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三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
- 格式:pdf
- 大小:2.26 MB
- 文档页数:2
眼睛视神经病变常见疾病症状和治疗方法视神经是连接眼球和大脑之间的重要神经通路,负责将眼睛接收到的光信号传递给大脑进行图像处理。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视神经可能遭受损伤或病变,导致视力下降甚至丧失。
以下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视神经病变疾病以及对应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一、青光眼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影响视神经功能的眼科疾病。
它通常由眼内压升高导致,使得视神经受到损害。
青光眼的症状包括眼压升高、视野缩小、视觉模糊、眼部疼痛等。
治疗方面,可以通过眼药水、口服药物、手术等方式来减轻症状以及控制眼内压。
二、视神经炎视神经炎是指视神经发生炎症反应的疾病,通常由感染、自身免疫疾病或其他病因引起。
视神经炎的症状主要包括视力减退、眼球痛、视野缺损等。
治疗方面,视神经炎的处理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包括抗炎治疗、免疫调节治疗等。
三、视神经萎缩视神经萎缩是指视神经纤维数量减少或退化导致的疾病,它可由遗传因素、营养不良、缺血、神经炎等原因引起。
视神经萎缩的症状常表现为进行性视力减退、眼球震颤、色觉异常等。
治疗方面,视神经萎缩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引起的原因进行治疗,如纠正营养不良、改善血液循环等。
四、视神经脱髓鞘症视神经脱髓鞘症是指视神经髓鞘损伤或破坏引起的疾病,常见的原因包括多发性硬化症、视神经炎等。
病变后的视神经失去了正常的髓鞘保护,导致信号传导受阻,视力逐渐减退。
治疗方面,视神经脱髓鞘症的治疗包括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控制炎症、保护神经等。
五、视神经肿瘤视神经肿瘤是发生在视神经中的肿瘤,它通常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类。
视神经肿瘤的症状通常与肿瘤的位置和大小有关,表现为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眼球运动障碍等。
治疗方面,根据肿瘤的性质、大小和位置,可采取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在眼睛视神经病变的治疗过程中,除了针对具体疾病进行治疗外,还可以考虑辅助治疗来改善视神经的功能,如视力训练、康复治疗等。
此外,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视神经病变也是非常重要的。
怪三针胡光的怪三针由百会一针,百会前左右各1.5寸三针,左鼻翼一针,次白穴一针,共六针。
主要治疗抑郁症等精神疾患。
怪三针有三型: 原始正会左鼻次白从,多动症不集中,结巴尿床神志病。
标准头顶三角形,等边四神通,脑疲劳考前症,配不配合是癔症。
变异型很多种:脑瘫小节在其中;脾胃三针加土水;咳喘列缺重子仙;神志气结小节从;眼疾病,正会次眼黄;飞蚊症,下三皇矣可复溜上;耳聋鸣,正次中渚液门经;肾结石,针对侧,喝水让他动;胁肋痛,正次支沟中;神呕吐,正左鼻,孙太白;顽呃逆,正左鼻,节梅翳风穴。
怪三针,用心针得通。
胡光针灸针方《针方要诀》参考资料━胡光医师临床治验医案、医话中经常使用的或曾经使用过的传统组穴、董氏奇穴组穴以及治验增补组穴一.头面部组穴(一)镇逆组穴:此组穴为韩汝训教授妙用之攒竹穴和印堂上三分董氏奇穴之镇静穴组成,三穴合为镇逆穴。
治疗范围:咳逆、喘息气逆、顽固呃逆、一切气机上逆诸症及忧郁症、强迫症、疑病症、洁癖等。
