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的发行及真伪鉴别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60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鉴别及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2020)第一条为规范货币鉴别及假币收缴、鉴定行为,保护货币持有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办理存取款、货币兑换等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金融机构)鉴别货币和收缴假币,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和其授权的鉴定机构(以下统称鉴定单位)鉴定货币真伪,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货币是指人民币和外币。
人民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发行的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
外币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可存取、兑换的其他国家(地区)流通中的法定货币。
本办法所称假币是指不由国家(地区)货币当局发行,仿照货币外观或者理化特性,足以使公众误辨并可能行使货币职能的媒介。
假币包括伪造币和变造币。
伪造币是指仿照真币的图案、形状、色彩等,采用各种手段制作的假币。
变造币是指在真币的基础上,利用挖补、揭层、涂改、拼凑、移位、重印等多种方法制作,改变真币原形态的假币。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鉴别是指金融机构在办理存取款、货币兑换等业务过程中,对货币真伪进行判断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收缴是指金融机构在办理存取款、货币兑换等业务过程中,对发现的假币通过法定程序强制扣留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鉴定是指被收缴人对被收缴假币的真伪判断存在异议的情况下,鉴定单位根据被收缴人或者收缴假币的金融机构(以下简称收缴单位)提出的申请,对被收缴假币的真伪进行裁定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误收是指金融机构在办理存取款、货币兑换等业务过程中,将假币作为真币收入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误付是指金融机构在办理存取款、货币兑换等业务过程中,将假币付出给客户的行为。
第五条个人或者单位主动向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上缴假币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予以没收。
个人或者单位主动向金融机构上缴假币的,金融机构依照本办法第三章实施。
人民币防伪和反假货币知识培训---------------------------------------人民币防伪和反假货币知识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一、我国人民币发行的历史过程二、当前流通中人民币防伪知识三、人民币制作印刷技术、专业术语四、遂宁地区反假人民币知识五、如何正确履行假币收缴义务、假币收缴鉴定程序第一部分我国人民币发行的历史过程货币被称为一个国家的“名片”。
它既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又是反映民族文化和精神风貌的艺术品。
他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技等的综合反映。
人民币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法定货币。
国家对人民币的设计、印刷、发行、流通实行严格的管理,以保证正常的货币流通秩序。
自1948年12月1日成立中国人民银行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被授权在全国范围内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人民币,到目前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共发行了五套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1948年12月1日发行到1955年5月10日停止流通使用,按版别分共有62种。
这套人民币是在统一各革命根据地货币的基础上发行的。
它因而具有明显的战时性质。
在设计上面额大、版别多、券面主景图案内容分散,在印制工艺技术上方法多,质量参差不一,印刷以胶印为主,纸张、油墨就地取材。
第二套人民币1955年3月1日发行至1964年5月15日停止流通使用,按版别分共有16种(包括1分、2分、5分三种铝质流通硬币)。
这套人民币三元、五元全是在原苏联帮助下印制的,1961年以后我国则自行设计印制了黑色10元券和棕色5元券两种。
这套人民币在设计上改变了第一套人民币的面值,1元=1万元;票面主景内容较集中体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风貌,票面采用了具有民族风格的花边纹饰。
在印制工艺技术上,采用了凹版印刷,使用专用印钞油墨、纸张,而且在纸张上采用了五星满版水印和国徽固定水印,其防伪性能远高于第一套人民币。
第三套人民币1962年4月15日发行,按版别分共有13种(包括1元,1角、2角、5角流通硬币)。
第三套人民币真伪鉴定方法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从物理上看,每一张真正的第三套人民币都应具备一定的安全特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变革,造假者也在每一次新版本发行时,加以变造、模仿,给国家经济和金融秩序带来极大的挑战,为维护金融安全、抵制造假,特制定本《第三套人民币真伪鉴定方法》。
