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性噪声暴露对工人血压正常高值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243.44 KB
- 文档页数:3
某车辆厂接触噪声工人健康体检结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南京某车辆厂噪声作业工人的电测听、血压及心电图检查情况,了解噪声环境对工人健康的影响。
方法收集2021年某车辆厂职业健康体检材料,分析纯音听阈测试,血压及心电图检查结果。
结果接噪组耳鸣等症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接噪组心电图异常率、高血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噪声暴露工人男性的高频听力异常率高于女性(P<0.05);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血压发生率男性均高于女性(P<0.05);车架车间高频听力异常检出率高于制造部,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噪声对暴露者的听力、心电图、血压有影响,对男性工人的影响高于女性。
噪声对车架车间的影响高于制造部。
关键词噪声听力损失纯音听阈测试心电图高血压噪声在生产、生活中无处不在,随着工业的发展,各种现代化机械设备的使用,使得噪声成为重要的职业危害之一。
过多的噪声接触最直接受害的是听觉系统,引起噪声性听力损失,耳鸣,另外还会影响心脑血管,致心理健康等问题[1]。
职业健康体检有利于早期发现职业危害因素对从业人员健康的危害,定期体检,发现问题尽早干预,能有效避免职业病的发生。
南京某车辆厂每年在我院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现将该单位2021年噪声工作者的体检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1.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 2021年南京某车辆厂职工1521人,男1426人,女95人,年龄19-60岁,工龄1-42年;其中噪声接触在岗工人1142人,其中男1067人,女75人,分为车架车体车间、制造部、动能供应车间等。
将接触噪声环境的工人设为接噪组,无噪声暴露的工人为对照组。
2.研究方法对所有体检者进行病史问诊,了解一般情况,噪声接触工龄,噪声下工作防护情况,有无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
1.2.1纯音听阈测试:观察对象脱离噪声环境48小时后[2],再进行纯音听阈测试。
在隔声室内,环境噪声不超过30dB (A),听力计为MADSEN Itera丹麦尔听美纯音听力计。
机械噪声对工人有哪些危害1、对听力的危害。
有关资料表明当人连续听到噪声,8小时以后听力就会受损;若在80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耳聋的可能性可达50%。
2、对视觉器官的危害。
噪声对视觉器官会造成不良影响。
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工人常主诉眼痛、视力减退、眼花等。
噪声与振动还能引起眼睛对运动物体的对称平衡反应失灵,其原因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在噪声刺激下产生抑制作用后的结果。
一般来说,噪声强度越大,视力清晰度稳定性越差。
由于视力清晰度降低,会使劳动生产率下降。
同时,噪声还会使色觉、视野发生异常,调查发现噪声对红、蓝、白三色视野缩小80%。
3、对神经系统的危害。
噪声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与噪声的性质、强度和接触时间有关。
噪声反复长时间的刺激,超过生理承受能力,就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使脑皮层兴奋与抑制平衡失调,导致条件反射的异常,使脑血管功能紊乱,脑电位改变,从而产生神经衰弱综合征,可出现头痛、头昏、耳鸣、易疲倦以及睡眠不良等表现,还可以引起暴露者记忆力、思考力、学习能力、阅读能力降低等神经行为效应。
在强声刺激下可引起交感神经紧张,引起呼吸和脉搏加快、皮肤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发冷、出汗、心律不齐、胃液分泌减少、抑制胃肠运动、影响食欲。
4、对内分泌系统的危害。
噪声可通过下丘脑-垂体系统,促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性腺激素以及促甲状腺激素等分泌的增加,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生化改变。
5、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噪声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心率、脉搏加快,噪声越强,反应也越强烈,导致心输出量显著增加,收缩压有某种程度的升高。
但随噪声作用时间的延长,机体这种“应激”反应逐渐减弱,继而出现抑制,心率、脉搏减缓,心输出量减少,收缩压下降。
一般认为,心血管系统改变的程度与噪声的性质、参数以及接触时间的长短有关。
6、对消化系统的危害。
在噪声的长期作用下,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消瘦、胃液分泌减少、胃蠕动无力、胃排空减慢等。
噪声对人体的影响噪声是一种不良的声音,通常是由机械或生物源产生的,如车辆交通、建筑工地、工业设备、音乐、人声等。
长期暴露于高噪声环境中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首先,在身体健康方面,长期暴露于高噪声环境中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研究表明,噪声可以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增加。
这可能导致心律不齐、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发作。
此外,噪声还可能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使人更容易患上感冒、流感等疾病。
其次,噪声对人的睡眠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中,如住在嘈杂的城市中或者靠近交通枢纽的居住区,可能导致睡眠障碍。
