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视神经萎缩的治疗价值
- 格式:pdf
- 大小:276.34 KB
- 文档页数:4
电生理治疗仪针对视神经萎缩能有效缓解什么问题?视神经萎缩不是一个疾病的名称,而是指任何疾病引起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其轴突发生病变,致使视神经全部变细的一种形成学改变,为病理学通用的名词,一般发生于视网膜至外侧膝状体之间的神经节细胞轴突变性。
由多种原因均可引起,常见有缺血、炎症、压迫、外伤和脱髓鞘疾病等:颅内高压致继发性视神经萎缩、颅内炎症,多见于结核性脑膜炎或视交叉蛛网膜炎、视网膜病变、视神经炎和视神经病变等。
主要表现视力减退和视盘呈灰白色或苍白。
正常视盘色调是有多种因素决定的。
正常情况下,视盘颞侧颜色大多数较其鼻侧为淡,而颞侧色淡的程度又与生理杯的大小有关。
婴儿视盘色常淡,或是检查时压迫眼球引起视盘缺血所致。
因此不能仅凭视盘的结构和颜色是否正常诊断视神经萎缩,必须观察视网膜血管和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有无改变,特别是视野色觉等检查,综合分析,才能明确视盘颜色苍白的程度。
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病损时可出现裂隙状或楔形缺损,前者变成较黑色,为视网膜色素层暴露;后者呈较红色,为脉络膜暴露。
如果损害发生于视盘上下缘区,则更易识别,因该区神经纤维层特别增厚,如果病损远离视盘区,由于这些区域神经纤维导变薄,则不易发现。
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势:视神经萎缩患者要有一个适合的工作,但是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持一个最适当的工作姿势,工作姿势正确就会使眼球暴露于空气中的面积减小到最低,可减少对眼睛的伤害。
注意电脑的使用。
视神经萎缩的护理常识要注意避免长时间的连续操作电脑,因为长时间的盯着电脑屏幕,会造成眼睛非常的疲劳,容易视神经萎缩疾病更加严重。
所以,视神经萎缩患者要注意休息,一般连续操作1小时,要注意休息5-10分钟。
不要过度用眼睛。
视神经萎缩属于眼科疾病,所以患者不要过度的用眼,过度的用眼很容易造成近视。
会使人的视力下降的速度更快,时间长了就会容易失明。
患者要注意眨眼,眨经常眨眼可减少眼球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
多吃水果蔬菜。
视神经萎缩护理常规1、评估和观察要点(1)病情评估:评估患者病史及发病原因,评估患者视力状况,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原发病治疗用药情况、以及全身有无合并症等;了解患者饮食、二便及睡眠情况。
(2)安全评估:评估患者有无视觉障碍症状,评估患者年龄、精神状况及自理能力。
(3)疾病认知: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评估患者及家属的配合程度。
(4)心理状况:了解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
2、护理要点(1)常规检查:定期抽血检查生化和肝功能,预防水、电解质紊乱。
(2)专科检查:检查视力、眼底、视野、VEP、色觉检查、眼底血管荧光造影、CT等项。
(3)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各项检查的目的、方法、重要性,积极协助其完成各项检查。
告知患者静脉抽血前需要禁食水6小时以上。
3、宣教和指导要点(1)病种宣教:就所患疾病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包括疾病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预后、预防等。
(2)用药宣教:严格遵医嘱用药,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本病除应用激素外,遵医嘱早期给予大量维生素B族、血管扩张剂、碘剂、能量合剂。
激素类药物,坚持足量、规则用药和缓慢停药的原则,应用血管扩张剂,应注意生命体征的监测。
如患者是哺乳期妇女,应告知患者立即停止哺乳,并加大量服用维生素B类药物。
(3)生活护理:嘱患者调整好心情,避免疲劳、精神紧张及各种不良刺激,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4)心理护理:视神经萎缩是不可逆的,所以会引起患者及家属心理上的忧虑,需进行疾病知识的讲解,说明疾病治疗愈后。
(5)饮食指导:合理配餐,注意营养均衡,建议患者戒烟酒。
(6)定期复查;定期门诊复查,注意视力、视野及眼底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靳瑞教授运用传统针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经验总结510407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系于海波 眼三针疗法是靳瑞教授发明的治疗视神经萎缩症的方法,总结如下。
