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血清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8、糖类抗原125及癌胚抗原的表达及其意义重点
- 格式:pdf
- 大小:921.92 KB
- 文档页数:3
乳腺癌的肿瘤标志物及其意义解读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早期的乳腺癌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肿瘤标志物作为一种疾病诊断和预后判断的辅助指标,对于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和监测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解读乳腺癌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及其意义。
1. CA15-3CA15-3是一种糖蛋白,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诊断和监测。
正常情况下,CA15-3的水平较低。
然而,在乳腺癌患者体内,肿瘤细胞会释放更多的CA15-3,导致其水平升高。
因此,检测CA15-3的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判断乳腺癌的存在和进展情况。
CA15-3还可以用于监测治疗的效果,如果治疗有效,CA15-3的水平会逐渐下降。
2. 前癌胚抗原(CEA)CEA是一种糖蛋白,也是乳腺癌常用的肿瘤标志物之一。
在正常情况下,CEA的水平较低。
然而,在乳腺癌等恶性肿瘤患者体内,CEA 的水平会明显升高。
因此,检测CEA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判断乳腺癌的存在和进展情况。
同时,CEA也可以用于评估治疗的效果和判断复发的可能性。
3. 碱性磷酸酶(ALP)ALP是一种酶,参与骨骼和肝脏等组织的代谢调节。
在乳腺癌的进展过程中,肿瘤细胞可以侵袭到骨骼和肝脏,导致ALP的水平升高。
因此,检测ALP的水平可以帮助判断乳腺癌是否侵袭骨骼和肝脏,以及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
4. 癌胚抗原(CA-125)CA-125是一种糖蛋白,广泛用于卵巢癌的筛查和监测。
然而,研究发现,CA-125在乳腺癌中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水平的CA-125可能与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有关,但其特异性较低,需要结合其他肿瘤标志物和临床检查综合判断。
5. 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HER2/neu蛋白ER、PR与HER2/neu蛋白是乳腺癌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与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和治疗方案密切相关。
ER和PR是乳腺癌中常见的激素受体,其阳性与否决定了激素治疗的敏感性。
乳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及意义冯万锐;苗立群【期刊名称】《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年(卷),期】2018(003)008【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CEA、CA125、CA153、CA199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50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200例乳腺增生患者(乳腺增生组)及15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CEA、CA125、CA153、CA199水平,对比三组血清CEA、CA125、CA153、CA199及四项联检的阳性率.结果乳腺增生组与乳腺癌组的血清CEA、CA125、CA153、CA19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乳腺癌组明显高于乳腺增生组(P<0.05).乳腺癌组患者CEA、CA125、CA153、CA199及四项联检的阳性率分别为22.00%、38.67%、67.33%、32.00%、88.67%,均明显高于乳腺增生组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CEA、CA125、CA153、CA199水平表达过度,对乳腺癌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且联合检测乳腺癌的阳性率较高.【总页数】2页(P66-67)【作者】冯万锐;苗立群【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第二人民医院,陕西宝鸡,721000;陕西省宝鸡市第二人民医院,陕西宝鸡,7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相关文献】1.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测定的临床意义 [J], 孟晓波;王加平2.乳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J], 陈诚3.老年乳腺癌患者细胞因子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变化研究 [J], 刘训碧;黄国喜4.乳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细胞因子的临床意义 [J], 孙昕;鲍扬漪;鲍键5.不同TNM分期胃癌术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等水平变化及意义 [J], 张李琦;章利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联合检测血清糖类抗原153糖类抗原125及癌胚抗原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尹莉莉;武春梅;李霞莲【期刊名称】《实用医技杂志》【年(卷),期】2014(000)008【摘要】目的:探讨糖类抗原(CA)153、CA125及癌胚抗原(CEA)3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分别检测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 CA153、CA125及 CEA 的水平。
结果乳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 CA153、CA125及 CEA 的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的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癌组血清CA153、CA125及 CEA 的水平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联合检测可以提高乳腺癌诊断的阳性率(82.8%)。
