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河乡设施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年活动领导小组的通知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种植类设施农业发展(2021—2025年)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1.03•【字号】•【施行日期】2021.11.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种植类设施农业发展(2021—2025年)的实施意见各旗、县、区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有关企业、事业单位:为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加快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健康发展,促进首府城乡一体化,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现就加快推进我市种植类设施农业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生态优先、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技、人才、质量、品牌支撑体系,提高首府以蔬菜为主的“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水平,打造全区设施农业绿色发展样板,助力首府乡村振兴。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生态优先、绿色高质量发展为总要求,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四控”行动,着力提高土地、水资源等使用效率和化肥、农药等的利用效率,实现全市设施农业绿色发展。
(二)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加大政府在设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调动设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障设施农业农产品价格总体保持合理水平。
(三)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依据各地区资源条件和生产基础,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布局设施农业。
稳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实现规模效益。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构建生产经营主体间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稳步增收。
(四)坚持创新引领、融合发展。
依托首府科技优势,引进示范推广设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着力提高设施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水平,加强冷链物流、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2024年国家数字农业建设项目推荐名单公示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北省农业农村厅
•【公布日期】2023.11.13
•【字号】
•【施行日期】2023.11.1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
正文
2024年国家数字农业建设项目推荐名单公示为落实农业农村部工作部署,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2024年国家数字农业建设项目评选工作,经过专家评审,拟推荐容城县(茄果)、鸡泽县(小麦)、高碑店市(蔬菜)、灵寿县(桃)4个县(市)申报2024年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项目,河北农业大学申报国家数字农业区域(京津冀)创新中心项目。
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11月13日-11月17日。
如有异议,请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市场与信息化处联系。
联系人:李清华联系电话:*************
市场与信息化处
2023年11月13日。
“五化”模式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作者:马金翠徐莹春马铭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24年第05期2023年,河北省农广校承担“耕耘者”振兴计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任务,共组织培训班15期、培训1140人。
学员们纷纷反映,培训内容充实、形式新颖、针对性和实操性强,既提高了政策理论水平,又提升了经营管理能力,取得了“带着问题来、拿着方案走”的良好效果。
一、培训工作主要特点一是内容聚焦。
围绕保障粮食安全、提升种植水平和产业发展能力,15个培训班全部为大豆玉米单产提升专题。
二是地区覆盖。
结合河北省大豆玉米复合种植项目县,覆盖石家庄、保定等7个重点地市,选择在31个创建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县与40个粮食生产重点县的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开展。
三是聚合力量。
由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合作经济处加强工作指导,省农广校与相关市县级分校、业务科室共同组织实施,同时在市县农业农村部门遴选了一批相关政策讲师和技术专家参与授课指导,在农广校系统选拔培养了一批优秀教师,承担教练策划、培训主持、班级管理和网络操作。
四是方式创新。
培训班采取“破冰”行动(团队组建方式),打破学员之间的隔膜和陌生感,运用“词云图”(展现高频率关键词的图解方法)聚焦学员最关心的问题,采用“鱼骨图”(将造成问题的原因进行系统化图解的方法)进行问题剖析和主题讨论,通过“路演”(在培训班上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表演)展示学习成果等一套新的培训方法,运用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等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提升培训效果。
二、主要做法河北省统筹实施,分层培训,探索了“五化”培育模式,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引领带动小农户发展能力。
(一)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培训流程“规范化”2023年初,省农广校会同厅农经处制定了实施方案,对班次安排、课程设置、培训方式、聘请师资、培训地点等重点环节进行全面部署。
一是认真谋划,项目实施规范。
在认真研究学习部农经司《关于做好“耕耘者”振兴计划2023年度有关工作的通知》的基础上,积极对接厅种植业处等相关处室,深入了解全省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发展实际和农民教育培訓实施情况。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竞赛试题一、必答题(10分)1.《甘肃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于那一年一月一日发布实施, 共有多少条?于2008年3月1日起施行, 共有42条。
2.甘肃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第二条所称农业生态环境, 所指什么?包括那些?是指农业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各种天然和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 包括土壤、水体、大气、生物等。
3、我国最近开展了耕地重金属普查, 普查的重金属主要有那几种?铅、汞、镉、铬、砷等。
