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今明:做强中药材产业
- 格式:pdf
- 大小:313.37 KB
- 文档页数:1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3年8月刊8产 业 发 展河南封丘金银花产业现状、问题与发展建议刘 杰(新乡市农业农村局,河南 新乡 453000)摘要:金银花药用价值极高,封丘是金银花优势种植区。
该文阐述了当地金银花产业现状,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展示范创建、创建产业联合体、明确发展政策、大力发展精深加工等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金银花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关键词:金银花;产业;现状;市场化;机械化;加工;示范创建;产业联合体;封丘县刘 杰. 河南封丘金银花产业现状、问题与发展建议[J]. 农业工程技术,2023,43(22):8~9.金银花名出自《本草纲目》,是由于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故得名。
金银花是清热解毒的良药,既能宣散风热,又善清解血毒,对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各种热性病均效果显著[1],是重要的中成药原料,在抗击流行性病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金银花在全国各省均有分布,河南、山东为传统优势种植区。
河南封丘县地处豫北平原黄河滩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热和水资源充足,非常适合金银花种植。
目前,全县金银花种植面积近10万亩,年产1000余万千克,年均销售收入近20亿元。
一、金银花产业现状1、种植优势封丘金银花种植历史超过1500年,梁代著名医学家陶弘景所著《名医别录》中即有明确记载[2];当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优越,封丘金银花具有独特的道地品质,2009年12月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中药材GAP 认证,成为国内第1个中药材金银花GAP 认证基地。
近年来,封丘县以当地传统道地金银花为基础,成功培育出多个抗病力强、花朵大、花期长、丰产性能和药用价值极高的国家级保护品种。
其中,“豫金一号”2019年取得国家新品种保护权,是目前国内金银花优良品种,采花期可延长到11月,盛花期亩产达150 kg 以上。
2、产品品质优势封丘金银花药用品质优良,花蕾粗长肥厚,色艳质佳,香气扑鼻,药用效力高,行业内历来有“中原二花甲天下,封丘二花冠中原”的美誉。
津巴时讯本土草药止咳糖浆面世总统亲自站
台背书
津巴时讯本土草药止咳糖浆面世,总统亲自站台背书
近日,一款名为“本土草药止咳糖浆”的新产品在津巴市场上面世。
这款糖浆由当地知名草药研发公司研发,以当地罕见的天然草药为原料,经过多次科学配比和调试,终于研制成功。
此次总统亲自站台背书,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据了解,本土草药止咳糖浆是一款有效缓解咳嗽症状的产品,其使用天然草药配方,无任何化学添加剂,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非常适合长期咳嗽病患的使用。
此外,该产品还能改善呼吸道疾病、喉咙痛等症状。
为了加强本土草药止咳糖浆的推广和宣传,津巴总统近日特地前往当地研发公司参观和考察,并为该产品站台背书,对本产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和期望。
此次总统亲自站台背书,不仅对该产品后续的推广和销售工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对本土草药产业的一次重要支持和鼓励。
在现代化医疗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和生活质量。
传统草药在治疗一些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和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本土草药止咳糖浆的研制和推出无疑为广大咳嗽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疗效可靠的治疗方式,也为推动当地草药产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总之,津巴本土草药止咳糖浆的面世对于整个草药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传统草药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好的发挥和推广的必由之路。
相信在研发公司不断努力下,津巴本土草药止咳糖浆必将为人们的生活质量带来更多的提升和改善。
黄冈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冈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黄冈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05.25•【字号】黄政发〔2018〕5号•【施行日期】2018.05.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黄冈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冈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的通知黄政发〔2018〕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龙感湖管理区、黄冈高新区管委会、黄冈白潭湖片区筹建委员会,市政府各部门:现将《黄冈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8年5月25日黄冈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目录前言1一、背景与基础4(一)发展背景4(二)发展基础5(三)存在问题8二、总体要求9(一)指导思想9(二)发展原则9(三)发展定位10(四)主要目标11三、空间布局12(一)两大核心12(二)三大组团14四、重点产业16(一)现代中医药16(二)绿色健康食品19(三)健康养生旅游21(四)医疗卫生与养老23(五)运动健身25五、重大工程27(一)大健康城市品牌创建工程27(二)中医药文化传承工程28(三)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工程28(四)大健康重点企业培育工程29(五)大健康助推乡村振兴工程29六、保障措施30(一)加强组织领导30(二)强化政策保障30(三)强化资金保障31(四)加强人才保障31(五)抓好重大项目32(六)营造良好氛围32(七)加强监测考核33前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长远发展和时代前沿出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
