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材料物理性能3强度
- 格式:ppt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84
什么叫无机材料物理性能特性无机材料是指由无机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它们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电子、光电子、能源、环境等。
无机材料的性能特性直接影响着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效果。
那么,什么叫无机材料的物理性能特性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无机材料的物理性能。
无机材料的物理性能可以分为多个方面,包括机械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光学性能和磁学性能等。
机械性能是指无机材料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通常包括硬度、弹性模量、抗弯强度等指标。
例如,金刚石是一种硬度极高的无机材料,可以用来制作切割工具;陶瓷材料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适合用于建筑材料等领域。
热学性能是指无机材料在热环境下的表现,包括热导率、热膨胀系数、热稳定性等指标。
例如,氧化铝具有较低的热导率,可用作隔热材料;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热导率,适合用于制作散热材料。
电学性能是指无机材料在电场或电流作用下的表现,包括导电性、介电性等指标。
例如,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适合用于制作电子元件;氧化铁具有优良的磁电耦合效应,适合用于磁存储器件。
光学性能是指无机材料在光学环境下的表现,包括透明度、折射率、发光性等指标。
例如,玻璃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明性,适合用于光学器件;半导体材料具有发光性能,在光电子领域有重要的应用。
磁学性能是指无机材料在磁场作用下的表现,包括磁导率、磁饱和磁矩等指标。
例如,铁氧体材料具有良好的磁导率和磁饱和磁矩,适合用于制作磁性材料。
综上所述,无机材料的物理性能特性对于其应用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无机材料的物理性能特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和应用材料,并优化其性能。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望进一步改进无机材料的物理性能,推动无机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无机材料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材料,包括金属、陶瓷、玻璃等。
这些材料在工程和科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物理性能对于材料的选择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无机材料的物理性能进行探讨。
首先,无机材料的物理性能包括密度、硬度、熔点、导热性、电性能等多个方面。
其中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质量,硬度是材料抵抗外力的能力,熔点是材料从固态到液态的转变温度,导热性是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电性能是材料导电、绝缘的特性。
这些性能直接影响着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加工工艺。
其次,金属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密度和硬度,良好的导热性和电性能。
这使得金属材料在结构件、导电元件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陶瓷材料则具有较高的硬度和熔点,优异的绝缘性能,因此在耐磨、绝缘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玻璃材料则具有较低的密度和熔点,优良的透光性和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光学器件和化学容器等领域。