4.通读甘肃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你就会发现, 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 承担管理、保护、实施、处罚等几项工作的主体主要是那一级机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或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5、我国最近开展了耕地重金属普查, 主要普查那些区域?工矿企业周边、大中城市郊区、污水灌溉区的耕地土壤。
6.对违反甘肃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在农田或者其他农业用地倾倒、弃置、堆存城市垃圾和工业废渣等固体废弃物造成污染的, 第三十六条规定如何处理?由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并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7、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将野生植物分为那两种?野生植物分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8、目前我市危害果树最为严重的检疫性外来入侵生物是什么?苹果蠹蛾9、今年中央电视台先后两次播出了关于废旧农膜危害的专题片, 他们的名字是什么?农田里的白色污染、勿让地膜成地魔10、如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农田里的白色污染”中所述, 近二三十年来, 我国地膜的使用目前处一个什么水平我国地膜的使用量和覆盖面积一直位据世界第一, 使用量在100万吨, 覆盖面积超过2亿亩。
11、地膜覆盖栽培的作用有哪些?地膜覆盖有增温、保墒、保土、保肥、防虫、防草、增产的作用。
12.为了加强废旧地膜回收利用,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了张政办发〔2012〕132号文件, 文件的名字叫什么?关于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农业农村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3404号建议的答复摘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4.06.17•【文号】农办议〔2024〕14号•【施行日期】2024.06.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3404号建议的答复摘要农办议〔2024〕14号郑思敏代表:您提出的关于全方位培育涉农新质生产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建议收悉。
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现答复如下:一、关于推进农业数智化,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聚集资源、细化措施,务实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改造,不断提升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
一是开展农民数字技能培训。
持续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建设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不断丰富在线学习功能,提高农民教育培训精准度和智能化水平。
二是建设农村信息基础设施。
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工程,加快农村光纤宽带、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发展。
三是加快智慧农业发展。
持续推进智慧农业建设项目,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精准播种、变量施肥、精准饲喂、植保无人机等加快推广应用。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突破技术制约,强化典型引领,健全管理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
二、关于升级农业产业结构,强化产业融合,助力行业迭代升级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推进全链加工。
制定《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引导大型农业企业重心下沉,建设加工专用原料基地,着力推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
二是发展多元业态。
持续实施休闲农业精品工程,认定一批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推介一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村BA”、“村晚”等活动成为有影响力的乡村文化品牌。
三是培育知名品牌。
深入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分品类分年度培育一批产业优势领先、市场空间潜力大、文化底蕴深厚的农业品牌。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黔西南州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5.19•【字号】黔西南府发〔2023〕7号•【施行日期】2023.05.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黔西南州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黔西南府发〔2023〕7 号各县、市人民政府,义龙新区管委会,州政府各部门,州级相关单位:《黔西南州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已经州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黔西南州人民政府2023年5月19日黔西南州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22〕15 号)有关要求,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和实践要求,按照州委“123456”总体思路,实施“产业强州”“文教兴州”“和谐稳州”战略,聚焦“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城市形象定位,坚定不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坚持统筹协调、创新引领、重点突破、市场导向,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全面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州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农业农村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4320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4.07.10•【文号】农办议〔2024〕164号•【施行日期】2024.07.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畜牧业正文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4320号建议的答复农办议〔2024〕164号于东霞代表:您提出的关于优化东北地区分散畜禽粪污处理模式促进黑土地保护效能提升的建议收悉。
经商生态环境部,现答复如下:一、关于统筹部门合力,提升治理效能畜禽粪污还田利用涉及种植、养殖、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统筹形成工作合力,打通种养循环链条,对于提高畜禽粪污治理效能非常重要。
