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第13课《网上学习:身边的发酵食品》 粤教版 共12张
- 格式:pptx
- 大小:15.49 MB
- 文档页数:13
《网上学习_身边的发酵食品》导学案第一课时导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改变。
发酵食品由于其独特的味道和营养价值,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本次学习将围绕身边常见的发酵食品展开,通过学习,让同学们了解发酵食品的制作过程和功效,进一步增加对发酵食品的了解和认识。
一、学习目标:1. 了解发酵食品的定义及其分类;2. 掌握身边常见的几种发酵食品的制作方法;3. 了解发酵食品的营养功效和食用方法;4. 培养同学们对发酵食品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二、预习任务:请同学们通过互联网,查找了解以下问题:1. 什么是发酵食品?发酵的定义是什么?2. 发酵食品有哪些分类?分别举例说明;3. 常见的发酵食品有哪些?它们的制作原理是什么?4. 发酵食品对人体有哪些益处?如何科学食用发酵食品?三、导学环节:1. 导入环节:同学们是否了解发酵食品的概念?请简单描述一下发酵食品在你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授环节:a. 什么是发酵食品?发酵食品是经过微生物发酵加工制成的食品,包括酸奶、豆腐、酱油等。
发酵是指微生物在氧气充足或缺氧的情况下,通过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成更简单的物质过程。
b. 发酵食品的分类:按照制作原料和发酵菌的不同,可将发酵食品分为乳酸菌发酵食品、酵母菌发酵食品和霉菌发酵食品等。
比如酸奶、啤酒、酱油等。
c. 身边常见的发酵食品及制作方法:- 酸奶:将牛奶与优质的发酵乳剂混合,经过保温发酵,可以让乳酸菌发酵,制成酸奶。
- 水果醋:将果汁或水果与醋酱或醋酿制成的发酵液混合,静置发酵一段时间,最后滤干净,可以得到果醋。
d. 发酵食品的营养功效:发酵食品可以帮助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改善肠道菌群、促进食物消化吸收等。
比如酸奶中含有丰富的乳酸菌,可以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力。
3. 实践环节:同学们可以选择一款自己喜欢的发酵食品,尝试根据学习到的制作方法自己动手制作一次。
可以记录制作过程和口感体验,并分享给同学们。
五年级下册第13 课《网上学习:身边的发酵食品》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网上学习:身边的发酵食品》是《科学》五年级下册“微观生命世界”单元的最后一课。
本节课是一节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课。
在生活中,人们巧妙地利用有益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加工制造出各类发酵食品。
发酵食品风味独特,丰富了我们的饮食生活。
本课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收集身边常见的发酵食品,了解它们的制作方法,并上传至网络,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从而了解更多发酵食品的知识。
本课由四个环节组成。
环节1“确定主题”,要求学生选定要调查的发酵食品主题;环节2“搜集信息”,指导学生搜集当地常见发酵食品的原材料、条件控制和制作流程等信息;环节3“上传资料”,要求学生整理自己调查到的资料,并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环节4“交流分享”,要求学生阅读各地同学上传的资料,了解不同地区的发酵技术,并与同学交流。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会接触到泡菜、毛豆腐和酸奶等发酵食品。
但各地区传统发酵食品可能不一样,制作方法也不尽相同。
本课在学生已经了解发酵现象的基础上,以学生较为熟悉的发酵食品为素材,引导学生习得借助网络进行学习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1. 了解身边的发酵食品,知道如何利用有益微生物使食物更易保存。
2. 了解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发酵食品及简单的制作流程。
3. 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发酵食品的资料,进行有目的的调查研究。
4. 体验技术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初步了解发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了解科学技术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身边的发酵食品,知道如何利用有益微生物使食物更易保存。
教学难点: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发酵食品的资料,进行有目的的调查研究。
五、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发酵食品、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六、教学过程(一)任务驱动情境:波波到彬彬家做客。
饭桌上有一坛泡菜、一盘毛豆腐和几盒酸奶。
问题:饭桌上摆放的都是经过发酵的食品。
《网上学习_身边的发酵食品》导学案《网上进修:身边的发酵食品》导学案一、导学目标本导学案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网上进修,了解身边常见的发酵食品,探究其制作原理和营养成分,培养学生对发酵食品的兴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导学内容1. 了解发酵食品的定义和分类;2. 探究常见的发酵食品的制作原理;3. 分析发酵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健康价值;4. 通过网络资源进修制作一款发酵食品。