再次,无机材料的物理性能受其晶体结构、化学成分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多为紧密排列的金属原子,因此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电性能;陶瓷材料的晶体结构多为离子键或共价键,因此具有较高的硬度和熔点;玻璃材料则是非晶态结构,因此具有较好的透光性和化学稳定性。
最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无机材料物理性能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通过调控材料的晶体结构、化学成分等手段,人们可以改善材料的物理性能,拓展其应用领域。
例如,通过合金化、热处理等工艺手段,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硬度和强度;通过掺杂、烧结等工艺手段,可以改善陶瓷材料的导电性能;通过控制成分、制备工艺等手段,可以改善玻璃材料的光学性能。
综上所述,无机材料的物理性能对于材料的选择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其性能受晶体结构、化学成分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工艺手段可以改善和拓展其应用领域。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无机材料的物理性能有所了解,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2、材料的热学性能2-1 计算室温(298K )及高温(1273K )时莫来石瓷的摩尔热容值,并请和按杜龙-伯蒂规律计算的结果比较。
(1) 当T=298K ,Cp=a+bT+cT -2=87.55+14.96´10-3´298-26.68´105/2982=87.55+4.46-30.04 =61.97´4.18J/mol ×K=259.0346J/mol ×K (2) 当T=1273K ,Cp=a+bT+cT -2=87.55+14.96´10-3´1273-26.68´105/12732=87.55+19.04-1.65 =104.94´4.18J/mol ×K=438.65 J/mol ×K 据杜隆-珀替定律:(3Al2O 3×2SiO 4) Cp=21*24.94=523.74 J/mol ×K 2-2康宁玻璃(硅酸铝玻璃)具有下列性能参数:λ=0.021J/(cm ×s ×℃); α=4.6´10−6/℃;σp =7.0Kg/mm 2,E=6700Kg/mm2,μ=0.25。
求其第一及第二热冲击断裂抵抗因子。
第一冲击断裂抵抗因子:ER f a m s )1(-==66679.8100.754.61067009.810-´´´´´´´=170℃第二冲击断裂抵抗因子:E R f am ls )1(-=¢=170´0.021=3.57 J/(cm ×s) 2-3一陶瓷件由反应烧结氮化硅制成,其热导率λ=0.184J/(cm ×s ×℃),最大厚度=120mm 。
如果表面热传递系数h=0.05 h=0.05 J/(cm J/(cm 2×s ×℃),假定形状因子S=1,估算可安全应用的热冲击最大允许温差。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无机材料是指在自然界中存在的,或者是人工合成的,不含有碳的材料。
它们的物理性能对于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无机材料的物理性能主要包括热性能、电性能、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等方面。
首先,热性能是无机材料的重要性能之一。
热导率是评价材料导热性能的重要指标,无机材料中的金属和陶瓷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热导率,而聚合物材料的热导率较低。
此外,无机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也是其热性能的重要表征之一,它决定了材料在温度变化时的尺寸变化程度。
这些热性能参数对于材料在高温或者低温环境下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电性能是无机材料的另一个重要性能。
