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某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渠道设计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1
新疆和田县段河滩地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策
庞毅
【期刊名称】《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年(卷),期】2010(000)006
【摘要】玉龙喀什河流域由于河岸防护工程较少、抗冲能力差,河道防御标准低,洪水每年对河岸造成很大的损失,严重危害当地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了有效治理河道,稳固当地群众积极发展农业,加快经济建设步伐,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当地水保部门利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较少的投资,结合玉龙喀什河和田县段的实际情况,通过粉细沙筑丁坝,同时对丁坝坝头用沉桩进行有效保护,并且让沿线丁坝形成一定规模的治理对策,其护岸和淤沙的效果非常好,同时在淤沙处结合植物措施,对河道的整治也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总页数】2页(P36-37)
【作者】庞毅
【作者单位】新疆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7.2
【相关文献】
1.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概算编制方法--以新疆巴州某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为例 [J], 权歌
2.新疆白杨河水库段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研究 [J], 徐江
3.新疆和田县多宝山一带铅锌矿低品位资源综合利用实践 [J], 张福新
4.黄土高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策探究 [J], 张岩
5.新疆和田县改水综合效益评估与量化分析 [J], 宋士海;努尔斯曼.艾山;毛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分析新疆地区河流水土流失现状及其解决对策作者:阿不都外力·乎苏尔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第05期【摘要】:新疆地区河流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的发生,不仅加剧新疆地区自然灾害的发生,同时也间接生产条件恶化,群众生活贫困,阻碍新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针对新疆地区河流水土流失现状,找出其水土流失的成因,并为之提出相关防治对策,高效节水,保持水土资源。
【关键字】:新疆地区、水土保持、水土流失、高效节水引言针对新疆地区河流水土流失情况,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水土流失状况,加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开发,收集、整理新疆地区相关河流水土流失资料,对水土流失现状进行分析,找出解决对策。
1、浅析新疆地区河流水土流失现状1.1自然因素基于新疆地区河流分布较广,地貌多由剥蚀地形、侵蚀堆积地形组成,极易造成水土流失【1】。
新疆地区河流水土流失情况较为严重,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59.42%,从而导致这一地区牧草产量下降,导致当地的水土流失情况加剧,形成恶性循环。
新疆地区河流水土流失,也与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有关。
该新疆河流地区多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较为接近冬季的风源地,同时由于冬春季大风频繁,容易导致水汽蒸发;再有就是新疆河流地区多戈壁,同时周围的植被稀少,缺乏有效的屏障,放风速较大,加大水土流失。
1.2客观因素人工灌溉、农业活动影响下,导致地下水位抬高,形成盐碱壳,降低土地质量。
新疆地区河流区域范围内,对于其从事的建设活动与土地耕种,都将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当地的水土,若是缺乏配套的水土治理工作,也必将会照成河流水土流失。
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
2、避免河流水土流失的意义应该加强对新疆地区河流的水资源可持续保护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水土流失状况,对改善新疆地区河流水土流失状况有很好的推进作用【2】。
做好对新疆地区河流的水土保持工作,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河流周边沙漠化几率。
水能经济新疆流域综合治理及大西沟水域景观建设分析安西良【摘要】新疆流域地势高,自然环境干旱,水资源较为匮乏,主要来源于山区河流,从新疆流域的结构上进行分析,影响新疆流域治理的地区主要在于山区、自然绿洲以及人工绿洲等几个生态系统单元,而在这些单元中人工水域景观设施建设工程的合理建设尤为重要,本文以霍城县大西沟的水域景区为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疆流域;大西沟;绿洲;水域景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霍城县水利局 新疆伊犁 835200引言我国新疆地区地势较高,盆地四周高山环绕,绿洲被沙漠包围,自然环境干旱。
绿洲的水资源主要来源于高山上的河流,较为匮乏,因此要保护新疆的生态环境,需要从水资源方面开始,而水资源的保护需要以流域为整治模块,从高山到平原到盆地绿洲进行综合性的治理,对新疆流域生态系统的种类、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合理的建设水域景观,合理的治理综合流域,使得新疆干旱地区和绿洲以及高山河流之间相互影响和共同发展。
1、影响新疆流域综合治理的地区1.1 山地。
新疆高山众多,山体高大,地势挺拔,平均海拔在3千米以上,从上往下按垂直景观带可分为4个层次,最上面是极高冰川和永久的积雪,其次是高山草甸,再其次是中山森林草原,最后是低山荒漠。
