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体的翻译 - 散文翻译
- 格式:ppt
- 大小:265.00 KB
- 文档页数:16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总第275期2014年4月(中)Total.275April 2014(B)作者简介:樊瑶(1989—),女,山东莱芜人,烟台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为英语语言文学。
摘要散文《荷塘月色》是我国近代白话散文中的经典之作,其语言优美隽永,文体风格独特。
李明所译的《荷塘月色》是目前公开发表的最新的一个英译本,且相关研究比较少见。
文章试图从文体学的视角,从语音、词汇和句法三个层面对李明的《荷塘月色》译本进行赏析,探讨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对散文翻译中文体风格再现的指导。
关键词《荷塘月色》英译本文体动态对等On the Equivalence of Style in Prose Translation:A Case Study on Li Ming '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He Tang Yue Se"//Fan YaoAbstract "He Tang Yue Se",which is famous for its beautiful language,is a piece of classic prose in recent times,and the style of which is rather distinct.Its English version by Li Ming is the latest one that has been published,and related study i this ver-sion is comparatively seldom.The thesis tries to appreciate and analyze Li Ming's English version of "He Tang Yue Se"from the phonological,lexical and syntactical asp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ylistics,and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Dynamic Equivalence Theory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style of prose.Key words English version of "He Tang Yue Se";style;Dynamic Equivalence1引言《荷塘月色》是我国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品之一,同时也是我国近代白话散文中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
中国古代文学名篇的翻译与解读第一节:导言中国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涵盖了各种文体和文化,其中包括了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
这些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对人性和现实深刻的思考和表达,受到了世界范围内文学家和文化爱好者的喜爱和称赞。
虽然这些作品之间的时空跨度很大,但它们都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体现。
例如,“诗经”、“离骚”、“红楼梦”、和唐诗宋词等,它们不仅是中国文学中的精品,而且是世界文学中不逊色的杰作。
本文就将从翻译和解读两个方面,来介绍一些中国古代文学名篇和它们被传译后的意义。
第二节:古代诗歌诗歌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高峰,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其中,“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以其简洁明了、生动形象的语言风格被广泛地引用和模仿。
在《诗经》中,《关雎》是一首闻名于世的爱情歌曲,它描述了两个恋人之间的柔情和亲近。
这首诗在英文中被翻译成“Ode to the Mulberry Leaf”,它并不是单纯地把原文逐字翻译成英文。
而是根据英文读者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和审美趋向来进行实质上的转化。
这个转化涉及到选词、结构和节奏上的变化,目的是使得翻译的文本与原作者的意图需要相近。
李白是唐代诗人中最出色的一位,他的诗风豪放、瑰丽,诗人的个性、情感和哲学思考均融入了诗中。
其中的《将进酒》被认为是其最著名的佳作之一,虽然全文读来深奥玄妙,但其实是抒情诗和抒发自我情感的不二之选。
此诗的英文译本首倡者是Ezra Pound,他认为李白的诗中充满了自然之美和人性的狂野。
Pound的翻译成语言节奏感比较强,必须使平仄以及填词的节奏与原文相当,这样才能传达出原诗中的诗意。
