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无损检测考试磁粉检测PTII级是非题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11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磁粉考证题库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一、是非题磁粉探伤中所谓的不连续性就是指缺陷。
()磁粉探伤中对质量控制标准的要求愈高愈好。
( )磁粉探伤的基础是磁场与磁粉的磁相互作用。
( )马氏体不锈钢可以进行磁粉探伤。
( )磁粉探伤不能检测奥氏体不锈钢材料,也不能检测铜、铝等非磁性材料。
( ) 磁粉探伤方法只能探测开口于试件表面的缺陷,而不能探测近表面缺陷。
( )磁粉探伤难以发现埋藏较深的孔洞,以及与工件表面夹角大于20°的分层。
( )磁粉探伤方法适用于检测点状缺陷和平行于表面的分层。
( )被磁化的试件表面有一裂纹,使裂纹吸引磁粉的原因是裂纹的高应力。
( )磁粉探伤可对工件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进行检测。
( )一般认为对表面阳极化的工件和有腐蚀的工件检测,磁粉方法优于渗透方法。
焊缝的层间未熔合缺陷,容易用磁粉探伤方法检出。
( )由磁粉探伤理论可知,磁力线在缺陷处会断开,产生磁极井吸附磁粉。
( )磁场强度的大小与磁介质的性质无关。
( )顺磁性材料和抗磁性材料均不能进行磁粉探伤。
( )当使用比探测普通钢焊缝的磁场大10倍以上的磁场磁化时.就可以对奥氏体不锈钢焊缝进行磁粉探伤。
( )铁磁性材料是指以铁元素为主要化学成分的,容易磁化的材料。
( )各种不锈钢材料的磁导率都很低,不适宜磁粉探伤。
( )真空中的磁导率为0。
( )铁磁材料的磁导率不是一个固定的常数。
( )铁、铬、镍都是铁磁性材料。
( )矫顽力是指去除剩余磁感应强度所需的反向磁场强度。
( )由于铁磁性物质具有较大的磁导率,因此在建立磁通时.它们具有很高的磁阻。
( )使经过磁化的材料的剩余磁场强度降为O的磁通密度称为矫顽力。
( )磁滞回线只有在交流电的情况下才能形成,因为需要去除剩磁的矫顽力。
( )所谓“磁滞”现象是指磁场强度H的变化滞后于磁感应强度B的变化的现象。
一、是非题磁粉探伤中所谓的不连续性就是指缺陷。
()磁粉探伤中对质量控制标准的要求愈高愈好。
( )磁粉探伤的基础是磁场与磁粉的磁相互作用。
( )马氏体不锈钢可以进行磁粉探伤。
( )磁粉探伤不能检测奥氏体不锈钢材料,也不能检测铜、铝等非磁性材料。
( ) 磁粉探伤方法只能探测开口于试件表面的缺陷,而不能探测近表面缺陷。
( ) 磁粉探伤难以发现埋藏较深的孔洞,以及与工件表面夹角大于20°的分层。
( ) 磁粉探伤方法适用于检测点状缺陷和平行于表面的分层。
( )被磁化的试件表面有一裂纹,使裂纹吸引磁粉的原因是裂纹的高应力。
( ) 磁粉探伤可对工件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进行检测。
( )一般认为对表面阳极化的工件和有腐蚀的工件检测,磁粉方法优于渗透方法。
焊缝的层间未熔合缺陷,容易用磁粉探伤方法检出。
( )由磁粉探伤理论可知,磁力线在缺陷处会断开,产生磁极井吸附磁粉。
( ) 磁场强度的大小与磁介质的性质无关。
( )顺磁性材料和抗磁性材料均不能进行磁粉探伤。
( )当使用比探测普通钢焊缝的磁场大10倍以上的磁场磁化时.就可以对奥氏体不锈钢焊缝进行磁粉探伤。
( )铁磁性材料是指以铁元素为主要化学成分的,容易磁化的材料。
( )各种不锈钢材料的磁导率都很低,不适宜磁粉探伤。
( )真空中的磁导率为0。
( )铁磁材料的磁导率不是一个固定的常数。
( )铁、铬、镍都是铁磁性材料。
( )矫顽力是指去除剩余磁感应强度所需的反向磁场强度。
( )由于铁磁性物质具有较大的磁导率,因此在建立磁通时.它们具有很高的磁阻。
( ) 使经过磁化的材料的剩余磁场强度降为O的磁通密度称为矫顽力。
( )磁滞回线只有在交流电的情况下才能形成,因为需要去除剩磁的矫顽力。
( )所谓“磁滞”现象是指磁场强度H的变化滞后于磁感应强度B的变化的现象。
( ) 在建立磁场时,具有高磁阻的材料同时也具有很高的顽磁性。
( )漏磁场强度的大小与试件内的磁感应强度大小有关。
-第四部分磁粉检测一.是非题:221题二.选择题:210题三.问答题:61题四.计算题:20题磁粉检测是非题一.是非题(在题后括弧内,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1磁粉检测适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制工件的表面、近表面缺陷。
(○)1.2马氏体不锈钢可以进行磁粉检测。
(○)1.3磁粉检测的基础是不连续处漏磁场与磁粉的相互作用。
(○)1.4磁粉检测中所谓的不连续性就是缺陷。
(×)1.5对于铁磁性材料的表面、近表面缺陷的检测,应优先选用磁粉检测。
(○)1.6工件正常组织结构或外形的任何间断称为不连续性,所有不连续性都会影响工件的使用性能。
(×)1.7一般对于有腐蚀的工件的表面检测,磁粉检测通常优于渗透检测。
