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的中国市场营销战略(一)
- 格式:docx
- 大小:19.93 KB
- 文档页数:6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始创于1989年,董事长梁稳根先生是三一的主要创始人。
自三一成立以来,三一秉持“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的企业宗旨,故取名“三一”。
2007年,三一集团实现销售135亿元,成为建国以来湖南省首家销售过百亿的民营企业。
2008年和2009年,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三一仍然延续了以往的增长。
2010年,三一集团销售超过500亿元。
2011年,三一集团实现销售802亿元。
2011年7月,三一重工以215.84亿美元的市值,首次入围FT全球500强,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机械企业。
三一集团主业是以“工程”为主题的机械装备制造业,目前已全面进入工程机械制造领域。
三一是中国最大、全球第六的工程机械制造商。
三一集团的核心企业三一重工于2003年7月3日上市,是中国股权分置改革首家成功并实现全流通的企业。
工程机械行业需求急剧增长,国内市场终究会趋于饱和,并逐步演变为缓慢增长态势。
但海外新兴市场潜力巨大,以三一为代表的一批工程机械制造商意识到事业要永续经营,国际化必须取得成功。
2011年三一集团提出国际化是三一事业的第三次创业,也是三一人的前途所在!三一集团的国际化共走过三个阶段,三一国际化从刚开始的不规则出口,到在海外寻找销售代理商,再到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从事海外生产和制造。
(1)2002~2005年的出口阶段:从2002年首次出口4台平地机到印度和摩洛哥开始,三一开始大举进入国际市场,在海外建立了数十家销售子公司,产品批量出口到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2)2006~2010年的海外投资阶段:三一2006年开始进行海外投资,三一先后投资印度、美国、德国等地建设科研生产基地,2009年开始实行本土化,以印度工厂正式投产为标志,开始了投资、设计、生产、销售一条龙式的本土化全球发展之路。
(3)2011~2012年战略深化阶段:经历了金融危机,三一开始重新审视国际市场和自身,对国际化战略经行一系列的调整,包括:进行海外并购;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建立国际经营计划总部等。
简答题1-16 题(2*5′=10)1、企业的潜在能力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内容?1)核心能力;2)增长能力;3)快速反应能力;4)适应变化的能力。
2、如何界定企业使命?所谓企业使命是指企业在社会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
是指企业的根本性质和存在的理由,说明企业的经营领域、经营思想,为企业目标的确立与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3、战略失效的原因。
导致战略失效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内部缺乏沟通。
2、战略实施过程中各种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受阻。
3、战略实施所需的资源条件与现实存在的资源条件之间出现较大的缺口。
4、用人不当,主管人员、作业人员不称职或玩忽职守。
5、公司管理者决策错误,使战略目标本身存在严重缺陷或错误。
6、企业外部环境出现较大变化,而现有战略一时难以适应等。
4、企业核心能力是什么?有何特点?核心能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的能力。
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1)核心能力特别有助于实现顾客所看重的价值;(2)核心能力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替代的,故而能取得竞争优势;(3)核心能力具有持久性,它一方面维持企业竞争优势的持续性,另一方面又使核心能力具有一定的刚性。
5、投资组合分析方法有哪些?如何选择?6、公司战略有哪些特点?纲领性、全局性、风险性、挑战性7、战略实施主要包括哪些内容?8、横向一体化能够为企业带来的战略利益有哪些?(1)获取规模经济。
(2)减少竞争对手。
(3)扩张生产能力。
9、实施重点集中战略存在的风险有哪些?答:实施重点集中战略的风险有:(1)当顾客偏好发生变化,技术出现创新或有新的替代品出现时,企业受到很大冲击;(2)竞争者打入了企业选定的目标市场,并且采取了优于企业的更重点集中的战略;(3)产品销量变小,产品要求不断更新,造成生产费用的增加,成本优势得以削弱。
10、简述影响战略选择的行为因素有哪些?11、简述战略目标的制定原则有哪些?战略目标制定应遵循:1)关键性原则;2)平衡性原则:①不同利益之间的平衡;②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之间的平衡;③总体战略目标与职能战略目标之间的平衡。
