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设计第14讲LED灯具光学
- 格式:ppt
- 大小:14.19 MB
- 文档页数:112
LED光源的光学设计
LED光源的一次光学设计
每一个LED光源都有一个特定的光强分布特性,即配光曲线,我们称这个过程叫一次光学设计。
大多数情况下,LED光源的配光曲线为朗伯型,即发角强度随角度变化呈余弦分布:
其它几种比较常见的LED光源一次配光:
LED光源的一次配光与二次光学设计之间的相互配合是非常关键的,为方便二次光源透镜的设计将尽可能使用不会改变原始芯片出光规律的光源,即出光特性为朗波型的LED光源。
LED光源的二次光学设计
一般情况下,LED光源的本身的出光角度和光强分布不能满足特性情况下的应用条件,所以有必要进行二次配光来改变光源的光线输出,来达到实际的应用要求。
二次光学设计的主要作用通常为以下三种类型:
1. 分散:把LED光源发出来的光线分散,以形成更大的角度以达到在接收屏(平面)形成更均匀的光斑(如顶棚灯,直射式电视背光透镜等)。
2. 汇聚:把LED光源的光线聚集到更小的范围内,以提高中心发光强度(如投射灯,舞台灯等)。
光学人生
= lm_optical =。
LED照明光学设计为了满足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传统的道路照明灯具往往采用耗电200瓦以上含水银的灯泡。
相比之下,到2009年,市场上发光二极管(LED)的光学效率已经超过了100lm/W,这意味着采用LED作光源的路灯,其耗电量将会大大的减少。
由于LED的超长寿命、不含汞和节能的特性,采用LED作光源的路灯来取代传统的LPS(低压钠灯)或MH(金属卤化物灯)是很好的选择。
目前,LED路灯在世界上各个国家都进行了测试。
为了解决能源紧缺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LED路灯在一些地方已经实用化,其中中国、北美以及欧洲的一些地区和都市的政府进行了积极的推广。
由于市场上出厂的LED大部分都是呈郎伯型(Lambertian distribution)分布,中心光强比较强,而且是对称的圆形光斑分布,不能直接用于道路照明。
为了满足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LED路灯需要进行二次光学设计,以产生一个长方形、均匀分布的光斑,其配光曲线需要呈蝙蝠翼的形状。
另外,光学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LED路灯的效率,有的LED路灯加上了设计不好的二次透镜之后,有些光在透镜里面多次反射后损耗掉了或者是不能配到有效的区域,有些二次透镜虽然光斑形状和均匀度都可以,但出光效率却降低了将近一半。
还有,光学设计的好坏也均定了LED路灯有无眩光,有的设计得不好的透镜,虽然也可以产生一个长方形、均匀分布的光斑,配光曲线也可以呈蝙蝠翼,但由于没有采用截光设计,导致沿道路方向75~90范围的出射光还是很多,这样就会给远处的车辆或行人造成眩光。
好的光学设计应充分利用LED光源面积小这一优点,充分考虑光的利用率,将所有从LED芯片发出的光都分配到路面上,形成一个均匀度好、无眩光、配光曲线呈蝙蝠翼的光斑。
本文将基于这些因素来探讨LED道路照明系统的光学系统设计及发展趋势。
提供LED照明精准的自由曲面配光设计QQ 277581880Email: caicaichangchang@。
LED照明光学系统设计解读首先,光学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光束的控制。
光束的控制涉及到光线的聚焦和扩散,通过合适的透镜设计和反射镜安置,可以实现不同的光束角度和光强分布。
例如,对于室内照明,为了使得整个空间都能够得到均匀的照明,可以设计出广角的光束分布,通过透镜的扩散效果将光线辐射到更大的范围内;而对于厨房等需要集中照明的场所,可以设计出狭角的光束分布,使得光线更为集中。
其次,光学系统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光线的散射效果。
光线的散射主要通过透明材料来实现,如漫反射镜或者散射罩的使用。
通过合适的表面处理和材料选择,可以使光线在出光区域内均匀分布,减少光斑和光直接炫光的问题,增强照明效果的质量。
同时,通过控制材料的散射角度,可以避免光线遗漏,提高能源利用率。
此外,光学系统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光效的问题。
光效是指照明产品所发出的光线中真正被利用到照明作用的百分比。
为了提高光效,需要首先注意光源的选择。
LED作为一种高光效的照明光源,已经在照明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次,在光学系统设计中,可以通过透镜和反射镜的设计来提高光效。
透镜的设计可以减少光线的反射和衍射现象,提高光线的传输效率;反射镜的设计可以将反射光线重新聚焦,增加光线的利用率。
此外,还可以通过优化光线的传输路径来减少光线损失,提高光效。
最后,光学系统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实际应用的要求。
不同的应用场景对于照明产品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室内照明、室外照明、景观照明等。
每个场景对于光束的形状、光强分布、颜色温度等都有不同的要求。
因此,在光学系统设计中需要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综上所述,LED照明光学系统设计是为了实现良好的照明效果,在光束控制、光散射、光效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设计。
通过合适的透镜和反射镜的设计,可以实现光束的聚焦和扩散;通过适当的散射材料的选择和表面处理,可以实现光线的均匀分布和减少光斑和光直接炫光的问题;通过优化光效和光线传输路径,可以提高光效和能源利用率;最后,根据实际应用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以满足用户需求。
led光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LED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光学领域的应用。
2. 掌握LED的光学特性,如亮度、色温、色坐标等概念。
3. 掌握LED的光谱分布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LED光学性能,评估其在不同应用场景的适用性。
