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2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44.00 KB
- 文档页数:14
绝密★启用前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专题一《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3.0分,共45分)1.如果n为第ⅡA族中某元素的原子序数,则原子序数为(n+1)的元素可能位于()A.ⅢA或ⅢBB.ⅣAC.ⅠBD.ⅠA2.下表给出几种氯化物的熔、沸点:则下列各项中与表中数据一致的有()①CaCl2属于离子晶体②SiCl4是分子晶体③1 500 ℃时,NaCl可汽化④MgCl2水溶液不能导电A.仅①B.仅②C.①②④D.①②③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属只有正价,非金属只有负价B.氟无正价,氧无最高正价C.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D.同周期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4.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B.C.D.5.具有下列结构示意图的微粒,既可以是原子又可以是阴离子或阳离子的是()A.B.C.D.6.核电荷数小于或等于18的元素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余电子总数一半的元素种类有() A. 1种B. 2种C. 3种D. 4种7.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变化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大小:S2->O2->Na+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Br<HCl<HFC.碱性强弱:KOH>NaOH>LiOHD.还原性强弱:F->Cl->Br->I-8.如果发现了116号元素,对它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位于第七周期②是非金属元素③最外层有6个电子④没有放射性⑤与氧同主族⑥与氯同主族A.①③⑤B.①③⑥C.②④⑥D.②③⑤9.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横行为一个周期B.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C.电子层数相同的粒子,对应的元素不一定为同一周期D.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为18种元素10.分子式为C5H11Cl,含有三个甲基的有机物有()A. 2种B. 3种C. 4种D. 8种11.下面关于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②所有电子在同一区域里运动③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④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12.下列各组元素中,按最高正价递增的顺序排列的是()A.碳、氮、氧、氟B.钠、镁、硅、硫C.氯、硫、碳、钾D.锂、钠、钾、铷13.某晶体中含有极性共价键,关于该晶体说法错误的是()A.不可能是离子晶体B.不可能是单质分子构成的晶体C.可能是分子晶体D.可能具有较高的熔沸点14.在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稀有气体的原子能形成分子晶体B.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离子键C.原子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D.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均很高15.下列化学式能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A. NaOHB. SO3C. CsClD. SiO2第Ⅱ卷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11.0分,共55分)16.已知溴元素的元素符号为Br,溴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专题测评(满分100分,用时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1. 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 W3+、b X+、c Y2-、d 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质子数c>bB.离子的还原性Y2->Z-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D.原子半径X<W解析:1—18号元素的离子a W3+一定是Al3+,与Al3+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的b X+、c Y2-、d Z-分别为Na+、O2-、F-。
判断出具体的元素后,四个选项中比较的内容则很简单。
答案:B2.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下图形象地表示: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互为同位素B.①②③为同素异形体C.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D.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解析:此题用图象形象地表示了原子的构成,形式新颖。
看懂图的意思,它们都只含一个质子,均为氢元素,不难得出答案。
答案:A3. R、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一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m、n 均为正整数)( )A.若R(OH)m为强碱,则W(OH)n也为强碱B.若HXO m为强酸,则Y是活泼非金属元素C.若Y的最低化合价为-2,则Z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D.若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解析:由题意可知,R、W、X、Y、Z为第二或第三周期元素。
若R(OH)m为强碱,可能是NaOH、LiOH,则W(OH)n可能为Be(OH)2、Mg(OH)2、Al(OH)3,都是弱碱;若HXO m为强酸,则X是活泼非金属元素,则Y的活泼性>X的活泼性,因此Y是活泼非金属元素是正确的;若Y的最低化合价为-2,则Y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位于第ⅥA后面的Z元素,其最高正价可能为+7(氯元素)或0价(氟元素);若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即X位于第ⅤA,则R位于ⅢA,可能为硼也可能为铝,故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的说法是错误的。
化学苏教必修 2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第1周期内的元素之间能形成离子键B.元素周期表第ⅠA族内的元素之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阴离子和阳离子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2.下列各组微粒半径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Na<Si<PB.O2->Mg2+>Al3+C.Ca>Ba>Ca2+D.Cl->F>F-3.元素R的原子序数是15,下列关于R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R的最高正化合价是+5B.R是第2周期第ⅤA族的元素C.R的氢化物的分子式是RH3D.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4.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Y>X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C.WX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5.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与X属于同一主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元素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B.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弱C.化合物YX、ZX2、WX3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 Y>r Z>r W>r X6.目前人类已发现的非金属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共有16种,下列对这16种非金属元素的相关判断中()①都是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4②单质在反应中都只能作氧化剂③氢化物常温下都是气态,所以又叫气态氢化物④氧化物常温下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①③正确C.只有④正确D.①②③④均不正确7.三种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非金属元素A、B、C,其氢化物的化学式分别是H x A、H x B、H x C,经测定H x A在500 ℃时有1%分解,H x B在150 ℃时有10%分解,H x C在1 000 ℃时仍未分解。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1.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C的原子序数的差是8,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B原子的原子半径最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A<CB.元素A与B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C.元素B与D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C>D2.短周期元素 A、B、C、D、E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B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C、D 为金属元素,且 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K 层电子数,而 C 的阳离子半径大于 D 的阳离子半径;若往 E 单质的水溶液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能观察到先变红后褪色的现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的氢化物和E的氢化物能反应,且得到的产物只含有共价键B.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ⅠA族C.五种原子中E的原子半径最大D.A的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B的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Z原子序数相差8, Y元素的焰色为黄色,Z元素的最高价为+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2-的离子半径大于Y+的离子半径B.H2Z的沸点高于H2XC.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W的强D.Y2X2和Y2Z的晶体类型和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MgF2的电子式:B.中子数为15的硅原子: S1429i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D.NH3•H20 的电离方程式: NH3•H20 NH4+ + 0H-5.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 .碘升华B .溴蒸气被木炭吸附C .NaCl 溶于水D .HCl 气体溶于水6.短周期主族元素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原子, 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W 原子的核电荷数等于X 、Z 原子核电荷数之和,X 和Z 同主族。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多样性》测试卷(含答案)】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多样性?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 1.以下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O2和O3 B.H2O 和H2O2 C.CH4和CH3CH3 D.和CH3—CH2—CH2—CH3 2.复印机工作时空气中的氧气可以转化为臭氧:3O2===2O3,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B. 1 mol 臭氧比1 mol 氧气的能量高C.空气中臭氧比氧气更稳定D.氧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会放出能量 3.根据表中给出的几种物质的熔沸点数据,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SiCl4是分子晶体B.单质硼可能是原子晶体C.AlCl3加热能升华D.NaCl的键的强度比MgCl2的小4.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化学键只存在于分子之间B.化学键只存在于离子之间C.形成化学键的微粒可以是原子也可以是离子D.化学键是相邻的分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5.以下分子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与HF 相同,且只有两个极性共价键的是() A.CO2 B.N2O C.H2O D.CH4 6.卤素互化物是指不同卤素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__′型卤素互化物与卤素单质结构相似、性质相近。
