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科研论文奖励清单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
研究生评优奖励方案为了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激励研究生积极参与科研学术活动,根据学院要求,我们制定了以下研究生评优奖励方案。
一、评选内容1. 学术成果评选:包括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参与科研项目等方面的成果。
2. 学术竞赛评选:包括参与学术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的研究生。
二、评选标准1. 学术成果评选:- 论文发表:根据刊物级别和影响因子评定,不同级别的刊物对应不同的分值。
- 专利获得:根据专利的技术创新度和实际应用价值评定,优先考虑国家级专利。
- 科研项目参与:根据科研项目的经费投入、研究难度和成果影响评定。
2. 学术竞赛评选:- 参与学术竞赛:须是学校或学院组织的学术竞赛活动。
- 优异成绩:根据获得的奖项和竞赛的难度评定。
三、评选流程1. 提名阶段:学院教师可以提名有优秀学术表现的研究生。
2. 评审阶段:学院设立评审团队,对提名研究生进行评审,评委根据评选标准进行打分。
3. 公示阶段:将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为一周,接受对评审结果的质询。
4. 奖励发布:按照评审结果,学院将对评选出来的优秀研究生给予奖励。
四、奖励方式1. 学术成果评选:- 论文发表:优秀论文作者将获得奖金和荣誉证书。
- 专利获得:优秀专利获得者将获得奖金和荣誉证书。
- 科研项目参与:优秀参与者将获得奖金和荣誉证书。
2. 学术竞赛评选:- 优异成绩:获奖者将获得奖金和荣誉证书。
五、奖励发放1. 奖金和证书将在评选结果公示期结束后发放。
2. 奖励将直接发放给获奖研究生,奖金金额将根据学院的财力情况确定。
六、奖励效力1. 奖励对研究生学业评价和继续深造有积极影响。
2. 获得奖励的研究生将有机会得到更好的研究项目和科研机会。
经过以上的研究生评优奖励方案制定,希望能够激励研究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发表论文奖励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鼓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特制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发表论文奖励办法。
第二条,研究生在学期间,论文发表以第一作者身份(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论文发表单位的第一单位必须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每篇论文只统计第一作者学生,多学生合作论文由导师协调分配。
第三条,发表论文具体奖励办法:
1. 发表SCI论文数量累计达到5篇(含5篇,影响因子累计大于4.0)以上,奖励3000元;
2. 发表SCI论文数量超过5篇,超过部分每篇SCI论文奖励1000元×影响因子;
3.发表高影响因子论文:
(1)发表SCI论文单篇影响因子达到3.0及以上,每篇再奖励2000元;
(2)发表SCI论文单篇影响因子达到6.0及以上,每篇再奖励5000元;
(3)发表SCI论文单篇影响因子达到10.0及以上,每篇再奖励10000元;
(4)发表Nature、Science论文,每篇再奖励30000元。
第四条,论文正式出版日期在2008年元月1日之后的,按本条例执行。
第五条,本奖励办法(试行)最终解释权归北航材料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分党委书记:
2008年12月20日。
研究室奖励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激励研究室成员积极投身研究工作,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奖励制度。
第二条本奖励制度适用于研究室所有在职研究人员、研究生和临时工作人员。
第三条奖励原则:公平、公正、公开、激励创新。
第四条奖励范围:研究室成员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二、奖励类别和标准第五条奖励类别:1. 科研成果奖励:根据研究成果的等级,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2. 科技进步奖:根据科技进步的贡献,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3. 优秀论文奖:根据发表的论文质量和影响力,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4. 优秀研究生奖:根据研究生的学术表现和研究成果,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5. 优秀工作者奖: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和对研究室的贡献,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第六条奖励标准:1. 科研成果奖励:一等奖奖励人民币5000元,二等奖奖励人民币3000元,三等奖奖励人民币2000元。
2. 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奖励人民币10000元,二等奖奖励人民币5000元,三等奖奖励人民币3000元。
