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同委员和人民代表的联系制度(试行稿)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1
黑龙江省实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规范化制度化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1995.11.20•【字号】•【施行日期】1995.11.20•【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宪法及宪法相关法其他规定正文黑龙江省实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规范化制度化办法(1995年11月20日)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执行《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规定》的《通知》和《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协调和规范党政领导机关和人民政府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中的做法,逐步推进政协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现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人民政协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织形式。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组织参加本会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
第二条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以国家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第三条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和省委的有关要求,将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
贯彻“三在前、三在先”原则,即凡重大问题都要协商在党委决策之前、人大常委会通过之前、政府决定之前。
制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决定事关人民生活的重大问题,要先协商后决策;对重要人事安排包括同级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主要领导成员的任用,要先协商后决定;制定关系地方全局的政策和法规,要先协商后通过。
要尊重政协委员视察、提案、评议、举报及参与调查和检查活动,实行民主监督等权利,有关部门应为他们的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对他们的意见,批评和建议,要认真研究、及时答复。
公文写作格式与范例第一篇范文:常见公文写作格式与范例大全常见公文写作及格式一、常用的公文种类1. 通知。
发布规章和行政措施,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
2. 报告。
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
3. 请示。
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4. 会议纪要。
记载、传达会议议定事项和主要精神。
5. 决议。
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
6. 函。
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7.通报。
表扬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
8.通告。
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
9.批复。
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10.条例。
用于制定规范工作、活动和行为的规章制度。
11.规定。
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12.意见。
对某一重要问题提出设想、建议和安排。
13. 公告。
向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14. 决定。
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
二、常用公文的写作格式我们常用公文包括:报告、请示、通知、规定、函。
(一)《报告》写作要点: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上级机关询问时用陈述性公文。
1.标题:制发机关+事由+报告;报告前可加“紧急”。
2.正文:一是事由:直陈其事,把情况及前因、后果写清楚。
二是事项:写工作步骤、措施、效果。
也可以写工作的意见、建议或应注意的问题。
3.结尾:可写“特此报告”“专此报告”,后面不用任何标点符号,或“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各部门执行”,或“以上报告,请指示”等语。
注意事项:概述事实,重点突出,中心明确,实事求是,有针对性。
(二)《请示》写作要点: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的呈请性、期复性公文。
1.标题:制发机关名称+事由+请示。
2.正文:一是请示的原因:陈述情况,阐述理由,讲情必要性和可能性,最后用“为此,请示如下”。
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1990.08.24•【字号】•【施行日期】1990.09.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正文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办法(1990年8月24日黑龙江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第二十条规定,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村民委员会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依法进行自治活动。
第三条村民委员会一般按原行政村区域设立,其建制应保持稳定。
个别需要撤销和调整范围的,由乡级人民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四条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的单数组成,成员职数由村民会议决定。
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妇女应当有适当的名额。
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应当有适当比例的少数民族的成员。
多民族居住的村,应当有人数较少的民族的成员。
第五条村民委员会根据需要设立人民调解、治安保卫、民政福利、文教卫生等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兼任下属委员会的成员。
规模较小的村,村民委员会可不设下属委员会,由村民委员会成员分工负责人民调解、治安保卫、民政福利、文教卫生等工作。
第六条村民委员会依法履行下列职责:(一)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教育和推动村民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履行应尽的义务;(二)执行村民会议的决定、决议和村规民约;(三)兴办和管理本村农田水利、交通设施、文化教育、社会福利、环境卫生等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四)组织、支持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发展集体经济,办好村办企业,承担本村生产的服务和协调工作,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承包经营户、个体工商户、联户或者合伙的合法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五)依法管理本村属于村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水面、山林、水电设施和其它财产,教育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国家电力、通讯、测绘和军事等设施;(六)管理本村财务,定期向村民报告财务收支情况;(七)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组织村民学习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教育村民树立移风易俗、尊老爱幼、扶残助弱、扶贫济困、团结互助的风尚;(八)调解民间纠纷,促进家庭和睦和村民团结,处理好与驻在单位和邻村的关系;(九)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十)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提出建议。
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和修改《黑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等五十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发布部门】黑龙江省人大(含常委会)【公布日期】2015.04.17【实施日期】2015.04.17【时效性】部分失效【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和修改《黑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等五十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2015年4月17日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对《黑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等五十部地方性法规作出如下决定:一、废止《黑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黑龙江省工业污染防治条例》、《黑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条例》。
