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价格对城镇化进程影响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33.69 KB
- 文档页数:15
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市场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房地产价格的波动不仅直接影响着房产业主和投资者的利益,也深刻地影响着城镇居民的生活和消费。
本文将探讨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考。
一、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影响房地产价格的波动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市场供需关系、投资热点等因素。
一般来说,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会带动房产投资和消费的增加,而价格的下跌则会对相关产业和消费造成影响。
1. 上涨阶段:当房地产价格出现上涨时,房产业主的财富增值会带动消费水平的提高,这些消费包括地产行业相关的装修、家居用品、家电等。
房地产市场的火热也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涌入,从而刺激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就业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会相应提高,整体经济状况也会得到改善。
房地产价格波动不仅仅是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更是对城镇居民的消费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1. 房地产价格上涨对消费的影响相反,当房地产价格出现下跌时,房产业主会由于财富受损而减少他们的消费水平。
由于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导致相关产业的不景气,一些从业者可能会失业或收入减少,从而导致整体经济环境较为不利。
这将直接影响到城镇居民的消费生活,他们可能会降低消费水平,减少购买力度,从而对整体经济形势带来负面影响。
房地产价格波动不仅仅是对相关产业和投资者的影响,更是对城镇居民消费生活的直接关系。
在房地产价格波动的情况下,城镇居民需要理性看待和适应市场变化,以更合理的方式来进行消费。
1. 做好财务规划房地产价格波动会对个人的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城镇居民需要做好财务规划。
在房地产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应理性消费,不宜过度扩大消费水平。
在房地产价格下跌时,消费者要控制好个人支出,以应对可能的经济压力。
2. 多元化投资房地产价格的波动使得房地产投资风险加大,因此城镇居民应该在投资上多元化,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社会影响与可持续发展中国房地产市场一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发展及居民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投资热潮,一些负面影响也逐渐浮现,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因此,本文将从社会影响和可持续发展两个角度来探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社会影响1.房价上涨与住房问题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火爆使得房价呈现快速上涨的趋势,这对低收入群体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负担。
许多年轻人或新婚夫妇需要付出巨大的财力才能购买一套房子,这进一步加剧了住房问题,导致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2.投资房产与资金高度集中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使得投资房产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投资手段。
然而,由于政策限制和市场变动的不确定性,导致资金过度集中在房地产领域,限制了其他实体经济的发展,并进一步加剧了财富分配不均的问题。
3.土地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中国是一个土地资源稀缺的国家,但房地产开发对土地的需求量非常大,这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大规模开发项目往往需要大面积的土地,而在这个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1. 调整政策与减少波动为了促进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加大调控力度,并制定更加明确的政策。
通过调整政策,可以减少市场的波动性,降低因投机活动而导致的价格风险,为市场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与规划为了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破坏,政府应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与规划。
在土地供应方面,应严格控制土地供应量,避免大规模的土地开发项目。
在土地使用方面,应加强对土地的保护和管理,限制过度开发和破坏。
3. 增加住房供给与改善居住环境为了解决房价上涨和住房问题,政府应大力增加住房供给,并改善居住环境。
通过加大公共住房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供多样化的住房选择,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从而缓解住房压力和社会不平等现象。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及对策第一章:新型城镇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新型城镇化是指以人为本、以城市为主体,以推进产业转移、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对房地产市场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1. 热点城市房价上涨由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人口流动加剧,大量人口涌向一二线城市,导致热点城市的房价上涨。
热点城市的房价上涨,也带动了周边的房价上升。
2. 人口城镇化程度提高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村人口的城市化,从而提高人口的城镇化程度。
人口城镇化程度提高,也能带动城市住房需求的增加。
3. 土地资源供应增加新型城镇化的推动,可以促使城镇化的土地资源供应增加。
土地资源供应增加,可以缓解部分城市的土地短缺问题。
4. 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也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因为过度增长的房地产市场会加剧城市的分化,特别是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分化。
因此需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
第二章:对策在新型城镇化的影响下,房地产市场也需要相应的调整和对策。
