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写和略写.docx12讲 7.22
- 格式:docx
- 大小:21.76 KB
- 文档页数:3
初中生记叙文写作之如何安排详写和略写在初中生记叙文写作中,详写和略写都是必不可少的。
详写指的是对事件、情境、人物、细节等进行细致的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画面的真实感和情境的氛围;略写则是指简略的描写,既减少了篇幅,也让文章更具有推进故事情节的效果。
如何恰当地安排详写和略写就成了初中生记叙文写作中的重要问题。
下面就来探讨一下如何安排详写和略写。
首先,详写和略写在文章中的分布数量是有讲究的。
在记叙文中,通常要求文章有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构,这包括“起承转合”,即开头、事件的发生、事件的反转、事情的结局。
在这个结构中,开头通常需要具有吸引读者的情节,起到引导读者阅读全文的作用,因此需要花费较多的篇幅进行详写;而结局也同样需要有较为扣人心弦的情节,因此也需要详写来拓展故事情节。
而在事件的发生和反转中,略写的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可以快速推进故事情节,让读者在短时间内感受到情节的变化和冲突。
其次,在详写和略写的选择上,需要结合情节和目的进行。
在重要情节和人物出现时,例如主角的出场、关键时刻的揭晓等,需要进行详细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情境的氛围和人物的形象。
而在对于一些普通情节和人物的描写中,则可以适度的进行略写,突破长篇大论的细节描写,让文章有更为简练、有力的感受。
最后,在详写和略写的呈现上,也需要考虑技巧的运用和节奏的掌握。
对于详写,要注意篇幅不要过长,要将描写的细节有机地融入故事情节中,让读者迅速沉浸而不至于疲劳;而在略写中,则可以考虑运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来简洁鲜明地表达意思。
综上所述,详写和略写是初中生记叙文写作的重要技巧,掌握如何安排和运用它们,可以让文章更加完整且具有生动、鲜活的语言表达,更有助于读者的理解和心灵的共鸣。
小学生记叙文写作之如何安排详写和略写相信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尤其是占有重要地位的记叙文,记叙文是一种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法的写人、记事、绘景、状物的文体。
那么记叙文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生记叙文写作之如何安排详写和略写,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详写和略写一、弄明白什么是详写和略写所谓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所谓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叙述。
二、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
事情的发生阶段,往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事情的中心。
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
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体部分,它往往具体体现中心思想,因而要详写。
三、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
有点有面地叙事,“面”上的内容往往是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
“点”上的内容往往是文章的重点。
直接体现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详写。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文章中,重点突出详写的部分时,不能忽视略写的部分。
略写虽是寥寥几笔,但运用得好,可以对文章重点的突出、主题的表现,起到“绿叶映衬红花”的作用。
详写和略写技巧一、详写“主要”,略写“次要”。
对于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应该详写;主要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主要事件的重要阶段应该详写,反之则略写。
这是因为,文章的主题主要是通过主要人物、主要事件表现出来的。
比如,你写《我们这群人》,如果你确立的主题是“我们是一群自强向上的少年”的话,就应该详写这群人中的贫困好学者、不向困难低头的奋进者;如果你确立的主题是“我们是一群团结友爱的少年”的话,就应该详写其中对某人遇到困难同学帮助最大的人、助人者的主要言行等。
初中生记叙文写作之如何安排详写和略写如何安排详写和略写在初中生记叙文写作中是一个重要的技巧。
详写指的是对事件、人物、情节等进行详细描写,以展示和丰富故事的细节和情感。
而略写则是对一些次要的事件、人物、情节等进行概括描述,以突出故事的主线和重点。
在记叙文写作中,详写和略写应该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灵活运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巧:1.先略后详:在整个记叙文的写作过程中,可以先用略写的方式简单叙述事件的经过和人物的情感,然后在关键的地方进行详细描写。