如图是局部卤素单质和__′型卤素互化物的沸点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图。
试推测ICl的沸点所处的范围() A.Cl2和BrCl之间B.Br2和IBr之间C.IBr和I2之间D.BrCl和Br2之间7.以下对同一周期的元素所叙递变关系错误的选项是() A.金属性逐渐减弱B.非金属性逐渐增强C.原子半径逐渐增大D.最高正价数值逐渐增大8.有机化合物的多样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开展空间,以下关于有机化合物知识当中的几个概念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B.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有机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C.同素异形体是指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D.含有相同的质子数而不同的中子数的同一类元素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9.以下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选项是() A.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氯化铵的电子式:[HH]+Cl-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188O D.用电子式表示水的形成过程:H×+··+×H―→H+[]2-H +10.与铵根离子(NH)具有相同数目的电子的分子是() A.CH4 B.OH-C.NO D.H3O+11.六氧化四磷的分子结构中只含有单键,且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那么该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是() A.10 B.12 C.24 D.28 12.以下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和18个族B.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组成的族一定是主族C.从左向右数第13列是第ⅢB族D.元素周期表中0族元素的单质全部是气体13.以下各组中的性质比拟,正确的选项是() ①酸性:HClO4H2__4②最高正化合价:ClNC③稳定性:HClHBrHI④复原性:HClHBr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全部都正确14.根据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判断以下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CH3—CH2—CH3和CH3—CH2—CH2—CH3 B.NO和CO C.CH3—CH2OH和CH3—O—CH3 D.红磷和白磷15.以下物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B.氧气和臭氧C.红磷和白磷D.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二、实验题(共3小题) 16.根据以下图所示实验,答复以下问题:(1)实验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章测评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关于石墨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熔点高,有滑腻感,可用于制润滑剂B.质软,在纸上划过留痕迹,可用于制铅笔芯C.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于制干电池的电极D.耐高温,可用于制作刻划玻璃的工具思路解析:物质的用途与性质是紧密联系的。
由于石墨有滑腻感,可减小物质间的摩擦力,可作润滑剂,又由于耐高温可作耐高温的润滑剂。
用作电池的电极,必须要求要有良好的导电性。
玻璃较硬,刻划玻璃的工具必须是硬度很大的物质。
答案:D2.下列分子含有的电子数目与HF相同,且只有两个极性共价键的是( )A.CO2B.N2OC.H2OD.CH4思路解析:HF为10电子,具有10电子、有两个极性共价键的是H2O。
答案:C3.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离子键B.原子晶体中,只有共价键C.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不是离子化合物D.稀有气体的原子能形成分子晶体思路解析: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离子键,可能存在共价键,如NH4Cl;原子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不存在离子键;C项中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NH4Cl、NH4NO3等。
答案:C4.下列晶体在溶于水或熔化时,破坏键的作用力完全相同的是( )A.干冰B.KOHC.NaHSO4D.乙酸思路解析:物质的晶体在水中溶解时,某些离子键或共价键往往由于水分子而作用断开,生成相应离子。
而晶体熔化时,只有原子晶体内的共价键可以被破坏,存在于离子晶体、分子SO,而在熔化时,只晶体内的共价键不能被破坏。
如NaHSO4在水中电离出Na+、H+和-24HSO。
电离出Na+和-4答案:B5.据报道,1995年我国科研人员在兰州首次合成了镤元素的一种同位素镤-239,并测知其原子核内有148个中子。
现有A元素的一种同位素,比镤-239的原子核内少54个质子和100个中子,则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3周期第ⅠA族B.第4周期第ⅠA族C.第5周期第ⅠA族D.第3周期第ⅡA族思路解析:镤-239核内质子数为239-148=91,则A的质子数:91-54=37。
专题一微观结构与物质多样性综合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68O和188O中子数相同,质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B.H2O比H2S稳定,H—S键比H—O键更难断裂C.Na2O中存在离子键,是离子化合物D.Na2O2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之比为1∶1解析168O和188O质子数都是8,中子数分别是8和10,A项错误;氧的非金属性比硫强,故H—O键比H—S键更难断裂,B项错误;Na2O是由Na+和O2-组成的,二者通过离子键结合,C项正确;Na2O2是由Na+和O2-2组成的,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之比为2∶1,D项错误。
答案 C2.铯是一种碱金属元素,下列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硫酸铯的化学式为Cs2SO4B.氢氧化铯是一种强碱C.金属铯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D.碳酸铯受热易分解成氧化铯和二氧化碳解析我们已经知道碱金属中钠的性质,铯与钠同属于碱金属元素的单质,其结构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决定了它们在化学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铯和钠一样,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合物中显+1价,所以硫酸铯的化学式为Cs2SO4;氢氧化钠是强碱,而铯的金属性比钠强,所以氢氧化铯也是一种强碱;由于金属铯的金属性比钠强,所以与水反应时更剧烈;碳酸钠受热不易分解,类比可推知碳酸铯受热也不易分解。
答案 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C.第3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解析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既存在静电吸引力,也存在静电排斥力,故A 错误;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F>Cl>Br>I,所以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还原性依次增强,故B错误;由于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第3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最高价的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故C错误;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故D正确。
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单项选择题1 .以下变化过程中,原物质分子内共价键被破坏,同时有离子键形成的是〔〕A.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B.氯化氢溶于水C.澳化氢气体与氨气相遇反响D.锌和稀硫酸反响2 .以下关于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论述中正确的选项是〔〕A .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减弱B.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C.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D.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的负化合价的绝对值3 .分子式为C4H2c18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 10 种B. 9 种C. 8 种D. 7 种4 .以下物质中,有离子键的是〔〕A. N2B. CH4C. NaCl D . HC15 .以下化学式表示物质分子的是〔〕A. Na2SO4B. SiO2 C, H2SO4 D. Al6 .以下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A.钾B.钠C.铝D.镁7 .以下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在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行,18个族8 .同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C.同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D.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碱金属元素开始,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什一* "g _ 、、一 * "八上,A,…8 .某兀素的原子结构不意图为怜疗.以下关于该兀素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原子序数为15B.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C.是一种金属元素D.位于第三周期第VA族二、双选题9 .〔双选〕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B.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C.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只有在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10 .〔双选〕A、B两主族元素属于同一周期,它们的原子能以共价键结合成化学式为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族序数可能为〔〕A. I A, VA B , I A, VHA C , NA, VIA11 .〔双选〕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位于第比甲原子多1,乙与丁同族,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那么A,原子半径:丙>丁>乙B .