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个人所得税
- 格式:ppt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79
注册税务师考试辅导《税务代理实务》第九章讲义17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与纳税审核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与纳税审核重点项目:工资薪金、劳务报酬所得计算过程:(1)明确税收优惠,有无减免税所得;(税基式优惠)(2)明确适用的应税项目;(3)根据所得额确定应纳税所得额;一定要注意扣除的问题;(4)如为累进税率,根据应纳税所得额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5)计算应纳税额超额累进税率: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比例税率: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6)如有税收优惠,注意减免税额(税额式优惠)注意个人所得税计算表自己看财产租赁所得(1)每次收入≤4000元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元为限)-800元(2)每次收入〉4000元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元为限)]×(1-20%)受赠人转让无偿赠与的不动产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受赠、转让住房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及有关合理费用(一)工资、薪金应纳税额的计算与审核1.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税方法2.企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应纳税额的计算3.纳税申报与审核时的注意事项4.外籍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计算的规定5.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未满一月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1.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税方法注意(1)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上述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2)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例题】王某为中国公民,2012年在我国境内1~12月每月的工资为3300元,12月31日又一次性领取年终奖12200元。
请计算王某取得该笔奖金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答疑编号6496091304]解析:①商数=[12200-(3500-3300)]÷12=1000(元)适用的税率为3%②应纳税额=[12200-( 3500-3300 )]×3%=360(元)2.企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应纳税额的计算3.纳税申报与审核时的注意事项(1)审核扣缴义务人代扣的税款是否及时缴纳计提工资时: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在建工程、管理费用等)贷:应付职工薪酬计提个人所得税时:借:应付职工薪酬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发放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贷:银行存款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贷:银行存款(2)对没有履行税法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审核审核时,除审核“应付职工薪酬”账户外,还应审核“盈余公积”及“利润分配”两个科目(3)审核纳税人一个月内从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或个人处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或者取得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工资、薪金是否按规定合并计算纳税(4)审核费用的扣除标准是否正确(5)由单位负担个人所得税的,是否将不含税收入转化为含税收入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理财第九章税收规划在个人理财的领域中,税收规划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合法地减少税负,增加可支配收入,还能为我们的财务目标实现提供有力的支持。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个人理财中的税收规划。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税收规划的目标。
其核心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税收支出;二是确保财务决策不会因为税收因素而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需要对各种税收政策有清晰的了解。
在我国,个人所得税是与大多数人密切相关的税种。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基于个人的收入类型和金额。
常见的收入类型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等。
对于工资薪金所得,实行累进税率,收入越高,税率也越高。
因此,合理安排工资收入的发放方式和时间,可能会对税负产生影响。
比如,一些公司会通过发放年终奖金的方式来进行税收规划,因为年终奖金有单独的计税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降低税负。
除了个人所得税,房产税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方面。
对于拥有多套房产的个人来说,了解房产税的征收政策和税率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房产投资时,需要将未来可能产生的房产税成本考虑在内,以免影响投资收益。
在税收规划中,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是一个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比如,国家为了鼓励个人进行养老储蓄,对个人养老金账户给予了一定的税收优惠。
个人向养老金账户缴费时,可以在一定额度内享受税前扣除,投资收益暂不征税,领取养老金时再按照规定缴纳税款。
这就为个人提供了一个在养老规划的同时进行税收规划的机会。
另外,公益捐赠也是可以享受税收优惠的。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通过合理的公益捐赠,不仅能够帮助他人,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税负。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布日期】1980.09.10•【文号】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令第11号•【施行日期】1980.09.10•【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税务综合规定,个人所得税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令第11号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都按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或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只就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二条下列各项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四、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五、财产租赁所得;六、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它所得。
