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灌砂法压实度试验操作规程

灌砂法压实度试验操作规程

灌砂法压实度试验操作规程
灌砂法压实度试验操作规程

灌砂法压实度试验操作规程

一、在试验地点,选一块平坦表面,并将其清扫干净,其面积不得小于基板面积。将基板放在此平坦表面上。如表面的粗糙度较大,则将盛有量砂的灌砂筒放在基板中间是圆孔上。打开灌砂筒开关,让砂流入基板的中孔内,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取下灌砂筒,并称筒内砂的质量,准确至1g。

二、取走基板,将留在试验地点的量砂收回,重新将表面清扫干净。将基板放在清扫干净的表面上,沿基板中孔凿洞(洞的直径与灌砂筒一致)。在凿洞过程在中,不使凿出的试样丢丢失,并随时将凿松的材料取出,放在已知质量的塑料袋内,不使水分蒸发。也可放在大试样盒内。试洞的深度应等于测试层厚度,但不得有下和层材料混入,最后将洞内的全部凿松材料取出。对土基或基层,为防止试样盘内材料的水分蒸发,可分几次乘取材料的质量。全部取出材料的总质量,准确至1g。

三、从挖出的全部试样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入铝盒或洁净的搪瓷盘中,测定其含水量。样品数量如下:用小灌砂筒测定时,对于细粒土,不少于100g;对于各种中粒土,不少于500g。用大灌砂筒测定时,对于细粒土,不少于200g;对于各种中粒土,不少于1000g。对于粗粒土或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将取出的全部材料烘干,且不少于2000g,称起质量,准确至1g。

四、将基板安放在试洞上,将灌砂筒安放在基板中间(储砂筒内放满砂至要求质量),使灌砂筒的下口对准基板的中孔及试洞。打开灌砂筒开关,让砂流试坑内。在此期间,勿碰动灌砂筒。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仔细取走灌砂筒,称量筒内剩余砂的质量,准确至1g。

五﹑取出试筒内的量砂,以备下次试验时再用。若量砂的湿度已发生变化或量砂中混有杂质,则重新烘干,过筛,并放置一段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后再用。

灌砂法实验步骤

灌砂法实验步骤 灌砂法它的缺点是:需要携带较多的量砂,而且称量次数较多,因此它的测试速度较慢.采用此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当集料的粒径等于或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的厚度超过150mm,但不超过200mm时,应用¢150mm 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1.仪具与材料 (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型式和尺寸见图.储砂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开口,直径与储砂筒的圆孔相同。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孑L与漏斗上开口相接。储砂筒筒底与漏斗之间设有开关。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2)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3)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4)玻璃板:边长约500—600mm的方形板。 (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铝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500mm×40mm的搪瓷盘存放。 (6)天平或台秤: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1g。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lg、0.1 g、1.0g。 (7)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8)量砂:粒径0.30-0.60mm及0.25 -0.50清洁干燥均砂,约2040g,使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足够长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9)盛砂的容器:塑料桶等。 (10)其他:凿子、改锥、铁锤、长把勺、小簸箕、毛刷等。 2.试验方法与步骤 (1)标定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 ①在灌砂筒筒口高度上,向灌砂筒内装砂至距筒顶15mm左右为止。称取装入筒内砂的质量m1,准确至1g。以后每次标定及试验都应该维持装砂高度与质量不变。 ②将开关打开,让砂自由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与工地所挖试坑内的体积相当(可等于标定灌的容积),然后关上开关,称灌砂筒内剩余砂质量m5,准确至1g。

探讨灌砂法检测路基压实度

探讨灌砂法检测路基压实度 摘要:灌砂法是利用均匀颗粒的砂,由一定高度下落到一规定容积的筒或洞中,按其单位重不变的原理来测量试洞的容积,从而计算出试样的密度。它是公路施工中压实度检测的常用方法。 关键词:灌砂法;压实度;路基 abstract: the sand filling method is the use of uniform particles of sand, by a certain height drops to a specified volume tube or hole, according to the unit weight of invariant theory to measure test hole volume, and thus calculate the sample density. it is in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compactness testing method. key words: fill sand method; compaction; roadbed 中图分类号:u213.1 引言 压实度是指工地实际达到的干密度和室内标准试验得到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它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检测的关键指标之一,只有对路基进行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的强度、整体稳定性,并保证和延长铁路、公路的使用寿命。路基现场压实度检测主要检测方法有灌砂法、环刀法、核子法、水袋法等检测方法。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和业主要求,在铁路、高速公路上主要运用灌砂法进行路基压实度检测。现就理论结合工程实践,对路基压实度检测中的一些问题,

灌砂法及环刀法测压实度(带计算过程)