3. 优秀论文奖:一等奖奖励人民币3000元,二等奖奖励人民币2000元,三等奖奖励人民币1000元。
4. 优秀研究生奖:一等奖奖励人民币3000元,二等奖奖励人民币2000元,三等奖奖励人民币1000元。
5. 优秀工作者奖:一等奖奖励人民币2000元,二等奖奖励人民币1000元,三等奖奖励人民币500元。
三、奖励条件和程序第七条奖励条件:1. 科研成果奖励:研究成果须通过专家鉴定或发表在国内外公认的高水平期刊上。
2. 科技进步奖:科技成果须应用于实际生产或科研中,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3. 优秀论文奖:论文须发表在国内外公认的高水平期刊上,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4. 优秀研究生奖:研究生须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具有良好的学术潜质。
研究生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标准研究生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标准一、研究生发表高层次水平论文奖励标准1.2020 届毕业生且发表论文未用于学业奖学金评选:学生本人一作或通讯作者,第一作者的署名单位为浙江工商大学,奖励额度标准根据《浙江工商大学高层次教学、科研成果计分奖励办法》以及其补充规定中的科研计分*1000 元所得。
学生本人二作,导师一作的情况,奖励额度减半。
2.非 2020 届毕业生的在校生:由于非毕业生的科研成果会用于学业奖学金的评选,故符合统计要求的论文发放200 元的申报津贴。
3.经审查,若论文期刊级别、申报者排名、第一导师的姓名等信息填错,则视为弄虚作假,取消奖励。
二、研究生发明专利奖励标准 1.2020 届毕业生已授权发明专利且未用于学业奖学金评选:学生本人为第一发明人,且第一署名单位为浙江工商大学的国内、国外授权发明专利成果,奖励额度奖励额度标准根据《浙江工商大学高层次教学、科研成果计分奖励办法》以及其补充规定中的科研计分*1000 元所得。
学生本人为第二发明人,导师为第一发明人的情况,奖励额度减半。
2.非 2020 届毕业生的在校生:由于非毕业生的科研成果会用于学业奖学金的评选,故符合统计要求的已授权专利发放 200 元的申报津贴。
3.经审查,若申报者排名、第一导师姓名等信息故意填错等弄虚作假情况,则取消奖励。
三、研究生学科竞赛获奖标准浙江工商大学 A 类学科竞赛获奖学生奖励标准单位:元获奖等级比赛类别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国家级参赛学生团队 10000 5000 3000 1500 省级参赛学生团队 3000 1500 1000 600 注: 根据《浙江工商大学学生科技竞赛管理办法》(浙商大教〔2017〕377 号)进行奖励。
参赛学生团队奖是按参赛队发放,3 人及以上的参赛队按上述标准计发,3 人以下参赛队的按 3 人标准参赛人数折算后计发。
其中,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三个竞赛项目由校内其他归口部门发放奖励。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关于研究生发表论文的奖励规定(试行)为营造研究生科学研究的良好氛围,激发研究生投身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提高我校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学校特制定对研究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给予奖励的相关规定。
一、奖励标准1、硕士研究生在核心期刊上独立发表论文,每篇奖励1000元;在权威B 期刊上独立发表论文,每篇奖励3000元;在权威A期刊上独立发表论文,每篇奖励5000元。
2、博士研究生在核心期刊上独立发表论文2篇(含2篇)以内不予奖励,在权威B期刊上独立发表论文,每篇奖励2000元;在权威A期刊上独立发表论文,每篇奖励4000元。
发表2篇(不含2篇)以上论文,在核心期刊上独立发表论文,每篇奖励1000元;在权威B期刊上独立发表论文,每篇奖励3000元;在权威A期刊上独立发表论文,每篇奖励5000元。
3、与导师合作发表论文,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按相应刊物级别的60%的比例给予奖励;研究生作为第二作者,按相应刊物级别的40%的比例给予奖励;与本校同学合作发表论文,第一作者按相应刊物级别的60%的比例给予奖励;第二作者按相应刊物级别的40%的比例给予奖励。
4、与校外人员合作发表论文,第一作者按相应刊物级别的60%的比例给予奖励,第二作者不予奖励。
5、博士研究生需发表两篇核心期刊后方执行3、4项奖励规定。
6、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为本校教师,以科研处奖励为准,研究生部不重复奖励;博士生和硕士生发表文章的署名单位必须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否则不予奖励。
二、刊物级别认定核心期刊、权威B、权威A的刊物范围认定以学校科研处的认定为准。
三、奖励方式论文发表后,在三个月内携论文原件到研究生部培养办申报认定,核发奖金;逾期3个月不上报,不再核发奖金。
此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最终解释权归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部2011年5月28日。