二、对《黑龙江省文物管理条例》等四十七部地方性法规作如下修改:(一)修改《黑龙江省文物管理条例》有关内容。
(二)修改《黑龙江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有关内容。
(三)修改《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条例》有关内容。
(四)修改《黑龙江省森林管理条例》有关内容。
将第十七条第二款修改为:“在林区开办木材经营和加工厂点必须征得所在施业区林业单位的同意,向有审批权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林业局申领《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方可核发木材经营和加工厂点营业执照。
”(五)修改《黑龙江省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有关内容。
(六)修改《黑龙江省港口管理条例》有关内容。
(七)修改《黑龙江省城市房地产开发管理条例》有关内容。
本条例十二条(八)修改《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条例》有关内容。
(九)修改《黑龙江省林木种子管理条例》有关内容。
(十)修改《黑龙江省河道管理条例》有关内容。
将第十六条第一款中的“须经河道主管机关同意”修改为“须经有审批权的河道主管机关同意”。
(十一)修改《黑龙江省出版管理条例》有关内容。
三十五条从事出版物零售业务的单位和个人,需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由县级出版行政部门审批。
”(十二)修改《黑龙江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有关内容。
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2013-01-19 09:10:43 来源:黑龙江日报【专题】2013年黑龙江省人事任免名单【专题】2013年黑龙江省两会全接触(578人,各代表团按姓氏笔画为序)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国人民解放军选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和《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分配和选举时间的决定》,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已经由各设区的市和地辖县(区)及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黑龙江部队等20个选举单位分别选举产生,共选出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578名。
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根据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提出的审查报告,确认578名代表的代表资格有效。
现将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予以公布。
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3年1月18日齐齐哈尔市(67人)马海涛王书伟王平王贤坤(女) 王金(女)王学双王树生王秋实王悦华王影(女) 申宝忠田洪武付华廷曲欣文朱学峰多美霞(女,达斡尔族) 多继光(达斡尔族) 刘卫东刘玉英(女) 刘成功刘宏彦刘晓东刘海生刘雁冬齐斌(女) 孙继洲杜增杰李岩松李逢春李寅奎李景华(女,朝鲜族) 李韬放杨寿和杨鹏吴步花(女) 邹浩(女) 邹淑琴(女)宋焕梅(女,满族) 张立张宏森张忠荣张树权张钦革张彦君(女) 陈云丽(女,蒙古族) 陈扬西陈述涛(满族) 陈春江林国英庞雪峰赵尔力赵立新赵丽君(女,达斡尔族) 赵春峰郝会龙姜宝军徐泽洲郭海燕(女) 郭新双涂建平(女,鄂温克族) 阎仲黎(回族) 韩冬炎温晓丽(女) 谭久刚潘河霍利穆天学。
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地区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正文:---------------------------------------------------------------------------------------------------------------------------------------------------- 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地区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1996年12月28日黑龙江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省人民政府派出的地区行政公署及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和检察分院的监督作用,加强同县(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联系和工作指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地区设立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地区工作委员会)。
地区工作委员会是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派出的工作机构,与行政公署同级。
第三条地区工作委员会在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领导下,根据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年度工作要点和工作安排,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开展工作,履行职责。
第四条地区工作委员会向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主任会议每年至少全面汇报一次工作。
第五条地区工作委员会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履行下列职责:(一)联系本地区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织、协助代表进行视察、调查、检查等工作。
反映代表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向代表通报有关情况,为代表执行代表职务做好服务工作;(二)联系本地区的县(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了解情况,交流经验,指导工作;(三)指导本地区县(市)、乡(镇)两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工作;(四)听取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决算及其它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重大事项的汇报,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五)检查宪法、法律、法规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决定在本地区的执行情况;(六)检查、督促地区行政公署、中级人民法院、检察分院办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工作;(七)组织本地区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对地区行政公署、中级人民法院、检察分院的工作进行民主评议;(八)受理人民群众对地区行政公署、中级人民法院、检察分院及其工作人员的申诉和控告,交有关部门办理,并检查办理情况。
关于全省人大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font-face{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 @font-face{ font-family:"宋体"; } @font-face{ font-family:"Calibri"; } @font-face{ font-family:"方正小标宋简体"; } @font-face{ font-family:"方正楷体简体"; } @font-face{ font-family:"方正楷体_GB2312"; } @font-face{ font-family:"仿宋"; } @font-face{ font-family:"黑体"; } @font-face{ font-family:"楷体_GB2312"; } @list l0:level1{ mso-level-number-format:chinese-counting; mso-level-suffix:none; mso-level-text:"%1、"; mso-level-tab-stop:none; mso-level-number-position:left; margin-left:0.0000pt; text-indent:0.0000pt; font-family:宋体;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p.MsoNormal{ mso-style-name:正文; mso-style-parent:""; mso-style-next:"Normal Indent1"; margin:0pt; 