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特性(上课)
- 格式:ppt
- 大小:3.66 MB
- 文档页数:15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2节声音的特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
2、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和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3、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音调与响度的因素,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
【教学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分【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示波器或计算机、乐器(有条件的老师或学校)学生准备:钢尺、鼓、音叉(256Hz和512Hz)和小锤、系线的乒乓球、铁架台、手机【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振动会发出声音,可是,在生活中,你听到过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吗?听到过蚊子发出的声音吗?你猜想是什么原因呢?鼓励学生对精彩回答掌声鼓励,然后乘势提出问题:刚才为什么用力鼓掌比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大?【导入新课】可见不同的声音有强弱、高低之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2.2声音的特性(设计意图:从学生习以为常但又不能科学解释的生活现象入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点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学生对问题很感兴趣,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
积极讨论,踊跃发言听老师总结,步入本节课的学习之旅。
二、合作探究:探究问题一:音调1、音调2、音调与频率的关系3、超声波与次声波【创设情境】播放男低音演唱的《送别》和女高音发出的《海豚音》。
让学生感受两首歌曲中声音有什么差别?【提出问题】我们接触到的各种声音有的高有的低,在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不同?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呢?【探究实验】如图,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
声音的特性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人教版8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它是学生在了解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之后,对身边出奇的声音现象感到惊异的同时,及时地学习声音的特性,对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来准确描述所听到的声音至关重要。
本节是《声现象》的重点,也是难点。
这对于学生整体上把握和理解声音,认识噪音及听不见的声音,从而把握声现象,培养观察、比较、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有重要意义,并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产生学习物理的持久动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2)了解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及距声源的远近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情况有关。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观察、讨论、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亲力亲为和比较、归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并从中体验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等物理研究方法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各种活动和实验中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参与体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重难点比较声音的三个特性,响度和音色可能与学生原有的经验,知识基础有关,比较容易理解。
对于音调及其影响因素、响度的大小与音调的高低的区分有一定的困难。
这一问题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需要重点突破。
四、教法、学法演示实验法、实验探究法、交流与讨论法、归纳总结法等五、学情分析学生刚接触学习物理,对物理现象的认识都是从生活现象开始,依据经验进行分析判断。
所以注重感性缺乏归纳现象的能力,因此如何更为更为科学地描述现象,总结规律是学习物理的重要能力,本节课的设计也注重了这一点的训练。
六、教学器材鼓、纸屑、钢尺、橡皮筋、口琴、音叉、多媒体素材等。
七、教学过程及设计思路(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播放视频,欣赏音乐。
提出问题:如何准确描述听到声音的不同特点从而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音乐,能够提高学生注意力,并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语言表达能力。
(二)实验引路学习新课音调1、用口琴吹出高低两个音阶,让学生感受并描述所听到的声音的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声现象》第2节声音的特性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知识点框架序号知识点难易程度例题数变式题数合计一音调★ 4 4二响度★ 3 320三音色★ 3 3知识点总结 + 例题讲解一、音调: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2.频率:(符号:f)(1)物理意义:频率是描述物体的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3)单位:次/秒,又记作:赫兹,符号:Hz(读作赫兹)。