日本汽车产业发展历程及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借鉴意义摘要:日本汽车产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模仿到创新,从持续追赶到最终超越的历史过程。
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仅见证了现代汽车产业发展的奇迹,也造就了世界级的强大工业体系。
同时,它的发展历程还为世界汽车行业甚至整个工业领域的发展探索出一套集聚强大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创新理念、生产模式和管理制度。
本文以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日本汽车产业在各个历史阶段发展的特点,总结了其获得巨大成功的主客观原因,并指出当前日本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同时探寻其产业发展模式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发展阶段产业现状发展原因存在问题借鉴意义目录引言·······························································一、日本汽车产业发展历程·····················································二、日本汽车产业现状·······················································三、日本汽车产业发展的原因····················································四、日本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五、日本汽车产业发展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借鉴·············································引言以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将内燃机为驱动发明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为起点标志,至今,汽车产业已经历过了120多年的历史。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始创于1989年,董事长梁稳根先生是三一的主要创始人。
自三一成立以来,三一秉持“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的企业宗旨,故取名“三一”。
2007年,三一集团实现销售135亿元,成为建国以来湖南省首家销售过百亿的民营企业。
2008年和2009年,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三一仍然延续了以往的增长。
2010年,三一集团销售超过500亿元。
2011年,三一集团实现销售802亿元。
2011年7月,三一重工以215.84亿美元的市值,首次入围FT全球500强,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机械企业。
三一集团主业是以“工程”为主题的机械装备制造业,目前已全面进入工程机械制造领域。
三一是中国最大、全球第六的工程机械制造商。
三一集团的核心企业三一重工于2003年7月3日上市,是中国股权分置改革首家成功并实现全流通的企业。
工程机械行业需求急剧增长,国内市场终究会趋于饱和,并逐步演变为缓慢增长态势。
但海外新兴市场潜力巨大,以三一为代表的一批工程机械制造商意识到事业要永续经营,国际化必须取得成功。
2011年三一集团提出国际化是三一事业的第三次创业,也是三一人的前途所在!三一集团的国际化共走过三个阶段,三一国际化从刚开始的不规则出口,到在海外寻找销售代理商,再到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从事海外生产和制造。
(1)2002~2005年的出口阶段:从2002年首次出口4台平地机到印度和摩洛哥开始,三一开始大举进入国际市场,在海外建立了数十家销售子公司,产品批量出口到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2)2006~2010年的海外投资阶段:三一2006年开始进行海外投资,三一先后投资印度、美国、德国等地建设科研生产基地,2009年开始实行本土化,以印度工厂正式投产为标志,开始了投资、设计、生产、销售一条龙式的本土化全球发展之路。
(3)2011~2012年战略深化阶段:经历了金融危机,三一开始重新审视国际市场和自身,对国际化战略经行一系列的调整,包括:进行海外并购;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建立国际经营计划总部等。
日本本田车型营销策划方案一、市场背景分析1.1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汽车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000亿美元。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其汽车销量持续增长并且具有稳定的购车需求。