灌砂法测压实度 最大干密度1.861g/cm3最佳含水率10.6% 椎体砂质量728克 标准砂密度1.344g/cm3环刀体积200cm3一、灌砂法 1、(灌砂筒质量+砂质量)-(剩余筒+砂质量)-椎体砂质量=洞内砂质量 2、洞内砂质量÷标准砂密度=洞体积 3、湿土质量÷洞体积=湿密度 4、湿密度÷(1+含水率%)=干密度 5、干密度÷最大干密度=压实度 二、环刀法 1、称量环刀质量 2、(环刀+湿土质量)-环刀质量=刀内湿土质量 3、刀内湿土质量÷环刀体积=湿密度 4、湿密度÷(1+含水率%)=干密度 5、干密度÷最大干密度=压实度 三、测含水率简易方法 1、先称量铁盒质量; 2、把取得的湿土,取出适当量放进铁盒内称量(盒+湿土)质量; 3、(铁盒+湿土)-铁盒=湿土质量 4、把酒精倒进铁盒刚没过湿土,点燃酒精可以轻轻搅拌。待酒精熄灭后再次加入酒精点燃。观察土是否已干。 5、称量(铁盒+干土)质量 6、(铁盒+湿土)-(铁盒+干土)=水质量 7、(铁盒+干土)-铁盒质量=干土质量 8、水质量÷干土质量=含水率

一、试验内容及要求: 路基路面施工或验收时对其施工压实质量进行检测,通过试验要求学生掌握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的各种方法,并能熟练进行现场检测。 灌砂法是利用均匀颗粒的砂去置换试洞的体积,它是当前最通用的方法,很多工程都把灌砂法列为现场测定密度的主要方法。该方法可用于测试各种土或路面材料的密度,它的缺点是:需要携带较多的量砂,而且称量次数较多,因此它的测试速度较慢。采用此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集料的最大料径小于15c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 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粒径等于或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的厚度超过150mm,但不超过200mm时,应用 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二、试验仪具与材料(1)灌砂筒; (2)金属标定罐;灌砂筒的主要尺寸 结构小型灌砂筒大型灌砂筒 储砂筒直径(mm)100 150 容积(cm3)2120 4600 流砂孔直径(mm) 10 15 金属标定罐内径(mm)100 150 外径(mm)150 200 金属方盘基板边长(mm)350 400 深(mm) 40 50 中孔直径(mm) 100 150 注:如集料的最大粒径超过40mm,则应相应地增大灌砂筒和标定罐的尺寸。如集料的最大粒径超过60mm,灌砂筒和现场试洞的直径应为200mm。(3)基板;(4)玻璃板;(5)试样盘;(6)天平或台秤;(7)含水量测定器具;(8)量砂;(9)盛砂的容器;(10)其他。 三、试验方法与步骤 (1)标定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 ①在灌砂筒筒口高度上,向灌砂筒内装砂至距筒顶15mm左右为止。称取装入筒内砂的质量,准确至1g。以后每次标定及试验都应该维持装砂高度与质量不变。 ②将开关打开,让砂自由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与工地所挖试坑内的体积相当(可等于标定灌的容积),然后关上开关,称灌砂筒内剩余砂质量,准确至1g。 ③不晃动储砂筒的砂,轻轻地将灌砂筒移至玻璃板,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直到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上,并细心地取走灌砂筒。

灌砂法

1. 前言 压实度不达标是造成路面破损,使用状况差,通行能力差,交通事故多的主要原因。路基工程质量的好坏,压实度也是最重要的内在指标之一,只有对路基进行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的强度、整体稳定性,并保证和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所以,只有对路基结构层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强度、刚度及平整度,保证及延长路基、路面的使用寿命路基现场压实度检测主要检测方法有灌砂法、环刀法、核子法、水袋法等检测方法。根据施工实际情况,现场主要运用灌砂法进行路基压实度检测。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对路基压实度检测中的一些问题,作简要地分析和探讨。 2. 灌砂法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是利用均匀颗粒的砂,由一定高度自由下落一规定容积的筒或洞内,按其单位重不变的原理来测量试洞的容积,并根据集料的含水量来推算出试样的实测干密度。 3. 灌砂筒的选用及室内标定 3.1 灌砂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的密度。试样的最大粒径一般不得超过15mm,测定密度层的厚度为150mm~20mm。在测定细粒土的密度时,可以采用 100mm的小型灌砂筒。如最大粒径大于15mm,则应相应的增大灌砂筒和标定罐的尺寸,,例如粒径达40~60mm的粗粒土,灌砂筒和现场试洞的直径为150~200mm。 3.2 室内量砂标定的准确与否对压实度的影响。 3.2.1 储砂筒中砂面高度、砂的总重对量砂密度的影响。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中对筒内砂的高度和质量都做了明确规定。筒内砂的高度与筒顶的距离不超过15mm,原因是不同砂面高度的砂,其下落速度不同,因而灌进标定罐内砂的密实程度也不同,这就直接影响了量砂的密度。因此,储砂筒中砂面高度必须严格控制;另外,筒内砂的质量准确至1g。每次标定及以后的试验都维持这个质量不变。因为标定时,只要砂总重相同,即砂的自重一样,其下落速度也能保持一致,从而提高量砂使用的准确性。实践证明,现场测试时(中国论文联盟https://www.doczj.com/doc/0710119841.html,整理),储砂筒中砂面高度和重量与室内标定时保持一致,大大提高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3.2.2 标定罐深度对量砂密度的影响。 通过试验结果发现标定罐深度每减1cm,砂密度大约降低1.2%。可见其深度不同对砂密度影响较大。因此,现场试洞深度应尽量与室内标定罐深度一致。 3.2.3 砂的颗粒级配组成对量砂密度的影响。 不同颗粒粒径组成的砂,其级配不同,密度也明显不同,故每次检测使用时量砂必需采用标准砂(0.30~0.60mm或0.25~0.50mm),而且要保持砂的洁净干燥。 由上述可见,储砂筒砂面高度、砂的总重、标定罐深度、砂的颗粒组成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量砂的密度。量砂密度标定准确与否,也将影响路基压实度的检测精度。所以,在进行路基压实度检测之前,标定工作不容忽视,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4. 现场施工与检测注意事项 4.1 在公路施工中,影响路基压实度的因素有填土的好坏、地基处理、含水量控制、松铺厚度以及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套情况等。在进行路基施工时,应对填土的密实度和含水量进行现场控制,并以此来控制和检验人工或机械压实填土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宜采用重型击实法得到的击实标准,可以得到客观准确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在施工中,将含水量控制在与最佳含水量相差正负2%的范围内,压实效果比较理想。松铺厚度为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使路面有一个必要的稳固土基,在填筑土质路堤时,应将填土分层压实。在松散的黄土地区或其它松散土的挖方路段,也应进行压实。《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中明确要求必须根据道路的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并加强碾压过程的控制。 4.2 现场测试时,储砂筒中砂面高度和重量与室内标定时保持一致。尽量使用基板,