噪声会打断睡眠,导致人难以入睡或者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睡眠不足会影响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功能,使人感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并增加抑郁和焦虑的风险。
此外,噪声还会对人的听觉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过高的噪声可以导致听觉损伤,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鸣和听觉过敏等症状。
特别是在工业环境中,如工厂和建筑工地,高强度的噪声可以对职业工人的听力造成永久性损伤。
同时,噪声还会干扰人们对声音的感知和理解,影响语言沟通和社交能力。
噪声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过高的噪声会引起人们的压力和紧张感。
噪声可能导致人们感到不安、易怒和焦虑。
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中的人们可能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抑郁症和焦虑症。
此外,噪声还可能导致集中注意力困难和记忆力下降,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
为了减少噪声对人体的负面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噪声污染的管控,制定和执行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其次,个人应该采取主动措施,如佩戴耳塞或使用噪声消除器等来保护自己的听觉。
此外,建筑设计和规划应该考虑噪声控制,采用隔音材料和技术来减少噪声传播。
最后,个人在选择居住地和工作环境时应注意噪声的程度,选择相对安静的地方居住和工作。
总结起来,长期暴露于高噪声环境中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噪声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影响睡眠质量、损伤听觉系统、引起压力和心理问题。
[基金项目]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医学科研项目(2023WSJK087)。
△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1级公共卫生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通讯作者职业噪声作业人员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许 蕊1△ 邓华欣2 罗 渝1△ 胡 彬3 邱景富1▲1.重庆医科大学,重庆 400042;2.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 400042;3.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重庆 401100[摘要] 目的 研究职业噪声暴露对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为保护噪声作业人群健康提供参考。
方法 运用重庆市职业病检测项目的数据资料,抽取重庆成年男性和女性在岗职业人群样本,对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随访的研究对象进行分层检验,对噪声与高血压的相关性进行多时点Cox 分析。
结果 随访中发现,随着噪声暴露时间的增加,收缩压和舒张压随之增加,但收缩压增加与噪声暴露无关,研究对象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在25~50 dB 时,噪声暴露对高血压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 =0.122,95%CI =0.080,0.161)。
结论 噪声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对噪声作业工人的保护。
[关键词] 噪声暴露;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收缩压;舒张压[中图分类号] R13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24)07-0162-05DOI:10.20116/j.issn2095-0616.2024.07.37A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occupational noise workers and hypertensionXU Rui 1 DENG Huaxin 2 LUO Yu 1 HU Bin 3 QIU Jingfu11.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2, China;2. Chongqi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hongqing 400042, China;3. Chongqing Municipal Health Commission, Chongqing 4011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mpact of occupational noise exposure on the incidence of hypertension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tecting the health of noise workers. Methods Using data from the Chongqing Occupational Disease Detection Program, a sample of adult male and female occupational populations in Chongqing was selected. The study subjects followed up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for stratified testing,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noise and hypertension was analyzed using multi-time point Cox analysis. Results During follow-up, it was foun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noise exposure