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的X线表现
- 格式:pptx
- 大小:273.13 KB
- 文档页数:21
胸肺部1、胸部影像学检查常采用哪些方法一、胸部透视二、拍片正、侧位三、高仟伏拍片四、体层摄影五、支气管造影六、CT七、MRI2、肺部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有哪些一、渗出性病变:表现为边缘模糊,密度均匀的片状阴影,范围可从小叶到大叶,当病变累及大叶时,其形态与肺叶一致,边缘锐利,并可见支气管气象二、纤维性病变:表现为密度较高,边界清楚,走行僵直,形态不规则的条索状影三、增殖性病变:表现为局限性结节状或花瓣状,密度较高边缘较清,一般无融合趋势四、钙化性病变:表现为边缘锐利,密度极高形状不一,大小不等的斑点状或斑块状影五、空洞性病变:1、虫蚀样空洞:表现为大片肺实变中有多发性小透光区;形态不规则,呈虫蚀状;2、薄壁空洞:空洞壁厚<3mm,边界清楚,内壁光滑的圆形透光区;3、厚壁空洞:壁厚>3mm,空洞呈圆形或不规则,周边有或无实变区,内壁光滑整齐或凸凹不平,洞内可有或无气液平面六、肿块性病变:良性肿块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光滑,密度均匀的球形致密影,恶性肿块多为分叶状,边界不锐利,可有短细毛或脐凹征,中心可发生坏死3、一侧胸腔均为密实影,应考虑哪几种病的可能在鉴别时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大量胸腔积液二、一侧性肺实变三、一侧性肺不张四、一侧性胸膜肥厚粘连五、先天性一侧肺不发育六、一侧性肺硬变在鉴别时应注意:一、纵隔位置二、横膈高低三、肋间隙宽窄四、胸廓大小五、在平片上观察有无支气管气象六、在体层片上观察主支气管是否通畅七、结合临床其它资料4、支气管肺癌中心型的直接、间接X线征象有哪些一、直接征象:1、肿块,位于肺门区,呈圆形或分叶状2、支气管内息肉样充盈缺损3、支气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阻塞,呈鼠尾状或杯口状二、间接征象:1、阻塞性肺不张,上移之水平裂与肺门肿块构成反“S”征指右上叶2、阻塞性肺炎:反复发作,吸收缓慢的渗出性病变3、阻塞性肺气肿:被阻塞肺叶含气量增加,透亮度增高5、大叶性肺炎的典型X线表现大叶性肺炎按照病变形态变化的过程,通常分成充血期,肝变期或实变期及消散期,可累及肺叶的大部或全部;前者表现为密度均匀,边缘模糊的阴影后者表现为密度均匀的大片致密影;边缘清楚,以叶间裂为界,其形状与肺叶,轮廓一致,其内可见支气管气象;不同大叶性肺炎的形态,各不相同;6、急性血性播散型肺结核的典型X线表现病变早期两肺密度增高呈毛玻璃样改变;约10天后两肺呈弥漫性均匀分布,大小相同,密度均匀一致,边界清楚的粟粒状结节影;两肺纹理显示不清;肺结核,经典的肺结核表现为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行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肺结核的基本x线表现包括云絮状阴影,肺段,肺叶或一侧肺阴影,结节状阴影,球状或肿快阴影,空洞影,条索状,星状阴影及钙化阴影;7、支气管扩张的影像学表现支气管扩张分囊状,柱状和混合型扩张,诊断时一是要确定支扩的有无,二是确定其范围;沿支气管走行的囊状影,并且周围可发现伴行的较细血管影则诊断不困难,X线病变区肺纹理增多、增粗、排列紊乱,有时可见支气管呈柱状增粗或"轨道征",典型呈蜂窝状或卷发状阴影,其间夹有液平面的囊区;需要鉴别的是多发支气管囊肿和其他弥漫性囊性病变,后者一般没有伴血管影,如果病变内有气液平面则说明支扩合并感染,另外,在胸下区如果出现典型的小叶中央性圆形影,则应考虑细支气管扩张的存在;8、肺脓肿的影像学表现早期仅见肺纹理增粗或受累的肺段、肺叶稍模糊;随着病情进展,肺泡内充满炎性渗出物,表现为大片炎症浸润阴影或实变影,在实变阴影中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肋膈角可有少量胸腔积液,在消散期,X 