1. 制定科学的住房政策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需要制定科学的住房政策,积极推进住房保障工作。
其中,应该注重提高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水平,并积极推进公租房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同时,应该加强对住房市场的调控,避免住房投机行为。
2. 加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加速。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水电气等方面的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可以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水电短缺等问题,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3. 改革土地制度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要改革土地制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土地浪费现象。
改革土地制度,可以将土地的使用与收益相结合,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同时也可以避免土地资源过度使用,减少对土地资源的破坏。
4. 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
城镇化与房地产市场的关系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房地产市场扮演着重要角色。
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这一趋势在中国尤其迅猛。
城镇化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房地产市场的变化也反过来影响着城镇化的进程。
本文将探讨城镇化与房地产市场之间的关系。
1. 城镇化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需要住房。
这导致对住房的需求急剧增加。
为满足这一需求,房地产市场逐渐兴起。
房地产开发商建设新的住宅项目以及相关配套设施,以满足新城镇居民的需求。
2.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带动了城镇化进程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不仅满足了城镇居民的住房需求,还带动了城镇化进程的发展。
由于有了良好的住房条件,更多的人愿意从农村迁往城市。
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向城市,进一步加速了城镇化的进程。
3. 城镇化对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产生影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在城市化初期,需求远大于供应,导致房价上涨。
随着城市发展和住房供应的增加,供求关系逐渐趋于平衡,房价也相应稳定下来。
然而,在一些特殊地区或特定时间段,由于供应量不足或者市场炒作,房价仍可能出现波动。
4. 房地产市场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房地产市场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是双向的。
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加速了城镇化的进程,提供了住房和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和调控也会对城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房地产市场过热或者不稳定时,可能影响城市的吸引力,减缓了城镇化进程。
5. 城镇化和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城镇化和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是互相关联的。
城镇化过程中,需要注重规划和管理,避免出现无序发展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合理控制房地产市场的规模和速度,加强土地利用和房地产开发的监管,有利于城镇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城镇化和房地产市场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城镇化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又带动了城镇化进程。
双方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
基于人口变化趋势的房地产价格分析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房地产市场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对于
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走势,人口变化趋势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本文将以人口变化为主线,探讨其对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影响。
1. 城镇化进程对房价的影响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逐渐加速,人口的流入城市持续增长,这对房地产市场价格带来了
直接的影响。
相对于城市外的农村地区,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更容易获得高价格。
这是因为,在城市内,人口密度更高,社会经济更发达,就业机会更多,因此,房价也更高。
2. 人口年龄结构对房价的影响
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是不同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房屋的需
求也会不断变化。
年轻人通常更倾向于租房,中年人则更倾向于购房。
在购房族群中,婚
姻状态、家庭规模和子女教育需求也对其房屋消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人口数量直接决定了对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因此,人口数量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房地
产价格。
如果人口增加,房地产市场需求也随之增加,因此房价有可能上涨。
城市人口流动性是指不同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
在较短时期内,人口流动对房价影响
较小,但当人口流动趋势保持一定规模和周期时,它的影响就会变得比较显著。
长期的人
口流动趋势将影响不同城市之间的价值链结构,从而影响房地产市场。
综上所述,人口变化是影响房地产市场价格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房地产开发商、投资
者和市政府都需要密切关注人口变化趋势,以便在采取更加准确和明智的决策时更加精准,从而确保其业务的可持续性。
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分析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与否决定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