一、定位取穴:采取局部与远道取穴相配合的方法。
靳老认为,视神经萎缩症,类似古医籍中记载的青盲、视瞻昏渺,原因“乃玄府幽深之源郁遏,不得发此灵明耳”(《审视瑶函》)。
故取眼三针k睛明、承泣、上明(眶上缘中点)为主穴,在眼周局部多针,以通目窍。
又依“肝受血而能视”(《素问・五脏生成论》)的病理生理机转,根据肝肾同源、阳明多气多血的经典理论,远道配穴太冲、太溪(肝、肾经原穴)及合谷(手阳明经原穴)、足三里(足阳明经合穴),以滋补肝肾、调理气机,以利精微物质敷布而上达空窍,使清阳之气上注于目,而神光得养,视力可复。
因知原穴为主要配穴,而原穴《难经》称为“气之所留止”直接与五脏六腑沟通,可见其取穴之精当。
二、揆度深浅:靳老认为,视神经萎缩患者病气结聚深幽,常法难以导气于病处,但医籍经典均有眼部穴位不可深刺的禁忌。
以睛明穴为例,《针灸甲乙经》谓:“刺入六分”,《针灸大成》言:“刺一寸半”,而现代通用的腧穴学教材要求的针刺深度为0.3~0.5寸。
故靳老认为治疗视神经萎缩一病,要打破常规,根据现代解剖学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睛明穴可深入2寸,承泣亦可直刺2寸,上明穴刺入可1.5寸,从而突破了前世医家所设樊囿,使临床运用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症取得明显进展。
三、准备进针:靳老认为,进针手法的关键是指力运用,故十分强调指力的运用技巧,并言《灵枢・九针十二原》:“持针之道,坚者为宝”的说法乃画龙点睛之笔,可谓一语中的。
具体说来,就是要求持针时,手指要如古人持笔,灵活而有力,即手指握牢针柄,才能使针坚而有力,达到“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的要求。
而且,临床治疗时务必要大胆心细,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言之“手动若务”,“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即只有精神集中了,才能有预期的治疗效果。
·论著·4中国处方药 第15卷 第2期视神经萎缩是视神经纤维变性、坏死,而导致视神经传导功能丧失的一种疾病,常见原因有炎症、退变、缺血、压迫、外伤、中毒及遗传性疾病等[1],是眼科的疑难疾病之一,病情后期可导致失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我科自2010年开始在常规治疗视神经萎缩患者的基础上,同时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肌肉注射,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1月~2016年3月在我科收治的视神经萎缩患者共30例(共45眼),其中男24例,女6例,年龄33~82岁,平均53岁。
其中青光眼患者22眼,高度近视眼底改变患者10眼,颅内占位病变术后患者3眼,遗传性视神经萎缩患者2眼,眼部外伤患者8眼。
患者视力情况如下:4眼为光感,6眼为手动,5眼为数指眼前,6眼为0.01~0.1,16眼为0.1~0.4,5眼为0.4~0.6,3眼为0.6~1.0。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包括视力、视野、视神经纤维分析、电生理检查、眼部B 超、眼眶和视神经管CT检查等,均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电生理表现为P100潜伏期延长和振幅减低表现。
所有入选本研究患者符合视神经萎缩诊断标准:不存在试验药物禁忌证,患者依从性好,连续治疗3周,按要求进行各项检查,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如下:①有影响药物吸收的疾病;②患有全身重要脏器严重疾病;③合并感染、肿瘤、精神疾患等;④在哺乳期或孕期的女性。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16例,共23眼;对照组患者14例,共22眼。
两组对象的性别、年龄、病情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于观察组患者,使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舒泰神(北京)药物有限公司生产,每瓶30 μg,生物活性≥15 000 AU)30 μg im qd,联合维生素B1100 mg im qd、维生素B12 0.5 mg im qd,并给予血栓通500 mg静脉输液每天1次以改善眼部微循环治疗。
中医称视神经萎缩为“青盲”。
其具体治法除辨证论治外,常结合病机施治。
其中,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者往往病因不明,但常与脏腑经络失调有关,通过调理,部分病人的视功能很快得到恢复。
加味逍遥散常成为首选方剂。
当服调理药视力不能再增进时,再酌情滋补,或补气血,或补肝肾。
补气血的代表方剂有八珍汤、大补参芪丸(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熟地、当归、川芎、白芍、枸杞、石斛、石菖蒲);补肝肾的代表方剂有杞菊地黄丸、十全明目汤(熟地、枸杞子、桑椹子、蒺藜子、覆盆子、楮实子、女贞子、菟丝子、决明子、车前子)均可酌情加减。