一、视觉鉴定第三套人民币具有显著的安全特征,例如,真币水印和复印线,凹印文字和电子光变彩色纤维,上面的细节都能在实物面前观察出来。
1、水印第三套人民币的真币水印复印线是由一连串的“中国”字样组成,与假币的水印不一致,正面的水印在右上角,反面的水印在左下角。
2、凹印文字第三套人民币的凹印文字摸起来有凹凸感,它们除了上有“中国”字样以外,还包括面额数字,年份,及其他温馨提示。
此外,凹印文字还有一些视觉特征,如凹凸感,清晰度,颜色,粗细等。
3、电子光变彩色纤维第三套人民币上的电子光变彩色纤维是用于分辨真伪的安全技术,真币表面上有规律分布的彩色纤维状光线,当观看角度变化时,真币光线能够发生变化。
二、机械鉴定机械方法是用计算机辅助识别货币的最安全有效方法,它能够发现假币的细微差别。
1、底纹识别底纹识别是检测真伪币重要的鉴定手段之一,在第三套人民币上,底纹没有加锁,有些眼见不明显,但是经过计算机精确测量,能够迅速发现假币的细微差别。
2、3D光学扫描3D光学扫描可以测量币面的尺寸、形状、质地和表面细节,计算机程序能够精确测量出来,比视觉鉴定更准确。
三、化学鉴定化学鉴定是一种以各种特定的化学试剂对货币进行检测,从而发现假币的细微差别的方法。
主要应用于纸张和油墨成分,它能够检测出假币油墨中添加的颜料,方便鉴别假币。
四、磁特征鉴定磁特征鉴定是检测货币真伪最主要的手段,第三套人民币采用了两种磁特征鉴定技术,即磁密度测量和磁滞后鉴定。
磁密度测量可以检测币面上的铁粉,从而发现假币;磁滞后鉴定是检测货币金属芯片的磁特性,能准确地判断出真币和假币。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鉴别及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货币鉴别及假币收缴、鉴定行为,保护货币持有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办理存取款、货币兑换等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金融机构)鉴别货币和收缴假币,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和其授权的鉴定机构(以下统称鉴定单位)鉴定货币真伪,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货币是指人民币和外币。
人民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发行的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
外币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可存取、兑换的其他国家(地区)流通中的法定货币。
本办法所称假币是指不由国家(地区)货币当局发行,仿照货币外观或者理化特性,足以使公众误辨并可能行使货币职能的媒介。
假币包括伪造币和变造币。
伪造币是指仿照真币的图案、形状、色彩等,采用各种手段制作的假币。
变造币是指在真币的基础上,利用挖补、揭层、涂改、拼凑、移位、重印等多种方法制作,改变真币原形态的假币。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鉴别是指金融机构在办理存取款、货币兑换等业务过程中,对货币真伪进行判断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收缴是指金融机构在办理存取款、货币兑换等业务过程中,对发现的假币通过法定程序强制扣留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鉴定是指被收缴人对被收缴假币的真伪判断存在异议的情况下,鉴定单位根据被收缴人或者收缴假币的金融机构(以下简称收缴单位)提出的申请,对被收缴假币的真伪进行裁定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误收是指金融机构在办理存取款、货币兑换等业务过程中,将假币作为真币收入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误付是指金融机构在办理存取款、货币兑换等业务过程中,将假币付出给客户的行为。
第五条个人或者单位主动向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上缴假币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予以没收。
个人或者单位主动向金融机构上缴假币的,金融机构依照本办法第三章实施。
人民币防伪基础知识发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名称:元、角、分货币符号:¥(RMB)辅币单位:角、分。
1元等于10角、一角等于10分。
流通面额:0.1、0.2、0.5、1、2、5、10、20、50、100元(纸币)1、2、5、10、50、100分(硬币)第一章发行和流通情况根据不同时期新版人民币印制、发行时间的先后顺序分类,目前可以将人民币分为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
面额有1、5、10、20、50、200、500、1000、5000、10000和50000元12种。
于1955年5月10日停止流通。
第二套人民币: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
1957年12月1日又发行了1、2、5分三种金属硬币,使我国进入了纸币硬币混合流通的时代。
苏联代印的3元、5元、10元券(1953年版)于1964年4月15日停止使用。
到1999年1月1日,第二套人民币除纸币、硬分币外全部停止使用。
第三套人民币:从1962年4月20日开始发行,1980年4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又陆续发行了四种金属硬币,至2000年7月1日第三套人民币和1980年版四种金属硬币停止使用。
第四套人民币:从1987年4月27日起开始发行,1992年6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又发行1角、5角、1元三种金属硬币。
面额有0.1、0.2、0.5、1、2、5、10、50和100元九种。
