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的优劣对比

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的优劣对比

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的优劣对比
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的优劣对比

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的优劣对比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推动了有线通信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创新进步,虽然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同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杰出产物,但这两种技术所适用的领域并不完全相同,也各自存在优点与不足,我们既要充分运用这两种技术的优点,也要研究和改进它们的缺点。本文笔者结合实际经验,简要分析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的定义及特点,比较二者的优劣与异同,并提出一些改进技术缺陷的措施。

关键词有线通信;无线通信;技术;比较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决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在这一思想的引导下,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众多科学领域中,通信技术的发展势头最为迅猛,在进入21世纪以来不断创新进步,取得了重大成果。目前,在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环节中,使用频率最高、普及范围最广的通信技术是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

有线通信,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电网线路连接实现跨地域通讯的一种通信方式,简单来说,有线通信是通过电线将信号从一个通信发射端传输到另一通信点接受端上。与有线通信相对的,无线通信在实现信息传输时无须通过实体线路介质,而是通过信号发射塔与信号接受器来进行信息交换。通过以上对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的简要介绍可知,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之间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既有优点也有不足。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通信设备的使用需求逐渐增长。人们的需求促进了通信设备市场的扩大发展,推动了通信技术创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手机,就是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由于手机内部安装着天线,可以通过天线可以将信号发送至信号塔,再由信号塔传送到接收点,实现信息沟通。

1 概述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

1.1 有线通信的定义及特点

有线通信通常是指有线电信,将金属电线和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将声音、图像、文字信息等转化成微博信号进行传输。有线通信必须通过实体介质来实现信心传输,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具有三个要素:发出点、接收点和相关协议。有线通信,顾名思义必须依托导线进行信号交换,通过实体介质实现信号传输,这种通信方法具有信号传送稳定、快速、安全、抗干扰、不受外界影响等优点。

由于有线通信技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小,因此有线通信设备在实际使用中

常用无线通信协议

常用无线通信协议 目前使用较广泛的近距无线通信技术有蓝牙(Bluetooth),无线局域网802.11(Wi-Fi)和红外线数据传输(IrDA).此外,还有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近距无线技术标准,分别是ZigBee,超宽频,短距通信,WiMedia,GPS,DECT,无线1394和专用无线系统等。 蓝牙(Bluetooth)技术 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的无线电技术。它是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它以低成本的短距离无线连接为基础,可为固定的或移动的终端设备提供廉价的接入服务。蓝牙技术的实质内容是为固定设备或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环境建立通用的近距无线接口,将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进一步结合起来,使各种设备在没有电线或电缆相互连接的情况下,能在近距离范围内实现相互通信或操作。其传输频段为全球公众通用的2.4GHzISM频段,提供1Mbps的传输速率和10m 的传输距离。 优势:⑴全性高。蓝牙设备在通信时,工作的频率是不停地同步变化的,也就是跳频通信。双方的信息很难被抓获,防止被破解或恶意插入欺骗信息。⑵于使用。蓝牙技术是一项即时技术,不要求固定的基础设施,且易于安装和设置。 不足:⑴通信速度不高。蓝牙设备的通信速度较慢,有很多的应用需求不能得到满足。⑵传输距离短。蓝牙规范最初为近距离通信而设计,所以他的通信距离比较短,一般不超过10m。 Wi-Fi(无线高保真)技术 无线宽带是Wi-Fi的俗称。所谓Wi-Fi就是IEEE 802.11b的别称,它是一种短程无线传输技术,能够在数百英尺范围内支持互联网接入的无线电信号。Wi-Fi速率最高可达11Mb/s,电波的覆盖范围可达200m左右。 优势:⑴覆盖广。其无线电波的覆盖范围广,穿透力强。可以方便地为整栋大楼提供无线的宽带互联网的接入。⑵速度高。Wi-Fi技术的传输速度非常快,通信速度可达300Mb/s,能满足用户接入互联网,浏览和下载各类信息的要求。 不足:安全性不好。由于Wi-Fi设备在通信中没有使用跳频等技术,虽然使用了加密协议,但还是存在被破解的隐患。 IrDA(红外线数据协会)技术 IrDA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点对点通信的技术,是第一个实现无线个人局域网(PAN)的技术。 IrDA 的主要优点是无需申请频率的使用权,因而红外通信成本低廉。并且还具有移动通信所需的体积小、功耗低、连接方便、简单易用的特点。此外,红外线发射角度较小,传输上安全性高。IrDA的不足在于它是一种视距传输,两个相互通信的设备之间必须对准,中间不能被其它物体阻隔,因而该技术只能用于 2 台(非多台)设备之间的连接。 优势:⑴无需申请频率的使用权,因此红外线通信成本低廉。⑵移动通信所需的体积小、功耗低、连接方便、简单易用。⑶外线发射角度较小,传输上安全性高。 不足:IrDA是一种视距传输,两个相互通信的设备之间必须对准,中间不能被其它物体阻隔,因而只用于两台设备之间连接。ZigBee(紫蜂)技术 ZigBee使用2.4 GHz 波段,采用跳频技术。它的基本速率是250kb/s,当降低到28kb/s 时,传输范围可扩大到134m,并获得更高的可靠性。另外,它可与254个节点联网。 优势:⑴功耗低。在低耗电待机模式下,两节普通5号干电池可使用6个月以上。⑵成本低。因ZigBee数据传输速率低,协议简单,所以成本很低。⑶网络容量大。每个ZigBee网络最多可支持255个设备。⑷作频段灵活。使用的频段分别为2.4GHz、868MHz(欧)及915MHz(美),均为免执照频段。 不足:⑴数据传输速率低。只有10kb/s~250kb/s,专注于低传输应用。⑵有效范围小。有效覆盖范围为10~75m之间,具体依据实际发射功率的大小和各种不同的应用模式而定,基本上能够覆盖普通的家庭或办公室环境。 UWB(超宽带)技术 UWB(Ultra Wideband)是一种无线载波通信技术,利用纳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因此其所占的频谱范围很宽。UWB 有可能在10 m 范围内,支持高达110 Mb/s的数据传输率,不需要压缩数据,可以快速、简单、经济地完成视频数据处理。 特点:⑴系统复杂度低,发射信号功率谱密度低,对信道衰落不敏感,载货能力低。⑵定位精度高,相容性好,速度高。⑶成本低,功耗低,可穿透障碍物。近距离无线传输 NFC(近距离无线传输)技术 NFC采用了双向的识别和连接。在20cm 距离内工作于13.56MHz 频率范围。NFC现已发展成无线连接技术。它能快速自动地建立无线网络,为蜂窝设备、蓝牙设备、Wi-Fi 设备提供一个“虚拟连接”,使电子设备可以在短距离范围进行通讯。 特点:NFC的短距离交互大大简化了整个认证识别过程,使电子设备间互相访问更直接、更安全和更清楚,不用再听到各种电子杂音。NFC 通过在单一设备上组合所有的身份识别应用和服务,帮助解决记忆多个密码的麻烦,同时也保证了数据的安全保护。此外NFC 还可以将其它类型无线通讯(如Wi-Fi 和蓝牙)“加速”,实现更快和更远距离的数据传输。