time,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increased, but the increase i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was not related to noise exposure. When the binaural high-frequency average hearing threshold of the study subjects was between 25 - 50 dB,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mpact of noise exposure on hypertension (HR =0.122, 95%CI =0.080, 0.161). Conclusion Noise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hypertension, and protection for workers exposed to noise should be strengthened.[Key words] Noise exposure; Binaural high-frequency average hearing threshol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噪声是广泛存在的一种职业性危害因素。
噪音控制对工人有何益处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噪音几乎无处不在。
无论是工厂车间里轰鸣的机器声,还是建筑工地嘈杂的施工声,都对工人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而有效的噪音控制措施不仅能够改善工作环境,还能为工人带来诸多实实在在的益处。
首先,噪音控制有助于保护工人的听力健康。
长期暴露在高强度的噪音环境中,工人的听力很容易受到损伤。
这种损伤可能表现为暂时性的听力下降,如耳鸣、耳部闷胀等,若不加以控制和防护,甚至会发展为永久性的听力丧失。
噪音性耳聋一旦发生,往往是不可逆转的,会给工人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痛苦。
通过采取隔音、消音等噪音控制手段,降低工作场所的噪音水平,可以显著减少噪音对工人耳部的刺激和伤害,从而有效预防听力损失的发生。
其次,良好的噪音控制能够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
在高噪音环境下,工人难以集中注意力,思维容易被干扰和打断,这必然会影响他们的工作表现和工作质量。
比如,对于需要高度专注和精细操作的工作,如电子元件组装、数据录入等,噪音会增加出错的概率,降低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相反,当工作环境相对安静时,工人能够更加全神贯注地投入工作,思维更加清晰,反应更加敏捷,从而能够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提高工作产量和质量。
再者,噪音控制有利于改善工人的心理健康。
持续的噪音会导致工人产生焦虑、烦躁、疲劳等不良情绪,长期积累还可能引发神经衰弱、抑郁等心理疾病。
在充满噪音的工作环境中,工人往往感到压抑和不适,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大打折扣。
而安静舒适的工作环境则能够让工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工作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进而提升他们的工作动力和职业忠诚度。
此外,噪音控制还能够减少工人因噪音引发的身体疾病。
高强度的噪音不仅对听力系统有损害,还会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
研究表明,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中,工人患高血压、心脏病、胃溃疡等疾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通过有效的噪音控制,可以降低这些疾病的发生率,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减少因疾病导致的缺勤和工作中断,降低企业的医疗成本和人力资源损失。
职业噪音的危害和防护职业噪音是指在工作场所中产生的噪音,它对职业工作者的健康和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长期暴露于高噪音环境下,可能导致聋、听力下降、心血管系统疾病、睡眠障碍、压力和焦虑等问题。
为了保护职业工作者的健康,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先了解职业噪音的危害,以及这些危害如何影响职业工作者的健康。
1. 聋和听力下降:长期暴露于高噪音环境下,会对耳朵造成严重的损害,导致丧失听力或听力下降。
这对于工作需要依赖准确听力的职业工作者来说,比如机械师、矿工、音乐家等,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2. 心血管系统疾病:过度暴露于高噪音环境下,会导致心血管系统的问题,如高血压、心脏病和中风等。
这是因为噪音会导致身体产生应激反应,释放出有害的应激激素,进而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
3. 睡眠障碍:噪音干扰了人们的睡眠,使得职业工作者难以获得充足的休息。
长期缺乏睡眠会导致身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弱等问题,对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4. 压力和焦虑: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下,会对人的精神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压力和焦虑的加重。
这将进一步影响工作的效率和心情,甚至影响职业工作者个人的生活质量。
为了防止职业噪音对职业工作者的危害,我们需要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 降低噪音源强度:在源头上采取措施,减少噪音产生的强度。
例如,采用低噪音设备、加装隔音设施、调整工作流程等。
2. 隔离噪音源:将噪音源与员工隔离开,通过物理隔离、封闭设施或者在噪音源附近设置屏障来减少噪音对员工的暴露。
3. 控制工作时间和频率:通过合理调整工作时间和频率,减少职业工作者暴露于噪音环境中的时间。
例如,轮班制度或者工作休息间隔安排。
