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重性精神病管理基础知识测试题
- 格式:wps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严重精神障碍培训考试试题一、单选题1、随访时,发现患者很难学习新技能,教4・5遍也不能学会。
请问患者的学习新知识及技能属于()。
A.良好B.一般C.较差(D.不能评判2、随访时,发现患者出现打砸行为,邻居报警,派出所出警并有出警记录,但仅作一般教育等处理的案情,请问患者对家庭社会的影响属于()。
A.无影响B.轻度滋事C.肇事D.肇祸3、随访时,发现患者出现打砸行为,导致被害人轻伤,邻居报警,派出所出警后认定其触犯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但未触犯我国《刑法》。
请问患者对家庭社会的影响属于OA.无影响B.轻度滋事C.肇事(D.肇祸4、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访内容为患者段时间的情况()A.发病以来B.建档以来C.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D.以上都不是5、对病情不稳定患者不能住院治疗的应该村委、公安配合下内随访一次()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2周6、患者王小东,随访时发现患者有口头威胁家人,但无打砸行为,请问患者危险性评级应为级()A.1级(B.2级C.3级D.4级7、患者张勇,随访时发现患者在公共场所有明显的打砸行为,劝说不能制止,但无打人情况,请问患者危险性评级应为级()。
A.1级B.2级C.3级D.4级8、对病情基本稳定患者应该随访一次()。
A.1个月(晌ZB.2个月C.3个月D.2周9、患者梁标,随访时发现患者因用汽油点燃邻居房屋,导致经济损失,目前正在医疗机构强制住院,请问患者危险性评级应为级()。
A.2级B.3级C.4级D.5级10、随访分类不包括()A稳定B.基本稳定C.不稳定D.病情好转H、自知力不包括OA.自知力完全B.自知力不全C.自知力缺失D.不能判断12、当患者随访分类为时,应该转诊到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
A.稳定B.基本稳定C不稳定ID危重13、对病情不稳定患者应该随访一次()。
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2周14、随访时,发现患者不能上班从事以前的工作,甚至换到较简单的工作岗位也难胜任,请问患者的生产劳动及工作属于()A.良好B.一般C.较差(D.不能评判15、对病情稳定患者应该随访一次()A.1个月B.2个月C3个月(正硅D.2周二、题干单选题患者张小,随访时发现其近段时间有轻度幻觉、自语自笑症状,有口头威胁家人、但无打砸行为,患者知道自己有精神病,但对其病情严重程度不清楚,睡眠、饮食情况一般,个人生活料理一般、家务劳动、生产学习和社交能力较差。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中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二、服务内容(一)患者信息管理在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管理时,需由家属提供或直接转自原承担治疗任务的专业医疗卫生机构的疾病诊疗相关信息,同时为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按照要求填写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
(二)随访评估对应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应对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自知力等;询问和评估患者的躯体疾病、社会功能情况、用药情况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其中,危险性评估分为6级。
0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
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
5级:持械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
(三)分类干预根据患者的危险性评估分级、社会功能状况、精神症状评估、自知力判断,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
1.病情不稳定患者。
若危险性为3~5级或精神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躯体疾病,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到上级医院。
必要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2周内了解其治疗情况。
对于未能住院或转诊的患者,联系精神专科医师进行相应处置,并在居委会人员、民警的共同协助下,2周内随访。
2.病情基本稳定患者。
若危险性为1~2级,或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首先应判断是病情波动或药物疗效不佳,还是伴有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症状恶化,分别采取在规定剂量范围内调整现用药物剂量和查找原因对症治疗的措施,2周时随访,若处理后病情趋于稳定者,可维持目前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未达到稳定者,应请精神专科医师进行技术指导,1个月时随访。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试题.doc1、服务对象范围为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2、辖区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指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的固定居所患者。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包括6种严重精神障碍。
4、精神发育迟滞不属于严重精神障碍。
5、危险性评估分为6级。
6、2017年度目标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人数稳步提高,规范管理率达到75%以上。
7、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指年内辖区内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年内辖区内登记在册的确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100%。
8、《严重精神疾病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中“危险行为”一项描述有问题。
A、如果患者在填写此表之前从未发生过某种行为,那么这一项应该填写为空白;如果患者曾经发生过某种行为,那么应该填写相应的次数。
B、轻度滋事是指患者打、骂他人或者扰乱秩序,但没有造成生命财产损害的案件,公安机关只需要进行一般教育等处理。
C、肇事是指患者的行为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但未触犯《刑法》,例如患者行凶伤人毁物等,已导致被害人轻重伤。
D、肇祸是指患者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
9、关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中“自知力”一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自知力是指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能力。
B、自知力完全是指患者精神症状消失,真正认识到自己有病,能透彻认识到哪些是病态表现,并认为需要治疗。
C、自知力不全是指患者不承认有病,缺乏正确认识和分析自己病态表现的能力。
D、自知力缺失是指患者否认自己有病。
10、关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中“用药依从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规律”表示按医嘱用药。
B、“间断”表示按医嘱用药,但用药频次或数量不足。
C、“不用药”表示医生开了处方,但患者未使用此药。
D、“医嘱勿需用药”表示医生认为不需要用药。
