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显示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3.59 MB
- 文档页数:63
显示技术的简史及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显示器的色彩追求和显示实用性的追求,近二十年前基于等离子技术和液晶技术的平板显示器问世,显示器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显示器市场分为两路大军:LCD和CTR。
但是伴随实用性需求的增强,透明化及柔化的显示技术也问世。
就单纯的显示技术而言,百度百科上理解为是利用电子技术提供变换灵活的视觉信息的技术,其主要任务是根据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改变光的强弱、光的波长(即颜色)和光的其他特征,组成不同形式的视觉信息。
视觉信息的表现形式一般为字符、图形和图像。
从显示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值得关注的莫非有LCD液晶显示器、蓝相液晶显示技术以及柔性显示技术,下面,我将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对显示技术发展概况的阐述。
1、LCD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的构造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当中放置液晶盒,下基板玻璃上设置TFT(薄膜晶体管),上基板玻璃上设置彩色滤光片,通过TFT上的信号与电压改变来控制液晶分子的转动方向,从而达到控制每个像素点偏振光出射与否而达到显示目的。
早在19世纪末,奥地利植物学家就发现了液晶,即液态的晶体,也就是说一种物质同时具备了液体的流动性和类似晶体的某种排列特性。
利用液晶的电光效应,英国科学家在本世纪制造了第一块液晶显示器即LCD。
今天的液晶显示器中广泛采用的是定线状液晶,如果我们微观去看它,会发现它特象棉花棒。
与传统的CRT相比,LCD不但体积小,厚度薄,重量轻、耗能少、工作电压低且无辐射、无闪烁,并能直接与CMOS集成电路匹配。
由于优点众多,LCD从1998年开始进入台式机应用领域。
从液晶显示器的原理上来看:首先,就液晶的物理特性而言,当通电时导通,排列变的有秩序,使光线容易通过;不通电时排列混乱,阻止光线通过,让液晶如闸门般地阻隔或让光线穿透。
大多数液晶都属于有机复合物,由长棒状的分子构成,在自然状态下,这些棒状分子的长轴大致平行,将液晶倒入一个经精良加工的开槽平面,液晶分子会顺着槽排列,所以假如那些槽非常平行,则各分子也是完全平行的。
材料物理课程设计显示材料及其在显示器中的应用专业:材料物理学生姓名:倪海涛班级学号: B08110327指导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日期:2011年10月24日至2011年11月6日1.显示技术简介平板显示的特点是:这种显示的装置本身就是一块平板,没有一般显示器中的电子束管,作为大屏幕显示时不存在投射距离问题,因此,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显示。
由于它多采用矩阵控制,所以又叫做矩阵控制平板显示或简称为矩阵显示。
它所控制的显示材料有:场致发光材料、发光二极管、等离子、液晶等。
近年来显示技术发展很快,平板显示器以其完全不同的显示和制造技术使之同传统的视频图像显示器有很大的差别。
传统的视频图像显示器主要为阴极射线管CRT(Cathode ray tubes);而平板显示器与之的主要区别在于重量和体积(厚度) 方面的变化,通常平板显示器的厚度不超过10cm (4in) ,当然还有其他的不同,如显示原理、制造材料、工艺以及视频图像显示驱动方面的各项技术等。
平板显示器具有完全平面化、轻、薄、省电等特点,符合未来图像显示器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主要的平板显示器包括: PDP (Plasma display panel)、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FED( Field emission displays)、 OLED ( 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 displays )以及投影显示技术(CRT、LCD、LCOS、DLP)等。
平板显示器是指显示屏对角线的长度与整机厚度之比大于4:1的显示器件,包括液晶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电致发光显示器、真空荧光显示器、平板型阴极射线管和发光二极管等。
平板显示器有许多优点:薄型而轻巧,整机可做成便携式;电压低、无X射线辐射、没有闪烁抖动、不产生静电,因而不会有碍健康;功耗低,可用电池供电;大部分平板显示器的寿命比阴极射线管的长。
电视显示技术解析电视显示技术是指将图像信号转化为可见图像并输出到显示屏幕上的技术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显示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本文将对当前主流的电视显示技术进行解析,包括液晶显示技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技术和量子点显示技术。
