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政策对江苏高考总分变为750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江苏2023新高考3十1十2(政策解读)江苏新高考3十1十2模式江苏新高考采用“3+1+2”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2”为再选科目,考生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
在高中阶段,选科十分重要,高考生一定要做好职业规划。
新高考制度下,有许多东西都有所变化,对于进入高中阶段的同学们来说,一定要胸有成竹,早点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之后,选好要学习的科目,进行冲刺。
另外,高考生们还要适应这种等级赋分制,要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更要有长远一点的目光,这样的话,才能在高考之后,选取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并能充分挖掘潜力,进入社会顺利就业。
新高考选科推荐哪些组合1.物理+化学+地理选科组合专业覆盖率:95%学科学习难度:综合来讲,物化地组合的选科学习注重理科思维,学习难度较大。
2.物理+化学+政治选科组合专业覆盖率:96%该组合最大特点是学习难度大、学科跨度大,竞争激烈,却是考研和考公务员的最佳组合,理科类考生如果选择该组合,对未来有较大的帮助。
3.物理+生物+地理选科组合专业覆盖率:87%科目学习难度:学习有一定的难度。
和化学相比,地理和生物的难度还是要低一些的,选择此组合的考生基本上是以物理作为专业选择的定向,以地理和生物作为得分的重要方式。
4.物理+生物+政治选科组合组合特点专业覆盖率:87%科目学习难度:物理和生物虽然都属于理科学科,但是生物的难度和地理的难度相差不是太大,当然也是因人而异。
政治背诵理解知识较多且贴合生活,取得高分较难,这个组合学习难度不大,想得高分还是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高考政策新规是什么2022年第五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等8省份,2022年启动,2025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江苏高考总分或将调整为780分在这个可能的方案中,计分科目分值具体为:语文180分、数学180分、英语150分(100分笔试+50分听说)、选测科目变为三门,各90分(其中两门高校指定,一门学生自选)。
随后记者采访了相关的高校和中学,高校表示,可能仍按大文大理定选科,而中学方面,已经在提前酝酿增加语数教师,重排课表。
变化昨天,现代快报记者从相关人士处获悉,新方案中的总分,可能将华丽转身为780分,“逆袭”为全国居前列的高总分。
可能的方案中,780分的总分是这样分配的:语文、数学各180分,英语150分,三门选测科目各90分。
在新方案中,语文、数学两科不再是因为文、理倾向,有附加分,而将是完全一样的分值;英语从120分,升至了150分,100分笔试,50分听说——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其中增加了以前不计分的口语;选测科目从两门计等级,变为三门计分,每门90分,其中两门为高校指定,一门为学生自选。
语数外分值调整,选测三门计分昨天,江苏省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将由高校对选测科目提出要求,江苏高考新方案中,物理化学等选测科目将由等级制转化为计分制。
那么,高校将如何确定科目和分数?南京一所高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届时,高校可能将按照文理科确定两门选测科目。
“到底选那几门科目不会具体细化到专业,但会按照文理科大类来区分,例如理科专业基本会要求选测物理、化学,医学院必选生物,文科专业选择历史、政治。
”该负责人说,“高校录取时,将选测科目的分数计入总分,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参与专业排序。
”有专家指出,选测科目计入总分,总分势必增加,这对于提高考生的区分度是有利的。
选测科目将由等级制转化为计分制英语口语听力一年两考,口语也计入总分在拟定的江苏高考新方案中,“英语一年两考先从口语和听力开始,计入总分,笔试会考虑逐渐纳入一年两考。
”这一变化,受到中学特别是城市中学师生的普遍肯定。
“其实我们之前都通过多渠道反映过,口语应该计入总分,现在真实现了,觉得是学生的一种福音。
江苏高考总分或将调整为780分高考频道讯 2018届的江苏高考生可能使用新高考方案,届时高考总分可能增加至780分,比现在的480分足足高出300分!如果这成为现实,江苏将从现在的高考总分全国最低,变为全国前列。
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可能在高二就学完、考完——现代快报记者从有关渠道了解到,正在酝酿中的高考新方案,存在以上可能性。
在这个可能的方案中,计分科目分值具体为:语文180分、数学180分、英语150分(100分笔试+50分听说)、选测科目变为三门,各90分(其中两门高校指定,一门学生自选)。
随后记者采访了相关的高校和中学,高校表示,可能仍按大文大理定选科,而中学方面,已经在提前酝酿增加语数教师,重排课表。
新方案可能有哪些变化?变化昨天,现代快报记者从相关人士处获悉,新方案中的总分,可能将华丽转身为780分,“逆袭”为全国居前列的高总分。
可能的方案中,780分的总分是这样分配的:语文、数学各180分,英语150分,三门选测科目各90分。
在新方案中,语文、数学两科不再是因为文、理倾向,有附加分,而将是完全一样的分值;英语从120分,升至了150分,100分笔试,50分听说——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其中增加了以前不计分的口语;选测科目从两门计等级,变为三门计分,每门90分,其中两门为高校指定,一门为学生自选。
语数外分值调整,选测三门计分昨天,江苏省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将由高校对选测科目提出要求,江苏高考新方案中,物理化学等选测科目将由等级制转化为计分制。
那么,高校将如何确定科目和分数?南京一所高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届时,高校可能将按照文理科确定两门选测科目。
“到底选那几门科目不会具体细化到专业,但会按照文理科大类来区分,例如理科专业基本会要求选测物理、化学,医学院必选生物,文科专业选择历史、政治。