一方面,房地产开发商需要缴纳土地出让金和相关的税费,这为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带来了大量的资金。
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也会刺激消费,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从而增加了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
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将为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提供了巨大的支撑,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房地产市场的增长也会刺激相关行业的发展。
在房地产繁荣的时候,建筑业、建材工业、家具业等相关行业会迎来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这将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提高了地方的经济活力。
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也会刺激金融业的发展,因为购房者需要通过贷款来购房,这将促进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业务增长,为地方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房地产繁荣的时候,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会提高,这将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家电、家居装饰、家居服务等行业都将受益于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从而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支持。
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也会提高地方居民的生活水平。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房价的上涨会为房地产业的从业人员带来更高的收入,而购房者也可以通过房产的升值来提高自己的财富水平。
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也会带动地方服务业的发展,比如餐饮业、旅游业、娱乐业等行业都将受益于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从而提高了地方居民的生活水平。
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可能会导致投机行为的增加,从而带来市场的过热和泡沫的出现。
这将对经济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风险,甚至引发经济的危机。
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也可能会导致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这将损害地方的生态环境,影响地方的可持续发展。
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对地方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从正面来看,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将为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时也会带动相关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高地方居民的生活水平。
我们也必须警惕投机行为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城市更新与房地产市场的关系解析城市更新是指通过对城市建设进行改造、更新和升级,以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环境质量和居住条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更新已成为各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然而,城市更新与房地产市场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本文将对城市更新与房地产市场的相互影响进行解析。
一、互为影响城市更新和房地产市场是相互影响的。
首先,城市更新活动的开展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当一个地区进行城市更新时,旧建筑物往往需要被拆除或改造,这会导致原有的房源数量减少,进而影响房屋供应。
此外,城市更新还会提高土地价值,使得周边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出现波动。
例如,当一座陈旧的工业区改建为商业区时,该区域的土地价值会大幅度上升,从而影响周边住房的价格。
反过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会推动城市更新的进行。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房地产企业通常会加大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力度,这往往会涉及到旧城区的更新改造。
相比于新建项目,城市更新更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房地产企业更倾向于利用旧城区资源进行更新项目。
二、互相促进城市更新和房地产市场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首先,城市更新活动的开展可以带动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当一个城市进行更新改造时,会吸引大量的投资和资金流入,这些资金往往会用于购买土地、建设房屋以及提升基础设施。
这些投资的到来会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提升了市场的活力。
反过来,房地产市场的兴盛也可以为城市更新提供动力。
随着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增加,房地产企业通常会对旧城区进行再开发,提升旧有房源的价值和品质。
这些更新项目的推动使得城市更新的进程加快,进而改善了城市的居住环境和功能。
三、相互调控城市更新和房地产市场之间的关系还表现在相互的调控作用上。
城市更新的进行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稳定。
通过城市更新,住宅和商业用地的供应得到了增加,缓解了供需矛盾,有助于防止房地产市场出现过快上涨的情况。
同时,通过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居住环境,城市更新还可以提升人们对于房地产投资的信心,从而稳定了房地产市场。
基于我国城镇化与房价互动关系的统计分析摘要:本文主要运用协整分析及vecm模型对我国城镇化与房价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化与房价间存在长期稳定的负向变动关系,短期内两者关系从非均衡状态向长期均衡状态调整速度缓慢,即城镇化的短期变动对房价的影响不是十分明显。