治验应用:1.神经官能症、梅核气加失音穴或梅核点2.喘息加重子穴、重仙穴、小间穴、大间穴、浮间穴、外间穴3.奔豚气加膻中穴或开四关(二)同步组穴:此组穴分为小同步、中同步、大同步三部分。
1.小同步为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2.中同步为百会、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3.大同步为百会穴、四神聪穴、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上星穴(或神庭穴)、头维穴、率谷穴、印堂穴或加舌下三针。
治验应用:1.神经官能症(加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2.血管性痴呆;早老性痴呆;脑萎缩卒中后遗症;嗜睡症(加三重穴)3.帕金森病或症(加配灵骨穴、大白穴、三重穴或上三黄、下三皇)4.精神分裂症(加1.怪三针、2.丰隆穴、3.少泽放血)5.癫痫(临症加减)二.腹部组穴(一)新老十针:学习参照金针王乐亭前辈的理论和老十针及老实针的应用,推广并发挥已扩大其治疗范围。
取穴详解:神阙上下左右1.5-2寸等分点加右日月穴和开四关。
靳三针疗法(Jin three needle therapy)(Jin San Zhen Liao Fa)该疗法是靳瑞教授在长达40余年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集古代针灸名家的临床经验之精华,结合现代国内外临床研究成果,创立的以精选三穴为处方的针灸治疗新体系。
因其疗效显著,应用广泛,影响深远,而成为针灸治疗的新学派。
靳三针的由来及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靳瑞教授在海南从事脑型疟研究时,当地由于气候、环境的影响,患过敏性鼻炎的病人甚多。
靳老常以迎香穴位注射疗法治疗,病人大都在三次以内便能基本痊愈。
为此,病人们便送给靳老“靳三针”的雅号。
80年代后期,靳老集古代针灸医家的针灸处方精华,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精选出最常用的三个穴位,作为自己的常用固定处方,自此渐成体系。
时逢赖新生教授师从靳老学习,他专心研究“三针”学术思想,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总结而成《三针疗法》一书,从而使“靳三针”形成一个完整的针灸治疗体系。
后经靳老的数十位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共同努力,使“靳三针”疗法成为一个新的针灸学派。
靳三针的取穴特点及配伍规律常用的靳三针组穴配方共有三十九个,这些配方绝大多数是以三个穴位为一组(有的是二个穴位,左右共三个,个别4个穴位,甚至十余个穴位),它们的取穴依据各不相同,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1、三针为主,辩证配穴;2、力专效宏,取穴简捷;3、分类主治,配穴有度;4共性定式,相互为用。
靳老根据中医理论,在针灸组穴配方中,十分强调取穴的主次,因此,靳三针的组学配方有如下几个规律:1、根据病灶局部组学配方;2、根据藏府辩证组穴配方;3、根据经脉循行组穴配方;4、根据腧穴的协同功能组穴。
靳三针常用的处方及功能:1、益智清神类①智三针穴位组成:神庭、本神,主治:小儿智力低下、精神障碍、老年痴呆、血管性痴呆、健忘、神经衰弱、前头痛。
②四神针穴位组成:前顶、后顶、络却(双),主治:智力低下、痴呆、头痛、头晕、失眠、癫痫、脱肛。
中医针灸' 三针'系列秒杀绝技【收藏不后悔】靳三针有两层含义。
刚开始是指靳老治疗一个过敏性鼻炎的患者,经过三次治愈。
患者问这是什么疗法,灵机一动就回答是鼻三针。
后面靳老通过研究文献、总结临床,得出用三个穴位治疗种疾病的方法。
当时有记者来采访,通过观察发现都是扎了针,于是写了篇“靳三针轰动巴黎”的文章。
从此,靳三针名扬天下。
面一一道来:四神针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 1.5。
主治:智力低下、痴呆、头痛,头晕。