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none; text-align:justify; 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 font-family:Calibri; 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 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font-size:10.5000pt; mso-font-kerning:1.0000pt; } p.MsoFooter{ mso-style-name:页脚; margin:0pt; margin-bottom:.0001pt; layout-grid-mode:char; mso-pagination:none; text-align:left; font-family:Calibri; 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 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font-size:9.0000pt; mso-font-kerning:1.0000pt; } p.MsoHeader{ mso-style-name:页眉; margin:0pt; margin-bottom:.0001pt; border-top:none; mso-border-top-alt:none; border-right:none; mso-border-right-alt:none; border-bottom:none; mso-border-bottom-alt:none; border-left:none; mso-border-left-alt:none; padding:1pt 4pt 1pt 4pt ; layout-grid-mode:char; mso-pagination:none; text-align:justify; 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 font-family:Calibri; 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 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font-size:9.0000pt; mso-font-kerning:1.0000pt; } p.p{ mso-style-name:"普通\(网站\)"; mso-margin-top-alt:auto; mso-margin-bottom-alt:auto; mso-pagination:none; text-align:left; font-family:Calibri; 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 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font-size:12.0000pt; } p.18{ mso-style-name:"Normal Indent1"; margin:0pt; margin-bottom:.0001pt; text-indent:21.0000pt; mso-layout-grid-align:none; mso-pagination:none; text-align:justify; 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 vertical-align:baselin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Calibri; 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 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font-size:12.0000pt; } span.msoIns{ mso-style-type:export-only; mso-style-name:""; text-decoration:underline; text-underline:single; color:blue; } span.msoDel{ mso-style-type:export-only; mso-style-name:""; text-decoration:line-through; color:red; } @page{mso-page-border-surround-header:no;mso-page-border-surround-footer:no;}@page Section0{ margin-top:72.0000pt; margin-bottom:72.0000pt; margin-left:90.0000pt; margin-right:90.0000pt; size:595.3000pt 841.9000pt; layout-grid:15.6000pt; } div.Section0{page:Section0;}关于全省人大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2020年9月24日陕西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十一次主任会议通过)陕人常发(2020)89号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健全完善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制度机制,发挥好人大代表联络站(以下简称联络站)听取和反映群众意见和要求的平台作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根据全国人大和省委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全省人大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条例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凡在本省行政管辖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中以工资或者其他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挠、限制职工参加和组织工会,不得对参加和组织工会的职工进行打击报复。
工会依法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第三条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本省各级工会组织代表职工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的劳动权益。
工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工会通过劳动法律监督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监督企业执行劳动法律、法规,为职工提供法律服务,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第二章工会组织第五条工会各级组织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
上级工会组织领导下级工会组织。
工会组织的建立,必须报上一级工会批准。
各级工会委员会由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
工会主席、副主席可以由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也可以由工会委员会选举产生。
基层工会委员会委员由上届委员会根据所辖多数工会小组或者车间、科室工会会员的意见提出建议,由工会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也可以由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直接选举产生。
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的父母、子女、配偶和兄弟姐妹等近亲属不得作为本单位基层工会委员会成员的人选。
第六条基层工会的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
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任期三年或者五年,具体期限由上一级工会决定。
工会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是:(一)审议和批准工会基层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二)审议和批准工会基层委员会的经费收支情况报告和经费审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三)选举工会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
论我国法的名称设置的规范化2011年1月24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座谈会,吴邦国委员长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但同时强调完善法律体系是一项长期任务。
在2008年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法治建设》白皮书中就指出,“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截至200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已经制定了229件现行有效的法律,国务院制定了近600件现行有效的行政法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了7000多件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600多件现行有效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还制定了大量规章。
在《中国法治建设》白皮书发布后三年,我国法律体系更加健全,但是正如吴邦国委员长所说的“法律体系的完善还将是一项长期任务。
”我们认为,从法律体系结构,至少是以法的名称确立的法的形式体系结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也就是说我国现行法的名称还需要进行规范化的设置。
