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量化考核及成果奖励积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85.50 KB
- 文档页数:5
科研工作量化计分办法(试行)为营造良好科研氛围,使科研工作规范化,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计分对象
各二级学院(含民族教育学院一、二分院)和基础教学部教学行政岗、专职教师和实验实训人员。
二、计分周期
以自然年为单位,每年1月份结算上一年度科研工作量。
三、计分类别
按照其水平和重要性,科研成果量化得分分为A、B两类,A类代表较高水平得分,B类代表一般水平得分。
四、计分标准
1、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性期刊(包括公开出版的论文集)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表一:论文计分标准
艺术类专业技术人员创作的在专业刊物上发表(或参加省级以上宣传、教育、文化、艺术主管部门主办的展览会、音乐会;或在全国公开征集活动中被采用)的高水平艺术作品,视同相应层次的论文。
具体对应为:获国家级一等奖的计A60分,获国家级二等奖的计A50分,获国家级三等奖或省级一等奖以上的计A40分;获省级二、三等奖的,计B10分。
2、公开出版的学术著作(专著、译著、编著、教材)等;
表二:著作计分标准
3、科研项目申请、立项和结题
表三:项目申请、立项、结题计分标准
4、科研成果获奖
表四:科研获奖计分标准
5、获得专利成果
表五:专利计分标准
6、举办学术讲座(报告)。
凡列入赣江讲坛的学术讲座(报告)每场计B10分。
四、分值分配
多人合作完成的科研成果,分值分配按下表:
表六:多人合作完成科研成果分值分配比例
五、本办法由科研处负责解释。
六、本办法会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不定期予以动态调整。
科研工作记分制度模板一、总则为了充分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科研工作效率,促进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根据国家及学校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科研工作记分制度。
二、记分标准1. 科研项目(1)国家级项目:每项记100分;(2)省部级项目:每项记80分;(3)市厅级项目:每项记60分;(4)校级项目:每项记40分。
2. 科研经费(1)国家级项目经费:每到位100万元,记50分;(2)省部级项目经费:每到位100万元,记40分;(3)市厅级项目经费:每到位100万元,记30分;(4)校级项目经费:每到位100万元,记20分。
3. 科研成果(1)发表学术论文:每篇被SCI、EI、SSCI收录的论文,记30分;(2)发表其他学术论文:每篇被CSSCI、CSCD收录的论文,记20分;(3)发表其他学术论文:每篇未被收录的论文,记10分;(4)出版学术专著:每部记20分;(5)获得专利授权:每项记20分。
4. 科研奖励(1)国家级奖励:一等奖励,记100分;二等奖励,记80分;三等奖励,记60分;(2)省部级奖励:一等奖励,记80分;二等奖励,记60分;三等奖励,记40分;(3)市厅级奖励:一等奖励,记60分;二等奖励,记40分;三等奖励,记20分;(4)校级奖励:一等奖励,记40分;二等奖励,记20分;三等奖励,记10分。
5. 科研团队建设(1)获批科研创新团队:每项记50分;(2)获批校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每项记50分。
三、积分计算与奖励1. 科研人员每年度累计积分,根据积分高低进行排名,排名结果作为科研人员年度考核、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2. 科研人员每年度积分达到一定分值,可获得相应的奖励,具体奖励标准如下:(1)积分达到100分以上,奖励金额为5000元;(2)积分达到80分以上,奖励金额为3000元;(3)积分达到60分以上,奖励金额为2000元;(4)积分达到40分以上,奖励金额为1000元。
院内人员科研工作量化考核奖励办法(征求意见稿)为了落实学校的“科研兴校”战略,充分调动教师和科研人员科学研究的积极性,进一步健全、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尽快产出高质量、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大幅提升学校创新能力和科研实力,打造学院品牌,参照其他院校近几年科研奖励工作的经验,制定本办法作为今后我院科研工作量化考核奖励办法的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坚持科研与教学、医疗相结合,以科学研究作为强校之本。