这样既能节约篇幅,又能够突出故事的重点。
例如,写一个关于夏天旅行的记叙文,可以先略写旅行的整体行程和景点的介绍,然后在一些重要的景点或者次意外事件中进行详细描写,以展示主人公的感受和变化。
2.整体略写,局部详写:在记叙文的写作过程中,可以在整体上进行略写,然后在局部上进行详写。
整体上的略写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总结来达到,比如用几句话来概括一段时间的经历或者用一个动作来代表整个情节。
局部上的详写可以通过对一些人物或者一些情感的具体描述来展示。
例如,写一个生日的记叙文,可以在整体上略写生日的准备和庆祝活动,然后在一些礼物的赠送或者次生日祝福中进行详细的描写,来表现主人公的喜悦和感动。
3.主次分明,有机结合:在整个记叙文的写作过程中,要根据故事情节的重要性和主题的需要,将主要的事件和人物进行详细描写,将次要的事件和人物进行略写或者省略。
保持故事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例如,写一个关于一个人的成长的记叙文,可以详细描写主人公在学校的生活、与朋友的交往以及与家人的相处等重要情节,而对一些与主题关系不大的事件和人物进行略写或者简单叙述。
4.合理安排篇幅:在整个记叙文的写作过程中,要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和写作要求,合理安排详写和略写的篇幅。
不同类型的记叙文可以根据情节的需要进行详写和略写,以达到故事的完整性和感染力。
以上是关于如何安排详写和略写在初中生记叙文写作中的一些建议和技巧。
小学语文-小学作文精讲——怎样详写和略写上一讲我们讨论了详写和略写。
详写有利于更生动、更深刻地表达中心意思,常常放在文章的核心段落、核心部位;略写有利于交待事情的来龙去脉,常常放在文章的开头、结尾和过渡段落上。
详写和略写运用得当,可以使文章浓淡相宜、错落有致,既节省了篇幅、突出了中心,又生动、实在、有文气。
(不要忘了还有不写啊!)那么怎样详写,又怎样略写呢?这一讲,我们重点研究这个问题。
让我们先来读一读下面一段例文。
前几天,学校的水管坏了,正在维修。
蓄水池里的水已经用完了。
为了解决食堂用水的燃眉之急,学校安排我们班到小山脚下的池塘担水。
劳动开始了。
班主任站在池塘边,一桶接一桶忙着打水;女同学力气小,两人抬一桶,一前一后在小路上疾走;男同学身体壮,手提肩挑快步赶到前面。
上高坡时,大家小心翼翼,互相扶助。
你看,穿运动服的体育委员李刚,身强力壮个子大,竟然肩挑一担,左手还提着一桶,一路生风地登上了高坡,引起了路上许多行人的赞叹,有的说:喔,这小伙子真能干!有的夸:真有劲!同学们争先恐后,你来我往,从池塘到食堂的小路上,人头攒动,远远望去,真像一队正在搬运粮食的蚂蚁,不,应当是一条吸虹的巨龙。
一桶桶清水,荡漾着一路欢声笑语,师生们抛下了汗水,同时也撒下了一路湿漉漉的春雨。
讨论:1、文中哪些段落或句子是详写?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特点?2、文中哪些段落或句子是略写?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特点?详写要抓住主要事情、主要过程、主要人物的细节,运用好描写的手法(关于描写我们将在后面几讲里重点学习);略写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运用好叙述的手法。
别看略写字数少,要的功夫一点不比详写差。
略写一般有这样几种情况:1、交待事情的时间、地点、起因等,可以用简单的叙述句式,如新的学期开始了,我的母校是十三小等等,一般放在开头,注意不要罗嗦,果断地找准落刀点即可。
2、在写群体、复杂过程的时候,除了详写主角外,还要略写几个配角(不要小瞧配角,金鸡奖、百花奖可都有最佳配角奖呢),这时候一定要抓住配角的特征来简单叙述,让配角在短短的一句话里,表演出最精彩、最有代表性的戏来。
课后思考251详写与略写★万丽华学生学习写作,当语言表达有了一定的能力之后,往往文章详略上安排不当,影响了中心的突出。
写文章的结构中,有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
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是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关系不密切但又是必不可少的是次要内容。
主要内容需详写,次要内容要略写,详略得当,才能很好地突出中心思想。
例如写一篇游记,主要景点是主要内容应详写,沿途所见只是表达的心情,非主要内容应略写。
但学生往往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影响了中心的突出。
有的学生说,构思时也知道那部分应略写,但写出来了,词语又很优美,便舍不得删除一些,这是凭感情用事,要忍痛割爱。
下面是一个学生的作文,看看详略恰当否。
《游象耳山》,在我市景区内,有一座山叫象耳山,素有“象耳秋岚”之美称。
岚指山中雾气,山之秋岚,似乎是指秋天的上午,在山与树木之间有些薄薄的雾气飘动,格外美丽。
如果是这样,那只能远观而不能近玩。
是否是这样,须考查一番。
于是我们几个同学打算星期天去那儿玩半天。
那里离我们的家有20多里,待我们骑自行车赶到那里,雾气可能已经消散了吧。
我们骑车上路了,这条路是我们从未走过的,走了几里路,眼前一片美景出现了,这是什么地方?问路边的农民说是王家坪。
我们于是下了车,驻足观看,这王家坪不大,也就几十亩吧,算个小平原。
可是里面内容丰富,一遍碧绿的草坪中间,几条小道是红蓝水泥路,象几条彩带在草原上飘动,周围是茂密的树木,有按树、柏树,还有最近几年来出现的樱花树。
草坪中间有几座亭子,里面已有游人在那儿了,谈笑风生。
一位游客告诉我们,这个地方比河道高些,从来没有人在这里办过什么企业,也就从来未被污染过,所以被一个在外发了财的本地人承包了下来,开发成了一个农家乐。