研究生评优奖励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研究生评优奖励方案,以激励和奖励在研究领域表现优秀的研究生,促进科研成果的产出和学术交流。
2. 方案概述本方案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奖励:学术研究奖励、学科竞赛奖励和学术交流奖励。
通过这些奖励手段,鼓励研究生积极投身到科学研究中,并在学术交流和科研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3. 学术研究奖励3.1 科研项目资金奖励针对研究生在科研项目中的表现,设立科研项目资金奖励,以资助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所需的经费。
奖励金额根据项目的难度、创新程度和成果应用前景确定。
3.2 学术论文发表奖励对于研究生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或会议上发表的优秀学术论文,给予一定的奖励。
奖励金额根据论文的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和贡献度确定。
3.3 专利申请奖励对于研究生申请并获得授权的专利,给予一定的奖励。
奖励金额根据专利的创新性、实用性和应用前景确定。
4. 学科竞赛奖励4.1 科研成果竞赛奖励对于研究生在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给予一定的奖励。
奖励金额根据竞赛的级别、参赛人数和成绩排名确定。
4.2 发明创新竞赛奖励对于研究生在发明创新竞赛中获得奖项的,给予一定的奖励。
奖励金额根据竞赛的级别和奖项等级确定。
5. 学术交流奖励5.1 国内学术交流奖励对于研究生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并发表论文的,给予一定的奖励。
奖励金额根据会议的级别、论文被接收的情况和演讲效果确定。
5.2 国际学术交流奖励对于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发表论文的,给予一定的奖励。
奖励金额根据会议的级别、论文被接收的情况和演讲效果确定。
6. 奖励评定与发放机制为了确保奖励的公平公正,设立研究生评优奖励委员会,由学院领导、专家学者和学术导师组成。
该委员会负责评定奖励项目的申请和发放。
具体评定和发放流程将在委员会章程中细化说明。
7. 结语以上即为研究生评优奖励方案,通过这些奖励手段,希望能够激励研究生积极投身到科学研究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为学术界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于研究生在SCI、EI核心刊物上的发表文章的奖励办法南工(2007)研字第50号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鼓励研究生更好地开展科学研究,发表更多高水平科学论文,并推动我校学科发展,特指定本办法。
第一条奖励的对象和条件1、我校在籍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2、研究生必须为第一作者;3、第一署名人单位和通讯联系人单位均必须是南京工业大学。
第二条奖励的刊物范围包括:SCI检索源刊物(附件1),EI核心刊物(附件2)。
第三条奖励额度:1、在《Science》或《Nature》刊物上录用、发表奖励10000元;2、其他SCI检索源刊物中录用、发表的,1区奖励5000元,2区奖励1500元,3区奖励1000元,4区奖励500元;3、在EI核心刊物上录用、发表奖励300元;4、被SCI和EI核心同时检索到的单篇文章以SCI的奖励额度计。
第四条奖励时间:每年3、6、9、12月的上旬共4次,下旬把奖励经费直接拨入研究生银行卡号,具体的时间和应填写的奖励申请材料(附件3)届时查询研究生部网站公布的信息。
第五条研究生指导导师对研究生提交的奖励申请材料审核确认后签名,并负全责。
第六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第七条本办法解释权归研究生部。
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部2007年9月30日见研究生部网站。
凡是通过以下方式检索到的文章,均被认可为EI核心1、登陆我校图书馆网站的外文数据库中Ei Compendex Web,出现如下界面:2、上述界面中圆圈标注的地方应依次填写或选择如下:填写姓名选择“Author”填写“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选择“Author affiliation”填写论文题目选择“Title”选择“CORE”3、4、点击“Search”按钮后会出现如下所示窗口,并全屏打印作为附件12附件3奖励申请材料研究生姓名学号指导导师姓名学院序号论文题目所属类别*1234总计篇数总计金额(元)研究生签名时间我已经阅读《关于研究生在SCI、EI核心刊物上的发表文章的奖励办法》文件,且审核并确认以上所有文章及论文附件属实。
江西农业大学研究生处文件
赣农大研发[2013]17号
关于对2013届毕业研究生发表学术成果
进行奖励的通知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我校2013届毕业研究生在校期间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取得了一批可喜的学术成果,根据《江西农业大学研究生学术成果奖励办法》(赣农大研发[2010]21号)精神,现对我校2013届毕业研究生学术成果获得者进行奖励,希望受奖者再接再励,争取更大成绩,同时希望非毕业研究生以他们为榜样,注重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更好成绩。