在教学和科研、医疗工作中,建立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奖励办法。
第二条科研奖励由院内领导班子按照本办法量化以后,按分值折算,作为教职工业绩考核的基本条件,为今后晋级、进修、评优选先、提干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科研经费的形式发放,每年核定奖励一次,奖励方案另行制定。
第三条科研工作量化奖励计分范围及条件:1、在合法出版发行的专业刊物上发表的科研论文、教研论文或专业作品。
2、公开出版的著作、译著、教材等。
3、科研项目(国家级、省部级、市校级课题)4、市级以上获奖的各级各类成果。
5、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6、出版物的类别以其刊号或书号为确认依据。
7、自出版、发表、获奖等之日起,在一年内统计的。
8、成果认定范围有争议的由学术委员会判定。
第四条本办法只对在科研工作完成学院基本要求,超额工作量的量化(比如面临晋级的教职工,完成晋级所需基本的科研工作量不计算在内)。
第五条凡学院在职教职工,其科研成果经学校科研部登记认定后,按表一、表二、表三、表四方法计分。
表一:论文发表计分标准注:1.学术论文必须署名海南医学院;2.论文必须是全文发表在专业期刊的学术论文(核心期刊发表的短篇报道和题录工作量可计为同类别的1/2);3.被SCI全文收录的论著按影响因子(IF)大小计分:IF≤3.0,计200分;3.0<IF≤8.0,计400分;8.0<IF≤15.0,计800分;15.0<IF≤25.0,计1200分、IF>25,计1600分;论著以文摘或题录等其它形式被SCI扩展版收录者按相应标准减半计分;4.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分值系数等同。
工业大学科研工作量化考核办法(理工类)一、背景科研工作是工业大学教职工必须开展的一项主要工作任务。
科研工作量化考核办法的制定是为了更加公平、科学、合理地评价教职工科研工作水平,并激励全校广大教职工踊跃参与科研工作,积极推进学校科学研究的进展。
二、考核标准1.课题立项。
教职工本人申请科研立项的,根据课题级别和数量按如下规定计算分值:国家级课题10分/项,省部级课题5分/项,校级及以下课题3分/项。
2.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分为论文和专利两种类型。
(1)论文根据发表刊物的影响因子、论文质量、SCI期刊等级等因素计算分值。
公认影响因子前10%的期刊,一篇发表论文计算3分;影响因子前25%的期刊,一篇发表论文计算2分;影响因子前50%的期刊,一篇发表论文计算1分。
其余期刊的发表论文计算0.5分。
在同一篇论文的任何修改版上加分。
(2)专利根据专利类型、申请人等因素计算分值。
发明专利计算5分/项;实用新型专利计算3分/项;外观设计专利计算2分/项。
3.科研经费。
按资助类型、经费数额等因素计算分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其他国家级课题能拿到1分/万元;省部级和自主选题等能拿到0.5分/万元;院级课题和其他科研项目能拿到0.1-0.5分/万元。
三、奖励措施通过科研工作量化考核排名前列的教职工将享受以下奖励措施:1.人才引进。
校领导专门设立一部分引进优秀人才经费用于招聘各类高层次人才,优先选择排名较高的教职工。
2.岗位晋升。
在晋升岗位时,会对教职工的科研绩效进行考核,考核排名靠前的将获得较大的岗位晋升优势。
3.科研经费。
对于参加科研工作的教职工,在资金引导下开展科研工作,以实现学校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目标。
四、总结科研工作量化考核办法的实行,不仅可以避免主观评价的出现而导致的不公平情况的发生,而且可以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准确、公正,从而激励更多的教师积极投入到科研中。
科研业绩量化计分方法
M=KQ1+Q2+KQ3+Q4
科研业绩量化计算公式:
i
M—科研业绩总量 ;Q1—科研课题分值,指承担科研课题的分值; Q2—科研经费分值,获得科研经费按统其中:
i
计年限实际到校的经费分值; Q3—科研成果分值,指完成课题和获得上级各类科技成果奖励、专利等的分值; Q4—发表论文(含三大检索)、出版专著分值; K—修正系数,学院主持项目为1,参加项目为0.5。
各分值取分表如下:
表1 科研课题Q1取分表