甲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C.丙与乙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D.同周期元素中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12 .〔双选〕同主族元素所形成的同一类型的化合物,往往其结构和性质相似.化合物〕B.在加热条件下,分解产生无色气体D.该化合物可由PH3跟HI化合生成三、填空题13 .写出以下物质的电子式:〔1〕具有双核18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分子的电子式是;〔2〕三核18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分子的化学式是.14 .现有①BaCl2、②金刚石、③KOH、④Na2SO4、⑤干冰、⑥碘片六种物质,按以下要求答复:〔1〕熔化时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填写物质的序号,下同〕,熔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 O〔2〕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只有离子键的物质是.〔3〕①的电子式是,⑤的电子式是.15 .根据以下表达,写出元素名称并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16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C为金属元素,D为非金属元素,C的最外层电子数和A相等;A和C可形成化合物CA ; C、D两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A、B两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的3倍.请答复:〔1〕写出A、B、C、D的元素符号:A为, B为, C为, D为.(2)A、B、C、D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 .〔3〕A和C形成的化合物CA的电子式为.D . nA, vnAVA族,乙原子的核外电子数〔〕AB2型分子,A、PH4I是一种无色晶体,以下有关它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 .化合物PH4I与NH 4Cl性质相似C.这种化合物不能与碱发生反响.〔4〕用电子式表示C与D形成化合物C2D的过程.〔1〕在这10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写序号〕,得电子水平最强的原子是〔用元素符号表示〕;元素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写化学式〕. 〔2〕元素④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3)①、⑧、⑨三种元素单核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其离子符号表示).(4)(i)写出③的单质置换出⑥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ii)①和⑤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iii)②和⑨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四、实验题18 .某同学在研究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研究元素性质递变规律.(2)实验用品:实验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硫化钠溶液、氯化铝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酚酗:溶液等.实验仪器:①、②、③、④、试管夹、胶头滴管、镣子、小刀、玻璃片、砂纸、火柴等.(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白^实验现象的编号):美给内舂(X)11fHs0实验现跳 ,原 A -F)写出实验①和②中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及此实验的结论: (4)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简单解释上述实验结论: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实酷现象\ _ I、浮于水面.熔成I 一个小球•在水面\ 上四处游动.防后消失.溶液变\ 红色B,产生气体,可在j 空气中燃烧.溶液变成浅红色C.反响不十分剧烈•产生的气体可J 以在空气中燃烧| D.剧烈反响.产生可燃性气体E,生成白色腔状沉\淀•进而沉淀消失F.生成淡黄色沉淀II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⑴实验目的:钠溶液等.(4)请你写出上述的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用A〜F表示):①;②;③;④;⑤;⑥(4)写出实验操作②、⑥中有关反响的离子方程式:实验②,实验⑥.(5)实验结论:.20 .某同学做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性、递变性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实给步舞实验现象①将铁条用砂纸打整后.故人破曾中,参加少■水后,加热至水㈱迪二苒向溶液中滴加南at溶液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建.四处游动/ 发出**嘶嘶配声.随之消失•溶液空或:红色②向新制的?<=s溶液中滴力口新制的氟水BL有气体产生.溶液交成浅红包登杓一小块金放人满有酹配溶液的冷水中U 割烈反响-迅速产生大•无色气体:军利镁条投入稀酸中D.反响不十分副:烈*产生无色气体W招铝条投入稀盐鸵中E,生成白色株状沉谑■继而玩淀消失1向A1UL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F.生成潴黄色沉淀■19.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后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实驶操作工梅用砂纸擦拭后的镁带与那水反响.再向反响后的溶液中滴加的就-2,向新制的流化氮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黑水3>副与湎有曲酸溶液的冷水反响I?美帮与2 mol • L-i盐渠反响招条与2 mol * L-:能酸反响⑤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与内溶液至过量(2)实验仪器:①;②;③;④试管夹;⑤镣子;⑥小刀;⑦玻璃片;⑧砂纸;⑨胶头滴管等.(3)实验药品:钠、镁带、铝条、2 mol L 1盐酸、新制的氯水、硫化氢饱和溶液、氯化铝溶液、氢氧化此实验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实验目的:. (2)实验用品:①实验试剂:金属钠、金属钾、新制氯水、滨水、 0.1mol L-澳化钠溶液、 氯化碳.②实验仪器:、、、镣子、小刀、玻璃片等.(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方案对应的实验现象的标号和化学方程式):I 实验方案实验现象~4t 学加 ------n11! ■111 ■I1 I 1(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X 、Y 、Z 、W 代表四种短周期元素,有关它们的局部结构信息及性质信息如表所示.请按要求答复 以下问题: (1)Z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X 、丫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用化学式表示).(3)X 、Y 、Z 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用 化学式表示). (4)实验室用X 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制取 W 的氢氧化物的方法是 (用离子方 程式表木).(5)写出Z 的单质与二氧化硫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所发生反响的离子方程式 . (1)表示核素的符号共 种. (2)互为同位素的是.(3)质量相同的H 「O 和D 「O 所含中子数之比为 .根据周期表对角线规那么,金属 Be 与Al 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相似.试答复以下问题:(4)写出Be 与NaOH 溶液反响生成 Na 2[Be(OH) 4]的离子方程式: (5)Be(OH) 2与Mg(OH) 2可用 试剂鉴别.0.1 mol L 1碘化钠溶液、四元素 1 jfF?dJI-Hi.局部结构信息局部性质届 学单1 dK*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 的单质由双原子 分子构成.分子中有U 个电子1 ■X.有多种氧化物,如| xdxorxo :等1■YY 原子的次外层电 子数等于最外层电 子数的一半1 ■1 能形成多种气态氧化物1 1 1 -1Z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数大于4Z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1 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 和等于61wW 原子的最外层电 子数寺j 二网- 34H 为原子核外电子层 数)化学反响, 失去最外 WX 中W 原子易:L1层电子形战( ! । I i 1!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六、计算题22.以下8种化学符号:g 、凯、巴16匕出口、】北、"、碧的.答案解析1 .【答案】C 【解析】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H + +OH ===H2Q,没有破坏共价键,也没有离子键形成;氯化氢溶于水,共价键被破坏,但无离子键形成;锌和稀硫酸反响是Zn+2H ===Zn2+H2T,只有共价键〔H2〕形成;澳化氢气体与氨气反响:HBr + NH3===NH 4Br,澳化氢中共价键被破坏,同时生成离子化合物滨化俊,有离子键形成.2 .【答案】B 【解析】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主族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与其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和等于8.3 .【答案】B 【解析】分子式为C4H2c18的有机物可以看作C4cI io中的两个Cl原子被两个H原子取代,可以采取定H H H2 3一议二〞法确定:C〔' C 「C-C C- C C-r― r ,故C4H2cI8共有9种.1231, 1 ? ' I |C 4 .【答案】C 【解析】离子化合物〔或离子键〕判断确定的方法依据:①由成键元素判断:活泼的金属〔如I A、nA族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如VIA、VHA族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②由物质类别判断:强碱、大多数盐、低价金属氧化物等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非金属氧化物和酸类化合物等不属于离子化合物〔不含离子键〕.③易判错的化合物:氯化俊、硫酸俊等俊盐都是离子化合物;氯化铝等不是离子化合物.5 .【答案】C 【解析】在四种晶体中,只有分子晶体才存在真正的分子,四个选项中只有H2SO4是分子晶体.6 .【答案】A 【解析】钠、镁、铝属于同一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的金属性减弱;钾与钠属于同一主族,钾的原子序数比钠大,钾元素的金属性比钠强.7 .【答案】C 【解析】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16个族,其中第皿族包括第8、9、10三个纵行,A项错误;对于0族元素、副族元素及第皿族元素来说,同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相同, B项错误;同周期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C项正确;第1周期的元素从氢元素开始,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 D项错误. 8 .【答案】C【解析】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元素的核电荷数〔或原子序数〕为15,为磷元素,其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5,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VA族,是一种非金属元素.9 .【答案】AC【解析】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如氢氧化钠;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中不一定含有化学键,如稀有气体分子;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氯化俊是离子化合物;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离子之间也能形成离子键,如氯化俊.10 .