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厂区总平面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7
工业厂区总平面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93的第九章2012-05-17 14:33:58| 分类:默认分类|字号大中小订阅第9. 0. 1条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宜列出下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其计算方法应符合附录二的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规定。
一、厂区用地面积(平方米);(而不是项目用地面积等等)二、建筑物、构筑物用地面积(平方米);三、建筑系数(%);(而非建筑密度)四、铁路长度(KM);(这个大部分项目都用不上了)五、道路及广场用地面积(平方米);六、绿化占地面积(平方米);七、绿地率(%);(而非绿化率)八、土石方工程量(立方米)。
(基本没有见到过有这个指标的)第9. 0. 2条分期建设的工业企业,在总平面设计中除应列出本期工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外,有条件时,还应列出近期或远期工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与厂区分开的单独场地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分别计算。
第9. 0. 3条改建、扩建的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除列出本规范第9. 0.1条所规定的指标外,还宜列出企业原有有关的技术经济指标。
局部或单项改建、扩建工程的总平面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可视具体情况决定。
附录二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规定一、厂区用地面积:系指厂区围墙内用地面积,应按围墙中心线计算。
二、建筑物、构筑物用地面积应按下列规定计算:1.新设计的,按建筑物、构筑物外墙建筑轴线计算。
2.现有的,按建筑物、构筑物外墙皮尺寸计算。
3.圆形构筑物及挡土墙,按实际投影面积计算4.设防火提的贮罐区,按防火堤轴线计算;未设防火堤的贮罐区,按成组设备的最外边缘计算。
5.球罐周围有铺砌场地时,按铺砌面积计算。
6.栈桥按其投影长宽乘积计算。
三、露天设备用地面积:独立设备应按实际用地面积计算;成组设备应按设备场地铺砌范围计算,但当铺砌场地超出设备基础外缘1. 2m时,只计算至设备基础外缘1. 2m处。
第四节建设工程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工业建筑设计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工业厂区总平面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1.建筑密度指标建筑密度指标是指厂区内建筑物、构筑物、各种堆场的占地面积之和与厂区占地面积之比,它是工业建筑总平面团}中比较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反映总平面设计中,用地是否合理紧凑。
其表达式为:2.土地利用系数土地利用系数指厂区的建筑物、构筑物、各种堆场、铁路、道路、管线等的占地面积之和与厂区占地面积之比,它比建筑密度更能全面反映厂区用地是否经济合理的情况。
其表达式为:3.绿化系数(二)单项工业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单项工业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除占地(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体积指标外,还考虑以下指标:(1)生产面积、辅助面积和服务面积之比;(2)单位设备占用面积;(3)平均每个工人占用的生产面积。
二、居住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一)适用性指标1.居住面积系数( K )2.辅助面积系数( K l )使用面积也称作有效面积。
它等于居住面积加上辅助面积。
辅助面积系数 K1,一般在 2在20~27%之间。
3.结构面积系数( K2 )结构面积系数,反映结构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一般在 20 %左右。
4.建筑周长系数( K’)建筑周长系数,反映建筑物外墙周长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
5.每户面宽6.平均每户建筑面积7.平均每户居住面积8.平均每人居住面积9.平均每户居室及户型比10.通风主要以自然通风组织的通畅程度为准。
评价时以通风路线短直、通风流畅为佳;对角通风次之;路线曲折、通风受阻为差。
11.保温隔热根据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指标来评价。
12.采光居住建筑的采光面积,应保证居室有适宜的阳光和照度。
采光面过小,不仅不符合卫生要求,而且视觉、感觉上也感到不适;但若窗口面积过大,对隔声、隔热、保温也是不利的。
(二)经济性指标1.工期期指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全部日历天数。
评价工期应以法定的定额工期(或计算工期)为标准。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356号现批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187-2012,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0.12(1)、3.0.13、3.0.14(1、2、3、4、5 、6、7、8、11)、4.6.2(3、4)、4.6.4、5.6.5(3)、8.1.7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〇一二年三月三十日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1 总则1.0.1为贯彻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统一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生产安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布置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及扩建工业企业的总平面设计。
1.0.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必须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因地制宜,合理布置,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1.0.4改建、扩建的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必须合理利用、改造现有设施,并应减少改建、扩建工程施工对生产的影响。
1.0.5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工业企业Industrial Enter prise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