一、液晶显示技术液晶显示技术是目前最常见和广泛应用的电视显示技术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液晶分子的变化来控制光的透过与阻挡,从而实现图像显示。
液晶显示器具有低功耗、高分辨率和较高的亮度等特点。
液晶显示器的主要构成包括液晶面板、光导板、色彩滤光器和背光源等。
液晶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会改变排列状态,从而控制光的透过与阻挡。
光导板用于分光,将后台光源分成红、绿、蓝三原色光,再经过液晶面板每个像素的控制,最终达到显示彩色图像的效果。
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技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是一种新兴的电视显示技术,其特点是薄、轻、柔性、响应速度快和对比度高。
OLED采用有机材料发光,无需背光源,因此可以实现自发光并具有极高的对比度。
OLED显示器的构成主要包括有机发光层、电极和基板。
有机发光层由发光材料和电子载流子层组成,电极用于施加电场并控制载流子的注入。
当电流通过有机发光层时,发光材料会发出光,从而实现图像显示。
OLED技术的优势在于其柔性显示能力,使得可制造叠层显示器和可弯曲显示器成为可能。
同时,OLED显示器在显示质量上更加出色,能够呈现更加真实、细腻和生动的图像。
三、量子点显示技术量子点显示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显示技术,其核心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量子效应来发光。
量子点是一种微小的半导体颗粒,其大小在纳米级别,具有窄的能带宽度,能够发射出特定频率的光。
量子点显示器的结构包括量子点层、荧光粉层和背光源。
当背光源照射在量子点层上时,量子点会发光,并被荧光粉层转化为可见光。
量子点的尺寸和组成可以调节,从而实现对显示光谱的控制,进而展现更丰富的颜色。
量子点显示技术具有高色彩饱和度、高亮度和高对比度等优势。
第7章光电显示技术7.1光电显示技术基础从光源发出的光经调制加载信号后通过光波导(含光纤)传输到接收端,此时接收端常常需要将所需信息解调并以图像、图形、数码、字符等形式表现出来,这一技术就称为显示技术。
由于解调信号必须通过介质转换成与人的视觉协调的信息表现出来,因而该技术涉及的问题不仅需要材料发光方面的基础知识,而且需要视觉与色彩方面的知识。
由于各类显示器件理论基础不同,因而本章首先介绍一些显示的基础知识,接着学习典型显示器件的有关发光机理及其他基础知识。
7.1.1显示技术与显示器件1897年,德国的布朗发明了作为目前彩色电视机以及显示装置中心部件的阴极射线管(CRT)雏形。
之后百余年来,CRT一直占据光电显示的主导地位,如今其技术已极其成熟。
液晶是另一种显示介质,它是一种介于固态与液态之问的有机化合物,兼有液体的流动性与固体的光学性质,l889年德国的莱曼发现其具有双折射现象,l968年美国的Heilmeier发现其双折射的电光效应可以用于制作显示装置,即现在的液晶显示器LCD。
直到20世纪90年代,液晶显示器首先在笔记本电脑领域取得了绝对优势。
利用前面介绍过的本征场致发射可以制造另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平板显示器件,这类器件常被称作FET或ELD器件。
等离子体显示器件(PDP)成为近年人们看好的未来大屏幕平板显示的主流。
LCD、ELD、PDP被认为代表着光显示器件未来发展方向。
显示技术在当代科技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广义地讲,显示技术是一种将反映客观外界事物的信息(光学信息、电学信息、声学信息、化学信息等)经过变换处理,以恰当形式(图像、图形、数码、字符等)表现出来,为人类提供视觉感受、分析、表达和处理信息的技术。
显示技术中的关键是显示器件。
光电显示多种多样,列如表7—1。
光电显示按发光类别可分为主动型光电显示与被动型光电显示;按照结构形状分为平板显示和体显示;按显示屏幕大小分为超大屏幕(>4m2)、大屏幕(1~42m)显示;按颜色分为黑白、彩色m)、小屏幕(<0.22m)、中屏幕(0.2~l2显示;按显示内容分为数码、字符、轨迹、图表、图形、图像显示;按成像空间坐标分为二维平面与三维立体显示;按显示原理分为电子束显示(CRT)、真空荧光显示(VFD)、发光二极管显示(LED)、电致发光显示(ELD)、等离子体显示(PDP)、液晶显示(LCD)、激光显示(LD)、电致变色显示(ECD)。