结论血清CA153、CA125及 CEA 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联合检测血清 CA153、CA125及 CEA 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three kinds tumor markers combined detection in early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in breast cancer. Methods Chemoluminescence assay was used to detect serum CA153,CA125 and CEA in breast cancer, benign diseases and healthy persons. Results The levels of serum CA153, CA125 and CEA in prior treated breast cance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P<0.01). The levels of serum CA153, CA125 and CEA in breast cance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breast cancer group and control group(P<0.01). In addition,the combining detection of CA153, CA125 and CEA could improve the positive rate of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82.8%). Conclusion Detection of serum level of CA153, CA125 and CEA play an significant role in breast cancer diagnosis. The combining detection of CA153, CA125 and CEA can improve the positive rate of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总页数】2页(P817-818)【作者】尹莉莉;武春梅;李霞莲【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4医院 03000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4医院03000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4医院 030001【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联合检测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J], 金玉翠;尤巧生2.联合检测血清糖类抗原153、糖类抗原125、癌胚抗原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J], 王景萍;洪锡田;盛家和3.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联合检测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J], 周世录4.乳腺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53糖类抗原125癌胚抗原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陈小霞;林贤炎5.血清癌胚抗原人附睾蛋白4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单独和联合检测在卵巢癌中的诊断价值 [J], 王建伟;谢海花;孙嘉峰;赖希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癌患者癌胚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赵峰
【期刊名称】《实用药物与临床》
【年(卷),期】2007(010)005
【摘要】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检测在乳腺癌诊断和判断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4例乳腺癌、37例正常及良性病变中癌胚抗原的表达.结果乳腺癌中癌胚抗原的阳性率(68.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6.2%),有显著性差异(P <0.05).乳腺癌有淋巴结转移的癌胚抗原的阳性率(81.3%),略高于乳腺癌没有淋巴结转移的癌胚抗原的阳性率(56.3%),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癌胚抗原的检测有助于乳腺癌的诊断,癌胚抗原可能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总页数】2页(P279-280)
【作者】赵峰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沈阳,11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乳腺癌患者血清癌抗原15-3癌胚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J], 肖秀娣;邹士林
2.乳腺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53糖类抗原125癌胚抗原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陈小霞;林贤炎
3.乳腺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J], 骆小娟;龙先琼;陈辉
4.乳腺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J], 骆小娟;龙先琼;陈辉
5.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癌胚抗原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J], 王晓晨;李旭芬;黄彦钦;郑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0前言乳腺癌是指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以无痛肿块、结节、患侧淋巴结肿大、乳房内陷、出现橘皮样变等特征为前兆。
男性发病概率很小,95%以上的乳腺癌患者都是女性。
乳腺癌已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严重影响了女性的正常生活,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且乳腺癌发病趋向年轻化,故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及提前预防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肿瘤标志物主要存在机体血液中,对肿瘤的相关参数,具有一定的特异反应性,包括糖类、酶类以及激素等其他多种类型,可通过生物化学或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检测[1]。
通过对肿瘤标志物的种类、含量的测定,可用于肿瘤的辅助诊断和治疗参考,对肿瘤的预后跟踪监测以及复发转移也具有重大意义[2]。
本文就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诊断乳腺癌的意义展开综述,并为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发展和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1乳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来源于肿瘤细胞自身以及宿主机体的反应性产物,正常情况下血中无表达或仅有少量表达,而当肿瘤存在时,可在血中出现或血中含量明显升高,能通过生物化学或免疫组化的方法对外周血分离出的血清进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1.1糖链抗原15-3(CA15-3)CA15-3是一种固定在细胞膜上的分子量较大黏性糖蛋白变异体,被通过免疫小鼠模型制备而成的抗人乳脂球膜115D8以及抗转移乳腺膜成分DF3二株单抗识别。
CA15-3能够很好地与乳腺癌细胞膜的结构进行特异性结合,在乳腺癌患者的血液中其表达的阳性率约为30%~50%[3],是目前血清标志物中,特异性较高的物质,但乳腺癌的早期灵敏度不如晚期的敏感性高。
CA15-3具有监视作用,当乳腺癌发生转移时,血清中CA15-3的水平会比正常时增高的早,当出现高水平时,应加强治疗。