2. 能够通过实验操作,测试LED的光学参数,并优化LED照明系统。
3. 能够运用创新思维,设计简单实用的LED光学应用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LED光学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光学领域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LED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优势。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他们能够在项目实践中相互支持、共同成长。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LED光学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环保理念,为我国LED光学领域的发展储备人才。
二、教学内容1. LED基础知识:介绍LED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LED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
教材章节:《LED技术与应用》第一章2. LED光学特性:讲解亮度、色温、色坐标等概念,分析LED光谱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教材章节:《LED技术与应用》第二章3. LED应用案例:分析LED在照明、显示屏、汽车照明等领域的应用,探讨其优缺点。
教材章节:《LED技术与应用》第三章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LED光学参数测试,优化照明系统,设计LED光学应用方案。
教材章节:《LED技术与应用》第四章5. 创新设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性设计,提升LED光学应用的效果。
教材章节:《LED技术与应用》第五章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LED基础知识学习第二周:LED光学特性学习第三周:LED应用案例分析第四周:实践操作(含实验报告撰写)第五周:创新设计(含成果展示)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LED照明系统的光学设计与照度分布分析近年来,随着LED照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LED照明系统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照明系统,成为新时代的主流照明方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LED照明系统的光学设计和照度分布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LED照明系统的光学设计LED照明系统的光学设计是指在满足照明需求的前提下,对LED光源进行光学设计,使得光线能够均匀地照射到照明区域。
其中,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LED光源的性能参数在进行光学设计之前,需要了解LED光源的性能参数,如发光效率、颜色温度、色彩还原指数、光滑度等,以便对LED光源进行合理的选择。
2.确定照度需求和照射角度照度需求是指照明区域所需要的光强度大小,而照射角度是指LED光源所照射的范围,一般分为散射角度和聚光角度。
在确定照度需求和照射角度的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残光的问题。
3.设计反射镜和透镜反射镜和透镜是LED照明系统中的重要元件,它们能够有效控制光线的传播和照射范围。
在进行反射镜和透镜的设计时,需要考虑光程、光强、反射率等因素。
二、照度分布分析照度分布分析是指对LED照明系统的照度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其照度分布情况是否满足照明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照度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和分析。
1.照度分布图照度分布图是反映LED照明系统照度分布情况的图形化表达方式,可以准确地显示不同区域的照度强度情况。
在进行照度分布图绘制前,需要先测量照度值,然后通过计算处理,得出相应的照度分布图。
2.照度不均匀度照度不均匀度是指在同一照明区域内,各点照度值之间的差异程度,其值越小则表示照度分布越均匀。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将照度不均匀度控制在10%以内,以确保照明质量。
三、总结LED照明系统的光学设计和照度分布分析是提高LED照明系统照明质量和能效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LED光源的性能参数进行了解,确定照度需求和照射角度,并进行反射镜和透镜的设计,能够有效地控制光线的传播和照射范围。
LED照明光学系统设计解读LED照明光学系统设计是指通过优化LED光源的光学器件和光学结构,实现高效、均匀的光照分布和良好的照明效果的过程。
LED照明光学系统设计对于提高LED照明的亮度、能效、色温的一致性以及可靠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光源封装、光学透镜和反射杯、光学设计及照明效果等方面详细解读。
首先,光源封装是LED照明光学系统设计的基础。
光源的封装设计直接影响LED照明的亮度和能效。
高质量的封装材料和良好的封装工艺可以提高光源的光输出效率,并增加热散发。
同时,合理的封装设计可以有效控制光源的辐射角度和光照分布,实现良好的光照均匀性。
其次,光学透镜和反射杯是LED照明光学系统设计中常用的光学器件。
光学透镜的设计可以实现光束的聚光、散射和光线的整形等功能,从而控制光照的角度、亮度和分布。
反射杯主要通过反射作用,将光束从LED光源中折射出来,实现光的集中和扩散。
优化透镜和反射杯的结构和材料选择,可以减小光损耗、提高光透过率和控制光照角度,从而达到更高的照明效果和节能目标。
光学设计是LED照明光学系统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光学设计通过光学模拟软件和实验测试手段,对照明光源、光学器件和光学结构进行合理的布置和调整,以实现最佳的光学效果。