电子信息行业新型显示技术与应用方案第1章新型显示技术概述 (2)1.1 显示技术的发展历程 (2)1.2 新型显示技术的分类 (3)第2章 OLED显示技术 (3)2.1 OLED显示原理 (3)2.2 OLED材料与器件 (4)2.3 OLED显示技术的优缺点 (4)第3章 QLED显示技术 (5)3.1 QLED显示原理 (5)3.2 QLED材料与器件 (5)3.2.1 QLED材料 (5)3.2.2 QLED器件 (5)3.3 QLED显示技术的优缺点 (6)3.3.1 优点 (6)3.3.2 缺点 (6)第四章 MicroLED显示技术 (6)4.1 MicroLED显示原理 (6)4.2 MicroLED材料与器件 (6)4.2.1 材料 (6)4.2.2 器件 (7)4.3 MicroLED显示技术的优缺点 (7)4.3.1 优点 (7)4.3.2 缺点 (7)第5章短焦距投影显示技术 (7)5.1 短焦距投影显示原理 (7)5.2 短焦距投影显示器件 (8)5.3 短焦距投影显示技术的应用 (8)第6章全息显示技术 (8)6.1 全息显示原理 (8)6.2 全息显示器件 (9)6.3 全息显示技术的应用 (9)第七章裸眼3D显示技术 (10)7.1 裸眼3D显示原理 (10)7.2 裸眼3D显示器件 (10)7.3 裸眼3D显示技术的应用 (10)第8章透明显示技术 (11)8.1 透明显示原理 (11)8.2 透明显示器件 (11)8.3 透明显示技术的应用 (11)第9章弯曲显示技术 (12)9.1 弯曲显示原理 (12)9.2 弯曲显示器件 (12)9.3 弯曲显示技术的应用 (12)第10章新型显示技术在电子信息行业的应用方案 (13)10.1 新型显示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 (13)10.1.1 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 (13)10.1.2 智能穿戴设备 (13)10.1.3 显示器与电视 (13)10.2 新型显示技术在车载电子领域的应用 (13)10.2.1 汽车仪表盘 (13)10.2.2 车载导航与娱乐系统 (13)10.2.3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14)10.3 新型显示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 (14)10.3.1 医疗影像诊断 (14)10.3.2 手术显微镜 (14)10.3.3 医疗监护设备 (14)10.4 新型显示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 (14)10.4.1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14)10.4.2 智能家居终端设备 (14)10.4.3 智能家居娱乐设备 (14)第1章新型显示技术概述1.1 显示技术的发展历程显示技术作为电子信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见证了科技进步的每一个阶段。
显示技术的研究与探索一、引言显示技术一直是许多领域的研究热点,从传统的CRT显示技术到LED、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不断涌现,都在不断地改善人类的视觉体验。
而随着智能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显示技术也愈加重要,如何改善显示质量,提高显示效率,成为学术界和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本文就显示技术的研究与探索进行总结和介绍。
二、显示技术的类别1. 常规显示技术最早的显示技术是CRT(阴极射线管),它是利用电子枪产生的能量,在荧光屏上产生光线,从而形成图像,虽然密度大、可显示图形详细且成本更低,但它有较大的体积和重量,环保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此后,LCD(液晶显示技术)和PLASMA(等离子显示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它们体积更小,可观赏角度更大,画面有更好的表现,而且低功耗等特点也被广泛采用。
LCD是一种通过液态电容变化来控制光的传递和封锁的技术,通过液晶材料的扭曲来调节透明度,然后在光源的照射下形成图像;等离子显示则是通过气态电离产生的等离子体在红绿蓝发光粒子的激励下产生光效应。
2. 新型显示技术除了传统的CRT、LCD和PLASMA等常见的显示技术,近年来还出现了不少新型技术,如AMOLED、HDTV、4K电视、VR 等。
AMOLED(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是一种介于LCD和OLED之间的技术,AMOLED具有有机发光材料且发光响应快,颜色饱和度更高,能耗极低,拥有较高的尺寸灵活性和弯曲能力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电视机领域。
HDTV是指高清电视技术,它改善了电视画面的分辨率,从而提高了画面的清晰度,与此相应的,4K电视技术因其更高分辨率而更受欢迎。
VR则是一种虚拟现实技术,通过VR头盔和手柄等设备,使用户可以在虚拟场景中体验沉浸式的世界。
三、显示技术的研究和优化1. 优化显示质量关于显示技术的最核心问题就是如何优化显示质量,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如改善像素密度、提高显色性、扩大可视角度和降低色差等。