2.0.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General Layout Design o f Indu strial Enterprises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工程建设标准,工艺要求及物料流程,以及建厂地区地理、环境、交通等条件,合理的选定厂址,统筹处理场地和安排各设施的空间位置,系统处理物流、人流、能源流和信息流的设计工作。
2.0.3厂址选择Plant Site Selectio n为拟建的工业企业选择既能满足生产需要,又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场所的工作。
第四节建设工程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工业建筑设计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工业厂区总平面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1.建筑密度指标建筑密度指标是指厂区内建筑物、构筑物、各种堆场的占地面积之和与厂区占地面积之比,它是工业建筑总平面团}中比较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反映总平面设计中,用地是否合理紧凑.其表达式为:2.土地利用系数土地利用系数指厂区的建筑物、构筑物、各种堆场、铁路、道路、管线等的占地面积之和与厂区占地面积之比,它比建筑密度更能全面反映厂区用地是否经济合理的情况。
其表达式为:3.绿化系数(二)单项工业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单项工业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除占地(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体积指标外,还考虑以下指标:(1)生产面积、辅助面积和服务面积之比;(2)单位设备占用面积;(3)平均每个工人占用的生产面积。
二、居住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一)适用性指标1.居住面积系数( K )2.辅助面积系数( K l )使用面积也称作有效面积.它等于居住面积加上辅助面积。
辅助面积系数 K1,一般在 2在20~27%之间。
3.结构面积系数( K2 )结构面积系数,反映结构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一般在 20 %左右。
4.建筑周长系数( K’)建筑周长系数,反映建筑物外墙周长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5.每户面宽6.平均每户建筑面积7.平均每户居住面积8.平均每人居住面积9.平均每户居室及户型比10.通风主要以自然通风组织的通畅程度为准。
评价时以通风路线短直、通风流畅为佳;对角通风次之;路线曲折、通风受阻为差。
11.保温隔热根据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指标来评价。
12.采光居住建筑的采光面积,应保证居室有适宜的阳光和照度。
采光面过小,不仅不符合卫生要求,而且视觉、感觉上也感到不适;但若窗口面积过大,对隔声、隔热、保温也是不利的.(二)经济性指标1.工期期指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全部日历天数.评价工期应以法定的定额工期(或计算工期)为标准。
工业厂区总平面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93的第九章2012-05-17 14:33:58| 分类:默认分类|字号大中小订阅第9. 0. 1条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宜列出下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其计算方法应符合附录二的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规定。
一、厂区用地面积(平方米);(而不是项目用地面积等等)二、建筑物、构筑物用地面积(平方米);三、建筑系数(%);(而非建筑密度)四、铁路长度(KM);(这个大部分项目都用不上了)五、道路及广场用地面积(平方米);六、绿化占地面积(平方米);七、绿地率(%);(而非绿化率)八、土石方工程量(立方米)。
(基本没有见到过有这个指标的)第9. 0. 2条分期建设的工业企业,在总平面设计中除应列出本期工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外,有条件时,还应列出近期或远期工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和厂区分开的单独场地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分别计算。
第9. 0. 3条改建、扩建的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除列出本规范第9. 0.1条所规定的指标外,还宜列出企业原有有关的技术经济指标。
局部或单项改建、扩建工程的总平面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可视具体状况确定。
附录二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规定一、厂区用地面积:系指厂区围墙内用地面积,应按围墙中心线计算。
二、建筑物、构筑物用地面积应按下列规定计算:1.新设计的,按建筑物、构筑物外墙建筑轴线计算。
2.现有的,按建筑物、构筑物外墙皮尺寸计算。
3.圆形构筑物及挡土墙,按实际投影面积计算4.设防火提的贮罐区,按防火堤轴线计算;未设防火堤的贮罐区,按成组设备的最外边缘计算。
5.球罐四周有铺砌场地时,按铺砌面积计算。
6.栈桥按其投影长宽乘积计算。
三、露天设备用地面积:独立设备应按实际用地面积计算;成组设备应按设备场地铺砌范围计算,但当铺砌场地超出设备基础外缘1. 2m时,只计算至设备基础外缘1. 2m处。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356号现批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187-2012,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0.12(1)、3.0.13、3.0.14(1、2、3、4、5 、 6、7、8、11)、4.6.2(3、4)、4.6.4、5.6.5(3)、8.1.7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〇一二年三月三十日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1 总则1.0.1 为贯彻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统一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生产安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布置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及扩建工业企业的总平面设计。