”该负责人说,“高校录取时,将选测科目的分数计入总分,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参与专业排序。
2023高考政策新规_有什么新政策内容高考政策有什么新规高考政策新规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数及总分,高考总分750分“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高考政策3+1+2模式计入高考总分的考试科目共有6门,即“3+1+2”。
“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不分文理科;“1”为在物理、历史2门选择考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2”为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选择考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
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按照国家统一高考时间进行,选择考科目的考试紧随全国统一高考之后进行。
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个部分组成,在条件成熟后,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高考总成绩满分750分。
考生总分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成绩和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学业水平考试选择考科目成绩组成。
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学业水平考试选择考科目满分均为100分,历史和物理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以等级转换分计入总分。
各科成绩当年有效。
新高考3+1+2的成绩构成新高考3+1+2的总成绩构成是:总成绩(满分750分)=统一高考科目成绩(450分)+选考科目成绩(300分),即高考总分=450(语数外)+100(物理/历史)+200(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的两门)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使用卷面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
选考科目:物理/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可见,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这4门再选科目是按等级赋分计入总成绩的。
江苏高考480分组成科目及分数
2021年江苏高考满分为480分,由语文、数学和外语科目组成。
其中语文160分、数学160分、外语120分,它的特殊之处在于文科生会有40分的语文附加题,而理科生会
有40分的数学附加题。
2021年开始,江苏省实行新高考政策,江苏高考总分值设置为750分,考生总分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成和学业水平考试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
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以每门150分计入总分,某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
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均为100分。
物理、历史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以等级分
计入总分。
1、提前录取本科院校含文科类和理科类军事院校、公安政法院校、航海院校、地方
专项计划、乡村教师计划、其他院校;体育类、艺术类本科院校。
2、文科类、理科类第一批本科院校。
3、文科类、理科类第二批本科院校。
4、体育类、艺术类高职专科院校。
5、文科类、理科类高职专科院校。
6、高职专科注册入学院校。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2018年6月15日,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江苏高中招生、高考改革以及高考命题等事项。
省教育厅报告有关情况,各设区市市委书记先后发言,省有关部门、分管副省长、部分省委常委发言,省长讲话,最后,书记讲话。
1省教育厅厅长发言,主要讲了三个方面。
第一,多措并举,妥善解决职普分流问题。
一是增加学生中考选择机会,各地自主确定普职比例,省里不再下达计划;二是探索普职双向交流机制,给综合高中学生自主选择参加普通高考的机会;三是加强普通高中资源建设,扩大资源供给;四是实施职业教育领航计划,深化中等职业改革。
第二,努力让更多学生进入高水平大学。
近期主动汇报,争取985、211院校在江苏多招录学生。
一是在宁部属院校江苏招生比例不低于25%;二是省属院校增加省内计划,确保大于50%;三是争取省外高校扩大招录江苏学生的人数;四是加快部分高校新校区建设。
6月14日晚上,省教育厅各厅领导连夜对接各自联系的高校,逐一落实以上措施,已明确2018年江苏招生计划增加1309个。
第三,积极推进高考改革。
2008年高考方案存在总分值低、选科功利化、学生科学素养低等问题,新高考方案将于2021年正式实施。
一是合理设置选考科目;二是改变成绩构成,总分值750分,其中语数外各150分;三是使用全国统一卷,2019年起外语使用全国统一卷,2020年起语文数学使用全国统一卷。
2019年江苏本一、本二合并为本一招录,2019年起取消见A加分。
2各市市委书记先后发言。
发言集中批评江苏2008高考方案,调研显示46%的老师、70%的家长认为是折腾,未能发挥预想的作用,物理化学成为高危选科组合,清华、北大反映江苏考生科学素质不行,竞争力下降,名校江苏招录计划不断降低,与教育大省地位不匹配。
现行总分值少(450分),导致分分计较,区分度低,1分相差1000人,英语难度超过四六级,不符合课程标准,突出语言学科,理科生无法脱颖而出。
自主命题难度不平衡、不稳定,教师不好把握教学,学生偏科严重,数学出难题、怪题,前半部分“送分”,后半部分“送命”,不利于提高人才素质,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别是男生优势下降,扬州大学男女比例45:55,淮阴师范学院女生超过70%。
