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错防呆法技术介绍及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1.79 MB
- 文档页数:89
防错防呆(PokaPoka-yoke)十大原理及其应用案例防呆防错的方法多种多样,智慧的人们总结出主要有如下10大原理:1、自动原理:光、电、力、化学等来进行自动化控制;& 保险丝超过电流,自动断电;& 麦当劳烘干机开启烘干按钮后,10秒钟自动停止;& 商场节能电梯在感应到重力后才会开始工作;& 自动点胶机在启动按钮后,每次自动注射等量的胶量;2、断根原理:从根本上排除可能发生的源头;& 为了祛除狐臭,医生往往采用切断大汗腺的方法;& 为了祛除蚊子,可以进行场地清洁,以除去滋生蚊子的温床;& 为了控制全世界人民,美国孟山都公司逐步控制了世界粮食专利(控制核心);3、保险原理:必须有2个以上的动作同时开动才能继续执行下一步骤;& 操作人员必须双手同时启动2个冲床按钮才能操作,避免工伤事故;& 银行保险箱必须客户与银行工作人员同时打开才能取出物品;4、相符原理:确保两者形状、系统等特性匹配,来避免错误的发生;& 必须用对应的钥匙才能开门;& 登陆QQ或微博必须输入对应的账户和密码;& 规定渔网尺寸来避免鱼苗被打捞;& 医生手术会清点工具(确保工具槽是满的)来避免遗留患者体内;& 产品设计上采用形状匹配来避免操作人员匹配错误;5、隔离原理:远离危险现场,避免可能的错误;& 将危险品锁进柜子或放置高处,避免小孩误食;& 将不良品、嫌疑品进行隔离标识,以避免与良品混淆;& SMT刷锡膏及贴片必须在保护罩关闭以后才能工作;& 所有未校准或待维修的工具必须移除现场,进行隔离;6、顺序原理:避免顺序搞错而进行编号,可减少错误的发生;& 程序文件夹为避免取出后放错而进行斜线编号;& 儿童组装玩具通过编号组装可达到需要的形状;7、复制(确认)原理:也就是确认,可能是对我这辈子影响最大的就是“确认”;& 军队在上级向下级传达指令的时候,下级必须要复述,确保信息的正确传达;& 在信息传递时(如告知电话号码),需进行复述确认;& 在签订合同时,尽量采用一式几份,避免重复手抄出现错误;& 资料传递能够拷贝的尽量拷贝,避免人为手写错误;& 作业指导书可以指导操作员制造出相同品质的产品,并确保工作节拍的一致性;注意:在信息传递时,往往附带着一些隐性要求,需要进一步确认与要求的符合性;8、层别原理:避免将不同的工作做错,而设法加以区分;& 颜色管理,通过不同的颜色来识别对象状态;& 区域划分管理,避免不同区域间的混淆;& 工具按类别或配套管理,以匹配点检或使用;9、警告原理:如有异常发生,会自动以声、光、电提醒报警;& 电梯在超重情况下,会自动报警并停止工作;& 在安全带未系好时,汽车会自动重复报警;& 在出货扫描时,若发现与出货单不符,会自动警报提示;& 产线自动检测发现不良时,发出警报;10、缓和原理:无法排除问题的发生,但可采取措施降低损害程度;& 为了避免笔经常丢失,将笔用绳子绑在桌角;& 用保护膜保护产品,以避免产品被碰伤;所以,防呆防错法是一项非常贴切生活、工作的有效工具,在我看来是一项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伟大发明。
防呆防错的原理及应用什么是防呆防错?防呆防错是指采取措施以防止或减少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错误或差错的一种方法。
它是为了保障操作的正确性和效率而设计的一套策略和工具。
防呆防错不仅可以避免操作者在执行任务时出现错误,还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因操作失误导致的事故和质量问题。
防呆防错的原理1.人因工程学原理:人因工程学关注人的行为习惯和能力,通过合理设计操作界面和工具,降低操作人员的负担,减少因操作差错而引发的问题。
例如,增加明确的标识、颜色和形状的搭配,使人们更容易分辨和辨识。
2.工艺控制原理:通过工艺控制来防止操作过程中的错误或差错。
例如,设立多道工序,每个工序都有严格的操作要求和审核流程,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
3.自动化控制原理:利用自动化设备和系统来自动执行任务,减少人为操作的可能性,从而降低差错的可能性。
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编程和算法来预防和纠正人为的错误。
4.培训和教育原理:通过培训和教育来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意识,使其具备正确的操作方法和良好的工作习惯,以减少出现错误的可能性。
防呆防错的应用防呆防错的原理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是一些常见领域的防呆防错应用案例:1. 制造业•使用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来代替人工操作,减少因人工操作而引发的错误。