表2-1 50万元以下(含50万元)科研经费(到校经费)Q2取分表(单位:分/万元)
表2-2 50万元以上科研经费(到校经费)Q2取分表(单位:分)
表4 发表论文、出版著作分值Q4取分表。
科研情况量化标准及计分办法①对SCI收录的学术论文,根据中科院情报中心所制定的“SCI分区表”的划分,给予对应分值。
②高水平学术机构是指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国家一级学会。
④**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按100%计分;进修学习期间的论文,以**学院为第二署名单位按100%计分,一次评职中可使用2篇;其它不计分。
⑤在报纸上发表的理论文章1500字以上方可计分,一次评职中可使用2篇。
⑥发表于省市领导内参〔含《研究与思考》〕的调研咨询报告,经黑龙江省级、**市级正职领导批示的,按论文F类计分;经黑龙江省级、**市级副职领导,以及**学院正职领导批示的,按论文G类计分。
〔一次评职中可使用2篇〕⑦EI、ISTP等收录学术会议论文,一次评职中可使用2篇。
⑨一次评职中,此类成果限用10项。
论文D类40①SCI收录〔发表于Ⅳ区〕;②《新华文摘》篇目辑览,《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推荐篇目;③高水平学术机构主办,且同时入选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CSCD,科技类〕2个系统的学术期刊;④高水平学术机构主办,且入选CSSCI、CASS、北大核心中任意2个系统的学术期刊;⑤同时入选CSSCI、CASS、北大核心3个系统的学术期刊;⑥中国教育报。
论文E类30①EI收录〔期刊论文〕、AHCI收录;②入选CSSCI的学术期刊;③同时入选CSCD、北大核心2个系统的学术期刊;④同时入选CASS、北大核心2个系统的学术期刊;⑤中国科学报〔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社科院〕。
论文F类20①EI收录〔会议论文〕、ISTP收录、ISSHP收录;②入选CASS、北大核心、CSCD中1个系统的学术期刊;③各学科领域的国家重要报纸〔如:经济日报、法制日报,等〕。
论文G类10①CNKI、维普等系统中的科技类或社科类期刊;②黑龙江日报,**日报。
表二:知识产权类成果级别认定及量化表级别分值专利分级描述备注专利A级60创造专利①独立创造人、第一创造人获得对应分值的100%;其他位次创造人不计分。
附件1:教学(科研)人员工作量考核量化积分办法为了建立激励机制,有效地调动全校教师的积极性,便于每年对各部门和个人进行量化考核,现对教学(科研)人员教学工作量、教师工作量和科技工作量考核实行量化积分,其量化积分标准如下:一、教学工作量量化积分教学质量的考核由各院(系)、教研室负责进行,教务处统一扎口,教学质量考核指标及等级标准另定。
二、教师工作量量化积分上述计分以项目为单位。
教务处按项目将分值发放到项目负责人,由项目负责人在项目参与人员中进行分配,分配的分值之和不得超过项目总分值。
三、科技工作量量化积分(一)科研立项项目计分以项目为单位,经费指当年到学校财务经费。
负责人的分值原则上不低于总分值的50%,项目组其他成员的分值由项目负责人根据实际承担工作量决定。
特殊情况由项目组与科技产业处另行商定。
(二)专利个人计分:排名第一为满分,排名第二按50%计分,以下排名按第二名计分再递减10%,递减完为止。
(三)科研成果获奖个人计分:排名第一为满分,排名第二按50%计分,以下排名按第二名计分再递减10%,递减完为止。
艺术类获奖等级二等奖按一等的60%计分,三等奖按一等的40%计分。
(四)科研项目鉴定或验收个人计分:排名第一为满分,排名第二按50%计分,以下排名按第二名计分再递减10%,递减完为止。
鉴定为省部级鉴定,其它级别适当相应递增或递减20%。
(五)发表论文计分为第一作者或责任者。
上述所称“国家一级权威期刊”以各文科院(系)推荐的、学术委员会讨论认定的《国家一级权威期刊》为准,“统计源期刊”、“国内核心期刊”以江南大学科技产业处2002年1月印发的《中国科技期刊投向指南》为准。
任何刊物的增刊及不在正常期号以内的特刊、专号一律视为一般刊物。
(六)出版专著计分为第一作者,第一作者外的其他作者按实际字数计分。
出版发行面很大时,酌情加分。
说明:年度考核时,由教学工作量化积分、教师工作量化积分与科技工作量化积分合计得出的分值即为每位教学科研人员的年度考核总积分G。
教师晋职教学工作、科研工作量化考评评分细则
教学工作量化考评评分细则(55分)
注:教学质量评估成绩=学生评估成绩×40%+全系教师评估成绩×60%(学生评估:按2001、2002年教学评估结果打分;教师评估:参评教师述职后,由全系教师对其教学质量以百分制形式进行评估打分,最低分不得低于50分,取平均分时应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副教授、讲师评估办法相同)