11、出现下列哪些行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性评估可定为2级:(C)A、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试题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1、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对象是:( C )A、辖区内常住居民中诊断明确的精神障碍患者B、辖区内常住居民中诊断明确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C、辖区内常住居民中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D、辖区内常住居民中诊断明确、住院治疗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辖区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患者是指:( C )A、本辖区内有固定居所(包括家庭、康复与照料机构等,精神专科医院除外)且连续居住2个月以上者B、本辖区内有固定居所(包括家庭、康复与照料机构等,精神专科医院除外)且连续居住3个月以上者C、本辖区内有固定居所(包括家庭、康复与照料机构等,精神专科医院除外)且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者D、本辖区内有固定居所(包括家庭、康复与照料机构等,精神专科医院除外)且连续居住12个月以上者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严重精神障碍包括几种精神疾病:( D )A、3种B、4种C、5种D、6种4、严重精神障碍不包括下列哪种:( D )A、分裂情感性障碍B、偏执性精神病C、癫痫所致精神障碍D、精神发育迟滞5、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性评估分为几级:( C )A、分为4级B、分为5级C、分为6级D、分为7级6、2017年度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任务目标是:(D)A、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规范管理率达到75%以上B、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人数稳步提高,规范管理率达到60%以上C、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人数稳步提高,规范管理率达到80%以上D、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人数稳步提高,规范管理率达到75%以上7、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是指:(C)A、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辖区内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数/(辖区内1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患病率)×100%B、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年内所有登记在册的确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数/(辖区内1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患病率)×100%C、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年内辖区内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年内辖区内登记在册的确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100%D、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年内辖区内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辖区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100%8、《严重精神疾病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危险行为”一项描述不正确的是:(C)A、根据患者从第一次发病到填写此表之时的情况,若未发生过,填写“0”;若发生过,填写相应的次数B、轻度滋事:是指公安机关出警但仅作一般教育等处理的案情,例如患者打、骂他人或者扰乱秩序,但没有造成生命财产损害的,属于此类C、肇事:是指患者的行为触犯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但未触犯《刑法》,例如患者有行凶伤人毁物等,已导致被害人轻、重伤的D、肇祸:是指患者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的9、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中“自知力”一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自知力:是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能力B、自知力完全:患者精神症状消失,真正认识到自己有病,能透彻认识到哪些是病态表现,并认为需要治疗C、自知力不全:患者不承认有病,缺乏正确认识和分析自己病态表现的能力D、自知力缺失:患者否认自己有病10、关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中“用药依从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规律”为按医嘱用药B、“间断”为按医嘱用药,但用药频次或数量不足C、“不用药”即为医生开了处方,但患者未使用此药D、“医嘱勿需用药”为医生认为不需要用药11、出现下列哪些行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性评估可定为2级:(C)A、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B、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打砸行为C、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D、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12、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病情不稳定:(A)A、危险性为1~2级B、精神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C、危险性为3~5级D、严重躯体疾病13、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出现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危险性评估为几级:(B)A、2级B、3级C、4级D、5级14、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行为中,轻度滋事是指:(C)A、是指患者的行为触犯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但未触犯《刑法》B、是指患者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的C、是指公安机关出警但仅作一般教育等处理的案情D、是指患者危险性为3~5级15、下列哪种情况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自知力完全:(B)A、是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能力B、患者精神症状消失,真正认识到自己有病,能透彻认识到哪些是病态表现,并认为需要治疗C、患者承认有病,但缺乏正确认识和分析自己病态表现的能力D、患者否认自己有病16、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出现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危险性评估为几级:(C)A、2级B、3级C、4级D、5级17、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病情基本稳定是指:(C)A、危险性为3~5级或精神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躯体疾病B、危险性为0级,且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基本恢复C、危险性为1~2级,或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D、社会功能处于一般或良好,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躯体疾病稳定,无其他异常18、以下不属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体检内容的是:(D)A、一般体格检查B、血压、体重C、血常规、心电图D、尿常规、肾功19、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中,病情基本稳定患者的分类干预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A、应判断是病情波动或药物疗效不佳,还是伴有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症状恶化,分别采取在规定剂量范围内调整现用药物剂量和查找原因对症治疗的措施,2周时随访B、若处理后病情趋于稳定者,可