1.2 消费者需求和偏好消费者对于汽车的需求已经从简单的代步工具转变为追求品质、安全、环保、高科技等方面的综合需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消费者对于小型车和低油耗车型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1.3 竞争情况日本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来自国内本土品牌和国际品牌的竞争对手众多。
本田作为日本本土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竞争压力巨大。
二、目标市场2.1 市场细分针对日本本土市场的特点,我们将市场细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高端市场:追求豪华、品质、科技的消费者群体。
- 中端市场:更注重功能性、经济性、实用性的消费者群体。
- 入门市场:追求高性价比、低油耗、易于驾驶的消费者群体。
2.2 目标市场选择首先,我们将主要关注中端市场和入门市场,这两个市场有较为稳定的购车需求,也是本田的核心市场。
同时,我们也会逐步拓展高端市场,以提高本田的品牌形象和认知度。
三、产品定位3.1 中端市场针对中端市场,我们将推出多种功能丰富、经济实用、安全性能强大的车型,以满足消费者对于高品质、高性能汽车的需求。
3.2 入门市场在入门市场,我们将推出高性价比、低油耗、易驾驶的车型,以吸引首次购车的消费者群体。
四、市场营销策划4.1 市场定位以“本田:创新、质量、可靠”为核心价值,强调本田车型的高品质、创新技术和可靠性。
4.2 品牌推广通过广告、品牌合作、赛事赞助等形式,提高本田品牌的知名度和认知度。
代言人的选择应符合本田品牌形象,并具备吸引力和影响力,以增强品牌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4.3 产品推广4.3.1 媒体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宣传本田车型的特点、性能和优势,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欲望。
4.3.2 社交媒体宣传: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制作有趣、生动、有吸引力的内容,与消费者建立互动,提升品牌在年轻消费者中的认可度和影响力。
市场营销学案例分析题参巧答案【案例1】.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罐头在中国市场上有很大的销量,尤其是水果罐头,更是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在汕头有一罐头厂,以生产橘子罐头出名,但是剩下的橘子皮一直没有很好的方法处理,于是便将橘子皮以九分钱一斤的价格送往药品收购站销售,但依然十分困难。
他们思考难道橘子皮只能入中药做成陈皮才有用?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他们终于开发出“珍珠陈皮“这一新用途,可将其用做小食品.而且这种小食品具有养颜、保持身材苗条等功能。
以何种价格销售这一产品?经市场调查发现,妇女和儿童尤其喜欢吃零食,且在此方面不吝花钱,但惧怕吃零食会导致肥胖,而珍珠陈皮正好解其后顾之忧,且市场上尚无同类产品。
于是,他们决定每15克袋装售价1元,合33元一斤,投放市场后,该产品销售火爆。
(1)该企业采取了何种定价策略?(2)为什么要采用这种策略?(3)若低价销售是否能获得与高价同样多甚至更多的利润?答:(1)这一案例运用了新产品定价策略中的撇脂定价策略,撇脂定价是指产品在生命周期的最初阶段,把产品价格定得很高以攫取最大利润。
本案例中,罐头厂将“珍珠陈皮”一新产品定价为33元/斤的高价,能最大限度地为企业赚取利润。
(2)采取撇脂定价是因为:1)“珍珠陈皮”这种小食品生命周期短,生产技术一般比较简单,易被模仿,即使是专利产品,也容易被竞争者略加改进而成为新产品,故应在该产品生命周期的初期,趁竞争者尚未进入市场之前获取利润,来尽快弥补研制费用和收回投资。
2)“珍珠陈皮”之所以敢采取撇脂定价策略,还因为有如下保证:①市场需求较大;②产品质量较高,配科和包装均较考究;②产品迎合了消费者追求健美的心理,既能防止肥胖,又可养颜;④产品是新产品。
(3)在此案例中,企业不能制订低价,否则将导致利润大量流失,因为若实行低价,一方面无法与其他廉价小食品区分开来,需求量不一定能比高价时大,另一方面该食品生产工艺并不复杂,很快就会有竞争者进入,采取低价格根本就无法收回投资。
/运用独特的自动化解决方案,迎接物料搬运行业中的各种挑战以创新的解决方案来满足不同客户的各种需求,这正是大福公司的目标。
大福公司成立于1937年。
70年来在各行各业积累的经验使我们有足够的知识、产品以及能力为客户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各种需求。
大福公司可以为客户在生产、物料搬运、自动化装配和无尘车间自动化等各领域提供方案、设计、制造、安装、售后服务和设备改造等各项服务。
我们还可以运用各种先进技术来降低事故率、优化生产工艺、缩短循环时间、节省空间、提高生产效率:∙立体自动仓库(AS/RS)∙汽车输送系统∙高速分拣系统∙输送机和运输系统∙仓库管理解决方案和控制软件∙无尘车间输送和存储系统∙期数:2006第01期栏目:焦点报道作者:本刊编辑部日本最大的物流系统综合厂家——大福株式会社(Daifuku Co,. Ltd),自1937年创立以来,依托持续创新能力,不仅在本国市场一路领先,而且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为众多行业领域的客户提供物流各个环节的软硬件设备与系统集成解决方案,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在中国,大福公司找准定位,脚踏实地,逐步树立起品牌形象,销售业绩逐年攀升,居于行业前列。