(○)2.1磁力线是在磁体外由S极到N极,在磁体内由N极到S极的闭和曲线。
(×)2.2可以用磁力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磁场的大小。
(○)2.3铁磁性材料的磁感应强度不仅与外加磁场强度有关,还与被磁化的铁磁性有关,如与材料磁导率μ有关。
(○)2.4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的比值称为相对磁导率。
(×)2.5材料的磁导率μ不是常数,是随磁场大小不同而改变的变量。
(○)2.6磁导率μ的大小表征介质的特性,μ>>1的是顺磁性材料。
(×)2.7通常把顺磁性材料和抗磁性材料都列入非磁性材料。
(○)2.8铁磁性材料在外加磁场中,磁畴的磁矩方向与外加磁场方向一致。
(○)2.9磁化电流去掉后,工件上保留的磁感应强度称为矫顽力。
(×)2.10磁场强度的变化落后于磁场感应强度的变化现象,叫做磁滞现象。
(×) 2.11硬磁材料的磁滞回线是下图A,而软磁材料的磁滞回线是下图B。
(×)(A)(B)(C)2.12硬磁材料指具有高磁导率、低剩磁和低矫顽力的材料,容易磁化,也容易退磁。
(×)2.13当电流通入直长的圆柱形导体时,导体中心的磁场强度最小。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相关知识Ⅱ级理论试卷(闭卷)一、是非题(20题,每题2分, 共40分。
对画○, 错画X)得分:阅卷人:1、金属材料工艺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 ×)2、断面收缩率比伸长率能更可靠地反映材料的塑性。
( ○)3、一般说来,钢材硬度越高,其强度也越高。
( ○)4、材料屈强比越高,对应力集中就越敏感。
( ○)5、晶格缺陷使金属材料的强度、硬度降低。
( ×)6、在消除应力退火中,应力的消除主要是依靠加热或冷却过程中钢材组织发生变化和产生塑性变形带来的应力松驰实现的。
( ×)7、磷在钢中会形成低熔点共晶物,导致钢的冷脆。
( ×)8、铬镍奥氏体不锈钢固溶处理的目的是提高强度和硬度。
( ×)9、熔化极氩弧焊焊缝中常见的缺陷之一是钨夹渣。
( ×)10、奥氏体不锈钢焊接不会产生延迟冷裂纹,但容易产生热裂纹。
( ○)11、坡口不清洁,有水、油、锈,最可能导致的焊接缺陷是未熔合。
( ×)12、焊接件内有残余应力是不可避免的。
( ○)13、焊后及时进行消氢处理,是防止热裂纹的一项有效措施。
( ×)14、焊接性越差的材料,产生气孔的可能性越大。
( ×)15、咬边不仅降低了结构的有效截面积,而且会造成应力集中。
( ○)16、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最高工作压力>安全阀开启压力>工作压力。
( ○)17、《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是蒸汽锅炉安全技术方面的最低标准。
( ○)18、低温管道是指输送介质的温度£-40℃的管道。
( ×)19、氢在钢材中心部位聚集造成的细微裂纹群,称为氢白点,可以用RT检测。
( ×)20、需要做热处理的焊接接头应在热处理之前进行无损检测。
( ×)二、单项选择(10题,每题3分,共30分。
)得分:阅卷人:1、以下关于材料屈服的叙述,哪一条是错误的:( D)A.材料作拉伸试验时,在屈服阶段材料应力不随外力的增加而增大;B.脆性材料作拉伸试验时,其屈服现象不明显;C.材料屈服强度始终小于抗拉强度;D.材料屈服强度值与抗拉强度值的差距越小,其塑性越好。
第4部分磁粉检测特种设备Ⅰ、Ⅱ级无损检测人员培训考核习题集一、是非题:221题二、选择题:210题三、问答题:61题四、计算题:20题一、是非题(在题后括号内,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1 磁粉检测适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制工件的表面、近表面缺陷。
( )1.2 马氏体不锈钢可以进行磁粉检测。
( )1.3 磁粉检测的基础是不连续处漏磁场与磁粉的相互作用。
( )1.4 磁粉检测中所谓的不连续性就是缺陷。
( )1.5 对于铁磁性材料的表面、近表面缺陷的检测,应优先选用磁粉检测。
( )1.6 工件正常组织结构或外形的任何间断称为不连续性,所有不连续性都会影响工件的使用性能。
( )1.7 一般对于有腐蚀的工件的表面检测,磁粉检测通常优于渗透检测。
( )2.1 磁力线是在磁体外由S 极到N 极,在磁体内由N 极到S 极的闭合曲线。
( )2.2 可以用磁力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磁场的大小。
( )2.3 铁磁性材料的磁感应强度不仅与外加磁场强度有关,还与被磁化的铁磁性材料有关,如与材料磁导率μ有关。
( )2.4 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的比值称为相对磁导率。
( )2.5 材料的磁导率μ不是常数,是随磁场大小不同而改变的变量。
( )2.6 磁导率μ的大小表征介质的特性,μ>>1的是顺磁性材料。