因此,我国法的名称规范化研究应该是我国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所面临的课题。
一、法的名称界定及我国现行法名称的结构形式“法律名称,是指每一部法律、法规的称谓”。
[1]284从形式上讲,法与法律还是有区别的,法律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范性文件,而法的形式则还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规章。
那么法的名称则是指法规范性文件的称谓。
称谓是法的形式符号,是将一部法规范性文件与其他法规范性文件区别开来的形式标志。
法的“名称是法规范性文件的结构中首先应具备的要件,也是每个法规范性文件必备的要件。
”[2]253它的规范化、科学化是法规范性文件规范化、科学化的前提。
但目前关于法的名称规范化的研究还比较缺乏,“迄今尚无关于法的名称的系统的学问。
人们还没有认识到法的名称问题的重要程度。
现今各国立法在法的名称上还存在许多缺陷。
黑龙江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公告第24号——黑龙江省城市供热条例(2005)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05.04.08•【字号】黑龙江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公告第24号•【施行日期】2005.09.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黑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4号)《黑龙江省城市供热条例》已由黑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05年4月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
1996年8月31日黑龙江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黑龙江省城市供热条例》同时废止。
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5年4月8日黑龙江省城市供热条例(2005年4月8日黑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发展城市供热事业,加强城市供用热管理,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维护热用户、供热单位和热源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城市规划区内从事供热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的单位、个人和热用户,均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城市供热(以下简称供热),是指在城市规划区内由热源产生的蒸汽、热水通过管网为热用户提供生产和生活用热的行为。
本条例所称热源单位,是指为供热单位提供热能的单位。
本条例所称供热单位,是指利用热源单位提供或者自身生产的热能从事供热经营的单位。
本条例所称热用户(以下简称用户),是指消费供热单位热能的单位和个人。
第四条供热实行市场化经营,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人投资、经营。
供热实行特许经营制度,供热单位应当具备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市场准入条件。
供热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发展集中供热,限制并限期取消分散锅炉供热。
第五条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省供热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本条例。
市(行署,下同)、县(市,下同)供热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供热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供热管理工作。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2.06.24•【字号】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2号•【施行日期】2022.10.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2号《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条例》已由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于2022年6月24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
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2年6月24日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条例(2022年6月24日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和文明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根据宪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开展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是指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推广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和理论成果,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活动。
第三条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应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四条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公众参与、资源共享、服务大众和法治保障的原则。
第五条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是公益性事业。
组织、支持和参与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活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第六条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及其他社会力量依法自主开展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兴办哲学社会科学普及事业。
第七条哲学社会科学普及的主要内容包括:(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宪法、法律、法规和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五)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六)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八)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中国共产党黑龙江历史、新中国老工业基地建设史,黑龙江历史文化、革命文化、边疆文化、民族文化、冰雪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和基本省情;(九)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十)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十一)体现人类社会文明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知识。
行政机关公文的文种与类型纵观13种行政机关公文文种的定义,都是从文种的性质及范围来铨释的。
所谓“性质”,即表明了这个文种可用来做什么的本质特征。
所谓“范围”,表明了这个文种对上对下、对人对事的所属性。
从定义的内容来看,并不是把一个文种都只写成一种公文体式。
也就是说,公文文种定“种”,文种定义内容定“类”,也就是“种”与“类”之争。
我们分别看看13个行政机关公文文种,每“种”公文按定义所述的内容的性质及范围,可分别分为多少类?(一)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根据“命令(令)”定义的内容,可分为公布行政法规的命令、公布行政规章的命令、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的命令、有关单位的嘉奖令、有关人员的嘉奖令等5类,行文至少就应写成5种公文体式。
1.公布行政法规,由于行政法规包括:条例、规定、办法、细则等文种,那么,公布行政法规命令,也应包括公布条例、规定、办法、细则等4种体式的命令来行文。
可见,命令(令)可分为9种公文体式来行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国务院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以及县以上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才可以依据法律规定的权限发布命令,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发布命令。
如:国务院令第499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2005年5月11日国务院第89次常务会议通过2005年5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35号,公布《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国务院令第384号,公布《海关关衔标志式样和佩带办法》;国务院令第306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等。
