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导游词模拟讲解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2.11 MB
- 文档页数:19
广东黄埔军校导游词5篇黄埔军校狭义上讲,应是1924年~1930年国民党在广东广州黄埔区长洲岛兴办的一所军校,校址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广东黄埔军校导游词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广东黄埔军校导游词5篇(一)黄埔军校旧址位于广州黄埔长洲岛,是大革命时期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建立的一所新型军事学校。
黄埔军校大部分建筑物于1938年被日军飞机炸毁。
1965年,做了一次较大修缮,基本恢复原貌。
1984年,建立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
现有军校正门、校本部、孙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东征烈士墓、北伐纪念碑、济深公园、教思亭等十几处建筑。
此外还有中山公园、仲恺公园、黄埔公园(又称中正公园)、济深公园;张之洞倡建的大坡地炮台、白鹤岗炮台;中国海军的黄埔军港等景点。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在中共和苏联帮助下,为培养军事干部于1924年6月创办。
军校群英荟萃,名将辈出,在中国近代史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黄埔军校旧址大门军校大门坐南向北,面临珠江,在牌坊门额上书有白底黑字的“陆军军官学校”横匾,是国民党元老谭延闿的手笔。
门前有两个哨岗,后面的两间房子是卫兵室。
大门内正面有一幢走马楼,称为校本部。
校本部是一座岭南祠堂式四合院建筑,两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即三条主要通道,四排房舍。
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相互对称。
四排房子之间以走廊连通,四周有围墙,建筑面积1060平方米。
大门西侧有一幢2层砖木结构楼房,原是教职员宿舍,因民国6年(1917年)孙中山曾在此憩宿,孙中山逝世后,改建为“纪念室”;1984年又改为“黄埔军校纪念馆”,陈列黄埔军校校史和孙中山在广东革命活动的照片。
在万松岭北麓,有东征阵亡将士墓。
此墓1925年动工,次年落成。
墓中埋葬了在两次东征等战役中阵亡的516名将士。
墓的西边是十七将校墓,为一座仿巴黎凯旋门式建造的建筑,上书“东征阵亡烈士纪功坊”。
黄埔军校旧址导游词精选5篇广州是国家三大综合性门户城市之一,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与北京、上海并称“北上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黄埔军校旧址导游词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学习。
黄埔军校旧址导游词1黄埔军校旧址位于广州黄埔长洲岛,是大革命时期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建立的一所新型军事学校。
黄埔军校大部分建筑物于1938年被日军飞机炸毁。
1965年,做了一次较大修缮,基本恢复原貌。
1984年,建立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
现有军校正门、校本部、孙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东征烈士墓、北伐纪念碑、济深公园、教思亭等十几处建筑。
此外还有中山公园、仲恺公园、黄埔公园(又称中正公园)、济深公园;张之洞倡建的大坡地炮台、白鹤岗炮台;中国海军的黄埔军港等景点。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在中共和苏联帮助下,为培养军事干部于1920___年6月创办。
军校群英荟萃,名将辈出,在中国近代史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黄埔军校旧址大门军校大门坐南向北,面临珠江,在牌坊门额上书有白底黑字的“陆军军官学校”横匾,是国民党元老谭延闿的手笔。
门前有两个哨岗,后面的两间房子是卫兵室。
大门内正面有一幢走马楼,称为校本部。
校本部是一座岭南祠堂式四合院建筑,两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即三条主要通道,四排房舍。
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相互对称。
四排房子之间以走廊连通,四周有围墙,建筑面积1060平方米。
大门西侧有一幢2层砖木结构楼房,原是教职员宿舍,因民国6年(1920___年)孙中山曾在此憩宿,孙中山逝世后,改建为“纪念室”;1984年又改为“黄埔军校纪念馆”,陈列黄埔军校校史和孙中山在广东革命活动的照片。
在万松岭北麓,有东征阵亡将士墓。
此墓1920___年动工,次年落成。
墓中埋葬了在两次东征等战役中阵亡的516名将士。
墓的西边是十七将校墓,为一座仿巴黎凯旋门式建造的建筑,上书“东征阵亡烈士纪功坊”。