(4)应用:铁路工人检查铁路螺栓是否松动、判定碗等容器是否破裂、空气乐器等;3.探究影响发声体振动频率的因素:(1)提出问题:发声体振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和假设: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
(3)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按紧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再次拨动。
(4)结论:钢尺伸出的越短,振动的越快,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
5.超声和次声:它们是声,但人们都听不见;人能感受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1)超声波: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超声波;蝙蝠、海豚发出的声常为超声;(2)次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
地震、海啸、台风,还有大象发出的声是次声;(3)拓展:①动物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广,大多数能听见次声波;②次声波对人体的内部器官危害比较大;③超声波可以用作声呐、雷达等;还可以用来焊接、作手术刀、清洗精密仪器等;【例题1】下列词语中的“高”字是指音调的是()A.高歌猛进 B.请勿高声喧哗C.女高音歌唱家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答案】C【解析】解:A、高歌猛进,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B、请勿高声喧哗,是让人说话声音的响度小一些;故B错误;C、女高音歌唱家,是指女歌手的音调高;故C正确;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D错误;故选:C。
新初二物理学科暑假讲义学习课题:声音的特性上课时间:学习内容:1.音调及其影响因素2.响度及其影响因素3.音色知识点(一)音调为什么蝴蝶振动翅膀的声音我们听不见,而蚊子在耳边的声音却清晰而讨厌?为什么同学聚会去唱歌,有的人平时嗓门很大却“高不上去”?◎实验将钢尺的一端按在桌面上,另一端露出桌外,拨动钢尺,听声音;使钢尺露出桌外的长度缩短,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再听声音。
发声物体振动的快慢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量,它决定着音调的高低。
物理学中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叫赫兹。
如果一个物体在1s内振动100次,它的频率就是100Hz。
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声波分为:可闻声波,超声波,次声波可闻声波的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超声波的频率范围为20000Hz以上次声波的频率范围为20Hz以下了解人和某些动物接听声音的频率范围。
【随堂练习】1.夏天里西瓜是清凉解暑最好的水果,你知道怎么挑选好吃的西瓜吗?有人采用敲一敲的方法,这种方法具体怎么实施呢?用手指弹瓜听到“嘭嘭”声的,是熟瓜;听到“当当”声的,还没有熟,听到“噗噗”声的,是过熟的瓜。
这里应用了声音的一个特性_____。
2.在音乐节目《中国好声音》中有两名学员,张玮和王韵壹,分别以其高音和低音征服导师。
这里的高和低是指声音的哪个特性?知识点(二)响度◎实验将钢尺的一端按在桌面上,另一端露出桌外,轻轻拨动钢尺,听声音;保持露出的长度不变,用的力拨动钢尺。
物理学中用振幅(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来表示物体的振动幅度)。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此外响度还与距离有关。
【随堂练习】1.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_____有关系,__________越大,响度越大;__________越小,响度越小.响度还跟__________有关系.2.开大收音机的音量旋钮是为了()A.增大声音的响度B.提高声音的音调C.改善声音的音色D.减小噪音3.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______的叫声音调高,___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物理组X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声音的特性,下面是我的试讲内容。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老师请一位男同学一位女同学来大声朗读本节课的课题声音的特性,读的很有感情,请坐。
他们声音有什么不同呢?这位同学,很好请坐。
他说男同学的声音低沉,女同学的声音尖细。
同桌再来说说你的感受,很好请坐。
他说男同学的声音大,女同学的声音小。
声音各种各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声音的特性。
(第2节声音的特性)刚刚的女同学声音尖细,男同学的声音低沉。
声音的这种差别我们就用音调高低来反映,(一、音调)老师这里有一把吉他,那位同学可以来弹奏不同音调的音,李华同学,他弹出的音是1,2,3,4,5,6,7。
弹得很好请坐。
谁的音调最高?最后这个音xi更高。
声音为什么有音调高低的不同?是什么因素决定的呢?有同学说可能是因为振动的快慢不同。
下面我们通过小组实验来探究,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钢尺,像这样,把钢尺紧紧按在桌面上,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伸出桌外的部分,听它发出的声音的高低,同时观察它振动的快慢,记录实验结果,实验时注意应使钢尺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开始实验。
(巡视,俯身)看同学们已经完成实验了,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给大家三分钟的小组讨论时间,开始讨论,好后面蓝衣服的男生你来说,总结的很好请坐。
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得慢,发出的音调就越?低。
所以谁决定着音调的高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我们就用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1、频率)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所以频率高音调高还是低?高,频率低则音调?低。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为了很好地了解物体振动发声的情况,我们将声音的波形在示波器上展现出来。
这里有音调不同的两个音叉,对他们发出声音的波形进行比较,同学们先大胆想象,在练习本上给声音画出一个样子,现在我敲击音叉让它发出不同音调的声,比较波形有什么差别?边上靠窗的这位同学,观察的很仔细,请坐。
