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竹沥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 格式:docx
- 大小:3.87 KB
- 文档页数:1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第三和剂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各种中药方剂都有自己独特的功效,在电视上大家应该都看过关于中药方剂的介绍,它能够很好的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而且没有什么副作用,下面我
各种中药方剂都有自己独特的功效,在电视上大家应该都看过关于中药方剂的介绍,它能够很好的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而且没有什么副作用,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中药方剂第三和剂汤的作用。
【处方】白术1钱,黄耆1钱,干姜5分,芍药1钱,桂枝1钱,半夏1钱,甘草1分,茯苓5分。
【功能主治】妊娠饮食停滞,或吐或下。
【用法用量】上以水2合半,煮取1合半,去滓温服。
【摘录】《产论》
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知道第三和剂汤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中药方剂,但在使用第三和剂汤之前还是要结合一下自身的体质,毕竟如果不注意的话,也会给人体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的。
生活常识分享。
第三竹沥汤——阴阳解析千金:疗风毒入人五内,短气,心下烦热,手足烦疼,四肢不举,皮肉不仁,口噤不能语方。
第三竹沥汤:竹沥19升,防风3两,茯苓3两,秦艽3两,当归2两,黄芩2两,人参2两,芎䓖2两,细辛2两,桂心2两,甘草2两,升麻2两,麻黄2两,白术2两,附子2枚,蜀椒1两,葛根5两,生姜8两以竹沥煮取4升,分5服。
解析:阳性药:防风、当归、芎䓖、细辛、桂心、麻黄、白术、附子、蜀椒、生姜平性药:甘草、茯苓、人参阴性药:竹沥、秦艽、黄芩、升麻、葛根君药:竹沥防风:辛、甘,微温。
归膀胱、肝、脾经。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当归:甘、辛,温。
归肝、心、脾经。
活血止痛,补血调经,润肠通便。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
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细辛:辛,温。
归肺、肾经。
祛风止痛,散寒解表,温肺化饮,宣通鼻窍。
川芎:辛,温。
归肝、胆、心包经。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桂枝:辛、甘,温。
归心、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温经通阳。
麻黄: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生姜:辛,微温。
归肺、脾经。
发汗解表,温中止吐,温肺止咳。
炮附子:辛,大热,有毒。
归心、脾、肾经。
回阳救逆、温里逐寒、温经止痛。
蜀椒:辛、大热。
有毒。
归脾、胃、肺、肾经。
温中止痛,杀虫。
甘草:甘,平。
归心、脾、肺、胃经。
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解止痛,缓和药性。
茯苓:甘、淡,平。
归心、脾、肾经。
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人参:甘、微苦,平。
归脾、肺、心经。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竹沥:苦,寒。
归肺、心、肝经。
化痰,清心。
黄芩:苦,寒。
归肺、胆、胃、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秦艽:苦、辛,微寒。
归胃、肝、胆经。
祛风湿,舒筋通络,清虚热。
升麻:辛、甘,微寒。
归肺、脾、大肠、胃经。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甘、辛,凉。
归肺、胃经。
发表解肌,透疹,升阳止泻,生津止渴。
阳性药物量少,阴性药物量大,针对热多寒少;君药药物功效以化痰清心为主,针对实多虚少;阳明太阴合病,上热下寒,外感风邪。