广东黄埔军校导游词五篇黄埔军校狭义上讲,应是1924年~1930年国民党在广东广州黄埔区长洲岛兴办的一所军校,校址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广东黄埔军校导游词五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黄埔军校旧址位于广州黄埔长洲岛,是大革命时期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建立的一所新型军事学校。
黄埔军校大部分建筑物于1938年被日军飞机炸毁。
1965年,做了一次较大修缮,基本恢复原貌。
1984年,建立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
现有军校正门、校本部、孙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东征烈士墓、北伐纪念碑、济深公园、教思亭等十几处建筑。
此外还有中山公园、仲恺公园、黄埔公园(又称中正公园)、济深公园;张之洞倡建的大坡地炮台、白鹤岗炮台;中国海军的黄埔军港等景点。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在中共和苏联帮助下,为培养军事干部于1924年6月创办。
军校群英荟萃,名将辈出,在中国近代史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黄埔军校旧址大门军校大门坐南向北,面临珠江,在牌坊门额上书有白底黑字的“陆军军官学校”横匾,是国民党元老谭延闿的手笔。
门前有两个哨岗,后面的两间房子是卫兵室。
大门内正面有一幢走马楼,称为校本部。
校本部是一座岭南祠堂式四合院建筑,两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即三条主要通道,四排房舍。
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相互对称。
四排房子之间以走廊连通,四周有围墙,建筑面积1060平方米。
大门西侧有一幢2层砖木结构楼房,原是教职员宿舍,因民国6年(1917年)孙中山曾在此憩宿,孙中山逝世后,改建为“纪念室”;1984年又改为“黄埔军校纪念馆”,陈列黄埔军校校史和孙中山在广东革命活动的照片。
在万松岭北麓,有东征阵亡将士墓。
此墓1925年动工,次年落成。
墓中埋葬了在两次东征等战役中阵亡的516名将士。
墓的西边是十七将校墓,为一座仿巴黎凯旋门式建造的建筑,上书“东征阵亡烈士纪功坊”。
纪功坊的后面是入伍生和学生墓群,东边是一座单人墓——蔡光举烈士墓。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介绍上海黄埔军校的导游词范文两篇(精选)介绍上海黄埔军校的导游词一今天阳光明媚,晴空万里。
课室里洋溢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
今天同学们的心情都很兴奋,因为今天我们要进行外出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地点是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的黄埔军校和黄埔军事主题园。
过了许久,我们乘车来到了第一个目的地——黄埔军校。
陆军学校是1924年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协办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
一走到军校的大门,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块写着“陆军学校”的横匾,旁边是两棵参天大树,使人感到威武而严肃。
跨进大门,我们来到了校本部。
进入校本部,就像是走进了一栋古色古香的走马楼一般。
校本部是当年军校办公及部分学生住宿和学习的主要场所。
我们先去参观一楼的展馆。
一楼里开设了[黄埔群英馆]、[黄埔军校史迹展]等展馆。
我先去了挂满油画的黄埔群英馆参观。
群英馆里挂着的油画都画得十分逼真,有的威风凛凛,雄姿英发;有的士兵锁紧眉头,手举利箭,像是准备冲入战场似的,有的指挥官风姿绰约,精神抖擞,眼神里放射出想赢的迫望。
走出展厅,我们顺着漆木扶梯上了二楼。
校本部二楼是复原了孙中山,蒋先生的办公室,政治部,教授部,教练部,军需处,军医处等教室。
不管的学生宿舍还是老师办公室,摆设都无一不朴素简单。
校长办公室只有十来平方,除了两张桌子一个柜子就别无其他。
今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学生宿舍,一张张硬木板床拼在一起,床上只有一张薄薄的毛毯和一个硬枕头。
不管严寒还是酷暑,他们都只盖一张小毛毯,可见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你们试想一下,冰冷的硬板床,只盖着一张薄薄的毛毯是怎样的感觉。
参观完黄埔军校,我们就乘车去下一个地点——黄埔军事园。
我们吃完自带的午餐,便走到水上攀爬区玩。
水上攀爬区一共有四个绳索,我和同学选了第二个绳索玩。
我小心翼翼地上了绳索,手紧紧捉住两边的绳子,生怕掉入水中。
黄埔军校景点介绍
黄埔军校是20世纪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军事学院,也是中国现代军事运动的摇篮之一。
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黄埔军校对中国军事、政治和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纪念馆:军校内有黄埔军校纪念馆,展示了该校的历史、创始人孙中山先生的事迹以及学员的奋斗历程。