1.2癌胚抗原(CEA )CEA 是一种具有人类胚胎抗原性的大分子酸性糖蛋白,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一员,可反映机体抗肿瘤的敏感性,李斌等[4]研究显示CEA 可以导致细胞间连接松弛、排列紊乱和极性消失,从而促进癌细胞迁移、脱落,促使癌细胞运动,进而发生浸润转移。
分析乳腺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53、癌胚抗原、铁蛋白、降钙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价值目的对乳腺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53、癌胚抗原、铁蛋白、降钙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的癌变患者4800例与正常女性480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血清糖类抗原153、癌胚抗原、铁蛋白、降钙素水平进行观察对比。
结果将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差异显著,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糖类抗原153敏感性55.01、特异性90.18、阳性似然比8.83、阴性似然比0.52;癌胚抗原敏感性41.35、特异性92.64、阳性似然比5.48、阴性似然比0.65;铁蛋白敏感性71.24、特异性68.44、阳性似然性14.81、阴性似然性0.24,降钙素水平敏感性22.53、特异性72.84、阳性似然性4.57、阴性似然性0.72。
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进行血清糖类抗原153、癌胚抗原、铁蛋白、降钙素水平的联合检测,对提高乳腺癌诊断敏感性便于及早进行治疗作用重大,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标签:乳腺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53;癌胚抗原;铁蛋白;降钙素水平乳腺癌是指发生在由纤维组织、乳腺腺体等组成的乳腺上皮组织上的恶性肿瘤[1]。
在女性中的发病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男性发病率仅有百分之一。
引发乳腺癌的因素是乳腺癌细胞失去正常特性后致使癌细胞极易脱落,通过人体血液、淋巴系统进行扩散转移,乳腺癌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乳腺肿块刺痛、乳腺皮肤松弛塌陷、腋窝有淋巴肿块等,严重将直接导致患者死亡[2]。
本研究特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的研究对象9600例(4800例癌变患者、4800例正常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对乳腺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53、癌胚抗原、铁蛋白、降钙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价值进行观察分析。
现将研究结果作如下报告: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的癌变患者4800例与正常女性480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来曲唑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子宫内膜的影响研究杨锭洪; 林长裕; 黄晓龙【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9(009)022【总页数】4页(P225-227,247)【关键词】乳腺癌; 他莫昔芬; 来曲唑; 子宫内膜【作者】杨锭洪; 林长裕; 黄晓龙【作者单位】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广东普宁 515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52乳腺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属激素依赖性疾病,患者体内雌激素结合孕激素或雌激素受体,刺激肿瘤细胞生长[1]。
目前临床治疗该病主要应用辅助内分泌药物治疗,通过阻断雌激素与受体结合,或抑制促激素生成,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降低肿瘤转移及复发风险,达到治疗目的[2]。
75%乳腺癌患者激素受体为阳性,他莫昔芬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常用内分泌治疗药物,但近期有研究指出,他莫昔芬可能会导致患者子宫内膜发生增生、息肉等病理改变[3-4]。
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是人工合成的苄三唑类衍生物,可通过抑制芳香化酶降低雌激素水平,以此减轻雌激素对肿瘤生长的刺激,凭借其良好的抗肿瘤作用,逐渐成为绝经后乳腺癌一线用药[5]。
目前临床对于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药物选择尚无定论,本研究比较了他莫昔芬、来曲唑治疗绝经后乳腺癌效果及对患者子宫内膜的影响,旨在筛选治疗乳腺癌的高效用药策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 年1 月~2018 年12 月我院收治绝经后乳腺癌患者60 例。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制定的乳腺癌有关临床诊断及鉴别标准[6];符合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指征,雌激素受体结果为阳性;近3 个月未应用过其他抗雌激素药物;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全者;对研究药物过敏者;合并感染者;合并严重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子宫内膜已发生癌变或有癌变趋势者。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 例。
乳腺癌患者血清CEA、AFp、CA125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分析吴雨露【期刊名称】《临床研究》【年(卷),期】2024(32)4【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
方法在漯河市舞阳县人民医院选取27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试验A组研究对象,选取28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作为试验B 组研究对象,再选取27例参与健康体检的女性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纳入样本,纳入时间为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
对比三组研究对象的CEA、AFp、CA125检查结果。
对比各检测指标单项检测与三项联合检测诊断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
结果试验A组CEA、AFp、CA125水平高于试验B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标准(病理检查)检查发现阳性27例,阴性55例;CEA检查诊断阳性20例,阴性62例;AFp检查诊断阳性18例,阴性64例;CA125检查诊断阳性21例,阴性61例,联合检查诊断阳性26例,阴性56例;三项指标联合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96.34%、92.59%、98.18%)相较于单独CEA检查(71.95%、44.44%、85.45%)、单独AFp检查(71.95%、40.74%、87.27%)、单独CA125检查(73.17%、48.15%、85.45%)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EA、AFp、CA125可用于乳腺癌诊断,值得应用。