导电性和绝缘性是评价材料电性能的重要指标。
金属材料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而绝缘材料则具有较高的电阻率。
此外,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介于金属和绝缘材料之间,其电性能的调控对于电子器件的制备具有重要意义。
光学性能是无机材料的另一个重要性能。
透明度、折射率、反射率和光学吸收等是评价材料光学性能的重要指标。
无机材料中的玻璃、晶体和光学薄膜等材料通常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它们在光学器件、光学仪器和光学通信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最后,力学性能是无机材料的另一个重要性能。
强度、硬度、韧性和蠕变等是评价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
金属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而聚合物材料则具有较高的韧性。
这些力学性能参数对于材料在受力状态下的性能表现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无机材料的物理性能对于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热性能、电性能、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是无机材料的重要性能之一,它们的表征和调控对于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对无机材料的物理性能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材料力学性能讲义材料力学性能讲义绪论:一、材料:无机材料、有机材料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合成纤维陶瓷材料复合材料天然材料工程结构材料、功能材料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环保金属:良导电、热性,光泽,良好的延展性。
自由电子、金属键(无方向性)二、性能:力学性能,物理、化学性能,加工工艺性能力学性能:金属材料在一定环境中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抵抗行为。
分弹性性能与塑性性能。
力学性能指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抵抗变形及断裂的能力。
分应力、应变;强度指标、塑性指标及综合力学性能指标。
金属材料的失效形式:变形、断裂(含疲劳断裂)、磨损、腐蚀,以及加工失误三、研究内容:1)各种力学现象及行为、意义、本质概念的相互关系。
2)各种力学性能指标的概念、本质、意义,力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3)各种宏观失效方式的本质、机理、原因,各力学性能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失效判据。
4)各种力学性能指标的测试技术及实际应用。
第一章:金属在单向静拉伸载荷下的力学性能单向应力、静拉伸§1-1 应力应变曲线拉伸曲线:P-ΔL 曲线ζ-ε曲线ζ= P/F0ε= ΔL/L0 = (L-L0)/L0横坐标:ΔL、ε;纵坐标:P、ζ应力应变曲线的几个阶段:弹性变形、均匀塑变(弹塑性变形)、集中塑变(缩颈)、断裂§1-2 弹性变形弹性变形的力学性能指标一、弹性变形的定义及特点:1、特点:①变形可逆②应力-应变保持直线关系③变形总量较小2、产生机理:原子间作用力原子间具有一定间距→原子间距,也即是原子半径的两倍(指同类原子),原子间作用力:吸引力、相斥力。
其性质估且不论吸引力:原子核中质子(正离子)与其它原子的电子云之间的作用力相斥力:离子之间及电子之间的作用力二者均与原子间距(2r)有关:P A A r o2r2 r4前者为引力项,后者为斥力顶。
r=r O时 P=O;r>r O时为引力;r<r O时为斥力r>r O时P> 0,为引力,两原子间有拉进的趋势;r<r O时P< 0,为斥力,两原子间有推远的趋势;r=r O时 P = 0,为平衡状态,两原子间保持距离。