【答案】CD【解析】化学式为AB2型的分子中,A的化合价可能为+ 2或+4价,B的化合价可能为—1或—2价, 根据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11 .【答案】AC【解析】短周期元素乙与丁同主族,那么乙在第二周期,丁在第三周期;甲位于第二周期第VA族, 甲为氮元素,乙为氧元素,丁是硫元素,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丙为铝元素.12 .【答案】AD【解析】同主族元素所形成的同一类型的化合物,其结构和性质往往相似,那么PH4I与NH4CI性质相似,根据NH4CI的性质判断.13 .【答案】〔1〕H C l 〔2〕H2s【解析】〔1〕氯化氢为双核18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是H C1 ; 〔2〕硫化氢为三核18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其化学式是H2S.14 .【答案】〔1〕⑤⑥②〔2〕①③④①⑶:・ i :: - 1 •:A: A ■ ■:【解析】〔1〕①③④属于离子化合物,熔化时要破坏其中的离子键;②中含有共价键,熔化时破坏其中的共价键;⑤和⑥中含有共价键,但是熔化后仍然是原物质,其中的共价键不被破坏.〔2〕①③④属于离子化合物,均含有离子键,另外③和④中还含有共价键.〔3〕书写物质的电子式,首先要判断物质〔或含有的化学键〕的类型,其中①是离子化合物, ⑤是共价化合物.15.【答案】〔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硅硼⑤4钠斜'I5〕川【解析】L层有8个电子,那么M层有4个电子,故A为硅G*/.当次外层为K层时,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那么为3,是硼⑧:;当次外层为L层时,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1.5 >8=12,违背了排布规律,故不可能. C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0+1 = 11,故为钠0〕2打.当次外层为K层时,D为〔2〕镁条与沸水反响的实验需用试管并用酒精灯加热;钠〔取用时需用滤纸擦干外表的煤油〕与滴有酚酬: 试液冷水反响的实验,常在烧杯中进行.〔3〕①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响,反响比拟缓慢,有气体产生,向反响液中滴加酚儆,溶液变为浅红色〔选B〕o②硫化钠溶液与氯水发生置换反响,有黄色沉淀单质硫生成〔选F〕.③钠与滴有酚酗:试液的冷水反响的现象是:反响剧烈,迅速产生气体〔钠浮于水面,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选A〕.④镁带与稀盐酸剧烈反响,有气体产生,镁与盐酸反响比铝剧烈〔选D〕.⑤铝条与稀盐酸反响比拟缓慢,有气体产生,铝与盐酸反响不如镁与盐酸反响剧烈〔选C〕.⑥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其现象:生成氢氧化铝白色胶状沉淀,继而在氢氧化钠过量时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响使沉淀消失〔选E〕.L层时,最外层那么有24个电子,故不可能.16.【答案】〔1〕H O Na S(2)r(Na)>r(S)>r(O)>r(H)+ 一(3)Na [ H](4)【解析】因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且C为金属元素,所以C与D的质子数之和应小于或等于30,且能被3整除,即A + B的质子数之和应小于或等于10,又因和C同主族,且又因A和C形成化合物CA,所以A只能为氢元素, C的最外层电子数和A相等,那么A C应为钠元素,再根据C与D的质子数之和能被3整除,由此可推知D可能为铝或硫,结合D为非金属元素, D只能是硫元素,从而可得B应为氧元素.17.【答案】〔1〕⑩ F H3P.4 (2) 我(3)Cl >F >Na +(4)(i)2Mg + CO2 点燃,2MgO + C (ii)Al(OH) 3+NaOH===NaAlO 2+2H2O (iii)H + + OH ===H2O【解析】由元素在表中的位置可知, ①〜⑩分别为Na、K、Mg、Ca、Al、C、P、F、Cl、Ne.氯离子比氟离子多1个电子层,氯离子的半径大于比氟离子;氟离子和钠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氟离子的核电荷数小于钠离子,氟离子的半径大于钠离子,离子半径: Cl >F >Na+o18.【答案】〔1〕同周期〔2〕①试管②酒精灯③滤纸④烧杯〔培养皿〕〔3〕B F A C D E① Mg +2H2O;Mg(OH) 2+H2T ②Cl2+Na2S===SJ + 2NaCl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对外层电子束缚水平增强,原子得电子水平逐渐增强,失电子水平逐渐减弱【解析】〔1〕实验目的是:探究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5〕实验①③说明钠与水反响比镁剧烈,即钠的金属性比镁强;实验④⑤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响比铝剧烈,即镁的金属性比铝强;实验⑥说明氢氧化铝具有两性,既能与碱反响,又能与酸反响,铝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元素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钠>镁>铝;实验②可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即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19.【答案】〔1〕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2〕①试管②烧杯③酒精灯〔4〕B F A D C3+E Cl2+H2s===2HCl+SJ Al +3OH ===Al〔OH〕3 JAl〔OH〕 3+OH ===AlO 2 +2H2O 〔5〕金属TNa>Mg>Al ;非金属性:Cl>S〔或同周期从左到右,兀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解析】〔1〕实验目的是:探究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2〕钠与滴有酚配试液冷水反响的实验,常在烧杯中进行;镁带与 2 mol L 1的盐酸反响的实验,常在试管中进行;铝条与 2 mol L 1的盐酸反响的实验,常在试管中反响,向氯化铝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需用胶头滴管. 〔4〕①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响,再向反响液中滴加酚儆,其现象应是:有气体产生,产生的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溶液变成浅红色〔选B〕.②向新制的硫化氢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氯气会将硫离子氧化为单质硫,出现黄色沉淀〔选F〕.③钠与滴有酚酗试液的冷水反响,反响方程式是2Na + H2O===2NaOH + H2 t其离子方程式是2Na+H z O===2Na + 2OH + H2 T,其现象应该是:浮于水面, 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选A〕 o④镁带与2mol L 1盐酸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选D〕.值得注意的是镁比铝活泼,因此与盐酸反响,镁比铝剧烈.⑤铝条与2molL-的盐酸反响,其化学方程式是2Al + 6HCl===2AlCl 3+3H2T,即离子方程式是2Al +6H + ===2Al3+ +3H2 t其现象是:反响不十分剧烈,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选C〕. ⑥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其现象:生成氢氧化铝白色胶状沉淀,继而在氢氧化钠过量时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响使沉淀消失〔选E〕.〔5〕实验①③说明钠与水反响比镁剧烈,即钠的金属性比镁强;实验④⑤说明镁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响比铝剧烈,即镁的金属性比铝强;实验⑥说明氢氧化铝具有两性,既能与碱反响,又能与酸反响,铝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元素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钠>镁>铝;实验②可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即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20 .【答案】(1)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2)试管胶头滴管培养皿(烧杯) ⑶实聆方案突骆现象化学方程式D^-2XaCI — Er 二A=2NaOH-r *B Br2 -2、al -④C2K+2H:口—T KOH-H」(4)同主族元素的性质相似;同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 【解析】①氯水与澳化钠溶液发生置换反响,生成的单质澳溶于四氯化碳层(下层),为棕红色(选D).②钠与冷水反响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其现象是迅速产生气体,钠浮于水面,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动,随之消失(选A).③滨水与碘化钠溶液发生置换反响,生成的单质碘溶于四氯化碳层(下层),为紫红色(选B).④钾与冷水反响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其现象是迅速产生气体,钾浮于水面, 熔成小球,伴有稍微的爆炸声,很快消失(选C).实验①③说明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活泼性:氯>澳> 碘;实验②④说明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活泼性:钾〉钠;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同主族元素的性质相似,且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从上到下,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21 .【答案】(1)第三周期VHA 族(2)NH3>CH4 (3)HClO4>HNO3>H 2cO3 (4)Al 3 + + 3NH3 H2O===Al(OH) 3 3NH j (5)Cl 2+ SO?+ 2H?O===4H +2C1+ SO=【解析】X、Y、Z、W是短周期的四种元素, X的单质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分子中有14个电子,对应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7, X有多种氧化物,如XO、XO2、X2O4等,所以X为N元素;Y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丫能形成多种气态氢化物,那么丫为C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其为非金属元素,Z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6,那么其最高正化合价为+7, Z为Cl元素,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2n—3(n为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化学反响中W原子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W n+,那么n=3,所以W为Al元素.(1)Z为Cl元素,其原子序数为17,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VHA族.(2)N的非金属性强于C,故氢化物的稳定性:NH3>CH4.(3)非金属性:Cl>N>C ,那么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ClO4>HNO3>H2c.3.(4)X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为氨3水,W的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铝,氨水与铝离子反响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Al + + 3NH3+H2O===Al(OH) 3J+3NH;.(5)Z的单质为氧气,氯气与二氧化硫在水中反响生成硫酸和氯化氢,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Cl2+SO2+2H2O===4H + + 2Cl +SdJ-o 22.【答案】(1)6(2) IO O(3)8 : 9 _ —― ■■一_ 2—■ ■ 上(4)Be +20H + 2H 2O===[Be(OH) 4] +H2 T(5)NaOH 溶液【解析】(1)核素指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一种原子.所以上述中有:作、赞底?六种核素.(2)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质量数不同的不同核素.如1的、子数为8, D216O的中子数10,质量相同的H「O和D216O所含中子数之比为gjX8) 根据周期表对角线规那么,金属Be与Al单质性质相似,所以Be与NaOHNa2[Be(OH) 4]和氢气,离子方程式:Be+2OH + 2H2O===[Be(OH) 4]2+H2%、"、郡口、号N、(3)H 216O 的中m:1 X10) = 8: 9.