附件:2013届毕业研究生在校期间学术成果奖励清单
二○一三年六月二十六日
主题词:研究生2013届学术研究成果奖励通知报:校党政领导
送:校属有关单位
江西农业大学研究生处2013年6月26日印发校对:曾红权打印:蓝猷平(共印25份)
2013届毕业研究生在校期间学术成果奖励清单。
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发表论文奖励办法(征求意见稿)为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激励研究生多出高水平成果,提升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对研究生发表的科研论文予以奖励,特制定本办法。
一、论文奖励条件(一)奖励对象为我校在学及毕业的研究生,且是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如有多名并列第一作者,应排名首位。
如有责任作者,责任作者应为华南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导师。
(二)第一作者和责任作者的第一署名单位应为“华南农业大学(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三)论文发表时间(含网络在线发表)应为在学期间及毕业后一年内(精确到月)。
二、奖励标准及要求SCI、SSCI、A&HCI和EI论文奖励范围为Article、Review、Letters、Editorial 四种类型,除此以外的Proceedings Abstract、 News Item、 Correction等不在奖励范围之内。
自然科学类的Article论文,必须有完整结构要素(即含题目、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与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
(一)SCI论文1、奖励额度根据该刊物分区并结合其影响因子(IF)予以奖励,一区论文每篇奖励0.6 IF(万元),二区论文每篇奖励0.4⨯IF(万元),三区论文每篇奖励0.3⨯IF(万元),四区论文每篇奖励0.1万元。
论文类型为Article的基因组序列通告,奖励0.1万元。
分区按JCR最新SCI论文大类分区计,IF按五年影响因子计(IF5-year)。
2、以下类型论文折半奖励:普通Letters论文(发表在IF≥25的国际顶尖刊物除外);Correspondence, Communication, Briefs论文;结构要素不明晰且研究结果过于简单的SCI论文。
(二)EI(美国《工程索引》)正式期刊论文每篇奖励0.2万元。
(三)SSCI、A&HCI(《艺术人文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每篇奖励1万元;人文社科类中文一级学术刊物且为CSSCI 期刊论文,每篇奖励0.5万元;其他CSSCI期刊,每篇奖励0.1万元。
研究生论文奖励
1.对于尚未到答辩时间的同学,已发表5篇SCI论文,必须正式出版,提供论文全文、SCI码、影响因子,导师提供分配意见,每年两次分别于6月、12月月初到教务汪老师处集中登记办理。
2.对于已办理答辩手续的同学,满5篇文章及以上者(含已录用文章),提供录用通知原件、期刊影响因子、经导师签字确认的论文全文,同时提交导师分配意见,到教务汪老师处登记;
3.对于超出5篇文章的部分,均到办理答辩手续时统一到汪老师处登记办理,已发表的需提供论文全文、SCI码、影响因子及导师分配意见,对于已录用的需提供录用通知原件、期刊影响因子、经导师签字确认的论文全文;
4.教师部分,论文正式发表,需提供论文全文、SCI码、影响因子,每年年底(12月底)到小汪处登记办理;
5.学生部分,若发表文章教师为第一作者,则只考虑第二作者学生,其它由导师协调,如果第二作者学生已毕业,则学生部分不发奖励(只奖励在校学生)。
研究生学术期刊论文科研奖励随着科研工作的发展和研究生教育的不断深化,研究生学术期刊论文的发表和奖励体系逐渐完善。
本文将探讨研究生学术期刊论文科研奖励的意义、评价标准以及对研究生学术生涯的影响。
一、奖励的意义学术期刊论文的发表是研究生科研工作的重要成果和衡量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研究生学术期刊论文科研奖励的设立旨在鼓励研究生积极投身科研工作、提高研究水平,促进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奖励机制的引导,科研工作得到更多人的重视和支持,进而提升了我国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二、评价标准研究生学术期刊论文科研奖励的评价标准是参考包括论文质量和影响因子在内的一系列指标。
首先,论文质量是科研奖励的重要依据,包括创新性、实用性、方法以及研究结果的科学性等方面的考量。
其次,影响因子是评价学术期刊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论文学术价值和贡献度的参考依据。
此外,论文在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传播程度、引用次数等也是科研奖励的考核因素。
三、对学术生涯的影响学术期刊论文科研奖励对研究生的学术生涯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获得奖励可以增加研究生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声望,提升研究生在同行中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其次,科研奖励是研究生继续深造、申请国内外重点高校或研究机构博士研究生的重要加分项,有助于研究生未来的学术发展。