( )2.7 通常把顺磁性材料和抗磁性材料都列入非磁性材料。
( )2.8 铁磁性材料在外加磁场中,磁畴的磁矩方向与外加磁场方向一致。
( )2.9 磁化电流去掉后,工件上保留的磁感应强度称为矫顽力。
( )2.10 磁场强度的变化落后于磁场感应强度的变化的现象,叫做磁滞现象。
( )2.11 硬磁材料的磁滞回线是下图A ,而软磁材料的磁滞回线是下图B 。
( )(A) (B)2.12 硬磁材料指具有高磁导率、低剩磁和低矫顽力的材料,容易磁化,也容易退磁。
( )2.13 当电流通人直长的圆柱形导体时,导体中心的磁场强度最小。
第4部分磁粉检测特种设备Ⅰ、Ⅱ级无损检测人员培训考核习题集一、是非题:221题二、选择题:210题三、问答题:61题四、计算题:20题一、是非题(在题后括号内,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
1磁粉检测适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制工件的表面、近表面缺陷。
()1.2马氏体不锈钢可以进行磁粉检测。
( )1。
3磁粉检测的基础是不连续处漏磁场与磁粉的相互作用. ( )1。
4磁粉检测中所谓的不连续性就是缺陷。
( )1.5对于铁磁性材料的表面、近表面缺陷的检测,应优先选用磁粉检测。
( )1。
6 工件正常组织结构或外形的任何间断称为不连续性,所有不连续性都会影响工件的使用性能。
( )1。
7一般对于有腐蚀的工件的表面检测,磁粉检测通常优于渗透检测。
( )2。
1磁力线是在磁体外由S极到N极,在磁体内由N极到S极的闭合曲线。
()2.2可以用磁力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磁场的大小。
( )2。
3铁磁性材料的磁感应强度不仅与外加磁场强度有关,还与被磁化的铁磁性材料有关,如与材料磁导率μ有关。
( )2.4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的比值称为相对磁导率。
( )2。
5材料的磁导率μ不是常数,是随磁场大小不同而改变的变量。
( )2.6磁导率μ的大小表征介质的特性,μ>〉1的是顺磁性材料。
( )2。
7通常把顺磁性材料和抗磁性材料都列入非磁性材料。
( )2.8铁磁性材料在外加磁场中,磁畴的磁矩方向与外加磁场方向一致. ( )2.9磁化电流去掉后,工件上保留的磁感应强度称为矫顽力。
( )2。
10磁场强度的变化落后于磁场感应强度的变化的现象,叫做磁滞现象。
( )2。
11硬磁材料的磁滞回线是下图A ,而软磁材料的磁滞回线是下图B 。
( )(A ) (B)2。
12硬磁材料指具有高磁导率、低剩磁和低矫顽力的材料,容易磁化,也容易退磁。
( )2。
13当电流通人直长的圆柱形导体时,导体中心的磁场强度最小。
( )2。
14用交流电和直入流电磁化同一钢棒,若磁化电流值相同,钢棒表面的磁场强度也相同。
-第四部分磁粉检测一.是非题:221题二.选择题:210题三.问答题: 61题四.计算题: 20题磁粉检测是非题一.是非题(在题后括弧内,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1 磁粉检测适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制工件的表面、近表面缺陷。
(○)1.2 马氏体不锈钢可以进行磁粉检测。
(○)1.3 磁粉检测的基础是不连续处漏磁场与磁粉的相互作用。
(○)1.4 磁粉检测中所谓的不连续性就是缺陷。
(×)1.5 对于铁磁性材料的表面、近表面缺陷的检测,应优先选用磁粉检测。
(○)1.6 工件正常组织结构或外形的任何间断称为不连续性,所有不连续性都会影响工件的使用性能。
(×)1.7 一般对于有腐蚀的工件的表面检测,磁粉检测通常优于渗透检测。
(○)2.1 磁力线是在磁体外由S极到N极,在磁体内由N极到S极的闭和曲线。
(×)2.2 可以用磁力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磁场的大小。
(○)2.3 铁磁性材料的磁感应强度不仅与外加磁场强度有关,还与被磁化的铁磁性有关,如与材料磁导率μ有关。
(○)2.4 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的比值称为相对磁导率。
(×)2.5 材料的磁导率μ不是常数,是随磁场大小不同而改变的变量。
(○)2.6 磁导率μ的大小表征介质的特性,μ>>1的是顺磁性材料。
(×)2.7 通常把顺磁性材料和抗磁性材料都列入非磁性材料。
(○)2.8 铁磁性材料在外加磁场中,磁畴的磁矩方向与外加磁场方向一致。
(○)2.9 磁化电流去掉后,工件上保留的磁感应强度称为矫顽力。
(×)2.10 磁场强度的变化落后于磁场感应强度的变化现象,叫做磁滞现象。
(× ) 2.11 硬磁材料的磁滞回线是下图A,而软磁材料的磁滞回线是下图B 。
(×)(A)(B)(C)2.12 硬磁材料指具有高磁导率、低剩磁和低矫顽力的材料,容易磁化,也容易退磁。
(× ) 2.13 当电流通入直长的圆柱形导体时,导体中心的磁场强度最小。
一、是非题1.1磁粉探伤中所谓的不连续性就是指缺陷。