展品包括图片、文件、文物和实物等,生动展现了黄埔军校的发展历程。
2.校址建筑群:黄埔军校原址上保留了许多历史建筑,如礼堂、教学楼、宿舍和校门等。
这些建筑风格独特,展现了当时的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
3.校园环境:军校所在地的环境优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游客可以在校园内漫步,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底蕴。
4.纪念雕塑和标志性建筑:在校园内可能有一些纪念雕塑或标志性建筑,以纪念黄埔军校的历史和重要人物。
5.教育性参观:参观者可以通过导览或讲解了解黄埔军校的创办目的、培养的学员以及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孙中山思想及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等内容。
介绍上海黄埔军校的导游词秦二世胡亥不仅偏袒赵高,并且将李斯治罪,最后将李斯腰斩于咸阳,赵高升任丞相,由于他可以出入宫禁,特称“中丞相”。
黄埔是一块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宝地,早在一千多年前,黄埔就成为世界著名的商埠,曾几何时,世界各国的商船、鸦片战争的硝烟、近代战争的炮火都在黄埔烙下深深的印记;闻名世界的黄埔军校一代风云人物都在这里留下了非凡足迹。
下面为您推荐2篇关于介绍上海黄埔军校的导游词范文,赶紧一起来学习吧。
一年后,胡琏与黄维率由十一师扩编的十二兵团参加淮海战役,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胡琏爬上坦克逃生。
中途遇到大队解放军人马,竟无人注意这辆逆行的坦克。
黄维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同样是乘坐坦克,却因坦克抛锚而被俘。
介绍上海黄埔军校的导游词一今天阳光明媚,晴空万里。
课室里洋溢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
今天同学们的心情都很兴奋,因为今天我们要进行外出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地点是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的黄埔军校和黄埔军事主题园。
过了许久,我们乘车来到了第一个目的地——黄埔军校。
陆军军官学校是1924年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协办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
一走到军校的大门,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块写着“陆军军官学校”的横匾,旁边是两棵参天大树,使人感到威武而严肃。
跨进大门,我们来到了校本部。
进入校本部,就像是走进了一栋古色古香的走马楼一般。
校本部是当年军校办公及部分学生住宿和学习的主要场所。
我们先去参观一楼的展馆。
一楼里开设了[黄埔群英馆]、[黄埔军校史迹展]等展馆。
我先去了挂满油画的黄埔群英馆参观。
群英馆里挂着的油画都画得十分逼真,有的军官威风凛凛,雄姿英发;有的士兵锁紧眉头,手举利箭,像是准备冲入战场似的,有的指挥官风姿绰约,精神抖擞,眼神里放射出想赢的迫望。
走出展厅,我们顺着漆木扶梯上了二楼。
校本部二楼是复原了孙中山,蒋介石的办公室,政治部,教授部,教练部,军需处,军医处等教室。
不管的学生宿舍还是老师办公室,摆设都无一不朴素简单。
介绍上海黄埔军校导游词介绍上海黄埔军校的导游词秦二世胡亥不仅偏袒赵高,并且将李斯治罪,最后将李斯腰斩于咸阳,赵高升任丞相,由于他可以出入宫禁,特称“中丞相”。
黄埔是一块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宝地,早在一千多年前,黄埔就成为世界著名的商埠,曾几何时,世界各国的商船、鸦片战争的硝烟、近代战争的炮火都在黄埔烙下深深的印记;闻名世界的黄埔军校一代风云人物都在这里留下了非凡足迹。
下面为您推荐2篇关于介绍上海黄埔军校的导游词范文,赶紧一起来学习吧。
一年后,胡琏与黄维率由十一师扩编的十二兵团参加淮海战役,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胡琏爬上坦克逃生。
中途遇到大队解放军人马,竟无人注意这辆逆行的坦克。
黄维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同样是乘坐坦克,却因坦克抛锚而被俘。
介绍上海黄埔军校的导游词一今天阳光明媚,晴空万里。
课室里洋溢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
今天同学们的心情都很兴奋,因为今天我们要进行外出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地点是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的黄埔军校和黄埔军事主题园。
过了许久,我们乘车来到了第一个目的地——黄埔军校。