文章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基础上为我国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协调发展提出了几条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房价;协整分析;vecm模型一、前言近年来,我国在整个大范围上表现出房地产均价的持续上涨,尤其是2009年以来,我国二、三线城市房价的上涨速度逐渐接近我国一线城市房价的上涨速度,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10年中国居住城镇的人口接近6.66亿人,城镇化率达到49.68%,我国已有近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这意味着中国将进入城市圈。
城镇化与房价之间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引起人们对土地及住房需求量增大,进而推动房价不断上涨。
另一方面,房价上涨会对潜在的进入者设置壁垒,抑制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甚至出现逆城镇化现象。
鉴于既要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又让我国房价平稳运行,探讨我国城镇化与房价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建立误差修正模型,需要首先对变量进行协整分析,,即有时虽然两个变量都是随机游走的,但它们的某个线形组合却可能是平稳的。
我们称这两个变量有协整的长期均衡关系。
将误差修正项看做一个解释变量,连同其他反映短期波动的解释变量一起,建立短期模型,即误差修正模型。
本文用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表示城镇化率,同时用住宅价格来表示房价。
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表示工业化水平指标。
本文选取1985-2009年间的城镇化率(ur)、住宅价格(h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pgdp)的年度数据作为样本,样本容量为25。
城镇化率、住宅价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均出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房地产统计年统计年鉴》。
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乌鲁木齐房地产价格对城镇化进程影响分析姓名:专业:班级:学号:年月日目录1 乌鲁木齐城镇化发展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
1房地产价格与城镇化关系概述. (1)2乌鲁木齐城镇化现状 (2)2.1乌鲁木齐市基本情况 (2)3 房地产业价格对城镇化的影响 (4)3.1积极影响 (4)3.1.1改善地区宏观经济 (4)3.1.3拉动基础建设,吸引外来人员 (5)3.2消极影响 (5)3.2.1高房价对城市化的影响 (5)3.2.2增加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难度 (6)4 提出促进房地产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7)4.1结论 (7)4.2建议 (7)4.2.1以经济增长为基础促进城镇化进程和房地产业发展 (8)4.2.2正确面对城镇化进程中房价上涨问题 (8)4.2.3在城镇化进程中明确房地产业的作用与责任 (8)4.2.4促进城镇化和房地产市场的和谐发展 (9)参考文献 (10)谢辞 (11)乌鲁木齐房地产价格对城镇化进程影响分析指导教师:摘要:房地产市场满足了人们的一定的物质需求,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房地产市场能否健康有序的发展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高速发展。
随着乌鲁木齐的城镇化的逐渐推进,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迁移,为城市的发展带来源源不竭的动力,城市的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随之得到很大的改善,生态文明建设逐步落实,上述的这些方面都促进了房地产的需求量的提高,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与此同时,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例如房地产市场的市场供给量很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造成了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
因此研究城市化和乌鲁木齐房地产市场之间的关系,找出房地产市场是如何对城镇化的进程产生影响的,城镇化的进程又是如何反过来影响房地产价格的,这对我们更深入的了解房地产市场和如何采取措施解决城镇化过程中房地产市场出现的问题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市化房地产价格协调发展1房地产价格与城镇化关系概述1.1城镇化定义城镇化可以描述为在地理位置上人口由农村转向城市的过程。
该过程同时伴随着经济发展的集聚和分散。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文发展、社会进步、环境和谐、资源优化等多方面内容也构成了城镇化的本质内涵,展现出自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非仅仅局限于人口数量的增长这单一层面,而是社会转型的综合性过程。
从学科角度看,各学科对这多维度的社会现象有着不同的定义和理解。
经济学将其看成是产业结构的升级及资源享赋的优化过程。
指出地区间受到各流动的要素影响,形成了推进城镇化的主动力。
其本质是农业活动逐渐替代非农活动的变化过程。
人口学的观点则符合人口城镇化理论。
以城镇人口数量衡量城镇化水平,本质是农村人口的城市转移。
其中加入了该过程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地理学则以人类生产力为出发点,认为人类活动存在关联性,能相互影响。
当人类生产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城市区域会逐渐覆盖乡村区域,进一步改变城市结构及城市体系。
城镇化改变了人们生活环境,随之影响其生活模式和行为特征,社会学则从这一视角出发,将城镇化理解为人们生活方式及其行为习惯的城镇化。
1.2房地产价格我国房地产在较为短暂的发展过程中已成为我国支柱型产业,与人民各方面利益息息相关。
1998年实施住房改革后,该产业逐渐从成长期转向成熟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其发展促进居民消费、增加民间投资、扩大内需同时保障宏观经济快速稳定增长。
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财政收入等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房地产。
但迅速发展的背后必然带来房价膨胀,威胁着经济的持续协调增长。
加之我国经济发展,人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居民对自身住房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金融危机后,房产迅速升温,引发人们各种投资投机性需求,这些无疑会推动我国房价的大幅度上涨。
1.3房地产价格与城镇化关系大量农村人口走向城市是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城市人口集聚必然产生住房需求,此时房价上涨。
这也是城镇化进程中房地产市场发展,价格上涨的主动力。
但从实际看,城镇人口增长产生的大量住房需求是否能转化为实际购买行为?进入城市的都是农村人口,就业能力有限,能够成为高收入人群并有能力买房的人微乎其微。
以目前一线城市房价而言,即使收入较高的城市人口也未必能承担,大量农村转移的劳动力人口就更加没有能力购房,加上政府限购政策,住房销售价格不会因城镇化产生太大影响。
但人们会选择租房,这会导致房租价格或许有所上涨。
综上所述,农村迁移至城镇的人口会有较强的购房需求,但实际购买力又会抑制这种需求,二级市场价格或许变化不大,但房租会有一定上浮。
