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人民版)高中历饿史选修4课件专题61中国
- 格式:ppt
- 大小:5.40 MB
- 文档页数:41
【创新设计】(某某专用)2016-2017高中历史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时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课时作业人民版选修1一、选择题1.学习了“一国两制”后,下面四位同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哪一位同学的观点最符合“一国两制”的理论( )A.王山:“一国两制”只适用于中国,对其他国家不适用B.赵明:“一国两制”会改变中国大陆社会主义性质C.许华:“一国两制”首先要坚持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D.李力:“一国两制”就是要改变港、澳、台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解析“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国是两制的前提。
答案 C2.(2014年1月某某学考)“我们一贯主X爱国一家。
统一祖国,人人有责。
希望某某当局以民族利益为重,对实现祖国统一的事业作出宝贵的贡献。
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
……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
上述材料出自( )A.1979年发表的《告某某同胞书》B.1981年发表的《关于某某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C.199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某某国某某同胞投资保护法》D.1995年发表的《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可知答案为A项。
答案 A3.“雨霁天晴,万紫千红增特色;凤鸣莺啭,三通两制促和平。
”此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20世纪( )A.60年代末B.70年代初C.70年代末D.80年代初解析考查的是对改革开放时期的特征的理解。
“一国两制”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三通”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
80年代以来,全面阐述了“一国两制”的深刻含义,同时两岸“三通”的限制也逐渐放宽。
答案 D4.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某某国宪法》,其中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2023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一章:晚清时期1.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的起因和影响- 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局势- 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早期政治发展2. 遭受列强侵略的近代中国- 鸦片战争及其后果-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北京条约- 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原因和特点第二章: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知识分子的觉醒和提出的新思潮- 五四运动的爆发与对传统文化的批判2. 北洋政府与国共合作的形成- 北洋政府的建立与政治动荡- 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与国共合作- 工农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逐渐崛起第三章: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1. 抗日战争的爆发与中国抗战的胜利- 九一八事变与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 八年抗战的艰苦与牺牲- 中国抗战胜利的意义和影响2. 国共内战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国共内战的起因和发展- 解放战争与人民解放军的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宣告与早期建设第四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1. 改革开放的背景和意义- 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和内容- 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和成就- 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 现代化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和影响力结语: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在近代历史中所经历的磨难和发展的道路。
以晚清时期国家的衰败,到民主革命的崛起,再到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带来的巨大变革,最终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中国历史的进程令人瞩目。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新角色和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