智三针神庭穴为第一针,左右两本穴神为第二、第三针神庭,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 寸。
本神,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 寸的神庭与头维穴连线的内三分之二与外三分之一的交点处。
主治:智力低下,精神障碍。
舌三针以拇指一、二指骨间横纹平贴于下颌前缘,拇指尖处为第针,其左右各旁1 寸处为第二、第三针。
主治:语言障碍、发音不清、哑不能言。
流涎、吞咽障碍。
颞三针耳尖直上发际上二寸为第一针,在第一针水平向前后各旁开为第二、第三针治: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脑外伤所致的半身不遂、口眼、窝斜,脑动脉硬化,耳鸣、耳聋,偏头痛,帕金森氏病、脑萎缩,老年性痴呆。
定神针印堂上0.5寸为定神1针,左阳白上0.5寸为定神n针,右阳白上0.5寸为定神m针。
主治:注意力不集中、斜视、前额头痛、眼球震颤,眩晕,视力下降。
针法:沿皮下,向下直刺0.5~0.8 寸出针时用棉球压针口、以防出血。
晕痛针为四神针+ 印堂、太阳。
主治:头晕头痛、头顶痛、偏头痛、前额痛。
针法:直刺0.5 至0.8寸,注意针下有硬物感觉时,是刺中髎骨切勿再深刺,可将针稍提高0.2 寸即可,进针后不提插捻转,可用刮针。
面肌针1 、眼睑痉挛:四白、下眼睑阿是穴。
2、口肌痉摩:地仓、禾髎、迎香。
针法:四白直刺或斜刺 0.5— 0.8 寸;下眼睑阿是穴向鼻沿皮 平刺 0.5 寸;地仓、向颊车平刺 0.5—0.8 寸;禾髎向下关 平刺 0.8 寸,进针后用电针连续波、频率稍密。
靳三针中精华部分转贴=============================发布时间:2009-10-15 14:59一、智1、智三针神庭穴为第一针,左右两本神穴为第二、三针[本神穴就是在神庭穴的两端,距离神庭穴大概4厘米的地方]主治:智力低下,精神障碍2、脑三针脑户穴和左右脑空穴(脑户穴旁开1.5寸)[脑户穴:位于百会穴后四寸五分]主治:肢体活动障碍,躯体不平衡3、舌三针以拇指一、二指骨横纹平贴于下颌前缘,拇指尖处为第一针,旁开1寸为二、三针4、四神针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5寸主治:智力低下,痴呆,头痛、头晕5、手智针内关、神门、劳宫(针0.5~0.8寸)主治:弱智儿童多动症,动多少静,癫痫,失眠6、足智针涌泉穴为第一针,趾蹠关节横纹至足跟后缘连线中点为第二针,平第二针向外旁开一指为第三针主治:弱智儿童的自闭症,多静少动,哑不能言7、痫三针内关、申脉、照海主治:癫痫,足内翻,足外翻[申脉穴位于足外侧部位,脚外踝中央下端一厘米凹处。
][照海,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二、颞1、颞三针耳尖直上发际上2寸及左右旁开1寸三针主治:脑动脉硬化,耳鸣耳聋,偏头痛,帕金森氏病,脑萎缩,老年痴呆2、手三针合谷、曲池、外关主治:上肢瘫痪3、足三针足三里、三阴交、太冲主治:下肢感觉或运动障碍,下肢瘫痪三、眼三针眼1在睛明穴上1分,眼2在瞳孔直下,当眶下缘与眼球之间。
眼3,目正视,瞳孔直上,当眶上缘与眼球之间(均可针1~1.2寸)主治:视神经萎缩配合穴注肝俞、肾俞、足三里四、鼻三针迎香、鼻通(上迎香:鼻骨下凹陷中,鼻唇沟上端尽处)、攒竹或印堂主治: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衄[攒竹穴在眉毛内侧顶端。
偶于《针灸心悟》中读得攒竹穴可治急性腰扭伤,应用于临床中,疗效颇佳]五、耳三针听宫、听会、完骨(1~1.5寸)主治:耳聋、耳鸣(针后均不提插,可轻捻转)可配四神针、颞三针[听宫穴耳珠前方耳朵前的小软骨为耳珠,耳珠稍前处凹陷处压迫会有疼痛感][听会穴在耳屏的前下方与小豁口平齐,张嘴时凹窝处][完骨,耳后高骨,即颞骨乳突。
三针汇集智三针治疗智力低下神庭+本神*2神庭: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本神: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寸,神庭旁开3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2/3与外1/3的交点处。