(X )把影响工件使用性能的不连续性称为缺陷1.2磁粉探伤中对质量控制标准的要求是愈高愈好。
(* )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灵敏度越高越好,因为过高的灵敏度会影响缺陷的分辨率和细小缺陷显示检出的重复性,还将造成产品拒收率增加而导致浪费。
1.3磁粉探伤的基础是磁场与磁粉的磁相互作用。
(* )缺陷处产生漏磁场是磁粉检测的基础。
磁粉检测是利用漏磁场吸附磁粉形成磁痕来显示不连续性的位置、大小、形状和严重程度1.4马氏体不锈钢可以进行磁粉探伤。
()1.5磁粉探伤不能检测奥氏体不锈钢材料,也不能检测铜,铝等非磁性材料。
()1.6磁粉探伤方法只能探测开口于试件表面的缺陷,而不能探测近表面缺陷. ( * )可以检测出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开口和不开口)的缺陷1.7磁粉探伤难以发现埋藏较深的孔洞,以及与工件表面夹角大于20°的分层。
( * )检测时的灵敏度与磁化方向有很大关系,若缺陷方向与磁化方向近似平行或缺陷与工件表面夹角小于20度,缺陷就难以发现。
1.8磁粉探伤方法适用于检测点状缺陷和平行于表面的分层。
( * )1.9被磁化的试件表面有一裂纹,使裂纹吸引磁粉的原因是裂纹的高应力。
(* )裂纹处的漏磁场1.10磁粉探伤可对工件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进行检测。
( * )铁磁性材料1.11一般认为对表面阳极化的工件和有腐蚀的工件检测,磁粉方法优于渗透方法。
()1.12焊缝的层间未融合缺陷,容易用磁粉探伤方法检出。
(* )2.1由磁粉探伤理论可知,磁力线在缺陷处会断开,产生磁极并吸附磁粉。
(* )漏磁场2.2磁场强度的大小与磁介质的性质无关。
()2.3顺磁性材料和抗磁性材料均不能进行磁粉探伤。
()2.4当使用比探测普通钢焊缝的磁场大10倍以上的磁场强化时,就可以对奥氏体不锈钢焊缝进行磁粉探伤。
(* )所有顺磁性材料、抗磁性材料的磁化率都很小,其相对磁导率几乎等于1,这说明它们对原磁场只产生微弱的影响。
-第四部分磁粉检测一.是非题:221题二.选择题:210题三.问答题: 61题四.计算题: 20题磁粉检测是非题一.是非题(在题后括弧内,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1 磁粉检测适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制工件的表面、近表面缺陷。
(○)1.2 马氏体不锈钢可以进行磁粉检测。
(○)1.3 磁粉检测的基础是不连续处漏磁场与磁粉的相互作用。
(○)1.4 磁粉检测中所谓的不连续性就是缺陷。
(×)1.5 对于铁磁性材料的表面、近表面缺陷的检测,应优先选用磁粉检测。
(○)1.6 工件正常组织结构或外形的任何间断称为不连续性,所有不连续性都会影响工件的使用性能。
(×)1.7 一般对于有腐蚀的工件的表面检测,磁粉检测通常优于渗透检测。
(○)2.1 磁力线是在磁体外由S极到N极,在磁体内由N极到S极的闭和曲线。
(×)2.2 可以用磁力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磁场的大小。
(○)2.3 铁磁性材料的磁感应强度不仅与外加磁场强度有关,还与被磁化的铁磁性有关,如与材料磁导率μ有关。
(○)2.4 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的比值称为相对磁导率。
(×)2.5 材料的磁导率μ不是常数,是随磁场大小不同而改变的变量。
(○)2.6 磁导率μ的大小表征介质的特性,μ>>1的是顺磁性材料。
(×)2.7 通常把顺磁性材料和抗磁性材料都列入非磁性材料。
(○)2.8 铁磁性材料在外加磁场中,磁畴的磁矩方向与外加磁场方向一致。
(○)2.9 磁化电流去掉后,工件上保留的磁感应强度称为矫顽力。
(×)2.10 磁场强度的变化落后于磁场感应强度的变化现象,叫做磁滞现象。
(× ) 2.11 硬磁材料的磁滞回线是下图A,而软磁材料的磁滞回线是下图 B 。
(×)(A)(B)(C)2.12 硬磁材料指具有高磁导率、低剩磁和低矫顽力的材料,容易磁化,也容易退磁。
(× ) 2.13 当电流通入直长的圆柱形导体时,导体中心的磁场强度最小。
一、是非题1.1磁粉探伤中所谓的不连续性就是指缺陷。
(X )把影响工件使用性能的不连续性称为缺陷1.2磁粉探伤中对质量控制标准的要求是愈高愈好。
(* )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灵敏度越高越好,因为过高的灵敏度会影响缺陷的分辨率和细小缺陷显示检出的重复性,还将造成产品拒收率增加而导致浪费。
1.3磁粉探伤的基础是磁场与磁粉的磁相互作用。
(* )缺陷处产生漏磁场是磁粉检测的基础。
磁粉检测是利用漏磁场吸附磁粉形成磁痕来显示不连续性的位置、大小、形状和严重程度1.4马氏体不锈钢可以进行磁粉探伤。
()1.5磁粉探伤不能检测奥氏体不锈钢材料,也不能检测铜,铝等非磁性材料。
()1.6磁粉探伤方法只能探测开口于试件表面的缺陷,而不能探测近表面缺陷. ( * )可以检测出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开口和不开口)的缺陷1.7磁粉探伤难以发现埋藏较深的孔洞,以及与工件表面夹角大于20°的分层。