线显示炎性浸润逐渐吸收,可有片状区域吸收较快,呈现“假空洞”征,多数病例在起病3~4周后才完全消散;老年患者病灶消散较慢,容易出现吸收不完全而成为机化性肺炎;9、肺癌的影像学表现中心型肺癌肺门区肿块阴影,肿块阴影密度一般较均匀;①局限于粘膜,未构成支气管的狭窄及阻塞者,X线上可无阳性表现;②导致支气管狭窄,可出现一侧或叶的肺气肿;深呼气位照片易于显示;③致支气管狭窄,造成分泌物引流不畅,则出现阻塞性肺炎;④致支气管阻塞则出现阻塞性肺不张;另外,癌瘤向支气管外蔓延,形成肺门区肿块;右上叶肺癌可出现典型的横“S”征;⑤主要向支气管管外蔓延,在肺门区形成肿块及结节,边缘多呈分叶状或欠规则;右侧者可示肺门角消失;⑥支气管体层示支气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局限性不规则狭窄甚至截断;可见软组织肿块;⑦支气管造影示管腔对称性或不规则狭窄,支气管阻断及杯口样充盈缺损;周围型肺癌基本征象为肿块,包括肿快边缘分叶征毛刺,肿快内小泡征和空洞,有胸膜凹陷征,分叶及脐凹,较大支气管受累可表现为肺内肿块阴影与肺段不张或阻塞性肺炎并存;10、肺气肿的X线表现肺气肿X射线检查表现为胸腔前后径增大,胸骨前突,胸骨后间隙增宽,横膈低平,肺纹理减少,肺野透光度增加,悬垂型心脏,肺动脉及主要分支增宽,外周血管细小;11、气胸的X线表现气胸在x线平片上主要表现为患侧胸廓饱满,胸壁内侧可见无肺纹理的透亮区,在透亮区内侧可见被压缩的肺边缘,由于胸腔内气体的多少不同;肺被压缩的程度也不同;当胸腔内同时有液体时,既表现为液气胸;如果缓和有外伤史,还应注意有无肋骨骨折和肺出血、肺挫裂伤;胃肠道系统1、根据什么特点可将消化系统器官分为两大类各器官分属哪一类根据消化器官是实质器官,还是中空脏器这一特点,将消化器官分为两大类;肝脏、胰腺属于实质性脏器;食道,胃,十二指肠,大、小肠以及胆道系统属于中空脏器;2、消化道实质和空腔两大类器官各主要采用何种检查方法及造影实质脏器肝胰主要采用CT、B超和磁共振检查;一般平扫之后;必要时CT碘类造影剂增强,磁共振用钆类造影剂增强;中空脏器主要采用常规X线检查,胃肠道用钡剂造影,胆系用碘剂造影3、良恶性溃疡X线征象鉴别;一、龛影位置:良性溃疡突出于胃腔之外,恶性溃疡位于胃轮廓线之内二、龛影形态:良性溃疡较小呈圆形,恶性较大较浅,呈半月形;三、龛影口部:良性溃疡有粘膜水肿,宽窄较一致,有时加压下可改变形态恶性溃疡龛口癌组织侵润,形成环堤不随意加压,改变形态或多个癌结节形成指压痕,尖角征;四、良性溃疡胃收缩蠕动直达龛口,恶性溃疡距龛口1厘米以上,蠕动即消失4、食管异物与气管异物的鉴别以硬币异物为例,因食管前后径狭小,左右径较宽大,故食道异物正位观呈圆形,侧位观呈条状;气管异物则相反,因气管半环状软骨缺口处朝向后方,故异物最大径朝前后方向;正位观异物呈长条状,而侧位观呈圆币形;5、空肠、回肠、大肠梗阻的鉴别如何根据平片诊断高低位肠梗阻空肠梗阻,肠管除扩张外,肠粘膜呈鱼骨状排列与肠管纵轴垂直;回肠梗阻粘膜消失仅呈两条肠壁线;大肠梗阻管径扩张最着,其内可见齿状半月襞;高位肠梗阻主要表现为左中上腹多个气液平,胃内亦见液平,右中下腹及盆腔肠曲无气或少气;低位肠梗阻,表现为全腹部多个阶梯状气液平6、食管裂孔疝的分型食管裂孔疝指部分胃经膈食管裂孔进入胸腔,常与反流性食管炎合并存在;按形态分型:短食管裂孔疝,滑动型食管裂孔疝,食管旁型食管裂孔疝,混合型食管裂孔疝;7、胃癌的一般X线表现早期胃癌的X线表现为局限性浅洼的充盈缺损,基底广,表面呈颗粒状;或呈现一龛影,边缘不规则呈锯齿状,向其集中的黏膜有中断、变形或融合现象;或黏膜有灶性积钡、胃小区模糊不清等征象;进展期胃癌的X线表现;凸入胃腔的肿块,表现为较大而不规则的充盈缺损;溃疡型癌主要发生在肿块之上,故其龛影位于胃轮廓之内,龛影直径常大于2.5cm,边缘不整齐,可示半月征;龛影周围因癌性浸润而使边缘不整齐,并为一圆形较透明带所环绕,称环堤征,邻近黏膜僵直,蠕动消失,无皱襞聚合或见皱襞中断;胃壁僵直失去蠕动是浸润型癌的 