《2.2声音的特性》教师集体备课教案课时编号NO:授课时间:第周星期 2013 年月日科目物理年级八年级主备人课题 2.2声音的特性上课人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试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总结出对音调、响度、音色概念的理解及其相关因素。
本节中出现的名词:乐音、音调、频率、超声波、次声波、响度、振幅、音色。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动手中动脑;学会自我构建知识体.教具与教法钢锯条(25根),示波器、吉他、笛子、小鼓、铁架台、音叉、乒乓球、细绳。
实验法、提问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课:世界上的声音千差万别、各种各样:有悦耳动听,使人心情愉快的乐音(如:音乐厅的演奏,歌唱家的歌唱);也有嘈杂刺耳,令人厌烦的噪声(如刹车时的摩擦声、打磨工件的声音、电钻的声音)。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乐音的特性(播放多媒体) 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声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授课内容:2.2声音的特性乐音:是物体作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但同是乐音,有的调子高,有的调子低,有的声音大,有的声音小,这是怎么回事呢?既然声音是由振动着的物体发出的,我们会这样猜想:声音的差别必然跟物体的振动情况有关,是不是这样呢?[师演示]:请听:用吉他弹几个不同的音。
提问:你感觉有什么不同?我们先来研究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系:一、音调──声音的高低。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生分组试验] 物品:钢锯条,记录表格。
过程:把钢锯条紧压在桌边上,(1)将锯条1/5伸出桌外;(2)将锯条1/3伸出桌外;(3)将锯条1/2伸出桌外,使其振动发声。
实验总结:请填表。
八年级声音的特性教案(最新9篇)《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篇一【设计理念】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对物理教学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结合本节内容的特点:“声音的特性:响度、音调、音色”在以前课本上是选学内容,目标层次是“了解”,新课本中定为比“了解”更深层次的“知道”,这就需要对其中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提炼加工;可是课本上的知识还是以前那些,并未增加多少,该怎样处理呢?现在的课程目标中又增加了“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怎样才能完成达到呢?现成的方案没有,只有多次认真地学习《课程目标》,吃透其精神,在它的指导下完成目标,为此对于本节的教学我做了以下安排。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试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教材分析】一、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总结出对音调、响度、音色概念的理解及其相关因素。
·本节中出现的名词:乐音、音调、频率、超声波、次声波、响度、振幅、音色。
二、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动手中动脑。
·学会自我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讨论法。
【实验器材】一、教师演示示波器、吉他、笛子、小鼓、铁架台、音叉、乒乓球、细绳。
二、学生分组钢锯条(25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世界上的声音千差万别、各种各样:有悦耳动听,使人心情愉快的乐音(如:音乐厅的演奏,歌唱家的歌唱);也有嘈杂刺耳,令人厌烦的噪声(如刹车时的摩擦声、打磨工件的声音、电钻的声音)。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乐音的特性。
声音的特性从上一节课我们就一起走入了声的世界,开始了对声的研究。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再来进一步了解一下声音。
在开始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段音乐——赛马。
听了刚才的音乐,你有什么感受?哦,音乐声此起彼伏,有时高亢,有时低沉;有时舒缓,如小溪流水,有时急促,如千军万马。
这位同学形容的真是生动。
不过大家知道吗,这其中也蕴着许多的物理知识,哪位同学能够来谈谈呢?嗯,声音也是多种多样,各有特色的。
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踏上声的探索之旅,一起来认识一下声音的特性。
这里有几幅图片,上面展示了各种各样的乐器。
让我们现在来听几段音乐,你能准确的判断出来都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吗?同学们的耳朵真是灵敏,准确的判断出来这些音乐分别是由钢琴,笛子,二胡,萨克斯。
那么再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听声辨物——敲桌子,敲鼓,敲音叉,拍掌,找个同学说句话能否说出是谁说的。
看来这个游戏难不住大家,但是老师这里有个疑问,为什么大家能准确做出判断呢?哦,因为它们发出的声音各有特色。
为什么它们又会各有特色呢?哦,因为他们材料不同;你来,哦,你还发现它们结构不同,非常好,而声音的特色,在物理学上我们就称为是音色。
哪位同学能来总结一下,音色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吗?你来,哦,太棒了,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的。
你还能列举一些身边一些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吗?你来,哦,班主任在外面说了句话,没见到人,教师就静了下来。
非常好。
接下来,放松一下,听一段摇篮曲。
哇,这个摇篮曲真是棒极了,老师看到大家都沉浸在了音乐里,那么大家来思考一下,哄小孩子睡觉时候的音乐与老师上课讲话时候的声音有什么特别大的区别呢?你举手最快你来说,哦,摇篮曲要小声一点,而老师讲课时候声音大一点。
非常好,而声音的大小我们在物理学中就称为响度。
那么大家能够使手中的器材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么?哦,你用的是鼓,第一次用力敲,响度大,第二次轻轻敲,响度就小。
非常棒。
还有使用其他器材的小组吗?哦,你们还用的音叉,也非常好。