( * )检测时的灵敏度与磁化方向有很大关系,若缺陷方向与磁化方向近似平行或缺陷与工件表面夹角小于20度,缺陷就难以发现。
1.8磁粉探伤方法适用于检测点状缺陷和平行于表面的分层。
( * )1.9被磁化的试件表面有一裂纹,使裂纹吸引磁粉的原因是裂纹的高应力。
(* )裂纹处的漏磁场1.10磁粉探伤可对工件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进行检测。
( * )铁磁性材料1.11一般认为对表面阳极化的工件和有腐蚀的工件检测,磁粉方法优于渗透方法。
()1.12焊缝的层间未融合缺陷,容易用磁粉探伤方法检出。
(* )2.1由磁粉探伤理论可知,磁力线在缺陷处会断开,产生磁极并吸附磁粉。
(* )漏磁场2.2磁场强度的大小与磁介质的性质无关。
()2.3顺磁性材料和抗磁性材料均不能进行磁粉探伤。
()2.4当使用比探测普通钢焊缝的磁场大10倍以上的磁场强化时,就可以对奥氏体不锈钢焊缝进行磁粉探伤。
(* )所有顺磁性材料、抗磁性材料的磁化率都很小,其相对磁导率几乎等于1,这说明它们对原磁场只产生微弱的影响。
一、是非题磁粉探伤中所谓的不连续性就是指缺陷。
()磁粉探伤中对质量控制标准的要求愈高愈好。
( )磁粉探伤的基础是磁场与磁粉的磁相互作用。
( )马氏体不锈钢可以进行磁粉探伤。
( )磁粉探伤不能检测奥氏体不锈钢材料,也不能检测铜、铝等非磁性材料。
( ) 磁粉探伤方法只能探测开口于试件表面的缺陷,而不能探测近表面缺陷。
( ) 磁粉探伤难以发现埋藏较深的孔洞,以及与工件表面夹角大于20°的分层。
( ) 磁粉探伤方法适用于检测点状缺陷和平行于表面的分层。
( )被磁化的试件表面有一裂纹,使裂纹吸引磁粉的原因是裂纹的高应力。
( ) 磁粉探伤可对工件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进行检测。
( )一般认为对表面阳极化的工件和有腐蚀的工件检测,磁粉方法优于渗透方法。
焊缝的层间未熔合缺陷,容易用磁粉探伤方法检出。
( )由磁粉探伤理论可知,磁力线在缺陷处会断开,产生磁极井吸附磁粉。
( ) 磁场强度的大小与磁介质的性质无关。
( )顺磁性材料和抗磁性材料均不能进行磁粉探伤。
( )当使用比探测普通钢焊缝的磁场大10倍以上的磁场磁化时.就可以对奥氏体不锈钢焊缝进行磁粉探伤。
( )铁磁性材料是指以铁元素为主要化学成分的,容易磁化的材料。
( )各种不锈钢材料的磁导率都很低,不适宜磁粉探伤。
( )真空中的磁导率为0。
( )铁磁材料的磁导率不是一个固定的常数。
( )铁、铬、镍都是铁磁性材料。
( )矫顽力是指去除剩余磁感应强度所需的反向磁场强度。
( )由于铁磁性物质具有较大的磁导率,因此在建立磁通时.它们具有很高的磁阻。
( ) 使经过磁化的材料的剩余磁场强度降为O的磁通密度称为矫顽力。
( )磁滞回线只有在交流电的情况下才能形成,因为需要去除剩磁的矫顽力。
( )所谓“磁滞”现象是指磁场强度H的变化滞后于磁感应强度B的变化的现象。
( ) 在建立磁场时,具有高磁阻的材料同时也具有很高的顽磁性。
( )漏磁场强度的大小与试件内的磁感应强度大小有关。
无损检测PT2级试题PTⅡ级培训试卷A一.是非题(正确的打“0”,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20分)1、《锅炉定期检验规则》是在用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的定期检验及检验管理的基本通则()2、《锅炉定期检验规则》适用于承压的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
()3、《锅炉定期检验规则》规定,对受压元件进行重大修理改造后是否进行水压试验由使用单位决定。
()4、99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安全状况为1级或2级的压力容器,每15年至少进行一次内外部检验。
()5、99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进行局部无损检测的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对未检测部分的质量负责。
()6、JB4730标准规定,对正在使用的渗透剂做外观试验,如发现有明显的混浊或沉淀物,变色或难以清洗,则应予以报废。
()7、JB4730标准规定,当检测结束时,用对比试块验证渗透剂已经失效时,必需进行复检()8、99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有色金属制压力容器对接接头应尽量采用射线检测。
()9、JB4730标准规定,进行局部渗透检测时,准备工作范围应从检测部位四周向外扩展100㎜。
()10、表面活性剂的H,L,B,越高,亲水情况越好。
()11、着色探伤是利用人眼在强白光下对颜色敏感的特点。
()12、进行荧光渗透探伤时,一般来说,选用后乳化型荧光渗透检验法较水洗型荧光渗透检验法灵敏度高。