注:一、主分加分办法:1、论文一律为省部级以上,且参评者为第一作者才可加分;2、以上三栏内容各自独立,加分不可互相抵顶。
二、参考分加分办法:因本栏目分已加满而未加到主分里应加分项目,一律加在参考分中,加分分值不变。
三、所有论文必须发表在学术刊物上,否则不记分;与本专业无关或联系不紧的论文、教材、专著、译著均不记分。
注:、主分加分办法:1、论文一律为省部级以上,且为第一作者才可加分;2、以上三栏内容各自独立,加分不可互相抵顶。
二、参考分加分办法:因本栏目分已加满而未加到主分里应加分项目,一律加在参考分中,加分分值不变。
三、所有论文必须发表在学术刊物上,否则不记分;与本专业无关或联系不紧的论文、教材、专著、译著均不记分。
注:一、主分加分办法:论文必须第一作者才可加分;2、以上三栏内容各自独立,加分不可互相抵顶。
二、参考分加分办法:因本栏目分已加满而未加到主分里应加分项目,一律加在参考分中,加分分值不变。
三、所有论文必须发表在学术刊物上,否则不记分;与本专业无关或联系不紧的论文、教材、专著、译著均不记分。
(以上所有教学、科研工作量化给分均不得突破本项目最高分)。
科研成果量化考核标准本量化标准所涉及的科研成果包括以下三类:(1)论文;(2)课题;(3)著作、专利及成果转化与获奖。
应聘者根据三类科研成果提交原件或证明材料原件,经审核无误后给予对应分值。
应聘者的其他类型科研成果仅作为参考不列入考核计分。
科研成果量化考核满分为100分,其中“论文”类科研成果累计最高得分为60分,累计得分60分以上的记60分;“课题”类科研成果累计最高得分为20分,累计得分20分以上的记20分;“著作、专利及成果转化与获奖”类科研成果累计最高得分为20分,累计得分20分以上的记20分。
一、论文类科研成果评分标准(一)计分标准1.核心期刊(包括CSSCI、CSCD、北大核心及以上级别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每篇计20分;2.省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每篇计 10分。
(注:涉及到多人合作的著作、项目或成果均参照此表)二、课题类科研成果评分标准(一)项目界定1.国家级课题:包括国家科技部各类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国家教育科学规划办、国家艺术科学规划办,国家其它部委立项课题。
2.省级课题:包括各省科技厅各类课题、各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各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各省社科联、各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各省政府其它厅局立项课题。
3.市、校级课题:包括各市科技局各类课题、各市社科联、各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各市政府其它委办局立项课题;全国各高等学校列入计划的课题。
(二)计分标准1.国家级课题每项计20分;2.省级课题每项计15分;3.市、校级课题每项计10分;4.合作课题按作者人数与排名次序分解计分(参见合作论文计分表)三、著作、专利及成果转化与获奖类科研成果评分标准(一)著作1.项目界定(1)著作依据其内容,分专著、编著、译著、教材、文学著作、科普著作等类别,确定类别有争议的提请校学术委员会裁定。
公开出版的论文集,视同学术期刊,其编委会成员均不计分。
(2)教材分部编教材(国家教育部指定的规划教材)、省编教材(省教育厅指定的规划教材)、自编合编教材(个人或集体编写的非规划教材)。
科研工作量化考评办法中共泰安市委党校泰安市行政学院泰安市社会主义学院网站·(2008-2-10 16:48:56)·科研制度为进一步调动教研人员科研工作的积极性,鼓励多出高质量的优秀科研成果,推动全市党校系统科研工作上水平,根据我校的相关规定和以往实施考核的情况,参照上级党校的考核标准,特制定本项考评办法。
一、考核评比对象本办法的适用范围为全校教职工,考核对象为全体专兼职教师,评比对象为全校各部、处、室、院和各县市区委党校。
二、量化打分标准(一)课题(调研报告)类1.主要范围和得分:2.课题(调研报告)必须是立项并完成后(以办理完鉴定手续为准)方可计分;3.两人联合主持的课题,按6:4的比例计分;4.课题总执笔人明确的,其总分从负责人总得分中扣减2/5计;5.有子课题的,其主持人得分按一位参与人员得分的2倍计;6.鉴定为优秀的,增计30%的得分;7.被同级党委政府领导批示、批办或采纳的,分别增计20%、50%、100%得分;8.公开出版和发表的,再按著作或论文分别计分。
9.经学校同意主持、参与校外的课题或非立项调研报告的,按同级别50%计分。