江苏省2025年高考政策认识2025江苏高考改革政策江苏新的高考模式中,总分值设置为750分。
考试采取“3+1+2”模式。
其中“3”是指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1”是指考生在物理、历史两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1个科目,“2”是指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2个科目。
考生可以根据本人对个人志向、兴趣爱好、自身优势等因素的重新评估,结合意愿报考院校相关专业选考要求,调整自己的选考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每门150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
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100分。
其中,物理、历史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以等级分计入总分。
学生所选的选择性考试科目,其所选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必须达到合格。
合格性考试每年1次,安排在1月份,考试成绩长期有效。
学生在高二第一学期末可首次参加合格性考试,考试科目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7门中选择;学生在高三第一学期末可参加语文、数学、外语以及上述7门科目的合格性考试。
选择性考试每年1次,安排在6月份,与统一高考科目同期进行,考试成绩当年有效。
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选择性考试成绩以分数呈现。
2江苏高考改革的利弊因容错率低,难以忍受偏科,严苛的江苏高考被外界戏称“地狱模式”。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对经济观察报表示,该省在设置分数、等级双指标的评价系统上考虑过于全面,而对考生个性发展方面考虑不够充分,所以出现了2020年江苏高考文科状元白湘菱无缘清北这种情况。
在储朝晖看来,“不光是江苏高考方案,实际上全国考试方案在逻辑上都是一致的——全面发展的逻辑链条,只不过是江苏省在此方案中再往前走了一步。
这也是全国高考招生在面上压力比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位国内排名前二大学负责招录的老师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名校招录规则是公平的,选拔是按照同一标准进行,不符合条件的,这是自身的原因;但从培养人才定位和要求来看,小部分人会存在某一学科成绩较为突出或者薄弱,如果从事科研工作,事实上很欢迎某种偏才和怪才,这种人往往在某一方面能力和创造性特别强。
江苏高考总分变为750 省控线按语数外总分划高考总分变为750分省控线按语数外总分划选历史物理要考附加题此前公布的高考草案中,语文、数学、外语各200分,三门总分为600分。
现将语文、数学、外语的分数分别增加为230分,这样一来,语、数、外的总分为690分。
同时,语文和数学试卷还各有60分的附加题,选考历史的学生必须考语文的附加题,选考物理的学生则必须考数学的附加题。
这么算来,每位考生的高考总分都是750分。
专家分析:南京一所名校校长非常赞同新的高考方案。
他认为只有语数外三门算分,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语文和数学都有附加分,外语没有,这样外语的分量似乎没有以前重了,但学生负担减轻了。
有些人士提出应该增加物理学科的权重,但南京的一些中学教师认为,中学本身是打基础的阶段,理化等都不宜搞得太深,如果不学相关专业,在今后工作中用上的也很少。
如果对理化感兴趣,可以在大学时选择相关专业进一步学习。
而且现在也规定,选物理如果达不到A也不能考本一,已经体现了对这一学科的重视。
有关专家推测,总分设定为750分,是为了在总分上与其他省市保持平衡。
但因为750分只包含三门学科,每门学科的总分至少比现在高出80分。
而高考每科的考试时间不宜再延长,这就意味着总的题量不可能有太大变化,这样一来要满足每门至少230分的总分,每题的分值就会有较大增加,如以前错一题可能扣3分,今后就可能扣5分,考生之间的分差会拉大。
省控线按语数外总分划在划定各批次省控线时,江苏省将根据语文、数学、外语690分的总分来划定。
但是在投档时,附加分将起到一定作用。
正式投档时,江苏省教育考试院会将语文或者数学的附加分加入总分,然后根据这个分数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
考试院投档给高校后,在录取时,高校可以制定各自的选才标准,比方说,对考生7门学业水平测试有不同要求。
同时,学生的综合表现也是高校录取的一个判断标准。
专家分析:对高校而言,这种录取机制让高校选拔人才的余地更大了,自主性也扩大。
今年江苏普通高考评分标准
评分是在统一规则的基础上,确定原评分后,再进行转换。
对重复选课的科目,当考生该科目考试及格分数合格时,起征点为30分,满分为100分。
转换的具体规则和步骤如下:第一步根据考生的原始分数由高到低,将a、B、C、D、E分为5个等级,每个等级的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从而将考生的原始分数转换为一个等级。
第二步,根据等比例换算规则,将
A至e五个年级考生的原始分数分别换算为100-86、85-71、70-56、55-41、40-30五个分数段,将考生的成绩换算为年级分数。
2023年江苏高考总分为750分。
考生总分由全国统一高考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的成绩和考生选择的三门学术水平选修科目的成绩组成。
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各150分,其中听力考试30分;所有科目均以原成绩计入考生总分。
有三门选修科目,每门100分。
其中,历史、物理按原分计入总分;其他四门学科(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按年级分计入总分。
高考总分为什么是750分高考趋势分析近几年,高考的趋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传统的文科和理科基础上,地方政府和各大高校已经开设了更加多元化的专业。
同时,高考的考试形式和科目设置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完善。
