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知识:应用文的含义和特点
- 格式:docx
- 大小:18.04 KB
- 文档页数:4
应用文写作概述应用文写作概述学习要求:学习本章了解:应用文写作的概念、分类;应用文的作用和写作要求。
掌握:应用文的概念、特点;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素。
重点掌握:主旨、材料、结构的概念,写作要求;应用文开头、主体、结尾的写作方式;叙述、说明、议论的表达方法;应用文的语言要求。
一、重难点内容提示(一)应用文的概念、特点应用文写作是研究应用文体写作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它具有系统的理论性和极强的实践性。
1.应用文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为处理公私事务而常用的具有某种固定格式和直接应用价值的文体。
2.应用文的特点(1)文体的实用性实用性,是指应用文无论在处理公共事务还是私人事务中,都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
“实用”是应用文最重要的特点,文中不仅要摆出这个问题是什么,而且要明确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具体意见、办法,直接为解决现实问题而写。
实用性是判断应用文好坏的价值尺度。
应用文的实用性还表现在写作的时效性上。
延误时间,时过境迁,就失去它的实用价值。
(2)体式的规范性应用文体式的规范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种的规范,即办什么事用什么文种,有大体的规定,不能乱用。
二是格式的规范,即每一文种在写法上有大体的格式规范,不能随意变更。
(3)内容的真实性真实性是指内容的真实确凿,实事求是。
应用文是管理工作的工具,要为解决现实问题,指导实际工作服务,因而它完全排斥虚构和杜撰,文中所写的数据、材料等,要真实、准确;所发布、传达的上级指示精神是确切,没有经过任何艺术加工,否则作者将承担一定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4)语言的简明性简明性是指应用文在语言上尽量简洁、明确。
应用文是办事的,简洁,才能提高办事效率;明确,才能保证工作质量。
应用文要避免使用一些不切实际的形容词和不适宜的比拟、夸张等修辞方法。
(二)应用文的分类1.公务文书公务文书,简称公文。
人们通常说的公务文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公文指法定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具有规范格式的文书材料。
第一章第二节应用文的含义、特点、作用与分类1、应用文的含义:应用文也称实用文,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使用的具有直接效用和一定体式的文书,是处理公私事务、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指导实践的工具。
2、应用文的特点:实用性、模式性、真实性、时效性3、应用文的作用:①明法传令,处理事务②实施管理,维护秩序③协调沟通,促进交流④凭证依据,文献参考4、应用文的种类:第三节应用文的内容要素一、应用文的主旨(一)主旨的含义:文本主旨从写作学的角度看,它既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即观点、看法、结论等的思想认识方面的内容,又指人们办事时所持的主观意图,即主张、要求、意见等思想意向方面的内容。
主要有三种情况:1、看法、观点型主旨 2、要求、主张型主旨 3、综合型主旨(二)主旨的作用 1、“灵魂”作用 2、“统帅”作用(三)主旨的要求1、正确。
主旨正确是写作应用文的出发点和归宿2、鲜明。
立足于写作目的,将文本的观点和作者的意图和态度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
3、集中。
主旨单一,只能确立一个中心(四)主旨的确立1、据“实”确立主旨(实,是指社会实践需要和客观实际情况)2、遵“令”确立主旨(令,是指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领导意图)(五)主旨的表达1、标题彰显主旨2、开篇开宗明义3、结尾归结主旨4、领句概括主旨第三章第一节命令与议案(一)命令1.命令的适用范围: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2.命令的特点:1)权威性和强制性,受文者必须服从,不得抵制和违反。
2)使用权限严格限制性。
3.命令的种类:公布令、行政令、嘉奖令、任免令?4.命令的写法:标题:命令的标题三种构成形式:一是由发令机关名称、命令主题、文种构成;二是由发令机关名称或发令人身份、文种构成;三是由命令主题、文种构成令号:一是只标出其顺序号;二是其顺序号不入机关一般公文序列而单独编排,且其起讫不以年度为限而以任期为限主送机关:针对大范围的组织和人员的普发性命令不标主送机关,针对具体单位和人员的命令则应标出主送机关正文:公布令一般由公布对象、公布依据、公布决定、执行要求组成;行政令一般由发令缘由、命令事项、执行要求组成;嘉奖令一般由事迹简述、事迹评价、奖励决定、提出希望组成落款:由领导人的职务、姓名及发令日期构成(二)议案一)议案的适用范围:1议案是平行文,但在行文性质及程序方面又有上行文特征。
