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习题与案例》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124
第四章账户与复式记账(一)单项选择题1.会计科目是对()。
A.会计对象分类所形成的项目B.会计要素分类所形成的项目C.会计方法分类所形成的项目D.会计账户分类所形成的项目2.会计账户的开设依据是()。
A.会计对象B.会计要素C.会计科目D.会计方法3.账户的基本结构是指( )。
A.账户的具体格式B.账户登记的经济内容C.账户登记的日期D.账户中登记增减金额的栏次4.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 )。
A.借方B.增加方C.贷方D.减少方5.开设明细分类账户的依据是( )。
A.总分类科目B.明细分类科目C.试算平衡表D.会计要素内容6.进行复式记账时,对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登记的账户数量应是()。
A.仅为一个B.仅为两个C.仅为两个D.两个或两个以上7.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
A.一级账户B.对应账户C.总分类账户D.明细分类账户8.在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者权益账户的期末余额等于()。
A.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B.期初借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C.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D.期初贷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9.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的依据是()。
A.资金运动变化规律B.会计等式平衡原理C.会计账户基本结构D.平行登记基本原理10.借贷记账法的余额试算平衡公式是()。
A.每个账户的借方发生额=每个账户的贷方发生额B.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C.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D.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部分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二)多项选择题1.设置会计科目时应遵循的原则有()。
A.必须全面反映会计要素的内容B.符合对外报告的要求C.适应需要又要保持相对稳定D.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E.会计科目要简明适用。
2.明细分类科目()。
A.也称一级会计科目B.是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依据C.是进行总分类核算的依据D.提供更加详细具体的指标E.是对总分类科目核算内容详细分类的科目3.账户中用哪一方登记增加额,哪一方登记减少额,取决于()。
⼤学基础会计习题(附答案)及案例(三)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单项选择题1.确定会计核算⼯作空间范围的前提条件是()。
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2.强调经营成果计算的企业适合采⽤()。
A.收付实现制B.权责发⽣制C.永续盘存制D.实地盘存制3.凡为取得本期收益⽽发⽣的⽀出,即⽀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相关的,应作为()。
A.收益性⽀出B.资本性⽀出C.营业性⽀出D.营业外⽀出4.凡为形成⽣产经营能⼒,在以后各期取得收益⽽发⽣的各种⽀出,即⽀出的效益与⼏个会计年度相关的,应作为()。
A.收益性⽀出B.资本性⽀出C.营业性⽀出D.营业外⽀出5.对应收账款在会计期末提取坏账准备⾦这⼀做法体现的原则是()。
A.配⽐原则B.重要性原则C.谨慎性原则D.客观性原则6.在会计年度内,如把收益性⽀出当作资本性⽀出处理了,则会()。
A.本年度虚增资产、收益B.本年度虚减资产、虚增收益C.本年度虚增资产、虚减收益D.本年度虚减资产、虚减收益7.会计对各单位经济活动进⾏核算时,选作统⼀计量标准的是()。
A.劳动量度B.货币量度C.实物量度D.其他量度8.存货价格持续上涨时,下列计价⽅法中符合谨慎性原则的是()。
A.先进先出法B.后进先出法C.加权平均法D.先进后出法9.配⽐原则是指()。
A.收⼊与⽀出相互配⽐B.收⼊与营业费⽤相配⽐C.收⼊与产品成本相配⽐D.收⼊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相配⽐10.财产物资计价的原则是()。
A.权责发⽣制原则B.配⽐原则C.历史成本原则D.收付实现制原则11.下列⽀出属于资本性⽀出的有()。
A.⽀付职⼯⼯资B.⽀付当⽉⽔电费C.⽀付本季度房租D.⽀付固定资产买价12.进⾏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应当以实际发⽣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符合()。
A.历史成本原则B.配⽐原则C.客观性原则D.可⽐性原则13.各企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的⽅法和程序在不同会计期间要保持前后⼀致,不得随意变更,这符合()。
第四章账户与复式记账〔一〕单项选择题1.会计科目是对〔〕。
A.会计对象分类所形成的工程B.会计要素分类所形成的工程C.会计方法分类所形成的工程D.会计账户分类所形成的工程2.会计账户的开设依据是〔〕。
A.会计对象B.会计要素C.会计科目D.会计方法3.账户的根本结构是指( )。
A.账户的具体格式B.账户登记的经济内容C.账户登记的日期D.账户中登记增减金额的栏次4.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 )。
A.借方B.增加方C.贷方D.减少方5.开设明细分类账户的依据是( )。
A.总分类科目B.明细分类科目C.试算平衡表D.会计要素内容6.进行复式记账时,对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登记的账户数量应是〔〕。
A.仅为一个B.仅为两个C.仅为两个D.两个或两个以上7.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
A.一级账户B.对应账户C.总分类账户D.明细分类账户8.在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者权益账户的期末余额等于〔〕。
A.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B.期初借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C.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D.期初贷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9.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的依据是〔〕。
A.资金运动变化规律B.会计等式平衡原理C.会计账户根本结构D.平行登记根本原理10.借贷记账法的余额试算平衡公式是〔〕。
A.每个账户的借方发生额=每个账户的贷方发生额B.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C.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D.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局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二〕多项选择题1.设置会计科目时应遵循的原那么有〔〕。
A.必须全面反映会计要素的内容B.符合对外报告的要求C.适应需要又要保持相对稳定D.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E.会计科目要简明适用。
2.明细分类科目〔〕。
A.也称一级会计科目B.是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依据C.是进行总分类核算的依据D.提供更加详细具体的指标E.是对总分类科目核算内容详细分类的科目3.账户中用哪一方登记增加额,哪一方登记减少额,取决于〔〕。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的原材料属于会计要素中的( )。
A.资产 B.负债 C .所有者权益 D.权益2.企业所拥有的资产从财产权力归属来看,一部分属于投资者,另一部分属于( )。
A.企业职工 B.债权人 C .债务人 D.企业法人3.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 )。
A.必然相等 B .有时相等C.不会相等 D .只有在期末时相等4.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 )。
A.必然相等 B .有时相等C.不会相等 D .只有在期末时相等5.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增加的经济业务发生后,都会使资产与权益原来的总额( )。
A.发生同增的变动 B .发生同减的变动C.不会变动 D .发生不等额的变动6.某企业刚刚建立时,权益总额为80万元,现发生一笔以银行存款 10万元偿还银行借款的经济业务,此时,该企业的资产总额为( )。
A.80万元 B .90万元 C.100万元 D.70万元7.企业收入的发生往往会引起( )。
A.负债增加 B.资产减少 C.资产增加 D.所有者权益减少8.企业生产的产品属于( )。
A.长期资产 B.流动资产 C.固定资产 D.长期待摊费用9.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划分称为( )。
A.会计科目 B.会计原则 C.会计要素 D.会计方法10.构成企业所有者权益主体的是( )。
A.盈余公积金 B.资本公积金 C.实收资本 D.未分配利润11.经济业务发生仅涉及资产这一会计要素时,只引起该要素中某些项目发生( )。
A.同增变动 B .同减变动C.一增一减变动 D.不变动12.引起资产和权益同时减少的业务是( )。
A.用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 B.向银行借款直接偿还应付账款C.购买材料货款暂未支付 D.工资计入产品成本但暂未支付13.以下各项属于固定资产的是( )。