几种无线通信技术的比较

几种无线通信技术的比 较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几种无线通信技术的比较 摘要: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蓬勃发展,出现了各种标准的无线数据传输标准,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和不同的应用场合,本文将目前应用的、无线通信方式进行了分析对比,并总结和预见了它们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Zigbee Bluetooth UWB Wi-Fi NFC Sever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mparison Abstract:As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computer technolog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ve a rapid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emerged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standard,they have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and different applications,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and summarized and foresee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一.几种无线通讯技术 (一)ZigBee 1.简介: Zigbee是基于标准的低功耗个域网。根据这个规定的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技术。其特点是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 ZigBee是一种高可靠的无线数传网络,类似于和网络。ZigBee数传模块类似于移动网络。通讯距离从标准的75m到几百米、几公里,并且支持无限扩展。ZigBee是一个由可多到65000个无线数传模块组成的一个无线数传网络平台,在整个网络范围内,每一个ZigBee网络数传模块之间可以相互通信,每个网络节点间的距离可以从标准的75m无限扩展。与的CDMA网或GSM网不同的是,ZigBee网络主要是为工业现场自动化控制数据传输而建立,因而,它必须具有简单,使用方便,工作可靠,价格低的特点。而移动通信网主要是为语音

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的优劣对比

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的优劣对比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推动了有线通信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创新进步,虽然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同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杰出产物,但这两种技术所适用的领域并不完全相同,也各自存在优点与不足,我们既要充分运用这两种技术的优点,也要研究和改进它们的缺点。本文笔者结合实际经验,简要分析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的定义及特点,比较二者的优劣与异同,并提出一些改进技术缺陷的措施。 关键词有线通信;无线通信;技术;比较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决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在这一思想的引导下,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众多科学领域中,通信技术的发展势头最为迅猛,在进入21世纪以来不断创新进步,取得了重大成果。目前,在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环节中,使用频率最高、普及范围最广的通信技术是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 有线通信,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电网线路连接实现跨地域通讯的一种通信方式,简单来说,有线通信是通过电线将信号从一个通信发射端传输到另一通信点接受端上。与有线通信相对的,无线通信在实现信息传输时无须通过实体线路介质,而是通过信号发射塔与信号接受器来进行信息交换。通过以上对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的简要介绍可知,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之间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既有优点也有不足。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通信设备的使用需求逐渐增长。人们的需求促进了通信设备市场的扩大发展,推动了通信技术创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手机,就是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由于手机内部安装着天线,可以通过天线可以将信号发送至信号塔,再由信号塔传送到接收点,实现信息沟通。 1 概述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 1.1 有线通信的定义及特点 有线通信通常是指有线电信,将金属电线和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将声音、图像、文字信息等转化成微博信号进行传输。有线通信必须通过实体介质来实现信心传输,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具有三个要素:发出点、接收点和相关协议。有线通信,顾名思义必须依托导线进行信号交换,通过实体介质实现信号传输,这种通信方法具有信号传送稳定、快速、安全、抗干扰、不受外界影响等优点。 由于有线通信技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小,因此有线通信设备在实际使用中

