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学教师备课检查记录表电子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4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活动主题第一单元集体备课科组数学中心发言人黄文娟活动时间2016-9-1活动地点教研室活动室周次第1周出席人数4缺勤人数0活动主持人黄文娟刘春菊活动记录人黄文娟活动内容记录一、本周工作计划1、加强学生上课的具体要求,包括坐姿、作业、及上课的基本要求。
2、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优辅差落实到位。
二、本周集体备课1、备课内容:小数乘法2、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发现、探究的意识。
4、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5、难点:会正确运用小数乘法的竖式来计算。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活动主题积的近似数集体备课科组数学中心发言人黄文娟活动时间2016-9-8活动地点教研室活动室周次第2周出席人数4缺勤人数0活动主持人黄文娟娄婷婷活动记录人黄文娟活动内容记录一、上周工作总结1、课堂教学正常。
2、加强学生的上课纪律。
3、规范学生的作业。
二、本周工作计划1、本周的课堂教学继续加强。
2、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优辅差落实到位。
三、本周集体备课备课内容:积的近似数。
知识目标:理解积的近似数,掌握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知识源于生活的思想。
重点:用“四舍五入”法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活动主题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集体备课科组数学中心发言人黄文娟活动时间2016-9-22活动地点教研室活动室周次第4周出席人数4缺勤人数0活动主持人黄文娟活动记录人黄文娟活动内容记录一、上周工作总结1、加强对学生计算能力,对积的近似数,要根据要求保留相应的位数。
2、对学生的生活与书本知识的联系。
小学数学教案检查记录
教案名称:加法与减法运算
教学内容:
1. 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3. 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的练习
检查内容:
1. 是否清晰明了地表达了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 是否有足够的例题来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3. 是否设计了多种类型的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和计算题目
检查结果:
1. 教案内容完整,涵盖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知识点
2. 教案设计合理,具有循序渐进的思路,适合学生的学习进程
3. 练习题目丰富多样,能够检验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掌握程度
建议改进:
1. 可以增加一些游戏性强的加减法练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可以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题,让学生将加法和减法运用到实际中去
3. 可以增加一些拓展性的题目,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检查人: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编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检查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备课记录表课堂信息- 教师姓名:[填写教师姓名]- 所教班级:[填写班级名称]- 课程名称:数学- 上课时间:[填写上课时间]- 教材版本:[填写教材版本]- 主题:[填写本课堂主题]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研究并掌握[填写知识目标1]- 理解和应用[填写知识目标2]- 能够解决[填写知识目标3]-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填写能力目标1]- 提高学生的[填写能力目标2]- 激发学生的[填写能力目标3] -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填写情感目标1] - 培养学生的[填写情感目标2] - 培养学生的[填写情感目标3]教学内容- 内容一:[填写内容1]- 子内容1:[填写子内容1]- 子内容2:[填写子内容2]- 子内容3:[填写子内容3]- 内容二:[填写内容2]- 子内容1:[填写子内容1]- 子内容2:[填写子内容2]- 子内容3:[填写子内容3]- 内容三:[填写内容3]- 子内容1:[填写子内容1]- 子内容2:[填写子内容2]- 子内容3:[填写子内容3]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识:- 引导学生回顾[填写相关知识点]- 准备问题激发学生兴趣2. 知识讲解与展示:- 详细讲解[填写知识点1]- 以案例、图表等方式展示例子3. 练巩固:- 设计合适的练题,让学生灵活应用知识-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并解决问题4. 拓展应用:- 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提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思考5. 总结与反思:- 对本节课的研究进行总结- 听取学生对课程的感想和建议教学评估- 教学效果的评价:-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学生在课堂练中的准确性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 教学反思与改进:- 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总结教学经验,为下一次备课提供参考参考资料- [列出使用的教材、工具和参考书籍等信息]。
时间学科主讲话人列席人员讨论内容2014年 10月 10号地址段庄小学数学年级六年级吴玉芝讲话主题备课组工作计划吴玉芝、刘忠英、石翠红、袁帅、穆秋菊六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1)有计划仔细地组织备课组活动,进行备课分工,仔细进行教课研究,提升教课质量,保质保量地达成学校部署的各项工作。