看吧,那树林里的房子就是农家乐的餐旅部。
这儿是挺美的,但我们还要去象耳山,以后再来参观吧。
我们又骑车前行了,到了山下,抬头一望,雾气消散了,黄绿相间的山色就象秋天的果子堆在上面。
我们开始进山了,山是石板路,夏天大雨下过,石板路被冲洗得干干净净,加上游人稀少,保持得干干净净。
初三作文辅导:详写和略写详写和略写在考虑“写什么、不写什么”,“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同时,还要考虑详写和略写,也就是“多写什么、少写什么”的问题。
应当多说的,就大笔铺陈,用墨如泼;应当少说的,就一笔带过,惜墨如金。
这样才能使文章疏密相间,恰到好处。
文章写得有疏有密,疏密相间,不仅能使主题突出,中心分明,而且还能使文章虚实相生,浓淡相宜,波澜起伏,错落有致,达到匀称和谐的境界。
那么,详略安排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呢?一、文章的题目:题目确定了写作的重点,重点就正是要详写的地方。
比如“课余生活的乐趣”,重点就是写课余生活,课堂上的事情就不能详写,否则就偏离了题目的要求。
二、文章的中心:围绕文章的中心选择了材料,还要围绕文章的中心区分这些材料的主次。
最能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材料,就是主要的材料,要详写;同表现文章的中心意思有一般关系的材料,就是次要的材料,要略写。
比如《枣核》一文的中心是表达海外华人的思乡之情,作者同窗住宅中的种种景物,最能表现文章的中心意思,就详写;而作者从动身访美到与同窗见面,同表现文章的中心意思有一般关系,就略写。
如果把这个安排颠倒了,就要喧宾夺主,不能很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
要注意,主要的不等于惟一的、次要的不等于可有可无的、略写不等于不写。
如果把应当略写的材料舍弃不写,就可能使情节不完整,或者使文章显得单调。
俗话说:红花还要绿叶扶,详写好比红花,略写好比绿叶。
三、文章的内容:以写群体为主要内容的作文,比如“我们的班级”、“我的好朋友”,不可能把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写出来,也不能只写群体中的一两个人。
常用的方法,就是详写一两个、两三个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再用“点名法”略写一二(如:“在我们班,象×××这样的同学还有很多……”),使点面结合,相得益彰。
如果只有详写没有略写,就缺少了群体的普遍性;如果只有略写没有详写,又缺少了群体的典型性。
四、文章的体裁:为了把记叙文写得更好,常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
写作中怎样安排详写和略写范文一:写作中怎样安排详写和略写在写作中,我们需要安排详写和略写,以达到表述准确、言简意赅的效果。
详写和略写的比例与地方通常有关,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安排详写和略写。
一、详写的重点详细描写对象、环境、情境、心理和感受等,直观表达作者的看法和感受。
详写的目的是让读者感受到写作的氛围和情感。
例如,在写一篇景色描写的作文中,我们要对所描述的景色进行详细的描绘,可以从气息、声音、光照、色彩和物体等方面逐一描写。
二、略写的重点略写主要是在故事起伏紧密处,较少透露细节,以促使读者想象和联想。
略写的目的是让读者自己在脑海中形象地构思事件的发展。
例如,在写一篇小故事的作文中,我们可以通过略带委婉的描述,激发读者的想象能力。
用词方面,需要根据详写和略写的不同需要选择恰当的词汇。
详写时多用形容词和副词以表达细致生动的感觉和景象,如:如Same as last time, the red-brick buildings towered above.略写时则适当使用留白、省略等手法。
有时候,一句简单的话语,或者一个停顿就足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Winter is coming.范文二:写作中怎样安排详写和略写写作过程中,安排详写和略写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使文章文字更加生动、精练,而且能突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那么,在安排这两者时我们要注意哪些重点呢?下面,就由我来为大家介绍。
一、详写的重点详写是指对物品、人物或事件进行细致描述,以便于读者对文章的情境有更直接的感受。
详写还可以帮助写作转移回忆、描绘心境等,让读者与作者分享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趣味。
例如,在写一篇旅游日记时,我们可以采用“穿街走巷,喧嚣非凡”的语言手法来描绘城市的独特风貌。
二、略写的重点略写强调读者自己发掘的体验和巧妙的想象。
略写的目的在于让读者形成自己的认知,渗透其思维和联想的功能,通过真正思考与想象确定其意义。
略写可以省去不必要的细节,并让文章看起来更加简洁明了。
初中生记叙文写作之如何安排详写和略写记叙文是一种以描述事件发展的过程为主,通过叙述来展示人物形象、情节转折和环境描绘的文体。
对于初中生来说,写作一篇记叙文时,如何安排详写和略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如何安排详写和略写的技巧。
要明确文章的主题和目的。
无论是详写还是略写,都应围绕主题展开记叙,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在明确主题的基础上,考虑是否需要细节的描写,是否需要略写部分情节,这将有助于确定详写和略写的比例。
要注意详写和略写的选择。