2.公布行政规章命令。
行政规章是指国务院各部、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为了管理国家行政事务所制定的法律规范性文件。
行政规章除规定、办法兼用作规章文种外,其他规章文种有章程、细则、制度、规则、规程、守则、准则等文种。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省政府及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1.03.23
•【字号】黑政办发[2011]9号
•【施行日期】2011.03.2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法制工作
正文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省政府及省政府办公厅出
台的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
(黑政办发〔2011〕9号)
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按照《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省行政机关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黑政办发〔2010〕10号)要求,我厅会同省政府法制办及省直有关部门对2009年12月31日以前省政府及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含省政府议事协调机构制发的规范性文件,下同)进行了认真清理,清理结果业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同意,保留省政府及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规范性文件175件,修改省政府及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规范性文件35件,废止省政府及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规范性文件611件。
对已公布需要修改的规范性文件,要在2011年4月30日前修改完毕并对外公布。
附件:保留、修改、废止的规范性文件目录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附件1
附件2
修改的规范性文件目录
附件3。
加强代表联系工作制度是提高人大代表履行职责、发挥代表作用的重要保障。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联系工作制度是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重要途径。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进程的推进,代表联系工作制度也在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本文从代表联系工作制度的重要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加强代表联系工作制度的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代表联系工作制度的重要性代表联系工作制度是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基础和保障。
只有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了解人民群众的诉求和需求,才能更好地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履行好人民代表的职责。
代表联系工作制度是提高人大代表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
通过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了解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为人大代表提出高质量的提案和建议提供有力保障。
代表联系工作制度是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手段。
人大代表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代表,代表联系工作制度是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性和法治性。
二、代表联系工作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近年来,代表联系工作制度在各级人大中得到了广泛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越来越多的代表重视联系群众,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反映民意,积极履行职责。
但同时,代表联系工作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代表联系形式较为单一。
目前,代表联系群众的主要形式有走访、座谈会、电话、信函等,但较为单一,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代表和群众之间的联系。
代表联系频率不够均衡。
部分代表在选举期间联系群众较为频繁,选举结束后联系较少;有的代表在工作繁忙或者特殊情况下,联系群众的时间和频率不够。
代表联系内容不够深入。
部分代表在联系群众时,只是了解一些表面情况,难以深入了解群众内心的需求和诉求,导致代表提案和建议的质量受到影响。
代表联系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代表联系工作制度在立法、监督、激励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加强代表联系工作制度的措施丰富代表联系形式。
除了现有的走访、座谈会、电话、信函等联系形式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建立代表与群众之间的常态化联系,方便代表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回应群众关切。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4.09•【字号】哈政发〔2020〕12号•【施行日期】2020.04.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大机关正文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办法》的通知哈政发〔2020〕12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现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2020年4月9日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以下简称建议)和政协提案(以下简称提案)办理工作,根据《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办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提案工作条例》、《哈尔滨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办法》、《哈尔滨市政协提案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人大代表建议,是指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和闭会期间,按照规范格式提出的对市人民政府及其承办单位职责范围内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以及经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决定作为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的议案。
本办法所称政协提案,是指政协委员、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各人民团体、政协各专门委员会,政协全体会议期间的各界别、委员小组(以下统称提案者),向政协全体会议或者常务委员会提出并经审查立案,需由市人民政府及其承办单位办理的提案。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承办单位,是指办理建议和提案的区、县(市)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和单位、市属企事业单位。
承办单位被撤销、合并或者调整职权的,由继续行使其职权的单位负责承接建议、提案办理工作。
第四条市政府建议、提案办理的范围为:(一)全国和省人大代表在全国和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提出并由省政府和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机构交办的书面建议。
(二)全国和省政协委员、参加政协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各界别和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在全国和省政协全体会议期间提出并由省政府和省政协提案工作机构交办的提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民情民意调查制度
正文:
----------------------------------------------------------------------------------------------------------------------------------------------------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民情民意调查制度