(二)著作类1.范围和得分:2.作者或主编为多人的,两人按6:4、三人按5:3:2计分;3.参编其中一章及以上的计20分。
(三)论文类1.主要范围和得分2.《新华文摘》论点摘编、《人大复印资料》、《报刊文摘》、《文摘报》等同类报刊转载或摘编的增计50分,收目增计10分;3.增刊、论文集按相应级别得分的50%计分;4.合作论文只计前三位,按相应级别得分的6:4或6:3:1计分;5.同一篇文章只计最高分;6.大专体制院校或副厅级单位主办的公开刊物视为市级刊物;7.在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文明网和大众网非公告版上发表或转载的,且在2000字以上方计分;被数十家网站转载的,可按高一级别计分;被省级及以上报刊转载的,可按相应级别报刊计分;8.除规定的范围外,在其他报刊、网络上发表的论文一律不计分。
关于印发《科研工作量化考核评分细则(试行)》的通知学校各单位:《科研工作量化考核评分细则(试行)》已经2010年12月20日学校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科研工作量化考核评分细则(试行)一、为鼓励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提供发展空间,促进学校科研工作的发展和提高科研整体实力,特制定本细则,对各类科研工作的业绩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与认定。
二、纳入评价的科研成果与业绩必须署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科研项目须注明合作单位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如果不是第一完成单位,须按照下调一挡的标准计算评分。
三、纳入评价的科研成果与业绩分为获奖成果类、项目立项类、基地建设类、学术成果类四大类,每一类根据不同的性质又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级别。
四、合作获得的科研成果与业绩,首先由项目组各方自行协商业绩分数的计算方法,如果协商不成可按下表计算每个人的业绩分数:上表为成果或业绩完成人数在10人以内时业绩分数的计算方法,超出10人的以此类推。
五、科研项目类成果与业绩涉及到跨学期、跨年度的,总分由科研处按照表一规定的方法计算。
总分所跨时间段中的各个学期的评分分配方法,由各个学院根据各个项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并充分考虑项目研发的全过程,自行决定分配方案,最后上报科研处审核。
六、项目立项类分为立项分和到帐经费分,立项分分为两个阶段计分,项目获得立项,占总分的70%,通过结题计剩余的30%。
到帐经费分按照评价期内的实际到帐经费计分。
七、表中未能完全列出或级别发生变化的类别/级别等,在评分时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由专家组评定。
八、各类成果与业绩的分类和评价标准见下表:说明: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须经过专家评定,选择具有较高水平和产业化前景的成果给予资助,根据技术水平的高低分为三个档次:全部资助、部分资助、无资助。
全部资助是指专利申请和维持的费用由学校科研经费全额资助;部分资助是指专利申请和维持的费用由学校科研经费部分资助;无资助是指是指专利申请和维持的费用自行负担。
科研成果量化评分标准
有关说明:
权威期刊:包括《文学评论》、《历史研究》、《哲学研究》、《经济研究》、《求是》、《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民族研究》、《法学研究》、《教育研究》、《管理世界》、《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
重点报刊:包括《文艺理论研究》、《文学遗产》、《外国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世界历史》、《中共党史研究》、《哲学动态》、《道德与文明》、《自然辩证法研究》、《世界哲学》、《世界宗教研究》、《经济学动态》、《世界经济》、《金融研究》、《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季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财经研究》、《财贸经济》、《经济学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社会主义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