此外,科研奖励也为研究生申请科研基金、参与学术会议以及进行学术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四、提升学术期刊论文科研奖励的措施为了更好地激励研究生投身科研工作和提高学术期刊论文的质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建立和完善科研奖励制度,确立奖励标准和评价指标,准确反映研究生科研水平和贡献度。
其次,加强学术期刊的建设和管理,提升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和学术地位,为研究生的学术发表提供更好的平台。
同时,加大对研究生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实验设备和科研经费,为研究生开展科研提供更多的条件和机会。
综上所述,研究生学术期刊论文科研奖励对于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提高学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生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标准(1)研究生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标准一、研究生发表高层次水平论文奖励标准1.2020 届毕业生且发表论文未用于学业奖学金评选:学生本人一作或通讯作者,第一作者的署名单位为 AA 工商大学,奖励额度标准根据《AA 工商大学高层次教学、科研成果计分奖励办法》以及其补充规定中的科研计分*1000 元所得。
学生本人二作,导师一作的情况,奖励额度减半。
2.非 2020 届毕业生的在校生:由于非毕业生的科研成果会用于学业奖学金的评选,故符合统计要求的论文发放200 元的申报津贴。
3.经审查,若论文期刊级别、申报者排名、第一导师的姓名等信息填错,则视为弄虚作假,取消奖励。
二、研究生发明专利奖励标准 1.2020 届毕业生已授权发明专利且未用于学业奖学金评选:学生本人为第一发明人,且第一署名单位为 AA 工商大学的国内、国外授权发明专利成果,奖励额度奖励额度标准根据《AA 工商大学高层次教学、科研成果计分奖励办法》以及其补充规定中的科研计分*1000 元所得。
学生本人为第二发明人,导师为第一发明人的情况,奖励额度减半。
2.非 2020 届毕业生的在校生:由于非毕业生的科研成果会用于学业奖学金的评选,故符合统计要求的已授权专利发放 200 元的申报津贴。
3.经审查,若申报者排名、第一导师姓名等信息故意填错等弄虚作假情况,则取消奖励。
三、研究生学科竞赛获奖标准 AA 工商大学 A 类学科竞赛获奖学生奖励标准单位:元获奖等级比赛类别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国家级参赛学生团队 10000 5000 3000 1500 省级参赛学生团队 3000 1500 1000 600 注: 根据《AA 工商大学学生科技竞赛管理办法》(浙商大教〔2017〕377 号)进行奖励。
参赛学生团队奖是按参赛队发放,3 人及以上的参赛队按上述标准计发,3 人以下参赛队的按 3 人标准参赛人数折算后计发。
其中,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三个竞赛项目由校内其他归口部门发放奖励。
学生科研项目奖励制度1. 引言为了激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特制定本奖励制度。
本制度旨在奖励在科研项目中表现出色的学生,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未来科研领军人才。
2. 奖励对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在校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
3. 奖励项目3.1 科研项目奖励对于在科研项目中取得显著成果的学生,学校将给予一定的奖金奖励。
具体奖金数额由科研项目的重要性和成果的质量决定。
3.2 科研成果奖励对于在科研论文、专利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的学生,学校将给予一定的奖金奖励。
具体奖金数额由科研成果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决定。
3.3 科研竞赛奖励对于在各类科研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学校将给予一定的奖金奖励。
具体奖金数额由竞赛的重要性和成绩决定。
4. 评选标准4.1 科研项目奖励评选标准如下:- 项目质量:项目的创新性、实用性、影响力和前景等方面;- 研究成果:项目的研究成果,如论文、专利、产品等;- 团队协作:学生在项目中的角色和贡献,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指导教师评价: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表现的评价。
4.2 科研成果奖励评选标准如下:- 论文质量:论文的研究深度、创新性、影响力和发表期刊质量等方面;- 专利质量:专利的技术创新性、实用性和市场前景等方面;- 科研成果的影响力和应用前景。
4.3 科研竞赛奖励评选标准如下:- 竞赛成绩:学生在竞赛中的成绩和排名;- 竞赛项目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指导教师评价。
