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尘实时监测系统清单
- 格式:xls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扬尘在线监测系统目录一、背景介绍 (1)1.1项目背景 (1)1.2工地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2)1.3建设依据 (2)二、建设方案 (2)2.1系统概况 (2)2.2功能特点 (3)2.3产品信息 (4)三、数据管理平台 (5)四、平台软件主要功能 (5)4.1电子地图位置呈现功能 (5)4.2监测因子图形展示 (6)4.3历史数据查询 (6)4.4站点管理 (7)4.5设备监控 (7)4.6短信配置 (8)4.7污染物浓度预警 (8)4.8用户管理 (9)五、系统优势 (10)六、项目效益 (10)一、ZWIN—YC06光散射法颗粒物自动监测仪 (11)二、ZWIN-BYC06β射线颗粒物(PM10)自动监测仪 (18)一、背景介绍1.1项目背景根据国家环保部监测数据,目前一些大中城市的雾霾天气较为严重,尤其是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最为严重。
监测表明,这些地区每年出现霾的天数在100天以上,个别城市甚至超过200天。
空气污染严重的深层次原因是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所积累环境问题的显现,高耗能、高排放、重污染、产能过剩、布局不合理、能源消耗过大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持续强化,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污染排放量的大幅增加,建筑工地遍地开花,污染控制力度不够,主要的大气污染排放总量远远超过了环境容量等多种原因。
其中,因建筑施工产生的扬尘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是建筑施工过程中排放的无组织颗粒物污染,既包括施工工地内部各种施工环节造成的一次扬尘,也包括因施工运输车辆粘带泥土以及建筑材料逸散在工地外部道路上所造成的二次交通扬尘。
长期以来,对于建设工地扬尘带来的空气质量监管方面,由于不能得到实时的监测数据,或者收到举报无法得到与事实相对应的直接数据,一直是令政府监管部门十分困扰的事情。
根据北京市环保部门的监测和分析,扬尘污染约占PM2.5来源的15.8%。
扬尘检测数据记录一、背景介绍扬尘是指在工地、道路施工、采石场等施工现场产生的颗粒物,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扬尘检测成为必要的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扬尘检测数据记录的标准格式。
二、数据记录的标准格式1. 日期和时间:记录扬尘检测的日期和具体时间,例如:2022年5月10日,上午9:00-10:00。
2. 检测地点:记录扬尘检测的具体地点,例如:某工地A区。
3. 检测方法:记录使用的扬尘检测方法,例如:颗粒物测量仪器。
4. 检测参数:记录扬尘检测的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项:a) PM2.5浓度:记录PM2.5颗粒物的浓度,单位为μg/m³。
b) PM10浓度:记录PM10颗粒物的浓度,单位为μg/m³。
c) TSP浓度:记录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les)的浓度,单位为μg/m³。
d) 噪音:记录环境噪音的分贝数(dB)。
e) 温度:记录环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f) 湿度:记录环境湿度,单位为百分比(%)。
5. 检测结果:记录扬尘检测的结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项:a) 各参数的测量值:记录每一个参数的具体数值。
b) 各参数的标准限值:记录每一个参数的国家或者地方标准限值。
c) 结果评价:根据测量值和标准限值,评价扬尘检测结果是否符合要求,例如:合格、不合格等。
6. 检测人员:记录进行扬尘检测的人员姓名或者编号,以便追溯检测责任和结果可信度。
三、示例数据记录以下是对某工地A区进行扬尘检测的数据记录示例:日期和时间:2022年5月10日,上午9:00-10:00检测地点:某工地A区检测方法:颗粒物测量仪器检测参数:- PM2.5浓度:50μg/m³- PM10浓度:80μg/m³- TSP浓度:120μg/m³- 噪音:65dB- 温度:25℃- 湿度:60%检测结果:- PM2.5浓度标准限值:35μg/m³- PM10浓度标准限值:50μg/m³- TSP浓度标准限值:100μg/m³结果评价:扬尘检测结果不合格,PM2.5和PM10浓度超过了国家标准限值。
附件1市建设工地扬尘污染在线监测设备技术与管理要求为了使接入“市建筑工地扬尘智能监控云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的所有在线监测设备均能较精准、较稳定地采集和传输数据〔含视频数据〕,现对需与平台连接的在线监测设备提出以下技术与管理要求。
一、技术要求二、管理要求设备安装前,应填写《市建设工地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安装信息表》〔详附件3〕;设备接入平台前,需提供设备证明文件〔制造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或检定证书、校准证书报告等〕的复印件和设备清晰的、外部照片到平台的日常管理单位〔市建设信息中心〕处进展设备的备案。