名词解释1、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残余应变小于4%),而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为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2、塑性——材料的微观结构的相邻部分产生永久性位移,并不引起材料破裂的现象。
3、硬度——材料表面上不大体积内抵抗变形或破裂的能力,是材料的一种重要力学性能。
4、应变硬化——材料在应力作用下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随着变形量的增大,形变应力不断提高的现象。
5、弛豫——施加恒定应变,则应力将随时间而减小,弹性模量也随时间而降低。
6、蠕变——当对粘弹性体施加恒定应力,其应变随时间而增加,弹性模量也随时间而减小。
6、滞弹性——当应力作用于实际固体时,固体形变的产生与消除需要一定的时间,这种与时间有关的弹性称为滞弹性。
7、压电性——某些晶体材料按所施加的机械应力成比例地产生电荷的能力。
8、电解效应——离子的迁移伴随着一定的质量变化,离子在电极附近发生电子得失,产生新的物质。
9、逆压电效应——某些晶体在一定方向的电场作用下,则会产生外形尺寸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其形变与电场强度成正比。
10、压敏效应——指对电压变化敏感的非线性电阻效应,即在某一临界电压以下,电阻值非常高,几乎无电流通过;超过该临界电压(敏压电压),电阻迅速降低,让电流通过。
11、热释电效应——晶体因温度均匀变化而发生极化强度改变的现象。
12、光电导——光的照射使材料的电阻率下降的现象。
13、磁阻效应——半导体中,在与电流垂直的方向施加磁场后,使电流密度降低,即由于磁场的存在使半导体的电阻增大的现象。
14、光伏效应——指光照使不均匀半导体或半导体与金属组合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的现象。
15、电介质——在外电场作用下,能产生极化的物质。
16、极化——介质在电场作用下产生感应电荷的现象。
16、自发极化——极化并非由外电场所引起,而是由极性晶体内部结构特点所引起,使晶体中的每个晶胞内存在固有电偶极矩,这种极化机制为自发极化。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
无机材料在当今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家用电器、汽车零部件等重要产品的制造中。
它们的特性决定了它们在不同产品中的重要性,而它们的物理性能是决定这些特性的核心因素。
本文旨在介绍无机材料的物理性能,并讨论它们在不同产品中的应用情况。
无机材料的物理性能主要包括热导率、密度、弹性模量、抗拉强度、塑性、热稳定性等。
无机材料的热导率决定了它们在热学设计中的重要性,无机材料的密度决定了它们的重量,无机材料的弹性模量用来衡量材料的抗弯强度,抗拉强度是材料的抗拉性能,塑性是材料的变形能力,热稳定性决定了材料在高温下的稳定性。
无机材料被广泛用于各种产品,如建筑材料、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等。
建筑材料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无机材料,它们的物理性能决定了其在建设中的重要性。
由于其耐热性能好,无机材料也被广泛用于制造电子产品,例如内存条和处理器。
此外,无机材料的弹性模量、体积密度和抗拉强度等特性使其成为汽车零部件的重要材料。
无机材料的物理性能对于制作高质量的产品具有重要意义,它们的特性决定了它们在不同产品中的应用情况。
例如,无机材料的耐热性能使其成为电子产品的优质材料;无机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使其成为汽车零部件的宝贵材料。
因此,了解无机材料的物理性能对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无机材料是当今社会中普遍使用的材料,它们的物理性能
是制作各种产品的核心因素之一。
无机材料的热导率、密度、弹性模量、抗拉强度、塑性和热稳定性等特性使其在建筑材料、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等产品的应用十分广泛。
因此,了解无机材料的物理性能对于制作高品质的产品至关重要。
第二章 无机材料的受力变形名义应力应力:单位面积所受的力。
σ=F/S真实应力应变:用来描述物体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对位移。
弹性形变:各向同性广义胡克定律: 体积模量弹性系数k s :大小反映了原子间的作用力曲线在r = r 0处斜率的大小。