中国法学》、《法学》、《世界经济与政治》、《当代亚太》、《国际问题研究》、《欧洲研究》、《美国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人口研究》、《社会》、《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清华大学教育评论》、《高等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管理学报》、《南开管理评论》、《管理科学学报》、《中国行政管理》、《中国软科学》、《统计研究》、《会计研究》、《审计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地理》、《城市发展研究》、《中国文化研究》、《国际新闻界》、《大学图书馆学报》、《编辑学报》、《图书情报工作》、《人民日报》(海外版除外)、《光明日报》(理论周刊除外)、《经济日报》、中办内参、国办内参、国家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
优秀科研工作组织奖量化标准一、基本要求1.科研工作量核定按评奖期(两个年度)进行。
集体成果第一作者为本校职工方能计分。
2.论文发表报纸每篇不得少于1500字,期刊每篇不得少于4000字,低于上述数字分值减半。
出版学术著作或教材每部(套)10万字以上。
咨政报告字数不限。
3.科研成果获奖、转载与原作发表得分分别计分。
同一成果获两次以上奖励或同一决策咨询报告获两次以上批示按最高分值计分一次。
4.科研项目立项与结项在同一评奖期内一次性计分,跨评奖期项目立项和结项各按二分之一计分。
二、各类科研成果的量化标准⒈承担科研项目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每项1500分;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每项1000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每项1000分;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和后期资助项目每项600分。
⑵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每项300分;全国党校系统调研课题及国家有关部委课题每项250分;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和专项研究课题每项250分;省软科学课题和省领导圈定课题每项200分。
⑶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舆情跟踪研判课题、省教育厅课题每项150分。
⑷全省党校系统重点课题、省委党校委托课题和招标课题每项100分。
⑸省辖市级社科基金项目课题、省直部门委托课题、省辖市委市政府委托课题以及安徽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本科院校发布的课题每项80分。
⑹省辖市领导圈定课题、市直属部门委托课题、省属大型企业委托课题每项60分。
⒉出版学术著作、教材⑴A类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华书局、中央党校精品文库出版的学术著作、教材每部(套)500分;⑵B类出版社:各部委主办的出版社、各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著作、教材每部(套)400分;⑶C类出版社:各省专业出版社、高等院校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著作、教材每部(套)300分。
⒊发表理论文章和研究报告⑴《中国社会科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解放军报》以及《求是》、《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哲学研究》、《经济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社会学研究》、《民族研究》、《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法学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历史研究》、《文学评论》、《外语教学与研究》、《世界经济》、《外交评论》、《国际问题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每篇400分。
