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建立新友谊
- 格式:pdf
- 大小:1.89 MB
- 文档页数:9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有助于建立友谊的方法》评课稿1. 引言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友谊至关重要。
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部分,七年级上册的《有助于建立友谊的方法》模块旨在教授学生如何与他人建立积极的友谊关系。
本评课稿将从教材的编排、教学内容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对《有助于建立友谊的方法》这一模块展开评述。
2. 教材编排分析2.1 教材整体结构《有助于建立友谊的方法》是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材中的一个模块,包含以下几个单元: - 单元一:互相尊重,友谊由心开始 - 单元二:诚实交往,友谊如水般清澈 - 单元三:宽容接纳,友谊无界限 - 单元四:合作共赢,友谊长青- 单元五:懂得关心,友谊更深厚2.2 教材内容概述在每个单元中,教材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和情景,引导学生认识到建立友谊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方法和技巧。
例如,在单元一中,学生将学习到互相尊重是建立友谊的基础,要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在单元二中,学生将认识到诚实交往是维系友谊的关键,要讲真话、不撒谎;在单元三中,学生将学会宽容接纳他人的不同之处,以促进友谊的发展。
3. 教学内容设计3.1 学习目标在本模块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及其对个人成长的积极影响; - 掌握一些建立友谊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 培养学生发展友谊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情感、沟通和表达能力。
3.2 教学内容安排根据学习目标,本模块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安排: 1. 引入友谊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介绍并讲解各个单元的内容、重点和要点; 3. 给学生提供案例和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4.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友谊建立的过程; 5. 总结并巩固所学的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 教学方法运用4.1 多媒体展示通过使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可以有效引起学生的兴趣。
初中政治关于友谊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认识到朋友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学会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二、教学内容:1. 友谊的定义与重要性2. 友谊的力量3. 建立与维护友谊的方法4. 友谊与道德的关系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真实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友谊的力量,引发学生对友谊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友谊的定义与重要性,让学生明白朋友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关于友谊的正面案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友谊的美好与价值。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建立与维护友谊,以及友谊与道德的关系。
5. 代表发言: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分享本组讨论的成果。
6. 教师总结: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总结友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与维护友谊。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友谊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去关爱身边的朋友,体会友谊的美好。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享真实的故事,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友谊的力量。
2.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代表发言法: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 实践作业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所学内容付诸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友谊的认识。
2. 小组讨论成果: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建立与维护友谊的方法的掌握。
3. 课后实践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友谊的理解和关爱他人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友谊,努力成为他人的好朋友,为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初中政治教案模板七上友谊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友谊的概念,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交往,乐于与他人建立友谊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人沟通,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1. 友谊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学会与人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1. 理解友谊的真正含义。
2. 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建立和维护友谊。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讲述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引起学生对友谊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友谊的理解和经历。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友谊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重要性。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经验。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一组关于友谊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如何建立和维护友谊。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复习心得。
二、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建立和维护友谊。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经验。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小组活动(15分钟)1. 教师布置小组活动任务,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会与人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 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3. 各组汇报活动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友谊的概念和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表现。
3. 学生在生活中与人沟通、建立友谊的能力。
统编版(2024新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6.1《友谊的真谛》教案教学内容:友谊的真谛课时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道德修养: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热爱劳动等个人美德和优良品行。
健全人格:真诚、友善,拥有同理心,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具有互助精神。
责任意识:具备承担责任的认知、态度和感情,并能转化为实际行动。
教学重难点:友谊的真谛是什么?课前准备:预习第六课第一框内容,思考一个问题:友谊的真谛是什么?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教学方法用具:无教学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播放视频《以势交者,势倾则绝》。
古语1: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释义:以权势交友的,权势失去了,交情也随之断绝;以利益交友的,利益穷尽了,交学生欣赏视频,结通过视频讲解,把枯燥的古语知识形象化了,情也随之结束。
古语2: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释义:君子之间的交情,淡的像水一样,长久而亲切;小人之间的交往,把友谊建立在相互利用的基础上,表面看起来“甘若醴”,很容易断绝。
引导学生思考:视频告诫我们交友时应注意什么?从而得出:不应该通过势、利交友。