第三条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四十五(税率表附后)。
二、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和其它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第四条下列各项所得,免纳个人所得税:一、科学、技术、文化成果奖金;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银行和信用合作社储蓄存款的利息;三、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四、保险赔款;五、军队干部和战士的转业费、复员费;六、干部、职工的退职费、退休费;七、各国政府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官员薪金所得;八、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九、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批准免税的所得。
第五条各项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工资、薪金所得,按每月收入减除费用八百元,就超过八百元的部分纳税。
二、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满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然后就其余额纳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其它所得,按每次收入额纳税。
《第九章个人所得税税务会计》习题一、名词解释个人所得税居民非居民二、填空1.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应税所得有所得、个体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所得、所得、稿酬所得、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所得、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共十一项。
2.工资、薪金所得适用3%~45%的7级税率。
3.稿酬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减征。
4.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对于一次收入畸高的,实行加成征收,即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所得一次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加征,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
5.涉外人员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减除标准为每月元,附加减除费用标准为元。
6.按税法和征管法的规定,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办法有和方式。
7.企业单位应设置账户核算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8. 我国根据国际惯例,对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划分,采用了国际上常用和。
三、单项选择题1.依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个人转让有价证券取得的所得,应属于()征税项目。
A.偶然所得B.财产转让所得C.股息红利所得D.特许权使用费所得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所得,适用( )的超额累进税率。
A.5%-45%B.5%-35%C.5%-25%D.5%-55%3.个人所得税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税率为( )。
A.3%-35%超额累进税率B.5%-45%超额累进税率C.10%-40%超额累进税率D.20%比例税率4.某职工月工资收入3000元,其取得的年终加薪4000元,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费用扣除是( )。
A.500B.700C.800D.05.某人将私房出租,月租金2000元,年租金24000元,不享有现行的税收优惠,其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为()。
A.240元B.320元C.1440元D.3840元6.对纳税人所得应按次征税的是()。
A.工资薪金所得B.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C.稿酬所得D.承包承租经营所得7.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在中国境内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选择()方式纳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是指针对个人所得进行征收的一种税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是我国对个人所得税征收与管理的法律依据。
该法是为了调节收入分配的不平衡,加强税收管理,促进经济发展而制定的。
个人所得税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都属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范围。
居民个人指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非居民个人指不在中国境内居住的个人。
2.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与综合所得税制原则:个人所得税的税率采用综合所得税制,根据个人的收入总额大小来确定税率。
税率分为7个等级,从3%到45%不等。
收入越高,适用的税率越高。
3.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与申报: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由税务机关负责,个人应当根据法定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纳税申报。
纳税申报主要包括有关个人所得的收入、支出和减免等情况的报告。
4. 个人所得税的减免与扣除:根据个人所得税法,个人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进行减免与扣除,以减少个人所得税的负担。
减免与扣除的具体项目以及条件由国家有关部门制定。
5.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主要分为预扣预缴和年度汇算清缴两种。
预扣预缴是指在个人取得工资、薪金、稿酬等所得时就在支付时进行扣缴并上缴给国家。
年度汇算清缴则是在每年年底进行个人所得税的结算和缴纳。
6. 个人所得税的违法与处罚:对于个人所得税违法行为,国家将予以相应的处罚。
违法行为包括偷逃个人所得税、提供虚假材料等。
处罚措施可以是罚款、加征税款或采取其他行政处罚手段。
个人所得税法对于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与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是维护国家税收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法规。
但是个人所得税法也存在一些争议,例如税率不平等、减免与扣除标准不完善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一直在不断完善与修订个人所得税法,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根据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1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四次修正根据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五次修正根据2011年6月30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六次修正根据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七次修正)第一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