弹性刚度系数 大小实质上反映了原子间势能曲线极小值尖峭度的大小。
弹性系数k s 测定式架状结构石英和石英玻璃的架状结构是三维空间网络,几乎各向同性;晶体结构 双链结构、环状结构(岛状结构)、层状结构为各向异性,因材料方向不 同而差别很大。
温度:弹性常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并联模型:E u =V 2E 2+(1-V 2)E 1(上限)复相的弹性模量串联模型:1/E L =V 2/E 2+(1-V 2)/E 1(下限)应变松弛(或蠕变或徐变):固体材料在恒定荷载下,变形随时间延续而缓慢增加的不平衡过程,或材料受力后内部原子由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
当外力除去 后,徐变变形不能立即消失。
应力松弛(或应力弛豫):在持续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着的物体,在总的变形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徐变变形渐增,弹性变形相应的减小,由此使物体的内部应力随时间延续而逐渐减少。
或一个体系因外界原因引起的不平衡状态逐应力和应变正应变剪切应变弹性形变机理弹性模量影响因素因为大部分固体随温度升高而发生热膨胀现象,原子间结合力减弱 因此温度对弹性刚度系数的影响,通常用弹性刚度系数的温度系数T C 表示。
应用:温度补偿材料,即一种异常的弹性性质材料(Tc 是正的),补偿一般材料的负Tc值。
例如:低温石英有一个方向Tc 是正值,低温石英在570o C 通过四面体旋转,进行位移式相转变,变成充分膨胀的敞旷高温型石英结构。
原因:对高温石英和低温石英施加拉伸应力,前者由于Si -O -Si 键是直的,仅发生拉伸,后者除拉伸外,还有键角改变,即发生转动运动。
随着温度的增加,其刚度增加,温度系数为正值。
温度补偿材料具有敞旷结构,内部结构单位能发生较大转动的物质,这种敞旷式结构具有小的配位数。
【⽆机材料物理性能】课后习题集答案解析课后习题《材料物理性能》第⼀章材料的⼒学性能1-1⼀圆杆的直径为2.5 mm 、长度为25cm 并受到4500N 的轴向拉⼒,若直径拉细⾄2.4mm ,且拉伸变形后圆杆的体积不变,求在此拉⼒下的真应⼒、真应变、名义应⼒和名义应变,并⽐较讨论这些计算结果。
解:由计算结果可知:真应⼒⼤于名义应⼒,真应变⼩于名义应变。
1-5⼀陶瓷含体积百分⽐为95%的Al 2O 3 (E = 380 GPa)和5%的玻璃相(E = 84 GPa),试计算其上限和下限弹性模量。
若该陶瓷含有5 %的⽓孔,再估算其上限和下限弹性模量。
解:令E 1=380GPa,E 2=84GPa,V 1=0.95,V 2=0.05。
则有当该陶瓷含有5%的⽓孔时,将P=0.05代⼊经验计算公式E=E 0(1-1.9P+0.9P 2)0816.04.25.2ln ln ln 22001====A A l l T ε真应变)(91710909.4450060MPa A F =?==-σ名义应⼒0851.0100=-=?=A A l l ε名义应变)(99510524.445006MPa A F T =?==-σ真应⼒)(2.36505.08495.03802211GPa V E V E E H =?+?=+=上限弹性模量)(1.323)8405.038095.0()(112211GPa E V E V E L =+=+=--下限弹性模量可得,其上、下限弹性模量分别变为331.3 GPa 和293.1 GPa 。
1-11⼀圆柱形Al 2O 3晶体受轴向拉⼒F ,若其临界抗剪强度τf 为135 MPa,求沿图中所⽰之⽅向的滑移系统产⽣滑移时需要的最⼩拉⼒值,并求滑移⾯的法向应⼒。
解:1-6试分别画出应⼒松弛和应变蠕变与时间的关系⽰意图,并算出t = 0,t = ∞ 和t = τ时的纵坐标表达式。
解:Maxwell 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应⼒松弛过程:Voigt 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应变蠕变过程:).1()()(0)0()1)(()1()(10=∞=-∞=-=e EEe e Et t t στεσεεεσεττ;;则有:其蠕变曲线⽅程为:./)0()(;0)();0()0((0)e (t)-t/e στσσσσσστ==∞==则有::其应⼒松弛曲线⽅程为)(112)(1012.160cos /0015.060cos 1017.3)(1017.360cos 53cos 0015.060cos 0015.053cos 82332min 2MPa Pa N F F f =?=?=?=?=??=πσπτπτ:此拉⼒下的法向应⼒为为:系统的剪切强度可表⽰由题意得图⽰⽅向滑移以上两种模型所描述的是最简单的情况,事实上由于材料⼒学性能的复杂性,我们会⽤到⽤多个弹簧和多个黏壶通过串并联组合⽽成的复杂模型。