详写是对某些情节或细节进行充分描写,以使读者对事件有更具体、更全面的了解。
略写则是对某些情节或细节进行简略的叙述,起到快速推进故事进程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对于关键情节、主要人物的描写可以选择详写,而对于一些次要情节、辅助人物的描写则可以选择略写。
要给予略写适当的提示和暗示。
由于略写的叙述比较简洁,有时读者可能会对某些情节产生疑惑。
为了让读者理解故事的完整意义,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提示和暗示的方式帮助读者理解略写部分。
可以通过对话、心理活动等方式,对略写部分进行适当补充,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完整情节。
第四,注意节奏的把握。
记叙文的读者通常期望通过故事情节的起伏变化来产生一种跌宕起伏的感觉。
详写和略写的安排应该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来进行合理的调整。
当事件发展迅速或者故事节奏加快时,可以适当地选择略写,以保持故事的节奏感;而当事件发展缓慢或者故事节奏减缓时,可以选择详写,以加强事件的描写,使读者更好地感受到故事的情感和氛围。
要进行合理的修改和润饰。
写完初稿后,要对文章进行仔细审读和修改,注意是否有重复、冗长、不必要的描写。
还要注意语言的精炼和优美,以使文章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如何安排详写和略写,关键在于把握好故事的整体结构和主题,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比例。
通过以上的技巧和思考,相信初中生们在记叙文写作中能够更加自如地进行详写和略写的安排,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初中生记叙文写作之如何安排详写和略写记叙文是一种以叙述事件为主的文体,它要求将事情按时间和空间的先后次序进行详细描写。
在初中生记叙文写作中,如何安排详写和略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安排详写和略写。
详写是指对事件进行具体、详细、生动的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事件发生时的真实场景。
在编写记叙文时,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详写。
要详写人物的外貌和性格特点。
如果记叙的是一次旅行经历,可以详细描写主人公的容貌、衣着和举止,让读者能够形象地了解主人公。
要详写事件的发生过程。
在详写事件的过程中,要注重描写细节,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事件的发展和变化。
可以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然后,要详写事件的时间和地点。
通过详细描写时间和地点,可以使读者更加清楚地了解事件的背景和发生的环境。
可以描写白天阳光明媚的海滩上发生的一次游泳比赛,让读者感受到炎热的夏天和海风的清新。
要详写事件的结果和结局。
记叙文的结尾通常可以交代事件的结果和对主人公的影响。
通过详细描写事件的结果和结局,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整个故事的内涵。
略写是在记叙文中对事件进行简单概括,用更少的文字表达更多的信息。
略写不同于详写,它更注重思想和情感的表达,强调情节的紧凑和节奏的快速。
在编写记叙文时,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略写。
要略写事件的背景和环境。
通过简洁的语言交代事件的背景和环境,使读者能够迅速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
在记叙文中,详写和略写是相辅相成的。
通过合理地安排详写和略写,可以使记叙文更加生动、有趣,并能够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在写记叙文时,要根据事件的重要性和发展的需要,合理地安排详写和略写的比例,使文章更加流畅、紧凑。
高中语文备考-详写和略写习作指导一、什么是详写和略写所谓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所谓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叙述。
二、详写和略写的关系详写:就是把主要内容(重点内容)细致地描写出来,详写必须是写得具体、生动、形象、完整。
略写:就是对次要内容,用一两句话、或较简单的一段话,简明地叙述一下。
在一篇文章中,详写和略写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
没有“详”,就无所谓“略”;没有“略"就无所谓“详”。
详写的内容必须是主要的,次要的不能详写,否则文章就罗嗦、冗长,材料堆砌,淹没了中心意思;但详写必须有略写配合,略写补充详写,使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
可见,详写和略写是两种互为补充的表达方法,二者是红花与绿叶的关系。
一般地说,详写经常用来表现“点”的情况,反映事物的深度;略写则往往概括“面”的情况,反映事物的广度。
三、详略与中心的关系1、要根据中心定详略。
总的原则是:要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来决定材料的详略。
在一篇文章里,详略得当,就能重点突出,更好地表现中心,增强表达效果。