(4)溶液反响也能生成。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关于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说法错误的是( )A.同一种元素的同位素原子化学性质几乎相同,物理性质略有不同B.等物质的量的H2、D2、T2,在相同状况下的质量之比为1∶2∶3,体积之比为1∶2∶3C.金刚石、石墨与C60互称为同素异形体,O2、O3互称为同素异形体D.碳原子数不同的烷烃互为同系物2.金属元素铁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卡片信息解读错误的是( )A.铁是一种金属元素 B.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6C.铁位于第四周期ⅡA族 D.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3.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确定的是( )A.元素的化学性质 B.相对原子质量 C.原子序数 D.元素种类4.干冰熔点很低是由于( )A. CO2是非极性分子 B. C===O键的键能很小C. CO2化学性质不活泼 D. CO2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弱5.下列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Na·+··+·Na―→Na+[]2-Na+B.2K·+··―→K KC.H·+·C·―→H+[C]-D.2H·+··―→H H6.下列物质熔沸点高低比较正确的是( )A. SiO2<CO2 B. CCl4<CF4 C. NaCl<HCl D. HF>HCl7.下列有关M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表示第二电子层 B.最多能容纳8个电子C.表示第三电子层 D.至少应该填充2个电子8.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元素原子质量的递增,量变引起质变B.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C.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9.下列每组中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金刚石与石墨 B. CH4与CH3CH3 C.乙醇与二甲醚 D.12C与14C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 B.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C.含有离子键的物质肯定含金属元素 D.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共价键11.支持固体氨是分子晶体的事实是( )A.氮原子不能形成阳离子 B.氨离子不能单独存在C.常温下氨是气态物质 D.氨极易溶于水12.根据原子序数,下列各组原子能以离子键相结合的是( )A. 2与8 B. 6与16 C. 8与14 D. 9与1113.意大利科学家最近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氧分子,其化学式为O4,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A. O4是一种化合物 B. O4是由O2组成的混合物C. O4是一种单质 D.一个O4分子由2个O2分子构成14.下列递变规律中,错误的是( )A. Na、Mg、Al的还原性依次减弱 B. N2、O2、F2的氧化性依次增强C. C、N、O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 P、S、Cl的最高化合价依次升高二、填空题15.已知有关物质的熔、沸点数据如下表:请参考上述数据填空和回答问题:(1)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生产金属镁,电解Al2O3与冰晶石熔融混合物的方法生产铝。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1专题《微观结构与物质多样性》专题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其官能团决定。
苹果酸是一种有机酸,其结构简式为HOOCCHOHCH2COOH。
下列有关苹果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4H6O4B.与乙醇、乙酸都能反应C.能自身发生酯化反应D.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2.常压下,苯的沸点低于甲苯,熔点却高于甲苯。
苯的熔点更高的原因可能是()A.苯具有芳香性B.苯中的化学键强度更强C.苯分子间作用力更小D.固态时苯分子排列更紧密3.下列关于纤维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白色、无味的物质B.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C.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D.没有还原性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B.高温或日常用的消毒剂可使禽流感病毒蛋白质变性C.棉花、羊毛、木材和草类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D.误食重金属盐引起人体中毒,可喝大量的食盐水解毒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①化学性质相似的有机物是同系物②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是同系物③若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它们必定是同系物④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有差别,但化学性质必定相似A.①②③④B.只有②③C.只有③④D.只有①②③6.苹果醋是一种酸性饮料,它是由苹果发酵而成的具有解毒、降脂、减肥和止泻等明显药效的健康食品。
苹果醋中含有的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HOOCCHOHCH2COOH。
下列关于苹果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酸是一种有机酸,能发生酯化反应B. 1 mol苹果酸最多能与3 mol氢氧化钠反应C. 1 mol苹果酸与足量钠反应,标况下可产生67.2 L氢气D.同质量的苹果酸分别与足量钠和碳酸氢钠反应时,放出 H2和CO2的物质的量比为3∶27.PHB塑料是一种可在微生物作用下降解的环保型塑料,其结构简式为,下面有关PHB说法不正确的是()A. PHB通过加聚反应制得B. PHB的单体是CH3CH2CH(OH)COOHC. PHB在微生物作用下的降解产物可能有CO2和H2OD. PHB是一种聚酯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乙酸的分子式为CH3COOH,属于弱电解质B.食醋除去水垢的现象证明了酸性:乙酸>碳酸C. 0.1 mol乙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0.05 mol氢气D.乙酸与碳酸钠、碳酸氢钠都能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9.有关乙烯和苯的性质实验:①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②苯滴入酸性KMnO4溶液。
专题综合测评(一)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1.下列表示物质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D[含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符号为14C,A项错误;HF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不需标方框和电荷符号,B项错误;Cl-的核电荷数应为17,C项错误。
]2.在确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既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也可得到重要的化工产品三聚氰酸,有关反应为3NH3+3CO2―→+3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题述反应为中和反应B.三聚氰酸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C.四种物质均属于共价化合物D.仅由题述四种元素不行能形成离子化合物C[A项,题给反应不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是中和反应,错误;B项,三聚氰酸分子中的化学键均存在于不同的原子之间,均为极性键,错误;C项,三聚氰酸、NH3、CO2、H2O分子中均只含有共价键,它们均是共价化合物,正确;D项,由(NH4)2CO3是离子化合物可知,错误。
]3.探讨表明,26Al可以衰变为24Mg,则可用来比较这两种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方法是(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的硬度和熔点B.向氯化铝和氯化镁的溶液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氨水C.将打磨过的镁带和铝片分别与试管中的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D.将打磨过的铝片和镁带分别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Al能与NaOH溶液反应放出氢气,而Mg不能C[硬度和熔点属于物理性质,不能用于比较元素的金属性强弱,A项错误;向氯化铝和氯化镁的溶液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氨水,两溶液中均生成沉淀,不能证明元素的金属性强弱,B 项错误;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水反应越猛烈,将打磨过的镁带和铝片分别与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可视察到加入镁带的试管变红,加入铝片的试管无明显现象,可证明镁的金属性比铝强,C项正确;比较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可以用金属与稀的非氧化性酸溶液反应来比较,而不能用金属与碱溶液的反应来比较,D项错误。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Na+的结构示意图:B.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1737Cl C.二氧化碳分子结构模型:D.NH4Br的电子式:2.氯元素有3517Cl、3717Cl两种同位素,其中3717Cl的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差为A.17B.20C.1D.33.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的电子式:B.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乙醛的结构式:CH3CHOD.CO2的比例模型4.短周期元素M和N的简单离子M2+和N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的原子序数比N小B.M2+的离子半径比N2-小C.M原子和N原子的电子层数相等D.M原子和N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5.与盐酸反应最剧烈的碱金属是()A.锂B.钠C.钾D.铷6.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是()A.NaH B.KI C.Na2O D.BaCl27.实现下列变化,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A.石墨和干冰的熔化B.食盐和冰醋酸的熔化C.液溴和水的汽化D.纯碱和烧碱的熔化8.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分布在三个不同周期。