合问题和生活经验,从视频中得出启示。
同时还可以预习本节课内容。
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习的状态,提高学生学习道法课的兴趣。
同时让他们明白要学会如何交友。
探讨:友谊的真谛是什么?(1)生活观察。
展示十个词语:理解、信任、友善、喜欢、亲密、志趣相投、忠诚、平等、帮助、支持。
思考: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你认为在与朋友相处中最重要的三项特质,并分享一个选择该词语的理由。
引导学生得出:友谊是这一探讨环节设置了生活观察、问题思考、漫画分析等活动,通过。
七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友谊友谊是七年级政治上册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友谊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友谊的基本概念友谊是指两个或多个人之间的感情,它是一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关系。
友谊的本质是人类对爱的需求和追求,体现了人类高尚的情感和价值观。
2. 友谊的形成原因友谊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相似性。
人们在一些方面有相似之处时,更容易建立友谊,如兴趣、爱好、价值观等。
(2)共同的生活环境。
在同一个地方工作、学习或生活,也容易形成友谊。
(3)互助。
在困难时给予帮助,也是友谊形成的原因之一。
3. 友谊的重要性友谊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和谐非常重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交环境。
友谊可以及时得到援助和支持,减少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孤独感和焦虑感。
(2)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
友谊可以减轻人们情感上的负担,并帮助人们克服心理障碍。
(3)培养人们的社会责任感。
在友谊的互助中,人们可以学会关注他人的需要,从而更好地理解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4. 社会建设中的友谊友谊在社会建设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
友谊可以建立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人际关系,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2)促进社会的进步。
友谊可以培养出积极向上、富有创造力和发展潜力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3)维护社会稳定。
友谊可以增加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在社会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时,维护社会的稳定。
5. 结论友谊是社会和谐、道德文化、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珍视和维护友谊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尊重、理解和包容其他人,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七年级政治第五课
1、怎样建立友谊:
①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
②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
2、如何呵护友谊:
①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
②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
③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
④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3、朋友之间为什么需要保持距离(为什么要学会尊重友谊):
①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要给朋友一些空间,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
②朋友之间需要坦诚相待,但这并不意味着毫无保留;给予朋友积极合理的建议,但不要替朋友做决定。
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6.1 友谊的真谛教学设计总议题:如何拥有双向奔赴的友谊一、教材分析《友谊的真谛》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的第一框题内容,本课内容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友谊的真谛:友谊是一种亲密关系,是平等的双向的,也是一场心灵的相遇,要学会建立真正的友谊。
据此本课精心选用了极具代表性的思政意味的素材引导学生,导入部分是2023年感动中国获奖人物鼓岭情谊,感受超越语言、制度文化的友谊,体会友谊的力量,第一部分选用央视播出的五百多年前沈周与吴愈在江畔送别的故事,感受跨越岁月的友谊,第二部分选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素材,感受真正的友谊有多伟大,进而,推己及人,关照自身,分享学生自己在生活中建立真正友谊的经历或困惑。
最后在一首歌《友谊地久天长》中静静的体味本课,思念朋友。
二、学情分析进入学校,学生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他们要学会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体会良好的人际交往与真挚友谊带来的诸多好处。
但是部分学生不一定能区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也可能碰到由此带来的很多人际困境,容易产生一种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
因此,要积极帮助学生辩证地认识友谊,更深入地了解友谊,理性地建立友谊十分必要。
三、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体味中国与友国之间的友谊,认同我国的对外交往理念。
健全人格:能认识真正的友谊,提高辨别能力,学会寻找真朋友。
道德修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友善,感悟友谊真谛,用心呵护友谊。
责任意识:对自己负责,对朋友负责。
四、教材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什么是友谊的真谛教学难点:如何建立真正的友谊。
五、教学过程导入: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鼓岭之友”发起人——穆言灵播放视频:19世纪80年代起,大批西方侨民来到中国福州生活。
每逢夏季,很多侨民选择在鼓岭避暑,并与当地居民结下深厚情谊。
一百多年间,许多在鼓岭生活过的外国人的后辈都成为了“鼓岭之友”,为各自家族续写着动人的“鼓岭缘”。
穆言灵一家就是其中之一。
初一政治笔记整理七年级上册政治笔记整理(5-10课)第五课交友的智慧一、怎样建立友谊A、(P49-1-1):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
B、(P50-1-1):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
C、(P50-方法与技能):建立友谊,需要有方法。
1、面带微笑。
2、记住对方的名字。
3、真诚夸赞。
4、寻找共同之处。
5、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
6、保持好奇心。
二、怎样呵护友谊1、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关怀对方。
2、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
3、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地处理冲突。
4、呵护友谊,需要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三、网络交往应注意哪些问题1、网上交友,需要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2、虚拟世界的交往,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3、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
4、不要只注重于网上的朋友,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
四、网络交往的特点:网上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
五、网络交往的利与弊利:它超越时空限制,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让我们有更多机会结交新的伙伴,拓展交往圈。
弊:互联网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是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总结: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它是交友的的工具,关键看你怎么用它。
第六课师生之间一、了解教师职业1、(P61-1-3、4)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之一。
2、(P61-2-2)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3、(P62-1)时代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好教师。
二、老师风格不同的原因1、(P63-1)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存在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三、怎样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1、(P63-2-2、3)我们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他们身上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2、(P64-1-1)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