()13、焊件表面的飞溅、焊渣等物,可用蒸汽除油法去除。
()14、渗透探伤的预处理工序中,一般不推荐采用喷砂处理。
()15、润湿现象能综合反映液体表面张力和接触角两种物理性能指标。
()16、使用过滤性微粒渗透液对石墨制品进行渗透探伤时,不使用显象剂而实现自现象。
()17、对渗透探伤操作要求最高的工序是痕迹解释和评定。
()18、弧坑裂纹有时呈放射形。
()19、后乳化渗透法,显象时发现背景太浓,则应从乳化开始,重新渗透探伤以后的各工序()20、表面活性剂的H,L,B值较高时,可起乳化作用;较低时,不能起乳化作用。
一、是非题1.1 磁粉探伤中所谓的不连续性就是指缺陷。
()1.2 磁粉探伤中对质量控制标准的要求愈高愈好。
( )1.3 磁粉探伤的基础是磁场与磁粉的磁相互作用。
( )1.4 马氏体不锈钢可以进行磁粉探伤。
( )1.5 磁粉探伤不能检测奥氏体不锈钢材料,也不能检测铜、铝等非磁性材料。
( ) 1.6 磁粉探伤方法只能探测开口于试件表面的缺陷,而不能探测近表面缺陷。
( ) 1.7 磁粉探伤难以发现埋藏较深的孔洞,以及与工件表面夹角大于20°的分层。
( ) 1.8 磁粉探伤方法适用于检测点状缺陷和平行于表面的分层。
( )1.9 被磁化的试件表面有一裂纹,使裂纹吸引磁粉的原因是裂纹的高应力。
( ) 1.10 磁粉探伤可对工件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进行检测。
( )1.11 一般认为对表面阳极化的工件和有腐蚀的工件检测,磁粉方法优于渗透方法。
1.12 焊缝的层间未熔合缺陷,容易用磁粉探伤方法检出。
( )2.1 由磁粉探伤理论可知,磁力线在缺陷处会断开,产生磁极井吸附磁粉。
( ) 2.2 磁场强度的大小与磁介质的性质无关。
( )2.3顺磁性材料和抗磁性材料均不能进行磁粉探伤。
( )2.4 当使用比探测普通钢焊缝的磁场大10倍以上的磁场磁化时.就可以对奥氏体不锈钢焊缝进行磁粉探伤。
( )2.5 铁磁性材料是指以铁元素为主要化学成分的,容易磁化的材料。
( )2.6 各种不锈钢材料的磁导率都很低,不适宜磁粉探伤。
( )2.7 真空中的磁导率为0。
( )2.8 铁磁材料的磁导率不是一个固定的常数。
( )2.9 铁、铬、镍都是铁磁性材料。
( )2.10 矫顽力是指去除剩余磁感应强度所需的反向磁场强度。
( )2.11 由于铁磁性物质具有较大的磁导率,因此在建立磁通时.它们具有很高的磁阻。
( )2.12 使经过磁化的材料的剩余磁场强度降为O的磁通密度称为矫顽力。
( )2.13 磁滞回线只有在交流电的情况下才能形成,因为需要去除剩磁的矫顽力。
一.是非题1.1 磁粉检测中所谓的不连续性与缺陷,两者的概念是相同的。
(B )1.2 磁粉检测与检测元件检测都属于漏磁场检测。
(A )1.3 磁粉检测的基础是不连续性处产生的漏磁场与磁粉的磁相互作用。
(B )1.4 工件正常组织结构或外形的任何间断称为不连续性,所有不连续性都会影响工件的使用性能。
(B )1.5 磁粉检测不能检测各种不锈钢材料,也不能检测铜、铝等非磁性材料。
( B)1.6 磁粉检测方法只能探测表面开口的缺陷,而不能探测表面闭口缺陷。
(B )1.7 磁粉检测难以发现埋藏较深的孔洞,以及与工件表面夹角小于20°的分层。
( A)1.8 采用磁敏元件探测工件表面漏磁场时,检测灵敏度与检查速度有关,与工件大小无关。
( B)1.9 如果被磁化的试件表面存在裂纹,使裂纹产生漏磁场的原因是裂纹具有高应力。
( B)1.10 磁粉检测对铁磁性材料表面开口气孔的检测灵敏度要高于渗透检测。
(B )1.11 一般认为对表面阳极化和有腐蚀工件的表面检测,磁粉检测通常优于渗透检测。
( A)1.12 用磁粉检测方法可以检出焊缝的层间未熔合缺陷。
(B )1.13 磁粉、渗透、涡流检测都属于表面缺陷无损检测方法。
()1.14 磁粉检测可以发现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微米级宽度的小缺陷。
()2.1 由磁粉检测理论可知,磁力线会在缺陷处断开,产生磁极并吸附磁粉。
( B)2.2 磁场强度的大小与磁介质的性质无关。
( A)2.3 顺磁性材料和抗磁性材料均不能进行磁粉检测。
( A)2.4 铁磁性材料存在磁畴的原因是铁磁性材料具有较高的原子(或分子)磁矩。
(A )2.5 铁磁性材料是指以铁元素为主要化学成分的、容易磁化的材料。
(B )2.6 磁力线在磁体外是由S 极出发穿过空气进入N 极,在磁体内是由N 极到S 极的闭合线。
( B)2.7 真空中的磁导率为1。
( B)2.8 铁磁性材料的磁导率不是一个固定的常数。
( A)2.9 铁磁性材料在加热时,其磁导率会减少。
一、是非题1.1磁粉探伤中所谓的不连续性就是指缺陷。
(X )把影响工件使用性能的不连续性称为缺陷1.2磁粉探伤中对质量控制标准的要求是愈高愈好。
(* )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灵敏度越高越好,因为过高的灵敏度会影响缺陷的分辨率和细小缺陷显示检出的重复性,还将造成产品拒收率增加而导致浪费。
1.3磁粉探伤的基础是磁场与磁粉的磁相互作用。
(* )缺陷处产生漏磁场是磁粉检测的基础。
磁粉检测是利用漏磁场吸附磁粉形成磁痕来显示不连续性的位置、大小、形状和严重程度1.4马氏体不锈钢可以进行磁粉探伤。