维持目前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C、应判断是病情波动或药物疗效不佳,还是伴有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症状恶化,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到上级医院D、若处理后未达到稳定者,应请精神专科医师进行技术指导,1个月时随访20、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是指:(D)A、按规范要求,建立完整健康档案B、按规范要求,建立完整健康档案,进行随访评估C、按规范要求,建立完整健康档案,进行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D、按规范要求,建立完整健康档案,进行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并进行年度健康体检2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严重精神障碍包括哪几种精神疾病:(ACD)A、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B、器质性精神障碍、人格障碍C、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D、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22、在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管理时,患者信息管理包括哪些内容:(ABCD)A、需由家属提供或直接转自原承担治疗任务的专业医疗卫生机构的疾病诊疗相关信息B、为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C、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D、按照要求填写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23、对在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访评估有哪些要求:(ABCD)A、对应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B、每次随访应对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C、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自知力等D、询问和评估患者的躯体疾病、社会功能情况、服药情况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等24、关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性评估分级描述不正确的是:(BD)A、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B、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不能被劝说制止C、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D、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试题2单项选择题(一道题一分)1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O条第二款第二项情形并经诊断、病情评估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不限于六种重性精神疾病。
A第二十八条B第二十九条C第三十条D第三十一条2 .开展疑似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筛查,并需要填写OOA知情同意书B发病报告卡C出院信息单D严重精神障碍线索调查登记表(【乡镇办事处、村民委员会、政法、公安、民政、残联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应及时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联系和报告。
A疑似患者B确诊患者C待确诊患者D拟诊患者3. 精神科医师对符合诊断标准的O应及时明确诊断。
A精神病患者B严重精神障碍患者C重性精神病患者D患者对于疑似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不具备诊断条件的地区,可由O组织精神科执业医师协助当地开展疑似患者诊断。
A、上级医院B、卫生健康行政部门C、精神卫生机构D、乡镇卫生院2018年严重精神障碍治疗工作规范服务对象为本辖区内有固定居所并且连续居住半年以上的OOA重性精神疾病B精神疾病C精神分裂症D严重精神障碍患者I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O并经诊断、病情评估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不限于六种重性精神疾病。
A第三H^一条B第三十条C第三十条第二款第二项I ”)D第三十二条居民自行到各级各类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就诊或咨询时,对O严重精神障碍者,接诊医师应尽可能明确诊断。
A确诊B诊断C疑似D明确9. O到医院咨询时,接诊医师应建议患者本人来院进行精神检查与诊断。
A非患者本人B患者本人C患者家属D患者监护人10.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参考精神行为异常识别清单开展疑似OOA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筛查(,B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筛查C患者筛查D患者调查各级各类O非精神科医师在接诊中,心理援助热线或网络平台人员在咨询时,应根据咨询者提供的线索进行初步筛查。
A医疗机构B乡镇卫生院C社区医院D综合医院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非精神科医师在接诊中,心理援助热线或网络平台人员在咨询时,应根据O提供的线索进行初步筛查。
附件1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用表(表1-14)表1 精神行为异常识别清单指导语:为促进公众健康,我们需要了解您身边的人(居委会的居民,村里的人,家中的人)是否曾经出现以下情况,不论何时有过,现在好没好,都请您回答我们的提问。
我们保证对您提供的信息保密,谢谢您的帮助。
现在请问您,有没有人发生过以下情况:1.曾在精神科住院治疗。
有没有2.因精神异常而被家人关锁。
有没有3.无故冲动,伤人、毁物,或无故离家出走。
有没有4.行为举止古怪,在公共场合蓬头垢面或赤身露体。
有没有5.经常无故自语自笑,或说一些不合常理的话。
有没有6.变得疑心大,认为周围人都针对他或者迫害他。
有没有7.变得过分兴奋话多(说个不停)、活动多、爱惹事、到处乱跑等。
有没有8.变得冷漠、孤僻、懒散,无法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
有没有9.有过自杀行为或企图。
有没有填表说明:1.本清单用于精神障碍患者发现工作,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在对知情人调查提问时填写,或用于精神障碍相关知识的大众健康教育。
2.调查提问时逐条向知情人解释清楚,使知情人真正了解问题的含义。
3.每个问题答“有”或“没有”。
4.当知情人回答有人符合清单中的一种情况时,应当进一步了解该人的姓名、性别、住址等情况,填写《精神行为异常线索调查复核登记表》。
填表机构名称:填表人:填表时间:年月日表2 精神行为异常线索调查复核登记表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县(市、区、旗)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填表说明:1.本表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填写(1)至(8)项后,报县级精防机构。
2.精神科执业医师对确定严重精神障碍诊断的,在第(9)项“诊断”栏中填写疾病名称;对不能确定诊断的,在“诊断”栏中填写“待核查”;对排除诊断的,在“诊断”栏中填写“排除”,由精神科执业医师在第(10)项签名。
3.不能确定诊断的,请上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精神科执业医师进行检查诊断,在第(11)项“诊断复核”栏中填写疾病名称,由精神科执业医师在第(12)项签名。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测试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部分)一、判断题(50题)1.既往治疗情况中,若未住过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该项目不需填写,住过院的填写次数。
()2.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是危险性评估1级。
()3.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务,能被劝说制止是危险性评估1级。