1.0.3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必须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因地制宜,合理布置,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1.0.4 改建、扩建的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必须合理利用、改造现有设施,并应减少改建、扩建工程施工对生产的影响。
1.0.5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工业企业Industrial Enterprise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
2.0.2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General Layout Design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工程建设标准,工艺要求及物料流程,以及建厂地区地理、环境、交通等条件,合理的选定厂址,统筹处理场地和安排各设施的空间位置,系统处理物流、人流、能源流和信息流的设计工作。
2.0.3 厂址选择Plant Site Selection为拟建的工业企业选择既能满足生产需要,又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场所的工作。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1 总则1.0.1为贯彻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统一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生产安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布置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及扩建工业企业的总平面设计。
1.0.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必须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因地制宜,合理布置,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1.0.4改建、扩建的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必须合理利用、改造现有设施,并应减少改建、扩建工程施工对生产的影响。
1.0.5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工业企业IndustrialEnterprise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
2.0.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General Layout Design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工程建设标准,工艺要求及物料流程,以及建厂地区地理、环境、交通等条件,合理的选定厂址,统筹处理场地和安排各设施的空间位置,系统处理物流、人流、能源流和信息流的设计工作。
2.0.3厂址选择Plant Site Selection为拟建的工业企业选择既能满足生产需要,又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场所的工作。
2.0.5 功能分区FunctionalZoning将工业企业各设施按不同功能和系统分区布置,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2.0.10运输线路Transport route为完成特定物流而设置的专用铁路、道路、带式输送机、管道等线路。
2.0.11工业站IndustrialRailway Station主要为工业区或有大量装卸作业的工业企业外部铁路运输服务的准轨铁路车站。
2.0.12企业站Enterprise Railway Station主要为工业企业内部铁路运输服务的准轨铁路车站。
第四节建设工程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工业建筑设计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工业厂区总平面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1.建筑密度指标建筑密度指标是指厂区内建筑物、构筑物、各种堆场的占地面积之和与厂区占地面积之比,它是工业建筑总平面团}中比较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反映总平面设计中,用地是否合理紧凑。
其表达式为:2.土地利用系数土地利用系数指厂区的建筑物、构筑物、各种堆场、铁路、道路、管线等的占地面积之和与厂区占地面积之比,它比建筑密度更能全面反映厂区用地是否经济合理的情况。
其表达式为:3.绿化系数(二)单项工业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单项工业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除占地(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体积指标外,还考虑以下指标:(1)生产面积、辅助面积和服务面积之比;(2)单位设备占用面积;(3)平均每个工人占用的生产面积。
二、居住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一)适用性指标1.居住面积系数( K )2.辅助面积系数( K l )使用面积也称作有效面积。
它等于居住面积加上辅助面积。
辅助面积系数 K1,一般在 2在20~27%之间。
3.结构面积系数( K2 )结构面积系数,反映结构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一般在 20 %左右。
4.建筑周长系数( K’)建筑周长系数,反映建筑物外墙周长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
5.每户面宽6.平均每户建筑面积7.平均每户居住面积8.平均每人居住面积9.平均每户居室及户型比10.通风主要以自然通风组织的通畅程度为准。
评价时以通风路线短直、通风流畅为佳;对角通风次之;路线曲折、通风受阻为差。
11.保温隔热根据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指标来评价。
12.采光居住建筑的采光面积,应保证居室有适宜的阳光和照度。
采光面过小,不仅不符合卫生要求,而且视觉、感觉上也感到不适;但若窗口面积过大,对隔声、隔热、保温也是不利的。
(二)经济性指标1.工期期指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全部日历天数。
评价工期应以法定的定额工期(或计算工期)为标准。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 0. 1条为使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统一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的原则和技术要求,做出符合国情、布置合理、生产安全、技术先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良好的设计,制定本规范。
第1. 0. 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企业新建、改建及扩建的总平面设计。