2乌鲁木齐城镇化现状2.1乌鲁木齐市基本情况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地处全区的中北部,位于天山中段北部,准噶尔盆地南部边缘地区,西、东部均与昌吉回族自治州相邻,南部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接壤,东南部与吐鲁番地区交界。
乌鲁木齐行政区总面积为1.42万平方公里,现辖7区1县、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一个出口加工区,全市总人口257.8万。
乌鲁木齐市是全疆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新疆的核心城市,同时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它是中国内陆的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由于乌鲁木齐处在亚洲大陆的地理中心,它的地理优势决定了其在亚欧大陆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是经济仅次于阿拉木图的中亚第二大城市。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新疆经济发展与建设的优惠政策。
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新疆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使得乌鲁木齐的经济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乌鲁木齐近年来不断加快建设开发区以及工业园区,并且积累了多年的园区建设经验。
目前已建成两个国家级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除此之外,已建成一个承接外向型产业的重要出口加工区,并且正在建设水磨沟创业园、头屯河工业园、和鸟昌经济一体化框架下的米东工业园区。
随着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鸟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未来的乌鲁木齐必将发展成为我国西部最重要的制造加工业基地之一。
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达到2060亿元,实现17.3%的增长速度。
乌鲁木齐作为中国最西部的省会城市,将逐渐成为中国西部的中心。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至2020年,乌鲁木齐将会被打造成为中国西部的中心城市,中国面向中西亚地区的国际对外商贸中心、国际文化的交流中心、跨国区域的联络中心。
2.2乌鲁木齐市城镇化现状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城镇人口达到7.7亿,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2.57%,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城镇化发展极不均衡的现象也依旧存在,城镇化率排名处于前列的地级以上城市中,深圳市城镇化率达到100%、克拉玛依市达到99.6%、上海市89.3%、北京市(86.0%)、天津市(79.5%)、南京市(77.9%)等已经处于城镇化水平发展的平稳期。
但截至2015年底,乌鲁木齐市的城镇化率只有47.97%,远低于其他省会城市的水平。
按照“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到2020 年乌鲁木齐城镇化水平要达到二线城市的水平,也就是说在今后几多年里每年有40 万以上的人口要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加上以前没有完全转移的人口,对住房的需求非常大,按照现在的城市人均居住面积计算,每年需要商品房至少是三十万平方米,因此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会使乌鲁木齐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有效需求总量增加,从而促进房价的上涨。
从乌鲁木齐市住宅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上来看,2003-2015年呈上升趋势,2004年出现负增长,随后开始呈现正增长态势,从2007年进入高速增长期,2008, 2009年增长速度减缓,随后又恢复高速增长态势,2010年呈现前所未有的增长趋势,增长率也达到了十年来的最高水平,2011, 2012年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2012年平均房价增长到5255.04元/平方米,相比2003年增幅高达181.92%。
通过比较我国28个省会城市、4个直辖市及5个计划单列市共37个城市(其中拉萨和台北无法获取数据)2008-2015年的住宅商品房平均价格后可以发现,鸟鲁木齐市房价的增长幅度在这37个城市中排名第八,为73.38%,增长幅度超过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
房价的高速上涨,加重了居民的住房负担。
3 房地产业价格对城镇化的影响3.1积极影响3.1.1改善地区宏观经济房价不断上升意味着对于此行业投资预期的上升,自然吸纳更多资金流入,从而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而对城镇基础设施予以不断改善,促进城镇生活环境的提高,加之房地产业发展过程必然出现对于劳动的大量需求,势必吸引和容纳更多的农业人口进入城镇。
此外,房地产业与其相关的其他产业联动作用,促进整个城镇集聚效应的影响下,城镇化进程得以快速推进。
人口城镇化历来就是衡量乌鲁木齐城镇化速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此基础上将衡量房地产价格的指标定为商品房销售价格,可以选取2008-2016年相关数据。
2008-2016年我国城镇化率和商品房销售面积和商品房销售面积数据如表3.1。
表 4.1 乌鲁木齐2008-2016城镇化率与平均商品房销售价格年份城镇化率(%)商品房平均价格2008 44.9 38002009 45.7 46812010 46.6 48312011 49.7 49572012 51.3 52912013 53.7 53512014 56.2 55342015 58.9 56392016 62.3 5816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3.1.2改善地方财政收入在房地产价格上升的同时,使得地方的土地价值上升,人们因为需要住房而产生了对住宅房屋的需求,土地是建造房屋必须的生产要素,这就导致了对住宅类用地的需求。
土地的价格太高,事实上是因为对住房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从而导致开发商们不断增购土地来满足住房的需求。
对土地引致需求的增加必然导致土地价格的上升。
这就使得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出售闲置土地的方式来进行对地方经济的提升,同时,提升当地的经济使得地区城市化建设进一步发展。
3.1.3拉动基础建设,吸引外来人员房价的上升将吸引更多的房地产商对该地区的房地产进行投资,这就使得房地产周边的基础设施逐步的发展起来,随着基础设施的扩张,势必需要更多的外来人口,而基础设计的增长也将增多更多的工作岗位,在先进乌鲁木齐经济不景气的状态下提供更多的就业保障,使得城市化加速进行。
3.2消极影响3.2.1高房价对城市化的影响随着乌鲁木齐房价的不断上升城市居民的家庭财富(如固定资产)显著增加。
而相比之下,农村房价则增幅缓慢,相应的农村居民的家庭财富增加的也微乎其微。
根据李实等人的研究报告表明:从总财产来看,1995年城镇为12385元,农村为10561元,两者差距并不大;而2000年城镇为46134元,农村为12938元,城镇人均总财产增长率达到236.8%,农村仅为13.2%,两者差距已非常悬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