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原理与设备的开清棉工序(九)
- 格式:ppt
- 大小:471.00 KB
- 文档页数:11
开清棉机械的作用和工艺流程一、开清棉机械的任务开清棉是纺纱工艺的第一道工序,由不同类型开清棉机组成的联合机完成下列任务:①将紧压的原棉开松成约0.1mg的棉束;②清除混在原棉中的杂技和棉结,除杂效率达到40%~70%;③将各种品级的原棉进行均匀混和;④制成均匀的棉卷或棉丛供梳棉工序使用。
二、开清棉机械类型及联合机组成开清棉机械按其功能划分有:①开棉机械:例如自动抓棉机、棉箱给棉机等,其主要作用是开棉和给棉,无明显的除杂作用;②混棉机械;例如多仓混棉机、混棉帘等,其主要作用是完成原棉的混和;③开清棉机械;例如双辊轴流开棉机、豪猪式开棉机、单打手成卷机、锯齿辊筒清棉机等,其主要作用是开松原棉和清除杂质。
根据纱线品种和用途、原棉等级和含杂、生产加工方法等选用腾的开清棉单机,用气力输送管道联接起来组成产线,此即开清棉联合机。
一台好的联合机应具有工艺流程短,适纺性强,工作效能高等特点。
国产LFA001型开清联合机用于加工含杂率为3%~4%原棉。
纺15tex纱时,除杂效率达65%左右,棉卷重量不匀率在1%以内。
联合机的组成如下:FA002型圆盘式抓棉机(2台)→FA121型除金属装置→FA104型六辊筒开棉机▲(附A045型凝棉器)→FA022型多仓混棉机→FA106型豪猪式开棉机▲(附A045型凝棉器)→FA107型豪猪式开棉机▲(附AO45型凝棉器)→AO62型二路电气配棉器→AO92 AST型双棉箱给棉机(附AO45型凝器)(2台)→FA141型单打手成卷机▲(2台)。
符号“▲”表示该机是联合机里的开清点,上例共有四个。
若原棉含杂率较低,可使用间道装置跳过其中1或2个开清点。
棉型化纤含杂更少,加工时可不采用六辊筒开棉机除杂,还可选用FA106A型梳针辊筒开棉机代替FA106型豪猪式开棉机,以增强对化纤的梳理开松。
开清棉联合机的终端是成卷机并且制成棉卷,该棉卷在梳棉机上退绕喂入;近年来由于高产高速梳棉机取得成功,这种棉卷喂入方式被摒除。
纺纱工程八个工序的总结要将纺织原料纺成符合一定性能要求的纱,除了以上述纺纱原理为基础外,还需要应用各种相应的技术手段,并经过一系列加工过程才能实现。
把纺织纤维制成纱线的过程称为纺纱工程,它由下列若干子工程或工序组成,而上述的纺纱原理就贯穿于这些工序之中。
1.初步加工工序纺织原料特别是天然纺织原料,因为自然环境、生产条件、收集方式和原料种类本身的特点,除可纺纤维外还含有多类杂质,而这些杂质必须在纺纱前加以去除,这个过程即为初步加工工程。
各种纺织原料初步加工工程随原料不同而异。
(1)从棉田中采摘下来的棉铃除了棉纤维外,还含有棉籽及其他杂质,在进行下道加工前必须用轧棉机排除棉籽,制成无籽的皮棉,故棉的初步加工称为轧棉。
轧棉在轧棉厂里完成,轧下来的皮棉(原棉)经检验打成紧包后,运输到棉纺厂进行后续加工。
(2)毛纺工厂使用的原料是从羊身上剪下来的羊毛(原毛)。
原毛含有油脂、汗液、粪尿以及草刺、沙土等杂质,必须在原毛初步加工(俗称开洗烘工程)中清除。
除杂时,首先将压得很紧的纤维进行开松,去除原毛中易于除去的杂质如砂土、羊粪等,然后用机械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去除羊毛中的油脂、羊汗及黏附的杂质。
有的羊毛如散毛含草杂较多时,还需经过炭化,即利用化学和机械方法除去净毛中所含的植物性杂质,所用的设备为开洗烘联合机和散毛炭化联合机,得到的半制品分别为洗净毛、炭净毛。
(3)从茎秆上剥下来的麻皮(又称原麻)中除含有纤维素外,还含有一些胶质和杂质,它们大多包围在纤维表面,使纤维粘在一起,为了确保纺纱过程的顺利和纱线质量,这些非纤维杂质必须在成纱前全部或部分除去,这部分初步加工在麻纺厂称为脱胶。