竹沥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出处】出自《本草经集注》(《中药大辞典》)、《名医别录》(《中华药海》)【拼音名】Zhú Lì【英文名】Bomboo Juice【别名】竹汁、淡竹沥、竹油【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等的茎经火烤后所流出的液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hyllostachyl nigra(Lodd.ex Lindl.)Munro var.henonis(Mitf.)Stapf et Rendle 2.Bambusa tuldoides Munro.3.Sinocalamus beecheyanus (Munro)McClure var.pubescens P.F.Li[Bambusa beecheyana Munro var.pubescens P.E.Li;Dendrocalamopsis beecheyana(Munro) Keng f.var.pubescens (P.F.Li)Keng f.]【原形态】1.淡竹植株木质化,呈乔木状。
竿高6-18m,直径5-7cm,成长后仍为绿色,或老时为灰绿色,竿环及箨环均甚隆起。
箨鞘背面无毛或上部具微毛,黄绿至淡黄色而具有灰黑色之斑点和条纹;箨耳及其繸毛均极易脱落;箨叶长披针形,有皱折,基部收缩;小技具叶1-5片,叶鞘鞘口无毛;叶片深绿色,无毛,窄披针形,宽1-2cm,次脉6-8对,质薄。
穗状花序小技排列成覆瓦状的圆锥花序;小穗含2-3花,顶端花退化,颖工或2片,披针形,具微毛;外稃锐尖,表面有微毛;内稃先端有2齿,生微毛,长12-15mm;鳞被数目有变化,3至1枚或缺如,披钍形,长约3mm;花药长7-10mm,开花时,以具有甚长之花丝而垂悬于花外;子房呈尖卵形,顶生一长形之花柱,两者共长约7mm,柱头3枚,各长约smm,呈帚刷状。
笋期4-5月,花期10月至次年5月。
2.青竿竹植株木质化,呈乔木状。
植株丛生,无刺。
竹沥的功效与作用_竹沥的药用价值*导读:中药竹沥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竹沥的功效与作用、竹沥图片、竹沥的药用价值、竹沥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竹沥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竹沥简介竹沥图片竹沥的功效与作用竹沥的药用价值竹沥的药用附方竹沥的配伍应用竹沥的副作用*竹沥简介竹沥,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茎用火烤灼而流出的液汁。
取鲜竹杆,截成30~50厘米长,两端去节,劈开,架起,中部用火烤之,两端即有液汁流出,以器盛之。
液汁为青黄色或黄棕色液汁,透明,具焦香气,味微甜,以色泽透明者为佳。
*竹沥图片*竹沥的功效与作用清热降火;滑痰利窍。
主中风痰迷;肺热痰壅;惊风;癫痫;热病痰多;壮热烦渴;子烦;破伤风。
用于中风痰壅,肺热喘咳,热病烦躁。
1、《别录》:疗暴中风风痹,胸中大热,止烦闷。
2、《药性论》:治卒中风失音不语。
3、《本草拾遗》:久渴心烦。
4、《纲目》:治子冒风痉,解射罔毒。
5、《本草备要》:消风降火,润燥行痰,养血益阴,利窍明日。
治中风口噤,痰迷大热,风痉癫狂,烦闷消渴,血虚自汗。
6、《本草再新》:清心火,降肝火,化痰止渴,解热除烦,治牙痛,明眼目。
*竹沥的药用价值【药名】竹沥【别名】竹汁、淡竹沥、竹油。
【入药部分】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等的茎经火烤后所流出的液汁。
【性味】甘苦,寒。
【归经】入心、胃经.【功能主治】清火;解毒利窍。
主目赤;牙痛;口疮。
【用法用量】内服:冲服,30-60g;或入丸剂。
外用:适量,点眼或揩牙。
【注意事项】寒嗽及脾虚便溏者忌服。
*竹沥的药用附方1、治风痱四肢不收,心神恍惚,不知人,不能言:竹沥二升,生葛汁一升,生姜汁三合。
上三味相和温暖,分三服,平旦、日晡、夜各一服。
(《千金方》竹沥汤)2、治卒消渴,小便多:作竹沥恣饮数日愈。
(《肘后方》)3、治产后身或强直,口噤面青,手足强反张:饮竹沥一、二升。
(《梅师集验方》)4、治小儿惊风天吊,四肢抽搐:竹沥一盏,加生姜汁三匙,胆星末五分,牛黄二厘调服。
竹沥饮的功效与作用
关于《竹沥饮的功效与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医药方是中医药学的一个支系,是中医学管理体系中十分关键的一部分。
在医治疾患层面拥有十分大的功效,竹沥饮便是中医药方的一种,一起来掌握掌握。
特异药方生产
淡竹沥60ml 梗米100克(炒,以水300ml同研,去滓取汁)特异功效与作用生产
治霍乱,狂闷渴不欲,吐利过度,气欲绝者。
特异使用方法使用量生产
上二味和匀,顿服。
特异摘抄生产
《圣济总录》卷三十九