灌砂法试验操作规程

灌砂法试验操作规程 灌砂筒选择 ①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②当集料的粒径等于或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的厚度超过150mm,但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1)仪具与材料 ①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储砂筒筒层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开口,直径与储砂筒的圆孔相同。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储砂筒筒底与漏斗之间设有开关,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②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⑥天平或台称 ⑦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⑧量砂:粒径0.3-0.6mm清洁干燥的均匀砂,约20-40kg ⑨盛砂的容器:塑料桶等。 ⑩其他:凿子、改锥、铁锤、长把勺、小簸箕、毛刷等。 (2)标定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 ①在灌砂筒筒口高度上,向灌砂筒内装砂至距筒顶15mm左右为止。称取装入筒内砂的质量m1,准确至1g。以后每次标定及试验都应该维持装砂高度与质量不变。 ②将开关打开,让砂自由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与工地所挖试坑内的体积相当(可等于标定罐的容积),然后关上开关,称灌砂筒内剩余砂质量m5,准确至1g。 ③不晃动储砂筒的砂,轻轻地将灌砂筒移至玻璃板上,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直到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上,并细心地取走灌砂筒。 ④收集并称量留在板上的砂或称量筒内的砂,准确至1g。玻璃板上的砂就是填满锥体的砂m2。 ⑤重复上述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3)标定量砂的单位质量 ①用水确定标定罐的容积V,准确至lmL。 ②在储砂筒中装入质量为m1的砂,并将灌砂筒放在标定罐上,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在整个流砂过程中,不要碰动灌砂筒,直到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闭。取下灌砂筒,称取筒内剩余砂质量m3,准确至1g ③按式(6.5-1)计算填满标定罐所需砂的质量m a m a=m1-m2-m3

灌砂法检测压实度

灌沙法的检测步骤 首先要在试验地点选一块平坦表面,其面积不得小于基板面积,并将其清扫干净。将基板放在此平坦表面上,沿基板中孔凿洞,洞的直径100毫米,在凿洞过程中应注意不使凿出的试样丢失,并随时将凿松的材料取出,放在已知质量的塑料袋内,密封。试洞的深度应等于碾压层厚度。凿洞毕,称此袋中全部试样质量,准确至1 克。减去已知塑料袋的质量后即为试样的总质量。 然后从挖出的全部试样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入铝盒,用酒精燃烧法测其含水量。 最后将灌砂筒直接安放在挖好的试洞上,这时灌砂筒内应放满砂,使灌砂筒的下口对准试洞。打开灌砂筒开关,让砂流入试洞内。直到灌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取走灌砂筒,称量筒内剩余砂的质量,准确至1克。 试洞内砂的质量=砂至满筒时的质量-灌砂完成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锥体的质量。 挖出土的总质量除以试洞内砂的质量再乘以标准砂的密度可计算路基 土的湿密度。干密度就等于湿密度/(1+0.01*含水量) 压实度就等于土的干密度/土的最大干密度*100% 在路基施工过程中,为控制好路基压实质量,提高现场压实机械的工作效率,需要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通过试验准确确定不同种类填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二是现场控制填土的含水量。实际施工中,填土的含水量是一个影响压实效果的关键指标,路基施工中当含水量过大时应翻松晾晒或掺灰处理,降低含水量;当含水量过低时,应翻松并洒水闷料,以达到较佳的含水量。 三是分层填筑、分层碾压。施工前,要先确定填土分层的压实厚度。最大压实厚度一般不超过20厘米。 四是加强现场检测控制。填筑路基时,每层碾压完成后应及时对压实度、平整度、中线高程、路基宽度等指标进行质量检测,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方能允许填筑上一层填土。