坚定不移实施这一战略,必将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下扎实的健康根基。
“健康中国2030”把发展健康产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到2030年建立起体系完整、结构优化的健康产业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行业纵览08中国动物保健 | 2019.06成绩的解决方案。
在参与HTSi 的家禽企业在长期的实践中成为大数据养殖的受益者。
国家出台的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计划即将实施。
整个行业,尤其是禽的肠道健康会面临压力。
礼来动保在欧洲和在美国都经历了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后的全过程,看到了各种类型的企业面对的挑战。
将来,中国或许也会面临这样的情况。
“礼来动保希望帮助业界实现平稳过渡。
可能欧洲经历了10年,那么中国能不能缩短一些,比如1年,甚至更短?这个是礼来动保希望做的。
”█若不是机缘巧合参加了5月17日在武汉的这场“善美好品质•中成五十年——黄芩粉针产品发布会”,和很多人一样,我也想象不到江西中成医药集团创始人在中兽药制剂研发道路上跋涉了50年,志在中兽药行业中树立“传承中药文化,创新中药技术,发展中药事业”的典范。
50载耕耘,执中致和中成创始人付仲襄先生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中医,“一把中药,治愈了无数乡民的沉疴顽疾!”家庭环境的熏陶让付仲襄迷上了中药,他给乡民出诊后便独自去采药,采回来的药材经过炮制加工,用绳子挂在房梁上——几年下来,房间里便挂满了几千种各类中药的标本。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药品匮乏,尤其是抗生素、解热镇痛、维生素、激素类药非常紧缺,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付仲襄开始寻求具有抗生素、解热镇痛等药物的替代品。
这一路一走就是50年,默默的身后是一步一个脚印:1974年,付仲襄研制的“7491”注射液成功入市,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1992年,付仲襄研制的“清热解毒注射液”和“复方板蓝根注射液”荣获江西省经济委员会颁发的“江西省优秀新产品奖”一等奖;2001年,建立了地产中药规范种植示范园;2002年,成立江西中成动物药业有限公司,落户进贤开发区;2003年,组建江西中成医药集团,同年,江西中成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原江西中成动物药业有限公司)GMP 厂房奠基动工;2004年,建立了万亩栀子、板蓝根中药标准化种植基地;2005年,江西中成药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农业部GMP 验收;2008年,由江西中成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双黄连粉针获国家新兽药证书,填补了中兽药粉针制剂的空白。
《粤帮中药炮制技艺与现代研究》读书笔记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背景介绍 (3)1.2 研究意义 (4)二、粤帮中药炮制技艺的历史与现状 (5)2.1 历史沿革 (7)2.2 现状分析 (7)三、粤帮中药炮制技艺的特点与优势 (9)3.1 技艺特色 (10)3.2 优势所在 (11)四、现代研究进展 (12)4.1 科研成果概述 (13)4.2 存在问题与挑战 (14)五、粤帮中药炮制技艺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16)5.1 保护措施 (16)5.2 发展前景 (17)六、案例分析 (18)6.1 典型案例介绍 (20)6.2 案例分析 (21)七、结论与展望 (22)7.1 研究总结 (23)7.2 未来展望 (24)一、内容描述中药炮制技艺概述:简要介绍了粤帮中药炮制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基本特点。
书中详细描述了中药炮制的重要性,以及粤帮中药炮制技艺在中医药领域中的独特地位。
传统粤帮中药炮制技艺:系统阐述了粤帮中药炮制的工艺流程,包括净选、切制、炮制等多个环节。
书中对传统炮制方法的原理、操作技巧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深入探讨,使读者对粤帮中药炮制技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本书重点介绍了现代科学技术在粤帮中药炮制中的应用。
书中分析了现代科学技术对粤帮中药炮制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中药炮制的效率和质量。
还涉及了中药炮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等方面的内容。
案例分析:通过多个实际案例,详细分析了粤帮中药炮制技艺在现代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粤帮中药炮制技艺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现代科学技术在中药炮制中的重要作用。
个人心得与展望: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对粤帮中药炮制技艺与现代科学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本书激发了我对中药炮制的兴趣,也使我意识到传统技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重要性。