(1990年9月21日黑政发〔1990〕99号)
为加强省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拓宽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特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和健全民情民意调查网络。
在城市利用现有的调查样本,再补充抽选若干工厂、学校、商店、科研单位作为整群样本。
在农村利用已有的农户调查点,再补充抽选若干乡镇企业、农村学校、乡村干部作为整群样本。
二、民情民意调查应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展开。
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应定期进行调查。
调查内容应针对性强,准确可靠。
对被调查对象的意见、批评,以及收入情况、家庭财产,应依法予以保密。
三、调查方法的选择,可根据调查内容的不同灵活掌握。
以抽样调查为主,辅以全面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
四、成立省政府民情民意调查领导小组。
由省政府一名副秘书长担任组长,省统计局一名副局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省劳动局、民政厅等单位的领导同志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在省统计局。
——结束——。
黑龙江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信访条例【发文字号】黑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52号【发布部门】黑龙江省人大(含常委会)【公布日期】2000.10.20【实施日期】2000.12.01【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黑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2号)《黑龙江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信访条例》已由黑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于2000年10月2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0年12月1日起施行,《黑龙江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信访工作暂行条例》同时废止。
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0年10月20日黑龙江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信访条例(2000年10月20日黑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密切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人大常委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加强人大常委会对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监督,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信访,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讯、走访等形式,向人大常委会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进行申诉、控告和检举,并由有关国家机关进行处理的活动。
第三条人大常委会信访工作是本行政区信访工作的一部分。
人大常委会应认真处理来信来访,倾听并受理信访人的意见、建议、要求及申诉、控告、检举,切实做好信访工作。
第四条人大常委会信访工作,坚持分级负责、归口办理与依法受理和思想疏导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应亲自阅批群众重要来信,接待重要来访。
第六条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应把信访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掌握、研究群众反映的重大涉法案件。
第七条人大常委会根据需要可以听取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关于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交办的重大典型案件办理情况的汇报。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省政府与省人大常委会工作联系的通知正文:----------------------------------------------------------------------------------------------------------------------------------------------------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省政府与省人大常委会工作联系的通知(黑政办发〔1998〕16号1998年4月1日)省政府各直属单位:根据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与“一府两院”第一次联席会议纪要精神,为了进一步加强省政府与省人大常委会日常工作的联系,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现通知如下:一、省政府各部门在行政立法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行政执法负责制中确定的程序开展工作,遇有问题应及时与省政府法制局沟通联系,共同研究解决,使立法工作在政府运行阶段确保质量,保证将法规提案按时提报省人大常委会。
二、提请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省政府有关工作报告和法规提案,必须由省政府组成人员在会上作报告人或提案说明人。
如有特殊情况不能由省政府组成人员作报告人或提案说明人的,各单位务必在材料付印前向省政府办公厅反映情况,由省政府办公厅向省人大常委会作出书面请示,经批准后方可更改报告人或提案说明人。
列席省人大常委会会议的人员,要自觉遵守会议纪律,坚持始终,有特殊情况需中途退席,要向召集人请假。
三、在分组审议法规提案和有关方面的工作报告时,各单位要严格按列席通知的要求,派负责人到各组参加小组审议,听取意见,回答询问。
任何人和单位未经同意,不得擅自扩大列席人员范围。
四、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执法检查报告和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会后由省政府办公厅转有关单位研究办理,并按省人大常委会的要求,在下次省人大常委会会议上作出办理情况的报告。
——结束——。
黑龙江省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正文:----------------------------------------------------------------------------------------------------------------------------------------------------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4号《黑龙江省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已由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于2021年8月20日通过,现予公布。
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1年8月23日黑龙江省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2021年8月20日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女职工的劳动保护,保障其在劳动中的安全和健康,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等用人单位及其女职工,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的领导,将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纳入妇女发展规划,协调解决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卫生健康、医疗保障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进行管理、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按照职责组织、协调、指导和检查女职工劳动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工会、妇女组织应当依法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宣传有关女职工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对用人单位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
第二章劳动保护第四条用人单位加强对女职工的劳动保护,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明确负责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的机构或者人员;(二)依法建立健全和落实女职工劳动保护制度;(三)为女职工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工作环境、劳动条件和保护措施、保护用品;(四)对女职工进行劳动安全、职业卫生和心理健康等教育培训;(五)保护女职工在劳动场所中的安全;(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