()4.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是危险性评估3级。
()5.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务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是危险性评估3级。
()6.肇祸是指患者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的。
()7.对应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随访3次。
()8. 对病情稳定或基本稳定而服用氯氮平等药物者,至少每4个月检查血常规1次。
()9.精神疾病患者的门诊和住院病历至少保存20年。
()10.病情基本稳定患者,危险性评估一般为3-5级。
()11. 患者打、骂他人或者扰乱秩序,没有造成生命财产损害,公安机关出警仅作一般教育等处理的是指轻度滋事。
()12. 患者有行凶伤人毁物等,未导致被害人轻.重伤,触犯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但未触犯《刑法》是指肇祸。
()13. 患者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的是指肇事。
14.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方式等方式。
()15.患者经济状况中,贫困户是指低保户。
()16.若危险性为1-2级,或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首先应判断是病情波动或药物疗效不佳,还是伴有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症状恶化。
()17.病情不稳定患者,2周内随访一次。
()18.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对象是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19.阿尔茨海默病属于重性精神疾病。
()20.随访评估中,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感觉、直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自知力等。
()21.重性精神疾病不包括分裂情感性障碍。
()22.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
1、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对象是:( C )A、辖区内常住居民中诊断明确的精神障碍患者B、辖区内常住居民中诊断明确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C、辖区内常住居民中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D、辖区内常住居民中诊断明确、住院治疗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辖区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患者是指:( C )A、本辖区内有固定居所(包括家庭、康复与照料机构等,精神专科医院除外)且连续居住2个月以上者B、本辖区内有固定居所(包括家庭、康复与照料机构等,精神专科医院除外)且连续居住3个月以上者C、本辖区内有固定居所(包括家庭、康复与照料机构等,精神专科医院除外)且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者D、本辖区内有固定居所(包括家庭、康复与照料机构等,精神专科医院除外)且连续居住12个月以上者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严重精神障碍包括几种精神疾病:( D )A、3种B、4种C、5种D、6种4、严重精神障碍不包括下列哪种:( D )A、分裂情感性障碍B、偏执性精神病C、癫痫所致精神障碍D、精神发育迟滞5、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性评估分为几级:( C )A、分为4级B、分为5级C、分为6级D、分为7级6、2017年度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任务目标是:(D)A、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规范管理率达到75%以上B、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人数稳步提高,规范管理率达到60%以上C、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人数稳步提高,规范管理率达到80%以上D、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人数稳步提高,规范管理率达到75%以上7、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是指:(C)A、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辖区内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数/(辖区内1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患病率)×100%B、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年内所有登记在册的确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数/(辖区内1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患病率)×100%C、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年内辖区内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年内辖区内登记在册的确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100%D、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年内辖区内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辖区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100%8、《严重精神疾病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危险行为”一项描述不正确的是:(C)A、根据患者从第一次发病到填写此表之时的情况,若未发生过,填写“0”;若发生过,填写相应的次数B、轻度滋事:是指公安机关出警但仅作一般教育等处理的案情,例如患者打、骂他人或者扰乱秩序,但没有造成生命财产损害的,属于此类C、肇事:是指患者的行为触犯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但未触犯《刑法》,例如患者有行凶伤人毁物等,已导致被害人轻、重伤的D、肇祸:是指患者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的9、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中“自知力”一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自知力:是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能力B、自知力完全:患者精神症状消失,真正认识到自己有病,能透彻认识到哪些是病态表现,并认为需要治疗C、自知力不全:患者不承认有病,缺乏正确认识和分析自己病态表现的能力D、自知力缺失:患者否认自己有病10、关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中“用药依从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规律”为按医嘱用药B、“间断”为按医嘱用药,但用药频次或数量不足C、“不用药”即为医生开了处方,但患者未使用此药D、“医嘱勿需用药”为医生认为不需要用药11、出现下列哪些行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性评估可定为2级:(C)A、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B、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打砸行为C、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D、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12、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病情不稳定:(A)A、危险性为1~2级B、精神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C、危险性为3~5级D、严重躯体疾病13、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