常规手法四神针治疗智力低下,精神障碍,头疼四神针百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百会前后左右各1.5寸针尖向外刺脑三针治疗运动共济失调,脑瘫,弱智,视力障碍脑户+脑空*2。
脑户:在头部,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风府上1.5寸,枕外隆凸的上缘凹陷处;脑空:在头部,当枕外隆凸的上缘外侧,头正中线旁开2.25寸向下刺颞三针治疗运动障碍,偏瘫,弱智颞三针耳尖直上2寸,其前后各1寸向下刺晕痛针治疗美尼尔氏综合症,眩晕四神针+印堂+太阳穴*2。
印堂:在前额部,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太阳穴: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太阳穴直刺眼三针治疗视神经萎缩,黄斑变性,视网膜脱落等眼ⅠⅡⅢ;针Ⅰ:睛明穴上2分,向眼底进针1.2―1.5寸;Ⅱ:眶下缘中点,向眼底进针1.2―1.5寸,将眼球向上推;Ⅲ:眶上缘中点,向眼底进针1.2―1.5寸,将眼球向下推要深刺达眼底,不提插,不旋转,不加电针!只向上刮针定神针治疗多动症,眩晕,注意力不集中,弱智儿童定神针Ⅰ:印堂穴上5分;Ⅱ:阳白穴上5分,左右各一;阳白:在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向下刺鼻三针治疗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病等迎香,上迎香,印堂,加攒竹。
上迎香:在面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处鼻唇沟上端处。
迎香病情早期对刺,病久向内上斜刺。
上迎香向内下斜刺。
慢性鼻炎用攒竹穴面肌针治疗面肌痉挛四白,颊车,地仓,迎香,禾髎。
眼肌痉挛:四白+下眼睑阿是穴;面肌痉挛:地仓透颊车,迎香或禾髎加电用连续密波,时间大约45分钟叉三针治疗三叉神经痛太阳,下关,阿是穴。
上支:太阳,下关,阿是穴(阳白);中支:太阳,下关,阿是穴(四白);下支:太阳,下关,阿是穴(大迎)加电可以长时间面三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翳风,颊车,地仓。
视神经萎缩的康复训练如何做
一、概述
大家都知道视神经萎缩对患者的危害非常大。
刚开始的时候,患者看到的视野也会渐渐缩小。
逐渐的时候会失明。
所以发现视神经萎缩以后一定要赶快治疗。
除了要及时治疗以外,康复训练当然也是必须去做的。
患者一定要树立能治愈疾病的信心。
要避免不良的情绪。
因为不良情绪的刺激也会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患者的家属这时候也要多多关心患者。
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视神经萎缩的康复训练如何做,让大家能更快的康复。
二、步骤/方法:
1、视神经萎缩的康复训练要进行针灸治疗。
就是用眼针电针头皮针,来取眼周围的穴位。
并且根据患者的情况来进行调整,这样可以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尽快恢复。
达到最终治愈的目的。
2、视神经萎缩的康复训练还会进行光感训练。
就是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边,利用会发光的东西,通过不同的光的颜色,强弱度和光源的距离,来对患者的视觉进行刺激。
看看患者是不是有视觉反馈。
3、还要进行全身的耐力训练和本体感觉的心理,因为视神经萎缩的患者眼睛的问题所以行动特别不方便。
全身的耐力相对于正常人来说已经很低了。
所以耐力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进行上下楼梯,触摸不同东西让他辨别等方法来进行训练。
三、注意事项:
还要进行心理方面的治疗。