陆军军官学校是1924年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协办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
一走到军校的大门,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块写着“陆军军官学校”的横匾,旁边是两棵参天大树,使人感到威武而严肃。
跨进大门,我们来到了校本部。
进入校本部,就像是走进了一栋古色古香的走马楼一般。
校本部是当年军校办公及部分学生住宿和学习的主要场所。
我们先去参观一楼的展馆。
一楼里开设了[黄埔群英馆]、[黄埔军校史迹展]等展馆。
我先去了挂满油画的黄埔群英馆参观。
群英馆里挂着的油画都画得十分逼真,有的军官威风凛凛,雄姿英发;有的士兵锁紧眉头,手举利箭,像是准备冲入战场似的,有的指挥官风姿绰约,精神抖擞,眼神里放射出想赢的迫望。
走出展厅,我们顺着漆木扶梯上了二楼。
校本部二楼是复原了孙中山,蒋介石的办公室,政治部,教授部,教练部,军需处,军医处等教室。
不管的学生宿舍还是老师办公室,摆设都无一不朴素简单。
黄埔军校导游:跟着驴迹导游,走进黄埔军校广州市东南郊20多公里的黄埔长洲岛“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为培养军事干部,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建立的一座军校,史称“黄埔军校”。
中共十大元帅中的五位和十员大将中的四位曾在这里学习和任教,国民党绝大部分高级将领也是从这里开始他们的军旅生涯。
黄埔军校被誉为中国的西点军校。
近日,笔者带上近日广州骇特公司研发的新型高科技智能电子产品——智能手机导游APP“驴迹导游”前往黄埔军校参观。
上午从广州出发,半个多小时到了鱼珠码头。
坐上渡船,跨过宽阔的珠江,十多分钟之后登上了长州岛。
已踏入小岛,手机导游突然响起了码头的介绍,看来这驴迹电子导游还真名不虚传,GPS定位非常准确。
转过几条弯曲的小巷,掩映在绿荫之中的黄埔军校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听着驴迹导游的讲解,了解着这军校大门,风格非常简约,即没有华丽的装饰,也没有玉雕石琢,而且不是高大壮观,只有洁白的粉墙上连着凯旋门式的尖顶,大大方方地挂上一块题写着“陆军军官学校”的牌匾。
匾上的字体苍劲有力,同时又让人感到十分朴实,据说是清末才子、国民党元老谭延岂先生所书。
这块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匾我几十年前就已熟悉,因为高中历史课本上就有它的照片,现在终于看到了实物。
门前有两个哨岗,后面的两间房子是卫兵室。
大门两旁原挂有一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现对联已移至侧边两小屋墙上。
校门两边的白色墙上仍有孙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大字。
安静地从大门鱼贯而入,在二门右侧的墙壁上,挂着蒋介石手书的“亲爱精诚”校训。
二门门口也挂着一副对联:“杀尽敌人方罢手,完成革命始回头”。
对联言简意深,令人油然而生征战沙场的豪情。
驴迹导游讲解说到当时在黄埔军校里,到处都张贴着这种宣传革命、鼓舞士气的对联,使人一进军校就强烈感受到它的革命激情。
跟随着电子导游,进了二门就是校本部。
这是一座岭南祠堂式四合院建筑,日字形的二层砖木结构,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相互对称。
黄埔军校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参加广州黄埔军校之旅,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我们的游览线路是【在途中】-【在大门处】-【校本部大门】-【政治部】-【校长办公厅】-【校长会客厅】-【校本部展览室】-【孙中山“故居”】-【孙总理纪念碑前】-【军校俱乐部】-【军校游泳池】-【东征烈士墓园】黄埔军校,是中国军事家的摇篮,是国民革命的圣地。
它与美国的西点军校,英国的皇家军事学院,俄国伏龙芝军事学院堪称世界四大著名军校。
不仅这样,这里名将辈出,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中的叶剑英、聂荣臻、陈毅、徐向前和林彪,解放军首批授衔的十大将军中的陈赓,许光达和罗瑞卿,还有周总理、左权、李济深和陈诚等都是出自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政府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的军事政治学校。
1924年6月16日举行开学典礼,孙中山在开学演讲中提出“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作为办校宗旨。
军校在长洲岛共办了7期,1930年迁往南京,后又迁往成都和台湾。
各位游客,请看门匾上写着“陆军军官学校”六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这是国民党元老谭延闿的手笔。
这是军校早期的名称,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军校曾几次改名,其实都没有真正挂过“黄埔军校”四个字的门匾。
只因校址首选广州黄埔长洲岛,所以人们通常称它为“黄埔军校”。
这里有两个哨岗,后面的是两间卫兵室。
请大家再看着墙上的这幅对联“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这是孙中山的遗训。
