康地度过青春期。
【教学目标】1.描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包括身体变化和心理变化〕。
2.关注自己和同学的身心变化。
3.认同应安康地度过青春期。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描述青春期男女学生身体变化和心理变化的特点。
2.教学难点认同应安康地度过青春期。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PPT课件、相关视频、图片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学内容】【板书设计】第3节青春期1、身体外型的变化:身高突增——显著特点一、青春期的身体变化2、内脏机能健全: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3、男女性征的迅速发育:①卫生保健②持正确态度对待1、常见的心理矛盾——学会处理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2、性意识的萌动——树立安康的观念和意识把精力集中到学知识、长才干上【教学反思】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涉及处于青春期学生的心理。
正确了解青春期心理,对于学生的开展非常重要。
教材采用漫画的形式呈现男孩、女孩出现的一些心理变化,让学生分析出现逆反心理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同时教材介绍了对异性出现依恋是青春期正常的现象,提出安康地度过青春期的建议。
目的是让学生结合有关现象来思考,从有利于自身开展的角度正确对待身体和心理的变化,并安康地度过青春期。
《青春期》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资料分析掌握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2)通过分组活动使学生掌握青春期的性发育特点。
(3)利用图片展示和短剧小品使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2.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对本节两幅曲线图进行分析比较,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强分工合作的团队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短剧小品教学,使学生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树立正确的远大理想,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教学重点】1.通过资料分析学习掌握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2.如何引导学生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教学难点】1.月经和遗精的形成原因和卫生知识。
2.引导学生健康度过青春期。
【教学方法】师生互问互答完成课堂问题;短剧表演;分组讨论;用视频激发学习兴趣。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歌曲:青春期;视频:粉刺形成的原因,青春期第二性征特点,青春期身高生长;教学课件;组织学生演练短剧。
2.学生准备:月经和遗精的相关知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粉刺形成的原因》。
教师提问:在什么年龄容易长青春痘?在这个年龄,身体上还有哪些变化呢?(学生自由回答)今天,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与《青春期》有关的内容。
二、新课讲解教师讲述: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不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会发生许多微妙的变化。
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自己的变化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下面我们先来学习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知识点一、青春期的身体变化1.青春期形态发育的特点【资料分析】图片展示某地男女生身高增长速度曲线图。
教师提出思考问题:男孩和女孩开始身高突增的年龄有没有差别?学生回答:女孩身高发育比男孩早。
播放视频:《青春期身高生长》,对青春期身高的生长特点进行总结。
提出问题:你的身高生长发育时期是什么时候?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下一学习环节:分组讨论。
【分组讨论】教师提问:你和本组同学的身高变化与图中数据完全一致吗?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讨论回答)想一想:你认为不一致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回答)教师讲述:身体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三节青春期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1)青春期青春期是指从10岁到20岁,由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早期的阶段。
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由于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在形态和生理机能上会发生一系列相似的变化过程。
包括身高突增和其他系统、器官功能的加强。
(2)身高突增——青春期发育的显著特点从人体生长发育的过程来看,身高发育出现两次高峰。
第一次是在胎儿期至出生后1岁;第二次是在青春期。
在青春期,男孩身高每年可以增长7~9 cm,最多可达10~12 cm;女孩身高每年可以增长5~7 cm,最多可达9~10 cm。
这与青春期以前每年增长3~5 cm相比,增加是很显著的。
(3)体形的变化进入青春期,男孩身体变得比较魁梧,女孩的体型变得比较苗条。
(4)脑和内脏的功能趋于完善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
例如:肺功能加强,肺活量明显增加。
大脑皮层上的沟和回加深,神经元的数量增加。
所以,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青春期脑的发育速度领先于其他器官。
儿童到了七八岁,脑的重量已接近成人水平。
神经系统伴随脑的发育而不断健全。
因此,青春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反应能力及记忆能力等,都有进一步的发展,处于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例1】下列关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B.心脏及肺的功能明显增强C.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增强D.脑的重量迅速增加2.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1)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是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征。
在青春期以前,生殖器官的生长和发育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进入青春期后,睾丸和卵巢得到迅速发育,内部结构趋于完善。
(2)遗精①男孩进入青春期,睡梦中自尿道流出乳白色液体的现象为遗精。
初次遗精不要恐慌不安,不要羞于向人请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一个月2~5次是正常的。
②注意事项。
内裤要宽大,布料要松软透气,不盖太厚太重的被子;不俯卧,以免压迫外生殖器;还要注意外生殖器的卫生,每天按时清洗,减少对外生殖器的刺激,等等。
第三节《青春期》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以一张女孩照镜子检查自己脸上青春痘的照片为契入点,以青春期男女生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特点为线索,主要讲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与第1章第2节“人的生殖”联系密切。
本节内容设置丰富:资料分析(图表分析)、漫画、网页,旁栏小资料等,尽可能多的、直观的、易于使其敞开心扉的方式,了解青春期,希望学生能够正确对待青春期所发生的变化,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教学大纲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1.知道青春期的特点。
2.能正确描述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
3.知道青春期的卫生常识。
(二)能力方面通过活动,锻炼观察、思考、分析、语言表达等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养成青春期卫生保健的良好习惯。
2.关注自己和同学的身心变化,共同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描述青春期男女学生身体变化和心理变化的特点。
(二)教学难点:认同应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四、教学设计思路青春期,对于初一的孩子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青春期的一些身体、心理变化已经悄悄的在自己身上发生了;陌生是因为他们刚刚步入青春期,这些变化是他们始料不及的,因而会有很多的不适应。
这也就容易出现许多矛盾的心理。
然而,他们大多是内心想知道大都又不愿意开口说出来的。
所以,教师在课前做一次问卷调查,以便了解进入青春期的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情况,以及它们所产生的疑惑。
关于青春期应该发生的变化部分,主要由学生自己看书了解;课堂上主要是:1.播放相关视频、利用课本上的资料分析,加强青春期的理论知识,使其能说出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
2.学生通过相关案例,视频的分析、交流,得出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
3.有针对性地解决疑惑。
五、教学准备教师:1.课前问卷调查,了解实际情况。
2.查阅有关青春期学生心理变化特点的资料。
3.制作课件、青春期身体变化视频、青春期心理变化案例、视频学生:预习,查阅有关青春期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