2020年6月,农业农村部联合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明确畜禽粪污还田利用要求强化养殖污染监管的通知》(农办牧〔2020〕23号),鼓励畜禽粪污还田利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2021年10月,配合生态环境部印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环办土壤函〔2021〕465号),指导全国611个畜牧大县依法编制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以土地承载力为基础,引导优化畜禽养殖布局,促进种养循环。
2021年11月,联合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计划和台账管理的通知》(农办牧〔2021〕46号),进一步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下一步,我部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强政策引导和部门协同监管,规范和促进畜禽养殖场(户)粪污资源化利用。
二、关于政策引导扶持分散畜禽粪污处理,促进东北黑土地保护“十三五”以来,农业农村部联合有关部门强化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启动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以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兼顾分散养殖,支持建设畜禽粪污处理利用设施设备,整县域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
2022年6月,联合生态环境部印发《畜禽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技术指南》,细化设施建设要求和7大类设施建设内容,实现养殖主体全覆盖。
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关于开展重点支持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和扶持发展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粮食局(已撤销),农业发展银行•【公布日期】2017.06.26•【文号】国粮财〔2017〕121号•【施行日期】2017.06.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粮食市场管理正文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关于开展重点支持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和扶持发展工作的通知国粮财〔2017〕121号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近期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做好粮食产业经济这篇大文章,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93号),为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信贷支持作用,大力扶持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服务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粮食产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粮食行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企业增盈增效,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决定联合开展重点支持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审核认定和扶持发展工作。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指导原则——促农增收。
支持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和龙头带动作用,以多种形式与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成长期稳定的利益共同体,使种粮农民分享粮食加工、销售等环节收益,带动和促进种粮农民就业增收。
——助企增效。
持续加大政策和信贷支持力度,引导和扶持粮食主营业务突出、有产品、有技术、有品牌、有市场、管理水平较高的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构建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以粮食种植、收储、加工和销售为主业开展产业化经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创新发展。
对积极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粮食经济、以资产为纽带促进粮食产销衔接,以及经营管理优化、内部控制健全有效,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品牌建设、资金筹集、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基础实力强、市场前景好、增长潜力大的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加大扶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特别是粮食精深加工企业创新、绿色发展,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适应群众粮食消费需求升级,开拓新市场,发挥创新示范作用,增强粮食行业创新驱动能力,培育新的产业经济增长点,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22年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公布日期】2022.05.09•【文号】农计财发〔2022〕13号•【施行日期】2022.05.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政其他规定,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22年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农计财发〔2022〕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村(农牧)、畜牧兽医、渔业厅(局、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农垦总局,农业农村部有关直属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央1号文件部署要求,2022年中央财政安排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动物防疫等补助经费、渔业发展补助资金,支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为指导各地做好项目实施工作,确保政策有效落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按照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工作定位,重点围绕粮食生产稳面积提产能、产业发展稳基础提效益、乡村建设稳步伐提质量、农民收入稳势头提后劲,调整优化存量、统筹安排增量,强化政策引导、改革完善实施方式,做到政策总体保持稳定、重点任务保障充分、重大试点落实有效,助力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项目资金安排突出三个导向:一是突出重点领域,着力支持提升粮食和大豆油料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促进乡村产业融合,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二是突出统筹衔接,根据项目各自政策目标和功能属性,科学推进政策统筹、任务统筹、资金统筹,优化支出结构,促进衔接配套,提高资金效益,形成政策合力,集中资金办大事。