X线特点;浸润广泛仅累及胃窦时,则胃窦狭窄、固定、呈漏斗状,或有肩胛征;如累及全胃,则呈固定、腔小无蠕动的皮革状胃;8、结肠憩室和结肠息肉的影像学表现适宜用钡灌肠方法检查,憩室容易发生于结肠带边缘系膜侧血管入肠壁处,采用多角度观察,憩室表现为突出于肠壁外的圆球状,瓶状,柱状,环状或半月状阴影,当钡剂通过后,遗留于憩室内的钡剂呈小囊状或一串葡萄状影,双对比造影检查憩室呈水泡样征象,且可见到其中的气液平面;结肠息肉表现为结肠腔内境界光滑锐利的圆形充盈缺损,有时也可呈分叶状或绒毛状,若息肉带蒂,压迫象可见蒂影,若为长蒂压迫下可见移动;9、食管癌的X线及CT表现早期食管癌食道癌X线钡餐造影的征象有:黏膜皱襞增粗,迂曲如虚线状中断,或食管边缘毛刺状;小充盈缺损;小溃疡龛影;局限性管壁僵硬或有钡剂滞留;中晚期病例可见病变处管腔不规则狭窄、充盈缺损、管壁蠕动消失、黏膜紊乱、软组织影以及腔内型的巨大充盈缺损而管腔变宽的矛盾现象,其近端有轻至中度的扩张和钡剂潴留;食管CT扫描检查可清晰显示食管与邻近纵隔器官的关系;如食管厚度>5mm,与周围器官分界模糊,表示有食管病变存在;CT扫描可充分显示食管癌病灶大小,肿瘤外侵范围及程度,有助于确定外科手术方式,放疗的靶区及放疗计划;但CT扫描难以发现早期食管癌;颅脑系统1、脑梗塞的影像学表现脑梗塞是急性脑血管闭塞引起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病理上分为缺血性,出血性和腔隙性脑梗死;缺血性脑梗死主要表现为闭塞血管供应区内低密度病变,增强扫描可出现脑回状强化;出血性脑梗死是在缺血性脑梗死基础上而同时发生梗死区内的出血,主要ct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区内出现斑点状或斑片状高密度灶;腔隙性脑梗死为脑穿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深部脑组织较小面积的缺血性梗死,表现为基底节区,丘脑及脑干等部位斑点状低密度灶,直径一般小于1cm;2、脑出血的影像学表现脑出血主要是指高血压性脑出血,动脉瘤破裂出血,脑血管畸形出血,高血压性脑出血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期,吸收期及囊变期,ct平扫急性期的表现是边界清楚,密度均匀的饿团状高密度灶;血肿周围有低密度水肿带围绕,并产生占为效应;出血吸收期血肿边缘密度减低,边缘变模糊,高密度血肿呈向心性缩小,而周围低密度带增宽,囊变期原血肿变为脑脊液密度的囊腔即软化灶;3、脑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脑膜瘤的典型CT表现多为高密度,边缘清晰,球形或分叶病灶,且而颅骨,大脑镰与小脑幕相连;灶周无水肿,或轻度水肿;增强扫描时一般表现均质明显强化,可有脑膜尾征;星形细胞瘤分1-4级,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属于1级,低级,间变性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则分别为2---4级;垂体瘤ct扫描肿瘤呈边界光滑略高密度的肿块,较大肿瘤可发生出血或中心坏死,囊变,肿瘤常入蝶鞍,可见蝶窦内软组织块影,增强检查可见肿瘤呈现均一明显强化,卒中部分无强化;听神经瘤ct平扫上肿瘤为圆形或分叶状略底密度或等密度肿块,边界清楚,与岩骨后缘紧密相连,两者夹角呈现锐角;脑转移瘤ct平扫表现为底,等或高密度影,边界清楚,周围有广泛水肿,幕下者多无水肿,单发大的转移瘤常有坏死及囊变,增强检查病灶多为明显均匀强化或环状强化;4、脑挫裂伤的影像学表现平扫,脑挫裂伤表现为高密度和低密度影,有占为效应,常伴有骨折;脑挫裂伤发生的部位着力点及其附近也可发生于对冲部位脑组织,ct典型表现为相邻部位低密度水肿区出现多发,散在斑点状高密度出血灶,且可融合,同时应注意临近结构有无占为效应;5、脑脓肿的影像学表现脑脓肿的ct表现依脓肿发生阶段而异,在急性化脓性脑炎阶段,病灶表现为边界模糊的低密度区,这与炎性细胞浸润使脑组织充血,水肿有关,有占为表现,低密度区增强后不强化;脑脓肿形成阶段可见低密度区周边等密度完整或不完整,规则或不规则的