只要视神经没有完全萎缩,视功能恢复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对继发性视神经萎缩者主要是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在临床报道中,除了用调补的治法外,还有用泻肝、解毒或破瘀的药物而收效者。
治疗必须对具体病人具体分析。
另具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针灸疗法,对该病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
常用的针刺穴位有睛明、球后、风池、养老、肾俞、肝俞、臂臑、足三里、足光明、三阴交等,远近配合,每次选用3—4个穴位,中等刺激,每天1次,留针30分钟,15次为1疗程。
针灸疗法还包括梅花针、耳针、头针、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等众多内容。
梅花针可扣打背脊两侧的膀胱经及头颈部位的相关穴位,每天1次,15次为1疗程;耳穴可选用眼、目1、目2 、肝、肾、皮质下、交感等针刺或贴药,针刺每天1次,15次为1疗程,耳穴贴药每周2次,10次为1疗程;头针取枕区,每日或隔日1次,10—15次为1疗程;穴位埋线取肝俞、肾俞、臂臑、光明等穴,埋入羊肠线,2—3周1次,3次为1疗程;穴位注射可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复方当归注射液等作球后注射,肝俞、肾俞、臂臑、光明等穴均可选用,每次取双穴,轮流进行,15次为1疗程。
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方法
视神经萎缩(Optic Nerve Atrophy)是一种导致视神经退化的疾病,治疗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病因治疗:根据引起视神经萎缩的原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例如,对于由于缺血引起的萎缩,可以采取血液灌注或改善血液供应的治疗措施。
2. 对症治疗:针对视神经萎缩导致的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
例如,使用眼药水来缓解干眼症状,使用低视力辅助设备或视觉训练来提高视力功能。
3. 康复治疗:通过康复治疗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包括视觉康复治疗、心理康复治疗、职业康复治疗等。
4. 药物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用于治疗视神经萎缩。
然而,一些药物如维生素B组、抗氧化剂等被认为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减缓疾病的进展。
5. 手术治疗: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在有肿瘤或压迫造成的视神经萎缩中,手术可能是一个有效的治疗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视神经萎缩一旦发生,往往是不可逆的。
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疾病的进展,但无法完全恢复受损的视神经功能。
因此,
预防和控制潜在的风险因素,如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以及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对于减少视神经萎缩的风险至关重要。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2年8月第22卷第4期·论著:临床经验·针刺是中医治疗视神经萎缩的常用方法之一,其疗效已被一些研究证实,并有学者对其中的可能机理进行了探讨〔1-7〕。
传统的常规局部穴位包括攒竹、太阳、睛明、承泣、四白、球后、丝竹空等。
本课题组在长期的临床研究中发现针刺枕皮质对应的头皮区域有较好疗效,即以枕骨粗隆上0.5cm 为下界,向上、左、右各2cm 的区域,并将其命名为“窍明穴”。
该部位一直是我们多年来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主要穴位之一,为了系统观察针刺该穴的临床疗效,我们设计了临床对比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2011年1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住院及门诊患者61例。
按照患者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31例48只眼,男20例,女11例,年龄15~76岁,平均(52.4±16.1)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23.3±13.9)个月。