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

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1 、本试验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也适用于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路面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 2 、挖坑灌砂法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 15mm 、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 150 mm 时,宜采用φ 100mm 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 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 15mm ,但不大于 40mm ,测定层的厚度超过150mm ,但不超过 200mm 时,应用φ 150mm 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二、仪具与材料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1 、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形式和主要尺寸见图 4-1 及表 4- 2 。当尺寸与表中不一致,但不影响使用时,亦可使用,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开口,直径与储砂筒的圆孔相同。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2 、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3 、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4 、玻璃板:边长约 500~600mm 的方形板。 5 、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 × 500mm × 40mm 的搪瓷盘存放。 6 、天平或台秤:称量 10 ~ 15kg ,感量不大于 1g ,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 7 、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8 、量砂:粒径~或~清洁干燥的均匀砂,约 20 ~ 40kg ,使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足够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标准灌砂法密 度试验

标准灌砂法密度试验 执行标准GB/T50123-201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1)仪器设备 本试验需用下列仪器设备 灌砂法密度试验仪见附图。包括有:1.漏斗;2.漏斗架;3.防风筒;4.套环;附有三个固定器。 2)台称:称量10kg,感量5g,或称量50kg,感量10g; 3)量砂:粒径0.25~0.5mm干燥,清洁均匀砂10~40kg; 4)其他:量砂容器(有盖),直尺、铲土工具等。

灌砂法密度试验仪(2)操作步骤(用套环) 1)在试验地点,将面积约400c㎡×40c㎡的一块地面铲平。如检查填土压实密度时应将表面未压实土层清除掉,并将压实土层铲去一部分(其深度视需要而定),使试坑底能达到规定的取土深度。 附图4.2 灌砂法质量密度试验仪 2)称盛量砂的容器加量砂的质量,按附图 4.2:将仪器放在整平的地面上,用 固定器将套环位置固定。开漏斗阀,将量砂经漏斗灌入套环内,待套环灌满后, 拿掉漏斗,漏斗架及防风筒(无风可不用防风筒),用直尺刮平套环上砂面,使 与套环边缘齐平。将刮下的量砂细心倒回量砂容器,不得丢失,称量砂容器加*次剩余量砂质量。 3)将套环内的量砂取出,称其质量,倒回量砂容器内,环内量砂允许有少 部分仍留在环内。 4)在套环内挖试坑。其尺寸大致如附表 4.5。 试坑尺寸与相应的zui大粒径 ,附表4.5 挖坑时要特别小心,将已松动的试样全部取出。放入盛试样的容器内,将盖盖好,称容器加试样质量,并取代表性试样,测定其含水量。 灌砂法容重试验仪5)在套环上重新装上防风筒、漏斗架及漏斗。将量砂经 漏斗灌入试坑内。量砂下落速度应大致相等,直至灌满套环。 6)取掉漏斗、漏斗架及防风筒,用直尺刮平套环上的砂面,使与套环边缘 齐平。刮下的量砂全部倒回量砂容器内,不得丢失。称量砂容器加第二次剩余量砂质量。 7)本试验称质量精度:称量小于10kg为5g;大于10kg时为10g。 灌砂法容重试验仪8)按下式计算湿质量密度及干质量密度: 式中po——质量密度(g/cm); pd——干质量密度(g/cm); m1——量砂容器加原有量砂总质量(g); m2——量砂容器加*次剩余量砂质量(g); m3——从套环中取出的量砂质量(g);

压实度检测试验(灌砂法)_secret

压实度检测试验 (灌砂法) 一、使用工具 1、WT31000(1g/0~30kg)电子天平一台。 2、扭力天平(0.01g/200g)一台 3、圆勺子、圆凿子、锤子及大油漆各一把。 4、灌砂筒一套。 二、操作步骤要点 1、在试验地点,选一块面积约为40cm×40cm的平坦表面,并 将其清扫干净将基板放在清扫干净的表面上,沿基板中孔凿洞,洞的直径150mm,试洞的深度应等于碾压层厚度。在凿洞过程中,应注意不使凿出的试样丢失,并随时将凿松的材料取出,放在已知质量的塑料袋内,密封。 2、凿洞毕,称此塑料袋中全部试样质量,准确至1g。(减去已知塑料袋质量后),即为试样的总质量m t。 3、从挖出的全部试样中取有代表的样品,放入铝盒中,测定其含水量ω。 根据不同粒径所挖试坑的最小体积和测定天然含水量应取的试样数量,见下表。