不久前,记者随中国物流媒体代表团赴日,近距离地观察、了解大福公司。
在参观了大福滋贺工厂与日新馆,考察了日本水产东京综合物流中心、日本第一制药东京物流中心、菱食相铁爱川物流中心、宝酒造物流中心等多个大福公司成功实施的物流系统项目后,记者再次感慨于先进物流系统的巨大魅力,并对大福公司精深的专业造诣由衷钦敬。
大福公司董事长兼CEO竹内克己先生将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概括为三点:第一,提供从咨询、规划、物流设备定制生产、安装到维护的一条龙服务;第二,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经验;第三,以创新为动力,站在技术发展的最前沿。
这三个方面也是对大福公司取胜之道的很好诠释。
定位于物流系统综合供应商大福公司认为,物流是经济的未开发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012年营销策划大赛---mini cooper中国市场营销策划方案X-MAN队(编号:)前言宝马是驰名世界的汽车企业,也被认为是高档汽车生产业的先导。
宝马公司创建于1916年,总部设在幕尼黑。
80年来,它由最初的一家飞机引擎生产厂发展成为今天以高级轿车为主导,并生产享誉全球的飞机引擎、越野车和摩托车的企业集团,名列世界汽车公司前20名。
宝马作为国际汽车市场上的重要成员相当活跃,其业务遍及全世界120个国家。
而宝马MINI凭借独特的外观、灵巧的操控性能和出色的安全性能赢得了众多年轻一族的青睐。
宝马MINI C ooper凭借其独特的外观,灵巧的操纵性能和出色的安全性能赢得了众多年轻一族的青睐,而出身名门的显赫身份以及周身散发的英国式的尊贵气息,更能让人感受到他的绅士风度。
MINI C ooper 是不局限年龄和身份的高级微型车。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行业的竞争已愈演愈烈,尤其是来自美国与日本汽车业的庞大竞争,mini cooper 如何在这众车纷纭的时代继续保持他的辉煌业绩是严峻的问题。
一、中国汽车市场分析从第一辆汽车诞生,到第一辆汽车进入中国,有一百多年了,汽车的重要性越来越多显示出来了,从第一辆国外的车进入中国到中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起,中国的汽车市场越来越重要了,从这十几年来,中国的国营汽车企业和中国的民营汽车企业越来越受到重视了,特别是民营企业。
中国汽车产业从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一汽车集团)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整整五十个春秋。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汽车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国民经济中的主要行业之一。
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字,在1992至2002年间,中国汽车市场年均增长率为15%,是同期世界汽车市场增长率的10倍。
2002年中国正式加入WTO以后,中国汽车产业不但没有受到进口汽车的严重冲击,反而出现爆发性增长。
2002年汽车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515亿元,增长28.7%;销售收入完成6465亿元,同比增长30.8%;利润总额完成431亿元,增长60.94%。
通用汽车公司在中国的投资战略浅析数据显示,2010年,通用全球销量近839万辆,同比增长12.2%;而在华总销量超过235万辆,增速高达28.8%,创下历史新高,期间通用汽车在中国的11家合资企业是其取得成功的关键。
而要保持通用汽车在全球汽车行业的领导地位,通用就必须在中国这一战略性市场取得成功。
本文将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基本情况以及通用在中国的投资情况出发,简单分析其在中国的投资战略。
一、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成立于1908年9月16日,由当时美国最大的马车制造商威廉杜兰特创建,总部位于底特律。
2010年全球总销量将近839万辆汽车,仅次于丰田汽车的841.8万辆继续排名第二,而德国大众以全球销量714万辆位居第三,在最新的2011年度财富世界500强公司中营业额排名为第20位。
(丰田汽车公司排名第8位,大众公司排名第13位。
)通用是美国最早实行股份制和专家集团管理的特大型企业之一。
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汽车,是美国汽车豪华、宽大、内部舒适、速度快、储备功率大等特点的经典代表,而且通用汽车公司尤其重视质量和新技术的采用,因而通用汽车公司的产品始终在用户心中享有盛誉。
作为全球第三大的汽车公司,其核心汽车业务及子公司遍及全球,100多年以来,通用先后联合或兼并了别克、凯迪拉克、雪佛兰、庞帝亚克等公司,并拥有铃木、五十铃和斯巴鲁的股份,形成了丰富的产品线。
目前,通用在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汽车制造业务,共拥有325, 000名员工。