针对文章内容详细介绍的有关竹沥饮的有关专业知识,坚信大家都拥有不一样水平的掌握,另外还可以多去掌握一些有关的医学常识,在丰富多彩经验的另外提升对医药常识的了解。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苦竹沥方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相信听说过苦竹沥方的朋友应该不是太多,但是苦竹沥方在中药方剂里面确实非常的有名气的,那么苦竹沥方的功效与作用到底是什么呢?在什么样
相信听说过苦竹沥方的朋友应该不是太多,但是苦竹沥方在中药方剂里面确实非常的有名气的,那么苦竹沥方的功效与作用到底是什么呢?在什么样的疾病中我们可以对它进行运用呢?今天就来告诉大家其中的奥妙吧。
【别名】退热膏
【处方】苦竹沥5合,黄连2分。
【制法】绵裹黄连,入竹沥内浸1宿。
【功能主治】肝实热所致目赤眦痛如刺不得开,或生翳障。
【用法用量】退热膏(《普济方》卷七十三引《十便良方》)。
【摘录】《证类本草》卷十三引《梅师方》
上面就是本文对于苦竹沥方这种方剂的一些介绍,有需要的朋友不妨试一下。
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活常识分享。
中风痰堵,神效竹沥水老人家最担心突发言语不清,嘴歪流涎,吞咽困难,单侧肢体乏力,甚至跌倒。
这时候,有经验的老人,就知道是“中风”了,会拨120争分夺秒给送去医院的急诊科。
这种情况是急重症,只要在规定时间(4.5小时)内得到有效救治,一般都会恢复得比较好。
有一些中老年朋友,情况并没有那样危重,仅仅是觉得发作时,出现头晕、昏沉、胸闷、恶心、脚踩棉花感、视物模糊、肢体麻木,或短暂地走神。
随着休息或服药,症状很快就消失了。
这种情况,病人处于一个想进一步检查,但是又下不了决心去住院的这么种情况,没有引起重视,更没有进行治疗。
而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小中风”,可能是短暂性脑供血不足或腔隙性脑梗塞,也会为出现真中风埋下伏笔。
那么放在古代,古人也没有输液治疗、手术这些方法,无论是遇到危重的脑卒中,还是短暂出现的“小中风”,都是针灸加中药,也能治疗。
曾经大医孙思邈患中风病,饮续命汤药汗出十日十夜得以痊愈。
所以这时候呢,不妨试试古人的方法。
其中,老祖宗们会用到一种药,堪称神效,关于它的传说,最初记载也有一二千年了,是古人心目中的中风明星,它就是“竹沥水”。
竹沥水治中风,在明清及近代用得最多,记载也很多。
因为气温升高,生活改善,大胖子越来越多。
经济好的家庭,嗜食肥甘厚味,不劳动,葛优躺,晚上唱歌饮酒,醉后乱性,白天睡觉,这种生活习惯,很像现代人。
那么过食肥甘酒食会生出痰热,作息劳逸不当会导致体虚,往往恼怒或吹了风作为诱因,风大哥带着痰弟弟搞事情,中医讲这叫“风痰上扰”,风痰把人体内重要的机关堵了。
人就嘴歪了,手麻了,说不出话了,也就是常说的中风了。
光是手麻嘴歪,是最轻的,称之为风中经络;严重的,就会出现意识障碍,说不出话了,也动不了了,瞪着眼歪着嘴流口水,古人称之为风中脏腑。
据观察,现在的患者,那都叫一个形体肥胖,腹满膨隆,皮缓肉松,都是生活太好,养成大肥膘了,一肚子油水。
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一些慢性病三高的患者的中风先兆,往往是舌头紫绛色暗,舌苔厚腻如积粉,或者舌面两侧都有一条白沫,脉弦滑鼓指,或手麻,或话到嘴边又忘了,或人中发紧,或睡觉呼噜大响,或喉咙像开了阀一样地往外喷痰。
竹沥的作用与功效竹沥,指的是利用竹秆和竹叶通过特定的加工方法制取而成的一种液体。
竹沥在传统中医和民间药物中一直被广泛应用,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在本文中,将详细介绍竹沥的制作方法、成分以及其在中医药中的应用和功效。
一、竹沥的制作方法竹制品,如竹篮、竹筒和竹桶,是我们常见的生活用品。
竹沥则是通过对这些竹制品进行特定的处理制成的。
具体制作方法如下:1. 选择竹料:首先需要选择新鲜、干净的竹子作为原料。
最好选择3-4年生的竹子,不宜选择过老或过嫩的竹子。
2. 处理竹料:将竹子切成段状,去皮、清洗干净后,再切成小块或切榨为竹嫩。
3. 加工:将处理好的竹块或竹嫩放入特制的竹桶或竹筒中,加盖密封,然后用热水浸泡或蒸煮数小时。
竹沥的制作需要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下进行,一般控制在50-60度左右。
4. 筛取:将加工好的竹沥渣经过过滤,将竹沥与渣分离。
5. 发酵:竹沥分层静置,利用自然发酵的过程产生有益的微生物和酵素,发酵过程一般需要数天至数月,取决于气候条件和产品的要求。
6. 过滤:待发酵过程结束后,再次将竹沥进行过滤,以去除混入的杂质。
7. 存储:最后将竹沥装瓶密封,放置在阴凉干燥处储存,以防止竹沥变质。
二、竹沥的成分竹沥中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包括多种营养物质和植物化学成分。