50、100元分80年版和90年版。
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版:1999年10月1日起开始发行,目前已发行了100、50、20、10元券纸币和1元、5角、1角金属硬币。
2005年版:2005年8月31日发行了第五套人民币2005年版5、10、20、50、100面额纸币和不锈钢材质的1角硬币。
世界各国货币都有自已的简写符号,人民币的简写符号为“¥”。
人民币国际货币符号为CNY。
有国际经济往来中,人民币简写为“RMB”。
第二章人民币分类从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后、根据不同时期政治、经济、科技、流通市场的需要,先后研制、发行了各种面额、不同图案、不同材质、不同功能、不同防伪技术、不同需求的主、辅币,可以从不同角度对人民币进行分类。
怎样直观辨别真假人民币?直观辨别人民币真伪的方法,可归纳为“一看、二摸、三听、四测”:一看”:一是看水印,把人民币迎光照看,10元以上人民币可在水印窗处看到人头像或花卉水印,5元纸币是满版古币水印。
二是看安全线,第四套人民币1990版50元、100元钞票在币面右侧有一条清晰的直线。
假币的“安全线”或是用浅色油墨印成,模糊不清,或是手工夹入一条银色塑料线,容易在币纸边缘发现未经剪齐的银白色线头。
第五套人民币的安全线上有微缩文字,假币仿造的文字不清晰,线条容易抽出。
三是看钞面图案色彩是否鲜明,线条是否清晰,对接线是否对接完好,无留白或空隙。
二摸”:由于5元以上面额人民币采取凹版印刷,线条形成凸出纸面的油墨道,特别是在盲文点、“中国人民银行”字样、第五套人民币人像部位等。
用手指抚摸这些地方,有较鲜明的凹凸感,较新钞票用手指划过,有明显阻力。
目前收缴到的假币是用胶版印刷的,平滑、无凹凸感。
“三听”:人民币纸张是特制纸,结实挺括,较新钞票用手指弹动会发出清脆的响声。
假币纸张发软,偏薄,声音发闷,不耐揉折。
“四测”:用简单仪器进行荧光检测,一是检测纸张有无荧光反映,人民币纸张未经荧光漂白,在荧光灯下无荧光反映,纸张发暗。
假币纸张多经过漂白,在荧光灯下有明显荧光反映,纸张发白发亮。
二是人民币有一到二处荧光文字,呈淡黄色,假人民币的荧光文字泽色不正,呈惨白色。
辨别新版人民币看白水印最方便新版在珠海发行南方网讯从9月1日开始,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正式在珠海各商业银行网点投放市场。
“我希望新版的人民币能有更多更容易防伪的特征,这样我们老百姓使用起来更方便。
”9月1日上午,在吉大某银行门前,市民吴先生看过银行新版人民币宣传画之后这样对记者说。
辨伪的三种好办法“通过白水印辨别真伪最方便,”中国人民银行珠海市中心支行货币金银科副科长李雄江告诉记者,新版人民币在目前为止除了一元的纸币外,其他都具备了白水印防伪特征,位置位于纸币正面左下方,图案就是纸币面额的阿拉伯数字,只需抬手仰光透视,就可以看到透光性很强的纸币面额数字字样。
真假人民币的四种简易鉴别方法一、真币对照法即将可疑币与真币进行对照,仔细观察两币之间在纸张、图案、油墨、水印、安全线等方面的差异。
真币的图案颜色协调,人像层次丰富,富有立体感,人物形象表情传神,色彩柔和亮丽;安全线牢固地与纸张粘合在一起,并有特殊的防伪标记;对印图案完整、准确,各种线条粗细均匀,只线、斜线、波纹线明晰、光洁。
真币印制精细,假币则必然与真币有不同或粗制滥造之处。
二、手感触摸法现行流通的纸币,元以上券别分别采用了凹印技术,可依靠手指反复触摸钞票的感觉来分别人民币的真伪。
人民币是采用特种原料,由专用抄造设备抄制的印钞专用纸张印制的,纸质坚挺有韧性,切币面主要图景、国徽、盲文及“中国人民银行”行名字样有明显的凹凸感。
假币则纸质松软、平滑无弹性。
三、水印观察法真币水印是在造纸过程中做在纸张中的,对光透视,真币水印层次丰富,立体感强,层次分明,灰度清晰,具有浮雕立体效果。
假币水印则是用印模盖上去的,或采用其他方法制作,假币一般平放即能看出水印,且水印无立体感,图象失真。
四、工具检测法就是借助一些简单工具或专用鉴别仪器进行钞票真伪识别的方法。
如借助放大镜来观察票面线条的清晰度,胶、凹印缩微文字等;也可将真币置于紫外光灯下,观察有色和无色荧光油墨印刷图案,纸张中有不规则分布的黄、蓝两色荧光纤维,票面颜色无刺眼现象,假币则出现刺眼的蓝白光,但用这种方法检测时,有时个别真币由于接触过肥皂粉或其他化学物品,也会有荧光反应;用磁性检测仪检测黑色横号码的磁性,真币在检测时检测仪会叫或灯亮,假币则无这种反应。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人民币真伪鉴别过程中,不能仅凭一点或几点可疑就草率判别真伪,还应考虑到钞票在流通过程中受到的诸多因素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后在确认。
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一、纸币票面缺少面积在20平方毫米以上的。
二、纸币票面裂口2处以上,长度每处超过5毫米的;裂口1处,长度超过10毫米的。
三、纸币票面有纸质较绵软,起皱较明显,脱色、变色、变形,不能保持其票面防伪功能等情形之一的。
人民币防伪特征研究及鉴别方法学院: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专业: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生姓名:马志宇班级学号:151082200011652015年12月摘要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15年11月2日起发行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在保持规格、主图案、主色调等与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对票面图案、防伪特征及其分布进行了调整,提高机读性能,采用了先进的公众防伪技术,使公众更易于识别真伪。
本文针对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结合2005年版100元纸币,从纸张、油墨、制版技术、印刷技术四个维度阐述人民币防伪特征研究及鉴别方法。