4. 提供个人防护装备:为职业工作者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耳塞、耳罩等,用于减少噪音对耳朵的直接影响。
同时,要确保个人防护装备的质量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5. 教育和培训:通过提供相关的教育和培训,让职业工作者了解噪音的危害和防护知识,以及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方法。
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噪声是周围环境中不期而遇的不良声音,类似于交通工具声、机器轰鸣、音乐等。
大多数人习惯于日复一日地经历着这些声音,但是当噪声超过一定程度时,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本文将论述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探讨如何减少噪声对我们的影响。
身体健康问题长期听到高强度的噪音会对身体造成持久影响。
例如,高噪音会增加血压、升高心率、引起头疼和疲劳,妨碍睡眠,造成睡眠障碍。
如工人在长时间内暴露于高强度噪音环境中,会出现听力受损,神经衰弱和记忆力下降,这是因为噪音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进而对整个机体产生影响。
另外,长期的高噪环境会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代谢系统的正常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噪声增加了孕妇的胎儿发育缺陷的风险,如果在某些极端条件下,甚至会导致流产,这对孕妇及胎儿的健康都是非常危险的。
心理健康问题噪声不仅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还会引起心理健康的问题。
例如,噪声容易让人感到烦躁不安,情绪波动,抑郁等情况,这可能会引发身体和心理疾病的发生。
此外,噪声还对听力健康产生影响,听力问题是导致许多人进入社会性孤立的主要原因。
减少噪声的方法减少噪声是一种保护和增强人类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建议。
1、尽量避免暴露于高噪声环境。
如果可能的话,您可以选择住在相对安静的区域,远离交通拥堵区、工厂、建筑工地等噪声来源。
2、降低噪声源的噪声打扰。
比如,开车时不要鸣喇叭,别人睡觉时尽量保持安静,如果必须进行较大的噪声污染活动,要适时进行,避免在晚上或其他可能被打扰的时间进行。
3、使用 earplugs。
如果你需要在噪音区工作,可以使用一些耳塞,也可以用基本的皮革耳罩来减少暴露于噪音中的影响。
4、将噪音“设定”在自己掌控之下。
通过倾听舒缓的音乐来转移注意力,使用白噪声或大自然的声音来平静自己的心情,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您保持一个相对安静、和谐的环境。
结论噪声是我们现代社会难以避免和容易忽视的问题,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长时间暴露于噪声中,将会对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可逆的影响。
职业噪声的危害与控制职业噪声是指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噪声引起的影响和损害。
职业噪声是一种常见但危害性较大的职业病因素,其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职业噪声的危害以及如何控制它。
职业噪声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听力损害: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噪音下,会导致听力受损。
噪声超过85分贝时,即可能对人体听觉器官产生损伤。
职业噪声主要通过损害内耳受毁细胞、破坏听觉神经等方式造成听力损害,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聋哑。
2.心血管系统疾病: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下,会导致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受到影响,增加患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精神压力和焦虑:职业噪声会给工作人员带来持续的噪音刺激,导致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工作效率和心理健康。
4.交流困难:在噪音环境下工作,会使人们的交流变得困难,增加了工作中的误解和错误,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为了控制职业噪声的危害,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控制措施:1.工程控制:通过在源头上消除或减小噪声的发生或传播,来控制职业噪声。
例如,采用隔音、隔振或消声设备,调整机器设备的运行方式等。
工程控制是最有效的控制方法之一。
2.个体防护措施:包括佩戴防噪耳塞或耳罩等个人防护装备。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噪声源难以控制或控制效果较差的情况。
3.管理控制:通过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和规定,来控制职业噪声。
例如,限制噪声暴露时间和频率,定期进行体检和听力检测等。
此外,还可以加强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职业噪声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4.社会监管: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职业噪声的监管和管理。
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违反职业噪声防护措施的企业予以处罚,从而推动企业增强对职业噪声危害的认识和加强防护措施。
综上所述,职业噪声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控制职业噪声的危害,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通过工程控制、个体防护措施、管理控制和社会监管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手段,可以有效地减小职业噪声的危害,保护工人的健康和权益。