()1.5磁粉探伤不能检测奥氏体不锈钢材料,也不能检测铜,铝等非磁性材料。
()1.6磁粉探伤方法只能探测开口于试件表面的缺陷,而不能探测近表面缺陷. ( * )可以检测出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开口和不开口)的缺陷1.7磁粉探伤难以发现埋藏较深的孔洞,以及与工件表面夹角大于20°的分层。
( * )检测时的灵敏度与磁化方向有很大关系,若缺陷方向与磁化方向近似平行或缺陷与工件表面夹角小于20度,缺陷就难以发现。
1.8磁粉探伤方法适用于检测点状缺陷和平行于表面的分层。
( * )1.9被磁化的试件表面有一裂纹,使裂纹吸引磁粉的原因是裂纹的高应力。
(* )裂纹处的漏磁场1.10磁粉探伤可对工件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进行检测。
( * )铁磁性材料1.11一般认为对表面阳极化的工件和有腐蚀的工件检测,磁粉方法优于渗透方法。
()1.12焊缝的层间未融合缺陷,容易用磁粉探伤方法检出。
(* )2.1由磁粉探伤理论可知,磁力线在缺陷处会断开,产生磁极并吸附磁粉。
(* )漏磁场2.2磁场强度的大小与磁介质的性质无关。
()2.3顺磁性材料和抗磁性材料均不能进行磁粉探伤。
()2.4当使用比探测普通钢焊缝的磁场大10倍以上的磁场强化时,就可以对奥氏体不锈钢焊缝进行磁粉探伤。
(* )所有顺磁性材料、抗磁性材料的磁化率都很小,其相对磁导率几乎等于1,这说明它们对原磁场只产生微弱的影响。
2.5铁磁性材料是指以铁元素为主要化学成分的,容易磁化的材料。
(* )铁磁性材料被磁化后,所激发的附加磁感应强度B’远大于B。
,使得B》B。
,铁磁质能显著地增强磁场,能被磁体强烈吸引。
2.6各种不锈钢材料的磁导率都很低,不适宜磁粉探伤。
( * )马氏体不锈钢和沉淀硬化不锈钢材料(如1Cr17Ni7)具有磁性,因而可以进行磁粉检测。
2.7真空中的磁导率为0。
( * )在真空中,磁导率是一个不变的恒定值,用u。
表示,称为真空磁导率,u。
=4π*10-7H/m。
2.8铁磁材料的磁导率不是一个固定的常数。
()2.9铁,铬,镍都是铁磁性材料。
( * )铬属于顺磁性材料2.10矫顽力是指去除剩余磁感应强度所需的反向磁场强度。
()2.11由于铁磁性物质具有较大的磁导率,因此在建立磁场时,它们具有很高的磁阻。
( * )根据铁磁性材料矫顽力Hc大小可分为软磁性材料和硬磁性材料两大类。
2.12使经过磁化的材料的剩余磁场强度降为0的磁通密度称为矫顽力。
(* )为了使剩磁减小到零,必须施加一个反向磁场强度,使剩磁降为零所施加的反向磁场强度称为矫顽力,用Hc表示。
2.13磁滞回线只有在交流电的情况下才能形成,因为需要驱除剩磁的矫顽力。
(* )交流电大小和方向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2.14所谓“磁滞”现象是指磁场强度H的变化滞后于磁感应强度B的变化的现象。
( * )磁感应强度变化滞后于磁场强度变化的现象叫磁滞现象,它反映了磁化过程的不可逆性。
2.15在建立磁场时,具有高磁阻的材料同时也具有很高的顽磁性。
()2.16漏磁场强度的大小与试件内的磁感应强度大小有关。
()2.17在铁磁性材料中,磁感应线与电流方向成90º角。
()2.18在非铁磁性材料中,磁感应线与电流方向成90º角。
()2.19铁磁物质的磁感应强度不但和外加磁场强度有关,而且与其磁化历史情况有关。
()2.20当使用直流电时,通电导体外面的磁场强度比导体表面上的磁场强度大。
( * )小。
H=I/2πr,(r>R),通电导体外部的磁场强度与圆柱导体中通过的电流I成正比,而与该处至导体中心轴线的距离r成反比。
2.21磁场强度单位,在电磁单位制中用“奥斯特”,在国际单位制中用“特斯拉”。
( * )在国际单位制(SI)中,磁感应强度的单位定位N·s/(C·m),即N/(A·m),称为特斯拉,用T表示,即1T=1N/(A·制中为奥(斯特)(Oe)。
1安/米相当于4π×10^(-3)奥。
2.22磁性和非磁性实心导体以外的外磁场强度的分布规律是相同的。
()2.23用不同半径的导杆对空心试件进行正中放置穿棒法磁化时,即使磁化电流相同,对试件的磁化效果也是不同的。
(* )相同2.24缺陷的深宽比越大,产生的漏磁场也就越大。
()2.25铁磁性材料上的表面裂纹,在方向适当时能影响磁感应线的分布并形成漏磁场.()2.26漏磁场的大小与外加磁场有关,当铁磁材料的磁感应强度达到饱和值80%左右时,漏磁场便会迅速增大。
()2.27只要在试件表面上形成的漏磁场强度足以吸引磁粉,那么表面上的不连续性就能检测出来。
()2.28漏磁场强度的大小和缺陷的尺寸及分布状态有关。
()2.29铁磁性材料近表面缺陷形成的漏磁场强度的大小,和缺陷埋藏深度成正比。
( * )缺陷的深宽比是影响漏磁场的一个重要因素,缺陷的深宽比越大,漏磁场越大,缺陷越容易检出。
2.30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始终与磁场强度方向一致。
(* )2.31一般来说试件中的磁感应强度在达到B-H曲线拐点附近时,漏磁场急剧增大。