从1927年以来,美国通用汽车一直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公司,然而,从2005年开始,通用汽车几乎是一直在亏损。
到2008年第二季度,通用汽车宣布,由于油价原因,皮卡和SUV销售不佳,导致通用汽车季度亏损155亿美元,创下企业季度亏损的世界纪录。
2008年日本丰田汽车超越通用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制造商。
2009年5月29号,在面临破产的情况下,通用汽车股价重挫33%,收报75美分,创历史新低。
企业经营战略案例分析一、案例:韩国汽车怎样打入美国市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轿车市场,而且也是世界利润最高的轿车市场。
据分析,日本汽车制造商的利润大部分来自北美市场。
不难想象,各国汽车制造商都想打入美国市场。
但在过去的几年中,进入美国的汽车商中韩国的现代汽车取得显著的成功。
分析原因有三个有利因素,即:1.时机有利。
当前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盛易壁垒可能成行,但由于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一个国家的贸为其他国家打入市场的绝好机会。
由于日本对美国的汽车出口受到所谓“自愿配额”的限制,出口数量停留在每年230万辆上。
日本采取了向高档车转移的方针,逐步提高售价。
美国的三大汽车商出于最优利润的考虑,采取了保持销量、提高售价的做法。
这就使低档小型的经济车的市场出现了缺口。
这给韩国汽车提供了打入美国市场的机会。
2.币值有利。
由于韩元对美元是稳定的,比价基本不变。
因美元对日元大幅度贬值,韩元对日元也就相对贬值,这就使韩国汽车的美元成本大大低于日本汽车的美元成本。
3.员工素质有利。
美国轿车工业趋向于“夕阳工业”,三大美国汽车商相继关闭多条生产线、解雇工人,新一代有才华的青年都不愿去汽车业谋职,使得工人年龄相对上升,素质相对下降。
而韩国的汽车工业正处于上升时期,汽车工人社会地位很高,汽车厂可毫不费力地招到最优秀、最能干的工人,而其工资只是美国汽车工人的十分之一。
现在韩国汽车工人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比日本的34岁还要年轻7岁。
在自己的产品上,现代汽车采用的并不是当代最先进的汽车技术,而是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三菱汽车公司技术,这一技术在美国市场上已有5年历史,产品可靠、耐用、标准度高,维修非常方便。
与之成为对照的日本铃木汽车,采用的是当代最新技术生产的马达,油耗量是轿车问世以来最低的,但其维修难度相应上升,产品成本也相应偏高,而其可靠性、耐久性还是一个问号。
在产品的价格上,现代汽车采用了快速渗透定价策略,比同等级的日本车定价约低1000美元,被美国汽车界评为“旧本技术,韩国价格”。
精益战略精益思想起源于日本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
丰田生产方式是丰田英二和大野耐一“以彻底杜绝浪费的思想为基础,追求制造汽车的合理性而创造出来的生产方式。
”精益思想包括精益生产、精益管理、精益设计和精益供应等一系列思想,其核心是通过“及时适量”、“零库存”。
“传票卡”等现场管理手段实现“订货生产”,从而确保产品质量并降低成本。
精益战略-战略本质卡诺模型精益思想最初是体现在对产品质量的控制中,即指不追求产品的成本优势和技术领先,而是强调产品的成本与技术的合理匹配、协调。
在精益战略中,将精益思想引伸、延展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即追求企业经营投入和经济产出的最大化、价值最大化。
从字面意思来看,“精”体现在质量上,追求“尽善尽美”、“精益求精”;“益”体现在成本上,只有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成本企业才能获得收益。
因而,精益思想不单纯追求成本最低、企业眼中的质量最优,而是追求用户和企业都满意的质量、追求成本与质量的最佳配置、追求产品的性能价格比最优。
80年代,精益生产方式曾帮助很多企业度过了经济萧条。
借鉴精益生产方式并针对中国企业实际经营情况提出的精益战略,也将有利于控制中国企业的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从宏观上看,有利于加快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即实现只看产出、不计投入的粗放式的增长向注重投入产出比、强调效率和效益的集约式增长的快速转变。
精益战略-战略特点戴明环精益战略的使用范围、使用条件以及优点和弊端:使用范围:传统的大型的制造行业企业,处于企业的成长期。
产品的生命周期较长,市场需求变化缓慢。
使用条件:企业基础相对薄弱,特别是管理水平落后,综合实力/能力较差,并不存在生存危机,如财务危机,能维持现期经营。
使用优点:有利于构筑企业的发展基础、培育核心能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使用弊端:容易丧失很多市场机会,甚至会使企业一蹶不振。
精益战略-战略目标精益战略的实施有助于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