X、Y、Z、W为这些元素形成的化合物,X为二元化合物且为强电解质,W的水溶液呈碱性,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C >D>BB.化合物Y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C.电解熔融状态下的化合物Z,可制备D的单质D.往X溶液中逐滴滴入W溶液,现象是: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一定位于第二周期B.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C.所有元素的原子均有质子、中子、电子构成D.某元素的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该元素一定位于第三周期10.已知X、Y、Z、W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W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X的原子序数的3倍B.Z元素可能是金属元素C.四种元素的原子有可能均能与氢原子形成18电子分子D.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定比Y的强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都分布在s区B.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C.所有非金属元素都分布在p区D.元素周期表中第ⅢB 族到第ⅡB 族10个纵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12.下列物质中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①蔗糖和麦芽糖②软脂酸和硬脂酸③淀粉和纤维素④乙酸甘油酯和油酸甘油酯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13.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甲~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甲乙丙丁A.原子半径:甲<乙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甲>丁C.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丙>甲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丁<丙二、填空题14.Ⅰ.下列物质:①1H、2H、3H ;②H2O、D2O、T2O;③O2、O3;④12C、14C(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3)氢的三种原子1H、2H、3H与氯的两种原子35Cl、37Cl相互结合为氯化氢,可得分子中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有___种;Ⅱ.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NaOH的电子式____;(2)用电子式表示二氧化碳分子的形成过程____;下列物质:①N2②H2O2③NH3④Na2O ⑤NH4Cl(3)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4)含有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__;(5)氟化氢水溶液中存在的氢键有________种;(6)分子(CN)2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其结构式为_____。
专题综合测评(一)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1.下列是几种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不正确,第一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不超过2个;B正确,符合电子排布规则;C不正确,凡是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电荷数一定要与核外电子总数相等,C中核内有12个质子,而核外有13个电子;C不正确,核外电子的排布除第一层外,其他各层为最外电子数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8,而D的最外层有9个电子,答案选B。
考点:考查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判断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
该题的关键是记住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
2.下列微粒中:①13Al3+②③④F-,其核外电子数相同的是()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质子数或原子序数与电子数的关系计算电子数,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结构示意图中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含有的电子数,核外电子数等于各层电子数之和。
详解:①Al3+,质子数是13,原子的电子数是13,由原子失去3个电子变成阳离子,所以该阳离子有10个电子;②根据离子结构示意图知,核外电子数为2+8=10;③根据电子式知,该离子最外层8个电子,氯原子为17号元素,内层有10个电子,所以该离子共有17+1=18个电子;④F-是由F原子得1个电子生成的,F原子有9个电子,所以F-有10个电子;核外电子数相同的是①②④。
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中微粒之间的关系,注意理解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之间的关系,注意无论原子变成离子,还是离子变成原子,变化的是核外电子数,不变的是核内质子数和核电荷数,题目难度不大。
《专题1》检测题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原子核外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 2个(n 为电子层)B .同一原子核外的M 层上的电子数一定比L 层上的电子数多C .如果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该原子的质子数不超过2个D .1~18号元素,每层电子数都满足2n 2个电子的元素只有2种解析 当M 为最外层时可能的电子数为1~8,而此时的L 层电子数为8个,B 项不正确。
答案 B2.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A .F -的结构示意图:B .H 2O 分子的球棍模型:解析 H 2O 分子的空间构型为折线形;NaCl 的电子式为Na +[:Cl ····:]-;C 2H 2的结构式为HCCH 。
答案 A3.A 元素原子L 层比B 元素的原子L 层少3个电子,B 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比A 元素原子电子总数多5个,则A 、B 可形成( )A .AB B .A 2BC .B 3A 2D .B 2A 3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A 为氮元素,B 为镁元素,二者形成Mg 3N 2。
答案 C4.X 和Y 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 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 元素的阳离子半径,Y 与Z 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Z 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Y 元素的原子半径,X、Y、Z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是()A.X>Y>Z B.Y>X>ZC.Z>X>Y D.Z>Y>X解析分析题意可知,X、Y、Z在同一周期,从左至右的位置为X、Y、Z。
答案 D5.X、Y是元素周期表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
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B.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D.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解析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市售某种保健食品,能提供适量的钙、铁、锌、硒等人体所需要的成分。
此处所提到的钙、铁、锌、硒指的是()A.单质 B.元素 C.氧化物 D.有机物2.铟产业被称为“信息时代的朝阳产业”。
元素周期表中铟的数据如图,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A.铟元素的质量数是114.8 B.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4C.铟元素是一种副族元素 D.铟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3.有关过氧化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是离子化合物B.过氧化氢分子只含有极性键C.过氧化氢分子只含有非极性键D.过氧化氢分子既含有非极性键又含有极性键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金属性减弱B.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得电子能力增强C.同周期元素中Ⅰ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D.同周期元素中ⅦA元素气态氢化物最稳定5.元素周期律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B.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C.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6.下表列出有关晶体的说明,错误的是A.A B.B C.C D.D7.下列化学式只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A.C3H6B.C4H10C.CH2Br2D.C8.X、Y、Z、W、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其中只有Z是金属元素,W的单质是黄色固体,X、Y、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可能显弱碱性B.Y的简单阴离子比W的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弱C.元素Z、W、Q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QD.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浓溶液加热时不可能与铜反应9.X、Y两种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20;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原子半径X<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项中m.n均为正整数)A.若X(OH)n为强碱,则Y(OH)m也一定为强碱B.若H n XO 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C.若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2,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Y2D.若Y的最高正价为+m,则X的最高正价一定为+m10.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①同主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氧化性逐渐减弱,熔点逐渐降低;②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弱;③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F2>Cl2>Br2>I2;④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它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强;⑤还原性:S2->Se2-;⑥碱性:NaOH>Mg (OH)2A.①③ B.②④ C.③⑥ D.⑤⑥11.X、Y、M、Z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X、Y、Z的电子层数之和为5,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它的电子层数的2倍,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 和Z两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1.关于过渡元素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型高效催化剂多与过渡元素有关B.高效低毒农药多与过渡元素有关C.过渡元素中只有铁、锰等少数元素存在变价D.大多数过渡元素的单质不能与酸反应2.某主族元素原子第六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其单质和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它在空气极易被氧化B.它的氢氧化物的碱性比氢氧化钾强C.它只存在一种氧化物D.它的碳酸盐和硫酸盐都易溶于水3.下列各组中,含有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是( ) A. HCl、H2SO4、SB.金刚石、Na3PO4、MgC. HF、SiC、ArD. H2O、SiO2、K2CO34.六氧化四磷的分子结构中只含有单键,且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则该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是( )A. 10B. 12C. 24D. 285.下列对晶体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6.分子式为C4H2Cl8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 10种B. 9种C. 8种D. 7种7.A、B、C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已知A、B、C原子序数之和为29。