无线通信协议编写

单片机无线通信模块开发与应用(五)好久没发贴了,这场病病得不轻啊,不过病早好了,这次延误是因为在北京接了个项目,而且正好是关于这套系统的应用,所以干脆就拖了一段时间. 说正题了.前面那么多贴子只是一些外围的制作和设计,但没有外围的建设怎么能做出好东西呢?呵呵,这次给大家发点正经东西,相信这就是大伙儿最关心的部分---通信协议,其实也不能称其为协议,只能叫做射频编码,为了便于理解起见才叫它通信协议的,大家心里清楚这点就行了,免得说我混淆视听.通信协议分成硬件层和软件层,硬件层,即数据的电信号表示方法,而软件层,指的是数据包的处理.由于软件层定义很广,且跟应用场合相关,不同的应用可能使用完全不同的协议,所以这里就只说说如何传输数据包吧.相信大家都有这能力进行下一步的扩展.我也会在今后的贴子里给出一些应用的实例,以供参考. 我看到论坛上有些朋友之前也做过无线模块的应用,却不成功,例如明浩提过他做的232无线模块,干扰很大,通信不能进行.为什么会这样呢?要解释这问题,先要说说无线模块的结构和特性: 发射:无线模块使用一个三级管进行射频发射,从说明书上可看到,当连续发送时间高于5毫秒时,发射效率会降低. 接收:超再生电路.超再生电路有一个特性,即在没有信号时会收到大量的白噪声,接收模块已经对该噪声进行了处理,白噪声被大幅度削

弱了,但是,这并不是说噪声就完全消除了,事实上,当信号源停止发射后几毫秒,噪声会再次出现,也就是所谓的"零电平干扰",根据说明书的提示,这段时间大约为5毫秒. 别外,说明书上也指出,信号发射的宽度不应小于0.08毫秒,占空比也不能太大,否则很容易受到干扰. 从上面的资料,我们可以很轻易地分析出干扰来源. 根据资料,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大概的设计原则: 1.占空比有限制,我们人为限制到1:4之内. 2.发射时间小于3毫秒. 3.两次发射的间隔小于3毫秒. 4.正式发射信号前要使用前导信号,以消除"零电平干扰". 根据上面几点,我参考红外信号算法,写出了发送一字节的算法: 1.高低信号电平交替使用,与实际被发送数据的电平值无关,而发送宽度及两次发送的间隔宽度,与被发送数据的电平值相关,对应关系在后面作出描述. 2.以宽度为0.6毫秒的宽度表示位低电平.

常用网络通信协议简介

常用网络通信协议简介 常用网络通信协议 物理层: 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数据终端设备 DCE(Data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数据电路端接设备 #窄宽接入: PSTN (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公共交换电话网络 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 ISDN有6种信道: A信道 4khz模拟信道 B信道 64kbps用于语音数据、调整数据、数字传真 C信道 8kbps/16kbps的数字信道,用于传输低速数据 D信道 16kbps数字信道,用于传输用户接入信令 E信道 64kbps数字信道,用于传输内部信令 H信道 384kbps高速数据传输数字信道,用于图像、视频会议、快速传真等. B代表承载, D代表Delta. ISDN有3种标准化接入速率: 基本速率接口(BRI)由2个B信道,每个带宽64kbps和一个带宽16kbps的D信道组成。三个信道设计成2B+D。 主速率接口(PRI) - 由很多的B信道和一个带宽64Kbps的D信道组成,B信道的数量取决于不同的国家: 北美和日本: 23B+1D, 总位速率1.544 Mbit/s (T1) 欧洲,澳大利亚:30B+2D,总位速率2.048 Mbit/s (E1) FR(Frame Relay)帧中继

X.25 X.25网络是第一个面向连接的网络,也是第一个公共数据网络. #宽带接入: 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 HFC(Hybrid Fiber,Coaxial)光纤和同轴电缆相结合的混合网络 PLC:电力线通信技术 #传输网: 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 DWDM:密集型光波复用(DWDM: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能组合一组光波长用一根光纤进行传送。这是一项用来在现有的光纤骨干网上提高带宽的激光技术。更确切地说,该技术是在一根指定的光纤中,多路复用单个光纤载波的紧密光谱间距,以便利用可以达到的传输性能(例如,达到最小程度的色散或者衰减)。 #无线/卫星: LMDS:(Local Multipoint Distribution Services)作区域多点传输服务。这是一种微波的宽带业务,工作在28GHz附近频段,在较近的距离双向传输话音、数据和图像等信息。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 3G:(3rd-generation,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DBS:(Direct Broadcasting Satellite Service)直播卫星业务 VAST: 协议:RS-232、RS-449、X.21、V.35、ISDN、FDDI、IEEE802.3、IEEE802.4、IEEE802.5等。 RS-232:是个人计算机上的通讯接口之一,由电子工业协会(Electronic Industries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

序 无线通信之所以成为既富挑战性又能引起研究人员兴趣的课题,主要原因有两个,这两个原因对于有线通信而言基本没有什么影响。首先是衰落(fading)现象;其次是无线用户是在空中进行通信,因此彼此间存在严重的干扰(interference),下面分别做一简要介绍。 1)衰落 首先介绍一些无线衰落信道的特性,与其他通信信道相比,移动信道是最为复杂的一种。电波传播的主要方式是空间波,即直射波、折射波、散射波以及它们的合成波。再加之移动台本身的运动,使得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无线信道多变并且难以控制。信号通过无线信道时,会遭受各种衰落的影响,一般来说接收信号的功率可以表达为: P(d)=|d|-n S(d)R(d) 其中d表示移动台与基站的距离向量,|d|表示移动台与基站的距离。根据上式,无线信道对信号的影响可以分为三种: (1) 大尺度衰落:电波在自由空间内的传播损耗|d|-n,其中n一般为3~4,与频率无关; (2) 阴影衰落:S(d)表示,由于传播环境的地形起伏、建筑物和其他障碍物对地波的阻塞或遮蔽而引发的衰落,被称作中等尺度衰落; (3) 小尺度衰落:R(d)表示,它是由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多条信号路径的相长干扰和相消干扰造成的,当空间尺度与载波波长相当时,会出现小尺度衰落,因此小尺度衰落与频率有关。 大尺度衰落与诸如基站规划之类的问题关系更为密切,小尺度衰落是本文的