农业农村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0667号建议的答复摘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4.07.01•【文号】农办议〔2024〕74号•【施行日期】2024.07.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0667号建议的答复摘要农办议〔2024〕74号楼向平代表: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拓展农业大数据应用场景精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建议收悉。
经商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气象局、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现答复如下:一、关于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协同机制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
在《“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对推动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进行了部署安排,重点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十四五”数字农业建设规划》,明确了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的重点任务和建设内容。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
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工程,加快农村光纤宽带、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发展,截至2023年底全国行政村通5G比例超过80%。
不断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累计建设益农信息社46.8万个,为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各类信息服务超过10.8亿次。
三是推动数据互联互通。
以“全农码”为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农户、承包地块、宅基地宗地等对象赋码。
建设国家农业遥感应用与研究中心,绘制农业农村用地“一张图”,开发可供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使用的大数据公共平台基座。
目前,粮、棉、油、糖、畜禽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等全产业链大数据试点取得初步成效。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完善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政策体系,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和“十五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中,明确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的具体任务安排。
例会报告材料例会报告材料1今年以来,我县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把握“两个趋向”,统筹城乡发展,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努力构筑农村和谐稳定社会,促进我县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
目前,我县第一季度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599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0xx元,全县财政总收入31699万元,同比增长15.83%。
一、粮食生产得到重视,效益农业发展良好。
(一)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县政府出台《关于做好20xx年度X县粮食生产意见》和《关于做好20xx春耕备耕工作的通知》两个文件,加大政策措施和检查督促力度,坚决制止耕地抛荒,狠抓早稻面积的落实,全县落实计划早稻播种面积1.8万亩,在保持原有的扶持粮食生产政策的基础上,各乡镇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如桥头镇、桥下镇、西溪乡对种粮大户每亩追加补助100元,上塘镇每亩追,加补助50元,瓯北镇、乌牛镇、沙头镇等乡镇每亩追加补助10元。
(二)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效益农业发展态势良好。
①春粮生产。
全县春粮总面积13.56万亩,同比减少3.4 %。
②畜禽生产。
畜牧业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全县肉类总产量5089吨,同比增长1.4%。
其中生猪产量3855吨,家禽产量990吨,禽蛋产量926吨,猪的存栏数达15.1万头,家禽存栏162万羽。
③蔬菜生产。
全县蔬菜播种面积约5.5万亩,其中大棚蔬菜5700亩,比上半同期增加300亩。
④特产经济。
由于受“3.12”雪灾影响,今年我县乌牛早茶叶损失严重,乌牛早茶叶总产量170吨,同比减少80%,产值损失近1亿元,水果总产值2万吨,水果产值估计损失5000万元。
⑤渔业生产,第一季度水产品总产量340吨,其中:养殖产量260吨,捕捞产量80吨,稻田养鱼面积2万亩。
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共浙江省委员会•【公布日期】2005.01.10•【字号】浙委发[2004]93号•【施行日期】2005.01.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的通知(浙委发[2004]93号)各市、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属各单位:《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学习贯彻,并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和实施意见,确保该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2005年1月10日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特制定本《纲要》。
一、总体要求(一)充分认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意义。
目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解决好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农民增收压力加大的问题,扭转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城乡经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统一筹划,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整合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举措,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支持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也是新时期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观摩会议筹备方案观摩会议筹备方案“三化同步”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两加一推”主基调,主战略,、市政府决定每季度末召开全市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现场观摩会,其中第二季度现场观摩会将于6 月底在盘县召开。