1.影响无机材料强度的因素有哪些?答:在晶体结构既定的情况下,影响材料强度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弹性模量E,断裂功γ和裂纹尺寸C。
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内在因素:材料的物性,如: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导热性、断裂能;显微结构:相组成、气孔、晶界(晶相、玻璃相、微晶相)、微裂纹(长度、尖端的曲率大小);外界因素:温度、应力、气氛环境、式样的形状大小、表面;工艺因素:原料的纯度、降温速率。
2.请对氧化铝单晶的λ-T曲线分析说明。
答:在很低温度时,主要是热容Cv对热导率λ的贡献,Cv与T^3成正比,因而λ也近似随T^3而变化。
随温度升高热导率迅速增大,然而温度继续升高,平均自由程l要减小,这时热导率随温度T升高而缓慢增大,并在德拜温度θd左右趋于一定值,这时平均自由程l成了影响热容的主要因素,因而,热导率λ随温度T升高而迅速减小。
在低温(40K),热导率出现极大值,在高温区,变化趋于缓和,在1600K,由于光子热导的贡献是热导率有所回升。
3.试比较石英玻璃、石英多晶体和石英单晶热导率的大小,并解释产生差异的原因。
答:石英单晶体热导率最大,其次是石英多晶体,最后是石英玻璃。
原因:多晶体中晶粒尺寸小,晶界多,缺陷多,晶界处杂质也多,声子更易受到散射,因而它的平均自由程度小的多,所以多晶体的热导率比单晶体小。
玻璃属于非晶体,在不考虑光子导热的温度下,非晶体声子的平均自由程度比晶体的平均自由程度小的多,所以非晶体的热导率小于晶体的热导率。
4..裂纹形成原因有哪些?裂纹扩展的方式有哪些?哪些措施可防止裂纹扩展?答:裂纹形成的原因:1晶体微观结构中的缺陷受外力引起应力集中会形成裂纹2.材料表面的机械损伤与化学腐蚀形成表面裂纹3.热应力形成裂纹4.由于晶体的各向异性引起扩展方式:张开型,划开型,撕开型阻止裂纹的扩展:1.作用力不超过临界应力2.加入吸收能量的机构3.在材料中造成大量极细微的裂纹。
5.热压Al2O3(晶粒尺寸小于1μm,气孔率约为0)、烧结Al2O3(晶粒尺寸约15μm,气孔率约为1.3%)以及Al2O3单晶(气孔率为0)等三种材料中,哪一种强度最高?哪一种强度最低?为什么?答:强度最高的是Al2O3单晶,强度最低的是烧结Al2O3。
/register.php?invitecode=7db8407acaii1hHt名词解释【力学】牛顿流体:受力后极易变形,剪切力跟速度梯度成正比符合牛顿定律的的流体;粘性系数:粘性:液体在流动时,在其分子间产生摩擦的性质,粘性大小用粘度表示,是用来表征液体性质相关的阻力因子;热稳定系数:材料承受温度急剧变化而不致破坏的能力,又称抗热震性;热冲击断裂性:材料发生瞬间断裂,抵抗这类破坏的性能;抗热冲击损伤性:热冲击循环作用下,材料表面开裂、剥落并不断扩展,最终破裂或变质,抵抗这类破坏的性能;静态疲劳(亚临界生长):裂纹在使用应力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缓慢扩展,这种缓慢扩展也称亚临界生长或静态疲劳;动态疲劳:材料在循环应力或渐增应力作用下的延时破坏;Griffith微裂纹理论:实际材料中总存在许多的细小裂纹或缺陷,在外力作用下这些裂纹和缺陷附近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当应力达到一定程度时,裂纹就开始扩展而导致断裂,故断裂不是两部分晶体同时沿整个界面拉断,而是裂纹扩展的结果;【热学】声子:晶格振动能量的量子化单元hw称为声子,h为普朗克常数,w 为晶格振动的角频率,对应每一次晶格热振动,晶体内部产生或吸收一个声子,声子是虚拟粒子,是原子激发的形态之一;格波:晶格中的所有原子以相同频率振动而形成的波,或某一个原子在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是以波的形式在晶体中传播形成的波;晶格热振动:晶体中原子以平衡位置为中心不停地振动,是产生热容、热膨胀等现象的物理基础;热膨胀系数:物体由于温度改变而有胀缩现象,其变化能力以等压下,单位温度所导致的体积变化来表示;能流密度: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单位面积所取得的或单位重量能源所产生的某种能源的能量或功率,是评价能源的主要指标;热导率(热导系数):是指单位温度梯度