环行脓肿壁影,脓肿壁外侧又为低密度脑水肿区,脓肿可为多腔,子脓肿形成或化脓区多中心坏死,脓腔又未完全融合;增强检查,脓肿壁典型者呈完整,薄壁,厚度均一的明显环状强化,多腔脓肿为多个相连的环状强化;骨关节系统1、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好发部位为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骨骺处有局限的囊性改变,一般呈溶骨性破坏,也可有“肥皂泡”样改变,其扩展一般为软骨所限;不破入关节,少有骨膜反应,肿瘤范围清楚,初发时病变在骨骺内旁侧,发展后可占骨端的全部,骨皮质膨胀变薄,有的可以穿破,进入软组织2、脊柱结核的影像学表现X线摄片主要为骨质疏松和松质骨的骨质破坏;附件较少累及;由于骨质破坏,椎体常塌陷,变扁或呈楔形;早期征象表现在大多数病例先有椎旁阴影扩大、随着椎体前下缘受累、有椎间变窄、椎体骨质稀疏,椎旁阴影扩大和死骨等,侧位脊柱拍片可见脊柱生理弧度改变;出现后突畸形;3、以股骨颈骨折为例,试简述骨折常见的并发症X线表现:4、a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X线表现为骨痂出现延迟,稀少或不出现,骨折线消失延缓或长期存在5、b假关节形成:X线表现断端骨质浓密,两侧断端之间有明显透亮线6、c骨折畸形愈合:X线表现为骨成角,旋转,缩短畸形7、d外伤后骨质疏松 e骨、关节感染;为急慢性骨、关节炎X线表现8、f骨缺血性坏死:股骨头密度增高,变形9、g关节强直:多为关节周围粘连所致,常伴骨质疏松和软组织萎缩10、h关节退行性变:为慢性骨伤后改变11、i骨化性肌炎:骨折后软组织内不同程度钙化12、肺源性心脏病的X线表现除肺、胸基础疾病及急性肺部感染的特征外,尚可有肺动脉高压征,如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其横径≥15mm;其横径与气管横径之比值≥;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3mm;右心室增大征,皆为诊断肺心病的主要依据;个别病人心力衰竭控制后可见心脏外影有所缩小;13、高血压性心脏病的X线表现主动脉除扩张,主动脉延伸迂曲,主动脉弓上缘可达或超过胸锁关节水平,主动脉结明显向左突出,心腰显示凹陷,成为典型的“主动脉型心脏”;多年高血压后左室有向心性肥厚,故早期不易看出;超声方面1、慢性胰腺炎的声象图有何特点答:1胰腺体积略增大或在正常范围内;2胰腺外形不规则,轮廓比较模糊,常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清;3胰腺内部回声增多,增强,分布不均匀;4胰管扩张或增粗,有时呈囊状改变,可出现扭曲现象;5慢性胰腺炎如有急性发作,可在上述图象的基础上出现急性胰腺炎声像图的变化;6胰腺局部如出现无回所声暗区,表示有假性囊肿形成;2、肝癌声像图有何特点声像图特点有:1病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2病灶内部回声不一,但以低回声多;3病灶大多数有声晕,内部有纤细带状回声分隔,似镶嵌结构;4肿块后方可有回声增强现象,但程度较囊肿后方回为声低;5肿块可有侧方声3、急性胆囊炎声象图有何特征答:1胆囊体积增大;2胆囊壁弥漫性增厚,呈“双边”征;3胆囊透声差;4大部分患者可在胆囊颈部找到嵌顿结石;5超声莫菲氏征阳性;4、胰腺假性囊肿声象图有何特点答:1在脊柱前方或左上腹可见了囊性包块;其外形规则;2囊壁光滑,其后上方与胰腺体、尾部相连;3囊腔内为无回声暗区,偶尔见有散在性小点状回声;4周围脏器受压移位;5、简述超声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答:a提高血管的显示率,更真实、准确地显示血流的分布、血管的走形、管径的大小和管腔内的情况;b作为示踪剂,可以研究组织和器官的灌注情况;c了解肿瘤的血流状况,对肿瘤血管显示更准确、更完全,并可以帮助鉴别肿瘤的类型;d帮助筛选介入性治疗的患者,制定治疗方案,监测治疗效果;其它基本题型1、简述医用X线特性X线是一种电磁波,具有穿透性;荧光效应;摄影效应和生物效应;其穿透性与物质密度,厚度和X线波长有关,荧光效应是透视检查的基础;摄影效应是X线摄影的基础;电离效应涉及人体生物学方面的改变,是放射防护学和放射治疗的基础;X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医用X线波长范围是— nm;一X线的特性1、穿连性 