为充分展现盘县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绩,确保全市现场观摩会顺利召开,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会议内容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工业强县、城镇化带动和农业现代化战略为主线,以承办全市“三化”现场观摩会为契机,千方百计抢抓国发2 号文件机遇,全面推进全县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会议内容:深入学习贯彻国发 2 号文件精神,总结全市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工作的做法和经验,现场观摩盘县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示范点,研究部署下一步全市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工作。
二、主、承办单位及参会人员中共六盘水、六盘水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盘员会、盘县人民政府承办。
参会人员:(根据市政府通知文件确定)三、主要活动(一)现场观摩1、观摩红果经济开发区、盘北经济开发区工业化推进; 2、观摩红果城市建设和淤泥乡特色小城镇建设; 3、观摩平关镇石脑村和胜镜村、刘官镇小屯村、滑石乡、淤泥乡岩博村“四在农家”、农业结构调整、基层组织建设。
(二)全市2012 年第二季度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总结大会四、组织机构及职责为确保现场观摩会顺利举行,成立全市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现场观摩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次现场会的筹备工作。
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组长:陈少荣(、书记、红果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邓志宏(副书记、县政府、红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常务副组长:王成刚(副书记)余榕江(、县政府常务副)副组长:段芳(、宣传)王帆(、组织)宿刚()叶晓尧(县人大会副主任)杜国辉(县人大会副主任)吴彦忠(县人大会副主任)欧阳廷宏(县人大会副主任)张毅(县政府副)刘虎生(县政府副,盘北经济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鲍吉克(县政府副)桂希统(县政府副)张忠阳(县政协副主席)张进忠(县政协副主席)黄建勋(县政协副主席)陈再仁(红果经济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成员:杨显龙(办主任)黄昌达(县政府办主任)郭诗贵(办副主任、县信访局局长)姚平方(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祝天华(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兴坤(县发改局局长)任山(县财政局局长)王德熙(县统计局局长)高新(县经信局局长)陈社才(县住建局局长)朱文俊(县农业局局长)孙春贵(县水利局局长)黄红松(县公安局政委、副局长)邹兴林(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赵兴俊(县移民局局长)黄太红(县煤炭局局长)蒋先赞(县安监局局长)蒋泽鹏(县城-管局局长)陈春涛(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何航(红果经济开发区建设局局长)路熙友(县工商局局长)万涛(县供电局局长)李能(县电信局局长)陈雯雯(团副书记)成员还包括红果、平关、两河、刘官、滑石、鸡场坪、柏果、洒基、淤泥、松河、羊场等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4.25•【文号】农办农〔2021〕10号•【施行日期】2021.04.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的通知农办农〔2021〕10号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财政厅(局),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为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要求,2021年中央财政支持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打通种养循环堵点,促进粪肥还田,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与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助力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坚持系统观念,促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以推进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为重点,以培育粪肥还田服务组织为抓手,通过财政补助奖励支持,建机制、创模式、拓市场、畅循环,力争通过5年试点,扶持一批粪肥还田利用专业化服务主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种养结合,养殖场户、服务组织和种植主体紧密衔接的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2021年开始,在畜牧大省、粮食和蔬菜主产区、生态保护重点区域,选择基础条件好、地方政府积极性高的县(市、区),整县开展粪肥就地消纳、就近还田补奖试点,扶持一批企业、专业化服务组织等市场主体提供粪肥收集、处理、施用服务,以县为单位构建1-2种粪肥还田组织运行模式,带动县域内粪污基本还田,推动化肥减量化,促进耕地质量提升和农业绿色发展。
通过5年的试点,形成发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的技术模式、组织方式和补贴方式,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经验。
二、组织实施县级人民政府是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的实施主体,鼓励创新机制、培育主体、壮大市场、连接种养两端,畅通种养循环,推动粪肥还田利用。
中国以色列旱作节水滴灌农业合作项目霍城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项目提要项目名称:中国以色列旱作节水农业合作项目霍城项目区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主管部门: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建设地点:霍城县清水河镇、三宫乡、良繁中心、三道河乡、兰干乡、水定镇。
项目负责人:项目编制承担单位:新疆自治区发改委工程咨询评审中心项目编制承担单位负责人:1.2项目由来以色列是世界上节水灌溉节水最先进的国家之一。
他具有节水先进,土壤成本相对较低,节本增效显著,适宜大面积示范推广普及应用。
根据农业部《全国旱作节水农业发展建设规划(2011---2015年)》中要求:“旱作节水农业的核心是综合运用生物、农艺、农机、田间工程及信息管理等技术措施,充分集蓄降水,最大限度提高降水保蓄率、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农业高产高效、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同步改善”。
为此,自治区农业厅安排了中国以色列旱作节水农业示范项目霍城示范区建设项目。
霍城县是自治区农业大县,也是全疆25个严重缺水县之一。
每年因水资源严重短缺致使农业减产15-30%,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建立节水型农业,已成为当务之急。
抓紧抓好推广使用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措施。
霍城县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县,近几年,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粮食生产逐年上台阶。