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
非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纳税年度,自公历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简称综合所得),应当按照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应当按月或者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
个⼈所得税管理办法⽬录第⼀章总则第⼆章个⼈收⼊档案管理制度第三章代扣代缴明细账制度第四章纳税⼈与扣缴义务⼈向税务机关双向申报制度第五章与社会各部门配合的协税制度第六章加快信息化建设第七章加强⾼收⼊者的重点管理第⼋章加强税源的源泉管理第九章加强全员全额管理第⼗章附则第⼀章总则第⼀条为了进⼀步加强和规范税务机关对个⼈所得税的征收管理,促进个⼈所得税征管的科学化、精细化,不断提⾼征管效率和质量,根据《中华⼈民共和国个⼈所得税法》(以下简称税法)、《中华⼈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及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条加强和规范个⼈所得税征管,要着⼒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征管⼿段,突出管理重点。
即要建⽴个⼈收⼊档案管理制度、代扣代缴明细账制度、纳税⼈与扣缴义务⼈向税务机关双向申报制度、与社会各部门配合的协税制度;尽快研发应⽤统⼀的个⼈所得税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利⽤信息技术⼿段加强个⼈所得税管理;切实加强⾼收⼊者的重点管理、税源的源泉管理、全员全额管理。
第⼆章个⼈收⼊档案管理制度第三条个⼈收⼊档案管理制度是指,税务机关按照要求对每个纳税⼈的个⼈基本信息、收⼊和纳税信息以及相关信息建⽴档案,并对其实施动态管理的⼀项制度。
第四条省以下(含省级)各级税务机关的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规定逐步对每个纳税⼈建⽴收⼊和纳税档案,实施“⼀户式”的动态管理。
第五条省以下(含省级)各级税务机关的管理部门应区别不同类型纳税⼈,并按以下内容建⽴相应的基础信息档案:(⼀)雇员纳税⼈(不含股东、投资者、外籍⼈员)的档案内容包括:姓名、⾝份证照类型、⾝份证照号码、学历、职业、职务、电⼦邮箱地址、有效联系电话、有效通信地址、邮政编码、户籍所在地、扣缴义务⼈编码、是否重点纳税⼈。
(⼆)⾮雇员纳税⼈(不含股东、投资者)的档案内容包括:姓名、⾝份证照类型、⾝份证照号码、电⼦邮箱地址、有效联系电话、有效通信地址(⼯作单位或家庭地址)、邮政编码、⼯作单位名称、扣缴义务⼈编码、是否重点纳税⼈。
个人所得税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应税项目的是()。
A.劳动分红B.托儿补助费C.独生子女补贴D.差旅费津贴2.股份制企业的个人投资者向企业借款为自己购买住房,并且该借款在纳税年度终了后既未归还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应按照()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A.劳务报酬所得B.工资、薪金所得C.经营所得D.利息、股息、红利所得3.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稿酬所得”应税项目的是()。
A.高校教授为出版社审稿取得的收入B.报社记者在本报社发表文章取得的收入C.将专利权转让给他人使用取得的收入D.报社保洁人员在本报社发表文章取得的收入4.自2019年1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止,一个纳税年度内在船航行时间累计满183天的远洋船员,其取得的工资薪金收入减按()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A.30%B.50%C.70%D.90%5.商品营销活动中,企业对营销业绩突出的雇员甲某以工作考察的名义组织旅游活动,通过免收差旅费、旅游费对其实行营销业绩奖励,则企业应根据所发生的费用按照()项目代扣代缴甲某的个人所得税。
A.工资、薪金所得B.劳务报酬所得C.偶然所得D.利息、股息、红利所得6.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每次收入的确定,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劳务报酬所得,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B.财产租赁所得,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计征个人所得税C.稿酬所得,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年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D.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时取得的收入为一次7.居民个人取得下列各项所得中,在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定额减除800元或者定率减除20%费用的是()。
A.偶然所得B.经营所得C.财产租赁所得D.财产转让所得8.中国公民吴某在2020年1月因购买一张体育彩票而中了50000元奖金,当即拿出16000元通过国家机关捐赠给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地区,该捐赠支出吴某选择在此次的偶然所得中扣除,则吴某2020年1月取得的中奖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元。
个人所得税说课教案第一章:个人所得税概述1.1 个人所得税的定义解释个人所得税的含义和作用强调个人所得税是国家税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2 个人所得税的分类介绍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所得、稿酬所得等不同类型的个人所得税解释各种所得的计算方法和税率1.3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说明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范围和条件强调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义务和责任第二章: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2.1 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算方法介绍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算公式和扣除项目解释基本免税额、专项扣除等概念2.2 个体工商户所得的计算方法介绍个体工商户所得的计算公式和扣除项目解释成本、费用、损失等在个体工商户所得计算中的作用2.3 其他所得的计算方法介绍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其他所得的计算方法解释相关税率和扣除项目的规定第三章: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3.1 基本免税额和专项扣除解释基本免税额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介绍专项扣除的种类和申请流程3.2 税收优惠政策说明税收优惠政策的种类和适用范围强调税收优惠政策的重要性和作用3.3 其他减免税项目介绍其他减免税项目的具体规定和申请条件解释减免税项目对个人所得税的影响第四章:个人所得税的申报和缴纳4.1 个人所得税申报流程介绍个人所得税申报的时间、方式和渠道强调申报个人所得税的重要性和截止日期4.2 个人所得税缴纳方式解释个人所得税缴纳的方式和规定强调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义务和责任4.3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介绍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机构和相关规定强调个人所得税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第五章: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与发展5.1 