三、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一段关于发酵食品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发酵食品的好奇心。
2. 进修任务:让学生自主搜索网上相关资料,了解发酵食品的定义和分类,以及常见的发酵食品有哪些。
3. 探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常见发酵食品的制作原理,例如酸奶、泡菜、酱油等,让学生了解发酵的过程和原理。
4. 分析:让学生分析发酵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健康价值,比较发酵食品与非发酵食品的区别,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饮食观念。
5. 实践:通过网络资源或视频教程,让学生进修制作一款发酵食品,例如自制酸奶或泡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6.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进修的收获和体会,分享自己的进修心得和体会,加深对发酵食品的理解和认识。
四、导学评判1. 通过学生的表现和作品展示,评判学生对发酵食品的理解和掌握水平;2. 评判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表现和效果,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3. 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进修心得和体会,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其他发酵食品的制作方法和营养成分,拓展对发酵食品的了解;2. 组织学生参与发酵食品的制作比赛或展示活动,增强学生的进修兴趣和参与度;3. 鼓励学生尝试制作不同口味和风味的发酵食品,培养学生的创新认识和实践能力。
六、导学案设计者XXX老师通过本导学案的设计和实施,置信学生将会对发酵食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出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科学的饮食观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粤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学科学《网上学习:身边的发酵食品》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3课,主要介绍了身边的发酵食品。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什么是发酵、发酵的原理、发酵食品的制作过程以及发酵食品对人体的好处等知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发酵的概念和原理。
2.了解常见的发酵食品及其制作过程。
3.了解发酵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对人体的好处。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方式,探究发酵的过程和原理。
2.通过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方式,交流发酵食品的制作经验和体会。
3.通过听讲、讨论等方式,加深对发酵食品的认识和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合作等能力。
2.培养学生对发酵食品的兴趣和热爱。
3.培养学生的健康饮食观念,了解发酵食品对人体的好处。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发酵的概念和原理。
2.常见的发酵食品及其制作过程。
3.发酵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对人体的好处。
教学难点:1.发酵的原理和过程。
2.发酵食品的制作过程。
四、学情分析本课是一节关于发酵食品的课程,学生们可能已经了解到一些发酵食品的基本知识,但对于发酵的原理和过程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方式,深入了解发酵的过程和原理。
同时,本课还需要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方式,交流发酵食品的制作经验和体会,加深对发酵食品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1.引入问题:你们最喜欢吃哪些发酵食品?为什么?2.通过讨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网上学习:身边的发酵食品。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1.发酵的定义和原理。
2.常见的发酵食品及其制作过程。
3.发酵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对人体的好处。
第三环节:实验探究1.实验名称:发酵的过程。
2.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比较,了解发酵的过程和原理。
3.实验材料:面粉、酵母、糖、水、容器等。
4.实验步骤:(1)将面粉、糖和酵母混合均匀。
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13《网上学习身边的发酵食品》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酸笋属于()。
A.谷物发酵食品B.蔬菜发酵食品C.豆类发酵食品2.酸奶是利用()使牛奶发酵而制成的。
A.乳酸菌B.真菌C.酵母菌。
3.下列不属于酸笋制作流程的是()。
A.装坛密封B.加盐、煮沸、冷却C.添加酒精4.发酵食品过程中,往往会对食品进行消毒密封,不是其主要作用的是()。
A.防止空气中的杂菌进去,影响发酵B.隔绝空气,有利于保证发酵所需的温度C.防止有杂物垃圾掉入,影响卫生5.下列不属于发酵食品的是()。
A.拍黄瓜B.酸奶C.酸豇豆二、填空题6.生活中,人们利用( )的发酵作用,加工制造出各类发酵食品。
7.( )能更好地保存食物,避免食物因发霉而变质。