我期望粤帮中药炮制技艺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为中医药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000亩金银花GAP种植基地建设和综合加工项目计划书【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5000亩金银花GAP种植基地建设和综合加工项目计划书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一:项目介绍二:项目背景及意义三:项目定位四:项目规划五:建设目标第二章:企业基本情况一:企业介绍二:企业主要产品及服务三:企业发展目标第三章:项目分析一:项目可行性分析二:项目成长性分析三:项目创新性分析第四章:项目市场分析一:项目所属行业状况二:项目市场竞争力分析三:项目主要竞争对手分析第五章:项目SWOT分析一:项目竞争优势分析二:项目竞争劣势分析三:项目市场发展机会分析四:影响项目实施的不利因素第六章:项目风险分析及规避对策一:风险分析二:规避对策第七章:项目融资估算一:总投资二:资金需求三:融资方案第八章:项目投资价值分析一:经济价值二:社会价值三:生态价值第九章:项目短期及中长期目标一:短期目标二:中长期目标第十章:附件第一章:项目概述一:项目介绍1.1项目名称5000亩金银花GAP种植基地建设和综合加工项目1.2项目公司新乡佐今明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1.3项目简介本项目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境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充足,年平均气温13.9℃,日照时长2310.4小时,年平均降水量615.1毫米,全年无霜期214天;土地肥沃,空气质量、水质、土壤重金属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在中药材指标控制下,适宜金银花的生长;金银花栽培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封丘金银花品质优良,花蕾粗长肥厚,色艳质佳,药用功效高,深受国内外医药界的欢饮,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本项目依托封丘优质金银花资源,进行农业综合开发。
其中:一期建设:建设1000亩金银花GAP规范化种植基地、占地70亩的综合加工区土建工作,形成种植、采摘、加工、销售一条龙的金银花产业链。
二期建设:金银花GAP种植基地增加至5000亩,同时建设占地200亩以金银花为主要特色的生态农业观光园。
略阳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柏文科;敬丹;马丹;杨贵勤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5(000)013
【摘要】略阳县处于陕西省中药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
从略阳县中药材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制约略阳县中药材产业快速有序发展的诸多因素,并从市场体系建设尧人才队伍建设尧资金扶持尧规划布局尧科技支撑尧主体培育尧有序开发尧行政干预等8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总页数】3页(P117-119)
【作者】柏文科;敬丹;马丹;杨贵勤
【作者单位】陕西省略阳县中药材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陕西略阳 724300;陕西省略阳县中药材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陕西略阳 724300;陕西省略阳县中药材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陕西略阳 724300;略阳县农业经营管理指导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6.12
【相关文献】
1.略阳县茶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J], 柏建明;徐凯明
2.略阳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J], 刘艾京
3.略阳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J], 岳成军; 苏仕平; 杨文波; 赵静
4.宣城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J], 郭静
5.临洮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J], 陈花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佐今明:做强中药材产业赵安琪【期刊名称】《中国药店》【年(卷),期】2013(000)019【总页数】1页(P90)【作者】赵安琪【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药的能量还远未释放出来,这更加需要规范的企业通过创新引领、品牌支撑以及文化传播等途径来做强中药产业。
今年年初,佐今明金银花种植基地被河南省科技厅认定为“河南省首批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
基于这一利好形势,佐今明集团对中药材产业开始进一步发力。
借力“道地”优势“中医药独具特色,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实践经验总结,而优质的原材料是制造优质中成药和饮片的基础。
”据佐今明集团董事长王国生介绍,新乡是全国中药材重点产区,北依太行,南邻黄河,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是金银花、连翘、山楂、红花、柴胡等中药材的道地产区。
其中,辖区内的封丘县是我国最优质金银花的道地产区,已获得金银花原产地认证和地理标志认证。
依托这些先天优势,佐今明重点规划与投入了金银花等药材的GAP生产基地,并通过国家食药监局认证。
“中药材产业在企业的发展中担当着产品品质与企业品牌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王国生说。
目前,封丘已发展金银花种植15万亩,规划发展目标为30万亩。