2、选用详略有“三爱”:一是,对表现中心起重要作用的典型材料,要“偏爱”,当详写;二是,对表现中心起辅助作用的一般材料,要“关爱”,当略写;三是,对表现中心无关的材料,要"割爱”,舍掉不写。
四、如何确定详写和略写在落实详写、略写时,有“五看”:一看“文体”:【写人的文章】人物的思想品质、成就,是写作的重点,对人物的“五大描写”(外貌、语言、行动、性格、思想品质)要详写。
【记事的文章】事情的经过是重点,事情的发展、变化,要详写。
(叙事时,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带上感情来描述;细节部分要细致描写;感人部分,要写具体。
)主要人物要详写,次要人物要略写。
如《藤野先生》一文中,作者写藤野先生的外貌:"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通过细节描写突出了藤野先生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这就是详写。
详写、略写和不写一些写得不生动的作文,除了内容、语言的毛病之外,还常常有结构上平铺直叙、废话连篇、而关键的地方又写得不透等毛病,这些作文的作者还没有掌握好“详写、略写和不写”的基本功。
在这一讲里,我们就来练习怎样处理好“详写、略写和不写”的关系,使文章写得浓淡相宜、疏密有致,生动、实在。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幅照片,初步体会一下“浓淡相宜、疏密有致”这几个字的含义。
文章写得有疏有密,疏密相间,不仅能使主题突出,中心分明,而且还能使文章虚实相生,浓淡相宜,波澜起伏,错落有致,达到匀称和谐的境界。
那么,详略安排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呢?一、文章的题目:题目确定了写作的重点,重点就正是要详写的地方。
比如“课余生活的乐趣”,重点就是写课余生活,课堂上的事情就不能详写,否则就偏离了题目的要求。
二、文章的中心:围绕文章的中心选择了材料,还要围绕文章的中心区分这些材料的主次。
最能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材料,就是主要的材料,要详写;同表现文章的中心意思有一般关系的材料,就是次要的材料,要略写。
比如《枣核》一文的中心是表达海外华人的思乡之情,作者同窗住宅中的种种景物,最能表现文章的中心意思,就详写;而作者从动身访美到与同窗见面,同表现文章的中心意思有一般关系,就略写。
如果把这个安排颠倒了,就要喧宾夺主,不能很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
要注意,主要的不等于惟一的、次要的不等于可有可无的、略写不等于不写。
如果把应当略写的材料舍弃不写,就可能使情节不完整,或者使文章显得单调。
俗话说:红花还要绿叶扶,详写好比红花,略写好比绿叶。
三、文章的内容:以写群体为主要内容的作文,比如“我们的班级”、“我的好朋友”,不可能把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写出来,也不能只写群体中的一两个人。
常用的方法,就是详写一两个、两三个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再用“点名法”略写一二(如:“在我们班,象×××这样的同学还有很多……”),使点面结合,相得益彰。
叙事有详略【知识梳理】一、详写和略写写文章要注意文章的详略,详略安排得当,文章才会生动吸引人,中心突出。
1.详写: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
2.略写: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叙述。
详写和略写的例子:A.那天,父亲打了我一个巴掌,父亲打了我后,隔了一会,就自己走了,我非常难过,父亲也非常难过。
B.“啪”的一声,父亲那粗糙的手在我脸上印上了一座红色的五指山,我缓缓抬起沉默了许久的头。
他仍呆呆地立在离我一步远的地方,直愣愣地看着自己微微泛红的右手。
那手又慢慢地下落,划出一条弧线后紧紧地贴在裤腿上。
他静静地把目光移到我身上,我瞧见父亲那布满皱纹的脸微微泛红,嘴角轻轻地抽动了一下。
他忽地后退了一步,眼里充满了自责的眼神。
他什么也没说,摇着头,宽大的手一直垂着,低着头转身走开了,慢慢踱进了堂屋。
这两段话,哪一段描写的更好,为什么?3.详写和略写:对立统一、相辅相成。
详写的内容必须是主要的,次要的不能详写。
详写和略写是两种互为补充的表达方法。
一般地说,详写经常用来表现“点”的情况,反映事物的深度;略写则往往概括“面”的情况,反映事物的广度。
二、如何确定详略?1.文章的题目:题目确定了写作的重点,重点就正是要详写的地方。
比如“课余生活的乐趣”,重点就是写课余生活,课堂上的事情就不能详写,否则就偏离了题目的要求。
2.文章的中心:围绕文章的中心选择了材料,还要围绕文章的中心区分这些材料的主次。
最能表现文章的中心意思,就详写;同表现文章的中心意思有一般关系,就略写。
如果把这个安排颠倒了,就要喧宾夺主,不能很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
3.文章的体裁:为了把记叙文写得更好,常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
但是,必须“叙”详而“议”略,处理得当,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选择典型事例,以事托人在作文中,有的是通过一件事写一个人,有的是通过几件事写一个人,还有的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写两个人或几个人。
作文写作技巧:怎样安排详写和略写范文一:大家好,我是一名学生,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安排详写和略写相关的作文。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略写和详写的区别。