X线的穿透力与球管电压和被穿透物体的结构厚度和密度有关;是X线成像的基础;2、荧光效应 X线作用于荧光物质使X线转化为波长较长的可见荧光;足X线透视榆查的基础;3、感光效应 X线可使涂有溴化银的胶片感光形成潜影,经显、定影处理后显示影像;是X线摄影的基础;4、电离效应 X线通过任何物质都可产生电离效应;通过测量空气电离程度可计锋X线照射量;是放射计量学的基础;5、生物学效应 X线穿透生物体可使机体和细胞结构发生生理和生物学改变;是放射防护掌和放射治疗学的基础;2、简述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一方面基于X线的穿透性,荧光效应和摄影效应,另一方面是基于人体组织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别;当X线透过人体各种不同组织结构时,它被吸收的程度不同所以达到荧光屏或X线片上的X线量有差异;这样可在荧光屏或X线片上形成黑白对比不同的影象;3、试从X线表现特点叙述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有无转移:良性无转移,恶性有转移;生长情况:良性生长缓慢不侵及邻近组织,但可使之压迫性破坏;恶性生长迅速,侵及临近组织器官局部骨变化:良性呈膨胀性骨质破坏,与正常骨界限清晰,边缘锐利,骨皮质变薄,膨胀能保持其连续性;恶性呈浸润性骨破坏,病变区与正常骨界限模糊,边缘不整,累及骨皮质,造成不规则破坏与缺损,可有肿瘤骨形成骨膜增生:良性一般无骨膜增生,病理性骨折后可有少量骨膜增生,且骨膜新生骨不被破坏;周围软组织变化:良性多无肿胀或肿块影,如有肿块,边缘清晰;恶性多出现不同形式的骨膜增生,并可被肿瘤侵犯破坏;恶性长入软组织形成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血管造影:良性血管分化正常,可见肿瘤压迫血管,使之牵拉,移位;恶性可见肿瘤血管多而紊乱,肿瘤染色及动静脉瘘,同时还可见供血动脉增粗及血管侵蚀变僵硬,边缘破坏等征象问答题自测01、胃癌的一般X线表现02、试述中心型肺癌的X线诊断与鉴别诊断;03、泌尿系结石的X线诊断与鉴别诊断04、根据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演变阐明其X线表现,并简述与尤文氏瘤的鉴别05、风湿性心脏病重症单纯二尖瓣狭窄的X线平片表现注:平片包括正位及左侧位吞钡,X线表现包括各种肺循环异常改变和心脏大血管的异常改变06、简述弥漫性肺气肿的X线表现07、试述骨巨细胞瘤的X线表现08、试述胃癌的一般X线表现09、泌尿系统的检查方法有那些其诊断价值如何10、脑膜瘤的CT表现有哪些11、简述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12、食道静脉曲张的X线表现13、简述医用X线特性14、试述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15、试述脊柱结核的X线表现16、试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X线表现17、试以X线表现特点叙述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18、以股骨颈骨折为例,试简述骨折常见的并发症X线表现19、胸部影像学检查常采用哪些方法20、肺部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有哪些21、一侧胸腔均为密实影,应考虑哪几种病的可能在鉴别时