根据研究,竹沥的主要成分有以下几类:1. 有机酸:竹沥中富含多种有机酸,如乳酸、醋酸、苹果酸等。
这些有机酸可以增强体内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促进新陈代谢。
2. 氨基酸:竹沥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例如天冬氨酸、赖氨酸等。
这些氨基酸是构成人体蛋白质的基础,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3. 多糖类物质:竹沥中富含多种多糖类物质,如糖苷等。
多糖类物质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菌和抗病毒等作用。
4. 酶类:竹沥中存在多种酶类,例如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
这些酶类可以加速化学反应,促进新陈代谢以及增强人体免疫力。
5. 茶多酚:竹沥中富含茶多酚类物质,如儿茶素、黄酮类等。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秦艽竹沥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秦艽竹沥汤这个方子传承了数千年,所以他能够流传到至今而且还在中医中还能够被人们广泛的应用可见其疗效是多么的好。
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
秦艽竹沥汤这个方子传承了数千年,所以他能够流传到至今而且还在中医中还能够被人们广泛的应用可见其疗效是多么的好。
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
【处方】秦艽(二两.去苗)竹沥(一升)石膏(三两)白茯苓(一两半)龙齿(一两半)玄参(一两)防风(一两)生铁(二十斤.用水二斗.煮取一斗.去铁)
【炮制】上为散,入铁汁中煮取五升,去滓内竹沥和匀。
【功能主治】治风狂乱走。
【用法用量】不拘时,温服二合。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看了上文对秦艽竹沥汤的介绍,相信我们可以收获很多。
其实对于疾病,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吃西药来缓解,但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其效果也是暂时的,关键还是在于拥有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竹沥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或者食用过中药的某些方剂,方剂的种类多种多样,功效也五花八门,今天就为大家推荐竹沥汤这款方剂。
栀子仁人参各9克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或者食用过中药的某些方剂,方剂的种类多种多样,功效也五花八门,今天就为大家推荐竹沥汤这款方剂。
栀子仁人参各9克知母茯神赤石脂紫菀各6克生地黄汁30毫升【制法】上十一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心经实热,梦中喜笑,惊悸恐惧不安。
【用法用量】用水900毫升,煮后十味,取300毫升,去滓;下竹沥更煎,取300毫升,分二次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处方】竹沥400毫升川大黄15克黄连15克苦参15克黄芩15克栀子仁15克石灰15克木兰皮15克黄柏15克
【制法】上九味,除竹沥外,细锉。
【功能主治】治发背肿痛。
【用法用量】用水1升,入竹沥,煮药至600毫升,去滓,蘸药汁洗患处,日十余次。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二
经过上面详细的分析之后大家也都知道了竹沥汤的功效作用等,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平时要多注意自身的锻炼,增强抵抗力,这样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药物也只是一个辅助的手段。
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防己竹沥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人类身体结构的特殊性使得身体更加的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需要时刻的关注身体的变化,当出现不适的时候需要及时的做诊断和治疗。
防己竹沥汤