略写是在短时间内表述出主题,并简单阐述主要观点和理由,即在相同的字数内,简单明了的陈述出观点和理由。
而详写就需要在相对较长的篇幅内,充分展开观点和理由,给读者呈现更多的细节和实例。
那么,在实际写作中,我们该如何安排详写和略写呢?其实,有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先略写,再详写。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先在纸上用几句话略写出自己的主题和主要观点。
接着,根据文章要求的字数,计算出详写的大致篇幅和需要展开的观点和理由。
最后,根据所占比例完成详写部分。
当然,在写作中还有一些关键的要点需要注意。
首先是结构。
无论是略写还是详写,都需要有明确的结构。
通常来说,可以分为介绍、议论、结论三个部分,让读者更易于理解和阅读。
其次是用词。
在略写中,我们需要用简单明了、高效的词汇表达观点和理由。
而在详写中,我们可以适当使用一些比较生动、有感染力的词汇,让文章更有说服力。
总的来说,略详相结合是写作中的一种技巧,也是一种有益的习惯。
只有略写明确主题,详写具体论述,才能让文章更加严谨、清晰、生动,更容易打动读者的心。
范文二:大家好,我是一名学生,今天我想谈谈略写和详写这两个写作技巧的应用方法。
对于略写和详写的使用,我认为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实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不过,就我的个人经验而言,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先略写,然后再详写,从而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以下,我将详细阐述这个写作技巧的一些要点。
首先是略写。
因为略写通常要求在较短的篇幅内陈述观点和理由,因此需要注意简洁明了。
在表达观点时,可以用简单、直接的语言,将主旨表达清楚。
在论述方面,则可以运用少数的实例以及常见的规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而在这些过程中,需要注意语言简炼,节省文字。
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论点不偏离主题,清晰易懂。
其次是详写。
浅谈作文中的详写和略写摘要:一篇作文,详略得当,才能做到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如果平均使用力量,就成了眉毛胡子一把抓,把需要详写的内容淹没在一般内容之中,文章就没有主次,中心思想也就被淡化了。
所谓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泼墨如水,写深写透;所谓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惜墨如金,进行概括式的叙述,点到为止。
那么,在作文中,怎样安排详写和略写呢?根据我多年任教小学高年级语文的经验,其实文章材料的详略安排是有“法”可循的。
关键字:作文中心详写略写一篇作文,为了表达主题的需要,往往要用许多材料,其中能深刻表达主题的就是重点材料,行文中要详写,其他的材料就要略写。
详写和略写的内容安排得好,就叫详略得当。
作文详略得当,才能做到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如果平均使用力量,就成了眉毛胡子一把抓,把需要详写的内容淹没在一般内容之中,文章就没有主次,中心思想也就被淡化了。
在我的作文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分不清详略也把握不住详略。
怎样该详则详,该略则略呢?讲一个大家熟悉的故事: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着一座震惊世界伟著名雕像,奇怪的是:这座雕像雕得是世界伟大文学家巴尔扎克,但他却没有手。
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
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这部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大作。
他的学生把雕像上下反复地看了个够,最后,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
学生们赞不绝口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
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成就了后来震惊世人的大作。
罗丹的雕像是要通过他的脸部身躯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和智慧,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
写作训练(三)——详略得当一、什么是详写和略写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写得比较充分;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叙述。
二、详写和略写的关系在一篇文章中,详写的内容必须是主要的,略写是对详写进行的补充,使得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
三、如何进行详写和略写1、根据文题定详略。