()2.32应用磁粉探伤方法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缺陷的灵敏度较高;对于近表面缺陷,则缺陷距表面埋藏深度越深检测越困难。
()2.33矫顽力与钢的硬度的关系是:随着硬度的增加矫顽力增大。
()2.34铁磁性材料经淬火后,其矫顽力一般来说要变大。
()2.35磁粉探伤时,磁感应强度方向和缺陷方向越是接近于平行,就越是容易发现缺陷。
()垂直2.36对钢管通以一定的电流,磁感应强度以其内表面为最大。
(* )钢管直接通电法磁化时,由于其内部磁场强度为零,所以不能用磁粉检测的方法来检测内表面的缺陷。
2.37对穿过钢管的中心导体通以一定的电流,磁感应强度以其内表面为最大。
()2.38对实心钢轴通过一定的电流,磁感应强度以轴心处为最大。
( * )钢棒通电法磁化,在钢棒中心处,磁场强度为零;在钢棒表面。
磁场强度达到最大;离开钢棒表面,磁场强度随r的增大而下降。
2.39在电流不变的情况下,导体直径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其表面磁场强度将增大到原来的2倍。
H=I/2πR ()2.40在电流不变的情况下,导体长度缩短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其表面磁场强度将增大到原来的2倍。
( * )当电流通过圆柱导体时,产生的磁场是以圆柱导体中心轴线为圆心的同心圆。
在半径相等的同心圆上,磁场强度相等。
2.41 磁滞回线狭长的材料,其磁导率相对较高。
()2.42 硬磁材料的磁滞回线比软磁材料的磁滞回线肥大。
()2.43 为使试件退磁而施加磁场称为退磁场。
( * )把铁磁性材料磁化时,由材料中磁极所产生的磁场称为退磁场。
为使剩磁减小为零,必须施加一个反向磁场强度,使剩磁降为零所施加的反向磁场强度称为矫顽力2.44 退磁场仅与试件的形状尺寸有关,与磁化强度大小无关。
(* )退磁场大小与外加磁场强度大小有关;退磁场大小与工件L/D值有关;退磁因子N与工件几何形状有关;磁化尺寸相同的钢棒和钢管,钢管比钢棒产生的退磁场小。
磁化同一工件时,交流电比直流电产生的退磁场小。
2.45 当试件被磁化时,如没有产生磁极,就不会有退磁场。
()2.46 采用长度和制镜相同的钢棒合同帮分别对同一钢制筒形工件作芯棒法磁化,如果通过的电流相同,则探伤灵敏度相同。
()2.47 纵向磁化时,试件越短,施加的磁化电流可以越小。
(* )2.48 两管状试件的外径和长度相等,但其厚度不同,如果用交流线圈磁化,其安匝数不变,则厚壁管官的退磁场比比薄磁管的退磁场要大。
()2.49 已知磁场方向,判断通电导体的电流方向用右手定则。
(* )2.50 铁磁物质在加热时。
铁磁性消失而变为顺磁性的温度叫居里点。
()2.51 只要试件中存在缺陷,被磁化后缺陷所在的部位就会产生漏磁场。
( * )外加磁场强度缺陷位置及形状的影响:缺陷埋藏深度;缺陷方向;缺陷深宽比;工件表面覆盖层工件材料及状态:晶粒大小;含碳量;热处理;合金元素;冷加工。
2.52 只要试件中没有缺陷,被磁化后其表面就不会产生漏磁场。
( * )漏磁场是铁磁性材料磁化后,在不连续性处或磁路的截面变化处,磁感应线离开或进入表面时形成的磁场通常把影响工件使用性能的不连续性称为缺陷2.53 退磁场大的工件,退磁时较容易。
(* )软磁材料磁粉检测时容易磁化,也容易退磁;硬磁材料磁粉检测时难以磁化,也难以退磁。
2.54 磁路定律是指磁通量等于磁动势与磁阻之商。
()2.55 矫顽力是指反向的磁感应强度。
(* )为使剩磁减小为零,必须施加一个反向磁场强度,使剩磁降为零所施加的反向磁场强度称为矫顽力2.56 矫顽力的单位与磁场强度相同。
()2.57 软磁材料同一磁化但难以退磁。
( * )软磁材料磁粉检测时容易磁化,也容易退磁3.1 磁化方法的选择,实际上就是选择试件磁化的最佳磁化方向。
()3.2 常用的纵向磁化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螺线管式线圈磁化方法。
()3.3 剩磁法中磁粉的施加是当试件被磁化且移去外磁场以后进行的。
()3.4 利用交叉磁轭可以进行剩磁法磁粉探伤。
( * )交叉磁轭磁化检测只适用于连续法3.5 采用两端接触电法时,在保证不少坏工件的前提下,应尽量使通过的电流大一些.(* )应用合适的磁化电流磁化3.6 了解试件的制造过程和运行情况,对选择试验方法判定非连续性的类型是很重要的。
()3.7 对长工件直接通电磁化,为使施加磁悬液方便,可不必分段磁化,而用长时间通电来完成。
( * )3.8 直接通电磁化管状工件,既能用于外表面,也能用于内表面检测。
( * )轴向通电法不能检测空心工件内表面的不连续性3.9 触头法磁化时,触头间距应根据磁化电流大小来决定。
()3.10 用电磁轭法不能有效地发现对接焊缝表面的横向裂纹。
( * )磁轭法的优点:非电接触;改变磁轭方位,可发现任何方向的缺陷;便携式磁轭可带到现场检测,灵活,方便;可用于检测带漆层(当漆层厚度允许时);检测灵敏度较高。
3.11 触头法和电磁轭法都能产生纵向磁场。
( * )触头法产生周向磁场;电磁轭法产生纵向磁场3.12 中心导体法,对于大直径和管比很厚的工件,管外表面的灵敏度比内表面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