《汽车营销》案例集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运输经济系目录模块1基本知识模块 (3)我国汽车工业及市场概况 (3)汽车的分类与发展 (3)汽车基础知识 (3)模块2 专业知识模块 (4)汽车营销环境与市场调查 (4)案例通用汽车的中国攻略 (4)案例日本丰田公司应对环境变化的办法 (12)案例环境分析是市场营销活动的出发点(1) (13)案例环境分析是市场营销活动的出发点(2) (13)案例营销环境分析有助于企业抓住市场机遇,规避风险 (13)案例环境分析有助于企业进行营销决策 (14)案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环境中汽车企业的与时俱进 (14)案例WTO体制下企业如何融入全球经济活动 (14)案例我国汽车企业的战略性重组 (16)汽车消费需求分析 (16)案例从汇源果汁谈深度动态市场细分 (16)案例目标市场 (20)案例王老吉品牌市场定位策略 (26)案例“丰田车----车到美国也有路 (32)汽车营销的基本原理 (33)案例“体验”产品营销 (33)案例日本人的“地点产品”概念 (33)案例奔驰汽车公司的整体产品 (33)案例雅阁汽车:一步到位的价格策略 (34)案例消费者购车3种心态 (36)汽车产品的销售策略 (37)案例通用汽车品牌战略 (37)案例“奔驰”营销的成功之道 (38)案例上海大众“帕萨特”的定价策略 (41)案例老福特说他的确定 (44)案例日本电视机企业进军中国市场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45)案例雅阁汽车一步到位的价格策略 (46)案例良好的销售渠道带来了宝马汽车营销的成功 (47)案例本田飞度和大众奥迪的定价策略分析 (48)案例别开生面的新闻发布会 (50)综合实训 (50)案例中国十大经典营销传播概念 (50)案例汽车整车销售 (55)模块3应用知识模块 (61)汽车营销实务 (61)案例亚飞汽车消费信贷和个人信用管理的实践 (61)模块1基本知识模块我国汽车工业及市场概况汽车的分类与发展汽车基础知识模块2 专业知识模块汽车营销环境与市场调查案例通用汽车的中国攻略一、案例叙述权威的市场研究机构曾经对中国汽车市场勾勒过一幅令人心醉神迷的蓝图:在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在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
丰田的核心竞争力解析——从七个方面看供应链体系引言丰田汽车公司的零部件采购遵循如下3个原则:(1)实行开放公平的竞争,采取全球采购战略。
(2)建立长期稳定、相互依赖和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3)作优秀企业市民,积极推进海外整车的现地化生产,优先选择当地的零部件供应商。
日本丰田公司创立于1937年,汽车是其主要产品,经过60多年的发展,目前,丰田公司年产汽车400万辆左右,销往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丰田公司是日本最大的汽车生产企业,也是仅次于通用公司和福特公司的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企业。
除了在国内拥有10家工厂外,丰田公司还在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十几家国家设有装配厂。
自70年代起,汽车企业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是原料价格不断上涨,爆发石油危机以后,与汽车产品相关的各处原材料价格大幅度变化。
石油危机引起的一系列变化冲击着丰田公司的大批量生产体制。
有的订货合同取消了,不能取消的合同就尽量延后。
在这种情况下,丰田公司积极调整生产,推行合理化生产方式,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生产管理模式。
一、供应链的基本构造众所周知TOYOTA能够以其产品的高品质、低成本、低油耗打进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市场,而且形成了相当大的竞争优势。
主要不在于它采用的生产制造技术,而是由于在生产组织和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组织体系、管理技术和方法以及推行了良好的企业文化,被世人称为“丰田生产方式(TPS,TOYOTAProductionSystem)”又被称作“精益生产(LPS)”,还被称为“准时生产制(JIT)”。
仅仅从这些名称上就不难看出,车辆生产管理与零件的采购是其中起到最关键作用的一环。
它是实体工厂生产的前工程,是降低汽车生产成本的捷径。
供应链既包括物资流成分,也包括运营和计划流程。
(一)物资流供应商生产零件,并通过物流站将其运送至装配工厂。
在装配工厂,车辆在车身区成形,然后运向喷漆区,再经过然后装配区,最后进行质量检查。
顾客为中心的目标市场开拓战略摘要:本文以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成功进驻和稳固国际市场的案例为着眼点,探讨其在各地目标市场的不同开拓战略,分析顾客为中心的营销模式带来的企业、顾客双赢效应,总结启示及值得借鉴之处。
关键词:丰田汽车顾客中心市场细分本土化品牌形象金融危机下,国际市场的把握成为一个新的危机公关课题,以丰田公司为例,其在美国、欧洲和中国市场的营销战略和市场开拓立足本土顾客的需求,秉承了有序性、传承性、价格战略和技术创新等营销方式,使其应对金融危机能有相对稳定的发展。
一、目标市场竞逐中获得高市场占有率的汽车公司——丰田汽车公司案例剖析(一)从日本本土向全球的战略转移丰田在日益竞争激烈的日本市场上转移视线到全球市场。
自从1980年代丰田大举开发美国市场之后,目前,丰田公司对于日本之外的全球市场销售量已经达到了总销售量的75%左右。