题目确定了写作的重点,而大多数同学审题不认真会导致重点不突出,文题的重点就是要详写的地方。
审题:①同题比较法。
我们可以比较《发现幸福》和《捡拾幸福》两个题目,前者“发现”表示的是之前没留意到的或者忽略了的东西,发现过程应是详写的部分。
而后者除了写发现幸福,还得写“把幸福捡拾起来”当时的心理感受。
②抓关键词语法。
比如《捡拾幸福》这道题目,就有两个关键的词语,要理解好“捡拾”这个动词,捡拾的过程要详细写,也要理解“幸福”的含义,把幸福具体化,写出捡拾幸福时的心理感受。
2、根据中心意思定详略。
最能直接、具体生动地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地方要详写;同表现中心意思有些联系,不能不写但又不必详写的,就要略写。
文章正文部分事件的经过要详写。
开头、结尾,过渡、照应部分要略写。
某同学写《捡拾幸福》时,总共用了6段:①同学约我去踢球;②踢球后买冷饮喝,回家立刻洗了个冷水澡;③感到头痛,用体温计量体温;④发烧了,妈妈叫我躺下休息,帮我盖好被子;⑤妈妈为我煮粥,我看见妈妈忙出忙外的身影;⑥吃着香喷喷的粥,我感到幸福极了。
请判断一下,这6段哪些该详写?哪些该略写?段落:详略安排①同学约我去踢球;()②踢球后买冷饮喝,回家立刻洗了个冷水澡;()③感到头痛,用体温计量体温;()④发烧了,妈妈叫我躺下休息,帮我盖好被子;()⑤妈妈为我煮粥,我看见妈妈忙出忙外的身影;()⑥吃着香喷喷的粥,我感到幸福极了。
()3、确定详写和略写的内容后,就要下点功夫打造详写的部分。
具体可以运用:①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对象;②综合运用多种的描写方法(如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方面的描写,用环境描写加以烘托等等);③运用多种的修辞手法来增添文采,打动读者。
1.详写和略写确定材料的主次和详略是结构的重要问题,它对表现中心思想起保证作用。
详写,就是把与中心思想关系大的材料写得具体些、详尽些;略写,就是把与中心思想关系不太大的材料写得概括些、简略些。
详略得当,能使文章中心明确,重点突出,结构紧凑。
详略不当,势必造成文章主次不明,使读者无法把握中心。
处理详写和略写,首先要根据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
文章的中心事件或中心议题要详写,其他事件和问题要略写;有典型意义的材料要详写,一般性材料则略写。
例如鲁迅的《故乡》是以“我”回乡的见闻为线索来展开故事情节的,可写的人物和事件很多,但作品只选取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的事来写。
这两个人中,又分了主次。
杨二嫂的故事,只是在一个场面里,用几句精彩的话,展示了她的性格。
写闰土就不同了。
作者以细腻的抒情笔调描写了少年闰土活泼英俊的形象,娓娓动人地叙述“我”和闰土三十年前的一段交往。
接着作者又精细地刻画了阔别三十年后的闰土的面貌、衣着、动作和性格的巨大变化,诉说闰土所遭受的种种苦难和不幸,抒写了“我”的感慨和希望。
这样处理,完全是由“它揭露在三座大山压迫下,农村凋敝,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证明农村需要来个变革,为下一代开辟一条新出路”这一中心思想所决定的。
其次,要根据文体性质决定详略。
说理的文章,重在阐明主要论点的论证部分,因此,说理部分要详写,引证事例则略写。
例如《纪念白求恩》介绍白求恩的光辉事迹,开头只用了七十四个字,接着便详尽地阐述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指出我们应向他学习的地方。
2.段落和层次写作时,为了把文章的中心有层次地表现出来,一定要分段。
划分段落要根据中心的需要和内容的多少而定。
既要注意一个段落只说明一层意思,又要注意不要分得太细,同学们习作常出现两种情况:有时段落包含的内容太多,本来好几层意思,硬挤在一起,弄得层次不清;有时段落又分得太细,本来只有一层意思,硬分成几段,搞得支离破碎。
3.过渡和照应过渡是文章段落之间的桥梁,在文章中,前后相邻的两层意思之间,不仅要有内在的联系,而且在相连的地方要彼此衔接,语气贯通,让读者思路能够顺利地从前者过渡到后者,而不致发生间隙或阻隔。
成长类作文中的详写与略写
小时候,我喜欢踩着小石子一路跳回家,那时候的天真蓝,路
也好像特别长。
有次和小伙伴打赌,说谁能一口气跑到村口那棵大树下谁就赢。
结果我赢了,但也跌了个大跟头,膝盖都磕破了。
那时候觉得疼,
现在想想,其实也挺值的。
还记得那年夏天,我们一群人去河里捞鱼。
虽然啥也没捞到,
但大家玩得特别开心,衣服湿透了也不在乎。
那时候的河水真清凉啊,就像我们无忧无虑的童年。
上中学后,我开始有点烦恼了。
考试、作业、还有和同学们的
小摩擦,都让我头疼。
但每次遇到困难,我都会想起小时候的那些
经历,告诉自己要坚强。
有次考试没考好,心情特别低落。
但回家的路上,看到夕阳下
的田野,突然就觉得其实也没啥大不了的。
生活就像这田野,有时
候看似平淡,但也有它自己的美。
现在长大了,经历的事情也越来越多。
有时候会觉得累,但想想小时候的那份纯真和勇气,我就知道自己还能继续走下去。
有时候也会怀念小时候的那些日子,那时候的我们好像什么都不怕,什么都想尝试。
但现在,我知道自己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莽撞了,要学会承担更多的责任。
不过,就算生活再忙再累,我也不会忘记那些美好的回忆。
它们就像一盏灯,照亮我前行的路。
作文教案详写和略写第一篇:作文教案详写和略写[目标要求]写记叙文,不管记叙何人、何事,文章应确立一个明确的中心意思。
中心意思一确定,要根据表现中心意思的需要去选择材料,有详有略地记叙。
[写作指导]写记叙文如何才能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呢?必须在这三个方面下工夫。
