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019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2 自然环境(第1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63.50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2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亚洲的自然环境章节内容主要包括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特征。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理解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但对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和内在联系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逐步形成对亚洲自然环境的整体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特征,掌握亚洲自然环境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自然环境的情感,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特征。
2.难点:亚洲自然环境特点和内在联系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针对性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准备好教学PPT,明确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亚洲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关注亚洲的自然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特征,让学生初步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
3.操练(15分钟)针对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例如:“亚洲的地形对气候有什么影响?”、“亚洲的河流和湖泊分布有什么规律?”等。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家乡,谈谈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巩固所学知识。
自然环境教案学科七年级地理教案课题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第一课时)主备课人年级备课时间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2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能力目标能力目标1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2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2 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依据新课标制定教学重点亚洲的位置特点依据学情制定教学难点本节课学生对地形的空间理解比较困难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导入新课点出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
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学生感受体验吸引学生兴趣自学过程:一、回顾上学期所学内容,说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说出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二、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1、请同学们读2页教材及图6.1(“东西两半球图”)回答,亚洲在哪个半球?小结:亚洲主要位于和。
2、学生看“亚洲的范围图”)回答。
读2页6.2图完成P3活动一(1)(2)1)、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南面是洋、北面、东面洋。
2)、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完成P3活动二(1)、亚洲的西北是洲,以、、、、、为界。
(2)、西南临,以为洲界;(3)、东北隔着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隔海相望。
3、读2页6.1图找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1)、亚洲不但所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
(“七大洲面积比较”图)从此图可以看出面积最大。
2)、读6.2(东西两半球图)比较各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东西距离最长。
6.2 自然环境【教学目标】1. 阅读亚洲地形图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中部高、四周低。
2、分析地形剖面图归纳亚洲的地形地势特点。
3.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初步学习分析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难点】学会阅读地形剖面图来分析某地的地势特点【教学方法】讨论读图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导入】:复习亚洲的位置,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大洲?【新授】:一、亚洲地形特点1、让学生读图6.8,看图例,注意海拔5000米以上,3000—5000米,以及200米以下分别用什么颜色表示,然后找出这几种颜色分别在图中的哪些区域?3、阅读图6.9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来分析亚洲的地形地势特点。
二、河流: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分布1、读图6.8,让学生找出课本P6中第三节文字所提到的河流的发源地、位置和流向以及注入的海洋。
由此可得出河流分布的特点。
2、阅读材料P8的“阅读材料”,并从图6.5中把这些地名找出来,看哪小组找得最快。
3、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课本P8页的活动(教师通过此活动来分析学生对以上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情况)①阅读图6.11分析归纳北美洲的地形特征;②读图6.12,指出北美洲大陆沿北纬40°纬线自西向东地势的变化特点。
③以密西西比河为例,解释北美洲的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一、亚洲的地形特点:中部高、四周低二、亚洲的河流流向特点: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分布【教学反思】第 1 页。
2019年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环境》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亚洲在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等方面的自然环境特点;2、学会运用不同类型的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自然环境特点;二、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主题一:世界第一大洲(一)面积最大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面积最小的是。
(二)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读书P2图6.1亚洲主要位于半球(东西半球)、半球(南北半球)2、纬度位置:方法是先读最南最北的纬度,看有那些特殊的纬线穿过,然后概括出纬度位置特点,通常表述为位于XX带(五带)。
读书P3图6.4,亚洲自北往南被、、三条特殊纬线穿过,所以亚洲跨越带、带、带,大部分属于带。
3、海陆位置:方法是了解区域所处的大陆或洲、地区,按方位认识周围的大洲和海洋。
读上图和《地理图册》“世界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大陆:亚洲位于大陆的部。
(2)大洲:亚洲西北连D 洲,西南是E 洲,东北是F 洲,南望G 洲(3)洲界:亚欧是H 山脉,I 河,J 海,K 山脉,L 海,海峡。
亚非是M 运河亚洲和北美洲是N 海峡(4)海洋:亚洲北临A 洋,南临B 洋,东临C 洋学习主题二:地形和河流(一)地形一般方法是首先找出主要地形区,明确位置和海拔,然后分析地形类型和地势特点,最后归纳总结表述。
(还应注意特殊的地理事物,如书P5阅读材料“亚洲地理集锦”)读上图和书P4“亚洲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高原:(1)高原,(3)高原,(4)高原山脉:(7)____山脉平原:(11)_____平原,(12)___平原,(14)___平原小结:亚洲地形特点是地表起伏_,地势___、___。
(二)河流●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形对其河流的流向会产生什么影响?●在地形图上观察鄂毕河、叶尼塞河、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的位置及流向。
学习主题三:复杂的气候1、一般方法是首先找出有多少种气候类型,分布广的是哪些气候,然后分析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最后是分析主要气候的特点。
第二节亚洲的自然环境第一课时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学习目标:1、认识亚洲地形特征,记住主要地形区;2、掌握亚洲主要河流的名称,分析亚洲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学习重点:主要地形区和河流名称及位置学习难点: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自主预习:学生读(“亚洲地形图”)回答。