大门后的建筑称为校本部。
它原作清末广东陆军小学堂,由两广总督张之洞创办。
很可惜,这里在1938年遭到日机的轰炸,荡然无存。
1998年5月初,广州市政府决定重建校本部,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于同年11月12日的孙中山诞辰130周年之际落成,重现昔日风貌。
请大家随我进重建的黄埔军校校本部内参观吧。
校本部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是两层砖木结构,三条主要通道,四排房舍。
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且相互对称。
广州黄埔军校旧址讲解线索:【在途中】--【在大门处】--【校本部大门】--【政治部】--【校长办公厅】--【校长会客厅】--【校本部展览室】--【孙中山“故居”】--【孙总理纪念碑前】--【军校俱乐部】--【军校游泳池】--【东征烈士墓园】【在途中】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政府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的军事政治学校。
它与美国的西点军校,英国的皇家军事学院、俄国伏龙芝军事学院堪称世界四大著名军校。
1924年6月16日举行开学典礼,在长洲岛办了7期,1930年迁往南京,后又迁往成都和台湾。
(③黄埔军校是一所什么性质的学校?它在世界军校中有何显赫地位?请扼要介绍其校史。
)有人说,黄埔军校是中国军事家的摇篮,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中国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黄埔军校师生曾担任过重要的角色,在中国解放军的“十位元帅”中就有五位出自黄埔军校,他们是叶剑英、聂荣臻、陈毅、徐向前和林彪。
解放军首批授衔的十位大将中也有三位出自黄埔军校,他们是陈庚、许光达和罗瑞卿.而在国民党军队中,出自黄埔军校的著名将领也有李济深、杜聿明、胡宗南、邓演达、宋希濂和陈诚等。
(②为什么说黄埔军校是中国军事家的摇篮?)又有人说,中国现代战争是黄埔军校师生自己打自己。
这虽然是简单了一些,但从战争双方国共两党的主要将领看,也不是全无道理的。
这些历史事实使军校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因此,近年来到军校参加研究的人除了青少年学生之外,海内外各界人士都有不少。
每天到这里来的旅游团络绎不绝。
【在大门处】现在我们来了军校的大门口,大家看大门门匾上写着“陆军军官学校”六个苍劲大字,这就是军校早期的名称,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军校曾几次改名,其实都没有真正挂过“黄埔军校”四个字的门匾。
只是因校址首选广州黄埔长洲岛,所以人们通称它为“黄埔军校”。
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军校?因为自他发动国民革命以来,由于还没有一支忠于革命的军队,致使革命二十多年来屡遭失败。
广州黄埔军校旧址导游词文档6篇Guide words of the former site of Huangpu Military Academy in Guangzhou编订:JinTai College广州黄埔军校旧址导游词文档6篇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广东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广州黄埔军校旧址导游词文档2、篇章2:广州黄埔军校旧址导游词文档3、篇章3:广州黄埔军校旧址导游词文档4、篇章4:广州黄埔军校导游词文档5、篇章5:广州黄埔军校导游词文档6、篇章6:广州黄埔军校导游词文档广州是国家三大综合性门户城市之一,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与北京、上海并称“北上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下面是小泰为大家整理的广州黄埔军校旧址导游词,欢迎参考!篇章1:广州黄埔军校旧址导游词文档黄埔军校旧址位于广州黄埔长洲岛,是大革命时期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建立的一所新型军事学校。
黄埔军校大部分建筑物于1938年被日军飞机炸毁。
1965年,做了一次较大修缮,基本恢复原貌。
1984年,建立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
现有军校正门、校本部、孙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东征烈士墓、北伐纪念碑、济深公园、教思亭等十几处建筑。
此外还有中山公园、仲恺公园、黄埔公园(又称中正公园)、济深公园;张之洞倡建的大坡地炮台、白鹤岗炮台;中国海军的黄埔军港等景点。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在中共和苏联帮助下,为培养军事干部于1920xx年6月创办。
军校群英荟萃,名将辈出,在中国近代史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黄埔军校旧址大门军校大门坐南向北,面临珠江,在牌坊门额上书有白底黑字的“陆军军官学校”横匾,是国民党元老谭延闿的手笔。