未备案的设备,不能接入平台;安装接入平台后,需将安装后的、外部的彩色照片〔照片应有清楚的工地影像等〕上传到平台。
附件2建设工地扬尘与噪声监控系统--传输协议规建设工地扬尘与噪声监控系统--传输协议规以《HJ/T212-2005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为根底进展微调,主要容如下:1.数据通讯包组成请参见212标准6.3.1章节:〔1〕MN号规如此:例如:Y0028000100000第1位:固定为“Y〞,代表扬尘污染源第2~5位:为行政区划代码,“0028〞代表市第6~7位:为工地辖区代码〔见表1〕。
其中,“00〞代表市市管工地,“01〞以后代表各区〔市〕、县自管工地。
第8~9位:为设备供给商〔企业〕代码〔见表2〕,由市建设信息中心分配。
第10~14位:由设备供给商为设备唯一编码:添加共5位,可由英文〔区分大小写〕、数字、下划线组成。
表1 工地辖区代码表2 设备供给商〔企业〕代码〔2〕监测项编码〔见表3〕表3 针对扬尘的监测项编码,定义如下〔编码区分大小写〕如:N5.1,是用可变长字符串形式表达的数字型,表示5位整数和1位小数,带小数点,带符号,最大长度为8。
2.系统编码--ST:3. 命令列表:4. 各条指令通讯过程示例:〔1〕规如此:按照212标准进展微调,只对实时值每分钟一次进展现场机向上位机主动发送。
扬尘治理工作台账及表格(全套)扬尘治理工作台账及表格(全套)1. 概述本文档包含扬尘治理工作的台账和相关表格,旨在记录和管理扬尘治理工作的各项内容。
通过建立完整的台账和表格,可以更科学、有效地管理扬尘治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治理效果。
2. 扬尘治理工作台账扬尘治理工作台账是记录扬尘治理工作的重要文件,可用于整理工作进展、统计数据以及分析效果等。
台账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2.1 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填写项目名称]- 项目地址:[填写项目地址]- 项目负责人:[填写项目负责人]- 开始日期:[填写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填写结束日期]2.2 扬尘治理措施- 治理措施:[填写扬尘治理措施,如洒水、覆盖等]- 实施日期:[填写实施日期]- 负责人:[填写负责人]- 监督人:[填写监督人]- 备注:[填写备注,如措施效果评估、调整建议等]2.3 治理效果评估- 评估日期:[填写评估日期]- 扬尘浓度:[填写扬尘浓度数据,如PM2.5浓度]- 治理效果:[填写治理效果评估,如优、良、一般等]2.4 工作总结与反馈- 总结内容:[填写工作总结,如工作亮点、问题反馈等]- 反馈建议:[填写工作反馈建议,如改进措施、优化方案等]3. 扬尘治理工作表格扬尘治理工作表格可以用于收集和整理扬尘治理工作的数据,方便统计和分析。
表格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4. 使用说明-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台账和表格的相关内容。
- 及时更新台账和表格,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定期汇总台账和表格中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总结,为扬尘治理工作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以上为扬尘治理工作台账及表格的简要说明,希望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说明,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附件1成都市建设工地扬尘污染在线监测设备技术与管理要求为了使接入“成都市建筑工地扬尘智能监控云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的所有在线监测设备均能较精准、较稳定地采集和传输数据(含视频数据),现对需与平台连接的在线监测设备提出以下技术与管理要求。
一、技术要求二、管理要求设备安装前,应填写《成都市建设工地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安装信息表》(详附件3);设备接入平台前,需提供设备证明文件(制造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或检定证书、校准证书报告等)的复印件和设备清晰的内、外部照片到平台的日常管理单位(成都市建设信息中心)处进行设备的备案。
未备案的设备,不能接入平台;安装接入平台后,需将安装后的内、外部的彩色照片(照片应有清楚的工地影像等)上传到平台。
附件2成都建设工地扬尘与噪声监控系统--传输协议规范成都建设工地扬尘与噪声监控系统--传输协议规范以《HJ/T212-2005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为基础进行微调,主要内容如下:1.数据通讯包组成请参见212标准6.3.1章节:(1)MN号规则:例如:Y0028000100000第1位:固定为“Y”,代表扬尘污染源第2~5位:为行政区划代码,“0028”代表成都市第6~7位:为工地辖区代码(见表1)。
其中,“00”代表成都市市管工地,“01”以后代表各区(市)、县自管工地。
第8~9位:为设备供应商(企业)代码(见表2),由市建设信息中心分配。
第10~14位:由设备供应商为设备唯一编码:添加共5位,可由英文(区分大小写)、数字、下划线组成。