【总页数】3页(P115-117)【作者】吴雨露【作者单位】漯河市舞阳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相关文献】1.联合检测CA125、CA153及CEA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2.血清CEA、CA125、CA153联合检测在可手术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3.血清AFP、CEA、CA125、CA199水平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4.一起藏羊肠毒血症的诊断报告5.血清CA125、AFP、CEA联合检测对女性恶性肿瘤(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癌化疗前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析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前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42例,采用表阿霉素及紫杉醇联合化疗2~3个疗程,后实施乳腺改良根治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化疗前后CD147、C-erbB-2、EGFR、Ki67表达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结果化疗前CD147、C-erbB-2、EGFR、Ki67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4.8%、73.8%、42.9%、85.7%,化疗后分别为35.7%、69.1、78.6%、33.3%,化疗后EGFR表达的阳性率较化疗前显著升高,Ki67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均较化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化疗前后CD147和C-erbB-2的表达并无显著性差异。
EGFR 和C-erbB-2的表达与患者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相关,而EGFR、C-erbB-2、Ki67三者之间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特点上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结论短期化疗未引起肿瘤细胞转移,且可减弱Ki67增生,对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并可诱导增强EGFR表达,但是并不能引起CD147等下游的因子表达,即是不足以引起肿瘤细胞的转移。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表皮生长因受体;表达;临床意义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The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 Breast cancer before and afterchemotherapy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 Breast cancer before and after chemotherapy. Methods 42 cases of 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 were selected and treated with adriamycin and paclitaxel for 2~3 treatment cycles, followed by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the expressions of CD147, C-erbB-2, EGFR, Ki67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methods, and their clinical significance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s of CD147, C-erbB-2, EGFR and Ki67 were respectively 54.8%, 73.8%, 42.9% and 85.7% before treatment, which were respectively 35.7%, 69.1, 78.6% and 33.3% after treatment.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EGFR after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while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Ki67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P<0.05). No sigi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s of CD147and C-erbB-2 had been found. The expressions of EGFR and C-erbB-2 were correlated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but no siginificant correlation had been found between them Conclusion Short-term chemotherapy did not cause the metastasis of tumor cells, and can be reduced Ki67 hyperplasia of cancer cells have damage effect, can induce enhance EGFR expression.Keywords: Breast cancer; Chemotherapy; Epidermal growth for receptors; Expression; Clinical significance前言近年来,受环境恶化、生活节奏加快等多因素的影响,乳腺癌发病人群日益增多,综合性全身治疗为主要治疗模式。
乳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及其意义周茂华;刘联斌;黄刚;郭萍;刘弯【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创新》【年(卷),期】2018(015)033【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本院90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1组、90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为观察2组、同期90例来院行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均检测血清肿瘤相关物质(TAM)、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比较三组肿瘤标志物水平、阳性检出率,比较不同分期乳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分析乳腺癌分期与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结果:观察1组TAM、CEA、CA125、CA153水平均高于观察2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TAM、CEA、CA125、CA153阳性检出率均高于观察2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期组TAM、CEA、CA125、CA153水平均高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AM、CEA、CA125、CA153表达水平均与乳腺癌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验肿瘤标志物具有较好的效果,有助于医师对患者病情进行鉴别诊断.