出现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危险性评估为几级:(B)A、2级B、3级C、4级D、5级14、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行为中,轻度滋事是指:(C)A、是指患者的行为触犯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但未触犯《刑法》B、是指患者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的C、是指公安机关出警但仅作一般教育等处理的案情D、是指患者危险性为3~5级15、下列哪种情况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自知力完全:(B)A、是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能力B、患者精神症状消失,真正认识到自己有病,能透彻认识到哪些是病态表现,并认为需要治疗C、患者承认有病,但缺乏正确认识和分析自己病态表现的能力D、患者否认自己有病16、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出现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危险性评估为几级:(C)A、2级B、3级C、4级D、5级17、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病情基本稳定是指:(C)A、危险性为3~5级或精神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躯体疾病B、危险性为0级,且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基本恢复C、危险性为1~2级,或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D、社会功能处于一般或良好,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躯体疾病稳定,无其他异常18、以下不属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体检内容的是:(D)A、一般体格检查B、血压、体重C、血常规、心电图D、尿常规、肾功19、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中,病情基本稳定患者的分类干预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A、应判断是病情波动或药物疗效不佳,还是伴有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症状恶化,分别采取在规定剂量范围内调整现用药物剂量和查找原因对症治疗的措施,2周时随访B、若处理后病情趋于稳定者,可维持目前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C、应判断是病情波动或药物疗效不佳,还是伴有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症状恶化,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到上级医院D、若处理后未达到稳定者,应请精神专科医师进行技术指导,1个月时随访20、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是指:(D)A、按规范要求,建立完整健康档案B、按规范要求,建立完整健康档案,进行随访评估。
(1) 下列关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所引起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有精神症状基础上出现焦虑B.激越C.敌意D.兴奋冲动E.焦虑、烦躁、消极悲观(2) 因抗精神病的副作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体检要求多长时间进行1次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半年E.1年(3) 药源性癫痫大发作护理应采取的措施中,下面不正确的是:A.防止摔伤B.用力按压四肢C.加用抗癫痫药物D.减药或换药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不包括A.情感表达B.饮食结构C.运动量D.物理治疗E.药物治疗(5) 根据WHO的资料,预防自杀的成功措施不包括:A.限制自杀工具的可及性,建立社区自杀预防项目B.对自杀未遂者施加影响,使其不敢自杀C.通过守门人培训项目让更多的一线专业人员参与D.建立媒体报道自杀的指南(6) 回归社会技能训练不包括A.充分动员家庭成员、亲友等参与B.矫正患者的生活懒散C.提高患者与他人交往的能力D.培养病人生活自理能力E.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病人自杀的想法不会导致病人选择自杀,谈论自杀想法可以引起的结果不包括:A.帮助病人更客观地看待目前的问题B.让病人思考自己选择自杀的不合理性C.让病人不敢再有此想法D.为自杀干预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8) 对自杀的误解,不包括:A.自杀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B.自杀行为的发生毫无预兆C.自杀无法预防D.谈论自杀的人不会自杀(9) 重性抑郁障碍亚型不包括A.忧郁型抑郁障碍B.典型抑郁障碍C.非典型抑郁障碍D.紧张性抑郁症E.季节性抑郁症列哪项不属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中规定的本次随访分类A.不稳定B.基本稳定C.稳定D.未访到E.走失(11) 如有自杀事件发生,以下哪个不是正确的做法:A.领导的理解和支持B.同伴的理解和支持C.必要时寻求心理上的事后舒缓和支持D.认为自己做的完美,没有责任(12) 锥体外系反应包括A.急性肌张力障碍B.静坐不能C.帕金森综合征D.迟发性运动障碍E.以上说法均正确(13)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严重程度标准包括A.无法进行有效交谈B.社会能力明显受损C.需立即治疗或住院D.具有精神病性症状E.以上均是(14) 下列哪项不属于社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四清楚”中的内容,A.底数清B.去向清C.治疗情况清D.精神状态清E.保密工作清(15) 偏执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错误的是A.以持续、固定、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B.不涉及妄想的情况下,精神活动常无明显异常,病程虽长,无精神衰退C.自知力丧失,其社会功能明显受损D.妄想持续1个月以上E.排除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16) 重复自杀行为相关研究提示,许多方面需要重视,但不包括:A.尽量满足自杀危机者各种要求B.增加社会支持,对积极应对方式的指导C.降低绝望感,提升希望程度,提高自杀危机者的生活满意度D.精神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重视心理治疗的作用(17) 费立鹏等发现的10个有独立影响的自杀危险因素中,不在前四位的是:A.死前两周抑郁严重程度B.死前一年内负性生活事件产生的慢性心理压力C.有自杀未遂史D.负性生活事件导致的死亡当时的应激强度(18) 重性精神疾病危险性评估分为几级A.0~2级B.0~3级C.0~4级D.0~5级E.0~6级(19) 下列关于恶性综合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多由高效价抗精神病药物引起B.与剂量无关C.表现显著的帕金森氏综合征D.可有意识障碍E.植物神经功能紊乱(20) 在分类干预工作中,病情稳定者要求多长时间访视一次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半年E.1年(21) 自杀的保护性因素/资源不包括:A.承受力(应对能力)B.自杀未遂史C.健康的生活模式D.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22) 关于自杀危险评估以下哪个不正确:A.自杀危险评估只做一次B.随时对高危者保持高度警觉C.定期进行评估D.随着时间的推移评估的准确性也随之降低(23) 精神疾病患者服药期间脉搏一般超过()时就应及时处理。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试题1单项选择题(一道题一分)1.2018年严重精神障碍治疗工作规范服务对象为本辖区内有固定居所并且连续居住()以上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A3月B半年C9月D1年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参考O开展疑似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筛查。
A精神行为异常识别清单(B患者住院证C患者出院证D患者检查单3.县级精防机构参考精神行为异常识别清单,对相关人员开展OOA精防知识培训B疑似患者筛查培训C家属护理教育D调查工作4.精神科执业医师对符合O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应及时明确诊断。