发病原因:青光眼继发视神经萎缩14例,视网膜色素变性4例,外伤性视神经萎缩3例,视神经炎症后视神经萎缩7例,不明原因3例。
视力:光感~0.5。
对照组30例46只眼,男22例,女8例,年龄17~72岁,平均(51.9±14.9);病程5个月~4年,平均(24.8±13.1)个月。
发病原因:青光眼继发视神经萎缩13例,视网膜色素变性5例,外伤性视神经萎缩4例,视神经炎症后视神经萎缩6例,不明原因2例。
作者单位: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级研究生通讯作者:孙河,E-mail :hesun2111401@针刺“窍明穴”(枕视皮质对应区)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观察孙河1赵爽2【摘要】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窍明穴”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视神经萎缩患者61例94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针刺治疗。
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方法篇一: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您是否知道呢?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您又是否了解呢? 因为我们知道视神经萎缩是眼疾病中比较严重的一种情况,如果治疗不及时很有可能会引起其他严重的情况,所以,视神经萎缩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治视神经萎缩的最好办法都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了解吧.眼科专家介绍说,治视神经萎缩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普通康复疗法由于视神经萎缩病程长,疗效慢,治疗宜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患者应保持乐观情绪,忌躁怒,戒烟酒,静养息,积极治疗原发病.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二.病因治疗如果因颅内肿瘤压迫者,可采取手术去除肿瘤,炎症继发本病者可配合抗生素.皮质激素治疗,青光眼高眼压继发者,必须有效控制眼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所致者,宜尽快疏通网膜血液循环.三.针刺穴位疗法可选睛明.球后.上明.太阳.风池.养老.肝俞.脾俞.肾俞.足三里.足光明.三阴交等,每次局部取1-2穴,远端配1-2穴.四.中医疗法〝视清光明疗法〞,是目前治疗视神经萎缩最佳的方法.它是以人体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果.再凭借〝治其外必治其内,治其内必治其根〞.全面调节脏腑气血功能,疏通经络,改善眼底缺血状态,扶助正气,提高新陈代谢能力,补益气血,修复激活视神经.快速去除体内症候,以达到除表固本的功效.病因治疗为首要的.一旦视神经萎缩,要使之痊愈几乎不可能,但是其残余的神经纤维恢复或维持其功能是完全可能的.因此应使患者充满信心及坚持治疗.由于各种药物的应用未能采取严格的双盲试验(有时也不允许),因此很难说明何种药物及方法一定有效.药物中常用的包括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B_.ATP及辅酶A等,血管扩张药及活血化淤药类如菸酸.地巴唑.维生素 E.维脑路通.复方丹参等.近年来通过高压氧.体外反搏穴位注射654-2等均已取得一定效果.中药补中益气汤类及针刺治疗早已证明有效,可继续应用发掘整理.手术治疗主要针对病因,垂体瘤所致者近年来有用放射治疗的.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特别是视神经管有骨折者应去除骨折,视神经减压术应开放视神经管和硬膜鞘中部的前端.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相信您都已经有了了解.接受治疗之外,视神经萎缩患者还应该注意日常护理,这样能够很好的加速病情好转:一.每天在太阳未出来之前(不强求这点)早起后到室外,然后面向西方,双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舌头自然的挨着上牙床,凝神静气站好,这是开始这个运动护理视神经萎缩的预备姿势.二.双目轻闭,先呼气一口,后吸气,然后再呼再吸,总共两口之后要屏住呼吸,然后按照先左上.左下.右下.右上的顺序向左侧旋转眼睛,向左侧旋转眼睛7圈之后就可以稍停.然后按照同样的方法再向右旋转眼睛7圈.三.猛然睁大眼睛,看着远方,尤其站在高处看着远处的树木最好,如果视力已经看不到远方的树木,就要尽量的想象远方有树木,睁眼的同时要轻轻将气呼出,呼出第一口气要轻轻抬起脚跟,同时两臂向正前方轻轻抬起,注意手掌伸直,手指并拢,拇指微微弯曲.然后再吸气.呼气.吸气.呼吸要保持均匀.四.重复第二步和第三步,如此共做7次或5次.