三、判断题8.发酵食品是一种低糖、低脂、低能量的绿色食品。
( )9.发酵食品含有大量益生菌可改善人的胃口。
( )10.豆腐乳是谷物发酵食品。
( )11.酸笋是广东南雄的传统调味佳品。
( )四、连线题13.泡菜谷物发酵食品豆腐乳蔬菜发酵食品酸奶豆类发酵食品馒头乳类发酵食品五、综合题14.许多同学都喜欢喝可口的酸奶,我们来进行制作酸奶的探究实验。
(同学们一起动手试试吧,记得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成果哦!)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加热至( )℃左右。
2.待温度降到( )℃左右,往鲜牛奶中加入2勺酸奶(或者乳酸菌),并搅拌均匀。
3.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8-10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
参考答案:1.B【详解】发酵食品是指人们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类食品。
在我们身边,常见的发酵食品有谷物发酵成品、豆类发酵成品、乳类发酵成品、蔬菜发酵成品。
酸笋属于蔬菜发酵食品。
2.A【详解】酸奶是由鲜牛奶在乳酸菌的作用下发酵而成,在制酸奶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卫生和温度,既要为乳酸菌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又要防止其他微生物的干扰和破坏。
3.C【详解】发酵食品是指人们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类食品。
《网上学习_身边的发酵食品》作业设计方案《网上进修:身边的发酵食品》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发酵食品是我们平时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品,如酸奶、面包、酱油等。
通过发酵,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得到增强,口感也更加丰富。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发酵食品的制作原理和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发酵食品的定义和种类;2. 掌握发酵食品的制作原理和过程;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4. 提高学生对发酵食品的认识和兴趣。
三、教学内容1. 发酵食品的定义和种类;2. 发酵食品的制作原理;3. 发酵食品的常见制作方法;4. 制作酸奶、面包、酱油等发酵食品的实践操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实例分析:通过讲解发酵食品的定义和种类,引导学生了解发酵食品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2.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制作酸奶、面包、酱油等发酵食品,让学生亲自体验发酵的乐趣;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制作发酵食品的经验和心得,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发酵食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讲授:讲解发酵食品的定义、种类和制作原理;3.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制作酸奶、面包、酱油等发酵食品;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制作发酵食品的经验和心得;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发酵食品的兴趣和热情。
六、评判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教室积极参与、实验操作情况等;2. 作业:安置相关的作业,如制作发酵食品的实践操作报告、发酵食品的制作流程图等;3. 考试:组织考试,考查学生对发酵食品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七、拓展延伸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深入探讨发酵食品的制作技术和发展趋势;2. 组织学生参观发酵食品生产厂家,了解摩登发酵食品生产工艺;3. 开展发酵食品制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竞争认识。
八、总结通过本课程的进修,学生将对发酵食品有更深入的了解,掌握发酵食品的制作技巧,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对发酵食品的认识和兴趣。
《网上学习_身边的发酵食品》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了解发酵食品的定义和分类;2、掌握发酵食品对人体健康的益处;3、探索身边常见的发酵食品及其制作方法。
第一部分:导入热身(预计5分钟)让学生观看一段有关发酵食品的视频,引导他们思考发酵食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提出问题:你知道什么是发酵食品吗?它们对我们的健康有何益处?第二部分:导入知识(预计15分钟)1、讲解发酵食品的定义和分类:发酵食品是利用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生长繁殖而产生的化学变化的食品,主要分为酒类、酱类、咸菜类和豆制品类等。
2、简要介绍发酵食品对人体健康的益处:发酵食品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增强免疫力、降低胆固醇、保护肝脏等。
第三部分:拓展实践(预计2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常见的发酵食品(如酸奶、泡菜、酱油等),并查找其制作方法;2、学生按照制作方法,进行发酵食品的实践制作;3、学生讨论制作过程中的感想和收获,以及对发酵食品的认识有何改变。