对工业企业在总平面设计中的特殊要求,可根据本规范的规定,制定本部门、本行业的规范。
第1. 0. 3条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必须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和方针,因地制宜,合理布置,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可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第1. 0. 4条改建、扩建的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必须合理利用、改造现有设施;力求通过改建、扩建,使工业企业总平面布置更趋于合理,并应减少改建、扩建工程设施对生产的影响。
第1. 0. 5条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必须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择优确定其设计方案。
第1. 0. 6条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防火、安全、卫生、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在设防烈度六度及以上地震区、湿陷性黄土地区、膨胀土地区、软土地区和永冻土地区等特殊自然条件地区建设工业企业,尚应附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厂址选择第2. 0. 1条厂址选择必须符合工业布局和城市规划的要求,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建设前期工作的规定进行。
第2. 0. 2条居住区、交通运输、动力公用设施、废料场及环境保护工程等用地,应与厂区用地同时选择。
第2. 0. 3条厂址选择应对原料及辅助材料的来源、产品流向、建设条件、经济、社会、人文、环境保护等保种因素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应对其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择优确定。
第2. 0. 4条厂址宜靠近原料、燃料基地或产品主要销售地。
并应有方便、经济的交通运输条件,与厂外铁路、公路、港口的连接,应短捷,且工程量小。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1 总则1.0.1为贯彻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统一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生产安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布置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及扩建工业企业的总平面设计。
1.0.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必须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因地制宜,合理布置,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1.0.4改建、扩建的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必须合理利用、改造现有设施,并应减少改建、扩建工程施工对生产的影响。
1.0.5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工业企业IndustrialEnterprise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
2.0.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General Layout Design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工程建设标准,工艺要求及物料流程,以及建厂地区地理、环境、交通等条件,合理的选定厂址,统筹处理场地和安排各设施的空间位置,系统处理物流、人流、能源流和信息流的设计工作。
2.0.3厂址选择Plant Site Selection为拟建的工业企业选择既能满足生产需要,又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场所的工作。
2.0.5 功能分区FunctionalZoning将工业企业各设施按不同功能和系统分区布置,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2.0.10运输线路Transport route为完成特定物流而设置的专用铁路、道路、带式输送机、管道等线路。
2.0.11工业站IndustrialRailway Station主要为工业区或有大量装卸作业的工业企业外部铁路运输服务的准轨铁路车站。
2.0.12企业站Enterprise Railway Station主要为工业企业内部铁路运输服务的准轨铁路车站。
第四节建设工程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工业建筑设计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工业厂区总平面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1.建筑密度指标建筑密度指标是指厂区内建筑物、构筑物、各种堆场的占地面积之和与厂区占地面积之比,它是工业建筑总平面团}中比较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反映总平面设计中,用地是否合理紧凑。
其表达式为:2.土地利用系数土地利用系数指厂区的建筑物、构筑物、各种堆场、铁路、道路、管线等的占地面积之和与厂区占地面积之比,它比建筑密度更能全面反映厂区用地是否经济合理的情况。
其表达式为:3.绿化系数(二)单项工业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单项工业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除占地(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体积指标外,还考虑以下指标:(1)生产面积、辅助面积和服务面积之比;(2)单位设备占用面积;(3)平均每个工人占用的生产面积。
二、居住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一)适用性指标1.居住面积系数( K )2.辅助面积系数( K l )使用面积也称作有效面积。
它等于居住面积加上辅助面积。
辅助面积系数 K1,一般在 2在20~27%之间。
3.结构面积系数( K2 )结构面积系数,反映结构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一般在 20 %左右。
4.建筑周长系数( K’)建筑周长系数,反映建筑物外墙周长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
5.每户面宽6.平均每户建筑面积7.平均每户居住面积8.平均每人居住面积9.平均每户居室及户型比10.通风主要以自然通风组织的通畅程度为准。
评价时以通风路线短直、通风流畅为佳;对角通风次之;路线曲折、通风受阻为差。