A.为生产产品所使用的机床 B.正在生产之中的机床C.已生产完工验收入库的机床 D.已购入但尚未安装完毕的机床(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等式中属于正确的会计等式有( )。
《会计学:教程与案例》财务会计答案第一章案例一:Case 1-1: Ribbons an’ Bows, Inc.Note: This case is unchanged from the Twelfth Edition.注:本案与第十二版持平。
Approach方法This is an introductory case and it should be taught as an introductory case. There will be plenty of time in the course for the students to learn the correct form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and details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short, the instructor should be prepared to allow a variety of formats for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and tolerate some “not quite correct” accounting.这是一个介绍性案例,应该作为一个介绍性案例来教授。
课程中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学习财务报表的正确格式和会计准则的细节。
简言之,教师应准备好允许各种财务报表格式,并容忍一些“不太正确”的会计。
The instructor may want to have students discuss Carmen’s March 31 statement, but the bulk of the class should focus on the three case questions. Any discussion of the March 31 statement should deal with the nature of the various accounts (i.e. prepaid rent is rent paid in advance of using the property and it is an asset because it has future economic benefits for the company, etc), rather than the format of the statement. It is better to leave the beginning of the course’s instruction in financial statement formats to the assigned case question discussions.讲师可能希望学生讨论卡门3月31日的声明,但大部分的课应该集中在三个问题上。
⼤学基础会计习题(附答案)与案例(四)第四章账户与复式记账(⼀)单项选择题1.会计科⽬是对()。
A.会计对象分类所形成的项⽬B.会计要素分类所形成的项⽬C.会计⽅法分类所形成的项⽬D.会计账户分类所形成的项⽬2.会计账户的开设依据是()。
A.会计对象B.会计要素C.会计科⽬D.会计⽅法3.账户的基本结构是指( )。
A.账户的具体格式B.账户登记的经济内容C.账户登记的⽇期D.账户中登记增减⾦额的栏次4.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般在( )。
A.借⽅B.增加⽅C.贷⽅D.减少⽅5.开设明细分类账户的依据是( )。
A.总分类科⽬B.明细分类科⽬C.试算平衡表D.会计要素内容6.进⾏复式记账时,对任何⼀项经济业务登记的账户数量应是()。
A.仅为⼀个B.仅为两个C.仅为两个D.两个或两个以上7.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
A.⼀级账户B.对应账户C.总分类账户D.明细分类账户8.在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者权益账户的期末余额等于()。
A.期初贷⽅余额+本期贷⽅发⽣额-本期借⽅发⽣额B.期初借⽅余额+本期贷⽅发⽣额-本期借⽅发⽣额C.期初借⽅余额+本期借⽅发⽣额-本期贷⽅发⽣额D.期初贷⽅余额+本期借⽅发⽣额-本期贷⽅发⽣额9.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的依据是()。
A.资⾦运动变化规律B.会计等式平衡原理C.会计账户基本结构D.平⾏登记基本原理10.借贷记账法的余额试算平衡公式是()。
A.每个账户的借⽅发⽣额=每个账户的贷⽅发⽣额B.全部账户本期借⽅发⽣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发⽣额合计C.全部账户期末借⽅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末贷⽅余额合计D.全部账户期末借⽅余额合计=部分账户期末贷⽅余额合计(⼆)多项选择题1.设置会计科⽬时应遵循的原则有()。
A.必须全⾯反映会计要素的内容B.符合对外报告的要求C.适应需要⼜要保持相对稳定D.统⼀性与灵活性相结合E.会计科⽬要简明适⽤。
2.明细分类科⽬()。
A.也称⼀级会计科⽬B.是进⾏明细分类核算的依据C.是进⾏总分类核算的依据D.提供更加详细具体的指标E.是对总分类科⽬核算内容详细分类的科⽬3.账户中⽤哪⼀⽅登记增加额,哪⼀⽅登记减少额,取决于()。
第一章总论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D3.B4.C5.D6.C7.D8.A9.D 10.C 11.B 12.B 13.D 14.B 15.D 16.B 17.B 18.A 19.C 20.B 21.A 22.C 23.D 24.C 25.A 26.B 27.C 28.B 29.C 30.D(二)多项选择题1.ABC2.ABC3.ABDE4.BCD5.BCE6.ACDE7.ABE8.ABCD9.ABCDE 10.ABCE 11.ABD 12.ABE 13.BDE 14.ABCD 15.AD 16.BDE 17.ACE 18.ABC 19.ACD 20.BE 21.ABC 22.ABCD 23.BCD 24.ABCDE 25.CDE(三)判断题1.×2.×3.√4.×5.√6. ×7.√8.√9.× 10.× 11.√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四)计算题1.表1—1 有关会计要素及金额表由于8 930 000=1 180 000+7 750 000,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以符合会计基本等式。
2.(A)利润=(488 000-215 000)-(358 000-190 000)=105 000(元)(B)利润=(488000-215000)-(358000-190 000)-20000=85 000(元)(C)利润=(488000-215000)-(358000-190000)+15000=120 000(元)(D)利润=(488000-215000)-(358000-190000)+32000-45000=92000(元)(五)业务处理题1.(1)向银行借入存款;(2)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3)投资者收回投资;(4)管理部门领用低值易耗品;(5)计提长期借款利息;(6)赊销货物。
第一章绪论P41单选多选判断业务训练:训练1、属于当期收入或费用、1.2.3训练2、(1)会计处理不正确,违背了会计主体假设,主要违背了可靠性。
(2)假设a.该企业以美元作为记账本位币,那么会计处理合适,但要注意在期末对外报送会计资料时需换算成人民币。
b.该企业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那么会计处理不合适,违背了货币计量假设,主要违背了可比性。
(3)不正确,一般来说以月份作为一个会计期间,违背会计分期假设,主要违背了可比性、可理解性。
(4)不正确,违背了一致性、可比性。
(5)不正确,违背了可靠性。
(6)不正确,违背了会计分期假设,可靠性。
(7)正确(8)不正确,违背了会计分期假设,可靠性。
训练3、(1)符合持续经营假设。
(2)违背了会计主体假设。
(3)符合会计分期假设。
(4)符合会计主体假设。
(5)违背了货币计量假设。
(6)违背了会计主体假设。
(7)违背了持续经营假设。
第二章会计要素、账户与复式记账P81业务训练:训练11.涉及的资产:库存现金银行存款账户性质:资产资产记账方位:借方贷方登记余额: 80000 800002.涉及的资产: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账款账户性质:资产资产负债记账方位:借方贷方贷方登记余额: 15000 10000 50003. 涉及的资产: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应收账款账户性质:资产资产资产记账方位:借方借方贷方登记余额: 10000 500 10500训练2.资料(一)中的1235为负债,因为符合负债的定义,第4笔只是计划,是未来的交易事宜。
资料(二)中的第123笔属于收入。
训练3.训练4.(1)(2)(3)计入“固定资产”→资产类→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余额在借方(4))(5)计入“原材料”→资产类→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余额在借方(6)计入“生产成本”→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余额在借方(7)计入“库存商品”→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余额在借方(8)计入“银行存款”→资产类→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余额在借方。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的原材料属于会计要素中的〔〕。
A.资产 B.负债 C.所有者权益 D.权益2.企业所拥有的资产从财产权力归属来看,一局部属于投资者,另一局部属于〔〕。
A.企业职工 B.债权人 C.债务人 D.企业法人3.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
A.必然相等 B.有时相等C.不会相等 D.只有在期末时相等4.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
A.必然相等 B.有时相等C.不会相等 D.只有在期末时相等5.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增加的经济业务发生后,都会使资产与权益原来的总额〔〕。
A.发生同增的变动 B.发生同减的变动C.不会变动 D.发生不等额的变动6.某企业刚刚建立时,权益总额为80万元,现发生一笔以银行存款10万元归还银行借款的经济业务,此时,该企业的资产总额为〔〕。