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析22、中心型支气管肺癌的直接、间接X线征象有哪些23、大叶性肺炎的典型X线表现24、急性血性播散型肺结核的典型X线表现25、高血压性心脏病的X线表现是什么26、肺源性心脏病的X线表现是什么27、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X线表现是什么28、法乐氏四联症的X线表现是什么29、根据什么特点可将消化系统器官分为两大类各器官分属哪一类30、消化道实质和空腔两大类器官各主要采用何种检查方法及造影31、良、恶性溃疡X线征象鉴别32、食管异物与气管异物的鉴别33、空肠、回肠、大肠、肠梗阻的鉴别34、肾结核的X线表现35、典型泌尿系结石的X线表现36、几种常见造影剂回流的X线表现37、泌尿系各种造影检查,用途38、CT对鼻腔肿瘤的评价39、脑膜病的CT表现。
血气胸诊断标准
血气胸是指胸腔内积血,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和血氧饱和度降低的一种疾病。
其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症状:血气胸的典型症状是突然出现的胸痛和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休克等症状。
2. 体征:血气胸患者可出现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叩诊呈浊音、听诊可听到呼吸音减弱或消失等体征。
3. 影像学检查:血气胸的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X线胸片、CT扫描等,其中X线胸片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在X线胸片上,血气胸表现为胸腔内出现高密度阴影,肺组织受压、萎陷等改变。
4. 血氧饱和度测定:血气胸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可通过血氧饱和度测定来辅助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血气胸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避免漏诊和误诊。
同时,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进展进行调整和完善。
第1页/ 共1页。
对新生儿气胸的临床与X线分析【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就新生儿气胸以及x线展开分析讨论。
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2年4月——2013年4月所收治的52例气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取患儿仰卧水平侧位以及仰卧前后为的胸片,对其胸片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研究所有患儿的胸片检查结果表现为不同的类型,其主要表现有胸前部气胸、隔面气胸、内侧纵隔旁气胸、外侧肺气胸等。
结论在对存在气胸的新生儿进行临床诊断时,其具有一定的x线特征,对新生儿的气胸情况及早发现,对于患儿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生儿;气胸;x线检查;临床诊断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75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481-01随着新生儿呼吸机、球囊加压呼吸、气管插管以及复苏等医疗技术的广泛应用,新生儿出现气胸的几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新生儿气胸作为一种发病较急的危重疾病,它对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存在严重的威胁。