噪声作业与粉尘作业人员血压心电图分析王建青【摘要】目的探讨噪声作业与粉尘作业对人体血压、心电图的不同影响.方法选取某企业内在职的噪声作业人员490名,粉尘作业人员520名,同时考虑两组人员年龄、工龄具有可比性,对其进行血压和心电图的测试.结果噪声作业人员血压异常率30.2%,粉尘作业人员血压异常率21.5%,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噪声作业人员心电图异常率52.0%,粉尘组作业人员心电图异常率32.5%,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噪声组工龄超过20年的人员,血压与心电图异常率明显增加.结论噪声作业较粉尘作业更易导致人体血压和心电图的改变,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这种不良影响具有累加效应,增加人体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风险.【期刊名称】《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年(卷),期】2017(007)005【总页数】3页(P269-271)【关键词】噪声作业;粉尘作业;血压;心电图【作者】王建青【作者单位】太原铁路局疾病预防控制所,山西太原03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4.3大量文献报道证实,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直接影响听力系统,还可以引起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甚至血液系统的变化[1-5]。
也有文献证实,长期吸入大量粉尘可导致呼吸、消化、神经、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6]。
心血管系统疾病往往急性发作而导致生命危险。
为了进一步研究两种作业人员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尤其是血压和心电图的不同表现,特进行了本次调查。
1.1 对象抽取490名噪声作业人员(以下称噪声组),均为男性,年龄28~57岁,平均年龄(43±4.8)岁, 工龄5~27a,平均工龄(15±5.8)a;抽取520名粉尘作业人员(以下称粉尘组),均为男性,年龄26~55岁,平均年龄(44±6.3)岁,工龄5~31a,平均工龄(17±6.4)a,两组人员年龄与工龄具有可比性(P >0.05)。
噪声强度与高血压发病率关系(成都市新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成都 610500)【摘要】目的:本文旨在通过三组具有同质性的研究人群,探讨机械噪声与高血压的发病关系。
方法:对噪声作业场所进行现场测定,对研究对象进行询问调查和体检。
结果:随着噪声强度增加,高血压患病率逐渐生高(趋势χ2=109.75,p<0.005),高血压患病率和噪声强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反应。
结论:噪声强度可能是高血压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关键词】噪声强度;高血压;发病率【中图分类号】R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047-02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ise Intensity And Hypertension PrevalenceDAI Gang(Xindu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Chengdu,xindu 610500 china) 【Abatract】Objective: Based on the samples of three-group homogeneous population,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chanical noise and hypertension prevalence. Methods: To measure noise workplace on the spot and ask ,survey and undergo a medical examination to the researchers. Results: As the noise intensity-increased, the hypertension prevalence gradually increased(χ2=109.75 P<0.005 ), the Noise intensity and hypertension prevalence have obvious posivite correlation.【Keywords】noise intensity, hypertension, prevalence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新都区的涉及噪声的企业,以噪声环境稳定、作业岗位相对固定的工作场所为本次调查现场。
噪音污染对工人职业健康的影响及预防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噪音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噪音不仅会影响居民生活,还会对工人产生严重的职业健康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噪音对工人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预防方法。
一、噪音对工人职业健康的影响1.听力受损: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下,工人的听力容易受损。
高频噪音对听力损害尤其严重,可能导致耳聋或听力下降。
2.身心健康受损: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下,工人容易出现压力和焦虑,还可能导致失眠、头痛、消化系统问题等身心健康问题。
3.工作效率降低:噪音会干扰工人的思维和集中力,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增加错误和事故的发生率。
4.其他健康问题: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下,工人还可能出现心血管问题、呼吸问题以及免疫系统异常等健康问题。
二、预防噪音污染对工人职业健康的影响1.环境控制:对于需要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中的工作岗位,应尽量采取环境控制措施,如隔音装置、噪音屏障等,以减少噪音对工人的影响。