显示技术知识总结引言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时代,显示技术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电视、电脑显示器,还是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的屏幕,都是通过显示技术来实现图像和文字的展示。
显示技术的发展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更好的视觉体验,还推动了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发展。
本文将总结一些常见的显示技术知识,介绍其原理和应用。
1. 液晶显示技术液晶显示技术是目前最为常见和应用最广泛的显示技术之一。
它是利用液晶分子的光学特性来控制光的透过程度,从而实现图像显示。
液晶显示器由液晶层、背光源和驱动电路等组成。
液晶分为有源矩阵和被动矩阵两种,其中有源矩阵具有更好的图像质量和响应速度。
液晶显示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 能耗低:液晶显示器只有在液晶分子翻转时才需要电能,因此功耗较低; - 显示效果好:液晶显示器可以显示细节清晰的图像,并且具有广视角; - 尺寸可定制:液晶显示器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制作不同尺寸的显示屏。
然而,液晶显示技术也存在一些缺点: - 视角限制:液晶显示器的视角较窄,在斜视角下图像会失真; - 响应速度较慢:液晶分子的翻转速度相对较慢,所以在液晶显示器上播放快速移动的图像时可能会出现模糊。
2. OLED显示技术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显示技术,其原理是利用有机发光材料的发光特性来实现图像显示。
OLED显示器由一层薄膜发光层、导电层和基板组成。
OLED显示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 薄型柔性:OLED显示器非常薄,可以制作成弯曲的显示屏; - 色彩鲜艳:OLED显示器的色彩表现力非常好,能够显示出丰富多彩的图像; - 响应速度快:OLED显示器的发光材料可以快速翻转,因此图像的响应速度非常快。
然而,OLED显示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不足: - 易损性:OLED显示器的发光材料容易受到光、水汽和氧气等外界环境的破坏,导致显示寿命较短; - 显示偏色:OLED显示器的发光材料容易出现漏光或偏色现象,影响图像质量。
显示技术显示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技术,它通过各种设备和方法,使信息得以展示、传递和传播。
在现代社会中,显示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传统的显示器到现在的电视、手机、平板等高清晰度的显示设备,显示技术的进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各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显示技术在娱乐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今,人们可以通过电视、手机和平板等设备观看各种高清晰度的影视作品。
显示技术的进步使得影视产业更加繁荣发展,人们可以享受到更加逼真、震撼的视觉效果。
同时,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显示技术的应用也给游戏产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通过这些技术,玩家可以身临其境地参与游戏,获得更加沉浸式的体验。
除了娱乐领域,显示技术在教育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电子白板、投影仪和电子屏幕等设备,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以更为直观和生动的方式展示给学生。
这种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此外,在线教育平台的发展也得益于显示技术的进步。
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屏幕上的视频课程来学习,实现了随时随地的学习。
在商业领域,显示技术的应用也愈发广泛。
商场、超市、展览会等场所常常使用显示屏来播放广告或宣传片,以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此外,数字标牌、电子菜单等显示设备的使用也提高了商家的营业效率。
通过这些设备,商家可以方便地更改展示内容,快速反应市场需求变化,实现个性化的宣传和促销。