4、将基板安放在试洞上,将灌砂筒安放在基板中间(灌砂筒内 内放满砂至恒量m1),使灌砂筒的下口对准基板的中孔及试洞打开灌砂筒开关,让砂流入试洞内,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在下流时关闭开关。取下灌砂筒,并称筒内剩余砂的质量m2,准确至1g。 5、取出试洞内的量砂,(若砂有点湿则烘干)过筛,以备下次试验时再用。 6、灌砂筒锥体质量为m3,已包括灌砂时基板孔区域砂的质量。 7、结果计算 ①填满试洞上所需量砂的质量m b(g)。 m b=m1-m2-m3 式中:m1—灌砂入试洞前筒加筒内盛的砂总质量,g。 m2—灌砂入试洞后筒加筒内剩余的总质量,g。 m3—灌砂筒锥体质量,g。 ②计算土样的湿密度ρ(g/cm3)。 ρ=ρs×m t/m b 式中:m t—试洞中取出的全部土样的质量,g。 m b—填满试洞所需砂的质量,g。 ρs—量砂的密度,g/cm3。取1.46 g/cm3. ③计算土样的干密度(g/cm3),精确到0.01 g/cm3。 ρd=ρ/(1+0.01×ω)

灌砂法压实度计算公式

灌砂法压实度计算公式: 土方路基2113(灌砂法)压实度5261计算公式: 压实度就等于土4102的干密度/土的最大1653干密度*100% 试坑质量=灌入前-灌入后-两次粗糙面 含水量=水除以干土质量 干密度=上述求出来的H除以1+含水量(注,含水量用%表示,含水量8.这里就是1.08) 为了保证路基的整体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满足要求,《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规定:路基“施工过程中,每一压实层均应检验压实度”,合格后方可填筑其上一层,否则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补压。 “检测频率为每1000平方米至少检验2点,不足1000平方米时检验2点,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增加检验点。”检验标准,土质路基压实层应符合表17-7的规定。 试洞内砂的质量=砂至满筒时的质量-灌砂完成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锥体的质量。 挖出土的总质量除以试洞内砂的质量再乘以标准砂的密度可计算路基土的湿密度。干密度就等于湿密度/(1+0.01*含水量)压实度就等于土的干密度/土的最大干密度*100% 在路基施工过程中,为控制好路基压实质量,提高现场压实机械的工作效率,需要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通过试验准确确定不同种类填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二是现场控制填土的含水量。实际施工中,填土的含水量是一个影响压实效果的关键指标,路基施工中当含水量过大时应翻松晾晒或掺灰处理,降低含水量;当含水量过低时,应翻松并洒水闷料,以达到较佳的含水量。 三是分层填筑、分层碾压。施工前,要先确定填土分层的压实厚度。最大压实厚度一般不超过20厘米。 四是加强现场检测控制。填筑路基时,每层碾压完成后应及时对压实度、平整度、中线高程、路基宽度等指标进行质量检测,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方能允许填筑上一层填土。

灌砂法压实度试验记录表

灌砂法压实度试验记录表

灌砂法压实度试验记录表(试表08)建设单位:甘肃电投大容公司监理单位:达华工程管理集团甘肃分公司施工单位:金昌金桥路业有限责任公司编号:第页共页 项目 名称杂木河杂木寺水电站施工道路工程 单项工 程名称 范 围 混合料名称沙砾土 锥体内 砂重 762g 标准砂 容重 1.48g /m3 最大干容重(g/cm3)1.76 最佳含 水量 (%) 15. 6 要求压实 度(%) 94 取样位置 盘号 1 2 3 4 5 6 7 8 盘重(g)17.5 17.3 17. 4 17.2 17.5 17.1 17.4 17.6 盘+湿样重(g)123. 7 126. 2 13 1.5 125. 8 131. 1 124. 3 126. 3 125. 8 盘+干样重(g)109. 5 111. 3 11 6.4 111. 2 116. 2 110 111. 4 111. 2 干样重 (g) 92 94 99 94 98.7 92.9 94 93.6

水份重(g)14.2 14.9 15. 1 14.6 14.9 14.3 14.9 14.6 含水量(%)15.4 15.8 15. 2 15.5 15.1 15.4 15.8 15.6 灌砂前筒+砂重(g)641 3 6581 64 52 661 4 681 5 635 1 614 5 624 9 灌砂后筒+砂重(g)384 5 4041 44 10 398 2 411 1 367 9 325 1 380 2 锥体内砂重 (g)762 762 76 2 762 762 762 762 762 灌入试坑砂重 (g)256 8 2540 20 42 263 2 270 4 267 2 289 4 244 7 湿土重(g)347 1 3398 31 47 336 2 358 2 334 1 391 1 317 5 湿容重(cm3)2.00 1.98 2.2 8 1.89 1.96 1.85 2.00 1.92 干容重(cm3)1.73 1.71 1.6 8 1.64 1.70 1.60 1.73 1.66 标准干容重(g/cm3)1.76 1.76 1.7 6 1.76 1.76 1.76 1.76 1.76 压实度 (%) 98 97 95 93 96 91 98 94