2.个人防护:工人在噪音环境中工作时,应佩戴耳塞或耳罩等个人防护装备,有效减少噪音对听力的损害。
3.职业培训:对于需要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中的工人,应进行相关的职业培训,包括噪音危害知识的普及、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培训等。
4.调整工作时间和强度:避免在噪音最严重的时间和地点进行高强度工作,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减少工人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下的机会。
5.提供定期体检:雇主应为暴露在噪音环境中的工人提供定期的职业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预防与噪音污染相关的健康问题。
三、结论噪音污染对工人职业健康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而预防噪音污染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工人的职业健康风险。
通过环境控制、个人防护、职业培训、工作时间调整以及定期体检等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噪音污染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总之,噪音污染对工人职业健康的影响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和预防噪音对工人的不良影响,提升工作环境的质量和舒适度,同时保障工人的职业健康。
高危作业如何防止噪音损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高危作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然而,高危作业所伴随的噪音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本文将介绍高危作业中噪音损伤的危害以及防止噪音损伤的一些有效措施。
一、高危作业中噪音损伤的危害高危作业中的噪音主要来自于机械设备、工具的运转以及工作环境的不良条件等。
长期暴露于高强度噪音环境下,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听力受损:长时间的噪音刺激会损伤人体的听觉系统,导致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引发永久性听力受损。
2.心理问题:高噪音环境容易导致人的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甚至引发失眠、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3.认知能力下降:噪音对人的注意力和集中力产生负面影响,从而降低学习、思考和判断等认知能力。
4.生理影响:长期暴露于噪音环境下,会对心血管、消化系统等生理机能产生不利影响,增加患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
二、防止噪音损伤的有效措施1.技术改造:对于高危作业中产生噪音的设备和工具,可以采取技术改造的方式降低噪音的产生。
比如使用低噪音设备、增加隔音设施等。
2.个体防护:工作人员应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如耳塞、耳机等,有效隔绝噪音对耳朵的刺激。
3.工作环境改善:改善高危作业场所的工作环境,采取隔音、降噪等措施,减少噪音的传播和扩散。
比如对工作场所进行隔音装修、设置消音设备等。
4.工作时间和强度管理:合理安排高危作业的工作时间和强度,避免过度疲劳和长时间暴露于高噪音环境下。
5.健康教育与培训:加强对高危作业从业人员的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对噪音损伤的认识和防护意识,掌握正确的防护方法和技巧。
6.监测与评估:对高危作业场所的噪音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三、结语高危作业中噪音损伤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都产生不利影响。
通过技术改造、个体防护、工作环境改善、健康教育与培训、监测与评估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噪音损伤的发生。
工地安全教育预防噪音对工人的影响在工地施工中,工人们经常暴露在高强度噪音环境下,这给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因此,进行工地安全教育预防噪音对工人的影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1. 噪音对工人身体健康的影响噪音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
首先,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中会导致工人听力的逐渐下降,甚至造成永久性听力损伤。
此外,噪音会引起工人的神经衰竭,导致视觉疲劳、失眠等问题。
噪音还可能引起头痛、恶心、抑郁等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感。
因此,对于工人的身体健康,我们需要重视工地安全教育,采取措施来预防噪音对工人的影响。
2. 噪音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噪音不仅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还会对他们的工作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噪音干扰了工人正常的思维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导致他们无法专注于工作。
研究表明,噪音会降低工人的工作速度和准确性,增加错误和事故的发生率。
这不仅会影响到工地的生产效率,还会给工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因此,在工地安全教育中,我们需要重点强调预防噪音对工作效率的影响,采取合适的措施来降低工地噪音的级别。
3. 工地安全教育预防噪音的措施为了预防噪音对工人的影响,工地安全教育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应该在工地设置警示标识,明确标示噪音区域和应戴耳塞的位置,提醒工人注意保护听力。