A.80万元 B.90万元 C.100万元 D.70万元7.企业收入的发生往往会引起〔〕。
A.负债增加 B.资产减少 C.资产增加 D.所有者权益减少8.企业生产的产品属于〔〕。
A.长期资产 B.流动资产 C.固定资产 D.长期待摊费用9.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划分称为〔〕。
A.会计科目 B.会计原那么 C.会计要素 D.会计方法10.构成企业所有者权益主体的是〔〕。
A.盈余公积金 B.资本公积金 C.实收资本 D.未分配利润11.经济业务发生仅涉及资产这一会计要素时,只引起该要素中某些工程发生〔〕。
A.同增变动 B.同减变动C.一增一减变动 D.不变动12.引起资产和权益同时减少的业务是〔〕。
A.用银行存款归还应付账款 B.向银行借款直接归还应付账款C.购置材料货款暂未支付 D.工资计入产品本钱但暂未支付13.以下各项属于固定资产的是〔〕。
A.为生产产品所使用的机床 B.正在生产之中的机床C.已生产完工验收入库的机床 D.已购入但尚未安装完毕的机床〔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等式中属于正确的会计等式有〔〕。
初级会计学(第8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总论案例题参考答案:税务局检查人员的说法有一定道理。
案例回放:张先生经营的是一家小商店,平时的个人消费也从小商店取用,且从不记账。
税务人员提出他有逃避缴纳税款的嫌疑。
案例分析:从案例信息可以得知,张先生是一名个体工商户。
个体工商户,是指有经营能力并依照《个体工商户条例》的规定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自然人或家庭。
个体户的财产责任根据民法通则第29条规定:个体工商户的债务,个人经营的,以个人财产承担;家庭经营的,以家庭财产承担。
个体工商户一般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方式完成纳税义务。
个体工商户应按照税务部门的规定设置账簿进行核算。
税务部门对账证健全、核算准确的个体工商户,可以实行查账征收;对生产经营规模小又确无建账能力的个体工商户,税务部门可采用定期定额征收的方式进行征收。
不管当地税务部门对张先生采用哪一种征税方式,都不应该混淆张先生小商店的经营活动与张先生的个人消费。
张先生直接将小店的商品取为家用,混淆了个人消费导致的商品减少与小商店正常销售减少的区别,如果将商品的减少(包括售卖减少和张先生个人消费减少)全部作为已销售商品的成本(主营业务成本)的话,势必会降低小商店的利润,从而导致税收的减少。
即使税务部门对其定期定额征收,也会影响到税务部门对其经营规模和能力的判断,影响税收定额的制定。
从会计来看,小店虽小,但也是独立的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为会计核算和报告限定了一个空间范围。
空间范围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要划清单位与单位之间的界限,也就是说,A企业记录和报告的经济活动只限于A企业发生的,不能把B企业的经济活动算在A 企业的头上。
二是公私要分明,也就是要划清企业所有者的活动和企业的活动,换句话说,不能将企业所有者个人的开支列入企业的账上。
张先生的做法混淆了小商店的经营业务,即小商店商品的减少应该是销售的结果而不是张先生个人消费的结果,且张先生从来不记账。
第十二章财务列表列报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B3.D4.D5.D6.A7.D8.D9.C 10.C 11.D 12.D 13.A 14.A 15.D 16.B 17.A 18.A 19.C 20.A 21.C 22.D 23.A 24.A 25.B 26. B(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CDE3.ABCD4.BCE5.BCDE6.ABD7.AB8.DE9.BCDE10.ABCDE 11.ABCDE 12.ABCE 13.ABCE 14.BC 15.ABCDE 16. ABCD 17.ABCDE 18.ABCDE 19.AD(三)判断题1.×2.×3.×4.√5.×6.×7.√8.×9.× 10.× 11.× 12.√ 13.√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 23.×24.×25.√ 26.√ 27.√ 28. ×(四)计算题1.(1)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项目的净额为64 500元;(2)资产负债表上“存货”项目的数额为175 000元;(3)资产负债表上“待摊费用”项目的数额为4 800元;(4)资产负债表上“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数额37 500元。
2.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20+(6-2)-0.2-1.2+1.6=24.2(万元)3.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12+(0.6-0.4)+0.1+(18-14-1.6)=14.7(万元)4.营业利润=7 500-5 000-200-750-450-100+800=1 800(万元)利润总额=1 800+300-500=1 600(万元)净利润=1 600×(1-25%)=1 200(万元)(五)业务处理题1.(1)借:银行存款 93 600贷:主营业务收入 8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 600(2)借:应收账款——红星公司 52 650贷:主营业务收入 45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7 650(3)借:主营业务成本 101 400贷:库存商品——甲产品 65 400——乙产品 36 000(4)借:销售费用 1 520贷:银行存款 1 520(5)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8 750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8 750(6)借:管理费用 350库存现金 50贷:其他应收款 400(7)借:管理费用 1 000贷:库存现金 1 000(8)借:银行存款 45 000贷:应收账款 45 000(9)借:其他应付款 6 020贷:营业收入 6 020(10)借:待摊费用 2 040贷:银行存款 2 040(11)借:管理费用 170贷:待摊费用 170(12)借:主营业务收入 125 000营业外收入 6 020贷:本年利润 131 020(13)借:本年利润 113 190贷:营业成本 101 400销售费用 1 520营业税金及附加 8 750管理费用 1 520(14)借:所得税费用 4457.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4457.5借:本年利润 4457.5贷:所得税费用 4457.5(15)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8 750——应交所得税 4457.5贷:银行存款 13207.5表12-1 利润表编制单位:A企业 2009年8月单位:元项目行次本月金额一、营业收入 1 125 000减:营业成本 2 101 400营业税金及附加 3 8 750销售费用 4 1 520管理费用7 1 520财务费用9 0资产减值损失10 0加: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11 0投资净收益14 0二、营业利润15 11 810加:营业外收入16 6 020减:营业外支出17 0三、利润总额20 17 830减:所得税费用22 4457.5四、净利润25 13372.5五、每股收益:(一)基本每股收益(二)稀释每股收益2.表12-2 资产负债表编制单位:C公司 2009年12月31日单位:元资产金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金额货币资金31 740 短期借款20 000 应收账款53 200 应付账款64 800 存货129 000 应交税费16 000 待摊费用12 460 长期借款233400固定资产原价650 000 实收资本374200减:累计折旧150 000 未分配利润18 000固定资产净值500 000资产总计726 400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726 4003.(1)借:银行存款 500 000贷:短期借款 500 000(2)借:固定资产 80 000贷:股本 80 000(3)借:银行存款 10 000贷:股本 10 000(4)借:应交税费 6 500贷:银行存款 6 500(5)借:银行存款 8 000贷:应收账款 8 000(6)借:待摊费用 2 400贷:银行存款 2 400(7)借:银行存款 292 500贷:营业收入 25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2 500(8)借:原材料——甲材料 38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460贷:预付账款 44 460(9)借:生产成本——A产品 6 000贷:原材料——甲材料 6 000(10)借:制造费用 1 200贷:原材料——甲材料 1 200(11)借:制造费用 800贷:库存现金 800 (12)借:库存现金 30 000 贷:银行存款 30 000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30 000 贷:库存现金 30 000(13)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2 200贷:银行存款 2 200 (14)借:生产成本——B产品 5 000贷:原材料——甲材料 5 000 (15)借:销售费用 1 000贷:银行存款 1 000 (16)借:应收账款 58 500贷:主营业务收入 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 500(17)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2 500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2 500 (18)借:固定资产 281 800贷:应付账款 281 800 (19)借:制造费用 780贷:银行存款 780 (20)借:制造费用 8 100管理费用 3 200贷:累计折旧 11 300 (21)借:财务费用 980贷:预提费用 980 (22)借:生产成本——A产品 12 000——B产品 10 000制造费用 8 000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30 000(23)借:生产成本——A产品 1 680——B产品 1 400制造费用 1 