王国生表示:“今年我们将在金银花原有种植面积基础上再增加5000亩GAP认证基地,真正使金银花道地药材的优势发挥出来,助推‘佐今明’和‘佐儿’品牌不断发展。
”谈及中成药在一些国家被禁售的话题,王国生说:“目前中药的质量及疗效的确令人担忧,中药的能量还远未释放出来,这更加需要规范的企业通过创新引领、品牌支撑以及文化传播等途径来做强中药产业。
”一条链穿一个圈据悉,佐今明集团将继续扩大道地金银花的GAP种植规模,使其在规范化种植、药品研发、多产业利用等领域形成产业链式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佐今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王国生表示,佐今明集团集中优势资源打造的金银花产业将成为其新的业绩增长点。
企业将在做好规范化种植的基础上加大对金银花的全方位开发力度,开发金银花健康系列产品,包括中成药、保健品、快消品等等,将触角延伸至各个健康相关领域。
收稿日期:2023-04-11作者简介:凡 迪(1990 ),男(汉族),安徽亳州人;硕士,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E -m a i l :410509115@q q .c o m )㊂通讯作者:冯文豪(1979 ),男(汉族),遵义仁怀人;硕士,正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E -m a i l :326354390@q q.c o m )㊂贵州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凡 迪, 唐成林, 刘佳慧, 冯文豪(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 贵阳550001)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a n d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o fO r i g i nP r o c e s s i n g ofC h i n e s eM e d i c i n e i nG u i z h o uP r o v i n c e F A ND i ,T A N GC h e n gl i n ,L I UJ i a h u i ,F E N G W e n h a o 摘 要:为贵州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建设提供参考,针对贵州中药材产业产地初加工现状,深入分析了产地初加工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推进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基地建设㊁培育壮大初加工经营主体㊁破解资金难题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引领㊁拓宽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范围㊁强化中药材加工体系和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建设㊁推进产地初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发展等方面提出加快推进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发展的对策建议㊂关键词: 中药材产业;产地初加工;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 F 326.1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8-2239(2023)05-0146-04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是指对药用植物根据药材性质和商品销售运输保管的要求,在产地进行的初步加工处理,药材采收后除了极少数种类需要新鲜和保持原样,大部分需进行产地初加工㊂标准化的产地初加工,根据品种和初加工环节不同,可显著提升药材综合产值㊂笔者以贵州省中药材产地初加工为重点,收集汇总了全省各市(州)中药材产地初加工的发展情况,走访了调研县区的中药材产业规模化种植基地及初加工企业(合作社㊁大户),从中药材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视角,简要总结了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发展现状,剖析了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发展的突出问题,针对性提出了对策建议㊂1 全省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发展现状1.1 种植规模迅速扩大,对产地初加工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2019年,中药材产业被列为十二大重点产业之一,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全省中药材总面积44.8万h m 2㊁总产量193.8万t ㊁总产值16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8%,50.3%,40.8%,带动贫困农户13.1万户㊁贫困人口41.8万人增收㊂中药材种植规模的扩大,既为产地初加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对产地初加工能力的提升提出了迫切的需要㊂1.2 全省产地初加工增值效益明显经对全省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情况调度分析显示,全省共有298家规模化初加工经营主体,年总初加工能力42.4万t (占总产量的21.88%),覆盖面积8.9万h m 2(占总面积的19.88%)㊂全省年初加工总产值42.17亿元,通过标准化产地初加工,共新增总产值20.32亿元,增加13.71%(注:根据全省15个重点品种面积㊁鲜品产值㊁初加工产值等加权平均计算得出平均鲜品产值3554.15元/667m 2,初加工后产值5076.56元/667m 2,新增产值1522.41元/667m 2,增加42.83%)㊂产地初加工带来的增值效益明显,例如:太子参鲜品价格14~16元/k g ,经过清洗㊁干燥(3k g 鲜品加工成1k g 干品),干品药材统货产地价格至少80元/k g,价格提升2倍,挑选分级后,选装货价格最高可达140多元/k g ,价格可提高3倍以上;天麻鲜品价格一般为12~16元/k g ,经清洗㊁蒸透㊁烘干后(3k