关键词:人民币;防伪;制版;印刷;鉴定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15年11月2日起发行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如下图),在保持规格、主图案、主色调等与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对票面图案、防伪特征及其分布进行了调整,提高机读性能,采用了先进的公众防伪技术,使公众更易于识别真伪[1]。
1. 新版100元纸币防伪技术和印制质量的改进和提升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在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的基础上,增加了防伪性能较高的光彩光变数字、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磁性全埋安全线等防伪特征,提升了人像水印等防伪性能,改变了原有的冠字号码字形并增加了竖号码。
根据防伪技术的新发展,取消了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lO0元的光变油墨面额数字、隐形面额数字、凹印手感线3项防伪特征。
总体来看,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集成应用的防伪技术更为先进,布局更为合理,防伪技术水平较2005年版100元纸币有明显提升[2]。
2. 纸张人民币钞纸是一种特殊的纸张,专门用来制造人民币,其与假钞的纸张主要区别在以下几个方面:2.1 纸质真币钞纸的主要成分是棉短绒和少量木浆,比一般的造纸原料贵重得多。
这种造纸原料配方,有着严格的固定比例。
如何鉴别第一套人民币的真伪
第一套人民币是我国解放初期发行的一种流通货币,由于历史原因和岁月沧桑,其真伪鉴别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介绍几种鉴别第一套人民币真伪的方法:
一、看纸。
第一套人民币使用带有波纹水印或五角星水印的钞纸,纸张刻度大、挺括。
初期制造的假币一般都是草纸或者普通的书写纸,容易毛糙、易造成整个票面模糊不清。
二、辨色。
一般假票套色不准,色彩与真票有着明显的差别。
装饰性花纹往往模糊不清,难以辨认,失真度大,票面和各种衬底花座颜色与真票差别较大。
三、看字。
假票容易出现笔画不清、扭曲变形,甚至底纹装饰文字不清晰、重叠的情况。
真票上的文字具有神韵,笔画清晰,不易变形。
四、看暗记。
第一套人民币发行的时候留下了暗记作为防伪用,假票多数没有暗记或非常模糊。
观察暗记时需要借助放大镜等工具。
五、看图案。
真第一套人民币一般都会有中国人民银行”之类的底纹。
假票正面的人物形象缺乏立体感,并且常易遗漏某些部位。
六、看票幅。
第一套人民币的票幅都有官方的数据,假票有时候会小一些或者大一些。
七、观察磨损褪色程度。
如果只褪色而无磨损或者仅磨损但是未褪色,就是假币。
综上所述,鉴别第一套人民币的真伪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细
心观察,必要时可以借助放大镜等工具。
同时,需要提醒的是,由于第一套人民币发行时间久远,真币也较为稀有,因此,购买时需要谨慎选择,以免上当受骗。
中国人民银行令〔2019〕第3号——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鉴别及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日期】2019.10.16•【文号】中国人民银行令〔2019〕第3号•【施行日期】2020.04.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货币政策正文中国人民银行令〔2019〕第3号《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鉴别及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已经2019年9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第1次行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20年4月1日起施行。
行长易纲2019年10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鉴别及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货币鉴别及假币收缴、鉴定行为,保护货币持有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办理存取款、货币兑换等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金融机构)鉴别货币和收缴假币,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和其授权的鉴定机构(以下统称鉴定单位)鉴定货币真伪,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货币是指人民币和外币。
人民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发行的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
外币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可存取、兑换的其他国家(地区)流通中的法定货币。
本办法所称假币是指不由国家(地区)货币当局发行,仿照货币外观或者理化特性,足以使公众误辨并可能行使货币职能的媒介。
假币包括伪造币和变造币。
伪造币是指仿照真币的图案、形状、色彩等,采用各种手段制作的假币。
变造币是指在真币的基础上,利用挖补、揭层、涂改、拼凑、移位、重印等多种方法制作,改变真币原形态的假币。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鉴别是指金融机构在办理存取款、货币兑换等业务过程中,对货币真伪进行判断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收缴是指金融机构在办理存取款、货币兑换等业务过程中,对发现的假币通过法定程序强制扣留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