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护理
- 格式:pptx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54
医院临终关怀护理措施
1、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安静、整洁的修养环境。
2、护士用诚挚、慈爱、宽容的态度去关爱和帮助每一个临终患者及其家属。
3、经常巡视,询问患者不适和需要,尽可能满足其生活习惯要求,使患者舒适,如采取合适的体位、使用各种方法消除疼痛等。
4、安慰患者,关注患者的心理及行为反应《
5、倾听患者心声,了解患者的愿望,帮助患者达成愿望。
6、保护患者的隐私,尊重患者的权利和尊严。
7、加强与患者家属沟通,询问患者家属需要帮助和支持的事项,给予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
8、尊重死者,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尸体料理,缓解其悲痛情绪。
9、倾听丧亲者的诉说,让其充分宣泄其悲痛情绪,减轻不良心理反应,必要时请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随访。
1。
临终患者护理常规【护理诊断/问题】1.清理呼吸道无效2.躯体移动障碍3.舒适的改变4.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护理措施】1.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能进食者予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清淡、易消化,少量多餐;不能进食者予以鼻饲或者静脉营养治疗。
2.舒适与安全1)创造安静、舒适、整洁的环境,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
2)根据病情采取合适的体味,定时翻身,做好皮肤清洁护理,预防压疮。
3)加强口腔护理,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4)保持大小便通畅,做好失禁患者的护理。
5)高热、昏迷、谵妄、烦躁不安、年老体弱及婴幼儿应加用护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防止坠床,确保患者安全。
6)保持各种管道通畅,妥善固定,防止脱落、扭曲、堵塞。
3.病情观察1)根据病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尿量、SpO2、出血情况、末梢循环等变化,做好记录。
2)对于疼痛患者,应观察疼痛部位,持续时间和强度。
药物治疗患者观察可能出现的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4.心理护理1)否认期坦然、热情地关怀患者,仔细地倾听患者讲话。
不要揭穿患者的防卫,尊重其反应,使之维持适当的希望感。
2)愤怒期适当地让患者发泄他的愤怒和倾泻他的感情,给患者宽容、关爱和理解,注意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3)协议期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感受,积极引导,减轻压力。
主动关心患者,加强护理,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为实现患者的愿望创造条件。
4)忧郁期经常陪伴患者,让患者以自己的方式宣泄情感,如忧伤、哭泣等;尽量让家属陪伴身旁;注意观察患者的行为,采取安全措施,预防自杀等意外事件。
5)接受期尊重患者的信仰,创造一个安静、独处的环境,可用陪伴、触摸等方式表达对其关心和支持;鼓励家属陪伴和照顾,让其安详、平静地辞世。
5.家属的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给予心理和精神上的支持,鼓励其宣泄情感,做好安慰和疏导。
临终护理
临终又称濒死,一般指由于各种疾病或损伤而造成人体主要器官功能趋于衰竭,经积极治疗后仍无生存希望,各种迹象显示生命活动即将终结的状态。
临终护理是指对那些已失去治愈希望的病人在生命即将结束时所实施的一种积极的综合护理,是临终关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临终护理遵循以舒缓疗护为主、全方位的护理、人道主义的原则。
临终病人会出现否认、愤怒、协议、抑郁、接受等心理阶段和反应。
护理中要尊重病人,耐心解释,消除疑虑,进行死亡教育。
临床病人的家属在病人临终状态有震惊、悲伤、怨恨、委屈、矛盾的心理反应。
病人的特征、家属自身的特征以及家属与病人的感情会影响心理反应的出现和程度轻重。
对家属的心理支持包括进行死亡教育、满足家属合理要求、陪伴和聆听:前发性悲伤、丧葬服务。
临终关怀和临终病人护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医院对临终病人的关怀和护理工作能够科学、规范、人性化进行,提高临终病人的生存质量并敬重其尊严,特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各相关科室对临终病人的关怀和护理工作。
第三条临终病人关怀和护理应遵从敬重生命、人性化、重视病人权益和家属需求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责任第四条医院应设立临终关怀工作领导小组,由医院领导亲自挂帅,下设相关部门、科室的重要负责人作为成员,具体职责为:1.订立和完善临终关怀和临终病人护理相关的政策和制度;2.协调相关科室间的合作,确保临终关怀工作的顺利进行;3.引导和推动医护人员的临终关怀和护理技能提升;4.定期评估和改进临终关怀和护理工作。
第五条临终关怀工作领导小组需订立认真的工作计划,并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及时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第六条各科室应设置相应的临终关怀工作专职人员,负责临终病人的综合护理和心理支持工作。