120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4 200(24)借:资本公积 60 000贷:股本 60 000 (25)借:生产成本——A产品 12 000——B产品 8 000贷:制造费用 20 000 (26)借:库存商品——A产品 38 500贷:生产成本——A产品 38 500 (27)借:营业外支出 5 400贷:银行存款 5 400 (28)借:管理费用 4 300贷:库存现金 4 300 (29)借:主营业务成本 138 000贷:库存商品——A产品 138 000 (30)借:主营业务收入 300 000贷:本年利润 300 000 借:本年利润 155 380贷:营业成本 138 000销售费用 1 000营业税金及附加 2 500管理费用 7 500财务费用 980营业外支出 5 400 (31)本月应交所得税=144 620×25%=36 155(元)借:所得税费用 36 15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6 155 借:本年利润 36 155贷:所得税费用 36 155 (32)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0 846.5贷:盈余公积 10 846.5 (33)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43 386贷:应付股利 43 386(34)借:本年利润 108465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8465银行存款库存现金期初余额 540 000 期初余额 9 254(11)800(1)500 000 (4)6 500 30 000 30 000 (5)8 000 2 400 4 300(7)292 500 30 000 本期发生额30 000 本期发生额35 100 (3) 10 000 2 200 期末余额4 1541 0007805 400本期发生额810 500 本期发生额 48 280期末余额1 302 220应收账款预付账款期初余额 342 260 期初余额 125 000(16)58 500 (5)8 000 (8)44 460 本期发生额58 500 本期发生额8 000 本期发生额0 本期发生额44 460 期末余额392 760 期末余额80 540原材料库存商品期初余额 250 000 期初余额150 000(9)6 000 (8)38 000 (10)1 200 (26)38 500 (29)138 000(14)5 000本期发生额38 000 本期发生额12 200本期发生额38 500期发生额138 000期末余额275 800 期末余额50 500生产成本——A产品生产成本——B产品期初余额 50 000 期初余额 9 493.6(9)6 000 (14)5 000 (22)12 000 (26)38 500 (22) 10 000 0(23) 1 680 (23) 1 400(25)12 000 (25) 8 000本期发生额31 680本期发生额38 500本期发生额24 400本期发生额0期末余额43 180 期末余额33 893.6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期初余额1 028 092 期初余额 155 8500 0(2)80 000 (20)11 300281 800本期发生额361 800 本期发生额0 本期发生额0 本期发生额11 300期末余额1 389 892 期末余额167 150待摊费用短期借款期初余额 1 820 期初余额80 0000 0 (1)500 000(6)2 400本期发生额2 400 本期发生额0 本期发生额0 本期发生额500 000 期末余额4 220 期末余额580 000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期初余额 30 200 期初余额 7 5840 (18)281 800 2 200 4 200本期发生额0 本期发生额281 800本期发生额32 200本期发生额34 200期末余额312 000 期末余额9 584预提费用应付股利期初余额 1 360 期初余额 58 0000 980 0 (33)43 386本期发生额0 本期发生额980 本期发生额0 本期发生额43386 期末余额2 340 期末余额101386应交税费本年利润期初余额 63 227.2(4)6 500 (7)42 500 (30)155 380 (30)300 000(8)6 460 (16)8 500 (31)36 155(17) 2 500 (34)108 465(31)36 155本期发生额12 960本期发生额89655本期发生额300 000 本期发生额300 000期末余额139 922.2股本资本公积期初余额1 500 000 期初余额 281 000(2)80 0000 (3)10 000 (24)60 000(24)60 000本期发生额 0 本期发生额150 000本期发生额60 000本期发生额0期末余额1 650 000 期末余额221 000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期初余额72 586.5 期初余额 237 078.50 (32)10 846.5 (32)10 846.5 (34)108 465(33)43 386本期发生额0本期发生额10 846.5本期发生额54232.5本期发生额108 465期末余额83 433 期末余额291 311表12—3 试算平衡表编制单位:环球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12月31日单位:元账户名称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借方贷方借方贷方库存现金30 000 35 100 4 154银行存款810 500 48 280 1 302 220应收票据0 0 100 100应收账款58 500 8 000 392 760其他应收款0 0 1 110.4预付账款0 44 460 80 540原材料38 000 12 200 275 800库存商品38 500 138 000 50 500生产成本56 080 38 500 77 073.6固定资产361 800 0 1 389 892累计折旧0 11 300 167 150 待摊费用2400 0 4220短期借款0 500 000 580 000应付票据0 0 40 950应付账款0 281 800 312 000 预收账款0 0 75 500其他应付款0 0 3 000其他应交款0 0 793.8应付职工薪酬32 200 34 200 9 584预提费用0 980 2 340应付股利0 43 386 101 386 应交税费12 960 89 655 139 922.2 本年利润300 000 300 000股本0 150 000 1 650 000 资本公积60 000 0 221 000 盈余公积0 10846.5 83433利润分配54232.5 108465 291311营业收入300000 300000营业成本138000 138000营业税金及附加2500 2500制造费用20000 20000销售费用1000 1000管理费用7500 7500财务费用980 980所得税费用36155 36155合计2361307.5 2361307.5 3678370 3678370表12—4 资产负债表编制单位:环球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12月31日单位:元资产年初数期末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年初数期末数流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存货待摊费用流动资产合计非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原价减: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合计549 254100 100342 2601 110.4125 000459493.61 8201 5790381 028092155 850872 242872 2421 306 374100 100392 7601110.480 540403373.64 22022784781 389 892167 1501 222 7421 222 742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利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其他应交款流动负债合计所有者权益: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所有者权益合计80 00040 95030 20075 5007 58458 00063 227.23 0001 360793.8360 6151 500 000281 00072 586.5237 078.52 090 665580 00040 950312 00075 5009 584101 386139 922.23 0002 340793.81 265 4761 650 000221 00083433291 3112 245 744资产总计 2 451280 3 511 220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2 451 2803 511 220第十三章财务报表的分析与利用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D3.B4.A5.D6.C7.A8.B9.C 10.C 11.A 12.B 13.D 14.D 15.C 16.D 17.C 18.D 19.D 20.D 21.B 22.C 23.B 24.B 25.D 26.A(二)多项选择题1.ABC2.ABCD3.ABDE4.AB5.CDE6.DE7.ABE8.ABD9.AD 10.ABC 11.ABC 12.BD 13.ABC 14.CD 15.ABCE 16.ABCDE 17.ABE 18.BCD 19.BCDE 20.ABCD 21.ABC(三)判断题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 15. × 16. √ 17. √ 18. × 19.× 20.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四)计算题1.(1)存货平均余额=(950+1050)÷2=1000(万元)(2)存货周转率=850÷1000=0.852.(1)速动资产=363-63=300(万元)(2)速动比率=300÷400=0.753.(1)流动资产=3×60=180(万元)(2)速动资产=2.5×60=150(万元)(3)年末存货数额=180-150=30(万元)(4)存货周转率=81÷[(30+30)÷2]=2.74.(1)企业存货=400×2.5-400×1.2=520(万元)(2)企业的应收账款数额=400×2.5-400×0.6-520=240(万元)5.净资产收益率=(1 250÷8 000)×(8 000÷10 000)×[(3 000+7 000)÷4 000]=15.625%×0.8×2.5=31.25%6.2006年的权益乘数=1÷(1-60%)=2.52006年的净资产收益率=448÷2 800×2 800÷8 000×2.5=14%2005年的净资产收益率=14%+2%=16%2005年的权益乘数=16%÷(448÷2 800×2 800÷8 000)=2.8577.