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音乐课件 童心是小鸟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03 MB
- 文档页数:15
PPT课件•课程介绍与目标•音乐基础知识•歌曲分析与欣赏•演唱技巧与指导•舞蹈编排与表演•创意拓展与互动环节课程介绍与目标《童心是小鸟》背景及作者简介歌曲创作背景《童心是小鸟》是一首以童年为主题的歌曲,通过轻快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表达了孩子们对自由、快乐和梦想的向往。
作者简介词作者和曲作者都是著名的儿童音乐创作者,他们的作品以清新、活泼、富有童趣而著称。
学生能够了解歌曲的背景和作者,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学生能够独立演唱歌曲,并能够运用一些简单的音乐技巧进行表演。
通过歌曲的学习和演唱,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的童心和想象力。
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课程安排与时间课程安排本次课程包括歌曲背景介绍、作者介绍、歌曲学唱和表演四个环节。
时间安排课程总时长为45分钟,其中歌曲背景介绍和作者介绍占用10分钟,歌曲学唱占用25分钟,表演环节占用10分钟。
音乐基础知识音符、节奏及拍子基本概念音符用来记录不同长短的音的进行符号。
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是最常见的音符。
是五线谱中最重要的元素。
节奏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
音乐的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家的骨架。
拍子指计算乐音历时长短的单位;在节拍中,众多的音符都是以一拍为单位的,这一个重要的时间段,一拍,就是音乐的基础,用各种不同的音符,比如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等,做为基础的一拍,有强有弱的循序渐进。
音阶:指调式中的各音,从以某个音高为起点即从主音开始,按照音高次序将音符由低至高来排列,这样的音列称为音阶,世界各地有许多不同的音阶,随着音乐水平的进步,音乐非常完整的理论与系统,目前世界上几乎都是用西洋的十二平均律来作为学习音乐的基础,因此我们今天所说的音阶,就是以最普遍的大音阶(大调)与小音阶(小调)为主。
音程:指两个音级在音高上的相互关系,就是指两个音在音高上的距离而言,其单位名称叫做度。
苏少版音乐《童心是小鸟》课件xx年xx月xx日•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目录•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反思01教材分析音乐教育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人格完善的德育功能。
《童心是小鸟》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歌曲,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少年儿童在春天的到来时充满欢乐、好奇和渴望的喜悦心情。
本课的地位和作用1教学目标与要求23通过聆听、模唱、欣赏等不同的方式来体验音乐作品,感受春天的美好。
认知目标通过模唱、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技能目标通过欣赏、表演等音乐活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情感目标设计思路本课主要采用聆听、模唱、表演等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现能力。
特点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美好和欢乐的氛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现能力的培养;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教学,使音乐作品更加生动形象。
设计思路和特点02学情分析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学生仍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阶段,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感知深刻,对抽象、复杂的事物理解较为浅显。
音乐认知基础薄弱学生对音乐知识掌握较少,尤其对一些音乐术语和表现手法了解不足。
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课涉及的节奏较为复杂,学生可能会出现掌握困难。
学生在本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节奏掌握困难部分学生音高感知能力较弱,对一些较高或较低的音难以把握。
音高感知困难本课的表演形式较为丰富,可能有些学生对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合唱的形式等方面的理解不够深入。
表演形式理解不足03合作表演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合作表演,加深学生对各种表演形式的理解和掌握。
针对问题采取的策略01形象化教学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课程内容。
02分步骤教学将复杂的节奏和音高分解,分步骤进行讲解和练习,降低学习难度。
《童心是小鸟》课件xx年xx月xx日•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与过程目•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教学反思与总结录01教材分析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01《童心是小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人与自然之春夏秋冬”单元中的一首欣赏课。
02本课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通过聆听、演唱、探究、表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03本课处于本单元的重要位置,是小学阶段欣赏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以后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1教学目标分析2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以春天为背景的歌曲及表现春天主题的音乐作品。
知识目标通过聆听、模唱、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及合作能力。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情感目标通过多种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准确地感受、体会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并能够用简单的形体动作进行表演。
教学难点教学重难点分析02学情分析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学生处于0-2岁阶段,通过感觉和动作认识周围世界,思维是不可逆的,以无意识模仿为主。
感知运动阶段学生处于2-7岁阶段,这个时期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很难从别人的角度看待事物,思维具有集中性、不可逆性和刻板性。
前运算阶段学生处于7-11岁阶段,这个时期学生能理解具体事物的逻辑关系,但还未形成抽象思维,还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具体运算阶段学生处于11岁以后,这个时期学生能运用抽象思维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
形式运算阶段学生对本学科非常感兴趣,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非常感兴趣学生对本学科比较感兴趣,能够接受教师引导,但参与度不高。
比较感兴趣学生对本学科没有特别的感觉,需要教师引导才能参与课堂活动。
一般学生对本学科不感兴趣,缺乏参与课堂活动的动力。
不感兴趣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程度学生对本学科有一些基础概念,但这些概念可能存在错误或不完整的情况。
人音版音乐五下《童心是小鸟》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童心是小鸟》,主要内容包括:歌曲《童心是小鸟》的学习,了解歌曲的节奏、旋律、歌词以及创作背景。
教材章节为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童心是小鸟》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能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培养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童心是小鸟》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的学习。
难点:歌曲中一些特殊节奏的掌握,如切分音、附点音符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儿童歌曲《小鸟》,引导学生关注小鸟的形象,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童心是小鸟》。
2. 新课内容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跟唱歌曲《童心是小鸟》,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引导学生学习切分音、附点音符等特殊节奏。
(3)分句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咬字和音准。
3.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学生上台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2)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4. 例题讲解:(1)讲解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如切分音、附点音符等,通过例题加深学生理解。
(2)分析歌曲的旋律走向,引导学生学会识谱。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自主练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2)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童心是小鸟》2. 内容:(1)节奏:切分音、附点音符(2)旋律:歌曲旋律走向(3)歌词:歌曲歌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记歌曲《童心是小鸟》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能独立演唱。
(2)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用简谱表示出来。
答案:(1)歌曲《童心是小鸟》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2)节奏特点:切分音、附点音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了歌曲《童心是小鸟》的旋律、节奏和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