A诊断标准B诊断结果C检查结果D诊断要求5.对连续就诊半年以上仍未明确诊断者,应请上级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进行OoA诊断或复核诊断B延续治疗C住院观察D门诊治疗2018年严重精神障碍治疗工作规范服务对象为本辖区内有O并且连续居住半年以上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A流动人口B固定人口C固定居所(C笞案)D流动居所符合O第三十条第二款第二项情形并经诊断、病情评估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不限于六种重性精神疾病。
A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IB管理规范C国家卫生法D法律法规居民自行到各级各类O就诊或咨询时,对疑似严重精神障碍者,接诊医师应尽可能明确诊断。
A精神卫生专业机构I 栗)B综合医院C乡镇卫生院D社区医院6.非患者本人到医院咨询时,接诊医师应建议患者本人来院进行O oA住院治疗B就诊或咨询C精神检查与诊断D门诊治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配合政法、公安等部门,每季度与村(居)民民委员会联系,了解辖区常住人口中O的情况。
A特殊人群B重点人群「C固定居所D流动人口乡镇办事处、村民委员会、政法、公安、民政、残联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疑似患者,应及时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OOA转诊B联系C报告D联系和报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非精神科医师在()中,心理援助热线或网络平台人员在咨询时,应根据咨询者提供的线索进行初步筛查。
A咨询B问诊C接诊D治疗监管场所内发现O可请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指派精神科执业医师进行检查和诊断。
重性精神病管理基础知识培训测试题单位:姓名得分一、单选题(共 5 题,每题10 分)1. 符合《重性精神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开展管理治疗对象为()A 户籍为本地的重性精神病患者B 本辖区常住重性精神病患者C 本地医疗机构发现的重性精神病患者2、本辖区常住重性精神病患者指()A 在本辖区连续居住 2 个月以上重性精神病患者B 本辖区有固定住所且连续居住 3 个月以上重性精神病患者C 本辖区有固定住所且连续居住半年以上重性精神病患者3、对于病情稳定者重性精神病患者应该()月随访一次。
A 6B 2C 34、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险性评估共分为()种A 6B 2C 35、对于病情不稳定者重性精神病患者应该()天随访一次。
A 30B 15C 90二、判断题(共 2 题,每题10 分)1、村卫生室主要职责是:协助乡镇卫生院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线索调查、登记、报告和患者家庭成员护理指导工作。
协助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应急医疗处置。
定期随访患者,指导监护人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督促患者按时复诊。
参与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工作。
()2、对于纳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随访 4 次,每次随访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卫生、用药和家庭护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导患者服药,防止复发,及时发现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征兆,给予相应处置或转诊,并进行危机干预。
()三、问答题(共 1 题,每题30 分)1、重性精神疾病危险性评估分级重性精神病管理基础知识培训测试题答案一、单选题(共 5 题,每题10 分)BCCAB二、判断题(共 2 题,每题10 分)√√三、问答题(共 1 题,每题30 分)0 级:无符合以下1~5 级中的任何行为。
1 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2 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
能被劝说制止.3 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4 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5分)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 )个工作日内接收精神卫生机构转来的报告卡或出院信息单。
()A.2B.4C.5(正确答案)2.符合《严重精神障碍发病报告管理办法》管理的病种为()A.双向情感障碍(正确答案)B.焦虑症C.抑郁症3.对首次随访和出院患者,应当在获取知情同意或医院转介信息后的()个工作日内进行面访。
()A、7个B、10个(正确答案)C、14个4.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既往主要症状:根据患者从第一次发病到填写此表之时的情况,填写患者()的主要症状。
()A.曾出现过(正确答案)B.一年前的C.现在出现过5.怎样判定失访患者()A.一次随访不到B.二次随访不到C.超过一月时间连续3次未随访到(正确答案)6.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自知力缺失表现为。
()A.承认自己有病B.否认自己有病(正确答案)C.承认自己接受过住院治疗7.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临床痊愈是指()A.精神症状消失B.自知力恢复C.精神症状消失,自知力恢复(正确答案)8.严重精神精神障碍患者随访:稳定的()随访一次,不稳定的()随一次()A.每三个月,两周内(正确答案)B.每三个月,一周内C.每两个月,两周内9.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性评估分为( )级()A.7B.6(正确答案)C.510.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祸:是指患者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属于()行为的。
()A.犯罪(正确答案)B.违法C.违规11.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有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危险性评估为( )级。
()A.2B.3(正确答案)C.412.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性评估分级2级为()A.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B.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C.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正确答案)13.严重精神障碍是指()为代表的精神病。
()A.抑郁症B.躁狂症C.精神分裂症(正确答案)14.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若危险性为1~2级,或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为病情( )患者()A.稳定B.基本稳定(正确答案)C.不稳定15.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性评估分级5级的描叙正确的是()A.持续的打砸行为B.针对财物或人C.纵火、爆炸等行为(正确答案)16.对于辖区筛查确诊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及时建立或补充居民个人健康档案,( )个工作日内录入信息系统。
精防兼职医生培训测试题姓名:得分: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5分)1、符合《重性精神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开展管理治疗对象为()。
A.户籍为本地的重性精神病患者B.本辖区常住重性精神病患者C.本地医疗机构发现的重性精神病患者2、本辖区常住重性精神病患者指()。
A.在本辖区连续居住2个月以上重性精神病患者B.本辖区有固定住所且连续居住3个月以上重性精神病患者C. 本辖区有固定住所且连续居住半年以上重性精神病患者3、对于病情稳定者重性精神病患者应该()月随访一次。
A.6B.2C.34、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险性评估共分为()级。
A.6B.2C.35、对于病情不稳定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应该()周随访一次。