g 鲜品加工成1k g 干品),价格至少可达100元/k g ,价格提升3倍,挑选分级后最高可达300元/k g 以上,价格提高10倍以上;前胡鲜品价格10元/k g ,经去须㊁芦头,烘干㊁分级㊁扎把后(3k g 鲜品干燥成1k g 干品),统货达100元/k g 以上,价格提升3倍以上㊂1.3 重点产区产地初加工体系初具雏形贵阳㊁安顺㊁遵义等9个市(州),从年初加工能力来看,黔南州最强,为13.41万t ,其次为黔西南州(7.16万t )和铜仁市(5.35万t);从初加工产值来看,遵义市最高,为11.2亿元,其次为铜仁市(8.7亿元)和黔南州(8.64亿元);从初加工覆盖面积来看,黔东南州最大,为2.32万h m 2,其次为遵义市(1.64万h m 2)和铜仁市(1.32万h m 2);从初加工经营主体来看,铜仁市最多,为77㊃641㊃家,其次为遵义市(45家)和六盘水市(37家);从初加工技术人员来看,铜仁市最多,为300人,其次为黔东南州(278人)和遵义市(269人);从初加工能力占总产量比重来看,黔南州最高,为74.89%,其次为铜仁市(44.99%)和六盘水市(31.08%);从初加工覆盖面积占总面积比重来看,六盘水市最高,为65.42%,其次为黔东南州(37.18%)和铜仁市(32.64%)㊂总体看来,铜仁㊁遵义㊁黔南㊁黔东南㊁六盘水等市(州)初加工能力总体相对较强,贵阳㊁安顺㊁黔西南㊁毕节等市(州)初加工能力总体相对较弱,亟待提升㊂1.4重点单品产地初加工效益稳步增长天麻㊁石斛㊁太子参等8个重点单品,从年初加工能力来看,薏苡仁最强,为3万t,其次是钩藤(1.48万t)㊁太子参(0.96万t);从初加工产值来看,石斛最高,为13.79亿元,其次是天麻(1.8亿元)㊁薏苡仁(0.96亿元);从经营主体数量来看,天麻最多,为23家,其次为白及(19家)㊁石斛(17家)和太子参(17家);从初加工能力占总产量的比重来看,白及占比最高,为54.43%,其次是石斛(50%)㊁黄精(34.75%),太子参和半夏占比最小,仅为8.98%和8.81%㊂8个重点单品产地初加工能力共7.72万t,占全省初加工能力的18.27%;初加工产值19.71亿元,占初加工总产值的46.74%;初加工经营主体数量107家,占全省总量的35.91%;初加工能力占单品总产量的比重为17.72%㊂2019年以来,省级大力支持8个重点单品产业发展,从生产基地建设㊁产地初加工等环节给予全力支持,总体看来,8个重点单品初加工产值已占据全省初加工总产值接近一半,产地初加工效益凸显㊂1.5调研中发现的产地初加工模式典型案例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些好的初加工模式㊂例如:贵州金草海药材发展有限公司通过 龙头企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基地+农户 组织方式开展太子参产地初加工,牵头成立了黄平县中药材协会,吸纳了太子参种植大户㊁合作社等510余名会员加入协会,在太子参大面积收获季节,按照3元/k g的优惠价格为协会会员㊁合作社社员提供初加工服务,平均每天加工太子参鲜品50t,以产地初加工为基础,保障了协会会员,合作社社员产后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一是通过标准化初加工提高药材品质,提升药材附加值,使药农增加了效益;二是采收后及时加工,解决了种植户因天气影响,丰产不丰收的后顾之忧;三是通过统一加工仓储,吸引采购商直接来加工点收购,形成了一个小环境的产地交易市场,解决种植户东奔西走找市场而卖不出好价的难题;四是通过集中初加工,回收利用原本要丢弃的药材粉末制成饲料添加剂,进一步提升了综合效益;五是初加工后集中仓储,通过仓担质押的方式,使药农更容易获得融资贷款,解决了农户资金不足的问题㊂2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2019年以来,在省委㊁省政府的高位推进下,中药材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种植规模㊁产量㊁产值呈现三增长的态势,重点单品㊁重点产区初加工能力稳步增加,但仍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产地初加工能力不能满足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总体看,全省各地仍多以 种药材㊁卖药材 的单一形式为主,产品附加值低,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㊂全省初加工能力仅占总产量的21.88%,覆盖面积仅占总面积的19.88%,仍存在151.43万t中药材无法通过标准化的初加工实现增值㊂局部看,8个重点单品中,仅有石斛㊁白及初加工能力可覆盖总产量50%以上,其余单品均存在加工能力不足的问题,例如半夏初加工能力仅占总产量8.81%㊁太子参初加工能力仅占总产量8.98%㊁钩藤初加工能力仅占总产量12.89%,虽然这些单品在全国已具有一定的优势地位和话语权,但初加工能力仍远远不能达到需求㊂另外,9个市(州)初加工能力也存在不平衡的问题,贵阳㊁安顺㊁黔西南㊁毕节等市(州)初加工能力总体相对较弱,其中贵阳市2019年中药材总产量11.17万t㊁总面积17860h m2,但初加工能力仅能覆盖1.28%;安顺市总产量38.12万t㊁总面积29280h m2,但初加工能力仅能覆盖5.53%㊂产业虽然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效益,但产地初加工能力没能与种植规模相匹配,无法形成协调的加工体系,100多万t中药材缺少产地加工所需的场所㊁设施㊁设备,大量产新的药材不能保质保量入库,若遇多雨天气,会造成中药材大量腐烂㊁卖不出㊁售价低等问题,严重影响药材品质,产业加工效益无法提升㊂2.2产地初加工标准化程度低,药材质量不稳定㊁商品性欠佳调研发现,现有加工技术标准化程度低㊁加工方法混乱,工艺不统一,技术不规范,各地各法㊁一药多法甚至一地数法是中药材产地初加工中的突出问题㊂例如,金(山)银花产地初加工方式中,有的采用直接烘干,有的采用硫磺燃烧密闭烘烤加工,还有的采用硫磺浸泡烘干及杀青烘干的方式;天麻的初加工方法中,仅干燥的方式就有数10种之多,有的采用直接烘干法㊁有的采用白矾水煮透心后干燥,有的采用天麻与小米共煮透心后干燥㊁有的采用热风循环烘干法㊁有的采用鲜品速干法等,不同的初加工方法对药材的外观与药㊃741㊃效会造成较大影响㊂同时,这些初加工方法均无具体的加工工艺技术参数,多凭主观判断,再加上加工企业㊁专业合作社及药农普遍缺乏加工技术,加工随意,导致腐烂㊁变质较多,成品率低,进而影响中药材质量参差不齐㊂2.3初加工经营主体总体较弱,大企业加工设备闲置率高和小企业加工能力不足现象同时存在从调研的总体情况看,全省虽然有298家初加工经营主体,但其中龙头企业数量仅占总数的13.42%,大部分初加工企业成熟度偏低,发展较弱,普遍存在起步晚㊁规模小㊁底子薄㊁实力弱㊁基础条件差㊁产业化水平较低等问题,多数企业年初加工能力不足100t㊂例如,都匀市中药材经营主体33个,其中种植企业7家,合作社12家,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大户14个,但具有中药材初加工能力的企业仅2家,产地初加工仍处于起步阶段㊂同时,部分地区大型中药材初加工企业却存在原材料 