应用文的概念和特点第一节应用文的概念、特点应用文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体,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的工具,有的应用文还用來作为凭证和依据。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交往越來越频繁,事情也越來越复杂,因此应用文的作用也就越來越重要了。
一、应用文的概念应用文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处理公务或私务所使用的具有某种惯用格式和直接实用价值的文章。
包括机关应用文和私人应用文两类,或称为公务文书与私务文书。
应用文与人们的关系最为直接密切,使用频率也最高。
应用文不是一种文章样式,而是一些文章的统称。
应用文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政府要实行依法治国、有效管理,就要有各种法规文件等诸多公务文书;企事业单位要正常运转,也要有许多的计划、总结等事务文书;个人之间要进行商务往來、交通信息、沟通感情等,也都需要函件往來等。
至于个人自身的发展,更离不开应用文,如写求职信、毕业论文和学术论文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关系的活跃、日常交流信息的增加,应用文的使用将越來越多,越來越广泛。
应用文写作不同丁•文学写作。
从功用性角度來看:应用文写作具有直接的功用性,它主要是用來办理事务、用來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文学写作不以直接办理事务为目的,而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提供审美享受为宗旨°从真实性角度來看:应用文写作完全排斥虚构和杜撰,要求所依据的材料真实、准确, 内容实事求是;文学写作要求的是艺术的真实,即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或发展趋向,因而不要求写真人真事,可以大胆进行艺术虚构。
从语言表达角度看:应用文的表述要求准确,不能产生歧义,简明精练,具有半实的特点,对比喻、比拟、借代、夸张、衬托等修辞方式的使用有一定的限制;文学写作则多用此类修辞方式,以达到特定的艺术效果。
从思维与结构角度來看:应用文写作更侧重逻辑思维:而文学写作侧重丁•形象思维。
应用文的特点应用文的特点是实用性强、真实性强、针对性强、时效性强、格式化比较固定等。
应用文的含义通常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处理公私事务、传播信息、表达意愿等所应用的具有一定格式的文体总称。
一、何为应用文应用文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在处理公私事务时经常使用的实用性文体,是保证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正常运转的重要工具,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文体。
是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处理各种事物时,经常使用的具有明道、交际、信守和约定成俗的惯用格式文体。
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的工具,有的应用文还用来作为凭证和依据。
应用文像其他文章一样也是一种传媒,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的工具,有的应用文还用来作为凭证和依据。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事情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应用文的功能也就越来越多了。
所谓应用文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为处理实际事物而写作,有着实用性特点,并形成惯用格式的文章。
二、应用文四要素1.主题每篇应用文都要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
主题越是具体专一,应用文就越容易写出。
2.为谁而写私人信件为家人、朋友、爱人而写;商务信件为生意伙伴而写;广告为一般大众而写;海报为某一群人而写。
了解了为谁而写,就可以使应用文的内容适度而得体,使你的信息能全面地传达给对方。
3.写作目的为什么要写这篇应用文?是要把你的信息提供给对方,还是要求对方给你提供信息?是洽谈生意还是联络感情?一篇应用文尽管确定了主题,有时却达不到目的,这是为什么?目的不明确,就会造成内容不确切,造成费解。