许多患者因为眼睛问题而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
这种情况就要用心理疗法进行辅助治疗。
并且要进行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
还要学习一些辅助器具的使用。
针灸可以治疗哪些眼病钱静发布时间:2023-06-21T09:17:35.814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2023年6期作者:钱静[导读] 眼与人体脏腑经络之间具有较为密切的关联,视觉功能的发挥主要依赖于人体五脏六腑精气血的濡养,因此针对眼病的形成原因,不管是外感六淫,或是内伤七情,均是经由经脉在其循行部位的基本反映。
《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目而为之精”;《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之精”。
在诊治眼病时,需审别经络,确切病发于何经、何脏、何腑。
临床中通过针刺的手法对脏腑经络气血进行调节,以治疗眼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雅安市芦山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四川雅安 625600眼与人体脏腑经络之间具有较为密切的关联,视觉功能的发挥主要依赖于人体五脏六腑精气血的濡养,因此针对眼病的形成原因,不管是外感六淫,或是内伤七情,均是经由经脉在其循行部位的基本反映。
《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目而为之精”;《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之精”。
在诊治眼病时,需审别经络,确切病发于何经、何脏、何腑。
临床中通过针刺的手法对脏腑经络气血进行调节,以治疗眼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一、关于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采用针刺和艾灸相互结合的方法进行疾病的治疗。
“针”指的是针刺,用针刺入人体穴位治病,主要遵循“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辨证治疗原则,进针以后,借助对于补、泻、平补平泻等相关手法的联合应用,获取人体本身的调节反应。
“灸”指的是艾灸,用火将艾条或是艾炷点燃,对人体穴位进行烧灼,促使热力透入肌肤,以起到温通气血的效果。
针灸是我国一种特有的疾病治疗方法,属于“内病外治”的医术,主要是借助人体腧穴和经络具有的传导作用,通过一定的操作手法,实现对疾病的有效治疗。
耿恩广:全身最重要的74个穴位讲解(附图)1938年生,河北省唐山市东矿区前金庄人。
退休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教授,经络腧穴教研室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针灸学会常委,腧穴分会秘书长、主任委员。
耿恩广以口述讲课的形式,在全身360余穴中选讲了74穴,介绍了这些穴位的功效主治及具体操作方法,是他几十年临床积累下来的精华。
一、尺泽1.急性胃肠炎:在尺泽附近的静脉放血。
方法:暴露肘窝静脉,用碘酒消毒,再用酒精脱碘后,令患者掌心向上握拳,医者用掌由患者腕部向肘推3~5次,最后一次手要停在距静脉三横指处。
捏紧前臂,使静脉怒张,另一手持三棱针对准静脉,缓慢刺入,以穿透管壁为限,再缓慢出针、血即流出,腹痛、恶心立止,操作完毕,患者屈肘止血。
2.膝关节病:直刺,有适当针感时,边捻针边叫患者活动膝关节;也可针完起针后叫患者活动膝关节。
二、孔最1.外感时可发汗(用远红外线照射该穴7~8分钟),或针刺捻转使周身微热。
2.鼻衄:直刺0.3~0.5寸,针感酸胀至鼻衄止。
三、列缺1.阴茎、睾丸、尿道病:弹拨或用针斜刺,使针感向肘方向传导。
2.慢性咽炎:配照海穴(针列缺时,针斜向肘,使局部酸胀,针照海要直刺0.3~0.5寸,使局部酸胀、每隔5分钟捻针1次)四、太渊1.膈肌痉挛(呃逆):避开动脉直刺0.3~0.5寸,使局部酸胀。