•设立严格的工艺控制和质量检测流程,确保每个工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在操作界面上设置警示提示和操作步骤,引导操作人员按照正确的流程执行任务。
2. 医疗行业•在药品包装上设置明确的标识和警示,以避免因误服或误用药品而引发的问题。
•使用电子病历系统,减少因手写不清或记录错误而导致的医疗事故。
•在手术室和药房中采用双人签字制度,确保每个环节都有多人审核和确认。
3. 软件开发•在软件界面上采用明确的图标和文字提示,帮助用户正确理解和操作软件。
•设计良好的用户交互流程,减少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困惑和错误操作。
•通过自动化测试和代码审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软件中的错误和漏洞。
防呆法十大原理定义、步骤、应用、防错方法及案例分析(图文并茂详解)一、防呆法十大原理、定义、防错方法及应用:1、断根原理:⑴、断根原理:将会造成错误的原因从根本上排除掉,使绝不发生错误。
⑵、一般以不对称的形状、工具改善、排除等方法来防错。
⑶、如下图法兰盘销定位的改善,避免了装反。
2、保险原理:⑴、保险原理:用二个以上的动作必须共同或依序执行才能完成工作。
⑵、一般以共同、顺序、交互等动作来防错。
⑶、例:开银行保险箱时,须以顾客之钥匙与银行之钥匙,同时插入钥匙孔,才能将保险箱打开。
3、自动原理:⑴、自动原理:以各种光学、电学、力学、机构学、化学等原理来限制某些动作的执行或不执行,以避免错误之发生。
⑵、这些自动开关非常普遍,也是非常简易的“自动化”之应用。
⑶、一般以浮力、重量、时间、方向等控制来防错。
⑷、例:电梯超载时,门关不上,电梯不能上下,警告钟也鸣起。
4、相符原理:⑴、相符原理:用检核是否相符合的动作,来防止错误的发生。
⑵、一般依形状的不同、符号指示、数量指示、声音等方式来防错。
⑶、例:开刀手术前后必须点核数量有否符合,以免有工具遗留在人体内,忘了拿出来。
5、顺序原理:⑴、顺序原理:避免工作顺序或流程前后倒置,可依编号顺序排列,可以减少或避免错误的发生。
⑵、一般以编号、斜线等方式来防错。
⑶、例:许多档案归档在资料柜内,每次拿出来看之后,再放回去时,放错了地方,可用斜线标志的方式来改善这个问题。
6、隔离原理:⑴、隔离原理:用分隔不同区域的方式,来达到保护某些地区,使不能造成危险或错误的现象发生。
隔离原理亦称保护原理。
⑵、如将坏人抓入监狱、将不良品隔开等。
7、复制原理:⑴、复制原理:同一件工作,如需做二次以上,最好采用“复制”方式来达成,省时又不错误。
⑵、一般以拓印、口诵、复写、复诵等方式来防错。
⑶、例:焊接焊装焊件时会口诵:①、“一检(来料);②、二放(零件);③、三按(夹具按钮);④、四打(点);⑤、五松(夹具);⑥、六取(零件);⑦、七放(到零件存放区)。
防错法日文称POKA-YOKE,又称愚巧法、防呆法。
即:在过程失误发生之前即加以防止。
是一种在作业过程中采用自动作用、报警、标识、分类等手段,使作业人员不特别注意也不会失误的方法。
仔细分析失误原因我们会发现,产生失误的原因基本可归为三大类,即人的原因、方法原因和设备原因,如下表:人故意失误11.1%人疏忽人缺乏工作经验11.1%人行动迟缓人对过程/作业不熟悉人77.8%人對過程/作業不熟悉77.8%人忘记所占比例原因归类失误原因从上表可以看出,在导致失误的原因中,人占了绝大部分(77.8%),其次为作业方法和设备原因。
对待失误的两种出发点人为失误所占的比重很大,这是很多质量学者和公司管理层很早就认识到的,长期以来,一直被各大公司沿用的防止人为失误的主要措施是“培训与惩罚”,即对作业者进行大量培训,管理人员每每劝戒作业者工作要更加认真和努力,确实,通过培训,可以避免相当一部分人为失误,比如由对过程/作业不熟悉,缺乏工作经验、缺乏适当的作业指导所导致的失误。
但由于人为疏忽、忘记等所造成的失误却很难防止。
经长期以来的大量实践及质量学者研究发现: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防错方式并不怎么成功。
1、对待失误的两种出发点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客户要求的提高,质量标准也越来越高,美国质量管理大师菲利浦.克劳士比提出了质量“零缺陷”的理论,很快成为最新的质量标准,各优秀企业均以此为追求目标。
很明显仅靠“培训和惩罚”的传统防错方法所取得的改鄯效果与新的质量标准相去甚远。
为了适应新的质量标准,企业管理人员须杜绝失误,而要杜绝失误,须首先弄清楚産生失误的根本原因,然后针对原因采取对策。
前面我们已讨论过,传统方法可以防止産生失误的人为原因中的一部分,而因为人为疏忽、忘记等原因所造成的失误无法靠培训和惩罚来消除。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工程师SHIGEO SHINGO 通过长期研究,建立了一套新的防错模式——POKA-YOKE,其基本原理为:用一套设备或方法使作业者在作业时直接可以明显发现缺陷或使操作失误后不産生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