11.保温隔热根据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指标来评价。
12.采光居住建筑的采光面积,应保证居室有适宜的阳光和照度。
采光面过小,不仅不符合卫生要求,而且视觉、感觉上也感到不适;但若窗口面积过大,对隔声、隔热、保温也是不利的。
(二)经济性指标1.工期期指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全部日历天数。
评价工期应以法定的定额工期(或计算工期)为标准。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施行日期:1994 年5 月1 日本规范共分九章和三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厂址选择,总体规划,总平面布置,运输路线及码头布置,竖向设计,管线综合布置,绿化布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
第 1.0.1 条为使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统一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的原则和技术要求,做出符合国情、布置合理、生产安全、技术先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好的设计,制定本规范。
第 1.0.2 条本规范合用于工业企业新建、改建及扩建的总平面设计。
对工业企业在总平面设计中的特殊要求,可根据本规范的规定,制定本部门、本行业的规范。
第 1.0.3 条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必须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方针,因地制宜,合理布置,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可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第 1.0.4 条改建、扩建的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必须合理利用、改造现有设施;力求通过改建、扩建,使工业企业总平面布置更趋于合理,并应减少改建、扩建工程施工对生产的影响。
第 1.0.5 条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必须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择优确定其设计方案。
第 1.0.6 条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防火、安全、卫生、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在设防烈度六度及以上地震区、湿陷性黄土地区、膨胀土地区、软土地区和永冻土地区等特殊自然条件地区建设工业企业,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的规定。
第 2.0.1 条厂址选择必须符合工业布局和城市规划的要求,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建设前期工作的规定进行。
第 2.0.2 条居住区、交通运输、动力公用设施、废料场及环境保护工程等用地,应与厂区用地同时选择。
第 2.0.3 条厂址选择应对原料和燃料及辅助材料的来源、产品流向、建设条件、经济、社会、人文、环境保护等各种因素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应对其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择优确定。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 0. 1条为使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统一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的原则和技术要求,做出符合国情、布置合理、生产安全、技术先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良好的设计,制定本规范。
第1. 0. 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企业新建、改建及扩建的总平面设计。
对工业企业在总平面设计中的特殊要求,可根据本规范的规定,制定本部门、本行业的规范。
第1. 0. 3条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必须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和方针,因地制宜,合理布置,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可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第1. 0. 4条改建、扩建的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必须合理利用、改造现有设施;力求通过改建、扩建,使工业企业总平面布置更趋于合理,并应减少改建、扩建工程设施对生产的影响。
第1. 0. 5条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必须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择优确定其设计方案。
第1. 0. 6条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防火、安全、卫生、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在设防烈度六度及以上地震区、湿陷性黄土地区、膨胀土地区、软土地区和永冻土地区等特殊自然条件地区建设工业企业,尚应附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厂址选择第2. 0. 1条厂址选择必须符合工业布局和城市规划的要求,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建设前期工作的规定进行。
第2. 0. 2条居住区、交通运输、动力公用设施、废料场及环境保护工程等用地,应与厂区用地同时选择。
第2. 0. 3条厂址选择应对原料及辅助材料的来源、产品流向、建设条件、经济、社会、人文、环境保护等保种因素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应对其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择优确定。
第2. 0. 4条厂址宜靠近原料、燃料基地或产品主要销售地。
并应有方便、经济的交通运输条件,与厂外铁路、公路、港口的连接,应短捷,且工程量小。