南疆气候干旱,导致中山森林断断续续,少有草甸和草原,荒漠海拔较高,而北疆气候较为湿润,垂直分布体系比较完整。
在整个体系之中,冰川和积雪作为固体水库,冰雪的消融,化为淡水为河流进行补给,山坡也会拦截湿润气候,从而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是影响整个新疆流域治理的关键之一。
1.2 自然绿洲。
新疆的天然绿洲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封地和平原地区,主要临近平坦的河滩地、湖滨等低洼,以中生、中旱生非地带性植被为主,通过河流洪水爆发带来的水以及地下水为生命来源。
天然的绿洲生态系统,能够充分利用水资源,在抗风沙、抗干旱的方面起到巨大的作用,因此自然绿洲对新疆流域的影响相当明显。
1.3 人工绿洲。
水利渠道工程设计方案一、工程背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水利渠道工程的建设和改造成为促进农业发展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举措。
我国地广人稀,地形地貌复杂,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因此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划和设计水利渠道工程,以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输送。
二、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XX省XX市,涉及到XX县XX乡XX村等地区。
该地区农业主要以水稻、小麦、棉花和油菜菜籽等作物为主,水利渠道工程的建设将有力地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
本工程主要包括渠道线路选址、渠道设计、渠道施工和渠道管理等内容。
三、渠道线路选址在进行渠道线路选址时,首先要充分考虑当地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力求选择最优化的渠道线路。
同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土地利用情况、环境保护要求和社会经济因素等因素,确保渠道线路的选择合理科学。
在选址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一是渠道的起点和终点位置,要尽量减少渠道长度,减少水流阻力和输水损失。
二是避让水源地和农田等重要用地,尽可能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三是考虑到渠道的穿越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情况,确保渠道线路的通畅性和稳定性。
四、渠道设计渠道设计是水利渠道工程设计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定线、断面、坡度、渠床和渠堤等要素的设计。
在渠道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输水能力、渠道稳定性、工程造价和养护管理等因素。
在进行渠道设计时,应按照当地的水资源供需情况和农田灌溉需求,确定渠道的设计流量和规模。
同时,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水土保持要求,设计合理的断面形状、坡度和渠床渠堤尺寸。
此外,还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水力计算和结构计算,确保渠道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五、渠道施工渠道施工是水利渠道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在进行渠道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渠道设计要求和工程质量标准,组织生产力,科学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在渠道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质地貌和水文气候等情况,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确保渠道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渠道工程水土保持方案1. 引言渠道工程是指为了排水、灌溉、引水或航运等目的而修建的一种线形土木工程。
为了保护水体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渠道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渠道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以确保渠道工程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2. 渠道工程水土保持措施2.1 坡面保护在渠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坡面的保护,以防止坡面土壤被冲刷和侵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坡面保护措施:•覆土保护:在坡面上覆盖一层适当厚度的土壤,以增强坡面的稳定性并保护土壤。
•草皮覆盖:使用草皮进行坡面覆盖,草皮的根系能够有效地固定土壤,减少水流速度,从而防止侵蚀。
•植物带:在坡面上种植草木植物,形成植物带,能够有效固定土壤,减少水流对坡面的侵蚀。
2.2 渠道稳定渠道的稳定性对于渠道工程的可持续运行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渠道稳定措施:•坡面加固:在渠道侧坡上进行加固,可以使用石块、混凝土墙等材料,以增强渠道的稳定性。
•防浸设施:在渠道底部和侧壁设置防渗设施,如防渗膜和砂袋,以防止水流渗透到渠道周围的土壤中。
•渠道草护坡:在渠道侧坡上种植草坪,以减缓水流速度,防止侵蚀,增强渠道的稳定性。
2.3 沉淀池设计沉淀池在渠道工程中起着重要的水土保持作用。
沉淀池可以减缓水流速度,使泥沙沉淀,从而减少对下游水体的污染。
以下是一些沉淀池设计的要点:•设计合理的入口和出口:确保沉淀池进水和出水的流速合适,可以最大限度地使泥沙沉淀。
•适当的尺寸:根据渠道的流量和泥沙含量确定沉淀池的尺寸,以确保沉淀池能够有效地沉淀泥沙。