不够吃 ㊁大型加工设备闲置率过高的现象,制约一些初加工企业有效运转和扩大规模㊂例如,贵州金草海药材发展有限公司虽然在太子参集中收获的7-9月份,加工设备连续运转24h都不能满足本地药农的初加工需求,但一年下来也仅有这3个月能呈现出 热火朝天 的景象,其余大部分时间设备均处于闲置状态,无法充分利用其价值㊂2.4初加工环节投入高,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初加工设施㊁设备,厂房的建设等整体资金投入较高,但近年来,政府对初加工环节的整体补贴较少,且由于银行对中药材初加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授信门槛普遍较高,初加工企业普遍存在资金匮乏㊁金融资本渠道不畅等一些痛点㊁难点,主要体现在抵押难㊁审批慢㊁融资贵等问题㊂例如,收获仓储的中药材产品市场价格具有不确定性,金融部门无法评估作为抵押物进行抵押融资贷款用于发展生产;企业固定资产多为厂房㊁专用设备等,位置偏㊁权利弱㊁变现难,多被银行视为无效抵押物;贷款审批流程繁琐,经常出现漫长的审批通过后,早已过了初加工时节,初加工企业发展资金大多靠原始投入㊁滚动发展,部分企业靠民间借贷,很难在短期内做大做强㊂2.5初加工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科技支撑不足目前,从事中药材产业的专家多是农业或者植物学㊁园艺学专业的居多,对中药材产地初加工了解不深,产业科研基础薄弱,对于初加工环节和关键技术上缺乏系统研究,技术服务体系有待完善㊂长期以来,产地初加工环节的技术培训与指导主要由企业承担,而中药材品种种类差异大,种子类㊁花类㊁果实类㊁皮类㊁全草和叶类㊁根及地下茎类等不同品种的初加工方法均不同,企业技术服务难以满足生产需要,中药材初加工的质量难以保证㊂据调研结果显示,全省初加工经营主体中,专业技术人员仅有1680名,其中安顺市仅有31名㊁贵阳市仅有15名,产地初加工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㊂3中药材产地初加工问题的原因分析贵州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存在以上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对中药材产地初加工认识不足㊂政府和大多数生产者十分重视在生产环节投入大量人力㊁物力和财力,而往往忽视采后的初加工处理,重生产轻加工的观念导致对初加工环节支持力度不大,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丰产不丰收现象时有发生㊂二是产业规模化程度偏低,且中药材生产季节性很强,决定了初加工设施的使用期也有明显的季节性,导致设施利用率低,企业等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性不高㊂三是现有初加工条件明显不足,初加工设施㊁设备落后,多数仅以烘干设备为主,清洗㊁分级㊁储藏等一体化初加工设施设备不配套㊂四是初加工技术成果转化率低㊂产地初加工技术相对匮乏,70%以上的科研资金在产前㊁产中阶段,对产后初加工的研究重视程度不够,可以推广应用的成熟技术也明显不足,现有初加工技术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㊂五是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㊂目前仍然是以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经营为主,产地初加工社会化服务严重缺乏,导致农户多以传统或土办法进行初加工㊂4加快推进中药材规模化种植与产地初加工融合发展的对策及建议要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坚持抓具体抓深入,精准施策,全面发力,加快推进中药材规模化种植与产地初加工融合发展,加快提升产地初加工能力,助推全省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㊂4.1全面推进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基地建设聚焦石斛㊁天麻㊁太子参㊁艾纳香㊁淫羊藿等重点品种㊁特色品种㊁民族药药用品种的重点产区,重点推进一批中药材产地初加工示范基地建设,全面提升产地初加工水平,促进中药材质优价高㊂重点在大方㊁七星关㊁德江㊁雷山等天麻核心产区建设天麻初加工基地,加强蒸煮㊁干燥㊁切片等关键环节建设;在锦屏㊁荔波㊁赤水等石斛核心产区建设石斛初加工基地;建设以印江为核心的梵净山多花黄精产业带初加工基地,重点加强清洗㊁蒸煮㊁烘干㊁炮制等环节;建设以黄平㊁施秉为核心的太子参产区初加工基地,重点围绕清洗㊁烘㊃841㊃干㊁分级等环节;建设以赫章为中心的半夏初加工基地,重点加强干燥设施的建设和设备提升等㊂在推进重点品种初加工基地建设的同时,兼顾艾纳香㊁淫羊藿等地方特色道地品种㊂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针对各重点单品初加工特性针对性改善储藏㊁烘干㊁分级等设施设备,提升产地初加工能力,促进药材产地初加工的集聚化发展和规范化发展㊂同时,对于有中药材种植但面积尚小且无产地初加工基地的地区,整合食用菌㊁蔬菜等农产品清洗㊁烘干㊁冷藏设施设备综合利用,避免资源闲置㊂4.2着力培育壮大初加工经营主体扶持和引导生产基地的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现代化清洗㊁烘干㊁分拣㊁分级等初加工,每个主产县重点扶持㊁壮大一批初加工企业(合作社㊁大户),分级扶持㊁重点推进㊂针对规模小种植面积不大的合作社和散户,重点以补贴高效的小型清洗㊁烘干设备为主;针对规模一般的种植基地,重点以扶持清洗㊁干燥㊁分级㊁分拣等设施设备为主;针对产业规模集中度较高的种植基地,如黄平施秉太子参㊁大方德江天麻等,重点扶持建设㊁提升大型的初加工厂房,配套建设精深加工基地等,提高产业附加值㊂通过大中小有机结合㊁初加工与深加工紧密结合,做好协调服务工作,通过初加工和深加工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㊁合作社或散户逐步提高初加工水平,逐步实现区域性中药材产业有基地㊁有加工㊁有品牌㊁有市场的良好局面㊂4.3着力破解资金难题进一步增加财政资金投入,设立省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基地建设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一批中药材初加工示范基地建设,帮助七星关区等种植规模大但无初加工基地支撑的县㊁经营主体建立初加工基地;加强与省基金办沟通协调,积极指导企业建立健全现代经营管理制度,完善绿色产业扶贫基金申报条件,帮助初加工企业申报使用;按照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带动社会资本㊁金融资金投入的思路,积极探索 