重点。 2)干扰 干扰可以是与同一台接收机通信的发射机之间的干扰(如蜂窝系统的上行链路),也可以是不同发射机——接收机对之间的干扰(例如不同小区中用户之间的干扰)。

无线信道的多径衰落 无线移动信道的主要特征就是多径传播,即接收机所接收到的信号是通过不同的直射、反射、折射等路径到达接收机,参见图1。由于电波通过各个路径的距离不同,因而各条路径中发射波的到达时间、相位都不相同。不同相位的多个信号在接收端叠加,如果同相叠加则会使信号幅度增强,而反相叠加则会削弱信号幅度。这样,接收信号的幅度将会发生急剧变化,就会产生衰落。 图1 例如发射端发送一个窄脉冲信号,则在接收端可以收到多个窄脉冲,每一个窄脉冲的衰落和时延以及窄脉冲的个数都是不同的。对应一个发送脉冲信号,图2给出接收端所接收到的信号情况。这样就造成了信道的时间弥散性(time dispersion ),其中τmax被定义为最大时延扩展。 在传输过程中,由于时延扩展, 接收信号中的一个符号的波形会扩 展到其他符号当中,造成符号间干 扰( Inter Symbol interference, ISI )。为了避免产生ISI,应该令图2 符号宽度要远远大于无线信道的最大时延扩展,或者符号速率要小于最大时延扩展的倒数。由于移动环境十分复杂,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时间所测量到的时延扩

Wifi通信与LoRa的技术对比

1Wifi通信 1.1什么是wifi wifi是一种无线局域网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技术是一个基于IEEE 802.11系列标准的无线网路通信技术的品牌,目的是改善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网路产品之间的互通性,由Wi-Fi联盟(Wi-Fi Alliance)所持有,简单来说WIFI就是一种无线联网的技术。Wi-Fi是一种允许电子设备连接到一个无线局域网(WLAN)的技术,通常使用2.4G UHF或5G SHF ISM 射频频段。连接到无线局域网通常是有密码保护的;但也可是开放的,这样就允许任何在WLAN范围内的设备可以连接上。 1.2WiFi的组成架构 Wifi网络架构示意图 一般架设无线网络的基本配备就是无线网卡及一台AP,如此便能以无线的模式,配合既有的有线架构来分享网络资源,架设费用和复杂程度远远低于传统的有线网络。如果只是几台电脑的对等网,也可不要AP,只需要每台电脑配备无线网卡。AP为Access Point简称,一般翻译为“无线访问接入点”,或“桥接器”。它主要在媒体存取控制层MAC中扮演无线

工作站及有线局域网络的桥梁。有了AP,就像一般有线网络的Hub一般,无线工作站可以快速且轻易地与网络相连。 1.3Wifi的技术特点 1.3.1优点 (1)其无线电波覆盖范围广,WiFi半径则达100米(理论值),适宜单位楼层以及办公室内部运用。而蓝牙技术唯有覆盖15米以内。 (2)速度不仅快,而且可靠性高 802.11b的无线网络规范即是IEEE 802.11网络规范变种。最高带宽是11Mbps,在信号有干扰或者比较弱的情况之下,带宽可以调整到1Mbps、5.5Mbps及2Mbps,带宽自动调整,有效保障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无线网络 WiFi的优势主要在不需要布线,可不受布线条件的限制。所以十分适宜移动办公用户需求,具备着广阔市场前景。 (5)健康安全 IEEE802.11所设定的发射功率不可以超过100毫瓦,实际发射功率大概60~70毫瓦。手机的发射功率大概200毫瓦到1瓦间,手持式对讲机高达5瓦,而无线网络使用的方式并不是像手机直接接触人体,具有一定安全性的。 1.3.2不足之处 现在所运用的IP无线网络,存在着部分不足之处,例如:切换时间长、覆盖半径小、带宽不高等,使它不能很好支持移动VoIP等要求高的应用。因为无线网络系统对上层业务开发的不开放原因,使很多适宜IP移动环境的业务难以开发。定位在家庭用户的WLAN产品,在许多地方不能够满足运营商在网络维护、运营上的要求。 1.3.3wifi 的安全 wifi提供大量应用前提之下,网络安全是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一方面:wifi给予了我们很多接入internet的方式。使我们拥有了互联网的无限资源;另一方面:wifi同样给予