下列关于A、B、C三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短周期元素B.它们都是主族元素C.元素B的原子序数为8D.元素C位于第三周期ⅣA族8.下列化合物中阴离子半径和阳离子半径之比最大的是( ) A. LiIB. NaBrC. KClD. CsF9.某短周期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那么该原子( )A.有3个电子层B.有2个电子层C.最外层电子数是8D.核电荷数是1010.化学键使得一百多种元素构成了世界的万事万物。
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离子键B.碘易升华是因为分子间的共价键较弱C.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化学键D.在氧化钠中,除氧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11.俄罗斯科学家用含20个质子的钙的一种原子轰击含95个质子的镅原子,结果4次成功合成4个第115号元素的原子。
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练习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第IA 族元素中,金属元素最弱的是()A.锂B.钠C.钾D.铷2.某短周期元素原子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该元素可能是()A.OB.NC.Mg D.C3.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21H 核外电子数为1B.硝酸钡的化学式:BaNO 3C.D 2与H 2互为同位素D.钾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4.合成金刚石的新方法化学原理为:①Na+CO 2C(金刚石)+C(石墨)+Na 2CO 3(未配平);方法比人工首次制得金刚石的旧方法:②C(石墨)=C(金刚石)容易得多。
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A.反应②中既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又有新化学键的形成B.新方法利用的是化学变化,旧方法利用的是物理变化C.在反应①中每生成12g 金刚石需要消耗46g 金属钠D.反应①和反应②中所得的金刚石都是还原产物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6Li 和7Li 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B.H 和D 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C.14C 和14N 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D.13C 和14C 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6.已知A、B、C、D 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主族元素。
A 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C 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C 的氧化物均含离子键B.C 离子的半径小于D 离子的半径C.A、B 可形成多种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D.1molD 单质与足量盐酸反应得到标况下44.8L A 单质7.已知短周期元素a、b、c、d、e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氢化物中a、b、c、d、e 的化合价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元素a b c d e 化合价–4+1–4–2–1A.元素a、c、d 的最高价氧化物都属于酸性氧化物B.元素c、d、e 的氢化物稳定性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C.元素周期表中,元素c 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其单质常用作光电池材料D.元素b、d、e 的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依次减小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性质不同的有机物是同分异构体B.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有差别C.若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它们是同类有机物D.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 2原子团的有机物是同系物9.同一主族的X、Y、Z 三种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是H 3XO 4<H 3YO 4<H 3ZO 4,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X<Y<Z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H 3<YH 3<ZH 3C.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X>Y>ZD.电子层数:Y>X>Z10.X、Y、Z、W 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Z 同族,Y、Z 同周期,W 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X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Y 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6。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铍(Be)原子失电子能力比Ca弱 B.K与水反应比Mg与水反应剧烈D.硼酸HBr(HBO)的酸性强于HSO C.HCl的稳定性强于43322.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 ①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共价键②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③金刚石、SiC、NaF、NaCl、干冰、冰的熔点依次降低④离子晶体中只有离子键没有共价键,分子晶体中肯定没有离子键⑤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被破坏⑥ SiO晶体中每个硅原2子与两个氧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⑦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⑧NaHSO、NaOH晶体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1 4A.⑤⑧ B.①②⑥ C.③⑤⑦ D.②③④⑥3.有X和Y ba是n+m-两种元素的简单离子,若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A.a-b=n+m B.b-a=n+mY<XC.原子序数:Y>X D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m-n+.离子半径:属于同素异形体 Cl、HA.H1618O的中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O与B.3537ClC.稳定性:CH>SiH;还原性:HCl>HS、.KMg、CaD5.砹(At)是原子序数最大的卤族元素,对砹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244+2+2+的离子半径依次增大,还原性依次增强A.与H化合的能力:At>I 222B.砹在常温下为白色固体C.AgAt易溶于水D.砹难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是组成有机物的必要元素,元素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元素W与X同主族,Z与Q最外层电子数相差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Q)>r(W)>r(X)>r(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子间有氢Y的强,是因为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B.键C.Y与Z可形成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D.元素Y、Z、Q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呈碱性7.最近,复旦大学出现了校园铊投毒案,犯罪嫌疑人日前已被批捕。
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美国科学家将两种元素铅和氪的原子核对撞,获得了一种质子数为118、中子数为175的超重元素,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A )A、57B、47C、61D、293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A、18O和19F具有相同的中子数B、16O和17O 具有相同的电子数C、12C和13C具有相同的质量数D、15N和14N 具有相同的质子数3、VCD光盘上的记录材料有多种,它们可在激光照射下发生化学或记忆性能的改变而记录、储存信号。
碲的某化合物就是常用的VCD光盘记录材料之一,对碲及其化合物的以下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D )A、单质碲在常温下是固体B、H2TeO4的酸性比H2SO4的酸性弱C、H2Te不如HI稳定D、Te元素位于第六周期ⅥA族4、某主族元素X最高价含氧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且X的氢化物的分子式是H2X,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X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分子式可表示为H2XO4B、X是第三周期ⅤA族元素C、X是第二周期ⅥA族元素D、X的最高化合价为+45、已知钡的活性处于钾和钠之间,下列反应可以实现的是( B )A、钡可以从氯化钾溶液中置换出钾B、钡可以从冷水中置换出氢而得到氢气C、钡可以从氯化钠溶液中置换出钠D、在溶液中钡离子可以氧化金属6、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C )A、粒子半径:Al >Mg >F-B、热稳定性:HI >HBr >HCl >HFC、酸性:H2SiO3<H3PO4<H2SO4<HClO4D、碱性:Al(OH)3>Mg(OH)2>NaOH7、X和Y属短周期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位于Y的后一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X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B )A、XYB、XY2C、XY3D、X2Y3*8、已知元素X、Y的核电荷数分别是a和b,它们的离子X m + 和Y n -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A、a = b + m + nB、a = b – m + nC、a = b + m – nD、a = b – m – n9、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相结合时,可形成的化学键( C)A、一定是共价键B、一定是离子键C、可能是共价键,也可能是离子键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10下列物质中,存在离子键的是( D )A、二氧化硅B、碘单质固体C、干冰D、氯化钠固体11、下列电子式或结构示意图表示合理的是:( B )A、CO2B、MgCl2C、HClD、S2ˉ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A、只有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之间才能形成离子键B、具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C、具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D、化学键是分子中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13、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共价化合物的是(D)A、H2S和Na2O2B、H2O2和CaF2C、NH3和N2D、HNO3和HClO314、某元素最高正价与负价绝对值之差为4,该元素的离子跟与其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形成的化合物是(A)A、K2SB、MgSC、K2OD、NaF15、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中,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C )A、食盐溶解B、铁的熔化C、干冰升华D、氯化铵分解16、氮化硼是一种新合成的结构材料,它是一种超硬、耐磨、耐高温的物质。
