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小儿过敏性疾病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91.00 KB
- 文档页数:22
小儿过敏性休克(医学课件)一、概述过敏性休克是一种急性、严重、可能危及生命的全身性过敏反应,是由于接触某些特定抗原后,机体产生异常免疫反应,导致全身多器官系统功能受损。
小儿过敏性休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本文将对小儿过敏性休克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详细阐述。
二、病因1.食物:如牛奶、鸡蛋、花生、大豆、鱼、虾、蟹等。
2.药物:如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等。
3.昆虫叮咬:如蜜蜂、黄蜂、蚊子等。
4.接触物:如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
5.免疫接种:如麻疹、风疹、流感等疫苗。
三、发病机制1.抗原暴露:当儿童接触特定抗原后,抗原进入体内。
2.抗体产生:体内产生特异性IgE抗体,附着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
3.再次暴露:当儿童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抗原与IgE抗体结合,激活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4.介质释放:激活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如组胺、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等。
5.全身反应:炎症介质作用于全身多个器官系统,导致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等,进而引起休克。
四、临床表现小儿过敏性休克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主要临床表现如下:1.皮肤症状:皮肤瘙痒、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
2.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
3.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
4.循环系统症状:面色苍白、出汗、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
5.神经系统症状:头晕、意识模糊、抽搐、昏迷等。
五、诊断小儿过敏性休克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具体包括:1.病史:询问患儿有无食物、药物、昆虫叮咬等过敏史。
2.临床表现:观察患儿的皮肤、呼吸、消化、循环和神经系统症状。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等。
4.特异性过敏原检测: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等。
六、治疗小儿过敏性休克的治疗原则为迅速识别、及时处理、对症治疗、预防复发。
防治小儿过敏性疾病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卫第9版《儿科学》第21章,主要讲述小儿过敏性疾病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具体包括过敏性鼻炎、哮喘、湿疹、食物过敏等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小儿过敏性疾病的基本概念、病因和临床表现。
2. 学会诊断和治疗小儿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湿疹、食物过敏等。
3. 提高学生对小儿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保健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小儿过敏性疾病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难点: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过敏原识别和预防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教案、教科书、笔记本电脑、投影仪等。
学具:笔记本、笔、教科书、PPT打印稿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讲解过敏性疾病在儿科的常见性和危害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讲解:详细讲解小儿过敏性疾病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重点讲解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过敏原识别和预防措施。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4.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6.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小儿过敏性疾病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板书结构:过敏性疾病概述→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与治疗→ 预防与保健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儿过敏性疾病的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是小儿过敏性疾病的特点?A. 反复发作B. 家族史C. 病程迁延D. 过敏原明确(2)小儿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原则是什么?2. 答案:(1)D(2)D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同时,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过敏性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还可以组织实践活动,如过敏性疾病防治知识讲座、过敏性疾病知识竞赛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小儿常见过敏疾病》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儿科学》第十二章“儿童过敏性疾病”部分,具体包括第一节“小儿过敏性疾病概述”,第二节“小儿常见过敏性疾病”,详细内容涉及过敏性鼻炎、哮喘、湿疹、过敏性结膜炎等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小儿过敏性疾病的基本概念、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2. 学会诊断和鉴别诊断小儿常见过敏性疾病。
3. 了解小儿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儿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小儿常见过敏性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患有过敏性鼻炎的小儿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引入本节课内容。
2. 理论讲解:(1)小儿过敏性疾病概述:介绍过敏性疾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等。
(2)小儿常见过敏性疾病:详细讲解过敏性鼻炎、哮喘、湿疹、过敏性结膜炎等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3.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病例,让学生学会分析、诊断和鉴别诊断。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具体病例,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的过敏性疾病经历,加强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兴趣。
六、板书设计1. 小儿过敏性疾病概述概念、病因、发病机制2. 小儿常见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湿疹、过敏性结膜炎临床表现、诊断、治疗3. 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小儿过敏性疾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
(2)列举三种小儿常见过敏性疾病,并分别描述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3)谈谈你对小儿过敏性疾病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的理解。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病例导入,结合理论讲解、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了小儿过敏性疾病的基本知识,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