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的优劣对比

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的优劣对比 发表时间:2018-09-10T16:41:07.2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作者:洪常冠[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通信技术也与时俱进迈入新的台阶,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捷。 广东海格怡创科技有限公司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通信技术也与时俱进迈入新的台阶,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捷。我国有线通信及无线通信在我过通信行业中非常重要,两者相互取长补短发展,对通信行业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而这两者之前也存在较多的区别,各有各的长处与短处,只要将各自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扬长避短,才可以更好的服务于人民。本文主要分析了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的特点并分别探讨了 它们的优劣势。 关键词:有线通信;无线通信;优劣在当前社会中,通信技术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人们生活当中使用的通信包含有无线通信及有线通信,虽说这两者各自发挥着特有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只有将两者相互结合才能够提供给用户更好的服务。 1 有线通信 有线通信模式一般指的是通过有线媒介完成信息传输的形式,通信线路包括有光缆、电缆和多种金属导线等,其内容可为图像、文字或是声音等。通信时,利用媒介发送与传递传输内容的光信号或是电信号,从而能完成信息传输。有线通信的特点要通过实质媒介传输信息,要建立连接于通信两端,基本前提是有关协议,进而把信息传递到接收一端有线通信需要通过实质的线路完成。那么此模式也更依赖线路,其优势体现在该传输模式有更多的稳定性,对外界干扰不大,即使有干扰也不会对通信造成过多的影响,且此通信模式通过高效的媒体介质,在传输的质量以及速度方面都能够取得较佳的效果,有线通信在安全性方面也较为良好,人们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通信安全,通过有线通信可以实现这个目标。 有线通信技术发展是根据本身优势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中,就要求其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进而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展现出稳定且高效的优势,是人们对有线技术发展的要求。对于环境抗干扰能力也表现的良好,那么在应用当中几乎不会发生由于外界环境因素干扰而引发的问题,那么也表明有线通信技术稳定性能良好,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利用传输网络可以对信息实时传输,还可以建立有关安全对策,进而防止信息出现泄露。另外,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对人体产生大的辐射,能够尽可能地减少电子信息传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那么可以说明有线传输技术在今后会被更加普遍的使用。 2 无线通信 无线通信是根据无线传输的形式来传送数据,此形式包含有卫星通信以及微波通信。微波是无线电波,此电波传送距离能够在几十千米左右,微波频带也非常宽,有较大的通信容量,能够达到正常通信需求,传送数据。由于微波通信距离几千米,那么在长距离通信的环境中,可以保障传输的速度以及准确率,隔几千米设置微波中继站,便于传送微波。对比微波通信来说,卫星通信传送距离更长,此通信一般是将通信卫星当作卫星通信中继站,利用多个移动体或是地球站间建立微波通信。此形式较为便捷,由于传送距离比较近,那么速率就会变慢,且无线通信通过电磁波通信,在数据传输时会产生辐射,影响身体。 3 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接入形式 一般以LAN接入形式实现有线通信连接,一般在以太网当中较多的应用到有线网络,此方式满足IEEE802.3协议标准,综合布线时通常使用光缆联合双绞线覆盖网络,以太网使用冲突检测技术和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技术,能够在各种光缆中通过各种速率运行,一些电缆速率为100M/s,光纤中的速率能够高达1000M/s或是10G/s,不同的传输介质体现了不同的传播速率。 无线通信方式当中应用非常多,如ZigBee接入形式、WIFI接入形式、GPRS接入形式等等,GPRS接入形式使用的较为广泛,移动通信中经常使用到,GPRS一般是通过共享无线信道接入,利用IPOverPPP实现数据远程接入。该通信技术发展通过GSM通信基础,成为移动分组数据业务。 以上对有线通信以及无线通信进行了分析,总的来说,无线通信接入形式要多于有线通信接入形式。 4 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优劣势比较 当前,有线通信以及无线通信两个方式都普遍应用,各种领域以及各种需求的情况中,两者所展现出来的有缺点都不一样。 4.1外观和科技含量 从外观上来说,有线通信及无线通信最大的差别为能够以“线”为纽带。从科技含量上来说,通过线的传输更易实现有线通信,科技含量较低,无线通信起步比较晚,有着较高的技术含量,且为有线通信发展较为完善之后所研制出来的,二者相辅相成。 4.2市场份额 我国有线通信及无线通信的市场都有着广阔的市场,根据各种需要确定。通常来说,动车领域上,由于其具有快速运动的性质不利于建设有线设备,而无线通信能够很容易的进行通信。在相似的领域当中,无线通信所占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大,在家庭以及办公等方面,有线通信的数据传输方面更加稳定,那么更适合使用,但无线通信技术不断的完善以及发展,更多的领域更加偏向于无线通信。 4.3适用场所 由于“线”的约束,确定了有线通信应用的场所非要为固定的,由于它具有较小辐射的特点它能够应用在规模较大的人群当中。而无线通信不需要“线”的约束,那么它可以大面积的进行覆盖,尤其是对移动等特殊环境而言,而无线相对灵活,在建设现代化军队当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5 有线通信及无线通信发展前景 有线通信及无线通信二者都是相互影响的,那么在将来较长的时间当中,两者之间优劣对比仍然持续。 5.1有线通信发展前景 如前文而言,有线通信信号相对稳定且不会对人体造成较大的辐射,那么此优点能够充分展现出其在市场当中的地位。利用光纤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有线通信传输速度会获得更快速的发展,使用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那么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当中,有线通信还会持续广泛应用于家庭以及办公当中并展现其关键作用。 5.2无线通信发展前景