表13—1 某企业2009年年末的相关财务数据表单位:元资产期末数权益期末数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净额存货固定资产原值减: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总计201 50025 00060 000294 000148 500145 500432 000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非流动负债负债合计实收资本未分配利润总计100 00091 00025 000216 000300 000-84 000432 000(五)业务处理题1.(1)企业的流动比率=(100+67 000+1 200+5 000+5 000+75 000)÷(18 000+4 500+54 000+20 000)=153 300÷96 500=1.59(2)该企业的速动比率=(153 300—75000)÷(18000+4500+54000+20000)=0.81(3)该企业的现金比率=(100+67000)÷(18000+4500+54000+20000)=0.70(4)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96500+160000)÷(153300+836000-14000)×100%=26.3%2.(1)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680÷[(26+32)÷2]=23.45(2)企业的期末存货额=680×60%÷8×2-48=54(万元)(3)企业的期末资产总额=54÷10%=540(万元)(4)企业的资产净利润率=680×10%÷[(580+540)÷2]=12.14%3.(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3而流动资产年末为27000,所以流动负债=9000(元)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1.3因此:年末存货=15300又由于存货周转率为4,所以销售成本=(15000+15300)÷2 ×4=60 600(元)(2)应收账款周转率=96000÷[(12700+27000-15300)÷2]=7.874.2009年环宇公司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7.2%×1.11×[1÷(1-50%)]=15.98%2009年同行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6.27%×1.14×[1÷(1-58%)]=17.01%计算结果表明,2006年环宇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低于同行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第一章总论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2.B3.A4.B5.A6.A7.D8.B9.D 10.A 11.D 12.D(二)多项选择题1.ABCDE2.ABCD3.BD4.ACE5.ABDE6.ABCDE7.ABCD8.ABCDE9.BDE 10.ABCDE(三)判断题1.√ 2 .√ 3. ×4.×5.×6.√7.√8.√9.√10.√11.√12.√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 2.B 3.A 4.B 5.A 6.D 7.C 8.B 9.C 10.C 11.C 12.A 13.A(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BCD 3.BC 4.ABCDE 5.ABCDE 6.ABCE 7.ABCD 8.BC 9.ABE (三)判断题1.√2.× 3.√4.√ 5.√ 6.×7.×8.×9.×10.×11.×12.×(四)计算题1.(1)表2—1 项目类别表单位:元2.该律师事务所20×9年服务收入应为6 064 000元(6 000 000+(140 000-97 000)+(42 000-21 000))。
3.7月份的收入额是80 000元(1 420 000-(300 000+400 000)-700 000+60 000)。
4.(1)本年度利润=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新增净投资=(800 000-100 000)-(700 000-200 000)-0=200 000(元)营业收入=(本年利润+销售费用)=200 000+140 000=340 000(元)(2)本年度利润=(800 000-100 000)-(700000-200 000)-70 000=130 000(元)(3)本年度利润=(800 000-100 000)-(700000-200 000)-(30 000-20 000)=190 000(元)5.举例说明下列各类经济业务:(1)资产增加,负债增加:购入材料5 000元,货款暂未支付;(2)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接受投资者投入资金2 000 000元;(3)资产类项目此增彼减:向银行取现金3 000元;(4)资产减少,所有者权益减少:投资者撤回投资额300 000元;(5)资产减少,负债减少:用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4 000元;(6)费用增加,负债增加:发生广告费2 000元,款项暂未支付;(7)费用增加,资产减少:摊销应由本月负担的保险费1 200元;(8)收益增加,资产增加:收到被投资企业分来的利润23 000元;(9)收益增加,负债减少:销售已预收货款的产品,价值6 000元。
第一章总论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2.B3.A4.B5.A6.A7.D8.B9.D 10.A 11.D 12.D(二)多项选择题1.ABCDE2.ABCD3.BD4.ACE5.ABDE6.ABCDE7.ABCD8.ABCDE9.BDE 10.ABCDE(三)判断题1.√ 2 .√ 3. ×4.×5.×6.√7.√8.√9.√10.√11.√12.√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 2.B 3.A 4.B 5.A 6.D 7.C 8.B 9.C 10.C 11.C 12.A 13.A(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BCD 3.BC 4.ABCDE 5.ABCDE 6.ABCE 7.ABCD 8.BC 9.ABE (三)判断题1.√2.× 3.√4.√ 5.√ 6.×7.×8.×9.×10.×11.×12.×(四)计算题1.(1)表2—1 项目类别表单位:元2.该律师事务所20×9年服务收入应为6 064 000元(6 000 000+(140 000-97 000)+(42 000-21 000))。
3.7月份的收入额是80 000元(1 420 000-(300 000+400 000)-700 000+60 000)。
4.(1)本年度利润=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新增净投资=(800 000-100 000)-(700 000-200 000)-0=200 000(元)营业收入=(本年利润+销售费用)=200 000+140 000=340 000(元)(2)本年度利润=(800 000-100 000)-(700000-200 000)-70 000=130 000(元)(3)本年度利润=(800 000-100 000)-(700000-200 000)-(30 000-20 000)=190 000(元)5.举例说明下列各类经济业务:(1)资产增加,负债增加:购入材料5 000元,货款暂未支付;(2)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接受投资者投入资金2 000 000元;(3)资产类项目此增彼减:向银行取现金3 000元;(4)资产减少,所有者权益减少:投资者撤回投资额300 000元;(5)资产减少,负债减少:用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4 000元;(6)费用增加,负债增加:发生广告费2 000元,款项暂未支付;(7)费用增加,资产减少:摊销应由本月负担的保险费1 200元;(8)收益增加,资产增加:收到被投资企业分来的利润23 000元;(9)收益增加,负债减少:销售已预收货款的产品,价值6 000元。
(14)31日支付所得税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20 000贷:银行存款 120 000(15)31日计提坏账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 107 000贷:坏账准备 107 0006. 根据所给资料进行相关业务的处理(1)20×9年11月1日收到票据时:借:应收票据 117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000(2)20×9年12月31日年度终了,计算该票据所产生利息时:票据应计利息=117 000×12%×2÷12=2 340(元)借:应收票据 2 340贷:财务费用 2 340经过以上的计算,在年末时公司的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为119 340元(117 000+2 340)。