5. 评选流程5.1 项目申报学生需向学校提交科研项目奖励的申报表,并提供相关科研成果证明。
5.2 初步筛选学校将对申报材料进行初步筛选,确定符合条件的申报者。
5.3 评审环节学校将组织专家对申报者进行评审,评审结果作为最终评选依据。
5.4 奖励发放学校将对评选出的获奖学生进行表彰,并发放奖金。
6. 附则6.1 时间和有效期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三年。
科研人员奖励方案背景科研人员是推动科学进步和创新的重要力量。
为了激励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努力,我们制定了以下的科研人员奖励方案。
目标科研人员奖励方案的目标是通过公正和有效的方式,激励科研人员取得优秀的研究成果、提高科研水平和促进团队合作。
奖励标准- 优秀论文奖励:对发表在国际一流期刊上的优秀论文进行奖励,旨在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提升学术声誉。
- 项目成果奖励:对科研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或具有重要影响的成果进行奖励,以鼓励科研人员在项目研究中的创新和贡献。
- 进阶晋升奖励:对科研人员在职称评审中获得高级职称的奖励,以激励科研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研究能力和水平。
奖励方式- 奖金:通过发放现金奖金的方式,对符合奖励标准的科研人员进行奖励,金额根据实际认可程度进行评定。
- 荣誉称号:对符合奖励标准的科研人员进行表彰,授予荣誉称号或奖章,以鼓励其取得的成就。
- 学术支持:为科研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培训和合作机会,推动其进一步提升研究能力。
评选程序- 提名阶段:科研人员可自荐或由团队成员提名,提供相关成果和材料。
- 评审委员会审核:由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提名材料进行评审,并根据奖励标准进行综合评定。
- 公示和确认:评审结果经公示,并邀请科研人员申诉,确保公正和公平。
- 颁奖仪式:对获奖科研人员进行公开表彰和颁奖仪式,以展示其优秀的科研成果和贡献。
奖励方案的可行性和持续性本奖励方案的实施具有可行性和持续性,通过公正的评选程序和切实的奖励方式,可以有效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此外,我们将定期评估和调整奖励方案,以确保其适应不断变化的科研环境和需求。
结论科研人员奖励方案致力于鼓励科研人员在学术研究和实践中取得突出成就。
通过公正的评选程序和多样化的奖励方式,我们将不断激励科研人员的创新、发展和贡献。
某某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奖励制度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成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的贡献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对于大学而言,要想在高等教育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注重并支持研究生的科技创新工作。
因此,建立一套科技创新成果奖励制度,促进研究生积极投入科技创新研究,提高大学的科研水平和社会声誉,具有重要意义。
某某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奖励制度,是该校长期以来科研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科研成果的传播和推广,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在此制度下,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分为以下几个等级:优秀论文奖、优秀科研创新成果奖、优秀发明专利奖等。
每个等级对应的奖励高低也不同,比如优秀论文奖可获得5000元的奖金、优秀科研创新成果奖可获得1万元的奖金、优秀发明专利奖可获得2万元的奖金等等。
这个奖励制度不仅注重对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的奖励,同时也做了一些细节上的考虑。
首先,学校还为获得奖励的同学、导师颁发了证书,并公布在校内网站上以示鼓励和表彰,同时将获得的成果上报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等相关部门。
其次,学校还对科技创新成果获得者的搜索、发现和引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和评价,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参考依据。
在此基础上,学校还会安排相关人员对获奖者进行跟踪调研,提供相关指导和资助,帮助研究生进一步提升其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
总之,某某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奖励制度,在不断完善中不断推动着研究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也带动了整个学校的科研氛围。