表1 工地辖区代码表2 设备供应商(企业)代码(2)监测项编码(见表3)表3 针对扬尘的监测项编码,定义如下(编码区分大小写)如:N5.1,是用可变长字符串形式表达的数字型,表示5位整数和1位小数,带小数点,带符号,最大长度为8。
2.系统编码--ST:3.命令列表:4.各条指令通讯过程示例:(1)规则:按照212标准进行微调,只对实时值每分钟一次进行现场机向上位机主动发送。
扬尘防治计划清单
扬尘防治计划清单
为了达到省级文明施工现场的要求,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和贯彻国家、有关环保的法令、法规和条例。
同时,我们还需要积极全面开展环保工作,成立扬尘防治领导小组,建立环保自我保障体系和环保信息网络,并保持其正常运行。
此外,还需要提前准备围挡、覆盖等材料,确保物资到位。
下面是扬尘防治清单:
序号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环境影响控制措施
1 建筑及生活垃圾的排放影响市容环境公司废弃物管理规定
2 泥浆及生活污水的排放造成土壤变质二级沉淀,三级排放
3 道路楼层清扫堵塞城市管道制定施工扬尘专项控制方案
4 扬尘污染影响居民生活制定施工扬尘专项控制方案
5 脚手架清理影响职工健康制定施工扬尘专项控制方案
6 木工作业扬尘污染制定施工扬尘专项控制方案
7 垃圾、材料运输扬尘污染制定施工扬尘专项控制方案
8 露天材料堆放扬尘污染影响市容环境制定施工扬尘专
项控制方案
通过制定施工扬尘专项控制方案和公司废弃物管理规定,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扬尘污染和其他可能导致环境影响的因素。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解决环保问题。
扬尘监测系统使用手册文档版本V2.0目录平台介绍 (3)1.平台优势 (3)2.登录 (4)3.首页 (4)4.实时数据 (6)5.继电器控制 (7)6.视频监控 (8)7.数据中心 (9)7.1.历史数据 (9)7.2.报警数据 (10)7.3.统计分析 (11)7.4.抓拍记录 (12)8.系统管理 (14)8.1.账号管理 (14)8.2.设备管理 (16)8.3.操作日志 (23)9.设备可视化 (24)10.大屏可视化 (25)平台介绍为减轻颗粒物及有害气体的空气污染,有效控制施工扬尘污染,各市政府有效监管扬尘环境,我司专为接入政府扬尘制定了扬尘监控平台,平台可以同时监控温度、湿度、噪声、光照、PM10、PM2.5、风速、风向、大气压等16种环境因子实时信息。
界面简洁,功能强大。
多子账号登录,多人监控同一账号,更加符合政府工作操控流程。
显示界面整洁人性化,可以实时监控数据变化,特有设备可视化与大屏可视化设计页面,界面简洁易懂,方便监管人员监控。
可查看多个监测地点,自动弹跳报警框,更快发现报警、离线设备,地图显示设备位置,问题设备的坐标点快速变色,可在地图中快速查找到问题设备。
拥有综合分析界面,快速总结监控环境的问题所在。
平台可接入监控摄像头,实时查看监控的工地环境具体变化。
支持历史数据、报警数据导出,符合政府存档要求。
拥有设备监控环境排名界面,可以查看多场所环境质量优劣。
平台可添加多项目,分区管理,查看方式更方便。
设备可自主添加,不局限于我司后台人员添加方式,更方便客户的自主性。
支持远端读取、下发参数,方便工作人员实时根据政府要求修改参数限值。
平台方便政府人员监测环境变化,实时分析,提高政府制定扬尘整治效率。
1.平台优势●监控因子可达16种。
●政府直接使用,直接监管监控环境。
●首页实时监控因子变化,显示设备坐标,可快速找到站点相应的地理位置。
●大屏可视化,设备可视化界面,实时监控数据,界面清晰明了。
附件1四川省建筑工程扬尘(噪声)监测系统技术导则(试行)一、总则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大气污染防治有关工作部署要求,有效控制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规范全省建筑工程扬尘监测系统建设,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根据《四川省建筑工程扬尘污染防治技术导则(试行)》要求,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适用于各市(州)建筑工程扬尘监测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扬尘监测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验收和管理。
扬尘监测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验收和管理,除应符合本导则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二、基本规定(一)建设模式市(州)统一建设覆盖本行政区域建筑工程的扬尘监测系统,并实现与省级系统的数据实时联网。
县(市、区)原则上不再单独建设系统。
(二)网络要求1.省、市(州)平台通过电子政务外网实现联网,建筑工程扬尘系统可通过互联网实现联网。
2.网络带宽应满足系统运行基本需要,并保留一定的余量供扩展使用(用于传输业务数据的网络带宽一般不低于10M,用于传输扬尘监控数据的网络带宽一般不低于100M)。
3.应建立完善网络运维管理制度和网络安全体系。
(三)安全要求1.应用系统应达到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二级要求。
2.应用系统应具备授权访问控制功能,能够针对不同的角色授予不同的管理权限和操作权限;应用系统应提供日志功能,能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使用行为进行记录。