日本爱知世博会前夕,丰田汽车公司表示,公司2005年全球销量为718万辆,其中在日本本土的销售预计只有180万辆,在海外销售538万辆,占该年度计划总销量的74.9%。
由于日本本土市场已经成为最为激烈的角逐地,用海外市场上的利润来“反哺”本土市场,投入资金开发新车型已经成为日本汽车行业的一个趋势。
丰田在北美、西欧和中国的市场开拓战略就成为获取利润、稳步发展的关键。
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世界诸多市场都面临各种不同的挑战,尤其是原油交易价格的波动,给汽车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对日本汽车来说,他们虽然可以在欧美市场取得一定的市场优势,但很难避开经济环境的影响。
根据丰田公布的信息,2008年上半年,丰田汽车在北美、西欧和日本本土的销售数字均已经出现了下滑,1~6月份销量与2007年同期相比下降7%至61万辆。
在北美市场,丰田的新车销量为124万辆,比上年同期下滑7%。
受北美、欧洲市场销售下滑的影响,根据丰田最新的财报消息,这家日本汽车制造商的营运利润也破天荒的出现了下滑,营运利润4125.9亿日元,比2007年同期的营运利润下滑高达39%。
品牌延伸三大策略随着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广泛实施,品牌延伸策略日渐成为中外知名企业屡试不爽的制胜法宝。
品牌延伸是指企业利用现有的成功品牌,在一个成熟的产品里生产新的或经过改进的产品,以成功品牌的影响推出新产品并快速启动市场的行为,使新产品在投放市场之初即可获得原有品牌优势的支持。
品牌延伸具有增加新产品的可接受性,减少消费行为的风险性,提高促销性开支使用效率,满足消费者多样性需要等多项功能,因而在广告与品牌营销中得到广泛应用。
据统计,在美国的某些消费品市场上,开创一个新的品牌,费用大约在8千万至1.5亿美元之间。
如此庞大的投入费用,促使相当一部分企业使用已经具有市场信誉的品牌,借助它们的影响,推出新的产品,这就是品牌延伸策略。
但并非所有的品牌都能任意延伸,也并非所有的延伸策略都能取得成功。
所以,对当前一些品牌延伸策略进行分类和辨别,然后结合我国企业的自身实际,进行品牌延伸和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产品线延伸策略20世纪70年代以来,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加剧,使得推出新产品的风险急剧增加,为了降低风险,获取规模经济效益,众多知名企业选择了品牌的产品线延伸。
产品线延伸有三种具体的形式:一是向上延伸。
即企业在产品线上增加高档次产品生产线,使产品进入高档市场。
向上延伸策略可以有效地提升品牌资产价值,改善品牌形象。
一些知名品牌,特别是一些原来定位于中档的大众名牌,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不惜花费巨资,以向上延伸策略拓展市场。
日本企业在汽车、摩托车、电视机等行业多采用此种方式,20世纪60年代率先打入美国摩托机车市场的本田公司,将其产品系列从低于125CC延伸到1000CC的摩托车。
雅马哈则紧跟本田,陆续推出了125CC、600CC、700CC的摩托车,还推出一种三缸四冲程轴驱动摩托车,从而在大型旅行摩托车市场上与其展开了有力的竞争。
在美国市场上这种成功案例也比较多,非常畅销的“加罗”桶装葡萄酒,为了与高档品牌“戈兰·艾伦”进行竞争,不得不推出瓶装高档的“加罗·维尔特斯”葡萄酒。
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的中国市场营销战略(一)
市场营销战略基于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向市场转化过程中的必须要关注的“客户需求的确定、市场机会的分析,自身优势的分析、自身劣势的反思、市场竞争因素的考虑、可能存在的问题预测、团队的培养和提升等综合因素,最终确定出增长型、防御型、扭转型、综合型的市场营销战略,作为指导企业将既定战略向市场转化的方向和准则。
市场营销战略特征
市场营销战略的第一目的是创造顾客,获取和维持顾客;要从长远的观点来考虑如何有效地战胜竞争对头,立于不败之地;注重市场调研,收集并分析大量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在环境和市场的变化有很大不确实性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策;积极推行革新,其程度与效果成正比;在变化中进行决策,要求其决策者要有很强的能力,要有像企业家一样的洞察力、识别力和决断力。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丰田、日产、本田三大日系汽车制造商陆续进入中国市场,并逐步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与扩张的步伐,目前已初步完成了对中国市场营销战略布局,成为了中国汽车市场中一支重要的竞争力量。
日系汽车制造商在品牌市场营销战略、服务市
场营销战略、绿色市场营销战略、社会公益活动与公关等方面的运作与创新,体现了其市场营销战略的核心特点。
一、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营销战略推进与布局
1937年8月成立的丰田公司是日本第一大汽车制造商。