1.2声音的特性【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的特性:响度、音调、音色2.了解响度、音调、音色的主要影响因素2.会根据声音的特性对各种声音进行分类二、过程与方法1.借助生活经验了解声音的特性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响度、音调、音色的主要因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我国在研究声现象方面的成就,渗透中华民族文明史的教育【教学重点】了解声音的特性:响度、音调、音色【教学难点】了解响度、音调、音色的主要影响因素【教学方法】讲解法、实验法、探究法、讨论法【教学器材】打鼓、小纸团、木梳、硬卡片、玩具电动机、二胡、小提琴、竖笛等乐器、刻度尺【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放松一下,请大家欣赏几段由我们班的几个乐器高手现场演奏的几段非常优美的乐曲,在欣赏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一下,各种乐曲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特点呢?学生演奏.小号:声音嘹亮挺拔小提琴:柔和纤细大提琴:稳重舒展双簧管:甜美圆润箫声:低沉飘逸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各不相同,其实能发声的物体又何止乐器呢?我们人类会发声,各种动物也会发声,自然界中的物质几乎找不到不能发生的物体.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都有它自己的特点,所以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是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那么声音到底具有哪些特性呢?这些特性又与什么有关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和同学们一起研究声音的特性. 二、新课教学(一)响度请同学们注意听一下老师下面敲击的两声鼓声有什么区别?一次重敲,一次轻敲.学生明显可以听出两次鼓声响度不同,第一次响度大,第二次响度小.响度是声音的一种特性.所谓响度就是指声音的强弱.声音越强,响度越大;声音越弱,响度越小.在不同的环境下我们对声音响度的大小要求不太一样,例如同学们现在在老师上课,同学们是希望老师讲课声音的响度大一些呢还是小一些?当然大一些好.如果小了,坐在前排的同学能听到,后排的同学就听不清了,这会严重影响后排同学的听课情绪和学习效果.所以所有老师上课都尽可能的提高声音的响度.如果老师上课请某个同学回答问题,这个同学应该将回答问题的声音响度大一些呢,还是小一些呢?老师上课请某个同学回答问题,不仅是想要了解这个同学的听课情况,更是想把他的答案展示出来供全班同学探讨.所以我希望以后物理课堂上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回答问题的声音响度都要大一些.那么在我们晚上休息的时候,我们需要周围环境的响度小一些还是大一些,当然小一些.不管是响度大的声音还是响度小的声音都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同样是振动为什么有的振动产生的响度大,有的振动产生的响度小呢?到底响度大和响度小的声音声源的振动情况有什么不同呢?回到刚才老师敲鼓的两次声音,第一次老师用力敲,响度大;第二次轻敲,响度小.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产生的.但鼓面的振动肉眼看不见,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将鼓面的振动体现出来?撒纸屑.可以将鼓面的微小振动转换成纸团的振动体现出来,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实验名称:探究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1)实验现象:响度大时,纸团振动幅度大;响度小时,纸团振动幅度小.(2)分析:纸团振动的幅度可以反映鼓面的振动幅度.我们通常把振动幅度简称为振幅. (3)实验结论:响度大小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4)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探究的物理问题: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5)实验方法:转换法我们这里说的声音的响度是指声源振动产生的响度,我们人耳听到的声音响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并说出你猜想的依据.人耳听到的声音响度与声源的振幅、人耳距离声源的距离、声音的扩散范围有关.喇叭和医疗上的听诊器就是通过减小声音的传播范围来增大人耳听到的声音响度的. (二)音调下面再请同学们一起唱几个音符:1、2、3、4、5、6、7、8、1,这几个音符的调子越来越高,音乐上的调子太高或太低都不太好演唱,音乐上调子的高低,我们物理上把它称为音调.音调就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高的声音听起来有什么特点呢?尖细、清脆;音调低的声音听起来有什么特点呢?低沉.判定男生说话声音与女生比那个音调高?男生高,女生低.注意听下面两个声音哪个音调高,哪个音调低?实验名称:探究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操作1: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你听到卡片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实验现象:快拨时,卡片发出声音比较尖细;慢拨时,卡片发出的声音比较低沉分析:快拨时卡片振动的比较快,音调高;慢拨时卡片振动的比较慢,音调低;操作2:将齿轮固定在玩具电动机的转轴上,启动电动机,使齿轮敲打塑料片,注意这时塑料片发出声音的高低;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听声音的高低.实验现象:转速快时,卡片发出声音音调高;转速慢时,卡片发出的声音音调低分析:转速快时卡片振动的比较快,音调高;转速慢时卡片振动的比较慢,音调低;我们把声源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称为振动的频率,若每秒振动1次,我们称振动频率为1赫兹,符号1Hz.人心脏跳动频率约为1.2 Hz.实验结论: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声源振动的频率越低,音调越低人歌唱时的频率从60赫兹好2500赫兹,男子说话频率90-140赫兹,女子说话频率为270-550赫兹.弦乐器音调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请一个同学演示小提琴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弦乐器音调高低与弦的粗细、长短、松紧有关,弦越细、越紧、越短音调越高.管乐器是由管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学生演示: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空气柱越长,音调越低;向水瓶里灌水,灌的水越多,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三)音色活动:辨别声音听一听:用几种不同的乐器先后演奏同一首乐曲,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辨一辨:(1)使几种不同的乐器先后发出音调相同的声音,单凭听觉能否辨别某种声音是哪个乐器发出来的?