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19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精品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32 MB
- 文档页数:76
第二节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体液调节教学目的1.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C:理解)。
2.激素分泌的调节(C:理解)。
3.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C:理解)。
4.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A:知道)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
(2)激素分泌的调节。
(3)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2.教学难点(1)激素分泌的调节。
(2)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教学过程【板书】概念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体液调节激素分泌的调节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注解】体液调节: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一、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性质激素体内来源主要生理作用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进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髓质增强心脏活动,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促进糖元分解,使血糖升高肽和蛋白质类激素生长激素垂体促进生长,影响代谢胰岛素胰岛(B细胞)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加速肝糖元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促甲状腺激素垂体维持甲状腺的正常生长发育,促进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垂体维持性腺的正常生长发育,促进性腺合成和分泌性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垂体促进肾上腺皮质合成和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抑素下丘脑抑制生长激素、胰岛素等多种激素的分泌抗利尿激素垂体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和血压上升类固醇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控制糖类和无机盐等的代谢,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醛固酮肾上腺皮质促进肾脏的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主动重吸收和对K+的排出,有保Na+排K+的作用性激素雄性激素主要是睾丸分别促进雌雄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和维持各自的第二性征;雌性激素还能激发和维持雌性正常的性周期雌性激素主要是卵巢孕激素卵巢促使卵植入和乳腺成熟,为泌乳准备条件垂体具有调节、管理其他内分泌腺的作用,它受下丘脑支配,所以说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题:体液调节一、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1.正常机体在寒冷环境和炎热环境中都可以通过调节保持体温恒定。
下列有关两种环境下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种环境下人体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都处于兴奋状态B.两种环境下机体通过实现产热和散热的平衡维持体温正常C.两种环境下都可促进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激素的释放D.两种环境下都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调节血管及汗腺的分泌2.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的现象。
以往研究显示,未知应激因素引起的胰岛素抵抗可导致补偿性高胰岛素血症。
某团队新发现,APT1酶功能的丧失亦可导致高胰岛素血症,具体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胰岛素受体功能缺失或表达量下降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B.胰岛素抵抗引起高胰岛素血症时,机体血糖含量可能正常C.APT1酶也通过引起胰岛素抵抗进而诱发高胰岛素血症D.APT1酶可通过影响Scamp1的功能减少胰岛素的释放量3.侏儒症患者生长迟缓,身材矮小,病因是患者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呆小症患者不但身材矮小,而且智力低下,病因是患者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下列关于两类疾病及两种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类疾病患者都可在幼年时口服相应的激素来缓解症状B.呆小症患者可以说明激素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C.两种激素的分泌都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机制D.两种激素分泌后都只能运输到相应的靶细胞4.人体抗利尿激素的水平取决于血浆渗透压,而醛固酮的水平与血钠含量有关,同时两种激素的分泌也受到循环血量的调控,当血量减少时,两种激素的分泌量都增加。
下图为一次饮1000mL清水和1000mL生理盐水的甲、乙个体内排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
下列关于甲乙个体的生理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甲个体内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而乙恒定不变B.乙个体肾小管集合管受体与醛固酮结合而甲不需要C.甲乙个体都需通过调节尿量及尿的成分实现水盐平衡D.甲乙个体的血浆渗透压在a操作后半小时内保持不变5.正常成年人空腹血糖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时为正常血糖浓度。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必修之体液调节高中生物必修之体液调节,希望同学们牢牢掌握,不断取得进步!名词:1、体液调节:就是指某些化学物质(例如激素、二氧化碳等)通过体液的传输,对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所展开的调节。
2、垂体: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
筹钱圆柱形柄连于下丘脑,呈圆形椭圆形。
3、下丘脑:即为丘脑下部。
间脑的一部分,坐落于脑的腹面,丘脑下方,下丘脑就是调节内分泌的较高级中枢。
4、意见反馈调节: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可以通过垂体调节和掌控某些内分泌腺中激素的制备与排泄,而激素步入血液后,又可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制备与排泄。
5、协同作用:相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至进一步增强效应的结果。
例如: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6、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
如: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产生)是升高血糖含量,胰岛素(胰岛b细胞产生)的作用是降低血糖含量。
语句:1、垂体能够产生生长激素、促发展甲状腺激素、等激素。
甲状腺能够产生甲状腺激素,胰岛能够产生胰岛素,2、人体主要激素的促进作用:生长激素----推动生长,主要就是推动蛋白质的制备和骨的生长;促发展激素----推动有关腺体的生长发育,调节有关腺体激素的制备与排泄;甲状腺激素----推动新陈代谢和生长,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备关键影响,提升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胰岛素----调节糖类新陈代谢,减少血糖含量,推动血糖制备为糖元,遏制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从而并使血糖含量减少。
3、排泄异常症:a、生长激素:幼年排泄严重不足引发侏儒症(只大不睡)、幼年排泄过多引发巨人症,成年排泄过多引发肢端肥大症。
b、甲状腺激素:排泄过多引发甲亢,幼年排泄严重不足引发呆小症(又睡又大)。
4、下丘脑就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下丘脑通过促发展垂体激素对垂体的促进作用,调节和管理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5、激素的调节:①横向调节:a、促进作用:炎热提振→下丘脑(排泄促发展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排泄促发展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排泄甲状腺激素)→新陈代谢强化。
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1.“列表法”比较与血糖平衡有关的三种激素2在“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的分级调节中,如果顺序靠前的腺体被切除,则之后的腺体分泌的激素要减少,之前的腺体分泌的激素要增加;三个结构所分泌的激素(促激素释放激素→促激素→激素)中,如果顺序靠前的激素分泌增加(减少),则该激素之后的激素分泌要增加(减少)。
3.下丘脑功能的分析(1)下丘脑是调节内分泌的枢纽。
直接控制的内分泌腺有胰岛和肾上腺,通过垂体间接控制的内分泌腺有甲状腺、性腺等。
(2)下丘脑具有分泌功能,可以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等。
(3)下丘脑内有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和水盐调节中枢。
(4)下丘脑有感受兴奋和传导兴奋的功能。
【例1】(2021·全国甲卷·4)人体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也是一些调节中枢的所在部位。
下列有关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B.下丘脑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下丘脑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下丘脑有水平衡调节中枢D.下丘脑能感受体温的变化;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答案】B 下丘脑是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同时也具有渗透压感受器,来感知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AC正确;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具有内分泌功能,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B错误;下丘脑内有是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体温调节中枢,能感受体温变化,能调节产热和散热,D正确。
故选B。
下丘脑的功能: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盐代谢平衡。
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
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
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⑤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神经元具有日周期节律活动,这个核团是体内日周期节律活动的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