灌砂法测压实度

灌砂法测定路基压实度 公路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技术、经济活动,具有流动性强、协作性高、周期长、受外界干扰及自然因素影响大等特点,同时涉及到众多的社会主体和多变的自然因素,会受到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因此,公路质量、低耗,已成为国民普遍关注的焦点。然而路基作为重要部分怎样检验其压实度是否合格呢? 1 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法。 本试验法适用于现场测定路基,基层或底基层及砂石路面的各种细粒土,中粒土,粗料土,包括天然砂砾土、级配砂砾料、级配碎石及水泥、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等的密度和压实度。也适用于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路面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 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洞测试。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大于或等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的厚度超过150mm,但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器设备。灌砂筒:有大小两种上部储砂筒小筒容积为2120cm3,大筒容积为4600cm3,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开口,直径与储砂筒的圆孔相同,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头上开口相接。自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金属标准罐:用薄铁板作金属罐,用于小罐砂筒的内径为100mm,高150mm,用于大灌砂筒的直径为150mm,高200mm,上端周围均有一罐缘。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用于小灌砂筒的基板为边长350mm 深40mm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直径为150mm的圆孔。玻璃板:边长约500mm(用于小灌砂筒)或600mm(用于大灌砂筒)的方形板。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500mm×400mm的搪瓷盘存放。天平或台称:称量10-15kg,数量不大于1g,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1g、0.1g、1.0g。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量砂:粒径0.30-0.60mm或0.25-0.50mm清洁干燥的均匀砂,约20-40kg,使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足够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盛砂的容器:塑料桶等。其它:凿子、改锥、铁锤、长把勺、长把小簸箕、毛刷等。

铁路土工灌砂法试验操作

5.4 灌砂法 5.4.1 本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5.4.2 标准砂密度的测定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标准砂宜选用粒径为0.25~0.50 mm,密度为1.47~1.61 g/cm3的洁净干燥砂。 2 将容砂瓶与灌砂漏斗经螺纹接头接紧,并作以标记,以后每次拆卸再衔 ),准确至5 g。 接时都要接在这一位置。称组装好的密度测定器的质量(m r1 3 将干燥的密度测定器竖立(灌砂漏斗口向上)在工作台上,打开阀门,往密度测定器内注水,直至水面高出阀门,关闭阀门,倒掉漏斗中多余的水,称注满水的密度测定器总质量(m ),准确至5 g,同时测定水温,准确至0.5 ℃。再 r2 重复测定两次,三次测值之间的差值不得大于3 ml,取三次测定值的平均值。 4 将干燥的密度测定器竖立(灌砂漏斗口向上)在工作台上,关阀门,向漏斗中灌满标准砂。打开阀门使漏斗中的砂漏入容砂瓶内,边漏边继续向漏斗中

补充砂,当标准砂停止流动时迅速关闭阀门。倒掉漏斗内多余的砂,称灌满标准砂的密度测定器总质量(m r 3),准确至5 g 。测定过程中应避免震动。 5、容砂瓶容积按下式计算: V r =(m r 2-m r 1)/ρw T (5.4.2-1) 式中 V r ——容砂瓶容积(cm 3); m r 2——注满水的密度测定器的总质量(g ); m r 1——密度测定器的质量(g )。 6 标准砂的密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 ρsr ——标准砂的密度(g/ cm 3);计算至0.01 g/ cm 3。 m r 3——灌满标准砂的密度测定器的总质量(g )。 5.4.3 测定灌满灌砂漏斗所需标准砂的质量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按本章第5.4.2条第4款方法将标准砂灌满容砂瓶,并称取灌满标准砂的密度测定器的总质量(m r 3)。 2 将灌满标准砂的密度测定器倒置(即灌砂漏斗口向下)在一洁净的平面上,打开阀们,直至砂停止流动。 3 迅速关闭阀们,称取剩余标准砂和密度测定器的总质量,计算流失的标 准砂的质量,该流失量即为灌满漏斗所需标准砂的质量(m r4)。 4 重复上述步骤三次,取其平均值。 5.4.4 试验操作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按土的最大粒径不大于20mm 的要求选定试坑位置,将试坑位置的地面铲平,其面积略大于试坑直径150mm ,按试坑直径划出坑口轮廓线,在轮廓线内下挖至要求深度200mm 处,边挖边将挖出的土放入盛土容器内,称土的质量,准确至10g ,然后取代表性土样测定含水率。 2 向容砂瓶内灌满标准砂,关阀门,称灌满标准砂的密度测定器的总质量,准确至5 g 。 3 将密度测定器倒置(灌砂漏斗口向下)于挖好的坑口上,打开阀门,使密度 r r r sr 1 3V m m -= ρ

灌砂法试验 (1)