农银企 产业共同体(S P V)发展模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㊁金融资金投入;加强金融创新,增加对中药材产业风险资金池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发挥好政银担合作新型融资担保模式,切实解决经营主体 融资难㊁融资贵㊁融资慢 的问题㊂4.4着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引领一是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作用,加快培养中药材初加工生产一线专业技术人才;二是加强产业技能培训,对企业㊁生产大户㊁专业合作社等开展产地初加工技术培训,制定重点单品产地初加工技术指导意见,全面提升中药材初加工技术水平;三是通过技术入股㊁技术转让㊁知识产权共享㊁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引进专业技术人才㊁企业家,参与全省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基地建设;四是设立科技专项,针对中药材各单品特性,加强清洗㊁烘干㊁分级等专用型初加工瓶颈技术攻关与技术组装,结合各地初加工设施设备资源及特性,加强中药材初加工设施设备与其他产业加工设施设备共用研究,促进加工设备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太阳能㊁空气能㊁生物能源,降低加工成本,加强中药材加工技术提升和设备更新,强化科技支撑㊂4.5着力拓宽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范围积极向农业农村部争取,将中药材清洗㊁分级㊁切片㊁冷藏特别是小型烘干设备纳入中央农机购置补贴目录,拓宽农机补贴范围,提升设备购机补贴幅度,减轻农民经济负担㊂通过农机具示范推广,激励和引导广大药农购买和使用,提高小型初加工设备普及率㊂4.6着力加强药材加工体系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建设针对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逐步推动中药材加工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不仅要重视终端质量检测,而且要注重 生产㊁加工㊁贮藏㊁销售 全过程质量监控,严格按标准化要求组织生产㊁加工㊁贮藏,提高产品质量;加强标准化建设,制定完善产品标准,初加工技术规程标准,指导按标准化组织初加工生产㊂构建和应用专业的产地初加工㊁质量检测㊁规范包装㊁专业仓库㊁集中存储㊁专业管理㊁气调养护㊁赋码追溯等质量管理规范与追溯管理规范㊂4.7着力推进产地初加工与中药炮制一体化发展因产地初加工与中药炮制都包含了净处理㊁切制处理的过程,而炮制进一步运用临床理论为中药材药性的加强,降低毒副性等方面有深一步理论技术依据,产地初加工与中药炮制一体化发展可以更好地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同时可以减少中间的加工环节,省去厂房㊁设备㊁加工环节的消耗,更符合中药产业发展的趋势㊂下一步,从黄精等重点单品着手,重点推进一批产地初加工与中药炮制一体化发展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提升产业附加值㊂参考文献:[1]吴潍.产地初加工方法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90-94.[2]邓良平.中药材产地干燥初加工困境与对策[J].农产品加工,2012(2):121-123.[3]邓良平.我国中药材产地初加工的现状与对策[J].农产品加工,2013(9):8-9.㊃941㊃。
浙江省开化县种植中药材历史悠久,早在明朝崇祯年间开化就开始种植和利用中药材,品种达28种之多。
据1986年编写的《开化县中药资源名录》记载,开化有可供药用的动植物资源1186种,其中植物类1129种、动物类57种、珍稀名贵药用植物近百种。
近年来,开化立足资源优势,坚守生态定力,把发展中药材产业作为助推“两山转化”,实现GDP 、GEP 双增长的重要路径。
1基本情况优越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药材资源、便捷的区位优势、深厚的人文历史均为开化中药材产业发展奠定了极为有利的基础。
近年来,开化县始终坚持“市场主导、道地优质、生态高效”的原则,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培育加工型企业为突破,以推进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实施品牌战略为引领,以开拓营销市场为关键,大力推进全县中药材产业快速迈入到良性循环的轨道。
1.1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开化县建有3.33hm 2以上规模的草本药材基地52个,面积约1.067hm 2,基地集中分布在马金、华埠、中村、大溪边、杨林、林山等重点乡镇。
因地制宜建立了一批林下经济、创意农业、农作创新、野生家种类型的示范基地。
目前已创建了铁皮石斛、黄精、三叶青、白及、前胡等林中岩壁、树上、林下、林间等多形态种植的林下中药材示范基地约800hm 2;围绕全县创意农业景观线路和国家森林公园沿线,种植了一批既有较好经济效益、又具有观赏效果的中药材品种,其中菊花基地约53.3hm 2、荷花基地66.67hm 2;结合当前重点开展的农作制度模式创新,推广中药材—水稻、中药材—油菜、中药材—蔬菜、中药材—食用菌等间作、轮作、套种模式,建立基地约133.33hm 2;针对资源紧缺的品种,开展野生变家种的试种和研究,重点开展了前胡、三叶青、黄毛耳草等的人工驯化栽培和试种工作。