2.脉管堵塞:针法同上。
五、鱼际1.支气管哮喘:用1寸针向掌心方向刺入0.3~0.5寸,使局部酸胀,哮喘会迅速平复,肺部哮鸣音消失,体表压痛消失。
2.岔气:针法同上。
六、少商1.咽喉肿痛:三棱针点刺放血。
方法:消毒穴位,医者用拇指由患者的大鱼际向指端推3~5次,最后一次停在指关节处,捏紧拇指,另一手持三棱针对准穴位快速刺入,针孔要大,挤出血10~15滴,使血由暗红变淡为宜。
2.外感身疼无汗:用0.5寸针刺该穴,捻转使局部刺痛。
3.中风急救:配商阳、中冲、关冲、少冲、少泽,双手均刺,强刺激,或点刺放血。
靳三针 鼻三针:迎香、上迎香(即鼻通穴)、印堂
眼三针:眼Ⅰ针、眼Ⅱ针、眼Ⅲ针 (定位:眼Ⅰ针位于睛明穴上0.2寸;眼Ⅱ针在下眼眶上缘,正对瞳孔,大约承泣穴的位置;眼Ⅲ针在上眼眶的下缘,正对瞳孔。) 耳三针:听宫、听会、完骨 舌三针:舌Ⅰ针、舌Ⅱ针、舌Ⅲ针 (定位:上廉泉穴为舌Ⅰ针,左右各旁开0.8寸为舌Ⅱ针、舌Ⅲ针) 智三针:神庭、左右本神 四神针:四神Ⅰ针、四神Ⅱ针、四神Ⅲ针、四神Ⅳ针 (定位:首先取百会穴以百会为中心,向前、后、左、右各旁开1.5寸取穴) 脑三针:脑户、左右脑空 颞三针:颞Ⅰ针、颞Ⅱ针、颞Ⅲ针 (定位:第一针的位置在耳尖直上入发际2寸处,从第一针这个水平向前、后各旁开1寸,为第二、三针) 定神针:定神Ⅰ针、定神Ⅱ针、定神Ⅲ针定 (定位:第一个穴是印堂穴上0.5寸,第二三个穴是左右阳白穴各上0.5寸) 晕痛针:四神针、太阳、印堂 面肌针:四白、下眼睑阿是穴;地仓透颊车、禾髎、迎香 叉三针:太阳、下关、阿是穴 面瘫针:翳风、地仓颊车互透、迎香;阳白、太阳、四白 突三针:天突、水突、扶突 颈三针:天柱、百劳、大杼 背三针:大杼、风门、肺俞 肩三针:肩Ⅰ针、肩Ⅱ针、肩Ⅲ针 (定位:第一针在肩峰下的凹陷中,在第一针的前后方向各旁开约2寸处,即肩关节前后凹陷处。) 手三针:曲池、外关、合谷 足三针:足三里、三阴交、太冲 手智针:劳宫、神门、内关 腰三针:肾俞、大肠俞、委中 坐骨针:坐骨点、委中、昆仑 膝三针:双膝眼、血海、梁丘 踝三针:解溪、昆仑、太溪 足智针:涌泉、泉中、泉中内 (泉中指涌泉下即足心,泉中内指从泉中穴向内侧旁开0.8~1寸) 痿三针:上肢痿:曲池、合谷、尺泽;下肢痿: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褐三针:颧髎、太阳、下关 乳三针:乳根、膻中、肩井 胃三针:中脘、内关、足三里 肠三针:天枢、关元、上巨虚 胆三针:期门、日月、阳陵泉 尿三针:关元、中极、三阴交 脂三针:内关、足三里、三阴交 肥三针:中脘、带脉、足三里 痫三针:内关、申脉、照海 阴三针:关元、归来、三阴交 阳三针:气海、关元、肾俞 闭三针:十宣、涌泉、人中 脱三针:灸百会、灸神阙、人中
内蒙古中医药第 38 卷2019 年 7 月第 7
期 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38 No.7 2019
123
[3]
方小群,贾书磊,汪秋艳,等.自我间歇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
对排尿障碍病人膀胱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 志,2015,37(11):846.[4] 朱毅,李凝,励建安,等.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的针
刺康复临床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0,8(12): 1495-1497.
[5] 张素华.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45例临床观察[J]. 浙江中医杂志,2008,43(11):654.[6]
孙岚,李建军,王征美,等.电针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影响
的尿动力学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11): 903- 904.