一、弄明白什么是详写和略写所谓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所谓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叙述。
二、弄清楚详写和略写的关系在一篇文章中,详写和略写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
没有“详”,就无所谓“略”;没有“略”就无所谓“详”。
详写的内容必须是主要的,次要的不能详写,否则文章就罗嗦、冗长,材料堆砌,淹没了中心意思;但详写必须有略写配合,略写补充详写,使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
可见,详写和略写是两种互为补充的表达方法。
一般地说,详写经常用来表现“点”的情况,反映事物的深度;略写则往往概括“面”的情况,反映事物的广度。
三、如何确定详写和略写在一篇文章中,哪些地方应浓墨重彩细加叙述和描写,哪些地方只要一笔交代,这不是根据写作者掌握材料的多寡来决定的,也不是根据个人的喜好来决定的。
确定哪些地方应详写,哪些地方要略写,这是有原则的。
简括地说:最能直接的、具体生动地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地方要详写;同表现中心意思有些联系,完全不写,就会对主要方面有影响——或者使情节不完整,或者使内容显得单薄,或者使详写部分缺少陪衬,这些属于不能不写但又不必详写的,就要略写。
学生作文,在处理详略的问题上,容易犯两种毛病:一是掌握的材料多,就多写、滥写;掌握的材料少,就少写,或不写。
二是喜好的、熟悉的就多写,反之则少写,或不写。
譬如不管与表现中心意思是否有关,总要有几句景物描写,有时甚至一写一大段。
这些都应提醒学生在写作中加以表现。
[练习题目]人是一种群居动物,我们生下来就生活在人群中。
巧妙剪裁详写和略写(第12讲7.22)
什么是剪裁?
就是把已有的材料根据中心的需要作适当布局结构,象缝纫师傅一样把材料拼裁出各种不同的款式。
它是作者对作品所用材料的取舍详略、细节的选择和方法的运用。
剪裁体现在哪些方面?
1、选材要严
1、所用的材料必须合乎社会生活。
2、所用的材料必须具有代表性、典型性。
2、细节要细
详略得当的方法是什么?
一、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
事情的发生阶段,往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事情的中心。
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
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是整篇文章的主体部分,具体体现中心思想,需要详写。
二、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
“面”上的内容往往是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
“点”上的内容往往是文章的重点,直接体现中心思想。
当然,在重点突出详写的部分时,也不能忽视略写的部分。
略写虽是寥寥几笔,但运用得好,文章重点就突出、主题就鲜明,起到“绿叶映衬红花”的作三、要选作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典型材料要详写。
必要的交代、说明、过渡等跟突出中心思想关系不大,要写得少,写得疏,写得简略,要轻描淡写,但不能不写。
四、记叙描写时,结合抒情,议论的,记叙描写应详写,抒情议论可略写。
运用先倒叙后顺序相结合的,倒叙部分可略,顺序部分可详。
如果当中还安排了插叙。
插叙部分应略写。
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常有对景物的描绘,写人记事部分就详、写景部分该略,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情景交融,但情是由于景和物而发生的,所以描写景物是基础,应详写。
抒情就该写略写。
有些文章采用总叙,分叙点面结合的方法,那么总叙应详写,其他的方面就应略写。
议论文以论理为主,目的在阐明某种道理宣扬某种主张,所以,议论部分应详写。
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
换句话说就是把主要内容细致地描写出来,必须是写得具体、生动、形象、完整。
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
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叙述。
换句话说就是对次要内容,用一两句话、或较简单的一段话,简明地叙述一下。
通俗点说,详写就是扩充材料,略写就是缩减材料。
我们现在明确的详写和略写的含义,那详写略写与作文中心有什么关系呢?
总的来说要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来决定材料的详略。
在一篇文章里,详略得当,就能重点突出,更好地表现中心, 增强表达效果。
2、哪些地方要详写, 哪些地方要略写?
最能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材料,写事的文章中的事情的主要片段,写人的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写景的文章中的景物特点,这些都是要详写的,要写的细致,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带上感情来描述,细节部分更要细致的描写。
而略写的部分一般都是次要材料,次要人物,次要情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