但是,农业生产仍然存在水资源短缺,生产经营条件差,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生产力水平较低的问题。
实行科学灌溉可有效保持土壤中水、肥、气、热的良好状态,具有省水、省工、节能、节肥、增产增收等诸多优点。
从而发挥农业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的同步改善的示范作用。
为此,霍城县委托自治区发改委工程咨询评审中心结合我县农业实际情况,按照国家有关产业政策、法规,编制了《中国以色列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建设项目霍城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24.07.05•【文号】办农水〔2024〕211号•【施行日期】2024.07.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其他规定,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正文水利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通知办农水〔2024〕211号部直属有关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农村供水工程事关亿万群众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灌区工程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的主阵地,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
近年来,各地农村供水和灌区工程等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改造加快推进,工程体系不断完善,但随着大规模工程建设,个别工程也暴露出项目法人组建不规范、设计和施工质量不达标、建设监理不到位等问题,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为进一步落实《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等要求,加强农村供水和灌区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格落实各方责任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各地强化农村供水、灌区工程建设监管,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
项目法人对工程质量承担首要责任,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咨询单位分别对工程的勘察质量、设计质量、施工质量、监理质量、咨询服务质量负责。
检测、监测单位以及原材料、中间产品、设备供应商等单位依据有关规定和合同,分别对工程质量承担相应责任。
相关单位工作人员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在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内对工程质量承担相应责任。
二、加强项目法人管理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规范农村供水和灌区工程项目法人的组建和监管,地方各级政府及其组成部门不得直接履行项目法人职责,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在项目法人单位任职期间不得同时履行水利建设管理相关行政职责。
由社会资本方组建的项目法人,组建方案需按照国家关于投资管理的相关规定,经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其授权部门同意。
农业农村部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0150号(农业水利类006号)提案答复的摘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4.08.12•【文号】农办案〔2024〕79号•【施行日期】2024.08.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0150号(农业水利类006号)提案答复摘要农办案〔2024〕79号唐冬生等6名委员:你们提出的《关于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破解耕地“碎片化”的提案》收悉。
经商自然资源部,现答复如下:一、关于创新综合种养模式,构建绿色种植制度2022年10月,我部印发了《关于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坚持耕地粮食生产功能,保持水稻生产主体地位,科学利用稻田水土资源,提高水稻和水产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科学引导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合理确定发展规模。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采取系列政策措施防止耕地“非粮化”。
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新增了关于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的罚则。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强调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和用途管制。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决策部署,2021年我部会同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建立耕地进出平衡制度。
2023年建立耕地和生态保护“长牙齿”硬措施工作机制,严肃查处耕地“非粮化”等重大问题。
下一步,我部将继续指导各地积极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稳步推进稻渔产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配合自然资源部继续抓好防止耕地“非粮化”各项政策规定落实,强化监测监管,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国家粮食安全底线。
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玉树藏族自治州推动新时期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3.31•【字号】玉政办〔2022〕10号•【施行日期】2022.03.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关于印发《玉树藏族自治州推动新时期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市、县人民政府,州政府各部门:《玉树藏族自治州推动新时期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州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3月31日玉树藏族自治州推动新时期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有效改善我州水利设施基础条件,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好“中华水塔”,根据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青海省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利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中华水塔水生态保护规划》,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治水方针,按照省委“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和州委“树好三个形象,打造好六个区”的目标要求,聚焦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水利发展的期盼,强化水利标准化监督管理,寻求政策、技术和资金等方面支持,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坚持“四水四定”工作原则,坚决落实好水生态安全保障,肩负起保护“三江源”、牢固“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