4.文章的格式和结构不同类型的应用文其格式和结构是不相同的。
信件有信件的格式和结构,广告有广告的格式和结构。
不了解各类应用文的格式和结构,就写不好应用文。
三、应用文特点1.实用性强应用文在内容上十分重视实用性。
它是用来办事、解决实际问题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应用文写作知识:应用文的含义和特点
应用文的含义
应用文是机关单位、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办理公务以及个人事务而使用的具有特定形式或惯用格式的文字。
这里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应用文的主体包括单位和个人,即个人与个人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往来之文字;二是既可以用于处理公务活动中的事务,也包括用于人们的生活、交际等,而且对公私事务的作用是直接的,而不是间接的;三是有特定形式或惯用格式,这些格式为社会所遵循、使用;四是包括,也包括零星文字材料等,形式多样。
根据以上几点,消息、通讯等新闻文体、传记等史传文体、广告文案不属于应用文,应视为实用文体。
应用文与实用文的关系。
应用文的特点
就全部应用文而言,其特点应该有两个,一个是实用性,一个是惯用格式。
为了更具体地说明应用文的这两种特点,我们将其具体化为以下几点予以介绍:
.价值的直接实用性
应用文的主要工具是文字。
只有文字的成熟或成熟的文字,才使应用文的产生有了不可缺少的客观条件。
从历史上
看,应用文的载体是竹简、缣帛、钟鼎和纸张。
欧阳修《与陈员外书》云:“古之书具,惟有铅刀、竹木。
而削札为刺,止于达名姓;寓书于简,止于舒心意,为问好。
”我们的先辈无论大事小事,必先“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从而形成了以神、鬼、上天、祖先为精神依托的神权政治统治模式,而掌握刀笔并把神事活动的情况记录下来,也便成了我们最早的应用文,这些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应用文,从一开始就体现出其异乎显著的实用性。
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指出:“任何机关做决定、发指示,任何同志写……要靠有用。
”“直接实用性”是应用文区别于其他的根本属性。
与其他相比,理论重在析理,给人以知识;文学作品重在给人以审美愉悦,以陶冶读者性情为主;而应用文不同,它重在为人们处理公私事务服务,作为临民治事的工具,它的功能是通过直接的实用价值体现出来的。
应用文直接实用性的体现是多方面的。
在内容上,应用文应有很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能反映社会生活实际,切实解决公私事务。
在形式上,应用文的结构、格式、语言等要为直接实用性服务,语言要浅切、易懂、规范,讲求准确无误、直观明了。
在时效上,应用文要讲求内容的单一性和强烈的时效性,一切从提高工作效率出发,要迅速及时,以免延误时机,影响工作,造成损失。
.材料的完全真实性
应用写作以“应”付生活,“用”于事务为目的,它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不允许虚构、虚拟、合理想象、移花接木、张冠李戴。
这一点与文学作品不同,文学作品也讲求真实,但文学作品的真实更强调艺术的真实,允许艺术的虚构,其“真实”是文学的真实,是相对的,它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
应用文的材料的真实,是一种完全的真实。
要做到完全的真实,至少要做到“三真”:一是选用的材料本身必须是真实的,是符合客观实际和社会生活现实的;二是写作时动用材料的方式是得当的,反映给阅读者即受众的材料必须是真实可靠、准确无误的。
有的材料是真实的,是生活中发生的,但使用是不得当的,如移花接木、张冠李戴。
三是材料的选用与事实核心或实质是一致的。
即材料的取舍与应用文主旨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的,材料必须充分地支撑观点。
如一份表扬某村是计划生育模范村的文稿,使用的材料是:该村十五年只生育了一个人口。
事实是:该村是贫困村,小伙子无法找到对象,十五年只有一位小伙子找到了对象。
这段材料是真实的,使用也是真实的,但这段材料只能说明该村的贫困现象,不能说明该村是计划生育模范村。
材料的实质与表达主旨之间不能出现悖反。
写作格式的模式性
写作格式的固定是应用文的显著特点。
它的形成,一方
面是因为约定俗成,是历史留传、人们习以为常、共同遵守的,任何人不可随意违反它的固定的格式,否则就是不伦不类的,就达不到应用文的写作目的。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些陈旧的约束人们的精神甚至是反映封建尊卑压迫关系的繁文缛节的格式,我们要敢于突破,敢于创新。
日常应用类应用文的格式主要是约定俗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