(2)两个同学背对大家说同一段话,同学们也能辨别出是谁发出的声音即使两个声源发出声音的响度与音调都相同,我们也能区分是哪种乐器或哪个人发出的声音,这是由于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谓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它由发声体的材料与结构决定.很多人喜欢模仿歌星演唱,主要就是模仿歌星的音色.根据仪器可以观察到音色不同的声音,它们声音的波形是不同的.我们通常把响度、音调和音色称为声音的三要素.例题: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它振动,你能听到声音吗?(1)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后,刻度尺的振动频率有什么变化?音调有什么变化?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探究的是音调与频率的关系(2)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一次轻拨刻度尺,一次重拨刻度尺,刻度尺振动的幅度有什么变化,响度有什么变化?轻拨与重拨,探究的是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板书设计】1.2声音的特性一、响度:声音的强弱响度大小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二、音调:声音的高低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声源振动的频率越低,音调越低三、音色:声音的品质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不同乐器、不同人、不同动物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四、声速: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介质不同,声速不同;通常V固>V固>V固五、声能:声音具有的能量【课后作业】完成对应的教学案【教学反思】(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声音的特性:小学物理中的重要概念
声音的特性是小学物理中的重要概念,包括声音的高低、强弱和音色。
这些特性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以及如何区分不同的声音。
在学习声音的特性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
例如,可以让学生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鼓面,观察鼓面振动的幅度和声音的大小,从而理解声音的强弱与振动幅度的关系。
还可以让学生用不同的音调唱歌或吹口哨,观察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聆听不同乐器的演奏来帮助他们理解音色的概念。
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这是由于它们的振动方式和材料不同所致。
通过学习声音的特性,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以及如何区分不同的声音。
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将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声音的特性是小学物理中的重要概念,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和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
这些实验和演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声音的特性2.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
音调高低是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3.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 。
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与距声源的远近有关,距声源越近 ,响度越大.4.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征 ,它与声源的材料、结构有关。
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5.人的听觉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在20 Hz 到20000 Hz 之间。
高于20000Hz 叫超声波 ,低于20Hz 叫次声波 。
,考查声音特性考题出现频率很高。
在声音特性三个主要知识点中,考查音调和音色较多,主要关注点是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有关、与物体的结构有关,同一物体,当其结构发生变化时,其振动频率也相应跟着变化,也就是说音调也会发生变化(如乐器的演奏、瓶中水量多少等);对于音色,音色是不同物体所独有的特征,相同材料和结构的两个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会相同,就像人的指纹一样,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音色,所以辨别不同物体声音靠的是音色,在中考考题中此类问题出现的频率很高。
至于响度也会出现在考题中,但相比前两个考点,响度出现的概率稍低。
对于音调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人耳所能听见的声音频率范围:20Hz ~20000Hz;二、超过20000Hz 叫超声波(蝙蝠发出的声波);三、低于20Hz 叫次声波(地震波);四、不同动物听觉范围不同。
1.音调: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物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和音调有关词语有:歇斯底里、尖叫、男高音、女高音、声音低沉等等。
在中考题中,利用生活中的一些活动、现象、诗词与声现象知识点结合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的题目,出现的较多,属于高频考点,在复习中应多搜集这类问题。
2.声音的响度:响度也就是声音的大小,响度是由物体振动振幅决定的,物体振动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也就是说声音越大。
和响度有关的描述词语,常见的有:声音洪亮、高声、大声、声如洪钟、低声(响度)细语(音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