附件3:咸阳师范学院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科研工作量化赋分标准1.科研项目基本赋分标准:单位:分/项2.专利授权(以国家专利局专利授权证书为准):单位:分/项3.学术专著及编著赋分标准:单位:分/部备注:各级出版社目录以《咸阳师范学院科学研究成果奖励办法》(咸师院科字〔2016〕6号)规定为准。
⑴国家级A类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三联书店、人民教育出版社。
⑵国家级B类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法律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⑶省级出版社:各省级出版社、“211”、“985”等高校出版社。
5.学术论文社会反响赋分标准:单位:分/篇备注:同一成果多次被转载或收录,按最高分赋分,不重复累加。
6.科研成果奖赋分标准:单位:分/项备注:科研成果奖励仅限下列奖项:⑴国家级奖:指国家科技五大奖。
⑵省部级奖:指科技部、教育部常设科技奖、社科奖和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科技奖。
⑶厅局级奖:指教育厅或市政府常设科技奖和人文社科奖等。
⑷校级奖:指校级科研成果奖。
⑸同一成果多次获奖,赋分累加。
⑹论文奖者仅限于国家党政机关组织的评选活动,其他评选的不能赋分,具体赋分标准为:国家党政机关评选的论文获奖者按同等级别的1/5赋分。
7.其它说明:⑴各类奖励以各级政府部门颁发的证书或印发的文件为依据,同一成果多次获奖赋分累加。
⑵合作项目量化赋分分配比例(适应于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奖励、专利、著作等合作项⑶申报人所提供的论文、论著,必须是与自己目前所从事专业相同或相近的论文、论著,与自己目前所从事的专业相距较远的论文、论著,不能作为本人申报专业技术职务所要求的评审材料。
教学、管理“双肩挑”人员公开发表的教学管理方面的论文、论著,可以作为本人申报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材料,可以计分。
科研记分标准及细则一、记分标准二、记分细则(一)科研成果1.论文类:(1)记分范围:省级及其以上综合性、专业性报刊(含以书代刊,不包括增刊、专刊)公开发表的专业学术论文,或公开出版的国际学术会议的论文集(收录多篇文章的,只记一篇)。
(2)档次划分:记分标准中的第一档为SCI收录的1区、2区期刊论文,或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科学》、《经济研究》、《哲学研究》、《法学研究》、《历史研究》、《求是》、《管理世界》、《计算机学报》上发表的论文;第二档为第一档论文以外,符合《河北经贸大学科研奖励办法》(2005版)中三、(五)范围的论文(另有规定者除外),或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发表的学术论文,或被SCI收录的3区、4区期刊论文及EI(期刊)、SSCI、AHCI收录的论文;第三档为CSSCI来源(不含扩展版)期刊、CSCD来源(核心库)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另有规定者除外)、EI(会议)和ISTP 收录的论文、外文重要期刊论文;第四档为其他在省级及其以上报刊和国际会议论文集公开发表的专业学术论文。
(3)在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0字以上,报纸发表学术论文1500字以上,记满分;低于该字数要求,减半记分。
同一报刊同一年份发表多篇论文的,只按2篇记分(另有规定者除外)。
(4)《商业时代》、《生产力研究》、《时代文学》、《职业时空》、《商场现代化》、《山东文学》等6期刊发表的论文按第四档论文记分,且每年总计只记1篇,聘期内总计只记2篇。
《价格理论与实践》发表的论文,每年总计只记1篇。
公开出版的国际会议论文集收载的论文(含EI、ISTP收录的国际会议论文)每年总计只记1篇,聘期内总计只记2篇。
(5)合作论文只对前二名记分。
第一作者记满分,第二作者减半记分。
2.著作类:(1)记分范围:公开出版的专著、译著、编著、教材(不含论文集)。
(2)档次划分:记分标准中的第一档为承担国家级课题的著作成果,博士学位论文的著作成果,或我校认定的重要出版社出版的专著成果;第二档为承担省(部)级课题的专著成果,或省社科规划出版基金、省教育厅出版基金资助的专著成果;第三档为校出版基金资助的专著成果,或自选题目的专著成果;第四档为一、二、三档以外的著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