•定期清理:沉淀池需要定期清理,清除沉淀的泥沙,以保持沉淀池的有效性。
2.4 水质保护保护渠道工程的水质对于降低环境污染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水质保护的措施:•水质监测:定期对渠道水质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水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预防污染措施:采取预防污染措施,如设置油水分离装置、隔离污染源等,以防止污染物进入渠道。
•合理使用化学品:在渠道工程中使用化学品时,应选择环境友好型化学品,并合理使用,避免对水质产生不良影响。
新疆白杨河高崖子支流渠首段水土保持项目分析
李旗进;李翰尧
【期刊名称】《云南水力发电》
【年(卷),期】2022(38)8
【摘要】风蚀、水蚀、地表破坏、草场退化是新疆白杨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以2018年新疆白杨河高崖子支流渠首段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为例,梳理项目区自然状况、项目区水土流失及存在的问题、项目区建设概况,分析项目区建设效益,水土保持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社会性、公益性的系统工作,要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的引导、决定作用,提高企业、群众的积极参与,营造全社会参与水土保持工作的良好氛围,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页数】4页(P59-62)
【作者】李旗进;李翰尧
【作者单位】新疆白杨河流域管理局;新疆驰远天合工程造价咨询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3.9;S157
【相关文献】
1.新疆阜康白杨河矿区高倾角煤层气富集模式
2.新疆白杨河胜利渠首斜坡护坦消能防冲设施
3.新疆白杨河小草湖渠首除险加固闸址方案比选分析
4.新疆白杨河小草湖渠首除险加固闸址方案比选分析
5.新疆白杨河巴依托海渠首除险加固工程洪水分析计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缺水型城市河道综合整治设计初探——以乌鲁木齐市和平渠设计为例摘要:缺水型河道在城市发展中已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与价值。
以多维角度分析该类河道,分别从生态、亲水、文化、商业开发的几个方面提出策略,并以和平渠设计为例,通过有效补水措施,结合上述策略,重塑城市河道吸引力与价值。
关键词:缺水型;多维度;和平渠;补水1 缺水型城市河道综合整治设计思路缺水型城市河道的综合整治,需分别从防洪、护岸、水质、补水、生态景观、开发运维等方面考虑,在保证河道基本安全及水质清洁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河道水源问题,结合景观、文化、商业措施,使河道重新焕发生机,将滨河城市空间重新激活。
1.1 生态策略(1)生态联系河道是城市的绿色廊道,是串联城市绿地斑块的重要纽带,应重点考虑河道绿地与周边绿地的生态联系。
(2)覆绿设计对于硬化后的城市型河道,应从生态护岸材料、微地形、垂直绿化等角度将硬质驳岸软化、绿化,结合适宜的绿化种植,重现生态化河道。
(3)形态塑造塑造蜿蜒曲折的河道,不仅是美观的需求,更是河道自然生态做功的基本形态。
(4)暗渠复明河道暗涵不仅硬质,不生态,而且是城市管理的死角,容易出现安全及污染的风险,应尽力将城市暗渠复明,打造贯通的滨河生态廊道。
1.2 亲水策略(1)水质改善使河道变得更亲近,首要的便是将河道水质提升至可接触性景观水体标准,不然便是人人弃之的臭水沟。
(2)河道补水利用中水及其他绿化水源,保证河道基本水量,才能让亲水空间有水可玩。
(3)断面改造除防洪安全原因外,为了人们亲水活动的需要,应将单一的渠道形态改造为多样的复式断面、台式空间。
(4)慢行交通滨河慢行交通除了力求沿河连续的慢行通道外,还应注重与周边公交系统的无缝接驳。
(5)管养维护河道需要管养维护来保持干净、畅通、美观的状态,让亲水空间维持吸引力。
1.3 文化策略城市河道不仅是城市的绿色廊道,更是城市文脉,需要对滨河周边场地的各类文化元素进行挖掘,以景观手法呈现于滨水空间之中。
新疆引水工程可行性分析引言新疆是我国西北地区的重要经济区域,在近年来的经济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就。
然而,新疆地区的自然条件特殊,适宜水资源稀缺,这严重制约了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疆引水工程被提出,并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新疆引水工程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工程的潜在效益和可能面临的风险。
项目背景新疆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能源基地,也是重要的养殖业和农业产业园区。
然而,由于该地区水资源紧缺,严重限制了农田灌溉和工业用水的发展。
因此,引水工程被提出作为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重要方式。
目标和方案该引水工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引水渠道将黄河水源运送到新疆地区,以满足农田灌溉和工业用水的需求。
具体方案包括修建输水渠道、建设水库和泵站等基础设施,并以清洁能源为动力进行水源调度。
该工程的总投资额预计为2000亿元,并计划分多个阶段进行建设。
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首先,新疆引水工程可以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促进农田灌溉和工业用水,进一步推动农业和工业的发展。
这将增加农产品和工业品的产量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另外,该工程的建设还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例如土木工程、机械制造、水利设施建设等,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