(3)20×0年2月1日票据到期收回款项时:收款金额=117 000×(1+12%×3÷12)=120 510(元)20×0年应计票据利息=117 000×12%×1÷12=1 170(元)借:银行存款 120 510贷:应收票据 119 340 财务费用 1 1707.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1)①借:应收账款——B企业 7 020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6 0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 020 000 ②借:坏账准备 520 000贷:应收账款 520 000③借:银行存款 4 000 000贷:应收账款——B企业 4 000 000④借:应收账款 300 000贷:坏账准备 300 000借:银行存款 300 000贷:应收账款 300 000⑤借:应收账款 2 340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2 0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 000(2)本企业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000+702-52-400+234=1 484(万元)“坏账准备”账户余额为:50-52+30=28(万元)本期应计提坏账准备:1484×5%=74.2(万元)再补提坏账准备金额为:74.2-28=46.2(万元)会计分录为:借:资产减值损失 462 000贷:坏账准备 462 0008.(1)借:应收票据——M公司 432 900贷:主营业务收入 37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2 900 (2)借:应收账款——K公司 234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 000 (3)借:应收票据——T公司 351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 000(4)借:银行存款 596 700贷:应收票据 585 000财务费用 11 700(5)借:应收账款 800 000贷:应收票据 800 0009.(1)借:库存现金 500贷:其他应收款 500(2)借:财务费用 50贷:银行存款 50(3)借:应收账款——B公司 585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 000 (4)借:应收票据—— H公司 936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8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6 000 (5)借:银行存款 403 200贷:应收票据 400 000财务费用 3 200(6)借:应收账款 100 000贷:坏账准备 100 000借:银行存款 100 000贷:应收账款 100 00010.(1)借:库存现金 5 000贷:银行存款 5000(2)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500 000贷:银行存款 500 000(3)借:管理费用 1 200贷:库存现金 1 200贷:主营业务收入 85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44500(5)借:其他应收款——李红 3000贷:库存现金 3000(6)借:应付账款——D公司 128 000贷:银行存款 128 000(7)借:银行存款 285 000贷:应收账款——F公司 285 000(8)借:原材料 405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8 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473 000(9)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250 000贷:银行存款 250 000(10)借:应付职工薪酬 168 500贷:银行存款 168 500(11)借:库存现金 600管理费用 2 400贷:其他应收款——李红 3 000(12)借:银行存款 27 000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27 000(13)借:应收账款 1 404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 200 000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204 000(14)借:原材料 202 000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34 000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 236 000 (15)借:银行存款 14 000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 14 000贷:银行存款 8 500(17)借:银行存款 420 000贷:应收票据 420 000第五章存货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2.C3.C4.C5.A6.B7.D8.D9.D 10.B 11.D 12.A 13.A 14.D 15.C 16.A 17.B 18.D 19.B 20.D 21.D 22.B 23.D 24.C 25.B 26.A 27.D 28.D 29.B 30.C 31.B 32.B 33.B 34.D 35.A(二)多项选择题1.ABC2.ACE3.ABC4.AD5.ABCD6.AB7.ABD8.ACE9.ABCDE 10.ABCD 11.ABE 12.ACE 13.BD 14.ABCE(三)判断题1.√2.×3. √4. ×5. ×6. ×7. ×8. ×9. × 10.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四)计算题1.解答:(1)先进先出法:销售成本=1 000×400+800×420=736 000(元)期末结存存货成本=200×420+2 000×410+1 000×400=1 304 000(元)(2)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单位成本=(1000×400+1000×420+2000×410+1000×400÷(1000+1000+2000+1000)=408(元/件)销售存货成本=1800×408=734400(元)结存存货成本=3200×408=1305600(元)2.解答:(1)加权平均法:存货单位成本=(8700+12710+19200+14850+6120)÷(3000+4100+6000+4500+1800)=3.17(元/件)本月发出存货成本=3.17×(2500+5500+7000)=47550(元)本月结存成本=3.17×6400=20288(元)(2)先进先出法:期初存货单价=8700/3000=2.90(元/件)10日发出成本=2500×2.9=7250(元)13日发出成本=500×2.9+4100×3.1+900×3.2=17040(元)25日发出成本=5100×3.2+1900×3.3=22590(元)本月销售成本=7250+17040+22590=46880(元)本月结存成本=2600×3.3+6120=14700(元)3.解答:按先进先出法确定的表内各个项目的填列见表5—1表5—1 甲材料收发情况表4.解答:根据题意计算填列的内容见表5—2表5—2 甲、乙、丙、丁公司A商品购销情况表5.解答:1月份销售A商品的成本=630 000÷(1+25%)=504 000(元)1月末结存A商品的成本=756 000÷(1+25%)×40%=241 920(元)(2)二月份销售A商品的成本=756 000÷(1+25%)=604 800(元)二月末结存A商品成本=909 000÷(1+25%)×40%=290 880(元)二月份购进A商品成本=290 880+604 800-241 920=653 760(元)6.解答:甲材料本月发出数量=350+700+350-336=1 064(件)乙材料本月发出数量=2 100+1 120+2 380-1 680=3 920(件)丙材料本月发出数量=980+700+1 120-140=2 660(件)先进先出法:甲材料发出成本=350×160+700×152+14×168=164752(元)乙材料发出成本=2 100×32+1 120×34+600×32.8=124 960(元)丙材料发出成本=980×220+700×232+980×216=589 680(元)甲材料期末结存成本=(350×160+700×152+350×168)- 164 752=56 448(元)乙材料期末结存成本=(2100×32+1120×34+2380×32.8)-124 960=58 384(元)丙材料期末结存成本=(980×220+700×232+1120×216)- 589 680=30 240(元)一次加权平均法:甲材料加权平均成本=(350×160+700×152+350×168)÷(350+700+350)=158(元/件)乙材料加权平均成本=(2100×32+1120×34+2380×32.8)÷( 2100+1120+2380)=32.7(元/件)丙材料加权平均成本=(980×220+700×232+1120×216)÷( 980+700+1120)=221.4(元/件)甲材料发出成本=1064件×158元/件=168112(元)乙材料发出成本=3920件×32.7元/件=128184(元)丙材料发出成本=2660件×221.4元/件=588924(元)甲材料期末结存成本=(350×160+700×152+350×168)-168112=53088(元)乙材料期末结存成本=(2100×32+1120×34+2380×32.8)-128184=55160(元)丙材料期末结存成本=(980×220+700×232+1120×216)-588924=30996(元)7.答⑴20×8年D商品实际销售损益=9000000-((8100000+900000)-1800000)=1800000(元)⑵20×9年D商品实际销售损益=11250000-((8550000-900000)-2250000)=5850000(元)⑶20×8年D商品实际销售损益=9000000-(8100000-(1800000-900000))=1800000(元)20×9年D商品实际销售损益=11250000-((8550000-900000)-2250000)=5850000(元)⑷20×9年D商品实际销售损益=11250000-(6300000-450000)=5400000(元)⑸20×8年D商品销售成本=6300000(元)20×9年D商品销售成本=6300000+900000=7200000(元)(五)业务处理题1.(1)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112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9040贷:应付账款 131040(2)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3500贷:银行存款 3500(3)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2016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272贷:银行存款 235872(4)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61200——丙材料 33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4892贷:银行存款 109092(5)借:预付账款 10000贷:银行存款 10000(6)借:在途物资——丁材料 144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4480 贷:预付账款 168480(7)借:原材料——甲材料 176700——乙材料 201600——丙材料 33000——丁材料 144000贷:在途物资——甲材料 176700——乙材料 201600——丙材料 33000——丁材料 1440002.