第三节:古代散文散文作为一种文体,除了能够传递情感和观点外,还具有一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唐代的韩愈和宋代的苏轼都是为数不多散文创作领域中的巨头人物。
其中韩愈的《师说》是对当时文化现状的一种批判,而苏轼的《赤壁赋》则是对景、物性的描写和人物思想的抒发。
两篇作品均有广泛译本,旨在引进中国古典的思想、美学、语言和文化。
篇一:应用文体翻译应用文体翻译·一、应用文体翻译的特点。
应用文体最基本的特点是“用”,另外应用文体往往对象明确,时间性强、报启示,都属于应用文体的范围,而常见的应用文体有书信(包括e-mail)、评论的翻译、出国留学信函、公告、通知、规章、法令、广告、启事、契约、合同、公函、私信等。
因为它们固定的格式和明确的交际目的,对于应用文体的翻译不能像翻译小说、散文等纯文学语言形式那样去传达某种思想感情,它是以传递信息为主,且实用性、规范性极强,即要“务实”。
这是由它们形式的格式化要求的。
这个格式是人们在长期使用中习以为常、约定俗成、自然而然形成的。
二、应用文体翻译的就业方向和前景。
想获得高薪或好的笔译工作,需要积累一定的客户资源和需要一定的笔译经验,不过笔译确实是非常的累。
但应用文体翻译实用性较强,只要是经过专业训练、既有专业又懂外语的“复合型”和“高端”人才会更受用人单位青睐。
毕业生一般去向是翻译公司或就职于外贸部门、培训机构、报社编辑、大型企业、跨国企业、高校的翻译教学工作的机构。
三、应用文体翻译者的素质要求。
1)应用文体翻译应该保证读者得到准确的信息,达到预期的交际效果。
广告的功能是唤起读者的兴趣,它的翻译须以读者为中心,迎合译语读者的文化取向,采用对他们有感召力的语言。
因此,广告翻译中出现大段增删、改写也是不足为奇的。
法律文献和商业文件的翻译都需要一定的跨学科知识,即双语知识加有关行业的知识。
这在翻译操作这一层面上反映了翻译的跨学科性质。
2)注重团队精神,并做到诚信(不可以向外人透露公司或个人的一些材料);3)用人单位对译员的对于各种办公软件操作熟练程度会有要求,因此这也是一门必修课以及1-2年(或更多)的工作经验,笔译证书对于一些公司也是必不可少的; 4)扎实的英汉双语语言功底,跨文化交际意识。
掌握一些各学科知识,这样才能顺利应付诸如像商务信函的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式的术语词汇及习惯表达的含义和固定译法等。
【概述】考研英语是考研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其中涉及了大量的专有名词。
熟练掌握这些名词,对于备战考研英语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考研英语中常见的161个专有名词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备战考研英语。
【正文】一、阅读理解专有名词1. 主旨大意题主旨大意题是阅读理解中常见的一种题型,考生需要从文章中把握作者的中心思想,对文章进行概括总结。
2. 概括题概括题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文章内容进行概括,注意与主旨大意题的区别。
3. 归纳题归纳题要求考生对文章中的具体细节进行总结归纳,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
4. 事实细节题事实细节题是要求考生从文章中找出具体细节或事实进行判断、推断。
5. 作者观点态度题作者观点态度题要求考生判断作者在文章中的态度和观点,从中揣摩作者的思想。
6. 文章结构题文章结构题要求考生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分析,包括段落间的逻辑关系和文章整体结构的组织方式。
二、完型填空专有名词1.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完型填空题中常见的考点,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
2. 上下文逻辑上下文逻辑是考察考生对文章语境的把握能力,需要考生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
3. 句子结构句子结构题是考察考生对英语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需要考生对句子结构进行分析。
4. 阅读策略阅读策略要求考生灵活运用阅读技巧,抓住文章的重点,找出正确答案。
5. 词汇理解词汇理解是考察考生对词义、词法的理解能力,需要考生根据上下文理解词汇的含义。
6. 文化常识文化常识题考察考生对英语国家文化、习俗的了解程度。
三、翻译专有名词1. 句子翻译句子翻译是翻译题中常见的一种形式,要求考生将给定的英语句子翻译成中文。
2. 段落翻译段落翻译要求考生将给定的一段英语文章进行翻译,包括语言表达和内容表达。
3. 语篇翻译语篇翻译是考察考生对整篇文章的翻译能力,要求考生将整篇文章进行完整准确的翻译。
四、作文专有名词1. 作文素材作文素材包括经典名言、名人名言、事件、事例、统计数据等,用来支撑文章观点的论证。
散文翻译的研究意义
现代国际交流活动日益活跃,使得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日趋明显。
当前,无论是文学翻译学还是语言学,都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挑战,其中包括翻译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体文本。
不管怎样,研究语言和文学翻译仍然是比较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核心。