这套奖励制度不仅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导向,因为它能够引导研究生科技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相信通过不断地完善和落实,某某大学的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奖励制度一定会促进更多的创新人才培养,并为科技创新做出更加有力的贡献。
一、目的为鼓励实验室成员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提高实验室学术氛围,激发实验室成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特制定本奖励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奖励制度适用于实验室全体成员,包括研究生、本科生、教师及科研技术人员。
三、奖励标准1. 论文发表奖励(1)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每篇奖励1000元;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每篇奖励2000元。
(2)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第一作者奖励2000元;通讯作者奖励1000元;参与作者按实际贡献比例分摊奖励。
(3)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第一作者奖励4000元;通讯作者奖励2000元;参与作者按实际贡献比例分摊奖励。
2. 专利申请奖励(1)发明专利申请成功,每项奖励5000元;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成功,每项奖励3000元;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成功,每项奖励2000元。
(2)专利授权后,每项奖励3000元。
3. 科研项目奖励(1)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每项奖励10000元;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每项奖励5000元;主持厅局级科研项目,每项奖励3000元。
(2)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按实际贡献比例分摊奖励;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按实际贡献比例分摊奖励;参与厅局级科研项目,按实际贡献比例分摊奖励。
四、奖励申请与审批1. 实验室成员在论文发表、专利申请、科研项目等方面取得成果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向实验室负责人提交奖励申请材料。
2. 实验室负责人对奖励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提交至实验室学术委员会。
3.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对奖励申请进行评审,提出评审意见。
4. 实验室负责人根据评审意见,决定是否给予奖励,并将结果通知实验室成员。
五、奖励发放1. 实验室成员获得奖励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向实验室负责人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2. 实验室负责人审核证明材料无误后,将奖励发放给实验室成员。
3. 奖励发放方式为银行转账或现金支付。
六、其他1. 本奖励制度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2. 本奖励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如有未尽事宜,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负责解释和修改。
五邑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管理及奖励办法为培养本学院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鼓励研究生对研究工作进行及时总结,提高研究生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对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奖励,特制定本学术论文管理及奖励办法(以下简称本办法)。
具体实施细则如下:1、本办法所指的学术论文为符合以下署名要求的论文。
2、本学院研究生在毕业前需发表实验性科研论文一篇。
3、本办法奖励的论文为核心期刊(含)以上,奖励范围为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在编教师所指导的研究生。
核心期刊认定以最新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为准。
4、本办法奖励的论文署名需同时满足以下①条及②、③条之一的要求:①第一作者的第一署名单位为五邑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②研究生指导教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③研究生为第一作者,研究生指导教师为通讯作者。