社会可行性分析引水工程的实施将改善新疆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通过增加水源供应,可以保障居民的生活用水,减轻水资源的紧张程度,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此外,新疆引水工程还将有助于改善区域的发展差距,减少城乡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这对于社会稳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可行性分析在引水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应该高度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工程建设应符合环保标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破坏。
同时,应加强水源的保护和管理,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引水工程运行过程中也应注重生态补偿措施,保护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风险与对策在新疆引水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
文章编号:1007-7596(2020)07-0061-04新疆白杨河水库段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研究徐 江(新疆昌吉方汇水电设计有限公司,新疆昌吉831100)摘 要:白杨河水库建成后,上、下游段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为了改善这一现象,采用护坡、林草、封禁治理等措施保持项目区林草,通过计算,项目实施后经济效益较为显著,且可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可为中、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土保持;护坡;林草;效益中图分类号:S157 2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20-06-10 [作者简介]徐江(1978-),男,河南人,工程师,从事水土保持、环保保护、水库征地与移民和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工作。
0 引 言水土流失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水、土资源浪费现象,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加强,对当地水土流失现象加以治理已经逐渐受到重视。
在国内,已有多个地区采取了水土保持措施[1-4],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沿河地区,水土流失会造成河道淤积,造成上游土地资源流失,同时对下游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不利[5-7]。
白杨河水库上、下游段水土流极为严重。
该区段水土流失的特点为:水力侵蚀为主要的侵蚀类型,风力侵蚀占较小比重,局部地段有重力侵蚀。
针对该段进行治理是十分必要的。
1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1 1 坡式护岸设计1 1 1 总体布置方案白杨河具有中小河流的典型特征,常用治理措施包括:丁坝、顺坝两种类型。
1)方案一采用顺坝护岸布置型式。
水库下游左岸道路为主要保护对象,工程新建护岸桩号左岸桩号Z0+000-Z0+185、右岸桩号Y0+000-Y1+455段,共计新建护岸1820m。
2)方案二采用丁坝结合顺坝布置型式。
左岸丁坝布置起始桩号为Z0+000至末端桩号为Z0+185,右岸丁坝布置起始桩号为Y0+000至末端桩号为Y1+455,丁坝坝长15m,间距50m。
新疆灌区节水改造小型渠道设计有关问题的探讨0引言设计一条安全、优良的渠道工程,需要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尤其要考虑渗漏、冻胀、冲刷淤积、盐胀、地下水的顶托、腐蚀等不利因素,通过多方案的技术比较,达到省工省料、安全、适用、合理的设计要求。
1渠道水力设计1.1纵坡的选择渠道纵坡的选择应根据渠道沿线地形、地质条件,设计流量和含沙量等因素,通过计算分析确定,在灌区节水改造渠道纵坡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满足渠道的不冲不淤流速,保证设计输水能力、边坡稳定和水流安全通畅;各级渠道之间和渠道各段以及重要建筑物上、下游水面平顺连接;尽量使渠道占地较少,工程量较省,使渠道设计较为经济合理。
1.2边坡系数对于小型梯形渠道的边坡系数可依据《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及工程地质条件直接选取,满足土方开挖边坡稳定和便于施工。
对于冻胀土基渠道内边坡系数宜加大0.25~0.5。
1.3糙率冬季灌溉的渠道,由于冰的作用,在糙率选择时,应选规范取值的上限,或者采用综合糙率值。
1.4渠道岸顶超高、衬砌超高和渠深对于小型渠道岸顶超高可以取衬砌超高,岸顶超高可按照颊范计算确定。
渠道的衬砌超高可采用0.3~0.8 m,也可综合考虑渠道运行管理特点、分配水管理水平、暴雨流入量、土壤特性、衬砌材料等条件取渠道的衬砌超高高于计算确定的岸顶超高。
1.5堤顶宽度根据小型灌区节水改造经验,初步拟定堤顶宽度可以按照加大流量时水深加0.3 m计算确定。
一般不应小于1 m。
2渠道断面设计2.1防渗设计渠道防渗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灌区节水改造措施。
常见的有以减少渠床土壤透水性的塑膜、上工膜防渗措施,但由于土渠抗冲刷能力差,易淤积,所以在渠床防渗漏的措施基础上采用建立不透水防护层的防滲措施,两者结合,形成双层防渗防护结构。
目前,在灌区节水改造设计中多采用混凝土和塑膜双层防渗渠道,其耐久性和防渗效果非常好。
2.1.1卵石护面卵石除可减少渗漏面积外,经过洪水落淤,砌石层下面和卵石间的缝隙为泥沙所充填,小孔隙亦被细粒粘土所淤填,再由于水中矿质盐类的硬化和凝结作用,形成一层稳固坚硬的防渗层,防渗、防冲效果均好。
乌苏市水保综合治理项目渠道横断面设计的关键问题
张艳
【期刊名称】《陕西水利》
【年(卷),期】2016(000)0z1
【摘要】本文从乌苏市水保综合治理项目实际情况出发,进行了渠道横断面型式选择与断面设计的探讨,项目实施后截至2013年乌苏市有干、支、斗、农四级输水渠道4221.99公里,已防渗2926.58公里,输水渠道网络已经形成一定布局和规模,且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总页数】3页(P46-48)
【作者】张艳