人类身体结构的特殊性使得身体更加的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需要时刻的关注身体的变化,当出现不适的时候需要及时的做诊断和治疗。
防己竹沥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剂。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防己竹沥汤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哪些。
【处方】防己(锉)1两,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3两,防风2两(去叉),升麻2两,桂2两(去粗皮),芎䓖2两,独活2两(去芦头),羚羊角2两(镑)。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初得中风,四肢不收,心神昏愦,眼不识人,不能言语,已服荆沥汤及防风汤,诸症好转者。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更入竹沥1合,再煎3-5沸,温服,日2夜1。
风若未除,更服防风独活汤。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
关于防己竹沥汤的用法用量还有功效作用等,大家已经了解了。
虽然说这类药物对于治疗许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但是本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大家要注意了。
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竹沥饮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中药方剂是传统医学的一个分支,是中医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作用,竹沥饮就是中药方剂的一种,一起来了解了
中药方剂是传统医学的一个分支,是中医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作用,竹沥饮就是中药方剂的一种,一起来了解了解。
【处方】淡竹沥60毫升粳米100克(炒,以水300毫升同研,去滓取汁)
【功能主治】治霍乱,狂闷烦渴,吐利无度,气欲绝者。
【用法用量】上二味和匀,顿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九
对于文章介绍的关于竹沥饮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多去了解一些相关的医学常识,在丰富阅历的同时增加对医药常识的理解。
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竹沥粥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大家都清楚,现代都市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每天疲惫不堪,对身体健康的关注自然就降低了,导致很多疾病的趁虚而入,而中药中的方剂就可以逐
大家都清楚,现代都市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每天疲惫不堪,对身体健康的关注自然就降低了,导致很多疾病的趁虚而入,而中药中的方剂就可以逐步的改善身体,达到调理治愈地效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竹沥粥。
【处方】淡竹沥180毫升粟米150克
【功能主治】治妊娠烦闷。
【用法用量】以水煮粟米成粥,临熟下竹沥再煎,令稀稠适度,温服。
【摘录】《寿亲养老新书》卷四
看了上面对于竹沥粥这种中医方剂的简单介绍,大家是否对它有所了解呢?其实方剂的种类还有很多,一些新的方剂也正在被创造出来,我们期待它的更好的发展。
生活常识分享。
竹沥的功效与作用
竹沥是由新鲜的竹子经过特殊加工处理而得到的一种天然植物提取物。
它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下面将逐一介绍。
1. 清热解毒:竹沥含有丰富的天然植物鞣酸和黄酮类物质,能够有效清热解毒。
它可以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净化人体内的毒素,有助于改善体质,有效预防和治疗一些热毒性疾病。
2. 降血压:竹沥中的竹链脂有调节血压的作用,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经常饮用竹沥可以帮助人们维持血压稳定,预防高血压疾病。