各种无线传输方式以及通信协议

目前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技术的使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要实现全球对无人驾驶智能车的监控,无线通信自然不能少。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无线通信技术有:红外线、蓝牙、UWB、以及我们早期使用的Zigbee、无线数传电台、WIFI、GPRS、3G等等。下面针对这些技术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1. 常见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红外数据传输(IrDA):IrDA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点对点通信的技术,是由红外线数据标准协会(InfraredDataAssociation)制定的一种无线协议,其硬件及相应软件技术都已比较成熟。IrDA是第一个实现无线个人局域网(PAN)的技术。起初,采用IrDA标准的无线设备仅能在1m范围内以115.2kb/s速率传输数据,很快发展到4Mb/s(FIR技术)以及16 Mb/s(VFIR技术)的速率。在小型移动设备,如PDA、手机上广泛使用。事实上当今出厂的PDA以及许多手机、笔记本电脑、打印机等产品都支持IrDA,多用于室内短距离传输,目前很多应用场合逐渐被蓝牙所取代。 其优点:IrDA无需申请频率使用权,因而红外线通信成本低。并且具有移动通信所需要的体积小,功耗低,连接方便,简单易用的特点。此外,红外线发射角娇小传输上安全性高。 其缺点:IrDA是一种视距传输,两个相互通信的设备之间必须对准,中间不能有其他的物体阻隔,也就是穿透能力差。其点对点的传输连接,也导致无法灵活地组成网络。 蓝牙(Bluetooth):蓝牙是我们生活随处可见的传输技术,蓝牙的数据速率为1Mbps,传输距离约10米左右。支持点对点及点对多点通信,工作在全球通用的2.4GHz ISM(即工业、科学、医学)频段。蓝牙较多用于手机,游戏机,PC外设,表,体育健身,医疗保健,汽车,家用电子等。 其优点:使得各种设备在没有电线或电缆相互连接的情况下,能在近距离范围内实现相互通信,也就是一点可以对多点,在10m范围内可以实现1Mb/s的高传输速率。 其缺点:芯片大小和价格难以下调、抗干扰能力不强、传输距离太短、信息安全问题等等。 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高保真技术):Wi-Fi与蓝牙一样,同属于短距离无线技术。wifi的频段很多,2.4G,也有用5G的,一般的传输功率要在1毫瓦到100毫瓦之间。根据使用的标准不同,WIFI的速度也有所不同。最高传输速率为54Mbps(Netgear SUPER g技术可以将速度提升到108Mbps)。虽然在数据安全性方面,该技术比蓝牙技术要差一些,但是在电波的覆盖范围方面则要略胜一筹,WiFi的覆盖范围则可达300英尺左右(约合90米),广泛的应用于机场、酒店、以及办公室等公共场合。 其优点:可以大大减少企业成本,提供WLAN接入,是目前WLAN的主要技术标准,不受墙壁等干扰物的阻隔。

通信协议

常用通信协议汇总 一、有线连接 1.1RS-232 优点:RS-232是为点对点(即只用一对收、发设备)通讯而设计的,其驱动器负载为3kΩ~7kΩ。所以RS-232适合本地设备之间的通信。 缺点:(1)接口的信号电平值较高,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又因为与TTL 电平不兼容故需使用电平转换电路方能与TTL电路连接。 (2)传输速率较低,在异步传输时,最高速率为20Kbps。 (3)接口使用一根信号线和一根信号返回线而构成共地的传输形式,而发送电平与接收 电平的差仅为2V至3V左右,所以其共模抑制能力差,再加上双绞线上的分布电容,其传送距离最大为约15米。 1.2RS-485 RS485有两线制和四线制两种接线,四线制只能实现点对点的通信方式,现很少采用,现在多采用的是两线制接线方式,这种接线方式为总线式拓朴结构,传输距离一般在1~2km以下为最佳,如果超过距离加"中继"可以保证信号不丢失,而且结点数有限制,结点越多调试起来稍复杂,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抄表方式,后期维护比较简单。常见用于串行方式,经济实用。 1.3CAN 最高速度可达1Mbps,在传输速率50Kbps时,传输距离可以达到1公里。在10Kbps速率时,传输距离可以达到5公里。一般常用在汽车总线上,可靠性高。 1.4TCP/IP 它可以用在各种各样的信道和底层协议(例如T1和X.25、以太网以及RS-232串行接口)之上。IP数据包是不可靠的,因为IP并没有做任何事情来确认数据包是按顺序发送的或者没有被破坏。IP数据包中含有发送它的主机的地址(源地址)和接收它的主机的地址(目的地址)。 1.5ADSL 基于TCP/IP 或UDP协议,将抄表数据发送到固定ip,利用电信/网通现有的布线方式,速度快,性能比较可以,缺点是不适合在野外,设备费用投入较大,对仪表通讯要求高。 1.6FSK 可靠通信速率为1200波特,可以连接树状总线;对线路性能要求低,通信距离远,一般可达30公里,线路绝缘电阻大于30欧姆,串联电阻高达数百欧姆都可以工作,适合用于大型矿井监控系统。主要缺点是:系统造价略高,通信线路要求使用屏蔽电缆;抗干扰性能一般,误码率略高于基带。 1.7光纤方式 传输速率高,可达百兆以上;通信可靠无干扰;抗雷击性能好,缺点:系统造价高;光纤断线后熔接受井下防爆环境制约,不宜直达分站,一般只用于通信干线。 1.8电力载波 1.9利用现有电力线,通过载波方式将模拟或数字信号进行高速传输的技术。由于使用坚固可靠的电力线作 为载波信号的传输媒介,因此具有信息传输稳定可靠,路由合理、可同时复用远动信号等特点,不需要线路投资的有线通信方式,但是开发费用高,调试难度大,易受用电环境影响,通讯状况用户的用电质量关系紧密。 二、无线连接 2.1Bluetooth 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的无线电技术。它是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它以低

几种无线通信技术的比较.