(2)增强备课组建设,备课组一定准时睁开活动,并且有活动记录。
侧重备课要备人、备要点。
活动主要内容是:(3)作业要本着减少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升教课质量的目的,优选,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讲评、有敦促。
要倡议教师自己着手,精心设计编写各样练习题、试卷和复习资料。
(4)仔细做好听课、评课活动。
每位教师每学期要仔细听足学校要求的课时,不流于形式,要的确经过听课、评课来相互促使,共同提升。
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全面落实教课质量责任制,不停提升讲堂教课的效率与成效。
有时机出门听课,要仔细撰写听课领会,汲取外校的教育教课先进经验,扬长避短,提升自己的素质水平。
时间学科讲话人列席人员缺席人员讨论内容2014 年 11 月 6 号地址段庄小学数学年级六年级吴玉芝吴玉芝、刘忠英、石翠红、袁帅、穆秋菊无1、百分数应用单元的反省:刚才学习完百分数的四个应用,联合学生在五年级的学习过的百分数知识,因为这是在小学阶段最后一次学习百分数,也即是说学生已经把全部的有关百分数的内容进行一次整理,把百分数的知识点与从前学习的倍数、分数也包含在一同。
因为倍数、分数、百分数在这里都是表示两个数目之间的关系。
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就抓住了他们之间的相同点进行了归纳。
把整个四类问题归纳为求分率、已知分率、利息。
在整个复习的过程中抓住分率能否知道,来划分求分率仍是已知分率,再利找单位“1”的时候,单位“1”的已知仍是未知来划分对应分率的找寻的列式的差别。
比较前后两个班级的教课,有这样的一些领会。
在进行整理复习的时候,纯真的采纳整理是明显不可以的,如何有效地把知识的整理与配套的练习整合起来,这是一个值得思虑的问题。
小学数学组教案检查记录教案名称:小学数学组教案检查人:XXX日期:XXXX年XX月XX日检查内容:1.教案的编写是否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检查结果:教案编写基本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但有少数教案表述过于简单,需要进一步详细阐述。
2.教案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
检查结果:大多数教案的教学目标明确,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但有个别教案的目标过于笼统,需要进一步细化。
3.教案的教学内容是否合理、科学、系统。
检查结果:教案的教学内容大部分合理、科学、系统,但有少数教案的内容安排不够合理,需要进一步优化。
4.教案的教学过程是否清晰,步骤是否合理。
检查结果:教案的教学过程清晰,步骤合理,但有个别教案的步骤表述不够清晰,需要进一步明确。
5.教案的教学方法是否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检查结果:教案的教学方法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有少数教案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需要增加多样的教学方法。
6.教案的教学评价是否具体明确,能够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检查结果:教案的教学评价具体明确,能够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有个别教案的评价方式过于简单,需要进一步细化。
7.教案的补充材料是否丰富多样,能够有效辅助教学。
检查结果:教案的补充材料丰富多样,能够有效辅助教学,但有个别教案缺乏补充材料,建议进一步补充。
结论:总体而言,小学数学组教案编写得较为规范,符合教育教学要求。
但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的地方,建议教案编写人员在教案的表述、目标细化、步骤明确、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进,并增加补充材料的使用,以提高教案的质量和实效性。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范文一、活动基本信息。
活动主题: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探讨。
活动时间:[具体日期和时间]活动地点:[详细地点]参与人员:小学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
二、活动目标。
1. 深入研究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
2. 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3. 探讨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活动过程。
# (一)开场(轻松幽默开场,活跃气氛)主持人(数学教研组长李老师):“各位数学大侠们,咱们今天又聚在一起开始‘华山论教’啦!看看咱们怎么把小学数学这门‘武功秘籍’更好地传授给咱的小徒儿们。
”大家哄堂大笑,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 (二)教材分析。
1. 一年级数学教材分析(张老师)张老师:“我先来说说一年级的教材哈。
这一年级的数学啊,就像是给小娃娃搭积木,一块一块基础得很。
像认识数字这块,那些个1、2、3,在咱眼里简单得很,但对小娃娃们来说,就像发现新大陆。
特别是数字的书写,那歪歪扭扭的,咱可得费不少功夫纠正。
还有比大小,那些个‘>’‘<’符号,小娃娃们老是搞混,就像在玩绕口令似的。
我觉得这部分教学重点就是让孩子们能清晰地认识数字、理解数的概念,难点就是符号的运用和数字书写规范。
”其他老师纷纷点头,王老师打趣说:“是啊,我每次看他们写数字,都像看天书一样,那小指头捏着笔,写出来的数字就像在跳舞。
”大家又笑了起来。
2. 三年级数学教材分析(刘老师)刘老师:“三年级可就有点小挑战咯。
这时候开始学乘除法了,就像给孩子们开了个小‘智慧迷宫’。
比如说乘法口诀,背起来容易,但在实际做题的时候,有些孩子就转不过弯来。
还有那个除法的竖式计算,格式啊、步骤啊,错得五花八门的。
我感觉教学重点就是让孩子们熟练掌握乘除法运算,难点在于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且能灵活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
”赵老师补充道:“没错,就像那个应用题,问平均每个小组多少人,有些孩子就直接瞎写,根本没搞懂除法在这里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