显示技术在医疗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医院常常使用显示屏来展示医疗设备的操作界面或患者的病情数据,方便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此外,虚拟现实技术在手术模拟和康复训练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虚拟现实设备,医生可以进行精确的手术仿真,帮助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患者在恢复期间,可以通过虚拟现实设备进行康复训练,加快康复进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显示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例如,柔性显示技术的出现使得显示设备更加轻薄、柔软,为未来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打开了新的可能。
电子产品行业新型显示技术应用方案第一章新型显示技术概述 (2)1.1 显示技术的发展历程 (2)1.2 新型显示技术的分类 (3)1.3 新型显示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3)第二章 OLED显示技术 (4)2.1 OLED显示技术原理 (4)2.2 OLED显示技术的特点 (4)2.3 OLED显示技术的应用领域 (4)第三章 MiniLED显示技术 (5)3.1 MiniLED显示技术原理 (5)3.2 MiniLED显示技术的优势 (5)3.3 MiniLED显示技术的应用前景 (5)第四章 MicroLED显示技术 (6)4.1 MicroLED显示技术原理 (6)4.2 MicroLED显示技术的优势 (6)4.3 MicroLED显示技术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6)第五章 QLED显示技术 (6)5.1 QLED显示技术原理 (6)5.2 QLED显示技术的特点 (7)5.2.1 高发光效率 (7)5.2.2 优异的色彩纯度 (7)5.2.3 良好的稳定性 (7)5.2.4 广泛的兼容性 (7)5.3 QLED显示技术的应用领域 (7)5.3.1 智能手机显示 (7)5.3.2 电视显示 (7)5.3.3 虚拟现实(VR)显示 (7)5.3.4 智能穿戴设备显示 (8)5.3.5 汽车显示 (8)第六章折叠屏显示技术 (8)6.1 折叠屏显示技术原理 (8)6.2 折叠屏显示技术的优势 (8)6.2.1 节省空间 (8)6.2.2 创新设计 (8)6.2.3 提高显示效果 (8)6.2.4 增强用户体验 (8)6.3 折叠屏显示技术的应用场景 (8)6.3.1 智能手机 (8)6.3.2 智能穿戴设备 (9)6.3.3 笔记本电脑 (9)6.3.4 显示器 (9)6.3.5 汽车显示屏 (9)第七章全息显示技术 (9)7.1 全息显示技术原理 (9)7.2 全息显示技术的特点 (9)7.3 全息显示技术的应用领域 (10)第八章透明显示技术 (10)8.1 透明显示技术原理 (10)8.2 透明显示技术的优势 (11)8.3 透明显示技术的应用场景 (11)第九章互动显示技术 (11)9.1 互动显示技术原理 (11)9.2 互动显示技术的特点 (12)9.3 互动显示技术的应用领域 (12)第十章新型显示技术的产业发展与展望 (13)10.1 新型显示技术产业链分析 (13)10.1.1 产业链概述 (13)10.1.2 产业链现状 (13)10.2 新型显示技术的市场前景 (13)10.2.1 市场规模 (13)10.2.2 市场趋势 (13)10.3 新型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13)10.3.1 技术发展趋势 (13)10.3.2 发展展望 (14)第一章新型显示技术概述1.1 显示技术的发展历程显示技术作为电子信息领域的重要分支,自20世纪以来,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计算机显示技术计算机显示技术是指计算机在图像输出给人眼观看时的技术,其重要性在于保障出色的使用体验和精致的视觉效果。
现在,计算机显示技术越来越成熟,也在不断提升中。
本文将围绕计算机显示技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步,讲解计算机显示器的原理。
简而言之,计算机显示器由像素点和电子元器件两部分组成。
像素点用于展现图像,而电子元器件则要转换计算机的图像信号为可识别的格式。
其中,像素点数量越大,图像的细节表现就越好,而转换技术的优劣也决定了图像采用的色彩空间和亮度深度。
第二步,解说比较常见的计算机显示技术。
TFT及IPS属于液晶技术,使用晶体管控制液晶分子来调节像素的状态,颜色表现和对比度都很理想。
第二种技术是OLED,也称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能够更好地还原黑色和色彩的鲜明度,且能够实现柔性显示器等多种样式。
再一种广泛应用的技术是LED灯技术,其搭配较高的色彩饱和度和色域范围,使得观看效果更为逼真。
第三步,说说计算机屏幕的品质认证。
目前最为广泛的品质认证标准是VESA,其主要考虑显示屏亮度、色彩空间、色彩饱和度、显示分辨率等方面。
通过这种认证,消费者可以选择自己最为合适的显示屏,同时对于制造者来说,要提高品质并通过认证,这样就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第四步,谈谈未来的计算机显示技术。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将在未来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并可能会改变我们的习惯和生活方式。