几种无线通信技术的比较 摘要: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蓬勃发展,出现了各种标准的无线数据传输标准,它们各有其优缺点和不同的应用场合,本文将目前应用的、无线通信方式进行了分析对比,并总结和预见了它们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Zigbee Bluetooth UWB Wi-Fi NFC Sever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mparison Abstract:As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computer technolog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ve a rapid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emerged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standard,they have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and different applications,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and summarized and foresee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一.几种无线通讯技术 (一)ZigBee 1.简介: Zigbee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个域网协议。根据这个协议规定的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其特点是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 ZigBee是一种高可靠的无线数传网络,类似于CDMA和GSM网络。ZigBee数传模块类似于移动网络基站。通讯距离从标准的75m到几百米、几公里,并且支持无限扩展。ZigBee是一个由可多到65000个无线数传模块组成的一个无线数传网络平台,在整个网络范围内,每一个ZigBee网络数传模块之间可以相互通信,每个网络节点间的距离可以从标准的75m无限扩展。与移动通信的CDMA网或GSM网不同的是,ZigBee网络主要是为工业现场自动化控制数据传输而建立,因而,它必须具有简单,使用方便,工作可靠,价格低的特点。而移动通信网主要是为语音通信而建立,每个基站价值一般都在百万元人民币以上,而每个ZigBee―基站‖却不到1000元人民币。每个ZigBee网络节点不仅本身可以作为监控对象,例如其所连接的传感器直接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控,还可以自动中转别的网络节点传过来的数据资料。除此之外,每一个Zigbee网络节点(FFD)还可在自己信号覆盖的范围内,和多个不承担网络信息中转任务的孤立的子节点(RFD)无线连接。

无线通信技术基础知识

无线通信技术 1.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是连接通信设备,为通信设备之间提供信息传输的物理通道;是信息传输的实际载体。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中的信号传输,都是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电磁波频谱的使用从根本上决定了通信过程的信息传输能力。 传输介质可以分为三大类:①有线通信,②无线通信,③光纤通信。 对于不同的传输介质,适宜使用不同的频率。具体情况可见下表。 不同传输媒介可提供不同的通信的带宽。带宽即是可供使用的频谱宽度,高带宽传输介

质可以承载较高的比特率。 2无线信道简介 信道又指“通路”,两点之间用于收发的单向或双向通路。可分为有线、无线两大类。 无线信道相对于有线信道通信质量差很多。有限信道典型的信噪比约为46dB,(信号电平比噪声电平高4万倍)。无限信道信噪比波动通常不超过2dB,同时有多重因素会导致信号衰落(骤然降低)。引起衰落的因素有环境有关。 无线信道的传播机制 无线信道基本传播机制如下: ①直射:即无线信号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 ②反射:当电磁波遇到比波长大得多的物体时,发生反射,反射一般在地球表面,建筑物、墙壁表面发生; ③绕射:当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的无线路径被尖锐的物体边缘阻挡时发生绕射; ④散射:当无线路径中存在小于波长的物体并且单位体积内这种障碍物体的数量较多的时候发生散射。散射发生在粗糙表面、小物体或其它不规则物体上,一般树叶、灯柱等会引起散射。 无线信道的指标 (1)传播损耗:包括以下三类。 ①路径损耗:电波弥散特性造成,反映在公里量级空间距离内,接收信号电平的衰减(也称为大尺度衰落); ②阴影衰落:即慢衰落,是接收信号的场强在长时间内的缓慢变化,一般由于电波在传播路径上遇到由于障碍物的电磁场阴影区所引起的; ③多径衰落:即快衰落,是接收信号场强在整个波长内迅速的随机变化,一般主要由于多径效应引起的。 (2)传播时延:包括传播时延的平均值、传播时延的最大值和传播时延的统计特性等; (3)时延扩展:信号通过不同的路径沿不同的方向到达接收端会引起时延扩展,时延扩展是对信道色散效应的描述; (4)多普勒扩展:是一种由于多普勒频移现象引起的衰落过程的频率扩散,又称时间选择性衰落,是对信道时变效应的描述; (5)干扰:包括干扰的性质以及干扰的强度。 无线信道模型 无线信道模型一般可分为室内传播模型和室外传播模型,后者又可以分为宏蜂窝模型和微蜂窝模型。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1.1短距离无线通信 以信号有效接发/传输距离为标志区分各种无线技术,由于技术不断融合和发展,具体 技术的应用围也会动态变化。 WWAN 无线广域网 WMAN 无线城域网 WLAN 无线局域网 WPAN 无线个域网 无线基站(信源) 发送/接收 蜂窝通讯技术 2G/3G/4G GPRS EDGE LTE …… WiMax Wibro(国) 802.16 WIFI WAPI 802.11 Bluetooth UWB Zigbee …… RFID NFC IrDA 中、长距离无线通信,卫星通信和长波、 短波则能实现超长距离无线通信 短距离无线通信,NFC则被视为非接触超 短距离无线通信 WIFI IrDA Zigbee Bluetooth UWB NFC RFID 通信模式点对点网状单点对多点点对点 通信距离0~100m 0~1m 10m~75m 0~10m 0~10m 0~20cm 0~50m 传输速度54Mbps 1Mbps 10K~250Kbps 1Mbps 53.3~480M 424Kbps 安全性低低中高高极高高 频段 2.4GHz 2.4GHz 868MHZ欧洲 915MHz美国 2.4GHz 3.1~10.6G 13.56MHz 多频段 国际标准802.11b 802.11g 无802.15.4 802.15.1x 无ECMA340 ECMA352 成本高低极低低高低低 1.1.1WLAN WIFI是WLAN的主流技术标准,应用中常把WIFI与WLAN等价,其实这并不严谨,例如,中国对WLAN强制执行自有知识产权的WAPI标准。 WLAN应用的标准协议是802.11,这是一个庞大的协议家族。 802.11是WLAN原始标准,WIFI应用802.11b标准,可向11g、11n升级。有兴趣的可