临终关怀工作专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定期接受培训,提高自身素养和本领。
第三章临终关怀的内容和方法第八条医院应订立完善的临终关怀服务内容,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疼痛缓解:针对临终病人的疼痛症状,采取合适的药物和非药物疼痛缓解方法,确保病人的舒适度;2.精神支持:予以病人情感上的关怀和劝慰,陪伴病人度过难关,供应心理咨询和心理护理服务;3.生活照料:供应合理的营养饮食、个人卫生、床位翻身等基本护理,保障病人的生活品质;4.社会关怀:帮助病人解决法律、社保、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供应必需的帮助和支持;5.家庭支持:与病人家属保持紧密联系,供应家庭病床、家庭护理等服务,帮忙家庭共同度过困难时期。
第九条临终关怀工作应依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订立个性化、针对性的护理方案,确保病人的个人权益和尊严得到充分敬重。
第十条临终病人的家属在医院供应的关怀中占有紧要地位,医院应乐观与家属沟通,了解他们对病人护理的看法和建议,并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
临终护理的定义及内容临终护理的定义及内容临终是指由于疾病末期或意外事故而造成人体主要器官生理功能衰竭,不能用现有医疗技术治愈、死亡即将发生的过程。
目前,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对临终的时限尚未统一的标准。
日本对预计只能存活2~6个月的病人,称为临终病人;美国对估计只能存活6个月以内的病人,称为临终病人;而英国对预计能存活1年以内的病人;称为临终病人;我国则将预计能存活2~3个月的病人视为临终病人。
二、临终护理的定义“临终护理”(hospice care)一词源于英文,也称“临终关怀”,其实质是一种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社会卫生服务。
护理人员在与其他专业人员的合作下,通过对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综合性服务,减轻临终病人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痛苦,维护其尊严,提高其生活质量,使其安宁、平静地度过人生的阶段,并为其家属提高心理精神的支持。
三、临终护理的内容对于临终病人,护理的重点是症状的控制,心理的支持,家属的安慰,从而改善其临终生活质量,安详辞世。
1、控制疼痛大多数临终病人,特别是恶性肿瘤晚期的病人,其主要症状是疼痛。
疼痛不仅会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引起病人强烈的心理反应,而且还会给病人家属带来极度不安和焦虑。
因此,有效地控制疼痛对临终病人及其家属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具体控制疼痛的方法可以分为两个步骤:(一)准确评估疼痛社区护士首先应准确评估临终病人疼痛的原因、部位、性质和程度,以便有效地使用镇痛药物。
WHO将疼痛分为四级,即:0级无痛1级有疼痛,但不严重,可以忍受,不影响睡眠2级疼痛明显;不能忍受,影响睡眠,需用镇痛剂3级疼痛剧烈,不能忍受,严重影响日常活动,需长时间使用镇痛剂(二)认真实施镇痛方案社区护士在准确评估了病人疼痛的状况后,应协助全科医生认真实施镇痛方案。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WH0建议推广使用的“三阶梯镇痛疗法”,即:第一步一般性疼痛,只用非麻醉性镇痛剂,如阿斯匹林类。
第二步中等疼痛;可用弱麻醉性镇痛剂,如可待因类。
临终护理主要是从身心两方面照顾好病人。
1.协助病人解决心理社会需要临终病人多数会出现烦躁不安,常常是由于病情的折磨,对未来的恐惧,对生活的依恋和亲人的分别,失去尊严和自尊心,还有未完的事业、以及一些不自觉和被压抑的恐惧等引起。
此时,家属必须设身处地去了解病人,从他们的语言或非语言的表情和暗示中了解到病人真正的需要,有的放矢地做工作,而且要耐心、细心观察病人,鼓励病人交谈,以表达自己的感情。
必要时,把真实的情况告诉病人,让病人及早处理他想处理的事。
对临终的病人,只要他们是清醒的,就应注意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日常生活习惯。
如果遇到病人和家属意见不一致时,应尽可能同意病人合理要求和决定。
体贴病人矛盾的心情。
注意给病人更多的自由。
家属要做好思想准备,不能因自己的心情不好和悲痛影响到病人的情绪,更不应在病人面前哭泣,以免引起恶性刺激,使病人更加烦躁不安。
2.协助病人解决身体需要对临终的病人一定要尽力而为。
对病情危重的要及时送医院,给予一定的营养及液体补充,延长病人的生命。
要防止虚脱、感染及褥疮等并发症。
做好口、鼻腔及皮肤的护理,保持大小便通畅。
要注意安全,对躁动的病人要加床档,必要时给予约束。
保持环境安静,如果病人主诉疼痛厉害难以忍受,可适当用些镇痛剂。
临终是指由于疾病末期或意外事故而造成人体主要器官生理功能衰竭不能用现在医疗技术治愈,死亡即将发生的过程。
目前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对临终的时期尚未有统一的标准。
日本对预计只能存活2~6个月的病人称为临终病人,而美国对估计只能存活6个月以内的病人,称为临终病人,而英国对预计能存活1年以内的病人,称为临终病人,我国则将能存活2~3个月的病人视为临终病人。
1 临终病人心理护理美国的罗斯博士将临终病人的心理反应分5个阶段,护士应针对病人心理反应的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
1.1 否认阶段病人不承认患绝症,认为诊断有误,企图逃避现实,多表现为震惊、焦虑、心神不定等。
对于此类病人,护士可逐步将病情告知病人,使他们逐步适应现实。
临终关怀的心理护理措施
1. 倾听:对于临终患者来说,有人倾听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可能会有很多话想说,需要有人耐心认真听取。