3. 保护肝脏:竹沥含有丰富的竹荪酸和甾醇等有效成分,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它可以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促进肝细胞再生,有助于修复受损的肝脏组织,预防和改善肝功能异常。
4. 抗菌消炎:竹沥中含有的竹脒酸和竹酮等物质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减轻炎症反应。
因此,竹沥被广泛应用于皮肤炎症、口腔疾病等方面的治疗和护理。
5. 润肺止咳:竹沥中的多糖类物质可以起到润肺止咳的作用。
它可以滋润肺部组织,增加呼吸道的湿度,缓解咳嗽症状,适用于咳嗽、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辅助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述的竹沥功效与作用仅供参考,具体使用时还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医嘱来决定。
同时,竹沥作为一种
天然植物提取物,虽然较为安全,但也存在过敏等适应症,使用时请务必遵循使用说明或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淡竹沥粥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淡竹沥粥是一种中药方剂,淡竹沥粥的食用方法也有很多种,不同的食用方法对身体的效果也有可能存在差异,所以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服用。
淡竹沥粥是一种中药方剂,淡竹沥粥的食用方法也有很多种,不同的食用方法对身体的效果也有可能存在差异,所以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服用。
【处方】淡竹沥20毫升石膏30克(捣碎)黄芩23克(捣,研)粟米30克蜜10毫升
【功能主治】主风热内扰,心膈烦闷,或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先用水750毫升,煎石膏、黄芩至450毫升,去滓,下米煮粥,将熟时,入竹沥及蜜,搅匀候熟,任意食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六
【处方】淡竹沥1合,石膏1两(捣碎),黄芩1分(捣研),粟米2合,蜜半合。
【功能主治】热毒风,心膈烦闷,或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上先以水2大盏半,煎石膏、黄芩至1盏半,去滓,下米煮粥,欲熟,入竹沥及蜜,搅匀候熟,任意食之。
【摘录】《圣惠》卷九十六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淡竹沥粥这种中药方剂的相关知识,通过上述文章能够清楚的了解到淡竹沥粥有着很多对人体的好处和作用,所以大家可以用淡竹沥粥来治疗一些疾病。
生活常识分享。
第一竹沥汤的功效与作用
关于《第一竹沥汤的功效与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日常生活很多人针对中药材的了解不够,如今以中草药材为原料的滋补品愈来愈多,第一竹沥汤便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药方,下边大伙儿来了解一下第一竹沥汤。
湿疹别称火锅
小竹沥汤、竹沥汤
湿疹药方火锅
竹沥5升,甘草1两,秦艽1两,茯苓1两,柴胡1两,麻黄1两,防已1两,细辛1两,桂心1两,炮姜1两,防风1两截,升麻1两截,薏苡仁2两,禄特科技2枚,甜杏仁50枚。
湿疹功效与作用火锅
脚气。
两脚痹弱,或转筋,皮和肉不仁,腹胀起如肿,按之不陷,心里恶不饮食搭配,或患冷。
湿疹使用方法使用量火锅
小竹沥汤(《圣惠》卷四十五)、竹沥汤(《圣济总录》卷四十一)。
《千金翼》己方有白术茯苓一两,无薏苡仁、甜杏仁。
湿疹每家阐述火锅
1.《千金方衍义》,脚气多由湿着于经,是以首先推荐竹沥汤次第三方,咸本南阳市麻黄禄特科技细辛汤而兼麻黄越婢及尺寸复活等方之制,以麻黄开卫,禄特科技经行,细辛通痹,桂心走阴蹻,甜杏仁达阳维,甘草祛毒中和,炮姜开痹逐湿,防己专治疗脚气,防风并疗贼风,柴胡兼除标热,升麻、茯苓升提于上,秦艽、薏苡仁降泄于下;竹沥专化经脉四肢湿痰,故于大复活中特采之名方,为脚气之首先推荐。
湿疹摘抄火锅
《千金》卷七
总的来说第一竹沥汤便是一种对许多病症都是有一定功效的药物制剂,因而在临床医学的运用能够说成十分普遍的,由于选用的是天然的中草药材做成,副作用不大,是一个非常好的挑选。