同时随着模拟与算力越来越为成熟,像3D立体显示技术等等也将成为可能。
总而言之,计算机显示技术在我们的使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未来,相信我们也能够开发出更高品质的技术,以在观看的过程中提供更加精确、更真实的体验。
计算机屏幕显示技术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屏幕显示技术则是计算机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早期的计算机显示器,比如CRT显示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不喜爱,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液晶显示器和LED显示器。
这些新技术无疑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加方便和高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计算机屏幕显示技术的新进展。
液晶显示技术液晶技术是指使用液晶的物理特性来控制液晶材料之间的电场,从而改变光的传输和偏振方向来达到显示的效果的一种技术。
LCD有两种基本类型,其中有源矩阵LCD (TFT-LCD)是目前主流的设计。
它可以呈现高度清晰、色彩鲜艳的图像,并可在移动设备、计算机等上进行实时使用。
TFT-LCD的优点是立体感比传统屏幕明显,同时其屏幕尺寸和重量相对较轻,再加上其可任意摆放和屏幕角度调整,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然而这种屏幕由于液晶的闪烁频率问题会导致人眼疲劳,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适当的休息,否则容易导致眼疾。
OLED显示技术OLED显示技术已经逐渐代替LCD显示技术成为了新一代的显示技术。
OLED显示器与LCD显示器不同,采用有机发光二极管(或称OLED)来发光,不需要背光,自身拥有自发光的特性,同时OLED显示器的反应速度快,可进行大量细节显示,如高质量的动画、高清晰度的视频和复杂3D图像等,显示效果更为清晰、鲜艳生动。
OLED还可以作为曲面显示器应用,目前便已经有很多的手机使用OLED显示面板了,市场前景颇佳。
OLED屏幕的观看角度随着技术发展大幅度提高,适用性逐渐扩大,因此OLED成为了未来计算机屏幕的主流技术。
LED显示技术LED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的计算机显示器。
LED显示器不仅比普通的液晶显示器更省电,还具有更加出色的图像品质和更均匀的亮度。
与OLED不同的是,LED是辅助液晶面板工作的,只有在背光灯点亮之后才能够进行颜色变化。
在能源利用的角度上,LED不仅节约能源的使用,同时也为我们的环境做出了贡献。
1.显示器件的分类按屏幕形状分类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 CRT)平板显示器(Flat Panel Display, FPD)按发光类型分类主动发光型:利用信息调制各像素的发光亮度和颜色直接显示。
非主动发光型:本身不发光,利用信息调制外界光源达到显示目的。
按显示原理分类主动发光型:阴极射线管(CRT)等离子体(PDP)电致发光(ELD)发光二极管(LE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真空荧光管(VFD)场致发光(FED)非主动发光型:液晶显示(LCD)2.发光的概念:如果以某种方式(用紫外线、高能电子、X射线、α 、β和γ射线等高能辐射)激发某些物质,则该物质的一部分能量,以可见光谱或近于可见光谱的电磁辐射的形式重新发射出来,这种现象称为发光3.PDP的优缺点:优点:PDP不需要在比较暗的环境去观赏,且没有视角问题,在任何环境灯光下,任何位置都可观赏到最佳画质;面板尺寸大,厚度极薄;PDP是由每个发光单体所构成的,所以特别清晰鲜明,不像CRT会有模糊不清、RGB三原色不集中、画面歪扭及闪烁不定等令人视觉感官不舒服的问题;等离子的电磁波辐射只有CRT电视的1/100至1/1000;可以做成宽屏幕。
缺点:若是在明亮环境之中观赏时,亮度对比略逊于液晶显示器一筹。
在长时间显示静止画面的情况下,画面切换时易生残影。
本身相当耗电,而且显示时易生高热,必须考虑散热问题。
由于材料与结构性限制,让等离子显示屏不能往20吋以下的小尺寸发展,乃为市场竞争上的最大弱点。
4.LED背光显示器1965年,全球第一款商用化发光二极管诞生,它是用锗材料做成的可发出红外光的LED,由传统的CCFL冷光灯管(类似日光灯)更换为LED(发光二极管),可以让显示器屏幕的亮度更加均匀,产品功耗更低,外形可以更轻薄时尚。
5.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LED属于载流子双注入型发光器件,其发光机理为:在外界电压的驱动下,由电极注入的电子和空穴在有机材料中复合而释放出能量,并将能量传递给有机发光物质的分子,后者受到激发,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当受激分子回到基态时辐射跃迁而产生发光现象。