3.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设置复杂口令,防止非信任用户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4.内部局域网应能防止来自外部的攻击行为,防止内部非授权用户对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的入侵行为。
5.服务器操作系统、用户终端应具有网络病毒的防护措施。
(四)引用标准《四川省建筑工人管理服务平台数据接口标准》《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工程项目数据标准》(五)数据共享要求数据共享应符合省、市(州)双向共享数据的要求,建设相关接口,市级系统应通过接口向省级系统推送本级系统建筑工程扬尘监控数据。
/FM-GD建筑工地扬尘监测系统FM-GD建筑工地扬尘监测系统概述:FM-GD建筑工地扬尘监测系统是一套符合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和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相关标准的建筑工地环境监测噪声扬尘终端设备仪器。
主要用于建筑工地、垃圾场、拆迁工地、工厂、产业园、社区、工业企业等自行筹建的环境监测监控中心;河北飞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无线传感器技术和激光粉尘测试设备,自助研发的全天候户外扬尘监控系统,可以直接实时的监测PM2.5、PM10,PM1.0、TSP、噪声、环境温度,环境湿度,风速、风向等环境因子,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自动监测数据,并通过GPRS/CDMA移动公网、专线网络传输数据直接上传到监测后台,大大节省了环保部门的监测成本,提高了监测效率。
FM-GD建筑工地扬尘监测系统系统组成:本系统由颗粒物监测系统、噪声监测系统、气象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无线传输系统、供电系统和后台数据处理系统及信息监控管理平台组成。
监测子站集成了大气PM2.5、PM10监测、环境温湿度及风速风向监测、噪声监测、视频监控及污染物超标视频抓拍(选配)、有毒有害气体监测(选配)等多种功能;数据平台是一个互联网架构的网络化平台,具有对各子站的监控功能以及对数据的报警处理、记录、查询、统计、报表输出等多种功能。
FM-GD建筑工地扬尘监测系统产品特点:.实现了24小时候全天候实时的在线监测。
.设定了报警管理,超限后向指定的手机上或者监测平台上发送信息,及时预警,提高实时监测的有效性。
.前端配有备电系统,在无市电供电情况可保证前端设备持续正常工作半小时。
/.市电断开时向中心发起报警同时抓拍现场配电箱位置图片,在市电恢复时有状态记录。
.可远程管控备电系统状态,实现远程控制前端设备供电情况。
.对前端设备市电状态及电池充放电情况数据监控,历史数据可查询导出。
.支持多种尺寸彩色液晶和LED户外显示屏等实时显示数据。
扬尘检测数据记录一、背景介绍扬尘是指在施工、运输、堆场等工地或工程中产生的悬浮颗粒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扬尘检测成为必要的环保措施之一。
本文将详细记录扬尘检测数据,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等信息。
二、数据记录格式1. 检测时间:记录扬尘检测的具体日期和时间,格式为年-月-日时:分,例如2022年1月1日 10:00。
2. 检测地点:记录扬尘检测的具体地点,包括施工工地、运输路线、堆场等,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命名,例如XX工地、XX路段。
3. 检测方法:记录扬尘检测所采用的方法和仪器设备,例如PM2.5颗粒物检测仪、TSP(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等。
4. 检测结果:记录扬尘检测的具体结果,包括颗粒物浓度、颗粒物粒径分布等。
可以按照不同粒径进行分类记录,如PM2.5、PM10等。
三、数据记录示例1. 检测时间:2022年1月1日 10:00检测地点:XX工地检测方法:PM2.5颗粒物检测仪检测结果:PM2.5浓度为50μg/m³,颗粒物粒径分布主要集中在2.5μm以下。
2. 检测时间:2022年1月2日 14:30检测地点:XX路段检测方法:TSP采样器检测结果:TSP浓度为100μg/m³,颗粒物粒径分布主要集中在10μm以下。
四、数据分析和应对措施根据扬尘检测数据,可以进行数据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减少扬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例如,如果检测结果显示扬尘浓度超过环境标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施工现场的扬尘控制措施,如覆盖裸露土地、喷洒抑尘剂等。
2. 限制运输车辆的行驶速度,减少扬尘产生。
3. 加强对堆场的管理,定期进行湿化处理。
4. 提醒工人佩戴口罩,减少吸入颗粒物的风险。
五、数据报告和监测评估根据扬尘检测数据,可以编制数据报告并进行监测评估,评估扬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
报告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 扬尘检测数据的汇总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