A.4B.2C.86、重性精神疾病危险性评估分级中一级为()。
A.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B.有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C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D持续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7、对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应()。
A.继续观察,随访即可,不需要精神科医师会诊B.继续观察,随访,必要时请精神科医师会诊C.继续观察,随访即可,不需要向个案管理组组长报告D.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到上级医院,必要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协助送院治疗。
8、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病情稳定描述错误的是()。
A.精神症状基本消失B.自知力基本恢复C.社会功能处于较差状态D.躯体疾病稳定9、对自知力完全描述错误的是()、A.患者精神症状消失B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病C能透彻认识到哪些是疾病的表现D认为不需要治疗10、精神康复的内容不包括()。
A.医学康复B.心理康复C.是会康复D.人骨康复二、是非题(共10题,每题2分)1、随访中,发现患者死亡,或者外出打工、迁居他处、走失等,或者连续3次未访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填写《重性精神疾病失访(死亡)患者登记表》。
()2、个案管理组长一般由精防医师担任,也可以由从事个案管理,经验丰富的静防护士担任。
精神病测试题及答案导语:精神病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对患者及其周围人群都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为了提高对精神病的认识和早期识别能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精神病测试题及其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I. 选择题1. 当你面对压力和困境时,你会如何应对?A. 我会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支持B. 我会尝试自己解决问题C. 我会逃避或回避问题D. 我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应对2. 你是否经常感到身心疲惫,无法集中注意力?A. 是的,经常如此B. 偶尔会有这种感觉C. 很少有这种感觉D. 从未有过这种感觉3. 你是否经常感到无缘无故地忧虑或恐惧?A. 是的,经常如此B. 偶尔会有这种感觉C. 很少有这种感觉D. 从未有过这种感觉4. 你是否经常感到无助、无望或者自暴自弃?A. 是的,经常如此B. 偶尔会有这种感觉C. 很少有这种感觉D. 从未有过这种感觉5. 你是否经常听到声音或者看到一些其他人无法察觉的影像?A. 是的,经常如此B. 偶尔会有这种感觉C. 很少有这种感觉D. 从未有过这种感觉II. 简答题1. 精神病是什么?精神病,也称为精神障碍,是指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出现严重异常的一类疾病。
这些异常包括情感、思维和行为上的问题,会对个人的日常功能和人际关系造成明显的困扰。
2. 精神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精神病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情感问题(如抑郁、焦虑)、认知问题(如思维混乱、注意力不集中)、行为问题(如自伤、自杀倾向)以及幻觉和幻觉等。
3. 精神病的原因是什么?精神病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包括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
具体的原因和精神病的类型和个体差异有关。
4. 如何早期识别和提前干预精神病?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精神病的治疗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定期心理评估、注意身心健康、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早期发现精神病的迹象,并尽早采取必要的治疗和干预措施。
总结:精神病是一种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心理健康问题。
通过进行精神病测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心状态,并及时寻求帮助。
(1) 回归社会技能训练不包括AA.充分动员家庭成员、亲友等参与B.矫正患者的生活懒散C.提高患者与他人交往的能力D.培养病人生活自理能力E.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2) 药源性癫痫大发作护理应采取的措施中,下面不正确的是:BA.防止摔伤B.用力按压四肢C.加用抗癫痫药物D.减药或换药(3) 有关重性抑郁障碍预后的说法,错误的是DA.大约有一半的人康复并不再复发B.35%的人会至少再发作一次C.15%的人经历慢性复发D.75%的人经历慢性复发E.严重或精神病性抑郁障碍患者,90%患者经历复发(4) 锥体外系反应包括EA.急性肌张力障碍B.静坐不能C.帕金森综合征D.迟发性运动障碍E.以上说法均正确(5) 精神疾病致病因素包括EA.先天遗传B.器质因素C.体质因素D.社会环境因素E.以上均是(6) 选择自杀解决问题的人通常对自身的处境和经受的痛苦认识,不包括: BA.无法摆脱的B.无法面对的C.永无止境的D.无法忍受的(7) 因抗精神病的副作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体检要求多长时间进行1次E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半年E.1年(8) 预防自杀模式不包括:CA.通用策略B.选择性策略C.普遍性策略D.针对性策略(9) 对自杀的误解,不包括:AA.自杀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B.自杀行为的发生毫无预兆C.自杀无法预防D.谈论自杀的人不会自杀(10) 下列关于重性精神病人随访内容说法最全面的是EA.一般情况B.病情变化C.社会功能恢复情况D.药物副反应的表现和处理E.以上说法均正确(11) 偏执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错误的是DA.以持续、固定、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B.不涉及妄想的情况下,精神活动常无明显异常,病程虽长,无精神衰退C.自知力丧失,其社会功能明显受损D.妄想持续1个月以上E.排除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12) 智力康复每次的适宜时长为EA.5分钟~10分钟B.10分钟~20分钟C.20分钟~30分钟D.30分钟~1小时E.1~2小时(13) 精神检查中认知水平的检查不包括DA.记忆力B.注意力C.理解力D.意识状态E.判断力(14) 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幻觉是BA.视幻觉B.言语性听幻觉C.嗅幻觉与味幻觉D.触幻觉E.本体幻觉(15) 夸大妄想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BA.偏执型精神分裂症B.躁狂症C.焦虑症D.脑器质性精神病E.疑病症(16)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最常见的副作用为AA.锥体外系副作用B.肝损害C.恶性综合征D.体位性低血压E.粒细胞减少(17)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严重程度标准包括EA.无法进行有效交谈B.社会能力明显受损C.需立即治疗或住院D.具有精神病性症状E.以上均是(18) 下列哪项不属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中规定的本次随访分类EA.不稳定B.基本稳定C.稳定D.未访到E.走失(19) 疾病诊断的重要前提是AA.意识状态B.自知力C.接触D.言语E.睡眠(20) 在分类干预工作中,病情稳定者要求多长时间访视一次C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半年E.1年(21) 针对拒访者,下列人员中,谁不需要再次签字证明EA.地段医生B.社区民警C.社区居村委会干部D.残联专干E.患者家属(22) 询问患者“早餐内容、小学同学名字”检查的是患者的BA.注意力B.记忆力C.理解能力D.判断力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23) 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重性精神病患者总数约AA.1600万人B.160万人C.16万人D.1.6万人E.1万人(24) 精神疾病患者拒绝服药的常见原因不包括:CA.