【作者单位】乌苏市水利局新疆乌苏 83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7.1
【相关文献】
1.输水渠道横断面设计水深测试及计算(综合性)实验 [J], 陈祖森;马亮;李彦
2.丰宁县实施《规划》水保综合治理项目首战告捷 [J],
3.新户坪水库放水干渠渠道横断面设计的关键问题 [J], 张小燕;王子坚
4.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中的关键问题探讨 [J], 庄彤;李志超
5.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中的关键问题探讨 [J], 庄彤;李志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疆某灌区输水渠道横断面优化设计
田志杰
【期刊名称】《中国水运(下半月)》
【年(卷),期】2018(018)008
【摘要】不同地质条件下渠道断面衬砌形式也不尽相同,设计时需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合理确定渠道衬砌材料、形式.本文根据某灌区工程地质条件,将其分为非风沙区和风沙区,根据实际情况,非风沙区渠道断面采用渠底现浇、边坡预制砼板的衬砌型式;风沙区矩形盖板渠道断面形式.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总页数】2页(P164-165)
【作者】田志杰
【作者单位】河南省豫北水利勘测设计院新疆分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5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91
【相关文献】
1.输水渠道横断面设计水深测试及计算(综合性)实验
2.新疆石河子垦区下野地灌区团结干渠防渗改建工程优化设计
3.新疆石河子垦区下野地灌区团结干渠防渗改建工程优化设计
4.新疆玛纳斯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东岸大渠横断面设计分析
5.提水灌区输水明渠纵横断面优化设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疆白杨河流域巴依托海水土保持示范项目实施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1-04-08T08:40:51.550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1期作者:刘兴峰[导读] 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建设内容,水土保持治理效果明显,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新疆白杨河流域管理局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00新疆白杨河流域巴依托海水土保持示范项目项目区位于白杨河流域中游巴依托海段,该区内因过度放牧,导致草场的退化,使得地面植被覆盖度降低,保水保土能力减弱;项目区内风蚀、水蚀严重,地表裸露,植被稀疏,地表剥蚀严重,保水保土能力差,水土流失灾害较为严重;项目实施后,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建设内容,水土保持治理效果明显,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一、项目基本情况依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疆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重点治理区划分的公告》,项目区属于新疆石油天然气开发监督区,被划分为国家级重点监督区。
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为3541.13hm2,本工程治理面积3116.19hm2。
总投资1500万元,分2017年-2019年三期实施,是国家重点水土保持示范项目。
根据项目区的特点和工程措施的不同,将项目区分为工程措施区、林草措施区、封禁治理区。
工程措施区:本项目共计新建管道灌区32.83公顷,水土保持监测站1处。
林草措施区:本项目进行水土保持造林及种草,共计91.17hm2。
封禁治理区:本项目将对项目区内上下游河道、左岸低山丘陵区及右岸阶地范围内现有植被区域采用围栏进行封禁。
共计3020hm2。
二、水土保持监测情况1、基本情况监测内容(1)小流域特征值:小流域名称,流域长度、宽度与面积,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地貌类型,土地及耕地的地面坡度组成。
(2)水文气象:包括年降水量及其年内分布、雨强,平均气温、积温和无霜期等。
(3)土地利用情况: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及结构。
2、效益检测内容效益监测包括基础效益监测、社会效益监测。
基础效益主要监测项目实施后的保水保土效益;社会效益监测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产业结构、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变化情况等。
关于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的措施设计分析发表时间:2017-11-24T15:06:36.080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作者:李荣[导读] 城市规模扩大是近年来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的特点。
韶关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广东省韶关市 512026摘要:合理制定河道管理项目水土保持措施,将防止水土流失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和植被被破坏。
同时,水土保持和景观的结合将同时保证生态平衡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它可以成为一个主要的城市生态景观系统中的亮点,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针对目前我国河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河道管理的特点,提出有效的水土保持策略,加强水土治理,有效地避免水土流失。