苎麻原麻经过脱胶后得到的半制品叫做精干麻。
(4)绢丝原料是养蚕、制丝和丝织业的疵茧和废丝,其中含有丝胶,油脂,泥沙污杂物和其他杂质。
这些杂质必须在纺纱前用化学、生物等方法去除,这种初步加工在绢纺中称为精练工程,制得较为洁净疏松的半制品叫做精干绵。
纺纱机原理
纺纱机是将纤维原料转化成纱线的设备。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打开纤维:将纤维原料(如棉花、麻、化纤等)经过打开设备打开,使纤维松散。
2. 清理纤维:通过清理设备,清除纤维中的杂质,如树皮、种子、尘埃等。
3. 平行化纤维:经过平行化设备的处理,使纤维平行排列,方便后续的拉伸和加工。
4. 拉伸:纤维经过拉伸设备,使其达到所需的细度和强度,并保持一定的拉伸比例。
5. 绞合:将多根纤维合并为一根,并通过绞合设备使纤维成为纱线。
6. 伸长:纱线经过伸长设备,拉伸至所需的长度,并通过加热或冷却等方式固定纱线的形态。
7. 细化:通过细化设备,进一步降低纱线的直径和增加纱线的密度,提高纱线的质量和降低成本。
8. 卷绕:最后将纺纱好的纱线卷绕成卷筒形式,便于运输和存储。
纺纱机的整个过程主要依靠机械运动和力的作用来实现,经过连续的处理,将纤维原料转化为质量稳定的纱线。
开清棉中开清的原理开清棉是一种将纯棉从其它杂质中分离的机械处理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处理过程和设备,将棉花中的杂质和短纤维剔除,使得最终的产品能够具备更好的纯度和品质。
开清棉的原理主要包括破棉和清棉两个过程。
破棉是指将原棉经过加工处理,使其纤维变得更细软、更容易开放,以便更好地进行清洁分离。
清棉是指将经过破棉处理后的原棉进行进一步的清洁分离,将其中的杂质、短纤维等剔除,获得纯棉。
首先,开清棉的第一步是破棉。
在这一步中,原棉会经过一系列的处理过程,如除杂、清洁和破块,以便更好地进行开清分离。
除杂是指将原棉中的附着物、杂草和其他杂质进行清除,以减少对后续处理过程的影响。
清洁是指通过水洗或其他清洁剂,将原棉中的污垢和杂质清洗干净,以提高纯度。
破块是指将原棉进行脱胶、松软处理,使其纤维变得更细软,方便后续的分离过程。
接下来,开清棉的第二步是清棉。
在这一步中,经过破棉处理后的原棉会经过一系列的设备进行进一步的清洁分离。
首先是棉花开松机,它通过电动机驱动的刀片或锯齿,在将原棉进行搅拌、撕裂的同时,将纤维逐渐开放,使其更加纤细。
接下来是棉花清分机,它利用风机和筛网的作用,将开松后的纤维和杂质进行分离。
其中,风机通过吹风的方式将轻杂质如棉籽等吹走,而重杂质如短纤维则通过筛网的筛分作用进行剔除,从而获得纯棉。
总结来说,开清棉的原理是通过破棉和清棉两个步骤,对原棉进行了细化和清洁分离,以获得纯度更高的棉花产品。
这其中,破棉过程主要是通过除杂、清洁和破块等处理,使原棉纤维变得更细软,方便后续的分离;清棉过程则是通过开松机和清分机等设备,对破棉后的原棉进行具体的清洁分离,将杂质和短纤维等剔除,从而得到纯棉。
这种机械处理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纯棉的质量和纯度,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需求。
开清棉摘要:我们采用60英制的棉纱(详见原料选配)。
主要是各个机器对棉卷均匀度、棉卷含杂率和含杂内容、棉卷结构。
项目三:为你选择的纱线产品设计开清棉工艺流程及设备,说明开清棉工艺要求和理由。
一、开清棉工序的任务开清棉是纺纱过程的第一道工序。
因原棉中含有各种杂质和疵点,并以压紧的棉包送进本工序,所以,为了保证棉包质量和满足后道工序的加工要求,开清棉工序应完成下列任务。