同时,应该配备合适的耳塞或耳罩,为工人提供有效的防护。
其次,建设者应根据噪音级别采取隔音、降噪等措施来减少噪音的传播。
此外,工地管理者还应该合理安排工人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减少工地噪音对工人的影响。
总结:工地安全教育预防噪音对工人的影响至关重要。
不仅噪音会影响到工人的身体健康,还会降低他们的工作效率。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工地的安全教育,在噪音预防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工人的健康与安全,提高工地的生产效率。
某纺织厂职业性噪声对作业工人听力以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1. 引言1.1 背景介绍纺织厂是一个常见的制造业工厂,工厂内的职业性噪声是作业工人长期以来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职业性噪声指的是工作环境中产生的高噪声水平,常常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范围,会对工人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在纺织厂的生产过程中,机器设备的运转、机械碰撞等常常会产生高频高强度的噪音,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作业工人的听力以及心血管系统可能会受到严重损害。
听力损伤是最为常见的影响,一旦受损后果不可逆转。
而职业性噪声也被证实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中的工人更容易患上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
对于纺织厂职业性噪声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需要深入研究并提出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引言:背景介绍】完。
1.2 问题现状目前,随着纺织行业的快速发展,许多纺织厂的作业环境存在着职业性噪声污染问题。
职业性噪声是指在工作环境中产生的高强度噪声,长期暴露于此种环境下会对工人的听力以及心血管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据统计数据显示,纺织厂作业工人中有相当比例的人员存在听力损伤、心血管疾病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职业性噪声对作业工人听力的影响是直接的,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下,会导致听觉系统受损,甚至造成永久性听力损伤。
而对于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职业性噪声会引起血压升高、心血管功能紊乱等问题,增加了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如何有效减轻职业性噪声对作业工人的不利影响,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深入研究职业性噪声对工人听力以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将有助于保障作业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职业性噪声对作业工人听力以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机制,为相关工作者提供科学依据,降低工作环境噪声对工人健康的不利影响。
噪声暴露对人体血压及心率的影响
火忠礼;徐效清
【期刊名称】《内蒙古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2(12)3
【摘要】笔者对某纺织行业噪声暴露女工血压和心率进行了调查,旨在为研究噪声对暴露工人心血管系统之影响提供科学参数。
1 方法和对象1.1 噪声测量使用仪器系国产ND_2型精密声级计,用前经计量部门校准,参照《工业企业噪声检测规范》(草案)进行噪声测定和计算。
现场测定时选择工人经常操作地点(相当于人耳的高度)进行测定。
1.2 调查对象①接触组:选择噪声强度在85~100dB(A)
【总页数】3页(P25-27)
【作者】火忠礼;徐效清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4
【相关文献】
1.中国水仙花香对人体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的影响 [J], 卢起;彭爱铭;刘双信;涂文坚;胡奎娟;高健
2.不同调息方法对人体心率、血压的影响 [J], 王翔;金豫
3.育真补元功对正常人体心率,血压,唾液淀粉酶及血糖浓度的影响 [J], 卡瑶;谭文彬
4.“咽气”对人体心率、血压变化的影响 [J], 容仕霖
5.噪声暴露对职业女工血压及心率的影响 [J], 火忠礼;卜晓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噪声对工人健康有哪些危害在实际生产中,许多生产单位虽然积极地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减少车间噪音,但是,其效果并不明显。
车间噪音是进行车间生产过程中一个无法避免的产物,它不可能被完全消除,只能被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噪声对工人健康的危害:车间工作人员自身容易感觉得到的危害,例如,长期在车间噪音之下进行工作的人员容易产生疲劳、耳朵有鸣音、胃痛胃酸等肠胃毛病、记忆力衰退等症状;严重损害车间工作人员的听觉器官,车间工作人员的听觉器官受损主要表现在丧失高音频率听力、听谷受到损害、影响车间工作人员正常交谈等方面。
并且,工作时间越长,其受损害程度越大。
严重损害车间工作人员的心血管系统,经研究调查表明,长期处于车间噪音之下的人员其血管的收缩与舒放容易受到影响,从而导致高血压的产生。
车间噪音的预防控制措施:第一、对相关设备进行消音处理所谓的消音处理就是将消音器安装在噪音比较大的生产设备上,从而达到减少车间噪音的目的。
例如,车间中到处可见的鼓风机产生的噪音非常大,车间管理人员可以在鼓风机的出风口处安放消音器,从而使噪音最小化第二、对容易产生噪音的车间设备进行噪音封闭所谓的噪音封闭就是将性质优良的吸音材料覆于车间内容易产生噪音而不便于安装消音器的相关设备,从而达到在其传播过程中将车间噪音减小至最小的目的。
第三、合理调整车间内容易产生噪音的设备的方向和安放位置同一生产设备,摆放方向不同,其产生噪音的大小不同,车间管理人员应合理安排车间内设备的摆放方向从而达到减小车间噪音的目的。