本文将从多方面对高考进行分析,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考试。
1.高考评分制度的变革高考的评分制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初期的全国统一分数线到现在的省份分数线。
随着高考考试的不断改革,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的评分制度的变革。
这也给考生的复读和志愿填报带来了新的考验。
2.高考科目和考试形式的改革高考科目的改革也在不断地进行中。
特别是在理科方面,科目的设置和考试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例如,物理和化学的考试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对于学生的备考和应试也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3.高校招生政策的改变高校招生政策的变化也在不断地进行中。
例如,某些高校已经开始使用自主招生的方式,这样的招生方式对于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对于考生的能力和品格也更加注重。
4.多元化的专业选择随着高考的改革,地方政府和各大高校也开始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专业选择。
这样的专业选择不仅可以满足考生的兴趣爱好,也可以为社会和行业提供更多的技术人才。
5.高考如何应对改革面对高考的改革,考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首先,学生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高考的科目和考试形式。
其次,学生需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自己的能力和品格。
最后,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五点高考建议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高考是长跑而非短跑,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考试。
2.提高学习效率:高效的学习可以更好地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成果。
3.加强实践锻炼:实践锻炼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和行业的实际情况,对于科目的学习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4.培养正确的心态:高考不是人生的全部,考生需要培养正确的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5.多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高考不仅要求学生在学科知识方面有扎实的基础,还需要学生具备更为广泛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023全国各省新高考改革方案解读_政策解读1、北京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执行:2020年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开始,取消文理分科。
从2020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
高考成绩由3门统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
英语一年考两次。
2、天津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执行:2020年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开始,取消文理分科。
从2020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
高考成绩由3门统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
英语一年两考,取较高的分数计入高考总分。
3、河北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执行:2021年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取消文理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2021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
高考成绩由统考科目和学生选考科目构成。
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4、山西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执行:2021年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起,不分文理科。
2021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
高考成绩由统考科目和学生选考科目构成。
外语听力“一年两考”,取较高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5、内蒙古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执行:2021年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起,不分文理科。
2021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
高考成绩由统考科目和学生选考科目构成。
6、黑龙江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执行:2021年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起,不分文理科。
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2021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