5、对于符合奖励条件的论文按以下原则对研究生给予奖励:①对于综述性论文,奖励人民币200元;②对于实验研究性核心期刊论文,奖励人民币500元;③对于被SCI、EI和ISTP收录的中文论文,奖励人民币1000元;④对于被SCI、EI和ISTP收录的外文论文,奖励人民币2000元;⑤对于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获得申请号按第②款奖励,获得授权号按第③款奖励;⑥上述所有论文均按照最高档次给予每篇一次性奖励,不重复奖励。
6、论文奖励方式:原则上由研究生提供相应奖励额度的正规票据在重点学科经费中报销。
研究生凭论文(专利)复印件报销相关费用。
7、为进一步加强学科平台建设和相关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对于研究生发表的实验性学术论文,原则上导师署名第一作者,研究生署名第二作者。
8、本办法从2008级研究生起执行。
其它未尽事宜,由学院另行讨论决定。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2010-06-23。
研究生学术业绩奖学金奖励记分标准
一、发表成果
注:1.自然科学类发表检索论文以当年在线检索的数据为准。
SCI检索论文分区认定以科学技术处发布的数据为
准。
2.人文社科各类科研成果的界定参照社会科学处科研成
果认定办法执行。
3.各项成果奖励按最高奖励金额核发一次,即不重复放。
4.各类科研成果按第一作者或除导师以外第一作者确
定奖励。
二、其他成果
注:1.专利类奖励以学校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备案数据为准,其奖励按第一发明人或除导师以外的第一发明人确
定奖励。
2.国际级和国家级竞赛是指由国际教育组织和教育部及
各部委以文件形式下达,由研究生院认定或组织实施
的各项竞赛。
三、相关说明
1.所有成果的第一完成单位须为吉林大学。
2.所有成果第一研究生完成人所获得的学术业绩奖学金分配金额一般不低于总额的50%,其他研究生成员所获得的学术业绩奖学金由第一研究生完成人与导师协商后确定。
3.其他获奖情况由研究生院具体认定。
研究生科研论文奖励条例(修订)根据《上海师范大学科学研究奖励办法》精神,结合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条例。
第一条:奖励对象本校注册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攻读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不包括我校在职攻读学位教职工)。
第二条:奖励范围奖励对象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与作品,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予以奖励:1、文科类研究生在“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艺术和人文引文索引(A&H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以及指定的重要学术报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期刊论文字数须在4000字以上,重要报刊文章字数须在2000字以上,并有“上海师范大学”署名标注。
2、理工科类研究生发表的学术论文被SCIE、EI收录的论文,且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认定。
SCIE、EI和SCIENCE、NATURE论文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提供的申报年份的检索报告为准。
3、各类研究生发表于其他正式刊物正刊的学术论文和作品。
第三条:奖励标准1、文科第一作者或理工科通讯作者:凡独立署名“上海师范大学”,给予全额奖励;第一署名单位为“上海师范大学”,奖励全额的60%。
2、学生排名第一的作者:1)第一作者(理工科为通讯作者)及学生第一作者,均独立署名“上海师范大学”,奖励全额的10%。
2)第一作者(理工科为通讯作者)及学生第一作者,非“上海师范大学”独立署名,奖励金额为全额的6%。
注:具体奖励范围与金额详见附件一、附件二。
第四条:奖励程序1、每年6月和12月,研究生院(部)将对符合上述奖励范围的成果分两次进行集中审核。
2、以学院为单位审核汇总,上报研究生院(部)。
3、经公示无异议,奖励经费统一由财务处拨至学生学思卡。
第五条:其他说明1、在校期间以“上海师范大学”为单位单独署名投稿,其科研成果在毕业后一年以内公开发表,参照本奖励条例执行。
2、奖励就高不就低,不重复奖励。
3、奖励范围及额度根据申报年度的奖励条例实施。
文学院学生发表学术论文奖励申请单
(教师联)
兹有我院教师带领级专业研究生在杂志发表学术论文。
据《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学术创新奖励办法》,应给予元奖励。
请院领导批示。
文学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
20 年月日
文学院学生发表学术论文奖励申请单
(学生联)
兹有我院级专业研究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于杂志发表学术论文。
根据《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学术创新奖励办法》,应给予元奖励。
请院领导批示。
文学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
20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