广东黄埔军校导游词5篇黄埔军校狭义上讲,应是1924年~1930年国民党在广东广州黄埔区长洲岛兴办的一所军校,校址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广东黄埔军校导游词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广东黄埔军校导游词5篇(一)黄埔军校旧址位于广州黄埔长洲岛,是大革命时期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建立的一所新型军事学校。
黄埔军校大部分建筑物于1938年被日军飞机炸毁。
1965年,做了一次较大修缮,基本恢复原貌。
1984年,建立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
现有军校正门、校本部、孙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东征烈士墓、北伐纪念碑、济深公园、教思亭等十几处建筑。
此外还有中山公园、仲恺公园、黄埔公园(又称中正公园)、济深公园;张之洞倡建的大坡地炮台、白鹤岗炮台;中国海军的黄埔军港等景点。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在中共和苏联帮助下,为培养军事干部于1924年6月创办。
军校群英荟萃,名将辈出,在中国近代史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黄埔军校旧址大门军校大门坐南向北,面临珠江,在牌坊门额上书有白底黑字的陆军军官学校横匾,是国民党元老谭延闿的手笔。
门前有两个哨岗,后面的两间房子是卫兵室。
大门内正面有一幢走马楼,称为校本部。
校本部是一座岭南祠堂式四合院建筑,两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即三条主要通道,四排房舍。
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相互对称。
四排房子之间以走廊连通,四周有围墙,建筑面积1060平方米。
大门西侧有一幢2层砖木结构楼房,原是教职员宿舍,因民国6年(1917年)孙中山曾在此憩宿,孙中山逝世后,改建为纪念室;1984年又改为黄埔军校纪念馆,陈列黄埔军校校史和孙中山在广东革命活动的照片。
在万松岭北麓,有东征阵亡将士墓。
此墓1925年动工,次年落成。
墓中埋葬了在两次东征等战役中阵亡的516名将士。
墓的西边是十七将校墓,为一座仿巴黎凯旋门式建造的建筑,上书东征阵亡烈士纪功坊。
纪功坊的后面是入伍生和学生墓群,东边是一座单人墓蔡光举烈士墓。
军校群英荟萃,名将辈出,在中国近代史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黄埔军校旧址大门军校大门坐南向北,面临珠江,在牌坊门额上书有白底黑字的"陆军军官学校"横匾,是国民党元老谭延闿的手笔。
门前有两个哨岗,后面的两间房子是卫兵室。
大门内正面有一幢走马楼,称为校本部。
校本部是一座岭南祠堂式四合院建筑,两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即三条主要通道,四排房舍。
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相互对称。
四排房子之间以走廊连通,四周有围墙,建筑面积1060平方米。
大门西侧有一幢2层砖木结构楼房,原是教职员宿舍,因民国6年1920年孙中山曾在此憩宿,孙中山逝世后,改建为"纪念室";1984年又改为"黄埔军校纪念馆",陈列黄埔军校校史和孙中山在广东革命活动的照片。
在万松岭北麓,有东征阵亡将士墓。
此墓1920年动工,次年落成。
墓中埋葬了在两次东征等战役中阵亡的516名将士。
墓的西边是十七将校墓,为一座仿巴黎凯旋门式建造的建筑,上书"东征阵亡烈士纪功坊"。
纪功坊的后面是入伍生和学生墓群,东边是一座单人墓----蔡光举烈士墓。
校园南面,有教思亭和北伐纪念碑。
纪念碑高7米多,为纪念1920年北伐中阵亡的将士而建。
广州黄埔军校导游词2 狭义上讲黄埔军校应是1920年~1930年国民党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兴办的一所军校,当时校名:quot;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quot;。
广义上讲黄埔军校即是1920年以后,国民党及中华民国政府兴办的各个军事学校。
黄埔军校,全名为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
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原址设于中国大陆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第六期有武汉分校,军校在1920年由中国国民党创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
《广州黄埔军校旧址导游词范文.doc》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旅游从业人员,时常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daoyouci/3092681.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00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