2. 提供安全感:临终患者常常感到无助和害怕,因此提供安全感和保护性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3. 尊重和理解:尊重患者的意愿和做法,并对他们的信仰和文化进行理解和尊重,这是做好临终关怀的关键。
4. 以温馨和亲切的方式交流:为患者营造舒适放松的氛围,使他们感到受到照顾和关注。
5. 提供身体上的舒适:医护人员应该尽力避免或减轻疼痛、抑郁等身体上的不适感。
根据患者的需要,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和其他的物理治疗。
6. 提供精神上和情感上的支持:与患者和他们的家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和联系。
给予患者安慰、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感到被爱和被关注。
7. 帮助家庭处理情感问题:临终患者的家庭也需要支持和关注。
医护人员应该帮助他们处理情感问题,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老人临终前的护理方法
老人临终前的护理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用心、耐心和关爱来面对。
在老
人临终前的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老人的身体、心理和精神状态,以确保他们能够在
最后的日子里感受到安宁和温暖。
以下是一些关于老人临终前的护理方法的建议。
老人临终前的身体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确保老人的身体清洁和舒适,包括定
期更换床单、换洗老人的衣物、为老人剪指甲和整理头发等。
老人可能会出现厌食、口渴、排尿困难等情况,我们需要耐心地帮助老人解决这些问题,让他们感受到舒适和安心。
我们需要关注老人的心理状态。
在临终前,老人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孤独等心理
问题。
我们需要不断地与老人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感受到被关爱和重视。
我们
可以通过放音乐、讲故事、给予轻度按摩等方式来缓解老人的心理压力,让他们感受到愉
快和安宁。
除了身体和心理护理,我们还需要关注老人的精神护理。
在老人临终前,他们可能会
对过去的生活、未来的离别感到焦虑和不安。
我们需要倾听老人的倾诉,鼓励他们回顾美
好的回忆,对未来的离别进行适当的宣泄和接受。
我们可以邀请家人、朋友到场,给老人
带来温馨的陪伴和关怀,让老人感受到家人的爱和支持。
老人临终前的护理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
我们需要关注老人的身体、心理和
精神状态,以确保他们能够在最后的时刻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通过细致的护理和关怀,我
们可以让老人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感受到安宁和慰藉,让他们安详地离开。
护士在医护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协助临终病人应对悲哀方面。
怎样在这一过程中给予患者适当的关怀和支持是护士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护士如何协助临终病人应对悲哀进行简要阐述。
一、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在面对临终病人时,护士首先应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临终病人常常会感到恐惧、焦虑和孤独,因此护士需要倾听患者的内心需求,提供温暖的言语安慰和肯定,传递给患者希望和力量。
护士需要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理解患者的恐惧和不安,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心理上的压力和负面情绪。
二、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在协助临终病人应对悲哀的过程中,护士还需要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
临终病人常常需要特殊的护理措施,例如疼痛管理、呼吸困难的缓解、口腔护理等。
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专门的护理计划,保障患者在身体上得到最大限度的舒适和安宁。
护士还需要与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及时交流,调整护理方案,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医疗护理。
三、促进患者与家人的交流和交流在悲哀的情绪中,临终病人通常会面临与家人的交流和交流困难。
护士需要协助患者与家人进行积极的交流,帮助他们表达内心的情感,减轻彼此之间的负面情绪。
护士可以在适当的时机为患者和家人们提供心理交流和支持,帮助他们找到共鸣,彼此为对方的情感和需要提供更好的照顾。
四、为患者提供终生关怀护士的工作不仅仅是为临终病人提供短期的医疗护理,更需要为患者提供终生关怀。
护士可以鼓励患者和家人们一起回顾过去的美好时光,共享属于他们的回忆,并在可行的情况下参与到患者的家庭中,帮助家人们制定后续的护理计划,为患者的身后事提供帮助和支持。
护士在协助临终病人应对悲哀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护士需要在情感上、医疗上和社交上全方位地为患者提供支持和护理。
通过这些方式,护士帮助患者度过临终阶段,并给予他们最后的温暖与关怀。
护士自己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以更好地为临终病人提供更优质的照护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