(1)根据所给资料开设账户,见表5—3表5—3 总分类账户账户名称:原材料单位:元(2)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①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52 000——乙材料 12 000——丙材料 32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6320 贷:银行存款 112320②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1000——乙材料 500——丙材料 2000贷:库存现金 3500借:原材料——甲材料 5300——乙材料 12500——丙材料 34000贷:在途物资——甲材料 3500——乙材料 12500——丙材料 34000③借:在途物资——丙材料 72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2240贷:应付账款 84240借:在途物资——丙材料 4000贷:银行存款 4000借:原材料——丙材料 76000贷:在途物资——丙材料 76000④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14000——乙材料 108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216 贷:应付账款 29016⑤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500——乙材料 900贷:银行存款 1400借:原材料——甲材料 11700——乙材料 1400贷:在途物资——甲材料 14500——乙材料 11700⑥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116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940贷:银行存款 13504(3)编制材料采购成本计算表见表5—4表5—4 甲、乙、丙材料采购成本计算表3.(1)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123 6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 200贷:银行存款 133 800(2)借:在途物资——乙材料 200 9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3 320贷:应付账款 234 220 (3)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176 000——丙材料 86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1 480贷:银行存款 303 480(4)借:在途物资——丙材料 6 000贷:库存现金 6 000借:原材料——丙材料 92 000贷:在途物资——丙材料 92 0004.(1)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28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 760贷:应付账款——凯悦商场 32 760 (2)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1750贷:银行存款 1750借:原材料——甲材料 29750贷:在途物资——甲材料 29750(3)借:在途物资——乙材料 504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86贷:银行存款 85968 (4)借:原材料——甲材料 16200——丙材料 9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723贷:银行存款 28923(5)借:预付账款——胜利工厂 10000贷:银行存款 10000(6)借:原材料——丁材料 72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2240贷:预付账款 84240借:预付账款 34240贷:银行存款 342405.(1)A材料的单位成本=(40 000-4 000+3 600+800+72 000+2000+99000+4000+1200)÷(4000-400+400+5900+10000+1000)=10.5元/千克(2)1月1日借:原材料——A材料 4000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40001月6日借:原材料——A材料 4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12贷:银行存款50121月10日借:在途物资——A材料74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2 240贷:银行存款 86 2401月14日借:原材料——A材料74 000贷:在途物资——A材料 74 0001月20日借:原材料—A材料 103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6830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119830 借:银行存款 40170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 40170 1月23日借:原材料——A材料1200贷:生产成本12001月30日借:生产成本132000制造费用 22000管理费用 22000贷:原材料——A材料1760006.答(1)借:在途物资——甲材料40000——乙材料4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00贷:银行存款 93600 (2)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2500——乙材料 2000贷:银行存款 4500借:原材料——甲材料42500——乙材料42000贷:在途物资——甲材料42500——乙材料42000(3)借:原材料——甲材料 68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1 152贷:应付账款 79 152 (4)不做处理(5)借:在途物资——甲材料9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5 300贷:应付票据 105 300 (6)借:原材料——甲材料51000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510007.(1)5月份甲材料发出数量=4600+11500+8280+7820-5520=26680(件)6月份甲材料发出数量=5520+13800+4600+6900-3680=27140(件)先进先出法5月份甲材料发出成本=4600×465+11500×405+8280×412.5+2300×431.25=11203875(元)5月份甲材料结存成本=13584375-11203875=2380500(元)6月份甲材料发出成本=5520×431.25+13800×375+4600×480+3220×435=11164200(元)6月份甲材料结存成本=12765000-11164200=1600800一次加权平均法5月份甲材料加权平均成本=(4600×465+11500×405+8280×412.5+7820×431.25)÷( 4600+11500+8280+7820)=421.9(元/件)6月份甲材料加权平均成本=(5520×421.9+13800×375+4600×480+6900×435)÷( 5520+13800+4600+6900)=412.5(元/件)5月份甲材料发出成本=26680×421.9=11256292(元)6月份甲材料发出成本=27140×412.5=11195250(元)5月份甲材料结存成本=13584375-11256292=2328083(元)6月份甲材料结存成本=12712583-11195250=1517333(元)(2)先进先出法5月发出成本为11 203 875元,一次加权平均法发出成本为11 256 292元,采用先进先出法发出成本较少,企业当月利润增加。
第一章总论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D3.B4.C5.D6.C7.D8.A9.D 10.C 11.A 12.B 13.D 14.B 15.D 16.B 17.B 18.A 19.C 20.B 21.A 22.C 23.D 24.C 25.A 26.B 27.C 28.B 29.C 30.D(二)多项选择题1.ABC2.ABC3.ABDE4.BCD5.BCE6.ACE7.ABE8.ABCD9.ABCDE 10.ABCE 11.ABD 12.ABE 13.BDE 14.ABCD 15.AD 16.BDE 17.ACE 18.ABC 19.ACD 20.BE 21.ABC 22.ABCD 23.BCD 24.ABCDE 25.CDE(三)判断题1.×2.×3.√4.×5.√6.√7.√8.√9.× 10.× 11.√12.× 13.√14.× 15.× 16.× 17.√ 18.× 19.√ 20.×(四)计算题1.表1—1 有关会计要素及金额表金额项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2)(3)(4)(5)(6)(7)(8)(9)(10)(11)(12)(13)(14)120 0001 500519 0002 500 000420 000194 000100 00075 5005 000 000600 000500 00080 0007 000 000750 000合计8 930 000 1 180 0007 750 000由于8 930 000=1 180 000+7 750 000,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以符合会计基本等式。
2.(A)利润=(488 000-215 000)-(358 000-190 000)=105 000(元)(B)利润=(488000-215000)-(358000-190 000)-20000=85 000(元)(C)利润=(488000-215000)-(358000-190000)+15000=120 000(元)(D)利润=(488000-215000)-(358000-190000)+32000-45000=92000(元)(五)业务处理题1.(1)向银行借入存款;(2)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3)投资者收回投资;(4)管理部门领用低值易耗品;(5)计提长期借款利息;(6)赊销货物。