丰田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历经了20世纪70年代的早期互访、考察与交流阶段;80年代的创造配套环境、探索实现当地生产阶段;90年代的建设零部件企业、开展技术援助和技术转让阶段,以及2000年以后的正式开始本地化生产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经过20年的发展,丰田与一汽集团合作,在天津、成都、长春建立了4个整车生产工厂和2个发动机生产工厂,至今已经推出了8款车型;丰田与广汽集团合作项目的整车及发动机工厂已经建成,并于2006年5月推出了国产凯美瑞。
至此丰田以天津、广州、上海、成都为核心,形成了汽车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一体化产业链。
成立于1948年9月的日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是世界汽车业的佼佼者。
1998年7月,广州汽车集团公司与日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共同出资组建了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经过8年多的发展,广州本田公司已累积生产了100万辆车,其以最小的投入快速盈利进而滚动发展,创造了广受关注的“广州本田速度”。
目前日本本田公司在中国珠三
角已形成了由广州本田汽车公司、广州本田第二工厂、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及本田汽车(中国)公司等组成的市场营销战略格局。
日产公司成立于1933年,是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之一。
日产公司90年代开始在中国市场投资建厂。
日产把握中国这个快速成长中的汽车大市场,近年来推出了多个品牌的汽车产品,成为中国市场成长最快的跨国公司之一。
目前形成了拥有广州花都和湖北襄樊两个生产基地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以NISSAN皮卡及其改装车、PALADIN 多功能车等60多个品种为主导产品的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以及东风日产乘用车技术中心、上海造型设计中心等研究开发基地。
二、品牌市场营销战略
多品牌出击中国市场并实现本土化运作,是日系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营销战略运作的重要特征。
1.多品牌市场营销战略
一汽丰田公司自2002年以来,在轿车系列产品中,推出了威驰、花冠、皇冠、锐志多个品牌;在运动型多功能车系列,推出了陆地巡洋舰、普拉多、特锐等品牌车型;2006年,广州丰田公司则以凯美瑞品牌车
型的上市成为我国中高级轿车市场的扛鼎之作。
广州本田自1999年投产以来,推出了雅阁、奥德赛、飞度、思迪四大品牌的系列轿车产品,并在各自的目标市场赢得了中国消费者的喜爱。
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90年代末期开始,在轿车系列陆续推出了蓝鸟、阳光、天籁、轩逸、骏逸、颐达、骐达多个品牌的车型;在运动型车系列推出了跑车NISSAN350Z、豪华运动型轿车风雅(FUGA)和高端多功能用车贵士(QUEST)三款进口车型。
郑州日产汽车公司90年代末期开始,推出了NISSAN皮卡、帕拉丁、锐骐三大品牌系列的多款车型。
多品牌策略使得日系企业采取不同的定位和诉求吸引中国市场的汽车用户,有利于树立鲜明的品牌个性和独特的品牌形象,有利于同一企业在同一时间采取多种促销策略,全面围攻竞争对手;同时也以品牌整合企业的资源,通过强化牌竞争力建立了企业更长久的市场竞争能力。
2.品牌生产与研发的当地化
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各品牌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已基本实现了当地化。
丰田公司已形成了丰田汽车技术中心(中国)有限公司、丰田汽车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丰田汽车技术研究交流(广州)有限公司等研发基地,并形成了以天津、成都、长春、广州为核心的包括发动
机和整车在内的生产基地。
日产公司成立了东风日产乘用车技术中心、上海造型设计中心等本土化研发基地,并建立了以广州花都、湖北襄樊和河南郑州为核心的生产基地。
本田公司则以广州为大本营形成了其研发和生产一体化的基地。
日系汽车制造商研发与生产的当地化,有利于快速捕捉中国汽车市场的需求信息,充分利用中国本地的优秀人才,加快将产品构思迅速转化为生产能力的速度,并充分利用中国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实现产品的市场价值。
3.大众参与的品牌推广
日系众多的轿车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产品推广过程中,采取了广泛动员大众参与的市场推广方式。
如2006年3月,广州本田思迪轿车品牌上市的市场推广,开展了以选拔“新车推广大使”为主旨的“CITY精英”选拔赛。
2006年7月,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为配合轩逸品牌的上市,与CCTV-2合作举办了《绝对挑战-巅峰市场营销战略》节目,用百万年薪招聘市场营销战略总监。
这些由大众参与的推广活动,通过媒体的宣传报道,吸引了大众的高度关注,实现了品牌的最大传播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