其中,散文翻译尤为重要,它在当前文学翻译领域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方面,散文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本质上更深刻地理解语言本身,它可以揭示文本语言中所隐藏的意义和思想,从而更有效地传达作者的思想和作品的主题。
因此,研究散文翻译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本质,从而更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思想,并且在译者的语言表达中体现出作者的风格,展示出作者想要表达的完整思想。
另一方面,散文翻译更有利于推动语言文化的交流,拓宽交流的领域,有助于改善两种语言文化间的理解。
在翻译时,译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双方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开拓文化交流。
例如,散文翻译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两种语言文化,通过文本表达的方式来探索两种语言文化的共性,以及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
此外,研究散文翻译还可以显著提高翻译语言技能。
借助散文翻译,译者可以更深入地研究语言和文学,加深对文化和思想的理解,并且增强翻译技能,从而提高翻译质量。
总之,研究散文翻译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它对推动文化交流、深入理解不同文化背景、提高翻译语言技能均有重要的作用。
此外,散文翻译可以更有效地传达作者的思想和作品的主题,而不仅仅是一
个文本的抽象内容。
因此,研究散文翻译的意义重大,它对推进语言文化交流和促进文学翻译研究都有显著的帮助。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赏析爱莲说原文及翻译赏析《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爱莲说原文及翻译赏析,欢迎阅读参考!爱莲说宋代: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甚爱一作:盛爱)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
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
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注释甚:很,十分。
说: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之:的。
可爱:值得怜爱。
甚:很,非常。
蕃:多。
自:自从。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独:只,仅仅。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出:长出。
淤(yū)泥:污泥。
染:沾染(污秽)。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通:贯通;通透。
直:挺立的样子。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蔓,不长枝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愈加使人感到清雅。
益:更加。
清:清芬。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树立。
可:只能。
亵玩:玩弄。
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智库时代·156·智库观察科勒等值理论下的散文文体英译——以《故都的秋》为例刘昊雨(山东科技大学,山东青岛 266590)摘要:本文选取《故都的秋》英文译文Autumn in Peiping 作为研究对象,以科勒提出的等值理论为出发点,从内涵对等、外延对等、语用对等、文本规范对等及形式对等五个方面对文章做出评价,研究译文是否能达到等值,并分析等值理论能否有效指导散文类文体的翻译。
关键词:《故都的秋》;等值理论;散文翻译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609(2020)11-0156-002一、引言如今中国文学作品走向国际,小说、诗歌及戏剧往往受到青睐,而散文类文体却易受到忽视。
但作为一种简明直白又不失美感的表达方式,散文所传递的文化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翻译散文作品应该达到“真”“情”“美”的效果,因而翻译的难点往往在于词汇的对应和写作风格、情感内涵的还原。
《故都的秋》中的感慨寄托于秋景之中,作者以平静寂寥的语调大方地赞美北方的秋天美不胜收,传达给人的是一种怀缅过去、感慨当下的无奈感。
结合郁达夫的人生履历,更能看出其将自身的生平映射到北平的秋景之中,形成了一种自然且深沉的互动。
而文章反映出的更深层次的主题是作者的爱国情怀,对北国秋景的赞美可以理解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而“悲秋”的感伤情绪则可以理解为对国运衰微状况的感慨和无奈。