眼三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陈静(天津市武清区大良医院天津301703)
摘要目的:探究眼三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及对视功能的影响。
方法:研究对象选取
2016年4月~2018年4
月在我院治
疗的70例视神经萎缩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5例),
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
合眼三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力、视野[平均缺损值(MD)、平均光敏感度
(MS)]
、视觉诱发电位及临床疗效。结果:
相比对
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视力、MS、治疗总有效率较高,MD、视觉诱发电位较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眼三针治疗视神
经萎缩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视功能
。
关键词视神经萎缩;
眼三针;视功能
中图分类号:R774.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9)07-0123-02
视神经萎缩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其 轴突病变,致使视神经变细而产生视神经传导障碍的一种疾
病,随着病情进展,可导致视力下降,视野受损,严重者可导致
视功能丧失。目前临床对该病尚无理想治疗药物及方法。中医 学研究指出,
针刺眼周三穴具有一定优势,与手术治疗相比,几
乎无损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叫本研究旨在探讨眼三针治疗视 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及对视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2016
年4
月~2018
年4
月在我院
治疗的70例视神经萎缩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
(35
例)与观察组(35例)。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58~ 74岁,平均年龄
(66.38±3.36)岁;病程2~24个月,平均病程
(13.27+0.67)个月。
观察组男性
19例,女性16例;年龄59~75
岁,平均年龄(66.40±3.39)岁;病程2~24个月,平均病程
(13.24土
0.65)个月。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05),具
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患者均签署知 情同意书。1.2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视觉诱发电位检查
、头颅
CT、MRI
检查确诊;②西医诊断符合《视神经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沁诊
断标准,出现色觉障碍、视力下降、视野改变等;③中医诊断符
合《中医眼科学》叫眼底检查视乳头颜色暗淡或惨白、瞳孔光反 应障碍。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血管、肝肾、血液系统等原发 性疾病;②青光眼,眼压无法控制。
1.3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西医基础治疗,给予服用甲钻胺片
(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126),0.5mg/次
,3
次/d;银杏叶片(浙江康恩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Z20027963),36mg/次,3次/d;并配合服用100mg维生素B】(广
东邦民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852),1次/d;肌注 500»g维生素Bi2 (江苏朗欧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2021600),!次/d
。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眼
三针治疗,选取睛明、承泣、上明穴、风池穴施针,
眼周三穴不可
提插捻转,风池穴采取捻转补法,针刺后留针30min,l次/d,连
续治疗4周。
1.4评价指标①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视功能,视力检查
:
国际标
准视力表,采用
OCTOPUS 101视野计检查视野,视力<4.0,采用
LVC程序检查,M4.0
时釆用G2程序检查,分别记录MD、MS
值;
采用德国罗兰眼电生理仪检测视觉诱发电位
,200ms内有
3~5个波,100ms
左右的正波具有临床诊断意义。②比较两组临
床疗效,判定依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
企显效:视力表检
查视力增加W2行,视野检查,绝对暗点变为相对暗点,视觉诱 发电位P100潜伏期延长;有效:视力表检查增加1
行,视野检
查中心暗点缩小,视觉诱发电位潜伏期延长;无效:视力、视野
、
视觉诱发电潜伏期无改变或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
+有效率
。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
[n(%)]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
检验;计量资料以G±s)表示,组间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
;P<0.05为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视功能观察组治疗后视力、MS高于对照组,MD、视觉诱发
电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表1两组视功能对比
(i±s)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表示
P<0.05。
组别视力MD(dB)MS(dB)
视觉诱发电位(ms)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刖治疗后
对照组3.57±3.72±
13.8412.8414.2614.36122.40121.58
(n=35)0.240.24*±5.33±3.32±5.69±3.62±6.29±5.24
观察组3.62±4.04±13.8110.3914.1916.72122.6211&24
(n=35)0.230.20*±5.29±3.15*±5.73±3.59*±6.52±4.73
*
t0.8906.0600.0243.1670.0512.7390.1442.799
P0.3770.000