QGDW主站与采集终端通信协议无线扩展

Q/GDW 376.1《主站与采集终端通信协议》 _20100830无线扩展 本协议是针对微功率无线通信的特殊要求,对《Q/GDW 376.1-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主站与采集终端通信协议》的补充说明,该协议中对微功率无线通信的要求同样适用于载波通信通信,未述及部分参照该Q/GDW 376.1执行。 1 参数设置和查询(AFN=04H、AFN=0AH) 设置参数Fn定义 1.1 F33 终端抄表运行参数设置 终端抄表运行参数设置数据单元格式

——台区集中抄表运行控制字: ● D15~D13:抄表间隔,0~5分别表示1、2、4 、8、12、24小时; ● D12~D11:自动启动一次抄所有表,最长持续时间。0~2分别表示1、2、3、4 小时; ● D10~D8:重抄轮次,0表示不重抄,1~7分别表示重抄1~7轮; ● D7: 是否抄购电信息标志,“1”表示抄购电信息,“0”表示不抄购电信息; ● D6: “1”表示集中器每次启动抄表前发送“数据区初始化(节点侦听信息)”命令,master收到后将路由清除。“0”表示正常抄表; ● D5置“1”要求终端抄读“电表状态字”,置“0”不要求; ● D4置“1”要求终端搜寻新增或更换的电表,置“0”不要求; ● D3置“1”要求终端定时对电表广播校时,置“0”不要求; ● D2置“1”要求终端采用广播冻结抄表,置“0”不要求; ● D1置“1”要求终端只抄重点表,置“0”要求终端抄所有表; ● D0置“1”不允许自动抄表,置“0” 要求终端根据抄表时段自动抄表。 ——抄表日包括日期和时间,其中“日期”由4字节的D0~D30按顺序对位表示每月1日~31日,置“1”为有效,置“0”为无效;“时间”不能与“允许抄表时段”冲突,即应落在允许抄表时段内。

无线通信技术各自的特点和相互比较

无线通信技术各自的特点和相互比较 目前使用较广泛的近距无线通信技术是蓝牙(Bluetooth),无线局域网802.11(Wi-Fi)和红外数据传输(IrDA)。同时还有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近距无线技术标准,它们分别是:Zigbee、超宽频(Ultra WideBand)、短距通信(NFC)、WiMedia、GPS、DECT、无线1394和专用无线系统等。它们都有其立足的特点,或基于传输速度、距离、耗电量的特殊要求;或着眼于功能的扩充性;或符合某些单一应用的特别要求;或建立竞争技术的差异化等。但是没有一种技术可以完美到足以满足所有的需求。 1、蓝牙技术 bluetooth技术是近几年出现的,广受业界关注的近距无线连接技术。它是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它以低成本的短距离无线连接为基础,可为固定的或移动的终端设备提供廉价的接入服务。 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其实质内容是为固定设备或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环境建立通用的近距无线接口,将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进一步结合起来,使各种设备在没有电线或电缆相互连接的情况下,能在近距离范围内实现相互通信或操作。其传输频段为全球公众通用的2.4GHz ISM 频段,提供1Mbps的传输速率和10m的传输距离。 蓝牙技术诞生于1994年,Ericsson当时决定开发一种低功耗、低成本的无线接口,以建立手机及其附件间的通信。该技术还陆续获得PC行业业界巨头的支持。1998年,蓝牙技术协议由Ericsson、IBM、Intel、NOKIA、Toshiba等5家公司达成一致。 蓝牙协议的标准版本为802.15.1,由蓝牙小组(SIG)负责开发。802.15.1的最初标准基于蓝牙1.1实现,后者已构建到现行很多蓝牙设备中。新版802.15.1a 基本等同于蓝牙1.2标准,具备一定的QoS特性,并完整保持后向兼容性。 但蓝牙技术遭遇了最大的障碍是过于昂贵。突出表现在芯片大小和价格难以下调、抗干扰能力不强、传输距离太短、信息安全问题等等。这就使得许多用户不愿意花大价钱来购买这种无线设备。因此,业内专家认为,蓝牙的市场前景取决于蓝牙价格和基于蓝牙的应用是否能达到一定的规模。 2、Wi-Fi技术 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高保真)也是一种无线通信协议,正式名称是IEEE802.11b,与蓝牙一样,同属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Wi-Fi速率最高可达11Mb/s。虽然在数据安全性方面比蓝牙技术要差一些,但在电波的覆盖范围方面却略胜一筹,可达100 m左右。 Wi-Fi是以太网的一种无线扩展,理论上只要用户位于一个接入点四周的一定区域内,就能以最高约11Mb/s的速度接入Web。但实际上,如果有多个用户同时通过一个点接入,带宽被多个用户分享,Wi-Fi的连接速度一般将只有几百kb/s的信号不受墙壁阻隔,但在建筑物内的有效传输距离小于户外。 WLAN未来最具潜力的应用将主要在SOHO、家庭无线网络以及不便安装电缆的建筑物或场所。目前这一技术的用户主要来自机场、酒店、商场等公共热点场所。Wi-Fi技术可将Wi-Fi与基于XML或Java的Web服务融合起来,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