高考成绩由统考科目和学生选考科目构成。
吉林高考综合改革方案7、吉林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执行:2021年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不分文理。
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2021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
高考成绩由统考科目和学生选考科目构成。
8、辽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执行:2021年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不分文理。
【导语】⽆忧考从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得知,2021年江苏⾼考科⽬设置及计分⽅式已公布,具体详情如下: (⼀)根据《江苏省深化普通⾼校考试招⽣制度综合改⾰实施⽅案》,我省⾼考实⾏“3+1+2”模式,包括语⽂、数学、外语3门统⼀⾼考考试科⽬以及考⽣选择的3门学业⽔平选择性考试科⽬。
1.科⽬设置 统考科⽬:语⽂、数学、外语3门,不分⽂理。
选择性考试科⽬: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物6门。
考⽣⾸先在物理、历史2门科⽬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物4门科⽬中选择2门。
2.成绩构成及计分⽅式 ⾼考总分值设置为750分。
考⽣总分由统⼀⾼考的语⽂、数学、外语科⽬成绩和学业⽔平考试3门选择性考试科⽬成绩组成。
语⽂、数学、外语3门科⽬以每门150分原始分计⼊总分,其中外语科⽬含听⼒考试30分。
选择性考试科⽬每门均为100分,其中物理、历史科⽬以原始分计⼊总分,其余科⽬以等级分计⼊总分。
3.普通⾼中学业⽔平合格性考试科⽬ 考⽣所选的选择性考试科⽬,其所选科⽬的合格性考试成绩必须达到合格。
对于选择性考试科⽬所对应合格性考试成绩不合格的考⽣,⾼考时不得参加相应科⽬考试,可参加志愿填报及投档。
4.考试⽇程 经教育部批准,我省全国统考科⽬、学业⽔平选择性考试科⽬考试时间为6⽉7、8、9⽇(具体安排见附件)。
5.综合素质评价 ⾼中学⽣综合素质评价是学⽣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
综合素质评价围绕思想品德、学业⽔平、⾝⼼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我认识与⽣涯规划等六个⽅⾯进⾏写实记录,建⽴个⼈档案。
个⼈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将以统⼀格式提供给⾼校,具体使⽤办法由各院校在招⽣章程中予以明确。
(⼆)外语考试科⽬分英语、俄语、⽇语、法语、德语、西班⽛语等6个语种,由考⽣任选其中⼀个语种参加考试。
报考外语专业的考⽣,应参加外语⼝语测试,且成绩符合相关⾼校(专业)的报考要求。
(三)报考体育类、艺术类专业的考⽣,除必须参加全国⽂化统考和学业⽔平选择性科⽬考试外,还须按有关规定参加省教育考试院、招⽣⾼校组织的专业考试。
江苏2024年高考改革最新政策江苏2024年高考改革政策江省2024年普通高考报名工作在2023年11月初开始,省教育考试院发布提醒与往年相比2024年高考高招有两大变化.一是体育类招生,2024年起,符合生源省份高考报名条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者方可以报考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运动队考生文化考试成绩全部使用全国统一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专业测试全部纳入全国统考,由国家体育总局牵头组织实施,高校不再组织相关校考。
.二是艺术类招生,2024年起,高校高水平艺术团不再从高校招生环节选拔,而是由相关高校从在校生中遴选培养。
江苏2024年高考考试科目考生的报考科类分为普通类、体育类和艺术类。
根据《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19〕31号)和《关于印发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招委〔2019〕1号)规定: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使用全国卷。
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使用我省自命题试卷。
学生根据高校要求,结合自身特长兴趣,首先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选择2门,考试成绩计入考生总分,作为统一高考招生录取的依据。
参加统一高考的学生,可以用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替代相应科目的合格性考试。
凡意向参加2024年高职院校提前招生的考生,须取得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10门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
考生若未取得上述10门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应报名参加相应科目考试。
考生若对已取得的合格性考试成绩不满意的,可报名相应科目的考试。
报考体育类的考生,须参加专业省统考;报考艺术类的考生,如需参加专业省统考,还须选择报名参加相应科目专业考试。
江苏2024高考文化总成绩是如何组成的?答:高考总分值为750分,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门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
江苏新高考改革方案1. 引言江苏省教育厅近日发布了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旨在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本文将就江苏新高考改革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2. 背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传统的高考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高考改革迫在眉睫。