GB5018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篇一:GB50187-9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87-93主编部门:中国工业运输协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4年5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1993]730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工业运输协会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的《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四年五月一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冶金工业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负责。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三年九月二十七日编制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我会秘书处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的。
在本规范的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多年来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的实践经验,吸取了有关科研成果,参考了国外的有关标准,并广泛地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我会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九章和三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厂址选择,总体规划,总平面布置,运输线路及码头布置,竖向设计,管线综合布置,绿化布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
鉴于本规范系初次制定,在执行过程中,希望各有关单位结合设计实践和科学研究,注意积累资料,认真总结经验,并请将需要修改、补充的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武汉市青山区冶金大道12号,邮政编码:430080),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中国工业运输协会1993年6月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统一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的原则和技术要求,做出符合国情、布置合理、生产安全、技术先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好的设计,制定本规范。
工业厂区总平面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93的第九章2012-05-17 14:33:58| 分类:默认分类|字号大中小订阅
第9. 0. 1条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宜列出下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其计算方法应符合附录二的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规定。
一、厂区用地面积(平方米);(而不是项目用地面积等等)
二、建筑物、构筑物用地面积(平方米);
三、建筑系数(%);(而非建筑密度)
四、铁路长度(KM);(这个大部分项目都用不上了)
五、道路及广场用地面积(平方米);
六、绿化占地面积(平方米);
七、绿地率(%);(而非绿化率)
八、土石方工程量(立方米)。
(基本没有见到过有这个指标的)
第9. 0. 2条
分期建设的工业企业,在总平面设计中除应列出本期工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外,有条件时,还应列出近期或远期工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与厂区分开的单独场地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分别计算。
第9. 0. 3条
改建、扩建的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除列出本规范第9. 0.1条所规定的指标外,还宜列出企业原有有关的技术经济指标。
局部或单项改建、扩建工程的总平面
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可视具体情况决定。
附录二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规定
一、厂区用地面积:系指厂区围墙内用地面积,应按围墙中心线计算。
二、建筑物、构筑物用地面积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1.新设计的,按建筑物、构筑物外墙建筑轴线计算。
2.现有的,按建筑物、构筑物外墙皮尺寸计算。
3.圆形构筑物及挡土墙,按实际投影面积计算
4.设防火提的贮罐区,按防火堤轴线计算;未设防火堤的贮罐区,按成组设备的最外边缘计算。
5.球罐周围有铺砌场地时,按铺砌面积计算。
6.栈桥按其投影长宽乘积计算。
三、露天设备用地面积:独立设备应按实际用地面积计算;成组设备应按设备场地铺砌范围计算,但当铺砌场地超出设备基础外缘1. 2m时,只计算至设备基础外缘1. 2m处。
四、露天堆场用地面积:应按堆场场地边缘线计算。
五、露天操作场用地面积:应按操作场场地边缘计算。
六、建筑系数应按下式计算:
建筑物、露天堆场及
构筑物+ 露天设备+ 露天操作场
用地面积用地面积用地面积
建筑系数= ──────────────────────×100%
厂区用地面积(附2.1)
七、铁路长度:指工业企业铁路总延长长度。
计算时以厂区围墙为界,并分厂外铁路长度和厂内铁路长度。
八、铁路用地面积:应按线路长度乘以路基宽度(路基宽度取5m)计算。
九、道路及广场用地面积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1.道路用地面积(包括车间引道及人行道):道路长度乘以道路用地宽度。
城市型道路用地宽度,按路面宽度计算;公路型道路用地宽度,计算至道路路肩边缘。
车间引道及人行道用地面积按设计用地面积计算。
2.广场用地面积(包括停车场、回车场):按设计用地面积计算。
十、绿化占地面积:
1.乔木、花卉、草坪混植的大块绿地及单独的草坪绿地::按绿地周边界限所包围的面积计算。
2.花坛:按花坛用地面积计算。
3.乔木、灌木绿地用地面积:按附表2.1 规定计算。
注:L—绿化带长度(m):B—总行距(m)。
十一、绿地率应按下式计算:
绿化占地面积
绿地率= ────────────×100% (附2.2)
厂区用地面积
归纳一下重点:
1、总平面图上的技术经济指标并没有硬性规定必须要有哪些指标,规范中用的词是“宜”,不同的企业类型不同的地方可以有不同的标注。
2、厂区用地面积是围墙中线内的用地范围,并非土地证上面积值,或是规划部门提供的用地规划红线,这个值在总平面审查中真是让人纠结,关键在于不是那个文件可以直接得到的,但是在计算容积率、建筑系数、绿地率计算时分母都是这个“厂区用地面积”。
3、工业项目的总平面图应采用建筑系数,主要是考虑厂区内多有构筑物、设备及露天堆场,而且国土系统《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中也是规定了建筑系数不得小于30%,但是对那些没用构筑物、堆场及设备的厂区能用建筑密度么?
建筑物的占地面积计算方面的规定新设计的,按建筑物、构筑物外墙建筑轴线计算;现有的已建的,按建筑物、构筑物外墙皮尺寸计算。
估计很多地方在计算的时候都是外墙外包尺寸来计算的。
4、建筑间距的相关规定容易混淆,上述规范中第四章第七节中规定间距除注明者外,围墙自中心线算起;建筑物自最外边轴线算起。
很多地方的建筑尺寸是必须标注到外墙外包尺寸的。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