视神经萎缩的日常护理办法,视神经萎缩患者的这些护理办法您可以参考使用,如果你还有其他的疑问,可以随时在线咨询我院的专家.篇二:治视神经萎缩的最好方法有哪些治视神经萎缩的最好方法有哪些治视神经萎缩的最好方法有哪些一直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因为对于视神经萎缩的发病让很多人为之变色,对于视神经萎缩很多人也称为〝青盲〞,目前来说治疗的方法是非常之多的,但是中医治疗是目前被人们确认为最好的治疗方法.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眼科专家介绍说视神经萎缩多见于视神经乳头炎和球后视神经炎的晚期,颅内及眶内占位性病变,颈内动脉硬化,颅骨发育异常及眼压升高,视神经的钝挫伤.穿刺伤.颅底骨折.视神经鞘膜内出血,奎宁.铅.酒精等外来毒素.视神经萎缩究竟该如何治疗?由眼科专家.教授,经过几十年的潜心钻研,刻苦研究,不断探索,反复实践,通过对比中西医治疗方法,分析眼病病因病理,辨证施治,首创眼病特效疗法—〝视清光明疗法〞,在治疗视神经萎缩上有显著的效果.它以人体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凭借〝治其外必治其内,治其内必治其根〞.全面调节脏腑气血功能,疏通经络,改善眼底缺血状态,扶助正气,提高新陈代谢能力,补益气血,修复激活视神经.快速去除体内症候,以达到除表固本的功效.中医治疗视神经萎缩的辩证过程:1.肝肾亏虚型:外观端好,视力渐减,甚至失明.眼底见视神经乳头色淡或苍白或蜡黄.全身症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脉细.[治法] 补益肝肾,通窍明日.2.心营亏虚型:眼症同前,面白无华,头晕心悸,失眠健忘,舌淡脉细.[治法] 养心宁神,开窍明目.3.肝气郁结型:视物不清,目系淡白.兼见情志不舒,头晕目胀,口苦胁痛,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治法] 疏肝泄热,通络明目.专家温馨提示:视神经萎缩患者在日常饮食上需要注意:1.肉食类主要用于杂性眼底病,或者热性眼底病的恢复期辅助治疗.牛肉和羊肉具有益气养血明目的功效,肝.鸡肉.鸭肉补肾益精血,猪肉.鸡蛋和鸭蛋滋肝肾养阴液,鱼类则具有补肾益气.滋阴养目的作用.但这类食物应少食多餐,不可暴饮暴食.2.植物类多用于热性眼底病的辅助治疗,比如冬瓜.丝瓜.苦瓜.苋菜.芹菜.绿豆.赤小豆.海带等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活血通络作用,而黄米.高粱米.玉米.小米.黄豆.黑芝麻.木耳可益气养血明目.这些食物虽然主要用于热性眼底病的辅助治疗,但杂性眼底病气血不足者也可以食用.3.水果除了提供常见的维生素外,有些水果还非常适用于热性眼底病,如梨.苹果.桔子.菠萝.桃.杏.西瓜等.对于杂性眼底病来说,最好多吃栗子.胡桃仁.莲子心.龙眼.红枣中医是怎样看先天性视神经萎缩.篇三: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眼科专家指出:视神经萎缩是指视神经的退行性病变,致使视神经乳头颜色变白,表现为视力明显下降,视野缩小.本病是眼科疑难病之一,那么,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治疗视神经萎缩的药膳有哪些:一.鳖肉汤:用鳖1只,去头及内脏,枸杞子50克,山药50克,熟地_克,陈皮9克.以上共煮熟后去药渣,渴汤吃肉,酌量摄食,每日1次,连服___天.能益肾补肝养血,起到增进眼部血液循环,改善视神经营养,增加视力之作用.二.龙眼肉粥:龙眼肉_克,红枣5__枚,粳米1_克,加水适量共煮粥,早晚服用,连服数周.能养心补血益胃,用于心血不足出现的目暗视差.失眠健忘.自汗盗汗等症.三.玫瑰花烤羊心:鲜玫瑰花50克,或干品_克,在盐水中煮_分钟,羊心5_克切片串在烤签上,蘸上玫瑰盐水反复烤至熟,趁热食用.适用于心血亏虚.视物不清者.四.附子烧狗肉:狗肉1_0克切块,与生姜_0克共煨熟.另用熟附子30克,煎2小时,再放入煨好的狗肉,放入蒜.葱适量,炖至烂,食肉喝汤.酌量分次服用,每日1_2次,连服___天.能温补脾肾,用于脾肾阳虚之视神经萎缩,兼见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者.五.青菊花粥:用白米1_克加水适量煮粥,粥熟时加入白菊花_克,青皮末2克,再煮2_3分钟,早晚服用,连服___天.能疏肝理气.散结解郁.清热明目,用于肝经郁热之视神经萎缩.六.桃仁粥:粳米1_克,桃仁_,研粉,加水适量同煮粥.每日服1次,连服数日.能活血通络.散瘀止痛,适用于脉络阻滞或头部外伤引起之视神经萎缩.头痛等.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视神经萎缩的治疗的另一种方法视清光明疗法,以人体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凭借〝治其外必治其内,治其内必治其根〞.全面调节脏腑气血功能,疏通经络,改善眼底缺血状态,扶助正气,提高新陈代谢能力,补益气血,修复激活视神经.快速去除体内症候,以达到除表固本的功效.在治疗视神经萎缩上有显著的效果.。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正确认识视神经萎缩的治疗价值
作者:魏世辉, 张秀兰, WEI Shi-hui, ZHANG Xiu-lan