本研究将对我院52例气胸新生儿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择我院妇产科2012年4月——2013年4月所收治的52例气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30例男孩,22例女孩,在所有患儿中,有4例早产儿。
所有患儿均存在呼吸系统临床症状,其主要表现为三凹征阳性、呼吸加快、口吐白沫、持续呻吟、反应低下、烦躁不安、进行性呼吸困难等。
1.2 方法取患儿仰卧水平侧位以及仰卧前后为的胸片,对其胸片结果记录,少数患儿行多次胸片随访复查。
2 结果根据患儿的x线表现以及气体分布部位的不同,在所有患儿中,有16例患儿的气体位于患儿的胸前部,18例患儿的肺部存在纵膈旁积气,10例患儿的隔上存在积气的情况。
上述患儿的肺部积气量相对较少,且在x线检查的过程中未发现肺部存在明显被压缩的情况。
其余8例患儿的气体累积在肺部的外带,其气胸量相对较多,患儿的肺部存在不同程度的压缩改变情况。
胸肺部1、胸部影像学检查常采用哪些方法?一、胸部透视二、拍片(正、侧位)三、高仟伏拍片四、体层摄影五、支气管造影六、CT七、MRI2、肺部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有哪些?一、渗出性病变:表现为边缘模糊,密度均匀的片状阴影,范围可从小叶到大叶,当病变累及大叶时,其形态与肺叶一致,边缘锐利,并可见支气管气象二、纤维性病变:表现为密度较高,边界清楚,走行僵直,形态不规则的条索状影三、增殖性病变:表现为局限性结节状或花瓣状,密度较高边缘较清,一般无融合趋势四、钙化性病变:表现为边缘锐利,密度极高形状不一,大小不等的斑点状或斑块状影五、空洞性病变:1、虫蚀样空洞:表现为大片肺实变中有多发性小透光区。
形态不规则,呈虫蚀状。
2、薄壁空洞:空洞壁厚<3mm,边界清楚,内壁光滑的圆形透光区。
3、厚壁空洞:壁厚>3mm,空洞呈圆形或不规则,周边有或无实变区,内壁光滑整齐或凸凹不平,洞内可有或无气液平面六、肿块性病变:良性肿块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光滑,密度均匀的球形致密影,恶性肿块多为分叶状,边界不锐利,可有短细毛或脐凹征,中心可发生坏死3、一侧胸腔均为密实影,应考虑哪几种病的可能?在鉴别时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大量胸腔积液二、一侧性肺实变三、一侧性肺不张四、一侧性胸膜肥厚粘连五、先天性一侧肺不发育六、一侧性肺硬变在鉴别时应注意:一、纵隔位置二、横膈高低三、肋间隙宽窄四、胸廓大小五、在平片上观察有无支气管气象六、在体层片上观察主支气管是否通畅七、结合临床其它资料4、支气管肺癌(中心型)的直接、间接X线征象有哪些?一、直接征象:1、肿块,位于肺门区,呈圆形或分叶状2、支气管内息肉样充盈缺损3、支气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阻塞,呈鼠尾状或杯口状二、间接征象:1、阻塞性肺不张,上移之水平裂与肺门肿块构成反“S”征(指右上叶)2、阻塞性肺炎:反复发作,吸收缓慢的渗出性病变3、阻塞性肺气肿:被阻塞肺叶含气量增加,透亮度增高5、大叶性肺炎的典型X线表现?大叶性肺炎按照病变形态变化的过程,通常分成充血期,肝变期或实变期及消散期,可累及肺叶的大部或全部。
气胸百科名片胸膜腔由胸膜壁层和脏层构成,是不含空气的密闭的潜在性腔隙。
任何原因使胸膜破损,空气进入胸膜腔,称为气胸(pneumothorax)。
此时胸膜腔内压力升高,甚至负压变成正压,使肺脏压缩,静脉回心血流受阻,产生不同程度的肺、心功能障碍。
用人工方法将滤过的空气注入胸膜腔,以便在X线下识别胸内疾病,称为人工气胸。
由胸外伤、针刺治疗等所引起的气胸,称为外伤性气胸。