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垂直面积的热量,单位是w/m2.k;【电学】电流密度:描述电路中某点电流强弱和流动方向的物理量,矢量,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电流方向单位面积的电量,正电荷流动方向为正方向;电导率:介质中该量与电场强度之积等于传导电流密度;即电阻率的倒数,物理意义表示物质导电性能;载流子迁移率:载流子在单位电场作用下的平均漂移速率,即载流子在电场作用下运动速度的快慢量度,运动越快迁移率越大;半导体施主能级:一个能级被电子占用时成中性,不被电子占据时带正电;受主能级:一个能级不被电子占据时成中性,被电子占据时带负电;西贝克效应(温差电动势效应):由于两种不同的电导体或半导体的温度差异而引起两种物质间电压差的热电现象,具体说:半导体材料的两端如果有温度差,则在较高温度区有更多的电子被激发到导带中去,但热电子趋向于扩散到较冷的区域,当这两种效应引起的化学势梯度和电场梯度相等其方向相反时,就达到稳定状态,多数载流子扩散到冷端,产生△V/△T,结果在半导体两端就产生温差电动势;【介介电性质】正温度系数效应PTC:价控型BaTiO3半导体在居里点(正方相↔立方相相变点)附近,电阻率随温度而发生突变的现象,机理是几何半导体陶瓷晶界上具有表面能级,此表面能级可捕获载流子,从而在两边晶粒内产生一层电子损耗层,形成肖特基势垒,该势垒与介电常数有关,当温度高于居里点,介电常数剧减,势垒增加,电阻率增加;压敏效应:a.指对电压变化敏感的非线性电阻效应,即在某一临界电压以下,电阻值非常之高,几乎无电流通过,超过该临界电压,电阻迅速降低,让电流流过。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知识点整理无机材料物理性能知识点整理1.铁电体与铁磁体的定义和异同答:铁电体是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自发极化,并且自发极化方向可随外加电场作可逆转动的晶体。
铁磁体是指具有铁磁性的物质。
2.本征(固有离子)电导与杂质离子电导答:本征电导是源于晶体点阵的基本离子的运动。
这种离子自身随着热振动离开晶体形成热缺陷。
这种热缺陷无论是离子或者空位都是带电的,因而都可作为离子电导载流子。
显然固有电导在高温下特别显著;第二类是由固定较弱的离子的运动造成的,主要是杂质离子。
杂质离子是弱联系离子,所以在较低温度下杂质电导表现显著。
相同点:二者的离子迁移率和电导率表达形式相同不同点:a.本征离子电导载流子浓度与温度有关,而杂质离子电导载流子浓度与温度无关,仅决定于杂质的含量B.由于杂质载流子的生成不需要提供额外的活化能,即他的活化能比在正常晶格上的活化能要低得多,因此其系数B比本征电导低一些C.低温部分有杂质电导决定,高温部分由本征电导决定,杂质越多,转折点越高3.离子电导和电子电导答:携带电荷进行定向输送形成电流的带点质点称为载流子。
载流子为离子或离子空位的为离子电导;载流子是电子或空穴的为电子电导不同点:a.离子电导是载流子接力式移动,电子电导是载流子直达式移动B.离子电导是一个电解过程,符合法拉第电解定律,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间长了会对介质内部造成大量缺陷及破坏;而电子电导不会对材料造成破坏C.离子电导产生很困难,但若有热缺陷则会容易很多;一般材料不会产生电子电导,一般通过掺杂形式形成能量上的自由电子D.电子电导的电导率远大于离子电导(原因:1.当温度升高时,晶体内的离子振动加剧,对电子产生散射,自由电子或电子空穴的数量大大增加,总的效应还是使电子电导非线性地大大增加;2.在弱电场作用下,电子电导和温度成指数式关系,因此电导率的对数也和温度的倒数成直线关系;3.在强电场作用下,晶体的电子电导率与电场强度之间不符合欧姆定律,而是随场强增大,电导率有指数式增加4.铁电体与反铁电体答:铁电体是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自发极化,并且自发极化方向可随外加电场作可逆转动的晶体;反铁电体是指晶体中相邻的离子沿反平行方向发生自发极化,宏观上自发极化为零且无电滞回线的材料不同点:1.在反铁电体的晶格中,离子有自发极化,以偶极子形式存在,偶极子成对的按反平行方向排列,这两部分偶极子的偶极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在铁电体的晶格中,偶极子的极性是相同的,为平行排列2.反铁电体具有双电滞回线,铁电体具有电滞回线3.当外电场降至零时,反铁电体无剩余极化,铁电体存在剩余计5.声频支与光频支的异同答:相同点:声频支与光频支都是由于一维双原子点阵的振动引起的,且都是独立的格波,频率都与元胞振动频率相同不同点:1.声频支是相邻原子具有相同的振动方向,表示了元胞的质量中心的振动;光频支是相邻两种原子振动方向相反,表示了元胞的质量中心维持不同,因而引起了一个范围很小,频率很高的振动2.声频支是低温下的格波,频率小影响范围广,是同一类原子不同晶胞之间相互振动引起的;光频支是晶体熔融温度下的格波,频率高,影响范围小,是不同类原子同一晶胞之间相互振动引起的。