第四部分:讨论分享(预计10分钟)1、让每组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发酵食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2、全班共同讨论各种发酵食品的制作方法及对身体健康的好处,加深对发酵食品的认识。
第五部分:小结复习(预计5分钟)1、强调发酵食品对健康的重要性;2、总结发酵食品的定义、分类及益处;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摄入发酵食品,保持健康饮食习惯。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导学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发酵食品的定义、分类和益处,还亲身体验了发酵食品的制作过程,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食品健康的认识。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提高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饮食健康,多食用发酵食品,保持身体健康。
第二课时一、导学目标:1.了解发酵食品的定义和分类。
2.掌握发酵食品的制作方法和功效。
3.认识身边常见的发酵食品及其营养价值。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发酵食品?发酵食品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复杂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简单的有机物质而制成的食品。
《网上进修_身边的发酵食品》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背景:随着互联网的进步,网上进修已成为一种新型的进修方式。
而发酵食品作为一种传统的食品加工方式,不仅有益于人体健康,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因此,本次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网上进修的方式,让同砚了解身边的发酵食品,培育其对健康饮食的熟识和爱好。
二、设计目标:1. 让同砚了解常见的发酵食品及其制作过程;2. 培育同砚对健康饮食的熟识和爱好;3. 提高同砚的进修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设计内容:1. 同砚需要通过网上进修的方式,了解常见的发酵食品,如酸奶、豆腐、酱油等,以及它们的制作过程;2. 同砚需要制作一种发酵食品,并记录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3. 同砚需要完成一篇关于发酵食品的小结,包括对发酵食品的熟识、健康饮食的重要性等内容。
四、设计步骤:1. 同砚起首需要通过指定的网站或资源,了解常见的发酵食品及其制作过程;2. 同砚选择一种发酵食品进行制作,并筹办所需材料和工具;3. 同砚按照所学知识,完成发酵食品的制作过程,并记录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4. 同砚依据所学知识,完成一篇关于发酵食品的小结,包括对发酵食品的熟识、健康饮食的重要性等内容。
五、作业要求:1. 同砚需要按照指定的步骤完成作业,并按时提交;2. 同砚需要在作业中呈现对发酵食品的熟识和爱好,以及对健康饮食的重视;3. 同砚需要做到条理明晰、语言流畅,内容准确。
六、评分标准:1. 完成作业的准时性和规范性;2. 对发酵食品的熟识和爱好的呈现;3. 对健康饮食的重视水平;4. 小结的条理明晰、语言流畅、内容准确。
七、作业辅导与反馈:1. 老师可以在网上进修平台上提供作业辅导和指导;2. 老师可以通过评阅作业,赐予同砚准时的反馈和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同砚不仅可以通过网上进修了解发酵食品的知识,还可以亲自动手制作发酵食品,培育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健康饮食观念。
期望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能够激发同砚对健康饮食的爱好,为他们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网上学习_身边的发酵食品》导学案《网上进修:身边的发酵食品》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发酵食品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身边常见的发酵食品及其制作方法。
3. 了解发酵食品对人体健康的益处。
导学内容:一、发酵食品的定义和分类发酵食品是利用微生物对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进行代谢,产生有益物质的食品。
根据发酵过程中所应用的微生物种类和方法的不同,发酵食品可以分为乳酸发酵食品、酒精发酵食品、醋酸发酵食品等。
二、身边常见的发酵食品及其制作方法1. 酸奶:将牛奶加热至80℃摆布,冷却至42℃摆布后加入酸奶菌,并放置在保温箱中发酵6-8小时即可。
2. 面包:将面粉、酵母、盐和水混合搅拌成面团,发酵至两倍大小后放入烤箱烘烤即可。
3. 酱油:将大豆和小麦混合磨碎,发酵后加入盐水煮沸,再放入发酵罐中发酵6个月以上即可。
三、发酵食品对人体健康的益处1. 增进消化:发酵食品中的益生菌可以增进肠道菌群平衡,改善消化功能。
2. 提高免疫力:发酵食品中的益生菌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感染疾病。
3. 降低胆固醇:发酵食品中的益生菌可以帮助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导学任务: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发酵食品的种类和制作方法。
2. 在家中尝试制作一种发酵食品,并记录制作过程和口感体验。
3. 和家人朋友分享你的发酵食品制作经验,探讨发酵食品对健康的益处。
拓展延伸:1. 了解不同国家的发酵食品文化,比较不同发酵食品的特点和功效。