1、这种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高度,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地形类型,这是地形图。
2、学生读图查找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自西向东亚洲的三大半岛依次为、、,其中是世界上最大半岛。
3、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请同学们读(“亚洲地形图”)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注入的海洋。
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如:黄河、长江流入洋,鄂毕河、叶尼塞河流入洋,湄公河流入洋,恒河、印度河流入洋,这些最终注入海洋的河流为外流河。
另外亚洲还有内流河,如、。
4、在这些高山大川之间,还有一些著名的湖泊。
请大家在图上找出:世界上最大的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是、死海是世界点。
合作探究:1、分析亚洲地形特点:主要地形类型是、;很大;高低;平均海拔高,仅次于南极洲。
2、读地形剖面图(“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北纬40度的地形剖面图”)观察区别两图。
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大,高,两侧的特点。
而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高低。
3、河流分布特点:受地形影响,亚洲地势的特征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部,向四周分布的特点。
4、图上找出亚洲的地理之最,然后互相提问成果展示(自信地举起手,展示你的风采)解难答疑(通过老师的分析和总结,把你掌握不牢的地方写在下面留白处)反馈练习:1、从亚洲地形图上看,下列地形海拔最高的一组是()A.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B.伊朗高原、蒙古高原C.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高原D.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2、亚洲最大的平原是()A.西西伯利亚平原B.东北平原C.印度河平原D.恒河平原3、下列河流中,最终注入印度洋的是()A.鄂毕河B.叶尼塞河C.黄河D.恒河4、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A .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B.呈环状围绕着青藏高原C.呈放射状从四周流向中心D.由东向西流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B.死海是世界最低点C.马来群岛是世界最大的群岛D.青藏高原是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课堂小结:地形和河流地形:亚洲地面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 6.2 自然环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 6.2 自然环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 6.2 自然环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自然环境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归纳一个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2、通过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学会总结归纳两大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亚洲、北美洲地形特点难点: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3. 教学用具课件4. 标签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过程1、展示“亚洲地形图".2、指导学生基本的读图方法,观察陆高海深表.结合地图判断不同图下颜色各代表什么地形。
我们来认识一些主要的地形区,描述一下它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
请不同组的学生展开竞赛抢答,增强组内的合作意识,活跃气氛。
3、学生查图讨论回答各地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引导: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置和海拔方面考虑,得出亚洲地形特点板书:地势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亚洲地面高低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4、引入地形剖面图。
(展示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北纬40度的地形剖面图)观察区别两图:学生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
而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东西高中间低。
河流是构成自热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
1、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长河众多,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流入的海洋。
【课题】七下 6.2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第1课时)市中区安城中学张慎全【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学习目标】1.运用亚洲分层设色地形图说出亚洲地形特点。
(重点)2.运用亚洲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亚洲地势特征。
(重点)3.通过对亚洲地形、地势的探究,掌握分析大洲地形、地势的方法,并能够分析北美洲地形、地势特征。
【教学模式】讲练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和结合多媒体动画演示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指导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地图、多媒体【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师:从这首熟悉的歌曲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亚洲的雄伟壮丽.作为一个亚洲人,亚洲有那些值得我们自豪呢?亚洲又拥有哪些自然环境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接着学习亚洲的自然环境:1.查找亚洲的世界地理之最:喜马拉雅山--世界最高大山脉青藏高原--世界最高高原死海--世界最低的洼地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半岛乞拉朋齐--世界的“雨极”2.查找并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亚洲的世界之最。
师指图,生回答。
据学生回答,师强调指出:不同版本的分层设色地形图,其颜色代表的海拔高度各不相同,因此判读分层设色地形图时一定要注意看图例。
亚洲地形中,高原、山地为主体,平原、丘陵、盆地均有大面积分布,那么这些地形又具有什么样的分布特点呢?(板书)探究三亚洲的地势特征师出示“亚洲地形”图和“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图,引导学生读图探究亚洲的地势特征:1.看图例,注意海拔5000米以上,30003.看亚洲地形剖面图,亚洲沿30°N纬线,地势有什么样变化?4.看“亚洲地形”图,查找沿80°E自北向南走,地势会有什么样的变化?5.查找珠穆朗玛峰、死海、青藏高原、贝加尔湖,思考:亚洲地势起伏有何特点?6.由以上观察可以总结得出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什么?师引导学生总结分析大洲地形特点的基本方法:1.观察地形剖面图,说出地势高低起伏的【当堂达标】1.亚洲的地势特点是()A.西高东低B.南高北低C.中间低,四周高D.中间高,四周低2.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号称“地球之巅”的()A 厄尔布鲁士山 B乞力马扎罗山 C 珠穆朗玛峰 D 阿空加瓜山3.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是()A 里海B 黑海C 死海D 贝加尔湖4.关于亚洲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有()A 平原多分布在大陆周围B 许多平原土壤肥沃,农业发达但人口稀少C 亚洲最大的平原是我国的东北平原D 平原是亚洲最主要的地形类型5. 读亚欧大陆图,完成下列各题。
第二节自然环境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亚洲的学习,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出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2、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难点】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图指导法、练习法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练习】
读“亚洲地形图”,回答:
(1)A山脉;
B山脉;C山脉;
(2)河流:D;
E;
(3)高原:G高原;
H高原;
(4)平原:①平原;
②平原;
(5)半岛:③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