同时,针对一些容易造成车间噪音但又不是必须要摆放在车间内的设备,相关管理人员可将其搬离车间内,并合理安放于车间外,例如一些电动机。
第四、工艺与设备的噪音控制单位应该致力于工艺的研发、生产流程的优化以及设备的改造,严格遵守“三同时”原则。
一方面,应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进行生产工艺的研发及优化流程,使生产工艺流程达到无声或低声。
另一方面,应该及时加强对生产设备的改造,以车间噪音较小的生产设备替换生产噪音比较大的生产设备,从而从声源方面达到预防控制车间噪音的目的。
噪声对有高血压家族史工人的血压影响噪声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工人的血压有一定的影响。
噪声是指声音中的不规则、随机的、非音乐性的成分。
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噪声主要包括机械设备的噪声、交通工具的噪声、工地施工的噪声等。
长期接触噪声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和进展,特别是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工人来说,这种影响更加明显。
研究表明,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下的工人更容易出现高血压。
噪声破坏了正常的生物节律,增加了人体的应激反应,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进而导致血压升高。
大量的研究也证实,长期工作在噪声环境下的工人,他们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高于没有噪声暴露的人群。
噪声对血压的影响主要通过两个机制实现。
首先,噪声引起应激反应,释放出大量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导致血管收缩,增加血压。
其次,长期的噪声暴露可以造成睡眠障碍,这进一步影响心血管系统的稳定性,使得血压升高的可能性增加。
噪声环境会对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工人的血压产生更明显的影响。
高血压是一种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疾病,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更容易受到环境影响。
许多研究发现,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在噪声暴露下血压反应更加明显。
这是因为高血压家族史本身已经存在一定的遗传倾向,噪声环境相当于在高血压基因的影响下进一步加剧了血压的升高。
除了噪声暴露外,高血压家族史工人还可能面临其他相关的危险因素,如长时间的工作压力、不良的生活习惯等,这些因素与噪声共同作用,加剧了血压上升的风险。
针对噪声对有高血压家族史工人血压的影响,有几点建议:-检测和评估噪声暴露水平:工人应定期接受噪声暴露检测,了解自身噪声暴露水平,并根据检测结果评估对血压的影响。
-加强个体防护:工人可以佩戴噪音耳罩或耳塞来减少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刺激,同时也可减少噪声对血压的影响。
-做好心理调适:面对噪声环境,工人应具备正确的心理调适能力,保持平静和放松,减轻工作压力和应激反应。
-增加运动和改善饮食:适当的体育锻炼和健康饮食对于缓解血压升高有一定的益处,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工人应当尽量遵循这些生活方式。
职业噪声的危害与控制职业噪声是在工作场所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环境噪声,主要源于机械设备、工艺设备、运输设备和人员活动等。
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中可能导致职业性听力损失,严重影响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同时,职业噪声也会对人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引发工作事故,影响工作安全。
因此,控制职业噪声对于维护工作者的身心健康和保障工作安全至关重要。
职业噪声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听力损失: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可导致暴露者发生职业性听力损失。
噪声对人耳听觉系统的直接刺激可能导致耳蜗的感受细胞受损,进而引发永久性听力损失。
2. 高血压: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下,对人体产生连续的精神刺激,导致人的交感神经持续兴奋,进而引发高血压等心血管系统疾病。
3. 心理健康问题:噪声对人们的精神状态产生负面影响,使人们感到疲劳、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严重时还可能引发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疾病。
4. 影响睡眠质量:噪声对人的睡眠质量产生明显影响,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会导致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等问题,进而引发睡眠障碍。
为了控制职业噪声的危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1. 技术措施:减少噪声产生源,采用降噪技术或隔音技术,优化机械设备的设计和工艺流程,使其产生的噪声降到最低。
2. 管理措施:建立噪声控制管理制度,包括制定噪声控制标准、定期噪声监测和评估、对高噪声区域进行标示和警示等。
3. 个体防护措施:对于长期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人员,应提供个体防护设备,如耳塞、耳罩等,保护他们的听觉系统免受噪声侵害。
4. 健康宣教:加强对从事噪声工作的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宣教,提高他们对职业噪声危害的认识,教育他们正确使用个体防护设备和采取正确的个人防护措施。
5. 定期体检:对于从事噪声工作的人员,应定期进行听力检测、心血管系统检查等,早发现早处理,及时采取措施控制职业噪声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综上所述,职业噪声对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