开棉把棉包中压紧的棉块松解成较小的棉块或棉束。
混棉按配棉成分,使各种不同性状的原棉或化纤得到充分混和。
清棉清除原棉中的大部分尘杂、疵点和部分短绒。
成卷制成一定规格的均匀棉卷,以满足下道工序加工的需要(若采用清钢联合机,则不需成卷)。
棉与化纤混纺时,因两者的性状和工艺要求不同,可在清棉和梳棉两个工序分别加工成卷和成条,然后在并条机上进行混和。
不同种类的化纤进行混和时,由于其工艺性能接近,可在开清棉工序直接混和。
二、开清棉机械的分类和排列组合1)开清棉机械的分类按其作用和流程中所处位置可分为以下五类。
抓棉机械从棉包或化纤包中抓取原料喂给下机台的一种机械,具有开送和喂给作用,如A002C、FA002、FA006等自动抓棉机等。
混棉机械将原料充分混和的一种机械,具有一定的扯松和除杂作用,如A0006B、FA026、FA022型多仓混棉机等。
开棉机械采用打手机件对原料进一步开松并除去大部分杂质的一种机械,如六辊有开棉机(A034、FA104)、豪猪式开棉机(A036、FA106、FA108)等。
给棉机械靠近成卷机,是以均匀给棉为主并有一定扯松混和与除杂作用的一种机械,如双棉箱给棉机(A092AST)等。
清棉、成卷机械采用打手机件和均匀机构对原料进行较细微开松和除杂,并制成均匀棉卷的一种机械,如单打手成卷机(A076A、FA141)等。
2)开清棉机械的排列组合开清棉工序各类机械的单机是通过凝棉器、配棉器和联动开关而连接组合成开清棉联合机的。
排列组合:“多包取用、精细抓棉、先松后打、早落少碎、强化均匀混和和少损伤纤维”为原则。
纺纱的基本流程纺纱原就属于一项非常古老的活动,自史前时代以起,人类便懂得将一些较短的纤维纺成长纱,然后再将其织成布。
纺纱:用物理或机械的方法将纺织纤维纺成纱线的过程。
纺纱的基本原理01开清棉(清花)△直行式抓棉机主要任务开松——将压紧的化纤包中的块状纤维开松成小块或小纤维束。
除杂——除去原料中的部分杂质。
混和——将各种性质的纤维均匀混和。
成卷——制成均匀的化纤卷供梳棉工序使用。
02梳棉将棉卷喂入梳棉机,经梳理后获得棉条。
△开清工序产生的棉卷喂入到梳棉机主要任务梳理——获得单纤维除杂——清除杂疵、短绒混和——进行单纤维间的混和成条——制成均匀的棉条03并条为改善条子的均匀度,将6~8根条子并合喂入并条机,经罗拉牵伸获得1根条子。
主要任务匀整——改善棉条的条干均匀度,以便得到更均匀一致的纱线;平行——力求棉条内的纤维更加伸直与平行;混合——将各种纤维按要求混合;成条——按要求成条状盛装在棉条桶内,以便下道工序生产。
04粗纱主要任务牵伸——将条子抽长拉细成为粗纱。
加捻——给粗纱加上一定的捻度,提高粗纱强力。
卷绕——将加捻后的粗纱卷绕在筒管上。
05细纱主要任务牵伸——将粗纱牵伸到所要求的特数。
加捻——给牵伸后的纱条加上一定的捻度,使之具有一定的强力、弹性和光泽。
卷绕——卷绕成管纱,便于运输和后加工。
06后加工(络筒、并纱、捻线)主要任务改善产品的外观质量通过烧毛、上蜡、络筒等去除纱疵和棉结杂质,改善条干均匀度和光洁度等。
改变产品的内在性能通过并纱、捻线等提高成纱的强力。
稳定产品的结构状态主要稳定纱线捻回制成适当的卷装形式便于运输、储存和进一步加工,如制成筒子纱、绞纱或打成大包、小包等。
▲络筒:1. 接长纱线,以增加纱线的卷装容量,提高后续工序的生产效率。
2. 清除纱线上的疵点、杂质,改善纱线的品质和强力。
▲并纱: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纱并在一起。
▲捻线:并合在一起纱,加上一定捻度,加工成股线。
纺纱工艺系统为了获得具有不同品质标准的纱线,对于不同的纤维材料,应采取不同的纺纱方法和纺纱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