关键词:河道治理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引言:城市规模扩大是近年来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的特点。
在城市规模扩大化过程中,河道作为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及定位也发生了变化。
河道建设等工程势必会破坏原有的地貌类型和植被状况,产生弃土弃渣,造成水土流失,影响城市环境,因此需要进行水土保持措施,尽量减少水土流失的产生,实现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 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和土壤资源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最基本的先决条件。
然而,严重的水土流失会导致自然生态的丧失,使土壤肥力下降,自然灾害经常发生,农业、林业、畜牧业和副业的产量也在减少。
水土流失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对人类的正常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对社会建设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在生态环境中,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频发。
由于植被的表面被人类不断地破坏,使土地裸露;土壤表面的斜率随时间逐渐变薄,水土保持功能相对减弱,导致植物无法修复;严重的水土流失,会使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甚至会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
2 强化水土保持措施的必要性在河流治理过程中,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不仅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减少风、气候和其他自然因素对河流的损害,而且能有效地保护河流周围的生态环境,降低河流危害的程度。
河道治理中水土保持的优化途径分析摘要:在河道治理过程中,无论是基于河道防洪排涝功能还是从河道生态功能等方面来看,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当前河道治理过程中,基于水土保持理念来开展具体的治理工作,可以有效的缓解河道周围水土流失严重的情况,采取有效的防风固沙措施,增强河道抗风和抗旱能力,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更好的发挥水土保持在资源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河道治理;水土保持;途径引言目前我国的水土流失形势十分严峻,有些大兴土木的工程更是加剧了这种情况。
水土流失不仅对当地动植物的基本生存环境造成破坏,而且对下游的水生生物、水质产生影响,严重的还会对河流管理等造成麻烦。
我国虽疆土辽阔、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率并不高,并且农业生产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因此水土保持对人民的生产生活有重要意义。
1河道治理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在垃圾回收领域,我国建设进展缓慢,在工程管理方面,同样是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
这就使得很多生活垃圾被随意的丢弃到河道旁,工厂未经处理的污水也被肆意的排放到河道中,一些固态污染物被掩埋在河道旁,一些污染气体在被排放后,随雨水汇入河道,给地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甚至会对地方社会、经济造成影响,因此,进行河道治理工程无疑是有益的。
但是当下,我国诸多工程缺乏系统严谨的管理体系,这就使得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时常会产生二次污染的现象,此外,诸多施工团队并没有施工资质,其粗放式的管理体系以及施工策略,即便能达到河道治理质量标准,但是在施工机器、施工人员专业素养、施工责任心等方面都有所欠缺,极有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现象。
介于此,河道治理工程作为人为干涉生态环境的一种,极有可能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2水土流失原因2.1自然因素特殊的地理环境是我国某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是黄土面积分布最广的国家,如黄土高原地区的大规模黄土。
黄土高原本是茂密的森林,气候变化,降水减少是其森林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摘要:本文主要以新疆某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为例,对其工程渠道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包括整个工程的概况和渠道设计两个方面的内容。
旨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人们对此问题的认识,以此进一步提升工程渠道设计的质量。
关键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渠道;设计中图分类号:TV122.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号:10.14025/ki.jlny.2016.23.054
贺强
(石河子天兴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石河子832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
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
人们对生活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中关于社会流域水土的综合治理问题方面人们也给予了更多的重视与关注。