《专题1》检测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O 16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原子核外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n为电子层)B.同一原子核外的M层上的电子数一定比L层上的电子数多C.如果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该原子的质子数不超过2个D.1~18号元素,每层电子数都满足2n2个电子的元素只有2种解析当M为最外层时可能的电子数为1~8,而此时的L层电子数为8个,B项不正确。
答案 B2.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A.F-的结构示意图:B.H2O分子的球棍模型:解析H2O分子的空间构型为折线形;NaCl的电子式为Na+[:Cl ····:]-;C 2H 2的结构式为HCCH 。
答案 A3.A 元素原子L 层比B 元素的原子L 层少3个电子,B 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比A 元素原子电子总数多5个,则A 、B 可形成( )A .ABB .A 2BC .B 3A 2D .B 2A 3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A 为氮元素,B 为镁元素,二者形成Mg 3N 2。
答案 C4.X 和Y 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 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 元素的阳离子半径,Y 与Z 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Z 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Y 元素的原子半径,X 、Y 、Z 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是( )A .X >Y >ZB .Y >X >ZC .Z >X >YD .Z >Y >X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X 、Y 、Z 在同一周期,从左至右的位置为X 、Y 、Z 。
答案 D5.X 、Y 是元素周期表ⅦA 族中的两种元素。
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 的非金属性比Y 强的是( )A .X 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 原子的电子层数多B .X 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 的氢化物的沸点低C .X 的气态氢化物比Y 的气态氢化物稳定D .Y 的单质能将X 从NaX 的溶液中置换出来解析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答案 C6.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s>Cl>PB.热稳定性:HCl>AsH3>HBrC.还原性:As3->S2->Cl-D.酸性:H3AsO4>H2SO4>H3PO4解析原子半径:As>P>Cl,A项错误;热稳定性:HCl>HBr>AsH3,B项错误;单质氧化性:Cl2>S>As,故阴离子的还原性:As3->S2->Cl-,C项正确;酸性:H2SO4>H3PO4>H3AsO4,D 项错误。
答案 C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周期元素中ⅦA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大B.Ⅵ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C.同周期中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D.所有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单原子离子时的化合价和它的族序数相等解析同周期中0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大;原子的半径越大,越容易失去电子;非金属阴离子的化合价和其族序数不相等。
答案 C8.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②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③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P位于ⅤA族,最高化合价为+5,故①不正确;②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故②正确;③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为C,其质子数为6,中子数有6、7、8,可形成12C、13C、14C三种同位素,故③不正确;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是Mg,故④正确。
答案 C9.短周期元素X、Y的原子序数相差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X与Y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XYB.X与Y一定位于同一周期C.X与Y不可能位于同一主族D.X与Y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XY解析C与O可形成共价化合物CO,F(第2周期元素)与Na(第3周期元素)可形成离子化合物NaF,H与Li位于同一主族,故A项正确,B、C、D项不正确。
答案 A10.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中的一部分,有关元素X、Y、Z、M的说法错误的是()A.Y、Z可形成ZY6分子B. X晶体属于原子晶体C.原子半径:Z>M>YD. Z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对应元素F、S可形成SF6分子,A项正确;X为He,其晶体属于分子晶体,B项错误;原子半径:S>Cl>F,C项正确;S2-的核电荷数为16,具有18个电子,D项正确。
答案 B11.下列物质中所有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化合物是()A.H2S B.P4C.CF4D.CH2===CH2解析判断共价分子原子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方法为:最外层电子数+成价键数=8,故A、D项错误,C项正确;P4为单质,故B项错误。
答案 C12.下列各组物质,既不是同位素,又不是同素异形体,也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A.白磷与红磷B.12C与14CC.正丁烷和异丁烷D.乙烷和乙炔解析A项是同素异形体;B项是同位素;C项是同分异构体。
答案 D13.固体A的化学式为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结构,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NH5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B.NH5的熔沸点高于NH3C.1 mol NH5中含有5 mol N—H键D.NH5固体投入少量水中,可产生两种气体解析由题意可知NH5的电子式为,NH5是离子化合物,熔沸点高于NH3,投入水中可产生NH3和H2,NH5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答案 C14.下列物质中,化学式能准确表示物质的分子组成的是()A.氯化钠晶体(NaCl) B.干冰(CO2)C.水晶(SiO2) D.氩气(Ar2)解析A项是离子晶体,C项是原子晶体,这两种晶体的化学式只表示物质的最简式;氩气是单原子分子。
答案 B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晶体中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B.稀有气体形成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C.干冰升华时,分子内共价键会发生断裂D.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解析干冰升华时,破坏了分子间作用力,分子内共价键没有被破坏。
金属和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是共价化合物。
答案 C16.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B.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C.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D.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解析在金属晶体中只有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没有阴离子;原子晶体硅比金属晶体钨的熔点低;分子晶体硫比金属晶体钠的熔点高。
答案 A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道题,共52分)17.(8分)A、B、C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
A、C两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1)写出A、B、C三种元素的符号: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B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3)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4)比较B、C的简单离子的半径________,写出A的气态氢化物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设A原子的质子数为x,则x+x+2=x+1+8,得x=7,A为N,则C为F,B为S;B、C的简单离子分别为S2-、F-,其半径:S2->F-。
答案(1)N S F(2)3ⅥA(3)(4)S2->F-2NH3+H2SO4===(NH4)2SO4或NH 3+H 2SO 4===NH 4HSO 418.(7分)A 、B 、C 、D 、E 、F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周期的主族元素,已知A 、C 、F 三原子的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均生成盐和水,D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E 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B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写出B 、F 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 、C 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先确定D 为Si ,E 为P ,再根据给出的A 、C 、F 的已知条件,确定A 为Na ,C 为Al ,F 为Cl ,则B 为Mg 。
答案 (1)Mg Si P(2)[:Cl ···· :]-Mg 2+[:Cl ····:]- (3)OH -+Al(OH)3===AlO -2+2H 2O19.(9分)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2)元素Y与氢元素形成一种离子YH+4,写出该微粒的电子式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元素Z与元素T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__。
a.常温下Z的单质和T的单质状态不同b. Z的氢化物比T的氢化物稳定c.一定条件下Z和T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4)探寻物质的性质差异性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T、X、Y、Z 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化学性质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的是(写出该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题目中,T、X的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或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可确定T为S,X为C;常温下Y的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则Y为N;Z元素最高正价为+7价(短周期中),故Z为Cl。
(1)X原子的K、L层分别为2和4个电子。
(2)YH+4为NH+4。
(3)常温下Cl2和S的单质状态不同,属于物理性质,不能用于比较其非金属性的强弱;HCl比H2S稳定,说明Cl的非金属性比S的强;Cl2和S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说明Cl2和S均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不能说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