2. 深入钻研发酵食品在美容养颜、减肥瘦身等方面的应用。
3. 参与相关的发酵食品制作课程或活动,提升自己的发酵食品制作技能。
总结反思:通过进修本导学案,我们不仅了解了发酵食品的定义和分类,还掌握了身边常见的发酵食品及其制作方法,同时也认识到发酵食品对人体健康的益处。
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多食用发酵食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享受美味的同时也关注身体健康。
《网上学习_身边的发酵食品》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案目标通过本次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什么是发酵食品,以及发酵的原理和过程;2. 掌握身边常见的几种发酵食品的制作方法,并了解它们的营养价值;3. 意识到发酵食品对健康的益处;4. 学会制作一种自己喜欢的发酵食品,并在家中实践。
导学案内容一、导入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发酵食品的制作过程》,了解不同发酵食品的制作过程和原理,以及它们的营养价值。
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记录下自己的疑问和想法。
二、前期准备1.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发酵食品的定义、原理和分类;2. 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学习笔记和实践步骤;3. 准备好所需的材料,例如面粉、水果、蔬菜、盐等。
三、学习任务1. 了解什么是发酵食品,发酵的定义和原理;2. 了解身边常见的几种发酵食品,例如酸奶、泡菜、面包等的制作方法和营养价值;3. 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和观看视频,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四、实践操作1. 选择一种你喜欢的发酵食品,例如酸奶或泡菜,准备制作所需的材料;2. 按照视频或资料中的步骤,制作你选择的发酵食品;3. 在制作过程中,记录下心得体会和注意事项。
五、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次学习的收获和体会,发表自己对发酵食品的看法和认识;2. 反思自己在实践操作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要点和建议;3. 思考未来如何将发酵食品融入到日常饮食中,以保持身体健康。
六、拓展延伸1.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或参与线上课程,深入了解发酵食品的更多知识;2. 尝试制作更多种类的发酵食品,拓展自己的发酵技能;3. 制定一份发酵食品饮食计划,每周增加一次发酵食品的摄入量。
七、作业布置1. 完成学习笔记,包括发酵食品的定义、原理、制作方法和营养价值;2. 将自己的发酵食品制作经验写成文章,分享给同学们;3. 完成导学案中的实践操作,并记录下心得体会和改进建议。
第二课时一、导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发酵食品,以及它们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网上进修_身边的发酵食品》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发酵食品的定义和特点。
2. 精通身边常见的发酵食品及其制作方法。
3. 了解发酵食品对人体健康的益处。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发酵食品?2. 身边常见的发酵食品有哪些?3. 发酵食品的制作方法。
4. 发酵食品对人体健康的益处。
三、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引导同砚观看一段关于发酵食品的视频,让同砚了解发酵食品的观点和特点。
第二步:进修1. 讲解什么是发酵食品,以及发酵食品的特点。
2. 列举身边常见的发酵食品,如酸奶、泡菜、面包等,并介绍它们的制作方法。
第三步:实践组织同砚进行实践活动,选择一种发酵食品进行制作,如自制酸奶或泡菜,让同砚亲身体验发酵食品的制作过程。
第四步:谈论引导同砚谈论发酵食品对人体健康的益处,如增进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力等。
第五步:总结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强调发酵食品在平时生活中的重要性,并鼓舞同砚多食用发酵食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四、拓展延伸1. 组织同砚进行调查探究,了解不同地区的发酵食品及其传统制作方法。
2. 鼓舞同砚自行探究发酵食品的制作,尝试制作新颖的发酵食品。
3. 邀请专业人士来校进行发酵食品制作的讲座,深度了解发酵食品的相关知识。
五、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发酵食品的小短文,介绍自己喜爱的发酵食品及其制作方法。
2. 收集身边友人或家人对发酵食品的看法,写成调查报告。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同砚不仅了解了发酵食品的定义和特点,还精通了身边常见的发酵食品及其制作方法。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和谈论,同砚对发酵食品对人体健康的益处有了更深度的熟识。
期望同砚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多食用发酵食品,保持健康饮食习惯。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发酵食品,以及发酵食品的种类和制作方法。
2. 精通发酵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好处。
3. 学会制作一些简易的发酵食品,提高自己的营养水平。
导学内容:一、什么是发酵食品?发酵食品是指通过微生物发酵过程制成的食品,包括酸奶、酱油、泡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