试验一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 1、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试验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细粒土、砂土类和砾类土的密度。试样的最大粒径一般不得超过15mm,测定密度层的厚度为150-200mm。在测定细粒土的密度时,可以采用φ100mm 的小型灌砂筒。如最大粒径超过15mm,则相应地增大灌砂筒和标定灌的尺寸,例如,粒径达40-60mm的粗粒土,灌砂筒和现场试洞的直径应为150-200mm。 2、仪器设备 ①灌砂筒:金属圆筒(可用白铁皮制作)的内径为100mm,总高360mm。 ②金属标定罐:内径100mm,高150mm和200mm的金属罐各一个,上端周围有一罐缘。(由于某种原因,试坑不是150mm或200mm时标定罐的深度应该与拟挖试坑深度相同) ③基板:一个边长350mm、深40mm的金属方盘,盘中心有一个直径100mm的圆孔。 ④玻璃板:边长约 500~600mm 的方形板。 ⑤饭盒(存放挖出的试样)若干 ⑥台秤:称量 10 ~ 15kg ,感量5g。 ⑦其他:铝盒、天平、烘箱等。 ⑧量砂:粒径 0.25 ~ 0.50mm 清洁干燥的均匀砂,约 20 ~ 40kg ,应先烘干,并放置足够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3 、仪器标定 确定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 (1) 在灌砂筒筒口高度上,向灌砂筒内装砂至距离筒顶 15mm 左右为止。称取装入筒内砂的质量 m 1 ,准确至 1g 。以后每次标定及试验都应该维持装砂高度与质量不变。 (2) 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与工地所挖试坑内的体积相当(或等于标定罐的容积),然后关上开关,并称量砂筒内砂的质量m5,精确至1g。 (3) 将罐砂筒放在玻璃板上,打开开关,让砂流出,直到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关上开关,并小心地取走灌砂筒。 (4) 收集并称量留在玻璃板上的砂或称量筒内的砂,准确至 1g ,玻璃板上的砂就是填满筒下部圆锥体的砂。 (5) 重复上述测量至少三次;最后取其平均值m2,准确至1g。 4 、确定量砂的密度 (1)用水确定标定罐的容积V 。将空罐放在台秤上,使灌的上口处于水平位置,读计灌的质量m7,准确至1g。向标定罐中加水,注意不要将水弄到台秤上或灌的外壁;将一直尺放在灌顶,当灌中的水快接近直尺时,用滴管往灌中加水,直到水面接触直尺;移去直尺,读计灌和水的质量m8。 标定罐的体积v按下式计算:v=(m8-m7)/ρw 式中:v---标定罐的容积( cm 3 ); m7---标定灌质量(g);

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规程

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实验规程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本试验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的材料压实层的压实度检测。 1.2 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3.2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3.2mm,但不大于3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2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型式和主要尺寸见图1及表1。当尺寸与表中不一致,但不影响使用时,亦可使用。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面开口,直径与储砂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图1 灌砂筒和标定罐(尺寸单位:mm) (2)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3)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4)玻璃板:边长约500--600mm的方形板。 (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500mm×400mm的搪瓷盘存放。 (6)天平或台秤: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1g。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1g、0.1g、1.0g。(7)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使40kg-20清洁干燥的砂,约0.6mm~0.3)量砂:粒径8(. 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足够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9)盛砂的容器:塑料桶等。 (10)其它:凿子、螺丝刀、铁锤、长把勺、长把小簸箕、毛刷等。 表1 灌砂仪的主要尺寸要求 小型灌大型灌结150直100 储砂46002120容15直流砂10 150 内100 金属标定200外150 400350边金属方盘5040深150 100

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指导书

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指导书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本试验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也适用于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路面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 1.2 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 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的厚度超过 150mm,但不(2 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2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型式和主要尺寸见图1及表1。当尺寸与表中不一致,但不影响使用时,亦可使用。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面开口,直径与储砂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图1 灌砂筒和标定罐(尺寸单位:mm) (2)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3)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1 (4)玻璃板:边长约500--600mm的方形板。 (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 300mm×500mm×400mm的搪瓷盘存放。 (6)天平或台秤: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1g。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1g、0.1g、1.0g。 (7)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8)量砂:粒径0.3,0.6mm或0.25,0.5mm清洁干燥的均匀砂,约20,40kg,使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足够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9)盛砂的容器:塑料桶等。 (10)其它:凿子、改锥、铁锤、长把勺、长把小簸箕、毛刷等。

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1.依据标准:《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 2.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 2.1目的:测定基层或底基层密度及压实度; 2.2适用范围: 2.2.1本方法适用于在现在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 2.2.2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边规定:○1当集料的最大颗粒径小于Φ1 3.2mm时,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最大颗粒径等于或大于Φ13.2mm时,都不大于Φ3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时,宜采用150mm 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3.环境要求:检测温度不低于5℃ 4.试验准备: 4.1试验仪器: ○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2金属标定罐:用薄板制成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3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个圆孔;○4玻璃板:边长约500-600mm的方形板;○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

300mm*500mm*40mm的搪瓷盘存放;○6天平或台秤: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1g。用于含水率测定的天平精度,对 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1g、0.1g、1.0g;○7含 水率测定器具:如铝盆、烘箱等;○8量砂:粒径0.30~0.60mm 清洁干燥的砂,约20~40kg。使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 足够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9盛砂的容器: 10其它:凿子、螺丝刀、铁锤、长把勺、长把小塑料筒等;○ 簸箕、毛刷等。 4.2准备工作: 4.2.1按现行试验方法对检测对象试样用同种材料进行击实试验,得到最大干密度ρc及最佳 含水率。 4.2.2按第2.2.2条的规定用适宜的灌砂筒。 4.2.3按下列步骤标定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 ○1在灌砂筒筒口高度上,向灌砂筒内装砂至距筒顶的距离 15mm左右为止。称取装入筒内砂的质量m1,准确至1g。以 后每次标定及试验都应该维持装砂高度与质量不变。 ○2将开关打开,使灌砂筒筒底的流砂孔、圆锥形漏斗上端开 口圆孔及开关铁板中心的圆孔上下对准重叠在一起,让砂自 由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与工地所挖试坑内的体积相当 (或等于标定罐的溶积),然后关上开关。 ○3不晃动储砂筒的砂,轻轻地将灌砂筒移至玻璃板上,将开 关打开,让砂流出,直到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上,