解:&) 4.909x10 《材料物理馅能》第一章材料的力学性能1.1 一圆杆的直径为2.5 mm、长度为25cm并受到4500N的轴向拉力,若直径拉细至2.4mm ,且拉伸变形后圆杆的体积不变,求在此拉力下的真应力、真应变、名义应力和名义应变,并比较讨论这些计算结果。
F 4500 、—= ---------------- =995( MPa)A 4.524x1()2真应变勺=In上=In色=In 7 = 0.0816 1° A 2.42名义应力a = — = —- =917 (MP。
) —o名义应变 ^ = - = —-1=0.0851/。
A山计算结果町知:真应力大于名义应力,真应变小于名义应变。
1- 5 —陶瓷含体积百分比为95%的A12O3(E = 380 GPa)和5%的玻璃相(E = 84 GPa),试计算其上限和下限弹性模量。
若该陶瓷含有5 %的气孔,再估算其上限和下限弹性模量。
解:令Ei=380GPa,E2=84GPa,Vi=0.95,V2=0.05。
则有上限弹性模量=E}V{ +E2V2 = 380 X 0.95 +84 X 0.05 =365.2(GF Q)下限弹性模量曲=(4 +生尸=(性 + 些广=323.1(。
「。
)E] E2 380 84当该陶瓷含有5%的气孔时,将P=0. 05代入经验计算公式E=E o(l-1.9P+O. 9P2)可得,其上、下限弹性模量分别变为331.3 GPa和293. 1 GPa。
1-11 一圆柱形MO]晶体受轴向拉力F,若其临界抗剪强度弓为135 MPa,求沿图中所示之方向的滑移系统产生滑移时需要的最小拉力值,并求滑移面的法向应力。
解:由题意得图示方向滑移系统的剪切强度可表示为:Feos 53。
T = -------- ;— x cos 600.00152〃r f xO.00152^- 2nFmin = ---------------- = 3.17 x 103 (N)m,n cos 53° X cos 60°此拉力下的法向应力为:(7 =317xI0_xcos60° = L12xl08(P€/) = 112(A/P6Z) 0.00152^/cos 60°0.0 应变蠕变曲线 =25.62 〜28.64GF“ 1-6试分别画出应力松弛利应变蠕变与时间的关系示意图,并算出t 二0, t=g 和L 二T 时的纵 坐标表达式。
第一章物理基础知识与理论物理性能本质:外界因素(作用物理量)作用于某一物体,如:外力、温度梯度、外加电场磁场、光照等,引起原子、分子或离子及电子的微观运动,在宏观上表现为感应物理量,感应物理量与作用物理量呈一定的关系,其中有一与材料本质有关的常数——材料的性能。
晶体结构:原子规则排列,主要体现是原子排列具有周期性,或者称长程有序。
非晶体结构:不具有长程有序。
点阵:晶体内部结构概括为是由一些相同点子在空间有规则作周期性无限分布,这些点子的总体称为点阵。
晶体由(基元)沿空间三个不同方向,各按一定的距离(周期性)地平移而构成,(基元)每一平移距离称为周期。
晶格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周期性,可以用(原胞)和(基失)来描述。
分别求立方晶胞、面心晶胞和体心晶胞的原胞基失和原胞体积?(1)立方晶胞:(2)面心晶胞(3)体心晶胞晶体格子(简称晶格):晶体中原子排列的具体形式。
晶列的特点:(1)一族平行晶列把所有点包括无遗。
(2)在一平面中,同族的相邻晶列之间的距离相等。
(3)通过一格点可以有无限多个晶列,其中每一晶列都有一族平行的晶列与之对应。
(4 )有无限多族平行晶列。
晶面的特点:(1)通过任一格点,可以作全同的晶面与一晶面平行,构成一族平行晶面. (2)所有的格点都在一族平行的晶面上而无遗漏;(3)一族晶面平行且等距,各晶面上格点分布情况相同;(4)晶格中有无限多族的平行晶面。
格波:晶体中的原子在平衡位置附近的微振动具有波的形式。
色散关系:晶格振动谱,即频率和波矢的关系。
声子:晶格振动的能量是量子化的,晶格振动的量子单元称作声子,声子具有能量ħ ,与光子的区别是不具有真正的动量,这是由格波的特性决定的。
声学波与光学波的区别:前者是相邻原子的振动方向相同,波长很长时,格波为晶胞中心在振动,可以看作连续介质的弹性波;后者是相邻原子的振动方向相反,波长很长时,晶胞中心不动,晶胞中的原子作相对振动。
德布罗意假设:一切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