副作用B.认识问题C.药价高D.自知力缺乏(25)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随访服务记录表中的社会功能状况DA.个人生活料理B.生产劳动及工作C.学习能力D.娱乐活动E.社会人际交往(26) 自杀的相关因素,不包括:DA.人口学特征,社会心理因素B.生物学因素,躯体疾病C.精神障碍非精神障碍D.气候因素(27) 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妄想是BA.疑病妄想B.被害妄想C.嫉妒妄想D.钟情妄想E.罪恶妄想(28) 观察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仪态要注意EA.着装是否整洁,是否整齐,有无过分装饰或不修边幅B.皮肤有无伤痕C.年貌是否相符D.态度与举止E.以上说法均正确(29) 以下有关精神病的叙述描述错误的是EA.指严重的心理障碍B.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出现持久明显异常C.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D.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显得古怪E.不可能有自杀行为(30) 健康教育的目标不包括:BA.预防疾病B.治疗疾病C.促进健康D.提高生活质量(31) 与自杀关系最密切的精神障碍是:CA.精神分裂症B.焦虑症C.抑郁症D.人格障碍(32) 重性精神疾病不包括BA.精神分裂症B.失眠症C.偏执性精神病D.分裂情感障碍E.重性抑郁障碍(33) 研究发现自杀未遂危险因素不包括:AA.自杀工具致死性高B.家庭功能差C.家人或熟人中有自杀行为D.抑郁或其他精神障碍(34) 如有自杀事件发生,以下哪个不是正确的做法:DA.领导的理解和支持B.同伴的理解和支持C.必要时寻求心理上的事后舒缓和支持D.认为自己做的完美,没有责任(35) 精神分裂症最有效的康复措施是DA.长期服用大剂量抗精神病药物B.参加多种工娱活动C.病愈后继续住院巩固疗效D.采取社会康复措施及坚持药物维持治疗E.加强心理治疗(36) 重性精神疾病危险性评估分为几级DA.0~2级B.0~3级C.0~4级D.0~5级E.0~6级(37) 精神残疾康复内容和方法不包括EA.药物治疗B.精神康复C.智力康复D.劳动康复E.情商康复(38)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不包括EA.情感表达B.饮食结构C.运动量D.物理治疗E.药物治疗(39) 以下有关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表现,表述最准确的是EA.思维速度加快、意志活动增强B.心境低落、联想变慢C.幻觉D.妄想E.以上均是(40) 精神疾病的概念是:BA.是指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B.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因素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C.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D.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因素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41)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中所指的治疗效果BA.痊愈B.显好C.好转D.无变化E.加重(42) 关于自杀危险评估以下哪个不正确:AA.自杀危险评估只做一次B.随时对高危者保持高度警觉C.定期进行评估D.随着时间的推移评估的准确性也随之降低(43) 自杀危险评估内容不包括:DA.评估自杀想法,自杀计划B.评估危机者自杀史及亲友自杀史C.自杀的保护性因素/资源D.让病人自我评估(44) 下列关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所引起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说法不正确的是EA.原有精神症状基础上出现焦虑B.激越C.敌意D.兴奋冲动E.焦虑、烦躁、消极悲观(45) 精神疾病的康复服务对象主要是AA.重性、慢性精神患者B.重性、急性精神患者C.轻度、慢性精神患者D.轻度、急性精神患者E.以上选项均不对(46) 自杀者的心理状态不包括:DA.矛盾性B.冲动性C.僵硬性D.变通性(47) 费立鹏等发现的10个有独立影响的自杀危险因素中,不在前四位的是:BA.死前两周抑郁严重程度B.死前一年内负性生活事件产生的慢性心理压力C.有自杀未遂史D.负性生活事件导致的死亡当时的应激强度(48) 下列哪项不属于社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四清楚”中的内容,EA.底数清B.去向清C.治疗情况清D.精神状态清E.保密工作清(49)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中不包括哪种经济状况EA.贫困B.在当地贫困线标准以下C.非贫困D.不详E.良好(50) 精神康复的先决条件是CA.劳动康复B.智力康复C.抗精神病药治疗控制症状D.精神康复E.情商康复。
精神病学考试题库精神病学考试是对医学学生和医师进行专业知识评估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考试,可以检验考生对广泛范围的精神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系列精神病学考试题,帮助您复习和巩固相关知识。
1. 下列哪种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A. 心脏病B. 癌症C. 糖尿病D. 抑郁症2. 下列哪种因素可能导致精神疾病?A. 遗传因素B. 环境因素C. 营养不良D. 所有选项都正确3. 下列症状是抑郁症的典型表现吗?A. 兴趣丧失B. 精力过剩C. 妄想观念D. 高涨的情绪4. 下列哪种药物常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A. 抗生素B. 青霉素C. 抗焦虑药物D. 抗精神病药物5. 精神病学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下列哪些?A. 药物治疗B. 心理治疗C. 物理治疗D. 所有选项都正确6. 下列哪种疾病是由神经系统异常引起的精神疾病?A. 躁郁症B. 精神分裂症C. 慢性压力症候群D. 恐惧症7. 以下哪项在孕妇中可能导致胎儿出现产前抑郁症状?A. 孕期饮食不良B. 孕期压力过大C. 所有选项都正确D. 上述选项都不正确8. 忧郁症和抑郁症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症状严重程度不同B. 引起疾病的因素不同C. 症状组合不同D. 忧郁症无法治愈,抑郁症可以治疗9. 下列哪种疾病常表现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A. 强迫症B. 躁郁症C. 焦虑症D. 结核病10. 下列哪种状况可能导致人们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A. 自然灾害B. 恶劣的工作环境C. 家庭暴力D. 所有选项都正确以上只是一小部分精神病学考试题,希望能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祝您取得优异的成绩!。
2017重性精神病管理基础知识测试题一、填空题:
业。
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城市
5
性精神疾病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
改为3月一次的随访。
二、简述题:
1、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的服务要求?
(一)配备接受过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相关培训的专(兼)职人员,开展相关健康管理工作。
(二)与相关部门加强联系,及时为辖区内新发现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按时更新。
(三)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
(四)加强宣传,鼓励和帮助病人进行生活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参与社会活动,接受职业训练。
2、重性精神疾病管理中患者的危险等级如何分级?基础管理应管理哪几级病
共分为6级。
0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
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
能被劝说制止。
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
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包括自伤、自杀。
5级:持械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
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