第一章总论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D3.B4.C5.D6.C7.D8.A9.D 10.C 11.A 12.B 13.D 14.B 15.D 16.B 17.B 18.A 19.C 20.B 21.A 22.C 23.D 24.C 25.A 26.B 27.C 28.B 29.C 30.D(二)多项选择题1.ABC2.ABC3.ABDE4.BCD5.BCE6.ACE7.ABE8.ABCD9.ABCDE 10.ABCE 11.ABD 12.ABE 13.BDE 14.ABCD 15.AD 16.BDE 17.ACE 18.ABC 19.ACD 20.BE 21.ABC 22.ABCD 23.BCD 24.ABCDE 25.CDE(三)判断题1.×2.×3.√4.×5.√6.√7.√8.√9.× 10.× 11.√ 12.× 13.√14.× 15.× 16.× 17.√ 18.× 19.√ 20.×(四)计算题1.表1—1 有关会计要素及金额表由于8 930 000=1 180 000+7 750 000,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以符合会计基本等式。
2.(A)利润=(488 000-215 000)-(358 000-190 000)=105 000(元)(B)利润=(488000-215000)-(358000-190 000)-20000=85 000(元)(C)利润=(488000-215000)-(358000-190000)+15000=120 000(元)(D)利润=(488000-215000)-(358000-190000)+32000-45000=92000(元)(五)业务处理题1.(1)向银行借入存款;(2)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3)投资者收回投资;(4)管理部门领用低值易耗品;(5)计提长期借款利息;(6)赊销货物。
2.(1)①该经济业务使银行存款减少,固定资产增加,属于资产项目之间的增减变动,不会对会计要素总额产生影响。
②该经济业务使原材料和实收资本同时增加,即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增加。
③该经济业务使银行存款和应付账款同时减少,即资产和负债同时等额减少。
④该经济业务使银行存款增加,应收账款减少,属于资产项目之间的增减变动,不会对会计要素总额产生影响。
⑤该经济业务使长期借款减少,实收资本增加,即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
⑥该经济业务使资本公积减少,实收资本增加,属于所有者权益项目之间的增减变动,不会对会计要素总额产生影响。
(2)资产总额=375 000+10 000-5 000=380 000(元)负债总额=112 000-5 000-50 000=57 000(元)所有者权益=375 000-112 000+10 000+50 000=323 000(元)第二章会计核算基础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 2.D 3.D 4.B 5.B 6.A 7.C 8.B 9.C 10.A11. D 12.C 13.A 14.D 15.C 16.D 17.C 18.B 19.B20.B 21. C 22.D 23.D 24.C 25.C 26.D 27.D 28.D29.A 30.C 31.D 32.B 33.C 34.B 35.D 36.C 37.A38.C 39.B 40.B 41.A 42.D 43.C 44.A 45.C 46.D 47.B48.D 49.D 50.B 51.A 52.C 53.C 54.B 55.C 56.B57.C 58.D 59.D 60.C(二)多项选择题1.AD 2.ACDE 3.BCE 4.ABCDE 5.ABCD 6.ABCDE 7.ABCE 8.BC 9.AB 10.ACDE 11.BE 12.ADE13.ABD 14.BC 15.ABC 16.AC 17.ABCDE 18.ABD 19.BCDE 20.DE 21.AD 22.AD 23.ABD 24.ABCE 25.ACE 26.ACD 27.CDE 28.AC 29.ACE 30.ABD 31.ABC 32.ABCE 33.ABCE 34.ABC 35.ABDE 36.ACE 37.BD 38.BCD 39.AC 40.AD(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10.×11.× 12.√ 13.× 14.√15.√16.× 17.√18.√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28.× 29.× 30.√31.√ 32.× 33.× 34.× 35.√36.×37.× 38.√ 39.× 40.× 41.√ 42.× 43.√ 44.×(四)计算题(五)业务处理题1.资产类会计科目:银行存款、材料采购、原材料、应收账款、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库存现金、待摊费用负债类会计科目:应付账款、短期借款、预提费用所有者权益会计科目:实收资本、利润分配、盈余公积成本类会计科目:制造费用、生产成本损益类会计科目: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2.补编会计分录及说明如下:(1)从银行提取现金500元。
借:库存现金 500贷:银行存款 500(2)购进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82 000元暂欠。
借:原材料 82 000贷:应付账款 82 000(3)收到投资者投入企业价值为124 000元的设备。
借:固定资产 124 000贷:实收资本 124 000(4)生产车间领用生产产品用原材料150 000元。
借:生产成本 150 000贷:原材料 150 000(5)归还前欠供货单位账款70 350元,其中:70 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其余款项以现金付讫。
借:应付账款 70 350贷:库存现金 350银行存款 70 000(6)收到购货单位所欠货款15 80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15 800贷:应收账款 15 800(7)购进材料并验收入库,货款58 6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借:原材料 58 600贷:银行存款 58 600(8)从银行取得短期借款30 00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30 000贷:短期借款 30 000(9)收到购买单位所欠货款20 100元,其中20 000元,存入银行,100•元以现金收讫。
借:库存现金 100银行存款 20 000贷:应收账款 20 100(10)用银行存款归还银行借款20 000元。
借:短期借款 20 000贷:银行存款 20 0003.(1)首先,编制会计分录。
①借:固定资产 10 000贷:银行存款 10 000②借:库存现金 1 000贷:银行存款 1 000③借:原材料 20 000贷:实收资本 20 000④借:生产成本 40 000贷:原材料 40 000⑤借:应付账款 22 500贷:银行存款 22 500⑥借:银行存款 150 000贷:长期借款 150 000⑦借:应交税费 9 000贷:银行存款 9 000⑧借:库存现金 5 000贷:营业外收入 5000⑨借:银行存款 16 000库存现金 2 000贷:应收账款 18 000⑩借:短期借款 20 000应付账款 28 000贷:银行存款 48 000其次,记入有关账户。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期初余额1 500 期初余额45 000 ⑪10 000⑫1 000 ⑯150 000 ⑫ 1 000⑱5 000 ⑲16 000 ⑮22 500⑲2 000 ⑰ 9 000 ───────────── ⑳48 000本期发生额8 000 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166 000 本期发生额90 500 期末余额9 500 ─────────────────期末余额120 500原材料应收账款───────────── ────────────────期初余额90 000 ⑭40 000 期初余额47 700 ⑲18 000 ⑬20 000 ───────────── ─────────────────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20 000 40 000 18 000───────────── ───────────────期末余额70 000 期末余额29 700库存商品生产成本───────────── ──────────────期初余额60 000 期初余额22 500───────────── ⑭40 000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40 000 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60 000 ──────────────期末余额62 500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 ──────────────期初余额180 000 期初余额60 000───────────── ⑪10 000 本期发生额 - 本期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10 000 本期发生额 - 期末余额180 000 ──────────────期末余额610 000短期借款应付账款───────────── ──────────────⑳20 000 期初余额195 000 ⑮22 500 期初余额142 500 ───────────── ⑳28 000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 - ──────────────20 000 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 50 500期末余额175 000 ──────────────期末余额 92 000应交税费长期借款───────────── ──────────────⑰9 000 期初余额9 000 期初余额186 000 ───────────── ⑯150 000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 - ──────────────9 000 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 150 000期末余额 0 ──────────────期末余额 336 000实收资本资本公积───────────── ──────────────期初余额304 200 期初余额140 000⑬20 000 ⑱5 000───────────── ──────────────本期发生额20 000 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 5 000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324 200 期末余额145 000盈余公积─────────────期初余额70 000─────────────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 70 000最后,根据账户记录进行试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