光学设计的参数包括光源的位置、光束的角度、透镜的形状和材料等。
通过合理调整这些参数,可以实现均匀的光照分布和较高的亮度,并避免光照的盲点和温差。
最后,照明效果是衡量LED照明光学系统设计优劣的重要指标。
优秀的LED照明光学系统设计应该能够实现不同场景下的光照需求,包括光照的均匀性、亮度、色温和色彩还原指数等。
高质量的照明效果可以提高用户的舒适感和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减少眩光、防止光污染、降低能耗和延长LED照明产品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LED照明光学系统设计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光源封装、光学器件的优化、光学设计的合理布置以及良好的照明效果等都是实现高效、均匀照明的关键要素。
led光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LED光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通过学习,学生应能:1.描述LED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2.解释LED的光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3.分析LED的光效、色温和显色指数等关键参数。
4.设计和优化LED照明系统。
5.探讨LED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和前景。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应:1.掌握使用相关仪器和软件进行LED光学性能测试和分析的能力。
2.能够进行基本的LED照明系统设计和优化。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我们期望学生:1.认识LED技术在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对LED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LED的基本原理、光学特性、性能测试与分析、照明系统设计等。
具体安排如下:1.第四章:LED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包括LED的工作原理、类型和特性。
2.第五章:LED的光学特性,包括光效、色温和显色指数等。
3.第六章:LED性能测试与分析,包括测试方法和仪器。
4.第七章:LED照明系统设计,包括设计原则和实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原理和概念。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LED照明的应用。
3.实验法:让学生亲自操作,进行LED性能测试和照明系统设计。
四、教学资源我们将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LED光学基础》等相关书籍。
2.多媒体资料:PPT、视频、实验操作演示等。
3.实验设备:LED测试仪器、照明系统设计工具等。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我们期望能够更好地支持教学内容的传授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
作业包括练习题和实验报告,用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考试包括期中和期末考试,用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客观、公正,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LED的光学介绍导读: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光的特性和行为,包括光与物体的相互作用、用光仪器和测光仪器的构建。
标签:LED照明光学设计光谱光强LIDC2. LED 光学2.1 介绍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光的特性和行为,包括光与物体的相互作用、用光仪器和测光仪器的构建。
灯具是一种用来改变光源光分布、使光漫射或者改变光谱成分的装置,实现这一目的需要使用为特定光源设计制造的光学元件(反射器、漫射器、透镜等)和辅助部件(插座、引线、启辉器、镇流器等)。
灯具中还包含用来固定和保护光源及线路附件的部分。
图2.1.1:简化的LED灯具功能组合光学元件光学元件的主要功能是改变光源光通量强度分布和(或)使光漫射、改变其光谱成分。
不同几何结构的光学元件能产生不同的光强分布曲线(LIDC)。
使用光学元件的目的:改变光源光通量的分布,规束它或者打散它;减少观察者能够感受到的一定角度内的亮度–限制眩光;改变光源发射的光谱–滤光。
光强分布曲线——LIDC近似点光源在各方向的光强度进行测量,用矢量在以光源为中心的空间中加以标注,再将各个矢量的终点连接,就能得到该平面的光亮度表面(注:这是一个3D表面)。
在计算中,通常只需要知道3D表面中几个特定截面的数值分布就够了,这些截面通常都是通过光源中心的。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极坐标下的光强分布曲线。
图2.1.2:标准(EN13032-1)光强分布曲线截面体系。
LIDC通常显示在一个通过光源或灯具中心的平面上。
最常用的光束面是C-γ(注:意即我们常说的C平面),它的轴线垂直于灯具的主出光面。
制作光强分布曲线图时,光强度值统一按1000lm的光源光通量来表示,这是为了使灯具的光强分布曲线不受所用光源的光通量的影响。
照明空间要求使用不同的配光曲线来达到特定应用或视觉作业的标准(见图2.1.3和2.1.4)。
以下是一些有着不同光学元件的灯具,他们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的需求。
图2.1.3:光强分布曲线的基本形状图2.1.4:光强分布曲线的基本方向光学元件的效率—— LOR(Luminaire Output Ratio)公式如下:光学元件的效率等于灯具光通量和所有光源的总光通量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