【总页数】4页(P54-57)【作者】周茂华;刘联斌;黄刚;郭萍;刘弯【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肿瘤医院江西赣州 341000;江西省赣州市肿瘤医院江西赣州 341000;江西省赣州市肿瘤医院江西赣州 341000;江西省赣州市肿瘤医院江西赣州 341000;江西省赣州市肿瘤医院江西赣州 341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3种肿瘤标志物在不可测量病灶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秦柳霄;蓝肖玲;朱丽君;刘志辉;梁嵘;陈昕妤;廖小莉;廖思娜;原春玲;黎倩;李永强;韦明景2.乳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及意义 [J], 冯万锐;苗立群3.乳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J], 陈诚4.乳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免疫球蛋白、TNF-α和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戴建刚;吴永丰;李美5.乳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CA15-3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J], 何渝军;何双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MFGE8与CA125\CEA对乳腺癌诊断价值探讨目的:探讨血清中MFGE8水平及与乳腺癌诊断的关系。
方法:收集62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49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良性组)及105例女性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MFGE8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A125和CEA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乳腺癌组患者血清中MFGE8、CA125和CEA水平分别为(6638.5±3529.3)pg/ml、(34.58±31.26)U/ml和(4.39±3.25)ng/ml,MFGE8显著高于其他两组;乳腺癌组MFGE8、CA125和CEA 的阳性率分别是65.4%、50.9%和30.3%,联合检测MFGE8、CA125和CEA,检出率可提高至85.3%。
结论:血清MFGE8水平可以和CA125、CEA一同作为诊断乳腺癌的指标。
乳腺癌(breast cancer)早期诊断是提高患者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乳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研究已取得迅速发展,但寻找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理想标志物仍是目前临床医学研究的重点。
乳脂肪球因子8(human milk fat globule EGF factor Ⅷ,MFGE8)最早在小鼠乳房上皮细胞内被发现[1],随后该蛋白在不同的物种内独立地被鉴定出来,并给予了不同的命名[2-5],如BA-46(人)、PAS-6/7或lactadherin(牛)、P47(猪),另外,在小鼠的精子细胞上,该蛋白根据其结构功能也被命名为SED1(Secreted protein containing EGF repeats and Discoidin/F5/8 complement domains 1,SED1)[6]。
目前,在乳腺癌患者的血清中发现,MFGE8水平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正常人群水平。
为此,笔者对乳腺癌患者血清MFGE8、CA125和CEA 进行联合检测,探讨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A153、CA125及TSGF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安丽颖;陈园;王鹏【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乳腺癌前后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125)及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实施手术治疗的43例乳腺癌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的血清CA153、CA125及TSGF水平.对观察组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复发病例,检测并比较术后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的各项血清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的各项血清指标检测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均<0.05),并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均>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6例患者出现复发现象,且未复发组各项血清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手术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CA125及TSGF水平,但术后存在一定的复发情况,可通过对患者血清CA153、CA125及TSGF水平的检测来评估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erum carbohydrate antigen 153 (CA153),carbohydrate antigen(CA125)and 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levels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Methods 43 case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40 healthy subjects were chosen as the control group.Serum CA153,CA125 and TSGF levels were detected in 2 groups.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followed up for 6 months.The recurrence cases were detected,and the serum levels of the recurrencegroup and the non-relapse group were detected and compared.Results Before treatment,the serum level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treatment,the index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treatment(P<0.05),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P>0.05).