0.981
0.0020.9590.0080.8860.007124内蒙古中医药第 38
卷 2019 年 7 月第 7 期 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38 No.7 2019
2.2临床疗效 观察组23例显效、11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
率97.14%;对照组17例显效、
10例有效、8例无效,总有效率
77.14%,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4.509,P=0.012)o
3讨论
视神经萎缩根据病理分型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原发性 视神经萎缩表现为视神经轴突纤维萎缩,甚至消失,胶质细胞 无病理性改变;继发性视神经萎缩主要表现为胶质细胞发生改 变,多由炎症、缺血、外伤、毒性作用、肿瘤等因素所致。祖国医 学认为,视神经萎缩归属“青盲”“视瞻昏渺”等范畴,是由目系 失其濡养、气血精不足、经期不利、脉道瘀阻所致,治疗以改善 眼周微循环代谢为原则。临床诊断可通过视力减退、视野改变、视神经诱发电位等 检查了解视神经萎缩程度,视力减退作为临床主要表现最易被 检出,亦是临床首要解决的问题,而视野缺损与视神经诱发电 位需利用仪器检出。本研究分别在治疗前后通过检测视神经萎 缩患者视力、视野、视神经诱发电位,了解不同疗法对视功能的 影响,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视力、MS、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 组,MD、视觉诱发电位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在西医基础治疗上, 采取眼三针治疗,可有效改善视神经萎缩患者的视功能,提高 临床疗效。西医基础治疗主要给予扩张视神经血管、营养视神 经的药物,虽可一定程度缓解临床症状,但治疗效果欠佳。针刺 可改善微循环,促进血管扩张,增加缺血区供氧量,取眼周睛 明、承泣、上明联合两侧风池穴可有效改善视神经功能。睛明穴 的气血来源为体内膀胱经,是足阳明、手足太阳、督脉交汇之 处;承泣穴属胃经穴,胃经为阳明经,多气血,气血物质为胃经 体内静脉气血上行所化,针刺承泣穴可促进气血上行,改善眼 周血液循环;针刺上明穴具有明目利窍的作用;风池穴为胆经 穴,亦是足少阳经、阳维脉交会之穴,针刺该穴,可改善脑血管
张力、脑动脉弹性及紧张度,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针刺上述诸
穴,可有效促进眼周血液循环,扩张血管,改善视功能
is。
综上所述,眼三针治疗视神经萎缩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 效,改善视功能。
.
参考文献⑴蔡萧君,王丽媛,赵晓龙.针刺眶内穴位结合头针治疗视神经
萎缩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5,25( 4) : 236-240.[2] 韦企平,魏世辉.视神经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M].
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2007:241-242.[3] 李凤鸣.中华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
162-163.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北京:中国医
药科技出版社,2012:169-170.[5] 蒋晖,刘万里,匡国平.针刺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效果观察[J].中
外医学研究,2016,14(9):65-66.⑹王研,陈春艳,孙河,等.针剌窍明穴治疗闭角型青光眼视神经
萎缩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5):558-560.
中药内服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临床疗效卓敏(广州市增城区中医医院广东广州5113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内服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中风-中经络(气虚血瘀)失语患者
80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3月~2019年3月,依据抽签随机分组原则,分成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和
中药内服,给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
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
。两组治疗前各项语言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语
言评分均有所上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风-中经络(气虚血瘀)失语采用中药内服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能
够有效改善语言功能,临床疗效确切。
关键词中药内服;
醒脑开窍针刺
;中风后失语;
中风-中经络(气虚血瘀)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识码:B中风作为常见且多发的神经内科疾病.致残率较高叫严重 影响身体健康。构音障碍和失语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
病并发症叫常见表现为感觉性失语、运动性失语和混合性失
语。研究表明,有30%的中风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构音障碍和 失语症叫加上中风后神经系统受到损害,使交流能力受到严重 影响,导致治疗难度加大。目前,临床中风后失语通常采用常规 治疗,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但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叫近年 来中医方药联合针灸治疗在临床中的广泛使用,效果良好。本 研究将对照组(常规治疗和中药内服)和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 用醒脑开窍针刺治疗的观察组进行对比,旨在探讨临床疗效, 并结合临床病例资料进行研究。1资料与方法文章编号:1006-0979( 2019 )07-0124-021」一般资料选取辨证为中风-中经络(气虚血瘀)失语患者 80例,本院2015年3月~2019年3月收治,实施随机抽签方式 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22 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7.60±3.4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