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背景和目标解释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背景和意义强调改革的目标和方向5.2 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主要内容介绍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主要措施和政策调整解释改革对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和国家税收体系的影响5.3 个人所得税的未来发展趋势展望个人所得税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强调个人所得税在国家税收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第六章:个人所得税的国际比较6.1 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国际差异比较不同国家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制度和特点强调不同国家税收政策和税法的差异6.2 个人所得税税率和扣除项目的国际比较分析不同国家个人所得税税率和扣除项目的差异解释不同国家税收政策对个人所得税的影响6.3 个人所得税对国际投资和人才流动的影响探讨个人所得税对国际投资和人才流动的影响和作用强调税收政策对国际经济和人才流动的影响第七章:个人所得税与社会公平7.1 个人所得税与社会公平的关系探讨个人所得税与社会公平之间的联系和作用强调个人所得税制度在实现社会公平中的重要性7.2 个人所得税制度对社会公平的影响分析个人所得税制度对社会公平的影响和作用强调税收政策在缩小贫富差距中的作用7.3 个人所得税与社会公平政策的完善提出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和社会公平政策的建议强调政策调整和改进的重要性第八章: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的关联8.1 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的关系解释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之间的联系和作用强调两者在税收体系中的相互影响8.2 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的差异和互补分析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的差异和互补关系强调税收政策对企业和个人收入的调节作用8.3 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协调探讨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协调和配合强调政策调整和改进的重要性第九章:个人所得税的教育与宣传9.1 个人所得税教育的意义和目标解释个人所得税教育的意义和目标强调提高纳税人意识和知识的重要性9.2 个人所得税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介绍个人所得税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强调宣传和教育的有效性9.3 个人所得税宣传的效果评估与改进评估个人所得税宣传的效果和改进措施强调宣传和教育的持续性和更新第十章:个人所得税的未来挑战与应对10.1 个人所得税面临的挑战分析个人所得税面临的国际和国内挑战强调税收政策调整和改进的必要性10.2 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策略和方向提出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策略和方向强调改革的目标和预期效果10.3 个人所得税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应对展望个人所得税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强调个人所得税在国家税收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重点解析个人所得税是税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社会公平、调节收入分配具有重要作用。
个人所得税概述ppt xx年xx月xx日•引言•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对象与征收标准•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与优惠政策•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目•个人所得税的影响与效应•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与发展录01引言个人所得税是一种针对自然人的税收制度,以个人取得的各项所得为征税对象,包括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经营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等。
个人所得税的定义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广泛,包括境内和境外的所得。
一般来说,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分为居民和非居民两类,分别承担不同的纳税义务。
征税范围什么是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起源个人所得税起源于英国,早在1799年英国就开始试行对个人所得征税,后来逐渐被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
个人所得税在中国的发展中国自1950年开始试行个人所得税制度,并在1980年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个人所得税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凸显,成为国家税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人所得税的起源与发展组织财政收入个人所得税是税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国家提供稳定的财政收入,对于保障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个人所得税在税收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调节收入分配个人所得税具有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通过实行累进税率制度,对高收入者征收较高的税率,对低收入者征收较低的税率,可以缩小社会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促进经济增长个人所得税对于促进经济增长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减税政策可以刺激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可以激励人们遵守税收法规,提高纳税意识,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02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对象与征收标准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所得的,以及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均为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主要有四类:一是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二是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三是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四是个人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