这也奠定了译文肃穆、落寞但又饱含深情的基调。
张培基先生翻译Autumn in Peiping 的初衷是为国外的读者介绍优秀的中国散文作品,因此在保证尊重原文和作者、不做删减的基础上,也兼顾了目标语读者的接受状况,在词、句和语言风格上都做了合适的处理。
二、等值理论维尔纳·科勒在奈达之后进一步细化了“对等”这一概念。
他在《翻译科学研究》(1979)中指出,“对等”(equivalence)一词主要与具体源语-目标语语对及其语境中的对等物有关,是指两种语言文化中某些具体事物和意象的对照状况。
现代经济信息454论功能对等理论下的散文翻译——以《落花生》为例王 芳 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本论文基于功能对等理论,对散文翻译进行了探究,首先对尤金·奈达所提出的功能对等进行了深入了解;然后从散文文体特点出发,探究了对等理论对散文翻译的重要性,并从篇章对等的角度举例说明了其在翻译中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散文翻译;《落花生》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454-01大多文学翻译研究都致力于诗歌和小说的翻译,而往往忽视了散文翻译。
对于大量的优秀散文作品而言,散文翻译需要同样的重视。
像小说,话剧等许多文学体裁都以对等论作为翻译指导,但在散文上的应用却较少,而本论文基于功能对等理论对散文的翻译进行了研究,其中以散文《落花生》为例。
一、关于理论对等理论是由尤金·奈达(Eugene Nida)提出的,他所表达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
我们所了解的“功能对等”,不是文字上的一一对应,而是在两种语言上所体现的所谓功能上的对等。
因此奈达基于翻译的本质特征提出了此理论。
对等理论告诉我们翻译不仅仅体现在语义上还要使其在语义,风格,文体上体现对等,既能够表达表层信息,也体现深层含义。
其中动态的对等有词汇、句法、篇章、文体四个方面。
而意义更为重要[1]。
过多的注重形式反而不利,例如:“He thinks by infection, catching an opinion like a cold. ”“人家怎么想他就怎么想,就像人家得了伤风,他就染上感冒。
”[2]。
在此例中,翻译并不是仅仅局限于表面的文字体现。
这就需要我们真正的了解功能对等理论,并将其正确的应用到自己的翻译实践中而不是生搬硬套。
而对于散文,我们不能忽视其形神特点,即使其形神兼具才能正确表达原散文的主题。
散文翻译必须将散文本色的真、情、美表达出来。
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流畅的将原文表达出来因。
文学翻译过程中的难点发表时间:2020-07-30T10:56:09.17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期作者:陈冰雪[导读] 文学文本是指构成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具体语言系统,是传达人生体验的特定语言系统,摘要:文学文本是指构成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具体语言系统,是传达人生体验的特定语言系统,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等形态。
文学语言为了满足艺术功能和美学功能,要对文本加以丰富。
文学语言具有形象性、情意性、音乐性、丰富性以及独创性。
由于小说翻译属于文学翻译中的常见翻译,因此,本文仅就诗歌和散文两种体裁的翻译举例说明。
其中,诗歌翻译应遵从许渊冲先生的“三美”翻译理论,即,意美、音美、形美;散文翻译要符合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即,实现语义、风格和文体上的对等。
关键词:文学翻译;散文翻译;诗歌翻译;一、翻译文本的特点译文的质量取决于译者的双语功底和态度。
作为译者,不仅要具备较强的双语能力,创新能力,还要有熟练的翻译技巧来处理不同种类的文本。
文学文本根据体裁的的区别,具有不同的结构特点,在翻译时也要根据题材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策略。
文学文本是指构成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具体语言系统,是传达人生体验的特定语言系统,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等形态。
文学语言为了满足艺术功能和美学功能,要对文本加以丰富。
文学语言具有形象性、情意性、音乐性、丰富性以及独创性。
1.1形象性文学语言如果不具备形象性,就不会产生情意性。
文学是通过创造形象表达生活,从而表现情感。
1.2情意性情意性是指在书写过程中透过文字感染人、影响人的情意特征。
透过形象中情意的“真”,透出强烈的感人力量。
1.3音乐性文学的节奏和韵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朱光潜有言:“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
1.4丰富性多样的表达方式和不同的表达手段都是文学语言丰富性的体现。
现代汉语、被改造的方言以及合理吸收的外语、多种类型的句式和句型都是丰富性文学语言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