最常见的气胸是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者靠近肺表面的肺大疱、细小气肿泡自行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称为自发性气胸。
目录基本概述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并发症预防基本概述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并发症预防•气胸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发生自发性气胸急救方法展开编辑本段基本概述肺无明显病变由胸膜下气肿泡破裂形成者称特发性气胸;继发于慢阻肺肺结核等胸膜及肺疾病者称继发性气胸.按病理生理变化又分为闭合性(单纯性)、开放性(交通性)和张力性(高压性)三类编辑本段病理一、病因1.外伤气胸:常见各种胸部外伤,包括锐器刺伤及枪弹穿透伤肋骨骨折端错位刺伤肺,以及诊断治疗性医疗操作过程中的肺损伤,如针灸刺破肺活检,人工气胸等2.继发性气胸:为支气管肺疾患破入胸腔形成气胸。
如慢性支气管炎,尘肺支气管哮喘等引起的阻塞性肺性疾患,肺间质纤维化,蜂窝肺和支气管肺癌部分闭塞气道产生的泡性肺气肿和肺大泡,以及靠近胸膜的化脓性肺炎,肺脓肿结核性空洞,肺真菌病,先天性肺囊肿等3.特发性气胸:指平时无呼吸道疾病病史,但胸膜下可有肺大泡,一旦破裂形成气胸称为特发性气胸多见于瘦长体型的男性青壮年。
4.慢性气胸:指气胸经2个月尚无全复张者。
其原因为:吸收困难的包裹性液气胸,不易愈合的支气谈判胸膜瘘肺大泡或先天性支气管囊肿形成的气胸,以及与气胸相通的气道梗阻或萎缩肺覆以较厚的机理化包膜阻碍肺复张。
5.创伤性气胸胸膜腔内积气称为气胸。
创伤性气胸的发生率在钝性伤中约占15%~50%创伤性气胸,在穿透性伤中约占30%~87.6%。
医学影像学诊断试题(呼吸系统)A型题:1、形成肺门阴影的主要解剖结构是:A、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淋巴结。
B、肺动脉、上肺静脉、支气管、淋巴结。
C、肺动脉、上肺静脉、支气管。
D、肺动脉、肺静脉、淋巴结。
E、肺动脉、上肺静脉。
2、不符合气管异物的X线表现是:A、X线不透过性异物,在声门下区及气管内,呈矢状位。
在正位片上,仅见扁薄的侧面投影。
B、X线不透过性异物,在声门下区及气管内呈冠状位,在正位片上,能见其最大宽度的阴影。
C、呼、吸两相,肺野透亮度变化小,呼气相时,两肺不能缩小,两肺透亮度仍保持较高。
D、胸部压力高,横隔上升轻微,深呼气相时,心影反比深吸气相时为小。
E、X线所见阴性,不能除外气管内异物存在。
3、肺不发育,下列叙述中哪项不符合。
A、一侧性全肺不发育,显示患侧均匀致密,纵隔移向患侧,横膈上升。
B、健侧肺过度膨胀,并可跨越中线疝向患侧。
C、胸廓两侧不对称,不伴有肋骨脊柱等复合畸形。
D、过度曝光片和体层摄影能直接显示较大的支气管畸形。
E、胸廓两侧对称,但常伴有肋骨、脊柱畸形,膈疝等复合畸形。
4、肺隔离症的病理及其分型中哪项是错误的。
A、部分发育不全的肺与正常支气管不相通,无呼吸功能。
B、病区有异常血管供应,常来自胸主动脉下段或腹主动脉上段。
C、肺叶内型:多位于下叶后基底段,隔离的肺与同叶正常的肺组织被同一脏层胸膜所包裹,分界清楚,但却无法分离。
D、肺叶外型:为副肺叶或副肺段,常为隔下或膈与肺下叶之间的一块无功能的肺组织。
E、常为大囊肿或多发小囊肿,无实质性的块状肺组织,常与支气管相通。
5、肺动静脉瘘的X线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肺野内可见园形或椭圆形均匀致密阴影(由黄豆到拳大),边缘清晰,略呈分叶状,与肺门间可见相连的粗大血管阴影。
B、由于肋间动脉扩大,相应肋骨下缘可出现切迹。
C、透视时,瓦尔萨瓦氏试验,病变缩小,米勒氏实验病变增大。
D、体层摄影可显示凸入支气管腔内的致密阴影,呈息肉状或菜花状阴影,管壁可不规则增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