1.2品种选育不断开发立足资源优势,结合药材的市场容量和产业化前景,开展引种、试种、筛选、培育,确立了种植技术成熟、品质道地优质、适合开化特色的“主力军”,其中包括白花蛇舌草、前胡、菊花(七月菊、金丝菊等)、铁皮石斛、灵芝、三叶青、黄精、紫苏、刘寄奴、泽兰、籽莲等品种。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药都严选中医药传承创新基地(安国)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药都严选中医药传承创新基地(安国)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药都严选中医药传承创新基地(安国)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空资质空产品服务: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中医诊所服务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信息最多显示100条记录,如需更多信息请到企业大数据平台查询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 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5000亩金银花GAP种植基地建设和综合加工项目计划书佐今明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14年9月28日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一:项目介绍二:项目背景及意义三:项目定位四:项目规划五:建设目标第二章:企业基本情况一:企业介绍二:企业主要产品及服务三:企业发展目标第三章:项目分析一:项目可行性分析二:项目成长性分析三:项目创新性分析第四章:项目市场分析一:项目所属行业状况二:项目市场竞争力分析三:项目主要竞争对手分析第五章:项目SWOT分析一:项目竞争优势分析二:项目竞争劣势分析三:项目市场发展机会分析四:影响项目实施的不利因素第六章:项目风险分析及规避对策一:风险分析二:规避对策第七章:项目融资估算一:总投资二:资金需求三:融资方案第八章:项目投资价值分析一:经济价值二:社会价值三:生态价值第九章:项目短期及中长期目标一:短期目标二:中长期目标第十章:附件第一章:项目概述一:项目介绍项目名称5000亩金银花GAP种植基地建设和综合加工项目项目公司新乡佐今明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项目简介项目建设内容本项目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境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充足,年平均气温℃,日照时长小时,年平均降水量毫米,全年无霜期214天;土地肥沃,空气质量、水质、土壤重金属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在中药材指标控制下,适宜金银花的生长;金银花栽培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封丘金银花品质优良,花蕾粗长肥厚,色艳质佳,药用功效高,深受国内外医药界的欢饮,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本项目依托封丘优质金银花资源,进行农业综合开发。
其中:一期建设:建设1000亩金银花GAP规范化种植基地、占地70亩的综合加工区土建工作,形成种植、采摘、加工、销售一条龙的金银花产业链。
二期建设:金银花GAP种植基地增加至5000亩,同时建设占地200亩以金银花为主要特色的生态农业观光园。
使其成为集金银花标准化种植、观光体验、休闲度假、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项目。
076海峡科技与产业2021年第7期2019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
这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振兴发展中医药的一大重要举措。
黑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打造千亿级中医药产业。
2019年,黑龙江省召开中医药发展大会,再次强调“推动全省中医药大发展快发展,为建设健康龙江,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1]。
在此背景下,牡丹江市基于自身中药产业优势,抢抓历史机遇,加快产业布局,全面提升牡丹江中药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1 中药产业链的构成产业链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同一产业部门或不同产业部门某一行业中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及其相关企业,以产品为纽带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关系,联结成的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链网式企业战略联盟。
构建产业链包括接通产业链和延伸产业链两个方面,经过补链和延链之后,会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模式[2]。
全产业链是将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4个维度充分整合,打破行业界限、融合产业发展、连接上下游环节,形成一个整体的产业链条,发挥协同共享优势[3]。
中药产业链是农业产业链的一个分支链,农业产业链最早由德国学者 Mighell 和 Jones 提出,Mighell 和 Jones 认为农业产品从原材料生产、加工、储运到销售的运动是一个“纵向协调”的信息链接过程,中药产业链是以中药农业,即利用药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中药材产品的生产活动,为第一产业和基础,整合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和中药服务业[4]。
牡丹江市中医药产业链主要是在市域内,以种养殖药用动植物为主要原料的上游种植、养殖和培育、中游的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生产、下游的销售及服务等多个企业链环的依次组合,形成全产业链模式。
中药全产业链是围绕中药进行区域分工与产业协作的经营模式,也是单部门农业生产向多产业部门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
2 牡丹江市发展中药全产业链的优势2.1 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牡丹江市具有发展道地药材的优越自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