江苏省教育厅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改革的号召,提出了新的高考改革方案。
3. 目标与原则江苏新高考改革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方案秉承以下原则:•个性化: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多元化:提供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公平公正:确保评价过程公开透明,消除各种干扰因素,营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端正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升学观,不唯分数论英雄,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
4. 改革内容4.1 学科设置江苏新高考改革方案将学科设置分为两部分:共同学科和选考学科。
共同学科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等核心学科,是全体考生必考的科目,旨在考查学生的基础能力和综合素质。
选考学科为考生提供了充分的选择,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类学科和历史、地理、政治等社会科学类学科,以及音乐、美术、体育等文化艺术类学科。
4.2 考试模式为了更好地评估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江苏新高考改革方案将采用多元化的考试模式。
共同学科考试将分为笔试和综合实用技能考试两个部分。
其中,笔试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综合实用技能考试则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选考学科的考试形式则更加灵活,可以根据学科特点采取不同的评估方式,如口头答辩、实践操作等。
4.3 综合素质评价江苏新高考改革方案注重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学生的学科成绩、学校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实践活动等因素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综合素质评价将采用综合评定方式,综合考虑学科成绩、课外活动表现、社会实践经历等因素,为学生提供更全面、公正的评价。
江苏高考满分多少分
江苏高考满分的分数是750分。
高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试,对考生的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江苏高考满分的分数采用750分制,其中文化课占600分,外语和体育占100分,综合素质评价占50分。
在文化课中,语文、数学、外语和理综、文综等学科的考试是主要的组成部分。
不同学科的满分一般不同,而且每年的具体考试难度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语文满分是150分,数学满分是150分,外语满分是100分,理综和文综的满分分别是200分。
除了文化课的考试外,江苏高考还对学生的外语能力和体育素质进行考核。
外语考试满分是100分,体育考试满分也是100分。
对于综合素质评价,江苏高考将学生的品德、艺术和实践能力等进行综合考评,满分是50分。
总的来说,江苏高考满分是750分。
考生们需要在各科目的考试中发挥出色,才有机会获得高分,从而取得好的成绩,进入心仪的大学。
| 语文• 数学• 英语•道法• 教师•学生•家长 |江苏高考新方案重点内容1、总分确定为750分,语数外各150分;2、语数外、物理历史采取原始成绩,政生化地采取赋分制;3、实行“3+1+2”模式;赋分制解释说明:① 考生参加考试,获得卷面成绩;② 根据卷面成绩,得出在全省内这一学科的排名;③ 按照成绩排名的百分比,按照赋分规则进行赋分(例如排名前1%,赋分100分);④ 赋分后的分数,作为最终成绩计入高考成绩。
3+1+2解释说明:“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1”是指物理、历史两门限选科目;“2”是指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选一门以外的科目中任选2门。
江苏高考新方案详情【科目设置】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使用全国卷。
选择性考试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
学生根据高校的要求,结合自身特长兴趣,首先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选择2门,考试成绩计入考生总分,作为统一高考招生录取的依据。
参加统一高考的学生,可以用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替代相应科目的合格性考试。
【成绩构成及计分方式】高考总分值设置为750分,考生总分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
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以每门150分计入总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
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均为100分。
物理、历史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以等级分计入总分。
【考试内容】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国家和省相关教学文件为依据,科学设计考试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考试形式及时间】语文、数学、外语以及选择性考试科目的考试时间安排在每年6月。
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个部分组成。