竹沥石膏汤_圣济总录卷六十七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竹沥石膏汤_圣济总录卷六十七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原方 (5)1.1.组成:竹沥(旋入)、石膏1两半,赤茯苓3分(去黑皮),栀子仁3分,升麻3分,玄参3分,生地黄3分,知母(焙)3分。
(5)1.2.功效:阳厥多怒,狂躁不安,上攻头颈。
(5)1.3.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5)1.4.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5)2.相似度50%:竹叶茯苓汤 (5)2.1.组成:淡竹叶1升,赤茯苓(去黑皮)2两,生地黄1升,丹参3两,玄参3两,干蓝1升,车前草1升,石膏4两。
(5)2.2.原方对照:竹沥(旋入)、石膏1两半,赤茯苓3分(去黑皮),栀子仁3分,升麻3分,玄参3分,生地黄3分,知母(焙)3分。
(5)2.3.加:淡竹叶、丹参、干蓝、车前草 (5)2.4.减:竹沥、栀子仁、升麻、知母 (5)2.5.功效:阳厥气逆,胸膈烦闷,忿忿饶怒,如发狂状。
(5)2.6.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5)3.相似度50%:竹沥泄热汤 (5)3.1.组成:竹沥1升,麻黄3分,石膏8分,生姜4分,芍药4分,大青3分,栀子仁3分,升麻3分,茯苓3分,玄参3分,知母3分,生葛8分。
(5)3.2.原方对照:竹沥(旋入)、石膏1两半,赤茯苓3分(去黑皮),栀子仁3分,升麻3分,玄参3分,生地黄3分,知母(焙)3分。
(5)3.3.加:麻黄、生姜、芍药、大青、茯苓、生葛 (5)3.4.减:赤茯苓、生地黄 (6)3.5.功效:肝实热,阳气伏邪热,喘逆闷恐,目视物无明,狂悸非意而言。
.. 63.6.来源:《千金》卷十一。
(6)4.相似度50%:栀子仁汤 (6)4.1.组成:石膏8两,栀子仁3两,茯苓3两,知母3两,蜜5合,生地黄(切)1升,淡竹叶(切)1升。
(6)4.2.原方对照:竹沥(旋入)、石膏1两半,赤茯苓3分(去黑皮),栀子仁3分,升麻3分,玄参3分,生地黄3分,知母(焙)3分。
竹荪汤的功能主治与用量一、功能主治竹荪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汤剂,主要由竹荪(又称竹菌、竹燕窝)以及其他配料构成。
竹荪具有多种营养成分和药物活性成分,经常被用于中医药中作为药膳和药物治疗。
竹荪汤具有以下的功能主治:1.润肺止咳:竹荪含有丰富的多糖和蛋白质,具有很好的润肺止咳的功效。
适用于肺热咳嗽、咳痰粘稠的人群。
2.益气养阴:竹荪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补充身体的养分,增强体质,具有益气养阴的作用。
适用于气虚血瘀、阴虚阳亢等人群。
3.清热解毒:竹荪中含有多种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活性成分,可以清热解急、解毒排脓。
适用于感冒发热、肺炎、扁桃体炎等病症。
4.润肠通便:竹荪中的纤维素含量高,能够增加肠道蠕动,促进排便,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
适用于便秘、肠燥等情况。
二、用量根据竹荪汤的功能主治以及个人体质不同,合理的用量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成年人每次服用竹荪汤的用量为15-30克,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用量。
具体的用法如下:1.竹荪鸡汤:将竹荪洗净,与鸡肉一起炖煮,可加入适量的盐、姜片等调味品,食用时鸡肉和竹荪一起食用。
2.竹荪炖猪肉汤:将竹荪与猪肉一起洗净,放入炖盅中,加入适量的水,炖煮2-3小时,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调味品。
3.竹荪豆腐汤:将竹荪、豆腐洗净,与其他蔬菜一起煮熟,可加入适量的调味品,食用时将竹荪和豆腐一起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竹荪汤虽然有着多种功效,但并不适合所有人群。
以下人群慎用竹荪汤:1.孕妇以及哺乳期妇女:竹荪具有一定的活血和散淤作用,妇女在孕期和哺乳期应慎用,以免影响胎儿或婴儿的健康。
2.年幼儿童:由于竹荪具有较高的纤维素含量,儿童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过量的摄入可能导致肠胃不适。
3.肾功能不全者:竹荪中含有一定的钾元素,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总之,竹荪汤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汤剂,具有润肺止咳、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等多种功能主治。