作者单位:魏世辉,WEI Shi-hui(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北京,100853), 张秀兰,ZHANG Xiu-lan(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刊名:
中华眼科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年,卷(期):2012,48(12)
1.Fedorov A;Jobke S;Bersnev V Restoration of vision after optic nerve lesions with noninvasive transorbital alternating current stimulation:a clinical observational study 2011
2.Sabel BA;Henrich-Noack P;Fedorov A Vision restoration after brain and retina damage:the "residual vision
activation theory" 2011
3.Brodsky MC 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an intracranial cause of pseudoglaucomatous cupping 2001
4.Gall C;Antal A;Sabel BA Non-invasive electrical brain stimulation induces vision restoration in patients with visual pathway damage 2012
5.Yevseyenkov V;Manastersky N;Jay WM The role of low vision rehabilitation in neuro-ophthalmic disease 2010
6.Optic Neuritis Study Group The clinical profile of optic neuritis.Experience of the Optic Neuritis Treatment Trial 1991
7.Pavlidis M;Stupp T;Naskar R Retinal ganglion cells resistant to advanced glaucoma:a postmortem study of human retinas with the carbocyanine dye DiI 2003
8.Klopstock T;Yu-Wai-Man P;Dimitriadis K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idebenone in Leber' 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 2011
9.Bouaita A;Augustin S;Lechauve C Downregulation of apoptosis-inducing factor in Harlequin mice induces progressive and severe optic atrophy which is durably prevented by AAV2-AIF1 gene therapy 2012
10.Gudlin J;Mueller I;Thanos S Computer based vision restoration therapy in glaucoma patients:a small open pilot study 2008
11.Mueller I;Mast H;Sabel BA Recovery of visual field defects:a large clinical observational study using vision restoration therapy 2007
12.Fujikado T;Morimoto T;Matsushita K Effect of transcorne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nonarteritic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 or 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 2006
13.lyer S;Xiao E;Alsayegh K Mitochondrial gene replacement in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neural progenitors 2012
14.Pearson RA;Barber AC;Rizzi M Restoration of vision after transplantation of photoreeeptors 2012
引用本文格式:魏世辉.张秀兰.WEI Shi-hui.ZHANG Xiu-lan正确认识视神经萎缩的治疗价值[期刊论文]-中华眼科杂志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