二、基本原则坚持生态优先。
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深化“三个最大”省情认识,以“两山”理念弘扬新时代水利精神,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摆在首位,以此做好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努力为全州水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清水河县老牛坡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内蒙古万润水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二〇一九年三月项目名称:清水河县老牛坡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单位:清水河县水务局编制单位:内蒙古万润水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批准:许鸿飞审查:蒋占豪项目负责人:闫伟报告编写:王国强参加人员:陆增利邢腾龙齐文广高云张珍目录1 综合说明 (1)1.1工程项目选择的理由及背景 (1)1.2地理位置 (2)1.3报告编制依据 (2)1.4报告书编写过程 (2)1.5工程项目及工程建设情况 (3)2 项目区概况 (7)2.1自然条件 (7)2.2社会经济状况 (9)3 水土流失及防治状况 (13)3.1水土流失现状 (13)3.2水土流失成因和危害 (14)3.3非点源污染情况调查 (16)4 项目任务和规模 (18)4.1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 (18)4.2项目建设目标 (18)4.3建设任务和规模 (19)5 防治措施及总体布局 (21)5.1总体布局 (21)5.2防治措施 (22)6组织管理 (37)6.1管理机构 (37)6.2管理办法 (37)7施工组织和进度安排 (38)7.1安排依据 (38)7.2进度安排 (39)8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39)8.1投资估算 (40)8.2投资筹措方案 (44)8.3估算表 (44)9项目效益 (53)9.1经济效益 (53)9.2生态效益 (54)9.3社会效益 (55)9.4国民经济评价 (56)10结论 (59)1 综合说明1.1工程项目选择的理由及背景清水河县是自治区贫困县,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群众生活困难。
根据2016年4月13日水财务[2016]151号水利部关于印发《2016年度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2019年度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是脱贫致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推介第五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4.03.25•【文号】农办经〔2024〕1号•【施行日期】2024.03.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推介第五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的通知农办经〔2024〕1号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部署,农业农村部已连续发布了四批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典型案例,取得良好示范效果。
为更好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农业农村部在全国范围开展第五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征集活动,经推荐遴选、公示,确定了第五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45个农民合作社、41个家庭农场)。
现予发布推介。
这些典型案例覆盖不同领域,涉及多种产业,做法特色鲜明,充分体现了近年来各地创新体制机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带动小农户共同发展的明显成效。
一是提升粮油作物单产水平,助力稳产保供。
这些案例反映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适度规模经营优势、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有效做法,通过参与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方案筛选熟化和集成推广,带动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推动试验示范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
二是增强服务运营能力,实现提质强能。
这些案例展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强素质、外强能力的方法路径,通过应用先进技术和现代化装备,推行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生产经营水平,积极运用数字化工具规范财务管理和组织运营,增强服务成员能力,密切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
三是注重融合发展,彰显规模效益。
这些案例体现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发展模式、加强联合合作的实践探索,通过以家庭农场为主要成员组建农民合作社、农民合作社组建联合社或办企业、发展行业协会、开展社企对接等方式,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构建主体多元、功能互补、运行高效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清党发[2011] 号
关于成立清水河乡设施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年活动领导小组的
通知
各党支部、村委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区、州、县关于发展设施农业工作的安排部署,全面提高我乡设施农业发展水平,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成立清水河乡设施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年活动领导小组。
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塔力哈提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副组长:马良才乡党委副书记、纪检委书记、政法书记赵力强副乡长(负责日常工作)
成员:刘香党政办秘书、林业站站长
巴合提纪检副书记、司法所所长
吕大建财政所所长
李勇村镇办主任
赛力克农机站站长
沙列哈提水管所所长
领导小组职责:负责领导设施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年活动工作;研究制定设施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年活动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办公室主任由赵力强同志兼任。
主要负责落实领导小组工作部署,综合协调和督查设施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年活动各方面的工作。
中共清水河乡委员会
清水河乡人民政府
2011年8月5日
抄送:县援疆办、农业局、科技局、农机局、存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