在使用竹荪汤时,需要注意合理的用量和慎用人群,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鲜竹沥口服液鲜竹沥(Xianzhu Li)口服液鲜竹沥口服液是一种以新鲜竹浆为原料制成的中药口服液。
它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用于治疗多种病症。
这种口服液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能够发挥强大的药效,同时也具有较低的毒副作用,因而备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鲜竹沥口服液的药物成分主要包括竹沥素、竹沥醇、竹糖、竹酸等。
竹沥素具有抗炎、抗菌、镇痛等药理作用,能够有效缓解因感染引起的疼痛和炎症反应。
竹沥醇则具有镇静、解热、抗过敏等作用,能够舒缓肌肉疼痛和过敏反应。
竹糖和竹酸等成分则具有调节血糖、改善消化功能、抗氧化等作用,对肠胃不适、血糖波动等问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鲜竹沥口服液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病变等疾病。
对于呼吸系统感染,鲜竹沥口服液不仅能够杀灭病原微生物,还能够减轻炎症反应,缓解咳嗽、咽痛等不适症状。
对于消化系统疾病,口服液能够调节肠胃功能,改善胃酸分泌和消化酶活性,减轻消化不良、胃痛等症状。
对于神经系统病变,鲜竹沥口服液具有镇痛、镇静作用,能够缓解头痛、失眠等症状。
鲜竹沥口服液的用法和用量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医生的指导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口服5毫升,每日3次;儿童则根据年龄和体重进行适当调整。
鲜竹沥口服液的不良反应较少,并且多为轻度的胃肠道不适症状,如恶心、腹泻等。
个别患者对鲜竹沥口服液的药物过敏反应,如皮肤发红、瘙痒等,此时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鲜竹沥口服液不宜与其他药物同服,以免发生相互作用影响疗效。
在服用过程中,应避免辛辣食物、油腻食物的摄入,保持清淡饮食有助于药物的吸收和疗效。
总之,鲜竹沥口服液作为一种中药口服液,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它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能够有效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病变等疾病。
作为患者,在使用鲜竹沥口服液之前应咨询医生,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以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有效性。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第三竹沥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中药方剂是一种治疗疾病的非常好的方法,那么你知道第三竹沥汤吗?它是由哪几种药材组成的呢?它应该如何食用呢?今天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中药方剂是一种治疗疾病的非常好的方法,那么你知道第三竹沥汤吗?它是由哪几种药材组成的呢?它应该如何食用呢?今天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别名】竹沥汤
【处方】竹沥19升,防风3两,茯苓3两,秦艽3两,当归2两,黄芩2两,人参2两,芎䓖2两,细辛2两,桂心2两,甘草2两,升麻2两,麻黄2两,白术2两,附子2枚,蜀椒1两,葛根5两,生姜8两.。
【功能主治】脚气。
风毒入人五内,短气,心下烦热,手足烦疼,四肢不举,皮肉不仁,口噤不能语。
【用法用量】竹沥汤(《普济方》卷九十八)。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其第三方,即于第二方中除去独活之风燥,茵芋之毒劣,防己之伤阴,石膏之伤阳;仍用第一方中附子,以监麻黄之散;升麻以载人参之功,秦艽以助芎、归之力,蜀椒以壮桂、附开痹之动也。
【摘录】《千金》卷七
以上就是本文为大家介绍的关于第三竹沥汤的一些小常识,希望大家可以在平时生活中运用起来,也不要忘了分享给朋友哦。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