2022年江苏高考改革2022年江苏高考改革方案2022年2月3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同意河北等17个省(区、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备案的通知》,江苏是17个省份之一。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介绍,根据教育部通知精神,江苏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已经教育部同意并予以备案。
教育部明确江苏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时间为2022年,并要求于2022年6月底前将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报教育部备案后向社会公布。
根据这一要求,江苏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应该是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启用,在2021年普通高考中正式实施。
这意味着,现在正在读初一的中学生们,在2022年读高一时,将采用新的高考方案。
沈健介绍,和现行高考方案相比,江苏普通高考统考科目仍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保持不变;选考科目由现行的6选2调整为6选3,即由学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门科目中自由选择3门选考科目,并记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这一调整,进一步扩大了考生和高校的双向自主选择权。
3门选考科目将以等级方式确定,换算成分数后记入总分,从考试时间上来讲,与原有考试时间一致。
沈健说。
至于改革后的高考各科总分值,目前尚无定论。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院长鞠勤介绍,总分值定为多高,正在听取各方面意见。
浙江高考改革后的总分为700多分,江苏新高考方案总分超出现有的480分,与浙江分值接近。
从3+2改为3+3,总分将达700多分另外,英语的分值也将提高,沈健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总的趋势是,英语的分值要提高,听力和口语要进一步改革,要化解目前的风险。
听力和口语是一年两考,笔试还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要看先行省份的英语考试的办法,最终确定江苏英语考试的具体分值和要求。
而至于英语笔试是否也推行一年两考,将在2022年高一新生入学启动高考新方案后再确定。
不过,听力和口语一年两考的具体实施方案,现在并不确定。
英语分值将提高,听力和口语要一年两考学业水平测试13门必考科目,可以考两次在改进考试形式和内容方面,和现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相比,江苏将开齐开足学业水平测试科目,沈健说,《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设定的13门科目均列入必考科目范围,江苏考生在高中期间可以享受同一必考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
2012年全国高考模拟参考部分
江苏高考总分变为750 省控线按语数外总分划高考总分变为750分省控线按语数外总分划
选历史物理要考附加题
此前公布的高考草案中,语文、数学、外语各200分,三门总分为600分。
现将语文、数学、外语的分数分别增加为230分,这样一来,语、数、外的总分为690分。
同时,语文和数学试卷还各有60分的附加题,选考历史的学生必须考语文的附加题,选考物理的学生则必须考数学的附加题。
这么算来,每位考生的高考总分都是750分。
专家分析:南京一所名校校长非常赞同新的高考方案。
他认为只有语数外三门算分,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语文和数学都有附加分,外语没有,这样外语的分量似乎没有以前重了,但学生负担减轻了。
有些人士提出应该增加物理学科的权重,但南京的一些中学教师认为,中学本身是打基础的阶段,理化等都不宜搞得太深,如果不学相关专业,在今后工作中用上的也很少。
如果对理化感兴趣,可以在大学时选择相关专业进一步学习。
而且现在也规定,选物理如果达不到A也不能考本一,已经体现了对这一学科的重视。
有关专家推测,总分设定为750分,是为了在总分上与其他省市保持平衡。
但因为750分只包含三门学科,每门学科的总分至少比现在高出80分。
而高考每科的考试时间不宜再延长,这就意味着总的题量不可能有太大变化,这样一来要满足每门至少230分的总分,每题的分值就会有较大增加,如以前错一题可能扣3分,今后就可能扣5分,考生之间的分差会拉大。
省控线按语数外总分划
在划定各批次省控线时,江苏省将根据语文、数学、外语690分的总分来划定。
但是在投档时,附加分将起到一定作用。
正式投档时,江苏省教育考试院会将语文或者数学的附加分加入总分,然后根据这个分数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
考试院投档给高校后,在录取时,高校可以制定各自的选才标准,比方说,对考生7门学业水平测试有不同要求。
同时,学生的综合表现也是高校录取的一个判断标准。
专家分析:对高校而言,这种录取机制让高校选拔人才的余地更大了,自主性也扩大。
但是在实际操作时,还是显得比较复杂。
比方说,如果学校更青睐那些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突出、全方位发展的学生,那么,有的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不好,但语数外的总分比较高,学校就很难取舍。
而且高校自主权大了,考生、家长、社会可能会对高校录取的公正性产生质疑。
录取要看在校表现
2008年高考方案中,共有三个录取依据。
一是所有考生都考语文、数学、外语。
二是学生进行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应用技术这七门学科的学业水平测试。
三是要看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表现,这其中共包括思想品德等六个方面,综合表现也是分为四个等级。
不过,录取中占主导作用的还是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的高考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