压实度(灌砂法)试验记录

压实度(灌砂法)试验记录 桩号0+ 450 0 + 370 0+ 470 0 + 390 层次及厚度(cm)30 30 30 30 灌砂前砂+容器质量(g)(1)7500 7500 7500 7500 灌砂后砂+容器质量(g)(2)4760 4760 4760 4760 灌砂筒下部锥体内砂质量(g)(3)715 715 715 715 试坑灌入量砂的质量(g)(4)(1)-( 2)-( 3)2025 2130 2075 2160 量砂堆积密度(g/cm3)(5) 1.281 1.281 1.281 1.281 试坑体积(cm3)(6)(4) / ( 5)1580.8 1662.8 1619.8 1686.2 试坑中挖岀的湿料质量(g)(7)3590 3815 3680 3815 试样湿密度(g/cm3)(8)(7) / ( 6) 2.27 2.29 2.27 2.26 含水量 w (%) 盒号(9)01 02 03 04 盒质量(g)(10)51.5 49.9 50.3 51.2 盒+湿料质量(g)(11)584.3 593.8 574.8 588.0 盒+干料质量(g)(12)543.1 550.4 533.5 541.2 水质量(g)(13)(11) - (12)41.2 43.4 41.3 46.8 干料质量(g)(14)(12) - (10)491.6 500.5 483.2 490.0 平均含水量(w)(%)(15)[(13) / (14) ] 100% 8.4 8.7 8.5 9.6 干质量密度(g/cm3)(16) 2.09 2.11 2.09 2.06 最大干密度(g/cm3)(17) 2.15 2.15 2.15 2.15 压实度(%)(18)(16) / ( 17)97.2 98.1 97.2 95.8 试验表31工程名称:XX市XX路延伸工程施工单位:XX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试验工序项目:三渣基层 审核:XXX计算:XXX试验:XXX试验日期:XXXX 年XX月XX日

铁路土工灌砂法试验操作

5.4 灌砂法 1 标准砂宜选用粒径为0.25~0.50 mm,密度为1.47~1.61 g/cm3的洁净干燥砂。 2 将容砂瓶与灌砂漏斗经螺纹接头接紧,并作以标记,以后每次拆卸再衔 ),准确至5 g。 接时都要接在这一位置。称组装好的密度测定器的质量(m r1 3 将干燥的密度测定器竖立(灌砂漏斗口向上)在工作台上,打开阀门,往密度测定器内注水,直至水面高出阀门,关闭阀门,倒掉漏斗中多余的水,称注满水的密度测定器总质量(m ),准确至5 g,同时测定水温,准确至0.5 ℃。再 r2

重复测定两次,三次测值之间的差值不得大于3 ml ,取三次测定值的平均值。 4 将干燥的密度测定器竖立(灌砂漏斗口向上)在工作台上,关阀门,向漏斗中灌满标准砂。打开阀门使漏斗中的砂漏入容砂瓶内,边漏边继续向漏斗中补充砂,当标准砂停止流动时迅速关闭阀门。倒掉漏斗内多余的砂,称灌满标准砂的密度测定器总质量(m r 3),准确至 5 g 。测定过程中应避免震动。 5、容砂瓶容积按下式计算: V r =(m r 2-m r 1)/ρw T (5.4.2-1) 式中 V r ——容砂瓶容积(cm 3); m r 2——注满水的密度测定器的总质量(g ); m r 1——密度测定器的质量(g )。 6 标准砂的密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 ρsr ——标准砂的密度(g/ cm 3);计算至0.01 g/ cm 3。 m r 3——灌满标准砂的密度测定器的总质量(g )。 5.4.3 测定灌满灌砂漏斗所需标准砂的质量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按本章第5.4.2条第4款方法将标准砂灌满容砂瓶,并称取灌满标准砂的密度测定器的总质量(m r 3)。 2 将灌满标准砂的密度测定器倒置(即灌砂漏斗口向下)在一洁净的平面上,打开阀们,直至砂停止流动。 3 迅速关闭阀们,称取剩余标准砂和密度测定器的总质量,计算流失的标 准砂的质量,该流失量即为灌满漏斗所需标准砂的质量(m r4)。 4 重复上述步骤三次,取其平均值。 5.4.4 试验操作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按土的最大粒径不大于20mm 的要求选定试坑位置,将试坑位置的地面铲平,其面积略大于试坑直径150mm ,按试坑直径划出坑口轮廓线,在轮廓线内下挖至要求深度200mm 处,边挖边将挖出的土放入盛土容器内,称土的质量,准确至10g ,然后取代表性土样测定含水率。 2 向容砂瓶内灌满标准砂,关阀门,称灌满标准砂的密度测定器的总质量, r r r sr 1 3V m m -= 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