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6 months.The observation group(6cases)recurred,and the serum levels of the patients without recurrenc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relapse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Sur-gical treatm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serum CA 153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CA125 and TSGF level,but the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situation to a certain extent,can be through the detection of serum CA153,CA125 and TSGF levels to evaluate the prog-nosis and treatment effect.【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18(033)004【总页数】3页(P550-552)【关键词】乳腺癌;手术;血清糖类抗原;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作者】安丽颖;陈园;王鹏【作者单位】072750 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072750 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072750 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乳腺癌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类型,临床治疗中,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方法,但术后存在一定的复发可能[1]。
临床分析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的临床疗效分析在医学领域,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化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化疗的目的是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来杀死或延缓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然而,每个患者对化疗的反应不尽相同,因此需要进行临床分析来评估化疗后的疗效。
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估。
首先,可以从患者的体格检查和症状改善来评估疗效。
化疗后,乳房肿块的大小是否有所减小,淋巴结的肿大是否明显减轻,乳腺癌相关症状(如乳房疼痛、皮肤改变等)是否有所缓解,都可以作为评估疗效的指标。
其次,可以通过检测乳腺癌的生物标志物来评估化疗的疗效。
乳腺癌患者常常存在一些特定的生物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125)等。
这些标志物在乳腺癌患者的血液或组织中的水平可以反映肿瘤的状态和化疗的效果。
化疗后,如果这些生物标志物的水平下降或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说明化疗的疗效较好。
此外,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来评估化疗疗效。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乳房X线摄影、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MRI)等。
这些检查可以观察到肿瘤的大小、形态和密度等变化,进而评估化疗后肿瘤的疗效。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还可以通过病理学检查来评估化疗的疗效。
乳腺癌患者在进行化疗后,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或活组织检查获取肿瘤组织样本,然后进行病理学分析。
病理学分析可以观察到肿瘤细胞的形态特征、增殖指数、浸润情况等,从而判断化疗后肿瘤的变化程度。
综上所述,临床分析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的临床疗效评估,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体格检查、症状改善、生物标志物水平、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分析等多个方面。
只有综合分析这些指标,才能较为准确地评估化疗后的疗效,从而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当然,临床疗效分析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决策。
因此,建议乳腺癌患者在进行化疗后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和咨询,以便及时获得准确的治疗反馈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多种肿瘤标志物检测用于乳腺癌诊断的意义初步研究马新华【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7(015)013【摘要】目的探讨多种肿瘤标志物检测用于乳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7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女性7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β2-微球蛋白(β2-MG)、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等多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并比较两组多种肿瘤标志物阳性率.结果观察组CA125、CA153、CEA、β2-MG、TS-GF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CA125(10.26%)、CA153(17.95%)、CEA(7.69%)、β2-MG(52.56%)、TS-GF(78.21%)指标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28%、0、0、1.28%、17.95%),组间差异(P<0.05).结论多种肿瘤标志物检测对于乳腺癌诊断意义重大,临床诊断价值较高,有助于提高乳腺癌诊断准确性.【总页数】2页(P18-19)【作者】马新华【作者单位】菏泽市立医院检验科,山东菏泽27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相关文献】1.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J], 黄宏鑑;叶芳丽;欧武英2.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J], 付维书;刘艳霞;袁洪霞;余妤;叶爽3.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J], 邱厚匡;张智;张珍;李亚红;李泽泳;李楠4.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乳腺癌诊断的意义 [J], 刘彩霞;白俊文5.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J], 王峰;刘杰;曲根宝;朱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