保障水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渠道设计的质量不仅与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联系,且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此加强对此问题的分析与研究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对新疆地区的某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的渠道设计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希望对提升水土流域治理工程渠道设计的质量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1水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概况
1.1工程概况
该水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问题与挑战。
首先,该项目区域内的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并且常年受到洪涝灾害的影响。
通常在面对此类问题时,人们就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处理,以妥善处理好水土流失问题。
该地区的水土流域地段位于一山脉的南侧,地形北高南低,
且由东向西南倾斜,地形具有一定的坡度,
但东西方向较为平缓。
总体上来看,该流域的地貌属于低山丘陵区。
针对此项水土流
域综合治理工程来说,其总面积为8平方公里,其中水保林补
种治理区面积为3平方公里米。
1.2工程地质
对于该河流域来说,其地质情况比较复杂,
该项目自北向南的地质情况为北高南低的地势,其中有中低山、低山丘陵、山前
倾斜平原冲积扇等,以上共同构成了极为复杂的工程项目。
在对该河流域进行渠道设计的时候,人们应对其地质情况进行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以便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1.3工程总布局设计
通过对该河流域的工程概况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与探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人们对该项目的认识与理解,关于该工程的总布局设计来说,主要有两条支渠,分别为引水保林引水渠和经济林引水渠。
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支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具有不同的条件。
水保林引水渠的支渠全长为2.5公里,在操作过程中主要采用现浇砼防渗;而斗渠全长1.55公里,也是以采用现浇砼防渗为主。
农渠有13条,每条的长度均为0.6公里,
其中一条经济林灌溉农渠用涵管穿过公路,长0.8公里。
通常情
况下,水保林引水渠的农渠全长为8.6公里。
此外,经济林引水渠的支渠全长为2.52公里,在作业过程中以现浇砼防渗为主;斗渠全长为0.93公里,采用现浇砼防渗。
与水保林引水渠不同的是,经济林引水渠的农渠有11条,且每条的长度为0.7公里,因此农渠的全长为7.7公里。
2渠道设计
在对该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工程进行渠道设计时,相关人员
还需对相关的参数选择、渠道水力计算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一定
的分析与研究。
下面主要对此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2.1渠道设计参数选择
2.1.1边坡系数在对渠道边坡进行一定的设计时,人们应根据相关性的法规条例进行系数的选择与设计,以保障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
如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8-1999)规定,该工程土质为粉土的时候,渠道内边坡有填方。
因此对于干渠内、外边坡系数的选取其都为1.5。
在实际过程中,边坡系数的设计应严格满足此要求。
2.1.2糙率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8-1999)附录E 规定,预制砼板渠道的糙率取0.017,现浇砼板渠道取0.016。
2.1.3流速在该河流域中,其渠道内的水流速度在一定程度上也需满足一定的要求。
其中,根据《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可知,砼板抗冲流速不大于2.0~
3.0米/秒。
对于不同情况下的渠道设计来说,其在参数选择问题上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相关人员都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工程渠道的质量。
2.2渠道水力计算
在实际生活中,渠道设计一般是采用梯形断面的,
其主要是由于梯形断面具有施工方便、维修简单的特点。
对于斗渠来说,则是采用现浇砼梯型断面,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中的要求,渠道水力计算也需进行综合的确定。
对于各级灌溉渠道纵横断面设计来说,渠道的断面尺寸可以根据相应的计算而
得出,如依据计算出来的各级渠道的设计流量,
可以得出渠道的断面尺寸。
其中设计流量的计算公式为:Q=AC √RI 。
其中Q 为设计流量,A 为渠道过水面积,R 为水力半径,C 为谢才系数,I 为渠底纵坡。
其中,渠道水力计算的成果主要如表1所示。
3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有效地保障我国的生态平衡,人们应加强对我国山河流域治理工程的重视与关注。
并加强对其渠道的设计与研究,以对一些水土流失地区进行及时地处理,从而有效地提高各个流域的渠道设计质量,使其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理。
作者简介:贺强,本科学历,石河子天兴水利勘测设计院
(有限责任公司),助理工程师,
研究方向:水利工程。
新疆某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渠道设计分析
nong tian shui li
表1一支渠渠道水力计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